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1-02-28 13:04:54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高考作文合集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高考作文合集九篇

高考作文 篇1

  高考作文,是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急就章,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因此,在写作中,要理清思路,沉着应战,抓住几个关键,顺序展开文章,当能旗开得胜。下面是要走好的关键四步棋:

  一、认真审题 把握文意

  中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开始全国统一命题。从统一命题的21年看,高考作文有缩写、改写、补写,有命题作文,有材料作文,但不给题目、不给材料,任由考生自我发挥的情况还绝无仅有。这样,作文考试,考生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审题,审清题意,吃透材料,从而快速构思文章的整体布局。

  在审题过程当中,要注意将题目中的所有信息弄清楚,然后抓住关键信息,也就是“题眼”,从而抓住主题、扣住主题,才能写好文章。

  1996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

  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这一题目的“题眼”是“更”,只有抓住“更”这一关键词,考生才能在文章中将两幅漫画做简单的描述,进行比较,然后阐述自己“喜欢”哪一幅,同时“更喜欢”哪一幅漫画的原因、理由。

  这一个题目,既考察了考生的审题能力、刻划描写能力,同时又考察了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可谓“一石三鸟”。如果未抓住“更”字,可能会全盘皆输。

  作文题目中,往往有明确的标记词,它们既说明了文体,又提出了写作要求。如:重在记人、记事、描景、状物的记、忆、访、游、行之类;重在抒情、歌颂、铺陈的颂、歌、赋、曲、赞之类;重在议论、说理的辩、析、驳、说、谈、评、论之类;重在收获的启示、启迪、感、悟之类。而题目中一个关键词的改变,就可能改变了一篇文章的体裁。如从《我的课外阅读》到《我说课外阅读》,一个“的”变为“说”,文章体裁截然不同。

  我们在命题作文中,要注意认真审题,而在材料作文中,如果需要自拟题目进行作文,也一样需要认真审题。命题要考虑到文章的结构、文章的写作,这与审题是一个反思维的问题。只有合适、恰当的题目,才能使写作顺利开展。

  如1993年的高考题: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脆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露出了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了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了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说的那样……

  有的考生吃透了材料,找准了题目,以《新与老》、《新老交替颂》之类为题目,文章主题清楚,写起来也顺畅自然。而有的考生以《纳凉夜话》、《夏夜,一个永恒的话题》,主题依然未变,题目更见文彩。

  材料作文大多都对考生如何作文有几句简单的提示。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提示,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内容和中心、选材范围、写作形式。

  如1986年高考作文的提示是:“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按照题目去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可类比的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展开论述。而1990年高考作文的其中一项提示是:“根据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这就规定了考生必须对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之,在文章审题中,我们要做整体把握,认真审视题目、审视材料,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逼近题目、材料中心,弄清题目蕴含的深意,才能很好作文。

  二、理顺思路 确定结构

  写作的主题清楚之后,关键问题就是理顺思路,确定结构。只有思路清楚了,结构合理了,一篇文章才能井然有条,顺序展开,所谓纲举目张是也。

  结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19996年版)定义:⑴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结构、语言的结构、原子结构;⑵建筑物上随重力或外力的部分构造: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我想,文章的结构之义很有可能是建筑结构之义的延伸:文章各部分的排列、搭配,就如同建筑物的框架支撑重物一样,支撑文章的主题。所以,我觉得港澳台语言中把结构叫做“架构”更为准确地反映了结构的意义。

  那么,怎样确定文章的结构呢?

  无论是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性。我们一定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分析它本身具有几个层次、几个方面,我们准备分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展开议论、说明、记叙、抒情……或以时空变化为序,或以问题性质为序;或总分、或递进、或对比,文章的条理、结构自然就出来了。

  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工作方式是抓典型,我们最喜欢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实际上,麻雀之于所有的动物,确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典型。弄清了麻雀的五脏,其他动物的“内在结构”自然也就大致明白了。我们说文章结构,不妨以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课文为例:

  花园 果园

  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

  秋天到了,桃子熟了,梨熟了,苹果也熟了。我们村成了果园。

  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标题:(我们村是)花园、果园。文章的主题就隐含着文章的结构:并列两个层次,一说花园,一说果园。于是文章开篇在交代了大前提、必要条件“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之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层表述花园,一层表述果园。文章的层次非常简单,但结构非常完整。

  小学语文课文如此,其他任何文章也如此,作文也不例外,只不过结构、层次复杂点而已。比如1996年的高考作文《我更喜欢漫画( )》,一个“更”字,即表表了文章的层次:两幅漫画,不是喜欢一幅,不喜欢另一幅;也不是两幅都一样喜欢,而是喜欢一幅,但更喜欢另一幅。它的结构应是递进式的。文章自然要简要介绍两幅漫画的内容,通过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更喜欢某一漫画。也许更喜欢的理由有三,也许有五,必须条分缕析,错落有致,一一道来,以支持“更喜欢”这一观点。

  “新概念”作文大赛,因邮路的原因,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韩寒未能准时参加复赛。但复赛评委被韩寒初赛作品所显露的才华深深打动,爱才惜才的评委决定让韩寒补考。上海作家李期纲受评委委托出题。他随手将一团道林纸置入一个有半杯水的水杯:“这就是题目。”韩寒在一个钟点后,写出了《杯中窥人》。那么,韩寒在极短的时间内,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呢?

  一张纸(韩寒文中处理成布)在半杯水的浸泡、沉降的物理过程,被韩寒机智地处理成一个人(广义的人)从出生到被社会浸染的象征性的同构过程。文章的结构因此有了很坚实的骨架。这样,韩寒就可以很轻易地往这骨架上填塞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某些看法。韩寒的文章结构可请简单,但又非常精妙。

  文章的层次结构清楚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展开这一层次。相对来说,每一层次,在层次这一主体中,它也具有自己的主题,自己的结构。在写作中,对每一层次的条理、结构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学,可是讲究细节的哦。

  文章精彩与否,条理、层次是一个关键。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我们在设计文章的结构的过程 ,一定要把开头和结尾一并考虑,以期取得一个功德圆满的结果。

  三、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由于考试作文是人数众多的“同题作文”,又是考生在短短几十分钟内炮制出的“快餐”作文,那么,要想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好评,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要求考生在作文常规之外,出众、出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一)、开篇引人,快速点题。

  当几乎千篇一律,或者千篇相似的应试作文源源不断、铺天盖地而来,忙得阅卷老师喘不过气来,腻得提不起神来的时候,一开篇引人的作文出现了,老师会是一种什么反映?一定是“味道好极了”。老师会情不自禁地把你的文章读下去,把你的分数提上来。

  1985年高考作文是就环境污染问题,让考生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解决。一考生的开头这样写道:

  编辑同志:

  看到信封上“澄溪中学”几个字,你们也许会想到我们学校一定会有一条澄碧的小溪。是的,几年前它是澄碧的。你们猜那里面一定是鱼光鳞鳞,岸边鸟语花香,环境宜人。是的,几年前确是如此。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方,学生们一定在溪边读书、散步、谈心。不错,几年前就是这样的。

  文章以“澄溪中学”起兴,紧扣“澄溪”,简单几笔,勾划出学校前几年的优美环境,文笔清新简洁,吸引老师读下去。同时又为下文反映学校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打下了伏笔,形成了强烈的反衬。这篇文章的开头,被许多老师所称道,整篇文章也被判为满分。

  1998年高考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一考生开头写道:“自小我就喜欢藤本植物。它们没有松柏耐看的外表,没有垂柳的轻柔,没有紫荆的繁茂,没有白杨的挺拔。但我喜欢它的坚韧。”在酷热的评卷场上,能多多看到这样的文章,是一件赏心乐事。

  应试作文开篇要简洁明快,迅速切入主题,以突兀、悬念、假设等笔法,干净、精彩的语言抓住人、打动人,一开篇就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

  (二)、结尾巧妙,余音绕梁。

  林纾先生说:“为人重晚节,行文重结穴。”结穴,即文章的结尾。结尾是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的重要一环,是文章的重点。人们对文章总体印象的好坏,文章的结尾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产生意味深长、余音绕梁的`效果。

