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1-02-25 18:37:25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高考作文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高考作文10篇

高考作文 篇1

  一、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复习,达到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整篇作文:

  (1)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2)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材料充实;(3)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符合文体要求;(6)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二)单项能力:

  (1)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能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能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论证合理。(2)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

  (三)应用文的写作符合格式及行文习惯(应掌握的应用文种类:书信、启事、通知、新闻、电报稿、广播稿、申请书、说明书)。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怎样提炼好议论文的观点?

  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若提不出正确深刻的观点,就构不成一篇议论文。而观点不明确,则是同学们议论文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怎样才能提炼出正确而深刻的观点呢?当然,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知识水平。但在同样理论水平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从具体材料中提炼观点的方法,善于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分析所写的事物,则会有助于正确观点的提炼。这里,介绍几种提炼观点的方法。

  第一,从现象中抓本质。面对一些具体材料,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来。比如有一篇《从“一条街”做起》的短文,所根据的材料是这样一个事实:最近,珠市口至广安门这条大街,日见清洁整齐起来,这是宣武区环卫局的同志们为改变全区清洁卫生面貌,首先抓好一条街做出的初步成绩。这则材料,人们会当作一般的一件好事来看待,甚至也可能根本引不起注意。而该文作者却从中看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这一条街的‘一’里面包含着千百件艰苦细致的工作。34座公厕的墙壁、门窗一一进行了油漆、粉刷;430个垃圾桶都是一一除锈喷漆,排放整齐的……他们始终如一地埋头苦干着,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进而,文章又从中总结、概括出所要阐述的观点:“当然,他们也是不满足于“一”的……他们认真地从“一”做起。“一”比“0”来说是无限大的倍数,是发展成百、千、万……的实际起点。如果我们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是这样不说空话,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四化的步伐肯定会大大加快”。这样从本质上来看问题,提出来的观点就比较深刻了。

  第二,深入开拓,以小见大。从一人、一事、一物生发开去,从一滴水中可以见太阳。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其含义却有普遍性、典型性。所以,我们应当掌握从一点到全面,由个别到一般,由常见的现象中发掘其深刻意义的方法。例如邓拓杂文 《事事关心》,文章开头先引用了明朝东林党人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然后,作者对这副对联加以阐释:“上联的意思是讲书院的环境便于人们专心读书”,“下联的意思是讲在书院中读书的人都要关心政治”,“把上下联贯串起来,它的意思更加明显,就是说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接着,对这副对联加以评论,既指出东林党人历史的局限性:“他们当然还是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为维护封建制度而进行政治斗争,”又肯定其进步性:“他们比起那一班读死书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了。”通过以上解释和评论,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因此,“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个大道理,是从一副对联引申出来的。全文说“小”显“大”,说“大”不离“小”,这就是善于以小见大的范例。

  第三,类比推理,触类旁通。有一篇《着眼于无名之辈》的短文,在赞扬了《青春》杂志发表关于“着眼于无名之辈,就是着眼于明天,着眼于未来。”接着又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论点说:“着眼于无名之辈”,是真正有见识、有魄力的表现。鲁迅茅盾这些大师,工作那么忙,在无名之辈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啊!继而,又类推到其他行业说;“如果我们的眼睛只看到少数名人,我们的作品只是在几个名人中打圈子,我们的事业就不会兴旺发达。文学如此,科学如此,体育如此,其他战线也如此。”这样由此及彼,类比推理,就把在一切现实工作中要“着眼于无名之辈”这一观点由浅入深地提出来了。

  第四,开拓思路,推陈出新。有些材料不一定新鲜,但如果能别出心裁,从另一角度深入开拓,也能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例如“同情弱者”这句话,在旧社会是一句赞语,延续了多少年。但有一篇题为《“同情弱者”析》的短文,则结合现实,从另一角度,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推陈出新,提出了新的观点。文章说:“同情弱者”,在剥削阶级掌权的旧社会,多数是正义的,对人民是有益的。如今,劳动人民当了国家主人,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批评是人民内部互相帮助的一种形式,因而不宜于一味奉行“同情弱者”的哲学。如果无原则的站在被批评者一方,反对批评者,这是不正常的。它不利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常开展。

  第五,通过事理,引申一步。例如1990年高考作文,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拟题目展开议论。材料是: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对这样一个材料,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展开议论。一般考生议论的主题是要正视困难,他们将刺比作困难、挫折,从而提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地面对挫折,”“要成功,必须先流汗”,“敢于拼搏,做生活的强者”等等。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些都是一般人的思路共集之处。但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引申一步,提出更新更深的观点呢?有一个同学就经过引申,提出了“人生抉择在于取舍得当”的观点。文章说:

  世界是美的,恰如玫瑰花,但同时也有扎手的玫瑰刺,这就要看你如何取舍。人生的抉择在于取舍得当。

  人的一生短暂又漫长,如何有价值地度过人生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我们会面临许多选择,比如升学就业,比如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间的冲突……

  据一本报告文学记载,有一位伐木工被大树压住双腿,拔出来是不可能了,又无他人帮助,于是他自己锯断双腿,尔后存活下来。生命是可贵的,如果这位伐木工没有正确的选择,他可能逃不过灭顶之灾……

  被玫瑰刺伤的人也会喜欢玫瑰吗?这需要怎样的气魄。巴金的《随想录》为我们作了很好的例证。在动荡的年代,巴金也是一位受害者,但他却以惊人的胆识坦白自己的心胸,让人们看到了他的高风亮节。用他的话说,取的是良心,舍的是面子。正因为如此,这位文艺界的前辈就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由此可见,人生的正确选择在于取舍得当。

  这位考生由“母亲陷入了沉思”,引申开去,确定了“人生的正确选择在于取舍得当”这样的观点,就比前边提到的一些观点更新颖,更深刻,因而更容易给人以启迪。

  (二)议论怎样避免“空”、“浅”。

  议论文,顾名思义是要议事论理,以理服人的,所谓“主在析理,理尽后已”。但是,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往往是“论点+实例+结论”完事。既不会对论点作分析,也不善于对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作议论。使人读后的印象是既“空”且“浅”,如隔靴搔痒,不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避免议论文的“空”和“浅”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掌握写议论文的基本要领;二是要学会进行分析。

  写议论文的基本要领是:从大处着意,从小处落笔。所谓“大处着意”,是说议论文讲的道理要“大”。所谓“大”,一是指对读者要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二是指这样的教育意义适用的范围要大,给人的启发要大。比如有篇题为《现代笑话一则》的文章,写的是读过一则古代笑话:一个富翁要工匠给他盖一栋楼房,竣工后,富翁前往看房,楼上楼下走了一圈儿,对工匠说:“我只要二楼,你给我把底层拆了吧!”当时,不禁为这个富翁的愚蠢无知而暗暗失笑。觉得这样的愚蠢该是天下无双了,孰知不久前却听到一件类似的真人真事。某高等学府分配住房,教授学者住一层五层,年逾花甲的知识分子天天要爬几层楼,一些比较身强力壮的党政干部却住二、三层。群众提出意见,学院有位领导干部却说:“谁叫一栋楼房的二、三层只有那么几间?你们知识分子可以设计全是二、三层的楼房嘛!”这与那个富翁的口吻何等相似!算得上一则现代笑话了。针对此事,作者议论道:古代富翁的无知来自贪财,当今这位领导干部当然不会不懂没有一层建不了二、三层;没有四、五层,二、三层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好。但是为什么提出那么可笑的要求来呢?原因并不难找:为了私利,把群众利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都置于脑后,使他变得“无知”而已。文中说的“为了私利,把群众利益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置于脑后,使他变得无知”,它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不都是很“大”吗?

  但是“大”并不等于“空”,不等于“虚”。如果在议论中只讲什么抽象笼统的“大道理”,这些道理即使正确,也不可能有多大的说服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处着意”的同时,要注意从“小处落笔”。所谓“小”,一是指作为议论依据的材料要“小”,要具体。具体得让读者看得到,摸得着,能为读者所心领神会。二是指写作时开的“口子”要“小”。例如上边所举的例子,文章所开的“口子”只是某高等学府中分房的一桩小事,但说明的却是那样一个“大”道理。

  善于分析,也是写议论文避免“空”“浅”的重要方法。有时候我们落笔的“小处”,并不一定能顺理成章地表现“着意”的“大处”,二者放在一起会显得牵强附会。也就是说,你所写的‘小事”,并不能恰切地说明你要议论的“大”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作必要的分析和阐说。

  有些同学不会分析,摆出论点后,加上几个事实论据,就完事了。即使说出一些道理来,也是抽象空洞,不能以充分的道理使人有所感。这往往是由于没有找到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的缘故。因此,要想把道理说透,不仅要把论点、论据摆出来,而且要阐述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阐述清楚了,道理自然就讲透了。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因此反映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议论文,其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其不同的关系,作不同的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从本质上进行分析。

  从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本质联系上加以分析,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孤立地看问题,就事论事的毛病;懂得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克服认识表面、肤浅的毛病,从而把观点议论得更深、更透些。

