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3-06-17 08:46:2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精】小学生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小学生调查报告

小学生调查报告1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加速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充分了解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笔者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时间短,阅读面窄,而且阅读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一、课外阅读中的五大弊端

  1、阅读时间较少。

  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偏少。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双休日,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而学习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仅占22.5%,双休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也仅占38.5%。每天坚持课外阅读1小时的则更少,学习日内仅占1.5%,双休日内也仅占8%。

  2、阅读量不大。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大,学习日内每天只能坚持阅读300字至1000字,双休日也只能坚持每天阅读500字至20xx字。每天的阅读量达到5000字至10000字的学生还尚未出现。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还未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3、阅读内容不精。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如《字词句段篇章》《同步作文》及其他教辅类报刊等。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云烟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而对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灵的经典书籍却很少问津。

  4、阅读方式单一。

  在调查所列的六种阅读方式中,学生普遍选择独立阅读形式,而其他几种阅读方式所占比例极低。选择阅读占14%,合作阅读占8.5%,教师指导阅读占6%,探究阅读占4%,家长指导阅读所占比例最低,仅占2.5%。

  5、阅读效果不佳。

  笔者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指标为调查项目,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如背诵新课标推荐的70首必背古诗文,学生能背10首的占61%,能背20首的占27.5%,能背30首的占9.5%,能背40首的仅占2%,能背50至70首的`则为0;通读长篇

  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也仅是影视文学)之比分别为86%:12.5%:14%:0;对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学生仅读其中的少数篇目,无人涉猎整部书籍;而深受都市儿童喜爱的《草房子》《长袜子皮皮》《彼得·潘》《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等儿童文学作品,对许多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闻所未闻。可见,学生的阅读效果离新课标的要求甚远。

  二、制约课外阅读的五个原因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非某所学校所独有,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何在?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未建立图书室。

  由于基础设施配备相对简陋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大多数农村小学都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即使设置了图书室,也没有多少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而且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学生就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缺乏课外阅读资源。

  2、功利化的教育观念。

  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功利,很多父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学习,为了考大学,至于那些闲书,读了没什么用。有些父母甚至认为课外书内容不健康,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根本不允许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丰富的阅读对扩大孩子知识面、塑造心灵所起的作用,很多父母根本意识不到。

  3、影视作品的冲击。

  课外书籍与充满神奇、幻想的影视作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多学生被影视节目深深地吸引,没时间更无兴趣去读那“白纸黑字”。另外,学生长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这也削弱了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

  4、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

  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仅占20%左右,多数教师很少指导或不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学任务的繁重使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指导;二是许多教师自身由于缺乏儿童文学的修养,对如何指导也存有困惑;三是对考试成绩的片面追求使许多教师采取短视行为。

  5、社会文化氛围不浓。

  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都

  应享受到浓郁的文化熏陶。而事实上,许多人却沉迷于扑克、麻将等低俗文化。调查结果显示,受文化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95%以上的家长在空暇时间不阅读书籍,更谈不上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了。社会文化氛围不浓,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完成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阅读,重视阅读。

小学生调查报告2

  新年即将来临,大家又将得到长辈的压岁钱。

  孩子们每年有多少压岁钱这压岁钱是怎样处理的孩子们又是怎样看待压岁钱的我对这些问题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时间:

  20xx年2月20日~25日

  二、调查地点:

  ⒈家中

  ⒉朋友家

  三、调查对象:

  小学生、学生家长

  四、调查目的`:

  对小学生们如何使用压岁钱,比较准确地了解与统计,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出一些方法和规律供给给小学生和家长们,使家长和学生们都能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压岁钱。

  五、调查问题:

  1.你认为家长们应当给压岁钱吗

  2.如果应当,你认为给多少压岁钱最适宜

  3.你认为钱是最好的“压岁礼物”吗

  4.你认为怎样用压岁钱才最有意义

  六、调查方法:

  ①上网查询②电话资询③查阅报刊④询问路人

  七、调查结果:

  (略)

小学生调查报告3

  摘 要:中学生(12、13——17、18岁)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性格、情感、认知水平、价值观等都会有巨大的变化,称为“黄金岁月”;同时,又是心理障碍的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称为“多事之秋”。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为中学生提供系统、有效、全面、科学的辅导和帮助.为此,我们在暑假对湖州市吴兴区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城乡初中生心理动向及其差异性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学习和生活

  一、调查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城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况,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二者的差异性,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况,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二者的差异性,当前城乡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围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学习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相关的心理发展状况等。着重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小见大,呈现出浙江省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状况,并积极提出相关的对策和解决途径。调查从7月15日开始,于7月24日结束,在湖州市吴兴区当地几所中学展开,包括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一)实地访问