  1986年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让考生以比喻论证的方式,阐述生活中“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的道理。一考生在结尾时说:“一个马胜利只能改造一个造纸厂,而‘森林’一样的马胜利却能振兴一个国家。”把“人才”与“森林”巧妙结合,使主题得到了升华。1993年的高考作文,一考生以《新老交替颂》为题,对给定的材料进行了改写。他在结尾写道:“正在这时,电视里传来了北京的最强音:废除干部终身制;我们伟大的祖国选出了新的……”,一样把自然现象与政治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意味深长、引人回味。

  (三)、独树一帜,卓然不群。

  同题作文,关键在新,在别致。应试作文在立意上要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圈子,大胆出新。只有这样,才能标新立异,才能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

  应试作文,切忌“懒”。懒于思考,懒于出新,不假思索地选一个大路的主题、简单的方法,随随便便地写下去,写下去……

  同样是1986年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考生所谈的多是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社会风气、改革等一类的热门话题。而一考生“杀出一匹黑马”,将平日谈滥的“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问题搬上了作文,注入了与题目相关的活力,一举避开了“众口一词”的俗套,在文章立意上独树一帜,取得了卓然不群的效果。而作为正处在青春期的作者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因此文章新颖别致,内容充实,当然也就被评为上乘之作。

  总之,应试作文不仅在开头、结尾上要新,在主题、立意上也要新,避开众口一词,避开千篇一律,以自己独到、新颖的结构与内容赢得好评、取得好成绩。

  四、巧妙构思 玉润珠圆

  高考命题是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所有考生,要求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照顾全局,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因此,高考作文题目就必须明白、易懂。从过去20多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看,人人看了都觉得题目清楚,主题鲜明,绝少让考生闷题、晕题、不知所云的现象。

  但是,正因为高考作文题目明白、易懂,人人都知道写什么,可写好却不容易。就如萝卜、白菜谁都会炒,但炒好,炒得色、香、味俱全,炒得适合人的口味却难。

  以1998年的高考作文为例: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坚韧——我追求的性格/战胜脆弱

  本来,只要选准和写好造成困难、压力和脆弱的事件,具体刻画和分析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转变,写出真情实感,就可以了。实在的,这样的作文并不难。

  但根据河南省高考年报介绍,一本30份的卷子中竟有十多人举这样的例子:高考临近,父亲或者母亲或者自己最亲的人突然去世,给自己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心理一下子就要崩溃了。当然,我们不能妄然断定这些考生都是编造的,但这么多的情况都集中到一起,也有点太离谱了。而另据报载,有的考区,竟有高达20%(?)的考生“制造”了父母双亡、离异或自己有残疾而又奋斗不息的“事实”。

  这些考生由于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去“选”取合情、合理的合适事件、情节,去表现自己战胜脆弱、追求坚韧的心路历程,只是一味编造、虚构,写出的文章就不真实、不感人,自然也不会有理想的成绩。而且,这种编造、虚构又会落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俗套,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一位考生仅仅选取了过去“高考落榜”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件,很好地表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战胜脆弱

  七月流火,知了热得在树上吱吱啦啦地叫,而我站在成绩公布栏前,心却一阵阵发冷。黑色七月,我终于没能逃脱厄运。

  回到家里,不吃不喝的睡了两天,没有人理我。爹妈都是老实的农民,都指望我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也好光宗耀祖。而我却交了一份无力的答卷,没能给他们挣到脸面。

  第三天早上喂罢牛,爹就叫我起来同他一块去开一块荒地。我们村属岗地,好田不多,所以每家都要种一些荒地。我有气无力地跟在爹的后面,我可以不吃不喝,但我却没有理由不干活,因为我生在农家。

  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有我什么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因为爹并没有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完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炎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了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的扬着,不肯放下。

  一下又一下,鞭子每打一下,那头老牛就快走几步,每一鞭打在牛身上,也像打在我身上,我的心一次次抽紧。我并没有劝父亲回家,我知道,种地就是这样,你不可能因为心痛牛就及早回家。