  进行本质分析,其关键是要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点。据此,我们可以在写作中从任何单一事物出发,展开联想,想一想它与周围的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是怎样联系的。事物的这种“有机”联系,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多思善想,就不难发现。所谓“发自一端”,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有许多材料作文和单因素的作文题,实际上就是事物的“一端”,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审出它的“另一端”来。已经提供的“这一端”可能是个历史故事、寓言故事,议论时就要想象出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端”即对现实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如果题目的“这一端”是某种生活现象,要找出的“另一端”则应是本质的、普遍性的东西。如果题目提供的“这一端”是纷繁的生活现象,是多种事物,那么就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找出它们内在的联系点,发掘其本质的东西,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将这些“内在的联系”“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文章就有了一定的深度。例如,学过《阿Q正传》之后,不少同学总觉得阿Q不过是个玩物,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而一位同学所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对阿Q的认识》,则对阿Q从本质上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阿Q固然有令人可笑的一面,但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典型人物,在他身上并不仅仅是“可笑”而已。阿Q是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农民,当他听说革命要造“举人老爷”等这些人的反时,他也“神往”起来,但结果却是假洋鬼子等人不准他造反,终于被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送上了刑场,是多么可悲!然而,就从阿Q的悲剧命运里,又看到了他“不争”的一面,他对革命极不理解,认为革命便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他分不清敌友,他有他的独特性格——精神胜利法,当他受到假洋鬼子等人的欺凌时,他不懂反抗,只有“儿子打老子”之类话语自我满足。由此可见,鲁迅塑造阿Q这个典型,决不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茶余饭后的笑料,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对于当时的革命者总结革命历史教训,探索革命成功之道,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篇作文能从本质上去看问题,避免了表面化,当然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2)从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永远停在一个水平上。没有变化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用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正确地认识诸如下面的种种问题:我们在学习工作中处于落后境况时,为什么不能悲观?取得好成绩时,又为什么不能自满?当我国的改革开放遇到暂时困难时,为什么不能失去信心?对社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自身思想德行上的不良行为,为什么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而在论述此类问题上能够深入一步,以理服人。有篇《不可忽视“第一次”》的作文,所议的事是一个重点中学的学生,由于参加偷自行车团伙,被公安局拘留了。文章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说:从一个重点中学的学生,到偷车团伙的成员,这中间有着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但其发展的起点却是那第一次偷盗。如果当初他父亲稍有一点理智,及时抓住这错误的苗头,在是非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给孩子以深刻的教育,那这位学生就不大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远。不幸的是,这位家长发现了子女的错误不仅不予制止,反而给予奖励,这无异于把子女推向邪路,自己充当了教唆犯的角色。

  (3)因果分析。

  就是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进行分析。例如有一篇题为《眼睛》的议论文,借题发挥,通过对“眼睛”映现意识、眼睛能够传神等的描绘,说明一个人陶冶心灵较之追求外表更为重要的道理。其行文主要是通过因果分析来揭示这一道理的。文章说,眼睛之所以能传神,是由于“它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眉目之所以美,是由于“胸中正,则眸子皑焉”。通过因果分析,从而得出“为了一双美的眼睛,可以修眉毛,剖眼皮;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陶冶自己的心灵”这一结论,就十分令人信服。

  (4)条件分析。

  即从事物形成的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有一篇题为《赵爽得奖的联想》的议论文,通过赵爽荣获国际少年书信赛第一名这件事,说明了“哪里都能飞出金凤凰,跃出千里马”这一观点。赵爽就读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学校,当然条件要比重点学校差一些,赵爽成长的地方是在边疆,在小城镇,比大城市条件当然要差一些。一般人认为,似乎只有大城市、重点学校里才能出人才,而作者通过对赵爽事例的分析,说明成才的一个最根本的条件是个人的努力,“只要努力,哪里都能飞出金凤凰,跃出千里马”。这样通过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令人信服的。

  (5)辩证分析。

  即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地分析。不少同学,由于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往往导致写议论文时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比如为了强调高考前的时间的紧张,强调分秒必争,就把打打球、跑跑步等必要的体育锻炼也认为是学习不刻苦的表现。为了强调培养能力的重要,批判“高分低能”,甚至连“分数”也全盘否定。因此,文章即使提出了正确的观点,也得不到充分的、正确的论证。因此,要想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有篇文章题为《唾面》,议论的中心是,即使在表示正当的感情时,也应当注意精神文明。作者对某些游人在岳飞坟前那四具白铁铸的南宋卖国投降帮派头子跪像前唾浓痰鼻涕这一行为是不赞成的。但是,对此事作者并未作简单的否定,而是进行了辩证分析。首先指出,唾面,是古人表示鄙视、蔑视的侮辱性举动。对几个遗臭万年的坏人表示鄙视蔑视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唾面并不一定吐口水,更不用吐痰、甩鼻涕、撒尿,只要像小说和戏里那样“哗了一声”也就可以了。而西湖游人的唾面也实在过分,超过了限度,这就不但有碍观瞻,而且也有碍于精神文明了。经过这样的辩证分析,不仅一般读者,即使这些“唾面”游客本身也会口服心服的。

  (三)怎样使文章写出新意?