  尽管正值酷暑时节,我们走访了湖州市吴兴区和遂昌县妙高镇当地的几所中学,在学校同学和老师的配合下,顺利地访问一些学生,询问了他们一些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并作了一定的记录。

  (二)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的地点主要在湖州市吴兴区附近和遂昌县妙高镇。我们采取当场回收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了附近的路人以及居民帮助我们完成了问卷的填写。问卷的回收率在八成以上,问卷回收后,我们对问卷答案经行了统计冰作了一定的分析,以便得出有关结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我们本次调查中我们调查了多数中学生其中选取了部分较为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研究其中1.选择学习压力还可以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70%左右,压力过大的学生占12.9%,在选择压力过大的初中生中,城市学生占64.2%,农村初中生占35.8%。由此可见,许多初中生的学习压力适中,因为毕竟不是高中,中考远没有高考那样紧张、隆重和麻烦。经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要比农村学生大。我们认为这可能跟城市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社会大背景有关。

  2.选择现在的学习压力来自于家长期望的学生占61.3%。选择来自于自己的期望占25.8%,而来自于同学的竞争占12.9%。而来自于老师的期望的比例几乎是零。结果表明,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来源。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的“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紧箍咒无疑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一些家长常将自己孩子的成绩和亲朋好友的孩子的成绩进行比较,形成一股攀比风,这也会给孩子产生一定的压力。

  3.在一般情况下,有38.7%的学生会用听音乐的形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因为音乐能舒缓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也有29%的学生选择用网络。随着电脑和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

  4.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有48.4%的同学会选择更加努力,和以前一样。保持一颗平和淡然的心态的同学占41.9%。而认为自己很无能的学生的比例几乎为零。由此可见,目前的初中生总体还是积极向上、奋发拼搏、充满自信的。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能挫败他们,使他们一蹶不振,反而使他们更加努力。同时,目前初中生的心态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能够宠辱不惊,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考试的失利。

  5.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青春期问题占了42%左右,而选择父母师生关系紧张的学生占了16.1%。由此可见,青春期问题是困扰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初中生青春期情感上更深刻,但敏感多变而不稳定。同时,看待问题存在这一定的偏激性。对人对事有时感到很美好,有时感到很糟糕;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但容易见异思迁;当考试取得好成绩往往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容易悲观、沮丧失去信心;情绪易激动、感情易冲动。主要是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对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识的渴求、友情的寻觅、热情的释放、才干的显露等日趋迫切,因而感情也日益丰富。但由于受年龄、阅历、经历、财力等方面限制,情感处于易变不稳定状态。因此对人对事物都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失败时不要泄气,成功时不要骄傲;对人要多看长处,要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遇事要有毅力,有恒心,逐步增强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绪和情感的能力,使心理、品质健康发展。同时,同父母关系紧张,和父母存在代沟。

  6.在空闲的时候,有42%的学生选择上网游戏,20%左右的学生选择看电视电影。而只有12.3%的学生选择做运动。无怪乎现在的中学生近视率越来越高,而体质却越来越差,肥胖率显著增加。再者,只有10.8%的学生在空闲时做家务,而在做家务的同学中农村学生占将近75%。由此可见,农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学生要勤劳、能干、生活能力要强。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女生在空闲时会选择逛街。

  7.遇到不顺心的事时,71%的学生会选择向朋友倾诉,只有12.9%的学生会想父母倾诉,而向老师倾诉的比例几乎为零。可见,学生跟父母老师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尤其是和老师的关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主要的烦恼和压力也大多来自于学习。然而,学生和老师之却是非常的疏远。这导致老师不能即使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心里的想法,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问题出现时,老师不能即使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因而在很多的情况下,问题不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会因为彼此的不理解而加剧。做为老师,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了解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好的帮助他们。在新时代中,我们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在随后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和父母亲近感是一般的占了41.9%。而和父母不亲近甚至有敌意的学生各占4%。

  8.有74%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习上最大的不适应是缺乏约束力和自制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电脑网络的不段普及,一些电子产品正严重影响这学生的学业和使学习效率显著下降。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初中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和QQ聊天,欲罢不能。另外一些初中生上课时拿手机发短信、玩游戏,更有甚者又来作弊。同时,也有3.23%的学生缺乏自理能力,其中城市学生占多数,这说明城市学生的自理能力亟待提高。

  9.目前,多数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为了今后有显赫的地位,或者将来有一份高而稳定的薪水。这说明目前的初中生很现实,对于学习的目的比较清晰,有明显的动力:有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为了今后的生存在努力的学习着。这部分学生认为,未来的社会将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而知识则是信息社会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努力学习,全面掌握知识。这个层次的学生代表了中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父母。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想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便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不被淘汰,能够拥有自己的成功。但是,值得提出的就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为了父母而学习的动力,一旦遇到挫折,就很有可能会放弃。学生必须对学习拥有正确的认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了某人而学习,只有对学习拥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才能真正从中找到真正的动力。也只有这样,在学习上,我们才能拥有好的成绩。

