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议论文

时间:2020-10-31 08:00:41 议论文 我要投稿

阅读议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议论文

阅读议论文1

  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阅读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它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亮色,阅读让写作成为可能,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践行的一个原则。

  阅读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突发灵感,写小说,写文章,但是我们有时候会写不出来,笔下生涩,这是为何?当然是我们平时阅读得太少,文字太生硬,暂不说文字生硬的问题,就是组织语言都成了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阅读,多思考,有这么一句名言,阅读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窗户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思绪,再把作者的思绪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写出好文有什么困难的呢?对吧。

  阅读,就是要广泛地去读好文,广泛地涉猎,读了很多文章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做题速度快了,写文章写小说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平平无奇,有时候还能窜出一两句经典名句来,确实,在你读了很多书之后,作者笔下的妙语连珠有可能你读得多了读得深刻今后就会变成你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上,甚至人际交往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书里的方法让我们摆脱尴尬的处境。

  在阅读得时候,我们也要选择好的文章好的信息去摄取,我们摄入的应该是有养分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择取一些有益的信息并进行大量阅读,这样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也能提升我们辨别事物好坏的能力。

  小时候我们学习认字,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之后能把一些从前不懂的生词轻松记忆,也能把一些比较熟悉的东西更加深刻化,在每一次阅读中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阅读对于认字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有时候一些趣味性的阅读也能解决这个过程中的枯燥,提高我们认字的效率。

阅读议论文2

  ①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处处都面临着各种坎坷与挫折,这看似命运在阻碍着一个人追求梦想,然而往好处想,这却是上帝在给我们一些考验和训练,让我们变得更有智慧和力量。

  ②奥格?曼狄诺是全球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年轻时刻苦奋斗,28岁就创立了自己的企业,但后来由于冲动,他犯下了一些不可饶恕的经营错误,失去了包括家庭和事业在内的所有宝贵东西,绝望透顶的曼狄诺想去教堂做一辈子“终生义工”。牧师有的放矢地送给他几部书,让他回家去好好读。结果这些书仿佛是一抹清晨的阳光,照射进了他那阴云密布的内心,曼狄诺再次看见了希望。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勇气,重新走上梦想之路,他从卖报纸开始,当上公司推销员、又当上销售经理……最终以骄人的推销成就再次创造出了自己的光辉事业。多年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出版社,还写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自传式的销售宗典,以22种语言在全球出版销售超过3000万册!

  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注定永远一帆风顺的,谁的人生之路都有泥沼和沟壑。但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是注定的失败者,更没有一个人是注定的永久失败者。正视人生的坎坷,所需要的其实仅仅是勇气与决心!

  ④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经过十多年的艰辛耕耘,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交给一个朋友提宝贵意见,以求进一步完善,但没想到,他朋友家的女佣却把这部书稿当成了废纸,丢进火炉烧成了灰烬。在这种巨大的打击下,卡莱尔简直万念俱灰,这每一页纸都是他呕心沥血的成果,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卡莱尔消沉了几天后,安慰自己说“没办法,那就重新来一次吧”,他又买了稿纸,从头开始写作,又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再次写成了《法国大革命史》。

  ⑤行走人生之路,应该要有这么一股镇定之气!当走在坦荡如砥的康庄大道时,我们要有行走坎坷泥路的那种谨慎,行走倾斜凹凸的坎坷泥路时,我们要有那种行走康庄大道的冷静。漫长的人生旅途,实在是有太多的崎岖和坎坷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要追求梦想,我们能做的选择只有――镇定、镇定,继续前行。

  ⑥只要我们的内心足够坚强,所有的挫折与坎坷其实都是一堂人生课,正如卡莱尔在第二次写成《法国大革命史》文稿后,就曾喜出望外地大喊:“我非常感谢那次文稿被毁,因为我这次写得更好了!”

