《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时间:2021-01-12 16:14: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

  作者保罗是一名天才医生,本书是他在得知自己患癌时写下的一本书。保罗成长在亚力桑那州的金曼,取得了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的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了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且主持自己的研究室。他是一个一直在思考人生意义的人,并且也一直在为之付出努力。

  在人生即将抵达巅峰的时候遭遇了病魔的打击,我以为书中会有很多悲痛的段落,然而,却没有,作者用很真实质朴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做为医生,他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结局。在医生的生涯中他见证了很多人的死亡,而现在开始见证自己的死亡之旅。他是坚强的、勇敢的,他选择了重返手术台,就像书中写道:“我要逼迫自己,回归手术室,因为我做得到,那就是我。因为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本书中的一些医学病理常识,和一些大型精密神经手术的描写,让我见识了外科医生的手术的复杂性和技术的专业性。再到后来他病情加重不得不离开自己为之辛勤奋斗的事业,开始用文字书写,回顾自己的人生以及患病后的细节,在奋笔疾书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写道:“展望无垠广阔的未来,我看到的不是寂静无人的空荡荒原,而是更简单更纯粹的东西:一页我将继续书写的白纸。”他最后写给还是婴孩的女儿的句子却平静得让人落泪:“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认真努力的活,坦然诚实的面对死,需要多大的坚强和勇敢,保罗做到了。后记中,保罗去世后,她的妻子露西写下的一段文字,同样温暖人心,给人鼓舞。她写道:”生与死,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

  这是一本生命之书,读完本书的文字,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想起了那句哈佛名言:你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人生意义是什么呢?珍惜当下,及时去做想做的事情,快乐充实的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2

  在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的不公;还是默然接受,等待不可知的死亡;或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

  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我一直在想,一个人的心理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的回首,也就是在这些回首中,他认清了生命的意义。

  我很害怕看这样直面生死的书,剖析生与死的意义,大多数时间我们没有闲暇去想这样的问题。可能因为我还没有看清这个世界的美好,就要读懂这个世界无奈,实在太残忍。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大多数时是并不沉重的,可能因为保罗有意无意的把最让人们接受的那一面融入了他的文字中,把阴暗的一面留给了自己无数个痛苦的夜晚……

  在读到她妻子写的后记时,描写保罗曾经受的苦痛与折磨,我才觉得有了一点烟火气,这才是他的境遇,而他的文字中流露的,却是云淡风轻与坚定。

  弃文从医,我很容易想起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他们正好相反。或许是时代不同,境遇不同,但我觉得文与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就像医可以治愈人的身体,而文可以治愈人的心灵。鲁迅迫切的想改变中国人的旧思想,所以他选择了文;而保罗想探清生命的真谛,所以他选择了医。而在保罗患病之后,他又选择用最初的文,写下这些文字,我很庆幸他这样选择,实在是治愈了我的内心。

  这本书上半部“当我身体强健时”写了他早年的一些经历,从他的生平就能看出他一直是对自己的生活规划的很完整的人,在他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时,命运就给他开了这个玩笑。他虽没有有意透露,不过我在他的文字中还是能感受到他的不甘与无奈,和众多患病者一样,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会脆弱与彷徨,但最终他的心愿,我想在那句“我准备好了”之后,就已经实现了。

  “日子很长,但年岁很短。”这是保罗在书里提到他们住院部流行的一句话。却触动了我的心灵,医院这个地方,医生这个职业,都悄悄在我的心目中,变得更神圣了些。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3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还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

  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保罗的心理需要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地回顾,也就是在这些回顾中,他认清了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问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过好?每每这样自问,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未来的迷茫,就变成了勇敢和笃定。这是多好的提醒人们的句子啊,无数人用最后的关头、一些突然的警醒作为行动或者不行动的标准,充其量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拉寻找着借口。那些熟悉的场景总是频频出现:懒懒地什么都不想干;看着别人汗流浃背,想着自己如此松散;早起几天进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动和勇气感动不已,坐在沙发上捧着饮料瓶开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对自己、对生活没有要求,我们总是过于容易原谅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在机会遍地的时候,躺着不动,却盼望着机会降临,等机会没有了才叹息后悔。正如保罗所说,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任何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时,只要去做。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4

  夜深人静的时候,心跳动着像手指轻轻按下琴键,低吟着舒缓的歌。一首生命的歌来自古老的远方,唤醒生命的思考。

  如果你快要死去,你该怎么办?年轻人们很少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很少感受到死亡。当保罗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他没想过,当保罗带着兴奋踏进大学时,他没想过,当保罗逐渐远离生活的小镇时,他没想过。就像我们这群大学新生一样,懵懂地不虑死亡。但是,死神从没放慢脚步,不会因为你满怀幸福而同情。在保罗事业有成时,他听到了死神的脚步。

  如果你下一秒就要死去,你会想起谁?那些人一定是我们最在意的人,但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保罗和妻子出现矛盾后,死亡在他们面前显现端倪,这时候,他们意识到彼此仍深爱着对方,决定共同面对死神。死亡让真情流露。苏格拉底说,要了解你自己。也许,我们能花整个一生去经历和体悟,然后在死亡之前真正了解某些感情,也是一种幸运;在最后一刻才明白而无力挽回却也是一种遗憾。有人说过,患癌症比起意外的死亡要幸运的多,因为前者能拥有最后一笔财富,与爱的人好好告别。保罗就是这样的人,他用最后的生命诠释了爱的意义,并把灵魂的一部分注入这些随笔中。