  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希望得到多层次和横向联系的知识,他们不满足于纵向的传统的封闭式的知识,以求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新颖、独特、先进是当代学生所追求的:解题时独特的解法,探讨时逆向的思维,争辩中与众不同的见解,写作中新奇的构思,他们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事物,审视世界,用自己的多向思维去分析问题,探索规律,不喜欢人云亦云。

  好奇、爱幻想也是当代中学生的特点。“缺乏幻想的学者只能是一个好的流动图书馆和活的参考书,他只掌握知识,但不会创造。”莱辛的这句话千真万确,当代的中学生可不愿做“两脚书橱式”的学者。

  当代的中学生不仅求知欲强,而且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据反映,许多学生跟父母思想有隔阂,其主要原因是不少父母喜欢用老眼光看待他们的一言一行。不是吗?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的追求也在提高,爱美是青年的特性。中学生也不例外。穿戴得漂亮些有些家长就说什么思想变了,忘记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所谓“艰苦本色”。课余时间听听音乐,唱唱歌,也说什么不行。这些都为中学生普遍反感。时代在前进,五彩缤纷的生活火花,对中学生也产生了多向性的吸引力。多数同学呼吁,请父母理解,我们追求朴素大方的美,不追求资产阶级堕落的“美”。我们的美,反映出时代的生气,我们没有忘记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轻松明快,热情奔放的音乐使我们兴奋、愉快,能使我们更好地投入学习。渴望大自然的熏陶,渴望友谊,也是年轻人的心声。

  10.有61.3%的初中生打算毕业后读完高中后再上大学。有25%左右的学生准备读中专,学门技术,而准备读中专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多数。直接去打工的人数非常少。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这在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的同时,也满足了许多同学对大学的`渴望,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农村学生家中并不宽裕,而上大学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无疑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伴随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所以他们认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太大了。他们选择上中专,使自己有一技之长。总的来说,他们都坚信科学文化只是对他们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代的中学生,对于自我清晰的认识和对未来精细的打算,说明我们的中学生们已经成长,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正确的认识。对此,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

  四、思考与启示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1.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心理需求成才的心理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知识经济已初见端睨,无知便无生存之本的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欲望促使下,涉世不深的中学生祈盼自己成才的心理日趋发展。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受尊重被理解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对于处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独立的心理需求,中学生身心正处于渐趋成熟的过程, 他们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自信心,但有时对学习、生活中及社会上遇到的问题则缺乏判断力。归属的心理需求,中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对结交的来自同学的朋友群体有依附感。被异性关注的心理需求,中学生因生理的渐趋成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得到异性注意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自省的心理需求,中学生容易冲动,遇事缺乏冷静分析,因而做错事时有发生,待冷静后又后悔。青少年存在上述心理需求,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反之,极易造成心理疾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最终导致人格上的缺陷。如教师不尊重学生“受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极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这种抵触情绪会使教师的一切教育归于失败。

  2.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美国夏威夷大学联合对上海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数据显示有27 %的学生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上升的趋势。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全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 2 96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学生中存在着严重心理问题的初中生为13. 6 % ,高中生为18. 7 % ,而大学生高达25. 9 %。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自身的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同时还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适应性。如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离家出走,甚至犯罪等,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部分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矫正。因此,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放在心理咨询室,认为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就是等候学生上门咨询。其实,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和发展,而不是问题矫正,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它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

  2.过分偏重学习心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升学成绩。比如,进行智商测验、学习焦虑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试等。其实,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表现在有些学校采取简单生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心理教育课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甚至大量考名词解释。有的还不恰当地按学科知识体系的方法,规定出不同年级每一学期的训练目标与任务。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傅安球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应当是生活经验型的,而不是知识传授型的,不应当有固定的模式,更不应当有考核,应当进行行为训练,加强个别辅导。从广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班级心理教育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显性课程,也包括教育教学渗透、环境陶冶等隐性课程。

  (三)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心理环境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环境建设 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重要任务, 包括教学大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等在内的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和曲径通幽的小道,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 改善学生心理环境。校园校风建设 培养良好的校风,既能反映学校的特色,也是稳定心理环境的因素。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一门学科走进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还要面向全体中学生,作预防性辅导,运用现代心理科研成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掌握一些调控自我心理的常识,学会自我修养、锻炼的具体方法,养成健康的心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4.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对此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信箱、辅导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努力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增强实施心理健康的能力。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引导教师开展讨论,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调查报告4