  (选自20xx年第9期《聪明泉》)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简析选文第②段中加线句的表达效果。

  4.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仅仅”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5.下面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苦难对我们,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你好好的利用了这苦难,就是聪明。(三毛)

  B.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C.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参考答案:

  1.挫折是一堂人生课。

  2.不能。第②段列举奥格?曼狄诺的事例重在阐释“正视人生的坎坷,所需要的其实仅仅是勇气与决心”与第③段相照应;第④段列举卡莱尔的事例重在阐释面对崎岖和坎坷,我们只有选择镇定,与第⑤段相照应。

  3.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具体地阐释了这些书对奥格?曼狄诺的激励作用。

  4.不能删去。“仅仅”强调范围小,说明只要拥有勇气和决心就能战胜人生坎坷。如删去,这种强调的意味就没有了。“仅仅”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5.D(解析:D项委婉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与磨难、挫折无关。)

阅读议论文3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________论证的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4、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2、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

  3、举例。一是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二是罗兰通过看电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游戏机。

  4、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意对即可)

阅读议论文4

  记得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看到麦子结实累累,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您可不可以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有大风雨、烈日干旱和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这位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的麦穗,因为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虫害,麦穗比平常还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

  可等到收获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是瘪瘪的,没有什么籽粒。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上帝说:“我没有搞错,因为你的麦子避开了所有的磨砺,麦子变得十分无能。对于一粒麦子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风雨是必要的(风能传播花粉使小麦受精结果,雨能滋润营养它);烈日更是必要的(小麦要经阳光的光合作用才能长大,通过烈日的暴晒才能耐严寒);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小麦经过与蝗虫的搏斗才能增强抗病害能力)。这所有的一切,能让小麦汲取生长成熟不可缺少的因子,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

  其实,人的灵魂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如果一辈子没经受过必要的挫折和磨难,没经历过任何的考验,只会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空壳而已。一位哲人说得好:“空白的人生,总是缺少磨砺。真正的人生离不开磨难。一个人征服的磨难越多,其生命的分量就愈重。”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免不了碰上这样那样的磨难。每一个人,从出生特别是少年以后,就开始面对各种磨难,只是每个人应对的方法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同而已。磨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意志坚定的人,能够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从磨难中汲取成长的智慧;胆怯懦弱的人,常常被磨难所吓倒,不肯接受现实的'不足,那么他就像不经风雨,不历酷热的麦子,就像不耐冬寒,不受冰雪的草木……试想,一个总是逃避磨难的人,常常错过了锤炼自己的机会,他怎能构筑人生的丰碑呢?

  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换一个角度看,磨难其实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机遇。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首欢快舒畅的乐曲,就应该去珍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磨难,充分利用磨难锤炼自己的身心。因为磨难是人生成功的必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考验,也就铸造了生命的奇迹!

  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麦子的磨难”的理解。

  2.选文第②段中括号内的文字属于哪种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4.给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你肯定也曾经历过磨难,你是怎样应对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磨难”指大风雨、烈日干旱和虫害等不利因素。“麦子的磨难”指麦子只有经历大风雨、烈日干旱和虫害的磨砺才能结出饱满的麦粒。作者借这个故事引出了议论的话题。

  2.说明;解释说明了各种不利因素对麦子成长的有益作用。

  3.磨难是人生成功的必修课。

  4.示例一:大文学家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等,都是在被贬时写出的。示例二: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战胜了磨难,最终完成了《命运》《月光曲》等传世之作。示例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痛的磨难中完成了旷世之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示例:几年前父亲做买卖赔了许多钱,家里的吃穿开销都成了问题,面对贫困,我学会了节俭。磨难教我坚强,伴我成长。

阅读议论文5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你平时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学校以外的大社会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而且这里比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信,你跟我一起去走一走。

  走在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形式多样的店牌子,五花八门的广告铺天盖地,常使人眼花缭乱,它们都离不开文字。说字,这进而不乏书法名家的手笔,驻足品味一番,真是受益匪浅,让人流连忘返;商店广告的创意者更是绞尽了脑汁,广告语无奇不有,细细地读上两遍,会让你真正懂得什么叫语言的精练和准确;更有趣的是有些同学会为一个个经典成语、名言遭篡改而鸣不平,会因发现一个被包装得十分漂亮的错别字而兴奋不已。