  中午时分,一块地竟犁完了。父亲甩完最后一下鞭子,老牛用力向前迈完最后一步。父亲停住了,我的泪也流下来。“爹,我想复习。”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复习生。每当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父亲所甩的最后一鞭,最后一鞭也是那么响亮,那么有力。

  感谢老牛,感谢父亲。

  这位考生没有过多地描述落榜的过程,只有开篇以热与冷的对照,鲜明地点明出了七月的黑色和自己的厄运。再将父母之希望与自己之落榜进行联系,突出强大的精神压力。下面,作者并不急于写自己如何面对压力、战胜脆弱,而把笔锋一转,写自己和爹爹一块去开垦荒地。通过对拓荒老牛的描写,通过老父手中高扬的鞭子,老牛坚韧奋进用力向前的精神,给了自己战胜脆弱的能力和信心。

  文章如一个令人感动、回味的小故事,完全为那一种精神、氛围感动了、流泪了,让人体味到它不是一篇应试作文,而是一篇韵味隽永的小品文。

  仔细审视这篇文章,它非常平常,选材、叙述、描述、情节,都很平常。但最大的特点是合情、合理,感人至深。这给我们每一个考生都是一个启示:选材要贴近生活,让人读起来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通过平实、普通的文字,把一个感人的事件、完整的情节叙述、描写出来,就能达到玉润珠圆。


高考作文 篇2

  一群旅行者,走过山,走过水,走到空谷时,幽静的听到足音。有人想到“悬崖峭壁几千丈”,须勒马。有人想到“一桥飞架南北”,变通途。

  从空谷想悬崖,看到了危险。空谷幽静,让人心情舒畅,思绪飞扬。有人迷失在秀丽的风景里,花香不知返。有人眼前却呈现:山高鸟飞绝,空谷足回音,悬崖峭壁险,步步皆心惊的画面,很自然地想到“悬崖勒马”,不可冒险。身处顺境思逆境,这就是智者,警惕性高,未雨绸缪,不致身处险境而后悔。相对于一些麻木之人,只顾玩耍快乐,而无后顾之忧,事到临头方觉醒,要高明得多。先知先觉者避免了多少烦恼多少愁,总是处于相对悠闲自在的状态。

  从空谷思桥梁,想到了改变。空谷无大道,荆棘遍地生,峭壁几千丈,神仙步难行。想到了修栈道,架桥梁,改变环境。这是一种开创精神,是敢于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思想。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我们需要开拓创新,需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能面对困难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当年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打败了项羽,改变了楚汉相争的强弱格局,为建立西汉政权奠定了基础。古人的智慧给我们以启示:以弱胜强,事物是可以转化的,是可以被改变的,关键在人。今天我们虽然不需要“暗渡陈仓”,但需要“明修栈道”,需要改变环境,需要山河更美,需要造福子孙后代。能不能改天换地,建成美丽中国,关键在人,人在思想,在于精神、斗志,在于科学态度,在于坚定的信心和超前的意识!

  从空谷看悬崖,有两种态度。悬崖是天然的,客观存在。黄山等一些景点常有墜崖死亡人,现实教训深刻,不可忽视,必须正视。无视悬崖险,去玩命的人,后食难料。以谨慎态度对待,是必须的。空谷也有栈道桥梁,是人工的,是劳动人民建造的。中国栈道第一漂,“前瞰三秦,后蔽四川”,凌空飞架于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以其险、奇、雄著称于世。我国栈道很多,比如,华山栈道、长空栈道都是景点中的交通枢纽。以积极态度对待空谷的悬崖峭壁是可取的。

  空谷有险,险在悬崖峭壁。建栈道筑桥梁,化险为夷,事在人为,功在千秋。从而,延伸思考——时代呼唤开拓者的精神!