  20xx年9月我申报了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于20xx年6月结题。通过一年的努力和实验时间,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指出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要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必要的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数学课堂的密度就是以练习量来衡量的,其实不然。新课改以来,衡量一节优秀的课是看重学生在练习中思维是否得到发展,数学素养是否得到提高,可见数学素养的培养才是衡量数学课质量的标准。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素养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人们毕业后从事数学研究或者教育的只占1%,经常使用数学的人占29%,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却

  用了xx%-18%的时间在学习数学,而且还是在升学或抽测压力下的重复、机械学习,数学学科应有的价值却被摒弃和忽视。因此,小学阶段扎实开展教学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回归,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实践法、对比法、实验法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及周期

  研究对象:小学一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周期:一年

  四、研究计划与实施:

  20xx年9月立题;

  20xx年10月——20xx年5月课题研究;

  20xx年6月结题。

  五、研究成果

  1、提高教学能力: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教学。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其二是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熟练地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素养。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要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比如:说图意,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公式的由来,说操作过程等。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次教师要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3、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当数学和孩子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才是激发孩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我们应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活动去理解有关知识,而不是与实际脱节,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4、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与体会

  我组全体教师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内隐性。

  内隐性是指潜伏于事物内部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特性。素养是人的潜能,在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具有外显的特点,而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于学生个体的潜在能量之中。 第二,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事物某些属性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或消失的特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过程,其数学素养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也就是学生个体不断内化的结果。所以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丧失。

  第三,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实践性。

  小学生获取数学信息主要来源于新教材,但是教科书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应该只是承载知识的载体,还应该包括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到哪学习?数学从社会生活中来,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或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第四,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某种属性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特性。小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培养过程是小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学习态度与数学习惯的养成等综合性的过程。从新课标对学生培养的四个维度来说,每一个维度目标的达成都不是简单的过程,且几个六、课题研究过程。

  七、研究影响与效果

  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的教育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主要方法如下:

  1、建立规章制度,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20xx年9月,课题选定,经学校课题组认定后,写出课题实施方案交学校教导处。然后我组两位教师做了以下工作:(1)订阅了各类教学杂志,并经常阅读,然后根据课题实施情况,每月写出与课题相关的经验文章。⑵课题组活动与教研活动相结合。⑶尽可能多参加外出学习和交流等活动。

  2、加强学习,明确课题内涵。

  刚开始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两位老师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

小学生调查报告5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戴上了小眼镜,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真替他们难过,现在都近视了,往后学习,生活,工作肯定会

  不方便的。可他们确无奈地常开玩笑说:我们是眼镜蛇,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决定给还没有近视的同学一些帮助,预

  防近视。

  2.调查方法

  1.看有关的书籍和报刊。

  2.上网浏览。

  3.防问,了解学校同学的近视状况,以及近三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造势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近视的原因:在车箱里看书;在阳光下看书;在床上趴着躺着看书;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看书写字离书本太近了。

  2.正确做法:1.胸离桌子一拳,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桌子一尺。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写字时,心要静,人要坐正,脚

  放平。2.多到外面去看看,不要用脏手擦眼睛,眼睛疲鍵的时候多看看远方一些绿色的东西,注意让眼睛休息。

  4.结论

  如果大家不想近视的话,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这样我们就不会戴上小眼镜了。让我们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学生调查报告三

  一问题的提出。

  ZUI近,同学们有个别的缺作业,,且考试有不及格现象。我们的同学准备对本班学生完成作业和进行课外学习情况分析展开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走访同学本人。

  2走访周围的同学。

  三调查情况整理。

  姓名情况原因作业完成情况

  李Xx优秀上课注意听认真完成

  勤学好问

  李xx优秀上课注意听认真完成

  多看课外书

  李xx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按时完成

  信息渠道走访同学

  四结论。

  1因为同学们的自制力很差,如果不及时管教,会产生一种不想写作业的心理。所以做家长的要及时管教。

  2作为一个学生,只有老师家长的`管教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当天学的新知识。小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不及时巩固,就会忘掉。做了作业,才会使你对刚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所以,做作业并非无用。

  3此外,学生应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应先把作业写完,再玩一些其他的东西放松一下,但不能耽误学习。

小学生调查报告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为什么学生们会迷恋网络呢?这样对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阅读报刊,了解上网的正确方式。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如何上网的。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上网的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十分之八的同学上网地点在家里,十分之二在网吧。百分之六十的同学上网目的是打游戏,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聊天交友,百分之十的同学资料查询。而同学们上网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百分之五十的同学选择了一周上1~3小时,百分之三十的同学选择了一周上3~6小时,百分之二十的同学选择一周上6~10小时。也就是说,百分之五十的同学选择了一周上网3小时以上。更能让人大吃一惊的是,有些同学说,家长一般不管上网时间,可以无限时上网。