  好的电视节目能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变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流,能把变化莫测的广博世界构建成一个个有序的知识的窗口,这里有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有比课堂更广阔的天空,这些无不和学好语文息息相关。

  走进大自然,有人会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体验到空气的清新,但笔下的作文却常能把大自然描绘得如仙境一般。细细推敲,这是一种没有灵魂支撑的躯壳一般的文字。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自然环境中的风雷雨电、花鸟鱼虫;艺术世界中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都会在我们的心底留下层层涟漪,会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厚积而薄发,作文时信手拈来,点石成金,必然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生活中离不开与人的交往,更离不开语文。有时需要写份留言条,拟份表扬稿;节日到了,送张贺卡给老师亲友,不忘附上一句句滚烫的话语;同学好友生病了,捎份诚挚的祝福常给人带来慰藉。

  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声的,有形的,无声的,无形的。只要不断用感官去捕捉,用心去休验,学习语文无时不能,无处不能。

  轻松一练

  1.①短文作者带我们到哪些地方学习语文的?

  a.

  b.

  c.

  d.

  ②我们在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学习语文:

  a.

  b.

  2.用 划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3.这是一种没有灵魂支撑的躯壳一般的文字。

  ①这是指什么?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没有灵魂支撑的躯壳一般的文字?

  4.读短文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读商店广告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②更有趣的是有些同学会为一个个经典成语名言遭篡改而鸣不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试举一例。

阅读议论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不难看出,议论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衡量学生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尺。但目前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多数学生怕议论文。那么,如何快速,高效地把握议论文的知识就迫在眉睫。现根据教学实践和体会,归纳几点,以求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1让速读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一篇文章,不能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总认为时间很富裕,多看几分钟没什么大碍,其实这样往往衔接不好,非常零乱。我的建议是最好一气读完,而且越快越好。读完之后往往只留下一句话就存在了脑海中,这就是议论文中的论点。久而久之,你快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就会逐步增强。更值得一提的是,专心快速地阅读会对下面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当然,速读更让我们节省了时间,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莘莘学子,“时间就是分数”就更难能可贵了。

  2习惯于边读边想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表现在议论文中,只思考了后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就会太狭窄,太片面,这样仅局限了出题人的意思。我的做法是:边读边想,有时还自言自语:哦,这又是一个事实论据,这明显的一正一反当然是对比论证了。等等,有时虽然后面没有提到此类问题,但自己发现了问题并得到了解决,天长日久,一种良好的拓展思维就会逐步形成。学习议论文也透彻了,也深刻了。

  3巧用“专业术语”成习惯

  议论文的阅读不同于其他文体,常见学生做起来特别吃力,但掌握一定的技巧,你就会得心应手。例如,使用规范的议论文语言即“专业书语”就会让你如虎添翼。论题=论点吗?道理论据就是常见的名言警句,道理论据更具权威性。等等,练的次数多了,组织语言,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就指日可待了。

  《课标》的意义在于充分理解其实质,并且具体而细化。掌握议论文知识,对学子走向社会大有好处。新闻评论,案件报道,热点追踪都是实实在在议论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说“议论”贯穿于我们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养成良好的阅读议论文习惯,是我们适应社会一件强有力的武器和保证。

阅读议论文7

  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

  苑广阔

  ①智能手机和电脑让用户可采用拼音输入法,然后从列出的选项中挑出正确的字。结

  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汉字书写与传承问题,甚至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近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便以《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为题,对此给予了报道。

  ②国外媒体对中国汉字书写的报道,关注的只是现象本身,而我们关注的,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手机和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这一问题其实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类似《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看上去应该没有什么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一经推出,马上掀起了收视高潮。

  ③这些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对传承汉字书写和弘扬汉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电视节目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生活,在奖金和大赛名次的刺激之下,电视节目上的激烈角逐与精彩表现,并不能掩盖汉字在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书写的式微。