高考作文 篇3

  冷冬。

  行走在冷冰冰的街上,孤伶伶,路旁的树摇曳着光秃秃的枝干,寂寞的。这样的天空,沉默的令人窒息。轻轻叹口气。

  自从大年初一无聊的睡了一整天后,没休息的我便开始了家---培训班两点一线的生活忙碌起来。刚刚爷爷打来电话,说家中来了客人,我便匆匆赶回。静静的环视四周,空旷的大街上让我倏然有种想要大喊的无助感,很压抑。

  当我回到家中,桌上已摆满酒菜,几杯尚有余温的热茶,一缕缕缭绕的清香。爷爷正热闹的与客人们聊着。见我回来便向我介绍:“这是你二舅老爷和三舅老爷,这是我孙女……”几分赞许中,我僵硬的扯了个笑容。我所谓的三舅老爷面上总挂着笑,有几分和善的样子。而那个二舅老爷就有些面无表情了,只是几次看着我。听爸爸说,他家很穷,爷爷奶奶也不怎么待见,再有我对他并无好感,便理所当然的把他无视了。爷爷与三舅老爷谈得很融洽,二舅老爷的目光却把我盯得直缩脖子。最终,我受不了压抑,仅扒了几口饭,便去写作业了。有时写的累了,只是抬头望望天,但,天还是灰蒙蒙的,死气沉沉。

  时间似水流过,闹钟一响,我猴急的抓起包,胡乱塞了几样便往外跑,“等一下”,一句充满沧桑的话语,我被扯到门旁,这里有些冷清,爷爷他们还在聊。那只扯住我胳膊的手,紧紧地,青筋突起,有点黑,一双饱受沧桑的手啊。抬头,又是一张苍老的脸,长长的,皮肤皱在脸上,露出颧骨,鼻子与面庞不太称,像平原上的高大山峰。眉宇间却有丝缕当年残留的豪勇之气,那双眼睛闪烁着光,不很大,却让我不敢直视。这样的面部搭配很突兀,却又让人感觉不出矛盾。“我是你二舅老爷!”他沙哑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这才想起他的身份,很可笑,不是吗?二舅老爷,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称谓……

  我刚想问他有什么事,他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在我口袋里一个东西,是钱!“这么多年一直没给你,这点压岁钱你就留下吧,买点需要的东西什么的……”他说话时却有些不好意思。“不行,这怎么能收呢?”“你留下吧!”……

  几番推脱,终是他趁我不注意一把将钱塞给我,用力将我推出门,重重将门关上。我站在门外,不知所措,脑中有段空白,他并不富有,甚至是贫穷……

  行走在冷冰冰的街上,只身一人。抬头仰望天空,有一丝红晕,含蓄着一缕黄光。不是阴天了吗?转晴了?我知道是那双苍老的手慢慢扯出天空一片蓝,絮出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儿。

  风依旧在飒飒的吹过,却是柔和了很多,我拉拉衣帽,心中某处被幸福填满。

  眼前不禁浮现那双塞给我钱时,将我扯出门时的手,为什么会想起?我不知道。但我明白,我愿握住那双饱经岁月的手,给予他同样的温暖。

高考作文 篇4

  (1)、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雄鹰穿过风暴的阻遏,飞向云霄;骏马突破 级绳的束缚,奔驰原野;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摆脱束缚》)

  (2)、蜜蜂羡慕雄鹰能够搏击蓝天自由翱翔,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能传播花粉使大自然 五彩缤纷,果实累累;沙砾羡慕碧玉青翠欲滴价值可观,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终能成就平坦大道和万丈高楼;丑小鸭羡慕白天鹅洁白无暇万般美丽,却不知道自己正焕 发出独特的风采。(《是金子,总会闪光》)

  (3)、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 片最热的;美美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茫茫人海,我要选择哪一种最符合我性情的人生?(《心灵归属何方》)

  (4)我看见西子浣沙的涟漪,望见貂婵戏水的波澜,听到红拂袖水的誓言,闻到虞姬 临江的哀叹。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一份无悔,保持着那永不失去真彩的灵动。(江苏考生《水边的女人》)

  (5)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 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 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江西考生《听取心灵的召唤》)

  例3用一组语言诗化的排比句勾勒出一幅幅水边女人的画面。句式整齐,文势流畅,画 面清新,意境优美;例4连用三个“曾几何时”的句式构成排比,从反面极力渲染“迷途”的可怕,突出需要“心灵之灯”导航的重要性。这样铺排,形成气势,拨 人心弦。