  四、结论:

  通过调查,我发现:

  1、同学们基本都会上网,随着年龄的增高,熟悉上网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高于女生。

  2、上网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友、聊天什么的,其次才是查资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同学大多选择在家中上网。

  4、大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过长,已有不少同学因上网近视,我国的近视率接近30%,小学生就患有近视22.7%。

  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1、不上网吧游戏。

  2、上网要上健康网。

  3、上网的时间不宜过长,得把握时间。

  4、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把握自己。让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他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小学生调查报告7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广告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商店的牌匾、店名是一个顾客记住店内特色的标志符号。一个新奇好记的店名,可以让顾客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于是,一些熟悉的名词被新奇的名称代替。

  但是,有很多“隐形炸弹”就藏在其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病毒已经流入我国,这种病毒就叫错别字。,街头上、报刊上、影视上,错别字处处可见。由此可见,社会生活中,错别字处处可见。中学生书写错别字与社会生活中汉字的不规范现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请看下面一个最新的报道:2月2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国际母语日”。就在国际社会日益强调文化多元、重视母语的今天,《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语的规范化使用产生担忧:20xx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语使用错误,平均每10分钟就出现一次差错。由此可见,社会生活中汉字不规范现象与中小学生写错别字之间是互影响的。

  随着这种现象的越来越严重,人们也开始重视起这件事。城管加大了对错别字的勘察力度。报刊上的错别字,读者可以写信到报社,许多报社会根据“错一个字,罚一百元”的制度来处理。高考作文中,错一个字扣一分。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对错别字重视起来了。只要我们每个公民都规范用语,杜绝错别字,相信不久的将来,街头、报刊、影视上都会变得文明起来。

  请大家无论在任何场所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用语,杜绝错别字,提高中国人民的全民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城市良好形象,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献出一份力量,文明城市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

  一、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的

  比如说“进”写成了“近”,“珍惜”写成了“珍稀”等等,我们班同学中出现错别字概率的一组字是“即”与“既”,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既……也”写成了“即……也”等。出现最多的一种现象是“的”、“地”、“得”用法的混淆,老师每碰到这种情况,都强调名词前面一般用“的“,动词前面一般用“地”,动词和形容词中间用“得”,可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用心地去思考,去分辨。其实,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不是不可以预防的,只要在写同音字时,先想一想要写的这个字这个词的意思,再确定,就不会出现错字。

  二、形近字引起的错别字

  “席”写成了“度”,“期望”写成了“欺望”,“虚心”写成了“虑心”等。这种形近字,一般都是形声字,老师说了,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我们在写句子时要先先想这个词的意思,再来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就不会出现错误。如果还是弄不清,就翻翻字典,问问同学。千万别乱写,否定错别字会更多。

  三、由于粗心造成的

  比如说,“试”字本来没有撇的,又多了一撇;“武”字也这样,一不小心就画蛇添足了。有些同学写了前半个部件,后一半落了写了。有些同学前半个字是写对的,后半个字就会写成别的字了,比如“撕”字,写好提手旁和“其”,右边就会写成了“月”部,因为他还以为是写星期的“期”了。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还有很多,比如多点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写字的时候,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不是因为这个字你不会写,而是你没有静心去写字。

  我们提议: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祖先留给我闪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每一个汉字,正确书写,合理运用汉字,多了解字的含义,让汉字发挥其更大的魅力!

小学生调查报告8

  一、问题的提出

  在很多地方,“生写师改”这种评改模式还普遍存在,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每当学生完成习作后,评改则是教师的“专利”了,学生习作的好坏全由教师说了算,而一些教师往往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听说有的老师还花钱请人评改习作,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学生则认为写成文后不必再去下功夫,评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无形之中缺乏自主评改的意识,这很不利于学生养成的良好作文习惯,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并没有起到实效性,学生当作“耳边风”,作文本发下来只看看分数,没有二次修改和二次习作的习惯。老师的劳动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许多习作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难怪有位外国作家说: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老爱拾到钱呀?老师怕教作文,更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更没有改作文的习惯。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了解师生习作评改的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减轻老师的劳动负担。我对枣园小学高段习作评改进行了调查。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小学生高段习作自评互改的现状

  2、寻找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的对策,寻求一条适合师生评改习作的有效性的捷径,促进我片学生作文水平的的全面提高。

  三、调研形式、内容

  对枣园小学五年级二班59个同学进行调查,采用谈话、访问、目测等方法进行调查。我校五年级两个班学生本期习作各八次共118本作文本。

  四、调研时间

  xx年4月——5月

  五、调查设计

  表一:学生59人参加

  序号

  问题

  回答

  (是)

  回答

  (否)

  1

  你常常修改自己的习作吗?

