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天棚散文

时间:2019-11-25 20:00:01 散文 我要投稿

远去的天棚散文

  旧时北京城里流传着许多反映北京民俗风土人情的歌谣,那些流畅朴实朗朗上口的歌谣曾经给我带来许多童年的梦,随着岁月的流逝歌谣也逐渐地销声匿迹了,不知道现如今的您还记得几首。青山记得有这样一句老话儿;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此句话道出了旧时京城内殷实家庭的安逸生活,以此句老话儿为题今天就聊聊旧时四合院的天棚。

远去的天棚散文

  搭天棚的历史可追溯到大明朝,历经大清,民国,直到解放后,少说也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旧时紫禁城及各种衙署,府邸都会搭天棚以躲避赤日炎炎的暴晒。后来此种皇宫内苑避暑的方法流传到了民间有些住在四合院内的殷实富户们也搭起天棚降低暴晒与暑热,民间则将天棚的特点和使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了。

  三百六十行中又添了一行,搭天棚的棚匠。旧时棚匠铺子里的老板平时是不养闲人的,您手艺再好也不行。就和杠房,租赁喜轿的铺子一样,有活了就把棚匠们召集在一起,干完活后算钱走人。

  旧时京城有首童谣唱到;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儿,二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龙凤围桌红官座儿。。。。。。此处童谣中搭大棚就指的是天棚。旧京时的三百六十行中专门有一行当;棚铺。棚铺属于租赁性质的买卖,春秋较忙冬天就没什么事情做了,所雇用的工人就是棚匠,艺高人胆大的棚匠,和搞建筑的架子工是同台竞艺,也是一对师兄弟。旧京时四九城内以此行业吃饭的棚铺究竟有多少青山不知道,但青山可以清楚的告诉您北京现留有棚铺胡同,棚铺夹道的地名,足以证明当时棚铺买卖的兴隆程度,随着城市的改建估计现在这些胡同早就荡然无存了。

  棚铺就是两项工作;一,红白喜事,祝寿庆生,此种搭天棚且以短期为主;二,搭天棚以避酷暑此种天棚时间较长。搭天棚,也称为;搭凉棚,搭天花,有布棚、芦苇席棚之分,布棚早先是用蓝布近代则用厚帆布。有意思的是老北京城里还有一条胡同就叫;大席子胡同,胡同里不知道是有编织席子作坊哪,还是有批发席子的商号,因年代久远已无从查起。

  在北京四合院中所搭的天棚除了乘凉避暑之用,也常用于在院内结婚摆喜宴寿宴,给老人做寿、聘闺女、娶媳妇、儿孙们过生日、满月,做寿时在天棚内挂着贺喜的楹联寿幛,亦在棚内招待亲友就餐,此种天棚习惯的称为“喜棚”。

  家中有白事所搭之棚曰;“灵棚”有灵魂不灭之意,就是棺材也不能随便摆放,灵棚内正中的位置停放着棺柩,这叫“寿终正寝”。灵棚内设灵堂供亲友拜祭,还要请和尚道士尼姑们轮流在棚内高声诵经,念经时的法器彻夜不停的响着,以此超度往生者。

  老北京人的老理儿多,搭天棚也有许多的讲究,喜棚和灵棚从外观就有了区别,灵棚可以起脊成宫殿状的样式。搭喜棚则一律是平棚,喜棚内的顶上搭建有红漆栏杆,四周的玻璃上绘有红色的吉祥喜庆的图案,鲜明耀眼喜气洋洋。无论是办喜事还是做白事都得请棚铺的棚匠们搭天棚,还得请人做饭招待亲友远朋。而做饭就得找“口子厨行”里的大师傅了,也可以叫做“大棚厨师”,给您家做饭也称作“跑大棚”这是一个特别奇特的厨师群体,下面就和您说一下跑大棚“口子厨行”里的大师傅。

  此等厨师的手艺那真是没得说,平时不在饭馆,饭庄子里干活,更不到私宅内侍厨,拿时下的新词就是自由职业者,就是专门为了应对各类搭天棚办红白喜事祝寿庆生的人,是应运而生的大厨师,人称“大棚厨子”是也。旧时街面上有专门联系此种业务的人,有点像现在的家政服务公司,负责和这个区域的棚铺和大棚厨师联系,这和牙行里的掮客,拉房纤的人有区别。领导者叫“承头人”此人人脉极广,消息灵通见识也多应变能力强,您只要找到他把您的搭棚的要求,饭菜的口味说清楚,一共有多少桌,或者是囊中羞涩的寒俭人家需要可钱办事,您就放心吧,从联系棚铺到找“口子厨行”里的大师傅,他是一手托两家给您打理得妥妥贴贴包您满意。

  而大饭庄子里的厨师有时也到王府,大宅门内做参鲍燕翅等高档的席面,那些厨师称此举为“出堂会”,此词语和戏曲界人员到官宦人家“唱堂会”意思是一样的。那您说了,为什么人们都爱在家里办婚事摆席设宴喝喜酒哪?而不到大饭庄子里办事那?是否缺钱?这几个问题说得好,因为在北京人传统的观念中,家是最重要的,家也是最大的,遇上红白喜事祝寿庆生那更是家中的头等大事。

  北京旧时的婚宴一般都是八大碗,有“八大碗一海”(一海,汤羹菜),“八大碗一锅子”,“花九件”(肉、鱼之外带干货、海鲜),“四到底”(四干果、四鲜果、四凉碟、四小吃,四点心)唯一不变的就是最后每个人都来上一碗鸡子打卤面,寓意喜庆、福寿。