  ④汉字既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丰富无比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象形文字来说,汉字每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都包含着文化、文明与历史。所以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而要想完成这种传承,则主要须通过书写的方式,因为只有在一笔一画勾勒这个汉字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深切体悟出蕴含其中的文化与文明。

  ⑤而现在各种智能输入法唯一的追求就是速度和效率,其代价则是剥夺了我们在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过程中品味的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这才是汉字书写之所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

  ⑥有人也许会说,汉字书写式微的真正原因在于它“没用了”。问题果真如此吗?即便你可以打印公文、报告,但是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必定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觉得你更加真诚与友善。更别说一封手写家书给远方亲人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是任何打印字体都无法替代的。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当别人的求职信都千篇一律用打印稿,而只有你用或遒劲或娟秀漂亮书法来书写,它必然能够更加打动人心。

  ⑦这么说,并不是要人们放弃电脑和打印机,而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拿起笔来,写下一段文字,其实是件很美好,很“走心”的事情。

  18、针对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自身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至少写出两种方法)(2分)

  18. 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 (或:要重视汉字的书写,借以传承中华文化、文明与历史。)

  评分标准:2分。答出上述任一句均可给2分,后一句概况中心论点,意近即可。

  19.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的观点。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分析1分。意近即可。

  20.①书写正确,如通过汉字听写,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②书写美观,如临摹字帖,练好正楷字等。

  评分标准:2分。方法合理即可给分。每条方法1分,共2分。

阅读议论文8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7、常见考点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 (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⑤、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⑥、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⑦、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⑧、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阅读议论文9

  ①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敬业精神不仅是通向职场的“绿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

  ②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早在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

  ③没有敬业精神建不成现代化。懒懒散散,工作就没有效率;粗枝大叶,容易造成失误、留下隐患。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背后,麻痹大意、失职渎职是重要的原因。

  ④敬业不易,精业更难。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⑤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难拿出有品质、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⑥不断强大的国家、民族,无不有着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时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今天,只有秉承敬业、精业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战、后来居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1.选文的标题为“敬业与精业”,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选文①~③段是如何论证“敬业不易,精业更难”的?(4分)

  3.仿照第七小节的画线句子,给文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参考答案:

  1.敬业是精业的前提,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精业既强调敬业精神又强调业务素质,只有在敬业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业。所以二者的顺序不能调换。

  2.这三段文字先从正面论证,后再从反面进行论证,(或: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1分)第①段是讲道理引用论证,(1分)②③两段是摆事实,分别论证了“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没有敬业精神建不成现代化。”(1分),从反面论证了敬业的重要性(意义)。(1分)

  3.略(事实论据,有典型性,与论点一致,且表述与画线句子大体一致)

阅读议论文10

  (一)抓准论点。抓论点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标题关联分析法。

  就是根据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和作用,直接抓住或分析出论点的方法。议论文的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有四种:

  ①揭示论点,例如: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②暗示议论的缘由,例如:《纪念白求恩》

  ③提示论点,例如: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④提示议论的范围,例如:《谈骨气》、《想和做》。

  2. 位置关系分析法。先从论点的常规位置出发,到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中间找出中心句,初定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和文章整体、题目的关系,分辨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呈现情况有以下几种:

  (1)统领文章整体或者与题目吻合的观点是中心论点,例如:《谈骨气》开篇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其位置及其和题目的联系看,我们能肯定这句话是中心论点。

  (2)在反复出现的观点性语句中,首先出现的、较全面的、肯定性判断语句是中心论点。又如《想和做》第五段中有“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一句,第七段中又有“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一句,将这两句相比较,不难判断前句是中心论点,后句不过是归纳并且揭示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3)有些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而提挈段落、层次的中心句就是分论点。例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在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之后的第9—17段,每一段的段首句都提挈了全段内容,这些段首句就是各段的分论点。

  (4)因为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议论文中的有些过渡句也常常具有归纳上文分论点和提出下文分论点的作用。例如《怀疑与学问》中的过渡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条件,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就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的分论点,又提出了下文的分论点。