  59

  2

  你每天坚持写日记吗?

  42

  17

  3

  写日记能提高习作水平吗?

  59

  4

  老师教你改习作的方法有用吗?

  59

  5

  你给别人修改时能读懂文章的中心吗?

  30

  29

  6

  你能修改习作中的详略安排吗?

  50

  9

  7

  自己的习作和别人的习作哪个好修改?

  52

  7

  8

  评改习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创新

  表二:教师10人

  序号

  问题

  回答

  (是)

  回答

  (否)

  1

  你教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吗?

  8

  2

  2

  你做到面批面改了吗?

  6

  4

  3

  你喜欢评改学生习作吗?

  10

  4

  你对学生习作的评语创新吗?

  2

  8

  5

  你思考过对差生的习作指导吗?

  4

  6

  6

  你的习作评改是有效劳动吗?

  2

  8

  表三;第三单元考试习作得分统计(59人)满分30分

  序号

  分数段

  人数

  1

  25——27

  15

  2

  24分

  14

  3

  24分以下

  30

  ?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很大

  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一个班中,成绩高与低的差距较明显,25分、27分的一等作文有15人,而24分以下的作文居多,占30人,50%,其间最高与最低相差约16分左右;班级之间,五二班一等的作文多,而五一班而则三等的作文占一大半;学生优秀的作文可以写五、六百字,书写干净整齐,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而成绩差的学生作文则是二、三百字左右,书写凌乱,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根本没有中国汉字方正的特点,错别字、病句也多。

  2、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空洞

  从抽样的118人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没内容好写。作文材料贫乏,不够典型,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分析原因便一目了然。如学生作文的来源大都是《作文书》上的例子,可笑的是一次写“我的小伙伴”,80%的学生写了同一个题材,像扶老人过马路、扶小弟弟小妹妹、拾到人民币、捐助残疾人等居多。究其根底,关键是不具备独立选材的能力,眼皮底下的材料视而不见,不会发现捕捉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更不要说对事物的敏感和认识的分析了。

  3、学生写作后不会修改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集体改。而学生写完后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了,草草了事,态度不端正,有的是错别字特多,而自己却熟视无睹。

  4、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而很多老师认为:学生还小,不会改。重点指导学生习作、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而却忽视了习作评改方法的教学,挫失良机,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的习惯,也加重了老师的劳动负担。

  5、老师评改习作的评语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老师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又往往很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根本不接受教师的评改意见,把评改意见当作“耳边风”,教师的`评语常常是: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有感情、有错别字等老一套通用语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修改的激情。每次发习作本下来,学生只顾分数,再加上教师批改习作的标准高,学生习作只能得70几、80几分,永远没有进步,长此以往,学生厌倦了习作,把习作当成眼中盯,考试时干脆不写。

  七、改进作文评改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宏观指导,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作文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习作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上。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读写结合

  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使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品,都是作者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亲身感悟写出来的。教学时,我们除了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外,还要认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即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如果文章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就不失时机地练一练,可仿写、续写、补写等。

  (2)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并要求学生在读书时遇到好词、佳句多读读、多记记、多品品,并逐步把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必要时,老师跟学生一起赛跑,看谁读得多、记得多。这样习作时就能做到“先积而后发,厚积而薄发”。另外,教师还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可经常给学生找些精彩片段让学生赏析,提高鉴赏能力。还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写作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创作理论强调: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这都是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丰富而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如春天野外踏青;夏天聆听鸟叫虫鸣;秋天漫步田园;冬天雪中即景。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惬意!也可根据需要有的放矢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做家务、办小报、贴叶子画、粘种子画等。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心观察、体验,同时把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还做到了说真话——“我口说我想”,表达真情实感——“我笔写我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天天坚持写日记,并每天在班上交流,及时点评,多鼓励,激发习作兴趣。

小学生调查报告9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有的同学甚至低于4.5,这也许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不便。所以,我想借用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主要涉及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视力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2、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自身原因于人数。

  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下降导致的结果。

  三、调查情况和质料整理。

  四、结论

  根据资料与调查报告的统计表明,造成视力或视力下降的原因有:

  1、做作业时的姿势姿势。

  2、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

  3、做眼操时不够认真。

  4、看书姿势姿势。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请不要让心灵的窗户受到伤害。

  针对没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学的建议:

  1、尽量不要在傍晚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作业。

  2、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

  3、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

  4、不要长时间坐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小学生调查报告10

  这些年,社会上送礼的风气日渐高涨,商场里、电视节目中天天播着"送礼只送&hllip;&hllip;"过年过节总能见到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上门贺岁,压岁钱也从传统的风俗习惯转变为用来拉拢关系的一种的方式。根据我在街上调查的结果来看,小孩们今年收到的压岁钱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这显示出人民生活条件在日益改善,但是这样的改善好吗?会不会对我们造成一些影响呢?还有,大人们又是怎样看待"压岁钱"的.呢?我十分好奇的去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有在QQ上询问,也有在看报纸来寻找答案,等等。

  我有问过许多问题,比如

  1、你有给过压岁钱的经历吗?通常会给谁的孩子?