高考作文 篇5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

  惊蛰了。

  “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庄稼人要抽出时间“松土”,憋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已经等不及了,急着出来透透气。春耕开始了(也有春分的说法)。

  从清明到端午,庄稼人就一直忙。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蚕种,讲究的就是一个“次序”。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几千年耕作经验的积淀与升华。村中,要每家每户地仔细叮嘱。

  “芒种”这个词真好听。

  大约在六月份,草莓地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这种发现,谈不上智慧,只是一种经验之谈。不要着急,也不必时不时去看。待到乌猪子过江了,躲的、藏的,虫们都会溜出来。用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远远的一处荒田里去。

  踩死它?哪能呢!庄稼人讲求佛性,相信生死来去自然,打扰不得。奶奶年纪大了,却不忌惮生死。“七十二,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耕作了一辈子,奶奶竟有些看淡生死的大智慧了。

  小孩自然没有这般境界。从桑叶腋间坠出的桑树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变得晶莹透亮,乌紫乌紫的,像黑玉。桑叶伸伸展展,桑葚清清凉凉在底下荫着凉着偷乐。小孩真馋!一个孩子像猫一样攀上树,吊弯树枝,底下的小孩便忙着摘桑葚。吃到嘴唇发紫,被妈妈拖着去河边洗。小孩也不忘显摆自己的聪明。

高考作文 篇6

  打鱼的渔夫

  古代有个渔夫,打鱼的技术很高。他有个习惯,就是每次打鱼时,都要定下个目标。

  早春时,他听说墨鱼的价格高,他出海就专找墨鱼,可他遇到的都是螃蟹,他空手而归。而回到岸上,发现螃蟹的价格卖得很火,他十分后悔。

  第二次出海,他专门找螃蟹,可这次碰到的却都是墨鱼,他只认螃蟹,这次又空手归来。到了家后发现,市场上墨鱼的价格卖得好。他又痛苦不堪。

  第三次出海,他发誓,只要是墨鱼、螃蟹,他都要捕,可什么也没看到,只看到大量的鲛鱼。他失望极了,只好空手而归。就是这次上岸,他看到别人都在大量地出售鲛鱼,价格十分可观。

高考作文 篇7

  最大的麦穗

  三个人来到麦田边,相约看谁能采到最大的麦穗。规则是只能采一颗,且不能回头。

  第一个下地了,他看到前面就有大朵的,但他不甘心,认为后面还会有更大的,结果走到田的尽头,只采到了一束小的。

  第二个走了,他吸取了第一个人的教训,没有多贪,在前面看到一个大的,就伸手采了,可他走着走着,却看到了更多的大的。

  第三个出发了。他走了一段,停下来看了看,在相对选择后采下了大点的。

  结果,第三个人采的麦穗最大。

高考作文 篇8

  有时,百般忧虑,满怀着的是千般的爱意。

  忧,不过是他人对你表达爱的方式

  人世间的情感莫过于三种,亲情,友情,爱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们都知晓,他日必将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生活教的我们必须不断前行,南下,北漂,年轻的时候为了梦想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摔得千疮百孔,也会忍着痛继续前行。少时,太年轻,以为身体是自己的,痛,忍着,只要能达到目的,这些,算什么。

  可是,远在外的儿女啊,你可知你们的父母此时的感受,伤在儿身,却是,痛在母心,切肤之痛,她,如何不懂,你是她身上掉下的血肉,你的痛,她最懂,也是最痛,因为,她的痛在心中,说不出,摸不着,无药可医,唯一减痛的方式,便是你的声音,或是你年轻的脸庞。所以,她战战兢兢的照着床边你留下的号码,拨给远方的你,你可知,即便那头的你不耐烦,几次欲挂断电话,她还是厚着脸道着家里的是非,拖着你,只因她担忧你啊,只是想听听你的声音,知道你过的好不好,~~她想你啊!!