  在考试中,知识题有标准答案;作文题,虽然也有评分标准,但实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因此,作文成绩的高低,往往是通过比较,得出好、中、差。至于好的,还可以分出尚好、较好、最好等等。一句话,评作文卷的参考卷是从比较得出来的。因此,作为应试者在作文时应当力争棋高一筹,也就是说要写出点新意来。就好比百米赛跑,只要跑在别人前头一秒、半秒、甚至零点一秒,就可获胜。

  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呢?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材料新。

  一篇文章如果所写的材料新颖,使在诸多同类作文(尤其高考阅卷在大热天,阅卷老师疲劳不堪)中,读之会感到为之一振,首先就留下了一个好印象——非同凡响。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1977年北京考生阎阳生那篇作文了。当时轰动了一个阅卷点的200多位老师。之后又广为流传。仔细琢磨一下,那就是因为它有新意——主要是材料新。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再没有比婴儿的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一开头就提示了,这是一个中年人考大学前奋战一年的情景。第2段是;“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像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日夜埋头在作十几年前应作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当然啦,鼓励支持,冷嘲热讽,各种反映都有。但最激励我干下去的却是这样一件事。”接下去,写他在工厂亲眼见到一些外国技术员和厂商要来修一台进口的色谱仪器,修好以后,在与外国人的座谈会上,在那些外国人友好的外表下面,在他们彼此会意的眼神里,“我”感到了他们无法掩饰的轻视,好像针扎一样。正因为如此,激起了他一定要学习的决心。记叙了一年来刻苦学习的情景。这份答卷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新。

  当然,所谓新只是相对的。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中,力求把比较新颖的材料选出来用就是了。但我们同学,常犯的一个毛病却是拿到作文题,没的可写,一点思路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选”呢?这里就有一个打开思路的问题。要打开思路,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想象,思路一打开,材料就会涌到脑子里来,在诸多材料中加以筛选,当然会相对新一些。

  (2)角度新。

  写文章如同照相。照相时取景的角度,往往决定着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事物,如果角度取得不落窠臼,那么,一般的“俗”材料往往也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奥说过:“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能把握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就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文章能否写出新意,与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当我国足球队破天荒获得亚洲出线权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描写足球健儿的文章已经很多。如果我们再以此题材来写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来呢?有位同学就改换了选材的角度。他在写《破例》一文时,抛开许多文章中所写的什么“奋战过程”、“比赛场面”、“平日苦练”的内容,而是把“镜头”转向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决定足球队能否出线的那场比赛的傍晚,妈妈破例让“我”看电视了,“书呆子”爸爸也破例坐在电视机前流下了泪水,还有邻居的华侨老爷爷等许多人跟平常大不相同的心情。他写的这些材料虽然平凡,但能够“小中见大”地体现出文章的主题——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新的火花。由于这些“琐事”是自身亲历的,生活气息浓,所以容易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在行文中,无论在整体布局方面,还是在确定线索方面,他都服从于“破例”这一新角度的要求,把看电视的过程全部略去,让文章在球赛开始前戛然而止。从而用“一滴水的光芒”反映出了“火红的太阳”。由于此文角度新,所以虽然也是写的大家所熟知的事,却写出了独具一格的新意。

  (3)立意新。

  所谓立意新,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使人读后受到启发。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新的立意,就会使人耳目一新。

高考作文 篇2

  1、读优秀作家的作品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的写

  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的构思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所有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4、专门的写作时间

  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5、随便涂鸦

  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但,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只是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马上开始写

  6、集中精神

  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的好。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那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一样,没有任何打扰地进入写作状态。

  7、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清洁,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Method.

  8、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并不意味你你要跟他们写的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尝试,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9、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在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高考作文 篇3

  交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英国大文豪箫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材料2:刚刚辞职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全顾问组一位成员警告说,由于美国与俄罗斯工程师之间缺乏交流,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发生严重事故。

  材料3:当代作家虹影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居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现网络世界。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体验?