  回答有90%(45)的人都是会给亲戚的孩子,由此可见,很多大人都注重与别人之间的关系,把压岁钱用来拉拢关系,而对自己的孩子却不重视,认为给不给都无所谓,但如果这样,很有可能会令孩子有一种妒忌心理,让他们很反感。

  2、今年你共掏了多少压岁钱?占收入的百分之几?回答是平均每人都掏了七百元左右,占每月收入的65%

  这说明大人们很重视压岁钱,不惜一切代价,即使需要每月收入的65%,也要出这个钱。

  3、认为你的压岁钱花费是因为什么?回答90%习惯,10%回礼。

  他们大部分都认为花费的原因是习惯了,那又是为了什么,

  把压岁钱都给亲戚家的孩子呢?如果舍得这份钱,为什么就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快乐一点呢?虽然大部分是习惯,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既然别人也给了如果自己不给,就有损面子了。

小学生调查报告11

  在教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孩子,健康、善良、真诚、勇敢的阳光孩子,都是被喜欢的,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让人唏嘘!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几个原因:

  第一,自身的性格因素

  小学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活泼、抑郁、冷静、偏执等。,都有自己固有的性格弱点。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引导不同的孩子,就会造成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自古提倡的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教育药方。但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班级太大了,这种经典的教育方式很难或者不可能实施。所以不同性格的孩子用同样的方法去管理,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第二,家庭因素

  家庭关系复杂,父母离异,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孩子没有固定的父母监管等。,会使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不良思想。慢慢的,正常群体的孩子会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第三,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儿童。但在我们的教育机制中,学生成绩的接力棒很难换,老师更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过程和性格差异。可想而知,老师对学生的成绩是用简单的方法对待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心理问题。

  第四,同伴因素

  学生在学校与同龄人相处最多,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和威胁会在孩子心中造成压力。

  第五,社会因素

  至于社会因素,大家应该很清楚,社会环境的复杂,现代社会认知的扭曲,会让这些刚刚建立了辨别是非能力的小学生产生恐慌。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会迷茫,会焦虑,会模仿,会尝试。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理失衡或者疾病。

  如何处理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教育教学中的心理问题?我们对厌学做了一些研究。具体方法有:

  对于厌学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孩子的目标培养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需要目标激励,尤其是小学生。引导孩子设定自己的阶段目标,不仅会让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乐趣,还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动力,让他们学会克服困难,享受成功的快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实现目标时也会有失败。这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的机会。所以,目标训练很重要。

  2、教师应该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

  作为现代教育教师,我们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学生的特点。因此,时代要求我们提高教育的艺术,21世纪我们不能再用落后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现代教育艺术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更注重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快乐地学习。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注意学生是否以合适的方式学到了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厌学情绪才会减少或不再发生。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开动脑筋,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新的学习需求,开拓学生的广阔视野。视野更广,兴趣更广,老师马上把这种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小学生调查报告12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家庭渐渐富裕起来,而一些小学生开始向“顶头上司”要薪水了,即便这样的事情是正常的,但我有点好奇他们用这些钱来干什么,所以我对这方面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

  我询问了我们班一些有零花钱的同学,发现全班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学有零花钱,这让我好奇心更大了。

  在这百分之二十得人中单单男生就占了百分之十五,而且这百分之十五零花钱超过二十元的就有百分之十,这些“富人”这么多钱到底干什么呢?

  二、结论

  1、我跟踪了几个卫生习惯较差的富人,发现他们经常去学校门外的百佳文具店买一些辣条、肉串、等等三无产品,要不就是去门口的地摊买一些“灰尘夹肉”、“黑焦猪肉”、“素肉干”,喝一些“黑胡椒汁”、“柠檬酸水”,之类的东常,这些东西既费钱,又费身体。

  2、还有几个近视的同学,经常约着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据我了解,他们一直玩一种叫穿越火线的枪战游戏,我想说的是:穿越一团火都难了,还想穿越火线!我也是醉了。

  3、还有少数同学,找“顶头上司”借大笔“赃款”来给“斧头帮老大”这种事发生了没关系,只要及时求救就行了,那些同学傻到真的没朋友了,居然都不敢向“司令长”报告,就这样傻下去,我需要安慰。