  扒肘子、黄焖鸭子、南煎丸子、烩虾仁、糟溜鱼片、葱烧海参、罐牛肉、烩两鸭丝、挂炉烤鸭。。。。。。

  “青山错了,席面上没有这几道菜,您可别瞎念叨”。

  “是没有,我这是背我爱吃的那几道菜”。

  说句玩笑话,还得说天棚。搭建天棚的材料有;杉篙、芦席、竹竿、标棍、麻绳等。您家中如果需要搭凉棚先要到棚匠铺子里预定,用时给您搭好到期后拆棚,也算是早期的.一种租赁公司。他们承担着京城诸多豪门大户、官宦人家、店铺商号搭棚的活计。您需要搭几座棚?多大的面积?进身多宽高度多少?需要用多长时间?棚铺里的人好计算出使用多少材料,棚铺与客户双方都要定合同。

  旧时四九城内有许多棚铺,棚铺的院子都别宽大库房排列有序因为它要存放许多杉篙,大竹竿子和芦席等搭棚材料。每年的春末之时就要进入皇宫、官衙、府第、大宅门、四合院进行搭建工作。一般在四合院里搭一座高过房檐满地阴凉的芦席棚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豪宅大院则是令当别论。

  看似简单的一座天棚技术含量可不低,首先您不能在青砖满地的院子中刨坑埋杉篙,更不能损坏房檐屋瓦。需要几位技术熟练的工人将杉篙平地立起横竖捆绑好,只是在戳橛吃紧的地方用一尺多长的标棍斜向捆绑紧,支撑架子的稳固确保整座天棚的安全。棚匠们在圆圆杉篙的架子上利索的爬上爬下娴熟的捆扎着,在杉篙上稳稳的走来走去确实需要几分胆量和勇气的。“天咫偶闻”;搭棚之人,虽高十丈,宽至十丈,无不平地立起,且中间绝无一柱。

  就拿十几年前天安门屋脊落架大修,天安门城楼里是何等地方,飞檐高挑啊,哪也不能碰啊,脚手架需要探出去方才不能碰到屋檐,就在那狭小的区域内用几个支点相互绑紧凌空搭起来层层叠叠相互交错的脚手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我真的佩服极了,佩服那些经验丰富的架子工。

  就拿席棚来说吧,席棚要按一定的比例来搭建而且一定要高过屋檐三四尺,席棚只遮挡烈日不遮风挡雨。芦席铺得要横平竖直不能突起或凹陷更要保证芦席的完整以便重复使用,席棚的四面要留有通风透气的通道,席棚正中的位置留有窗口,并搭有可以任意卷合的芦席,您只要拉动细麻绳可随时关闭开启芦席通风换气,亦可应对暴晒的袭扰。天棚上的芦席与芦席之间的连接处需要有压茬,也都用专用的大号钢针穿着细麻绳进行点状缝接,芦席与杉篙的连接处更要密密的捆绑扎实,这样才能万无一失确保平安。席棚用完之后按照合同由棚铺拆掉收回来年再继续使用。

  棚匠们最为骄傲的就是为大清光绪皇帝而搭建的太和门。清光绪年间太和门失火烧得是面目全非,光绪皇帝新政大典已定在正月二十六日,而太和殿正是举行大典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大典在即,正值隆冬,短时间复建也不能,清廷工部火速调集扎彩棚的匠人进宫,以杉篙、绸缎、木板为材料夜以继日的劳作,在极短的时间内在金銮殿前搭起来一座惟妙惟肖足可以假乱真的太和殿和其附属的建筑,这些棚匠们巧夺天工的手艺和缜密的心思从此名扬天下。

  炎炎的夏日家人们都在凉棚下休息乘凉,孩子们在阴凉处尽情的玩耍弹球、拍洋画、搧三角、跳房子,而大人们则是坐在板凳上手摇蒲扇执一壶茉莉花茶独自轻啜慢饮,如果再来上几位亲朋挚友摆上几碟时令小菜一壶老酒,轻酌慢品高谈阔论何等惬意。或者邀来棋友楚河汉界的来一番厮杀,攻守有道进退有序,车行、马嘶、炮声隆,隐隐杀声震耳,士卫、相挡、卒奋勇,步步紧逼夺帅,进退有道,妙招频出啪啪之声令人振奋。

  不知为何旧时的棚铺虽然在街面上营业可它没有布幌子,只是在铺面房或者在院门口旁的青砖墙上立着几根沙篙,大竹竿子以此为标记,也算是实物广告吧。

  如今,居住的环境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发生极大的变化,喜事做寿都在大饭庄子、酒楼里举行,中式的,西洋式的婚礼是比翼生辉欢声笑语一片。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空调、电扇了,谁还搭天棚纳凉啊,就连手中的蒲扇都懒得摇了,您就是想搭个天棚也没个地方搭啊,连停汽车的地方都不够用。

  现如今许多古老的行业都随着历史的进程渐行渐远,慢慢地变得虚无缥缈起来,无论如何棚匠们精彩的一页永远的载入了史册。

  就写到这里,收工!甲午年六月,一蓑烟雨任平生

【远去的天棚散文】相关文章:

1.远去的声音记叙文

2.曾经远去的梦想高中作文

3.《远去的藏獒》读后感

4.远去的枯木扫把声1400字作文

5.回忆的散文

6.晨光的散文

7.野菊的散文

8.初吻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