  请就交流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考作文 篇4

  题目: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xx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评析:

  今年高考全国卷III的作文题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材料首先从高考恢复40周年这点出发,讲高考的意义和40年来所取得成就,讲高考对全国几代青年和无数家庭的影响,然后用一句“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xx的高考考场上”作结,激起考生的写作冲动,并且给出对作文命题的限制条件。应该说,这道题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紧贴考生生活和思想实际,难度适中,并且可以从作文中发现“立德树人”的高考作文指导思想在考生思想实际中的体现程度,也能考查考生思考的严谨与思维的深度,因而是一道不错的作文题。

  在高考考场的实际状况中,考生看到这道作文题,应该不会被吓到,而是会发出一种放心的微笑。但是,容易被部分粗心的考生忽略的是题目对作文标题的限制,可能会有不少考生在阅读试题时将“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中的“副”字漏掉,这就犯了审题的大忌。殊不知,今年全国卷III的这道作文题,貌似容易,实则错就容易错在这里。这个“半命题”是就是所谓的“任务”,构思时必须先确定好副标题:是写“我看高考”呢,还是写“我的高考”?一字之差,差别大矣!

  如果确定写“我看高考”,重点就在“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最适宜写议论文;如果确定写“我的高考”,重点就在“高考”,要写出我和高考的关系,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还可写抒情散文。只有先在思想中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下来进一步思考文体问题和选材问题。

  写议论文,要先确定论点:你对高考的看法是什么或你和高考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然后再选择论据和确立论证方法;写记叙文和抒情散文,都必须确定文章所反映的观点或中心思想,然后或记叙几件事,或编拟一个或几个小故事,或抒发你对高考的复杂感情,等等。但是,不管写何种文体,最好都应该先根据作文题中所提供的

  立意角度:

  1、高考一直影响着我的中学生活。

  2、从我几年来为高考所付出的汗珠和泪水的角度写。

  3、从高考为国选材,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角度进行分析。

  4、从牵动全社会神经的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作文 篇5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孙子兵法》中写道:“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要想打败对手,就得抛开“诚信“,巧妙运用计谋,以诈取胜。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战例。春秋时,燕国派大将乐毅攻打齐国,占领了七十多座城,只有即墨还未攻下,田单是即墨的将军,他决心誓死保卫城池,而攻城的乐毅是他最大的威胁。于是他利用乐毅与燕王之间的矛盾,巧用反问计,散布乐毅要造反的谣言,使昏庸的燕王撤掉了乐毅。而后,田单又假意降燕,却暗地准备,乘夜大摆“火牛阵”,使围城燕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正是田单在国家危难之际,使诈谋迷惑了敌人,才打败侵略者,保全了国家,假如他在这种生死关头仍抱着“诚信”美德的背囊不扔,和敌人硬碰硬,恐怕齐国的历史之舟就要在此倾覆了。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名垂史册的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使诈的专家?而对他们所创下的伟业来说,这点不诚不信的手段又算得了什么?这点不诚不信的手段甚至正是成功的关键,也是令我们后人手捧青史,唏嘘赞叹的所在。

  时至当代,古人使诈的方法依然大行其道,当然我这里说的仍是在一些特殊场合。

  都说商场如战场,真是一点也不假。在行情瞬息万变的商场上,“诈而不欺”之道也是可取的。当然,我所说的“诈而不欺”是在不违法、不违纪的情况下运用计谋,赢得先机,使企业之舟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上乘风破浪。英特尔公司的前总裁葛洛夫曾说:“在我的哲学词典里,手段和目的是可以互换的词汇。”如果在商场上恰当运用诸如“避实就虚”、“暗渡陈仓”、“扮猪吃虎”等计策,那么你的对手就摸不清你的虚实强弱,从而达到“治人而不治于人”的效果,使你的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诈而不欺”固然好,但我们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可运用。在一般的社会交往、待人接物时仍要本着“诚信”的原则。

  总之,我们欢迎诚实守信的人,但社会是复杂的,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高考作文 篇6

  每年高考分数一公布,社会上就一片哗然,今年也不例外。大街上巷尾边,挎篮买菜小脚走路的老太和修鞋订掌白胡邋遢的老头都在一块儿津津乐道着一本、二本,文科、理科之类的话题,可见,受关注程度之高。高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考,在牵动着每一个五河人快要绷断的神经。

  先是高三补习班的一个男生不堪重负自行了断了。他的父亲是某校的校长,看来平时要求也挺严,他本人业经补习了三个年头,据说是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万般无奈,愧对亲人,没等分数出来就在出租屋内吸入煤气而自杀了,甚是可惜。

  无知的孩子,他自己是解脱了,却把痛苦强加给了别人。他是高考的牺牲品,可悲可叹。他让这个社会蒙羞,可敬可怜。他的死是留给世人的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大大的鲜血淋淋的问号。高考呀说你是把杀人于无形的利刃,一点也不为过!