  3. 语言标志揣摩法。一定的内容总有一定的形式标志。

  论点的语言是明确的判断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再者,论点总带有提挈、归纳的特点,在篇段中间或末尾出现的论点常有“可见”、“总之”一类归纳性词语。这种方法只是位置关系分析法的一种补充。

  4. 分析归纳提炼法。

  前面所谈的三种方法在典型议论文的阅读中都是行之有效、易于掌握的。但是阅读非典型议论文则必须从论证过程中提炼出论点来。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有三个途径。

  (1)抓关键语词。有些议论文虽然没有点明论点,但行文中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强调语意,这个词语一般是论点的中心。

  例如《哨子》这一篇文章就具有这种特点。文章在叙述完自己的教训之后,每一段几乎都出现一句类似的话:“为了你的哨子,你付出了过高的代价。”直到最后一段。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围绕这句话来提炼。

  (2)分析论据。有的文章只有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而把论点蕴含在论证过程内部。这时要从论据的意义上去挖掘所蕴含的观点。

  例如《“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这一篇课文,以《人民日报》上的《全国武术比赛偃旗息鼓》这条新闻标题中成语使用不当的现象为例,以《词源》对“偃旗息鼓”的解释为论据指出了这一类问题存在的心理根源,提出了善意的规劝。作者的观点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写文章用词要准确明白、朴实。”

  (3)感受整体意蕴。无论哪种非典型性议论文,只要反复体味,感受整体意蕴,论述中心也是不难把握的。

  (二)找准论据。

  我们都知道,用来支撑、证明论点的根据称为论据。

  论据有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对论据的分析和判断,关键是准确的判断论据的类别。这一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类型由论据的类型决定。

  1. 论据的位置及其与论点的关系。

  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思路,应该先提出论点,再用论据进行论证。因此,论据的位置似乎应该在论点的后边。但是,文无定法,只要表达、阐释、论述畅达自如,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言之有物、有理,就可能是好文章。因此,先陈述事实,然后再生发出道理、引出论点的议论文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在我们的课本中,由事实引出论点的议论文占绝大多数。因此以位置为根据来分析、判断论据的方法是不可靠的。而要依据支撑关系分析、判断,才能找准论据。无论哪种论据都或前或后地围绕、支撑着论点进行陈述、阐释,和论点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这种支撑关系可以由材料内涵中揣摩出来。

  2. 事实论据的分析和判断。

  事实论据的分析和判断一般没有困难,因为充当事实论据的事例必须是典型、确凿的事实,也就是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这给我们的事实论据分析和判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在分析和判断事实论据的时候,对概括性的事实论据却常常容易忽视。我们要加以注意。

  3. 道理论据的分析和判断。

  道理论据比事例论据的外在形式更具有鲜明性,只要是支撑论点的马列主义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判断起来一般没有困难。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

  (1)有些直接用作论点的道理,同时也充当具有自证作用的论据。有些名言、谚语、公理、典章、法则等被直接用来充当论点,它往往具有自己证明自己的作用,此时,这个论点同时又具有了论据的作用。

  例如《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开篇的程颐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张载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需有疑。”这两句名言就具有论点、论据兼用的作用。

  (2)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虽然引用名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例如《怀疑与学问》这篇课文所引孟子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简明概括地阐述了观点,是道理论据。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中所引用的德国发明家古登贝尔和美国实业家罗兰·布歇内尔所说的话就都不是道理论据,而是事实论据。

  (三)断准文章的论证方法。

  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1. 掌握常见的论证和驳论方法;

  2. 对比论证中往往包容其他论证方法;

  3. 注意作者的理论分析的道理论证作用;

  4. 准确分析驳论文的驳论方式和论证方法。

  1. 掌握常见论证和驳论方法。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由论据性质决定,用哪种论据支撑论点就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这是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

  此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驳论中的一些批驳方法。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者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是使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驳论文中主要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归缪法的批驳方法和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驳论方式。这些论证方法在多数议论文中都是综合运用的。