  异乡之客,最是脆弱,彼时,唯一能给其安慰的怕是只有那永恒不变的爱情。茫茫人海中遇着一个对的人,你们相知相爱,彼此诉说,彼此信赖,两颗脆弱的心,因为有了依赖,而日渐坚强。热恋之时,每天数十个电话,上百条短信,都是少的,可是时间久了,便腻了,倦了,你嫌他麻烦??掳缘啦唤怖恚?堑萌媚忝刻旖?约旱男谐桃磺逡淮Φ娜?可媳ǎ?袷橇?永锏慕鹚咳福??チ撕泼斓奶炜眨?獠恢??馐撬??愕姆绞剑?蛐碚飧龇绞叫┬戆缘溃??獠⒉荒芊袢纤?诠匦哪愕氖率担?虬??纳?牵?淙徽庑┯锹怯惺笔俏尬降模?/p>

  可曾听过这样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最佳的报复方式,其实是冷淡,那种打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冷漠,何必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浪费感情”或许你应该为此而感到庆幸,起码这证明着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牵挂着你,时刻为你担忧,有人爱的日子,终究不会太狼狈。

  当然,如果说爱情会让人流泪,那么友情便是为你擦干眼泪。

  人活一辈子,谁没几个臭味相投的闺友,哪些你伤心流泪日子,那一次不是她们依偎在你身旁,为了你的事冲锋陷阵,明知没有结果,却为了让你开心,不让你孤单,而毫不退缩,曾经,当你将你读到张爱琳的话“笑,便让全世界都知道,哭,你变躲起来哭”说给她们听时,是谁立马正儿八斤的对你说“亲爱的,没事,你要躲我不拦你,就算我看到你哭,也会装做没看到,等你好了,不痛了,就回来,我会准备好面纸等你”,那些单纯却又真挚的话语,就在这念念不忘的岁月里,日渐真情。

  谢谢那些为了我而操碎了心的挚友们。

  生活,终究是美好的,因为我所活过的每一天都在向我证明着我还在被这个世界记挂着的事实,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学会爱自己,爱生活,因为这是能人那些在乎你的人开心的唯一方式。

  能有人为你担忧,终是幸福的,那意味着还有人愿意为你付出感情,换言之,还有人爱你。

  正所谓百般忧虑来自千般真爱,忧不过是那些善良的人们爱你的方式!

高考作文 篇9

  在炎炎夏日的夜晚,只要开灯就会招来无数不知名的小虫。这些虫子在夜晚一见亮光就会不顾一切的迎上去,但过不了多久,这些“扑火”的虫子就会成为灯下鬼。这就是“飞蛾”扑火,但我认为未必是自取灭亡。

  灯是夜晚照明之物。飞蛾不顾一切的扑向灯火足见其向往光明,飞蛾为光明的理想而死,可谓死得其所了。

  人们大多会把“飞蛾扑火”引伸意为自不量力,自取灭亡。飞蛾为光明的理想而死难道能说是自取灭亡?实现理想是要代价的,飞蛾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光明。这是难能可贵的。小小的飞蛾就甘为理想而死,这精神难道不让人佩服吗?

  在我看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人具有飞蛾扑火的精神。

  古代中国的万户为了实现人类的飞天梦想,不惜生命的代价坐上绑满火箭的椅子,最终不幸身亡;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之迷,在雷雨天放风筝招引雷电;诺贝尔一家人为了研究炸药,搞的家破人亡……太多太多的事例!

  实现理想是有代价的。难道说万户、富兰克林、诺贝尔他们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性吗?但是他们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飞蛾也是一样,着就是理想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是信念和理想让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怕在追求理想中付出代价,而这些人的理想最终只能是幻想罢了。飞蛾却甘为理想而牺牲,飞蛾和这些人比可以说就是天壤之别了。

  我要为飞蛾鸣冤!它不该背着这个“自取灭亡”的千古骂名!正是飞蛾的这种“扑火”精神成为我们不断的去为理想而奋斗的不竭动力!

【精选高考作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1.【精选】高考作文合集五篇

2.【精选】高考作文合集六篇

3.精选高考作文合集6篇

4.精选高考作文合集五篇

5.【精选】高考作文合集7篇

6.【精选】高考作文合集八篇

7.【精选】高考作文合集5篇

8.精选高考作文合集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