  绷断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神经,打开电脑,搜索一下百度五河贴吧,关于高考的口水仗此起彼伏,拍砖的砸鸡蛋的一个比一个狠。五河这几年的高考成绩确乎在下降,前几年还能弄出一两个北大清华的,这几年,一年一个光头,一考一个鸭蛋,上北大清华已经是五河广大师生们遥不可及的梦了。下降就下降吧,勇于面对现实自我加压努力就是了,一些人却不,他们玩起了专业术语游戏,用什么达线率是多少增长率是多少来忽悠数学水平本来就不高的平头老百姓,粉饰着那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老百姓可不吃那一套,弄不出北大清华的就说明你高考考得不好,考得不好就说明你教育没抓好,抓不好教育就是你教育局长的责任。老百姓的思维逻辑就是如此的简单:由A→B,由B

高考作文 篇7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

  看地种田,出海观天。

  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种地不得时,必定讨苦吃。

  种地不及时,囤里缺粮食。

  看天看地种庄稼。

  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麦,九果十菜。

  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也收早,也收晚,也收深,也收浅,也收勤的也收懒;该早就早,该晚就晚,该深就深,该浅就浅,勤动脑筋不停闲;顺天时,量地力,科学来种田。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土地不认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粮。

  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

  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

  万物土中生。

  要得宝,土里找。

  五谷杂粮数米大。

  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农业兴,百业旺,粮棉不收断百行。

高考作文 篇8

  一、引用化用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影视书名、影视剧名、新闻标题、电台栏目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如:

  1、“青春”话题:《一笑而过》、《明明白白我的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成长”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枝红杏出墙来》

  3、“理想”话题:《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心永恒》、《化蝶飞》

  4、“考试”话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道不销魂》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有一点动心》

  6、“信念”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我会成功》

  7、“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千呼万唤始出来》

  8、“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插翅难飞》。

  标题1、3、5、6都是引用大家喜欢熟知的歌曲,活泼而不失优雅,贴近学生生活,妙趣横生;标题2、7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郁的文化韵致,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标题4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标题8引用影视剧名,颇具匠心。

  二、自我陶醉法: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自我陶醉正是个性张扬的开始,作文标题中一个“我”在,表达起来自然就还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1、“欣赏”话题:《酸酸甜甜就是我》、《我就是春天》

  2、“骄傲”话题:《13岁,我为你骄傲》、《相信自己的感觉真棒》

  3、“渴望”话题:《给我一双翅膀吧》、《好想好好爱“你”――我的假日》

  4、“自信”话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是我的天使》

  5、“处世”话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个人的精彩》

  6、“自由”话题:《心想喝歌就唱歌》、《我的地盘,听我的!》

  花样年华,花样心情。这些标题有的激情飞扬、有的天真烂漫、有的真情眷眷、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的渴望自由,形式活泼,散发出一股青春气息,彰显着个体色彩。

  三、巧用公式法

  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中的程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简练精当,形式新颖,逻辑严密,给人以启示。如:

  1、“生命”话题:《10-1=0》

  2、“教育”话题:《∞×0=0》

  3、“成功”话题:《立志+努力=成功》

  4、“修身”话题:《100<1+冷静》

  5、“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

  6、“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标题1,强调了“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不像网络游戏,有多少次机会;标题2,表明教育的成败得失取决于不能有本质上的失误,如品行、身体等因素不容忽视。标题3,说明成功的要素是立志和努力。标题4,强调冷静的重要性。标题5,表明“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标题7,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以上六例显示这种数字、算式型标题的简明生动,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反弹琵琶法:

  “狗咬人不是新闻”所以见怪不怪自然无趣,“人咬狗才是新闻”,能吸引人的兴趣,新闻中的这条规则在话题作文的拟题中,同样适用,把一个不可思议的观点,拿来用合理的方法论证一翻,自然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超凡脱俗的味道了。

  1、“失败”话题:《遗憾,其实也是一种美丽》

  2、“梦想”话题:《做白日梦的感觉真好》

  3、“人生”话题:《进一步海阔天空》

  4、“真诚”话题:《善待谎言》

  5、“创新”话题:《这个世界因为懒人而精彩》

  6、“奋斗”话题:《生活中要常怀第二心》

  7、“欣赏”话题:《不妨泼飘冷水》

  8、“历史”话题:《听听汪精卫的心声》

  9、“文化”话题:《吃不到葡萄言其酸的隐士们》

  标题1,遗憾如何是一种美丽?标题2,是不是思想太紧张,现实太沉重,异想天开的幻觉反而成了生的珍品?标题3,有些困境需要拿出勇气摆脱、战胜,而不是消极的躲避。标题4,谎言难道也是一种美德?标题5,懒惰不是最大的恶德吗?标题6,不是提倡做人做事要专心吗?标题7,既是泼冷水,何谈欣赏?标题8,汉奸难道也有理了?标题9,说陶渊明们的坏话,是不是脑子坏了?

