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踏上火烧岭散文

时间:2020-01-20 20:00:25 散文 我要投稿

散文踏上火烧岭散文

难得有一个晴朗的天,在这深秋的时间,我们早早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接到战友会的短信,我不能确定我能找见,那个深在乔子玄的远山,按照昨晚地图的标线,应该和龙亭以西有联系的,否则我们就要多跑上百里的路程。

散文踏上火烧岭散文

早上起的很早,五点半起床,六点出发,汽车以120迈的速度在西禹高速上疾驰,一路向西,六点半到合阳,还有比我们来的早的,西安的,两点就出发了,也就是说我昨晚睡觉的时候,人家就开始走的,精神可嘉啊。是啊,人生只有病才真正能拿得住人们,钱已经排在它后面了。排队、看病、抓药,还是花费了两个多小时。

九点准时再次启程,这次走108国道,向韩城方向前进,路过人民公社,翻过桥头河,拐上如意村,经过南庄,一路走一路问,“可以到的,顺着这条路走,”在好多时候,不知道村名、方向,只能问清左右手的。“第二个十字左拐”,其实他还是说反了,他是朝向我说的,等我在下一个路口,再问了一个人时,才得到证实。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九龙湾我们问道的当当,一队婚车从后边追过, 第二次刚过八亩地,一队婚车迎面扑来,路太窄了我只好停在旁边,真是幸福来的太快,在山村间穿行的依然是大众、丰田的车队。最终我们跨过一段名叫七郎沟---一个垫起来的长二百米的天堑,踏上了战友的家乡,火烧岭。

阔别二十年多的战友这几年发了财,苍老了许多,一时还真没认出来,一番叙旧,感慨万千,茶余饭后几个战友一起随便走走,想来了解这一个陌生的村庄。这是一个宽百米的山梁,几千年的雨水冲刷,刻画出这一道道的沟壑,分割这原本贫瘠的黄土高原,形成一道道干瘪的山梁,远处无人居住的几个自然岭端,没了绿叶丛丛林木顺山势而下,像朋克的'“板寸”发型整齐着,又像是检阅的士兵,像是专门对应辛弃疾的那句“沙场秋点兵”。火烧岭只据其一,三面沟深都在百米,宽也在千米以上,唯一的通道就是西北的山梁,典型的一断自然岭,山村面南背北,依势而建,避风向阳,仅十来户人家,还有几家铁将军守卫。除了一块斑驳的村碑上刻着努力找见的“火烧岭”三个字,唯一值得骄傲的是一颗据说有五百年历史的皂角树,门前紧挨着老池,舍与树远离世俗,相映成景。树冠有二十米左右,高在三十多米,直径约一米,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深秋它依然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轻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老人轻声的朗笑,和蔼可亲。其家人说,已记不清多少代了。目前,几个儿孙都在西安等地经商,只留下几个老人和仅有的几户人家。

让老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去年的一件事,“几个冒充政府的人要买下这棵树,出价十万”。“都没卖,为啥,为啥不卖呢?”我们几个忙问道,“儿孙们说了,咱不缺那几个钱,这是全村的风脉,不能卖,目前,生活平静,如果因为没有这棵树而打破,那就太不值得了”。是啊,山里的椒、果、草药,都是难得的上品,现在人是富裕了,但安静的生活能经得起几经折腾。

几个战友的媳妇倒是瞬间一拍即合,打皂角回去洗头发好。这是她们一看见就产生的强烈爱美念头,于是我们几个男的也参合一起打着,拾着,女主人忙给我们提供出长竹竿、塑料袋等物件,倒像是回到小的时候的欢愉,不一会,嘻哈着就捡了几大袋子。

不知是谁问了句,五百年是多久?是哪个年代呢?十六世纪,可能就是康熙大帝的时候,康熙的再活五百年应该就到了现在。那不成精了吗?有人说。人是活不到五百年的,只能说火烧岭就是那个年代烧成的吧。

历史让我们重新记忆这段金戈铁马火烧连营的梨园,只留下这颗老树静静的求证着、承载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20XX.10.27于龙门

【散文踏上火烧岭散文】相关文章:

1.大海散文

2.赶海散文

3.上香散文

4.相遇散文

5.念佛散文

6.寻宝散文

7.情债散文

8.北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