  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一段文章。

  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他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来,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就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这一段文章开头运用了道理论证,接着用概括的事实论据进行对比,论证了“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这个分论点。

  2. 对比论证中往往包容其他论证方法。

  作为语言形式的对比可以通过各种语言材料体现出来,可以有相反事例的对比,可以有相反道理的对比,还可以有相反效果的比喻句的对比,而当这些具有对比性的材料在议论中起支撑、论证观点的时候,就都成了包容于对比论证中的各种论证。在分析、表述的时候务必将所包容的论证方法全盘托出,切勿遗漏。当然,如果头脑中没有牢固地输入对比论证方法的信息,就不可能辨识这种论证方法,必然会造成失误。

  3. 注意作者的理论分析的道理论证作用。

  道理论证有一个特殊情况要弄明白。这就是普遍认为不仅引用名言警句、公理、格言来证明论点是道理论证,而且将作者所作的理论分析或阐述也都看作道理论证。这种例子也是每篇必有的,我们阅读议论文时稍加注意就能辨别判断出来。

  4. 准确分析驳论文的驳论方式和论证方法。

  虽然议论文阅读训练以立论为主,但对驳论文的阅读也不能全然不顾。尤其是对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这三种驳论方式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应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驳论中的立论。只有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才能否定敌论点的谬误,不要忽视了这种为驳而立之中的事实论证或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是综合使用多种反驳方法、方式的典范。

  就前文看,文章首先使用“归谬法”承认“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继而戳穿他失掉的并不是“自信力”而是“中国人曾经有过”的“他信力”——最后用“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的论证逻辑彻底反驳了敌论点。这其中还综合使用了驳论据和驳论证的驳论方式:用“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信佛”的不可信推翻了敌论据,同时用“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指出这些本来就根本不是什么“自信”,从而割断了敌论据和敌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反驳了敌论点。到了后文,作者就干脆提出自己的新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针锋相对地直接对敌论点进行反驳,而在这一段的内部实际是进入了一个对新观点的立论过程:使用与敌论据相对比的事实论据支撑并论证了新论点,从而彻底的反驳了敌论点。其实文章从开篇起,就早已经把“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确观点暗含并且贯穿在对敌论点的整个驳论过程中了。

  (四)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结构。而按思维形式,又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 由一般到特殊的“总论——分论”式;

  2. 由特殊到一般的“分论——总论”式;

  3. 由上面二者相结合的“总论——分论——总论”式。

  (五)把握议论文的语言。

  正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一样,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概括、严密,色彩鲜明。

  1. 议论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具体体现出议论文的功能。

  议论文的论点是从众多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普遍性道理,这就决定了这种语言必须词语抽象、内涵丰富,否则就难以从具体现象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观点来。例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论点,不仅跨越深广的时空,还以“坚定不移的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为原则涵盖了不同的社会和阶级的具体含义,的确是对我们民族和人民在上下几千年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

  2. 议论文简洁严密的语言显示出严密的论证逻辑。议论文中道理的步步分析和层层论证,要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而也只有用简洁严密的语言才能体现这样的论证逻辑。议论语言常常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例如: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个标题中的“不止一个”,似乎可以换成“有很多”“有几个”等词语,但是只要你真正把握了“不止一个”的准确含义,你就会感到无论怎么更换都会改变原来的意思。议论语言的准确性更体现在对事实论据的叙述上,凡议论文中的叙述文字都是对基本事实的简要陈述,因为所需要的只是它支撑道理的价值。

  3. 是非明确才能以理服人,色彩鲜明才能以情动人。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目的都是要树立自己的观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优秀的议论文的语言都具有是非明确、色彩鲜明的特点,否则就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读了《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这一篇文章,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普通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因为传达文章观点的语言句句含理、字字含情。请听听吧:“遇难者30万!……遇难者30万!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它是用累累白骨组成,是对侵略者无声的控诉,是人类的良知向世人敲起的警钟。”这是作者的呐喊,是控诉,是用激情凝成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