  这些故意与“真理”作对的标题,看似离经背道,实则暗藏机理,可以振聋发聩,极具深邃的思想魅力。

  五、巧设悬念法

  这一些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构思方法,也适用于话题作文的拟题。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不同寻常的结局,容易抓住读者的心,这在浩如烟海的作文堆里,不失为一种间接强迫老师不要忽略你存在的妙法了。如:

  1、“师生关系”话题:《老师,你错了》

  2、“素质教育”话题:《考场“三绝活”》

  3、“男生女生”话题:《天很蓝、我不骗你》

  4、“男生女生”话题:《那小子真帅》

  5、“保护环境”话题:《两只离了婚的鱼》

  6、“校园生活”话题:《我“失恋”了》

  7、“网络学习”话题:《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老师会犯什么错误,一个学生怎么能这么说老师?考试还有什么“三绝活”?《天很蓝,我不骗你》跟同学生活有什么关系?太扯了吧!鱼为什么会离婚?《那小子真帅》、《我“失恋”了》是不是涉及敏感话题?太大胆了吧!网络学习中会有什么惨烈的战斗?这些题目,任谁也会眼花缭乱,任谁也想探问究竟。

  六、妙用修辞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美总是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以感情为铺垫,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巧用修辞,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

  1、“爱心”话题:《阳光的脚步》

  2、“环保”话题:《一张渔网的诉说》《死去的风筝》、《哭泣的老树》

  3、“自我”话题:《选择生活的色彩》

  4、“幸福”话题:《雪花的快乐》、《无忧鸟》

  5、“奉献”话题:《最后的烛泪》

  6、“选择”话题:《安能取熊掌而舍鱼?》

  7、“发现”话题:《究竟谁错了?》、《林黛玉非死不可吗?》

  8、“诚信”话题:《生命“诚”可贵》

  9、“教育”话题:《减负不能随意减“副”》

  标题1、2、4、5拟人;标题3比喻;标6、7反问;标8、9双关。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闪亮灵动,余味绵绵。

  七、联想煽情法

  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开门见山,把人真接引和到某一件事物中去,可情景并茂,可引人深思。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1、“机遇”话题:《犹豫·失去·失败》

  2、“故乡”话题:《蓝蓝的月,蓝蓝的梦》

  3、“享受”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4、“理想”话题:《梦的伊甸园还在那边》

  5、“友谊”话题:《捡起你脚下的蘑菇》

  6、“时光”话题:《有这么一个故事》

  7、“信心”话题:《伸手就是光明》

  8、“感悟”话题:《不经意的美丽》

  这些标题,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以有限的言词显露出无限的生活意蕴,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写出作者对生活独到的人生体验,展示深厚的文学素养,很容易就让读者随之进入作者的心情中,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八、踏雪寻梅法

  对材料话题作文,顺着材料所给出的话题,进行深化、探究,在浓缩中再把观点提升到具有一定哲理的高度,让读者于钦佩中得到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也不失一种拟题的好方法。如:

  1、“改变”话题:《换一种方式生活会更美》

  2、“挫折”话题:《让生命的意志再坚强些》

  3、“成功”话题:《成功自有规则》

  4、“奉献”话题:《“添柴”与“烤火”》

  5、“金钱”话题:《利益在骗人》

  6、“经历”话题:《走过去就不要后悔》

  7、“创新”话题:《打开你的眼睛》

  8、“奉献”话题:《收获源于付出》

  这些根据材料提供的话题,进一步挖深、提炼出来的题目,源源源于材料而高于材料,加进去个体的感悟与理解,充满了理性的光辉,于平凡中见奇倔,也是很多喜欢定议论文的同学拟题一种好方法,很有思想深度。

  九、故事新编法:

  将传统的故事,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联系生活,影视社会现象,嬉笑弄骂,皆成文章,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种写文章的方式,往往让人先是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既而深思沉吟,慨然长叹,最后心有戚戚,长萦于胸。如:

  1、“环境”话题:《三个和尚没水吃新编》(原因不是懒而是因为山下的井要么被污染、要么干涸、要么被开发作为旅游资源禁止取用)

  2、“诚信”话题:《狼来了新编》

  3、“智慧”话题:《英明的上帝》

  4、“合作”话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热点”话题:《魏青刚成名后》

  6、“历史”话题:《荆轲刺秦王新传》

  7、“名著”话题:《唐僧取经回来之后》

  这些拟题大胆而新奇,通常为一些思维活跃,幽默风趣而又才华横溢、关注生活,喜欢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之类文章的同学喜欢采用的一种方法。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标题,就像一个人有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一样,留给别人的是将是十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文学修养,语言功底,思想魅力的最直接的流露,从考试的角度来说,更是作文质量高底的一杆标尺。所以,对于话题作文的拟题我们一定要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技巧,达到需要应用时信手拈来,出语不俗的效果,感动自己,征服读者。