  如果你死去,你的灵魂会去哪呢?谁也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性,但我相信,有一种力量构成了这个世界的本源,并形成自然规则。因为总要给自己的出现一个理由。而灵魂,由那种力量的一部分散落在世间。保罗的灵魂,或许正来源于对医学与文学的热爱。他说他想找到生命的意义,他要“亲历”生命,直面病人的生死,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做个旁观的思想家,于是选择了学医。他用来自灵魂深处的执着做每一个选择。读到这里,我既感到惭愧又觉幸运。读高中的时候,我总以为自己不着边际的想法是有深度,狂妄幼稚的以为如果我选择哲学专业,一定会成为哲学家,我甚至想好了以后做哲学研究。也许是缘分,也许是某座大佛兑现了“指引”的许愿,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我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了学医。我相信,这就是一条最适合我的路。很幸运,我将像保罗医生一样,走上在现实里寻找意义的路。未来,将有很多病人由我治愈,也有很多病人由我送上最后一程,我会成为他们生命的转折点。

  保罗在书中说,医生是病人的“掘墓人”,连接着生命和死亡。我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但是,未来等着我去寻找答案。下一个决心,在面对死神以前,找到我的灵魂。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5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我的期望是什么。我想也许我可以探索一个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经历。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获得了在此之上的一些感悟。

  首先这是一个真人真事,如果只是真实,并不代表着这一定会是个好故事。作者保罗是一个印度裔的美国人,生活在美国自由的文化氛围内,但又接收到印度家庭对教育的严苛和上进追求。他受到了良好教育,并一直没有停止学习。

  他自幼对文学就充满了兴趣。你可以想象在一个男孩该玩儿枪和汽车类玩具的年纪,他的恶作剧就是跑到牧师女儿的窗前去大声背诵诗歌吗?

  书里对经典作品的引用所处可见,也是因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丰富的阅读经历。让他能够把医疗行业这么复杂的人性场面描写地如此生动和深刻。

  整本书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地夸大和卑微,只是诚实客观地记录了生活的很多故事,很多细节。让我对一个人从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到确诊,到接受治疗,以及到如何坦然面对死亡有了一个清晰地见证。

  他传达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体验,也是处处充满正能量的思考,还有严格自律的'行为。

  本书的前半部分对他的童年和如何学医做了详细地描写,节奏比较慢。但可以了解一个印度家庭孩子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也可以了解在美国要做一个医生需要多么严格和漫长的学习经历。而这也是非常的有必要。

  遗憾的是他其实并没有完成这本书,最后由妻子露西执笔完成了他去世前那段生活的描写。我想,也是因此,我们才有幸从他妻子的视角来看保罗的一生。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他自己没有提到的内容,比如他几乎只字未提的自己的幽默感。露西的文笔和保罗的内容完全契合,读起来没有任何的做作和鼓吹,总之,没有任何多余的煽情和赘述。

  他们都是诚实客观讲故事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对死亡有了勇敢的理解。他们的人生值得所有人尊重。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6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留给世界的告别书,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求学路程,职业生涯里的病人还有自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甚至于他见过的美景。文笔平实悠缓,波澜不惊,我似乎能看到正在伏案立书的高大身影,也常常忘记这是一个即将流逝的生命,正在一边手持手术刀,一边接受着化疗,一边向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冷静温和,睿智客观。

  作为一个医生他常说死神是一个随时会到访的来客,只是这一次聆听着死亡清晰的脚步,要来取走的是他自己的生命。从文学转到从医,他希望和那些备受煎熬的人建立联系,在直面死亡与衰弱的同时,探寻是什么让人生有意义。选择神经外科,直面那颗粉红色的桃子——大脑,大脑与意识纠缠,他想保卫的不仅是生命,而是生命的个性,他要了解病人的思想、个性、价值观、为了什么而活着,要遭遇什么样的灾难,才能合理终止这条生命。当他无法挽留这条生命时,他最有利的武器不再是手术刀,而是他的言语,让病人家属理解死亡与生存联系。从医生与患者的角色转变,让他更深切的感受生命的脆弱与悲哀,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可爱与张力,他无法选择生命的继续,但他在死神面前决定了自己离别的姿态。

  他说:“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可以说他这一生都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从宗教到文学再到医学,而这个过程本身也见证了什么让他的生命继续。

  我是从一场《当死亡降临》的演讲中认识保罗的,那是一个妻子在轻轻地叙说着丈夫从生病到离世的过程。平静柔韧而又勇敢坚毅。蒙田说:“如果我编书,就要汇编一部人类死亡记录,同时附上以下注解: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放下书让我久久怀念的不仅是他的勇气和毅力,医者仁心,更多的是让我开始反观。当我有一天和死神对视,我是否有自信,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我已拼尽全力,不曾白来。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与公司同呼吸读后感

2.《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3.以变化为话题作文

4.《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5.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

6.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

7.空气说明文

8.生命的呼吸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