  8、“诚信”话题:《生命“诚”可贵》

  9、“教育”话题:《减负不能随意减“副”》

  标题1、2、4、5拟人;标题3比喻;标6、7反问;标8、9双关。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闪亮灵动,余味绵绵。

高考作文 篇9

  原野上,有什么?有柳树,有杨树,有麻雀,有蝴蝶……你又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也许你爱杨树,因为它挺拔伟岸;也许你爱柏树,因为它万古长青;也许你爱柳树,因为它婀娜多姿……也许你喜欢蝴蝶,因为它的美丽,也许你喜欢燕子,因为它是益鸟……你喜欢蚂蚁吗?或许你不爱,更或许你都没有注意过它。它,几乎是食物链最底端的动物,但是它却有惊人的成就。你对它有什么了解?你说:它有六条腿、俩触角,三岁小孩都知道。你说对了,但是,你知道蚂蚁的力量吗?你说:蚂蚁能举起比他重5倍的东西,这就是它的力量。你说的也对,但这不是最主要的。你怕一只蚂蚁吗?

  不怕!但一群呢?恐怕你、包括我们大家,就都怕了。见过蚂蚁吃毛虫吗?蚂蚁的体重和毛虫根本不成正比,为什么却能把它咬死并运回巢穴呢?很简单,是因为他们团结。据说当蚂蚁发现敌情时,会告诉同伴一起来御敌。如发现有火情,蚂蚁会抱成团一拥而上,不管火有多烫,它们都要冲到最前线,外面的烧焦了,里面的继续滚,直到消灭险情,多么壮观而震撼人的场面啊!如果上面的事例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请再看下面一则事例: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一个巨大的蚁穴不幸被围困其中,蚂蚁们发现这一险情后,立刻抱成一个团向水中滚去,它们在水中漂浮着,大浪不断打来,外面的蚂蚁不断地被冲下来,就这样整整在水中飘行了1个多小时,才到了岸边,原来一个篮球大的蚁团也只剩下皮球大小。江水奔腾、咆哮,吞噬过无数生灵,却打不跨蚂蚁用团结、友谊、意志和生命组成的“墙”!人间最可畏的,不是满身力量的武士,而是像蚂蚁一样卑微的人的团结,是“蚂蚁”们用团结、友谊、意志,乃至生命筑成的“墙”,一堵打不跨,冲不坏的“墙”

高考作文 篇10

  (一)

  几片翠绿的茶叶,静静地躺在紫砂壶底,这时,沸水来了,它们开始轻轻舞动。于是,水变翠绿了,升起的缭绕水雾也变翠绿了。忽然惊醒,原来又是那个美丽的梦。

  这个梦总在我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出现,但每次当我正要端起那杯茶时,却又忽然醒来。在梦中,茶的清香,这般的清闲、安逸,与现实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白天,我没有时间泡茶,更没有心思品茶;于是,在梦中享受那份闲适与快乐。然而近在咫尺的杯子却怎么也触摸不到,那是因为我的理智不允许我放松一分一秒,即使是在梦中。

  这究竟是因为繁忙的我对清闲如饥似渴,还是因为经历了繁忙的我,懂得了清闲的快乐,我自己并不清楚。我只知道,梦醒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二)

  牵着好友的手,漫步在繁星点缀着的天空下。夜,没有让世界沉寂,因为我的确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我们回味着过去,憧憬着未来,心早已飞到了另一个美丽的国度。脚边的小草也久久不肯睡去,它想偷听我们在讲什么,因为它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做苦涩后的甜蜜。只有我们,高考前的我们才会拥有这份感受。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三)

  一阵秋风吹来,枫叶满地,大家一拥而上,希望拾到最红最美的那片枫叶。然而真正有价值的江枫不会轻易被微风吹落,它高高地站在树顶,如火焰般鲜艳夺目。于是,大家争相向上爬。一不留神,被旁边的同学挤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磨破了手,折断了腿,疼痛钻心。但我哪敢休息片刻,只怕晚了一步,枫叶便被摘走。我忍着疼痛向上爬,眼泪,只好悄悄地流进肚里。

  ……

  “高考”这道家常菜,说来平常,却风味十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虽然,我确实不肯多尝一次,然而它的味道已经刻骨铭心了。

  当多年后的某一天,高考的味道再次回味在嘴里时,更会百感交集,意味深远。

【【实用】高考作文10篇】相关文章:

1.【实用】高考作文3篇

2.【实用】高考作文7篇

3.【实用】高考作文6篇

4.【实用】高考作文4篇

5.【实用】高考作文9篇

6.【实用】高考作文九篇

7.【实用】高考作文四篇

8.【实用】高考作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