  三、建议

  学校应该积极向家长反应,并创建一给“未满十八周岁不给零花钱”活动,让更多家长管理好零花钱处理。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们的生活质量变好,零花钱也越来越多,班级出现了不好的攀比之风。那么,同学们的零花钱是如何分配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周边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我把朋友召集,给他们发了一张我精心设计的零花钱分配情况表。在所有人填写完后,我把表收了上来,并进行了对比调查,发现买零食的人数居多,其次是购买和卡。

  为什么买零食的人数居多呢?我疑惑地想,随后我对买零食打勾的人进行了详细访问,经过他们的诉说,我又进行了整理,原因如下

  1、因为看到别人买零食,就觉得别人有的自己也有,别人没有的自己还有的攀比心理,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显得自己很有钱的想法。

  2、因为有些零食确实容易让人上瘾,是无良商在里面放了添加剂,让别人吃了还想吃。

  3、生活安排不合理,没吃饭。

  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提出一些建议:

  1、不能给太多的零花钱。

  2、可以让来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辛苦。

  3、让加强搜索力度,找到玩具、零食立刻销毁或没收。

  4、让父母把零花钱转到银行卡里,父母保管。

  5、督促孩子按时吃饭,保证营养均衡。

  话说了这么多,倒不如行动起来,我们一起将零花钱用到合适的地方。

小学生调查报告13

  一、调查目的

  以点代面,真实、客观地了解我县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发现与总结轻负担高质量的成功经验,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合理地制订和落实“减负增效”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对象

  1、本次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涉及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课外作业情况;

  (2)教辅材料购买及使用情况;

  (3)午间、下午课后与双休日补课情况;

  (4)家庭为学生聘请家教辅导情况;

  (5)日常考试、测验情况;

  (6)课堂练习的质量、来源、完成情况;

  (7)学校有关“减负增效”制度的执行情况及自我评价;

  (8)对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施情况的评价。

  2、调查的对象是全校的全体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校长、教导主任。采用观察、问卷、座谈、访谈等方法进行。

  三、调查过程

  (一)深入学校实地调查

  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观察学生活动、召开一、二年级学生座谈会、对教师和领导个别访谈、察看学生回家作业记录本以及对336位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等了解情况。

  (二)深入课堂了解课堂作业

  深入学校,对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在课堂练习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课堂练习的难度、练习当堂完成情况、练习题主要来源等内容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的有效做法

  1、建立“减负增效”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能充分认识到制度管理是落实“减负增效”要求的保障,为此,大部分学校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确保减负增效目标的实现。另外,学校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教学质量目标达成的制度,保障教学工作有章可依、进展有序。

  2、优化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有效性。学校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规范作业管理入手,开展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探索控制作业总量的方法和途径,在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

  3、开展考试命题研究,实施综合学业评价。学校能重视考试命题管理,力求建立科

  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发挥考试(查)对学生学科学习、教师日常教学的导向作用,避免教师过度挖掘教材和拓展教学内容。

  4、丰富校本教研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校本教研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为此,纳雍一小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加强宣传,形成家校合力。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或家长接待日宣传“减负增效”工作的意义,提高家长对“减负”的认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6、加强学困生辅导,关注全体学生。本着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为了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学校非常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缺不差。

  (二)各类调查结果汇总

  1、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

  调查显示学生整体学习状况呈正态分布,家长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基本一致:优秀的占比是9.09%与12.56%,比较优秀是45.73%与42.03%,一般是39.94%与41.79%,较差的为5.23%与3.62%。

  一、二年级学生座谈会上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基本相同。

  2、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感觉校园学习生活很愉快的学生占了参与调查学生的81.59%,说明学校在各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服务和舒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也有3.82%的学生有时感觉不快乐,偶有不想上学,0.25%的学生感觉很不快乐,经常有不想上学的想法。对此,7.16%的家长也有同感。这部分学生觉得上学不快乐的原因依次是(1)学校的文体活动很少占55.63%;

  (2)午间、课间都要做作业,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占33.25%;

  (3)老师只抓学生的学习,不太关心我们其它的事情和老师同学不喜欢我的占11.12%。

  3、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认为课业负担很重的占比较低,分别是1.38%与1.24%,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的分别是9.09%与8.34%,而认为课业负担一般或比较合适,以及比较轻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分别占到89.54%与0.43%。而78.21%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经常会另外布置作业,及除了做作业还要参加练琴、练书法、考级等培训班,与有54.82%家长认为的课业负担重是对孩子学业的期望值高基本一致;也有22.79%的学生认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作业的题目难度较大,完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从调查的统计数据中发现,教师认为学生课业很重的比例数高于家长与学生,超过10个百分点,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的则达到39.06%,超过30个百分点。教师把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归结为:一是认为教材要求高和考试难度大的占6.15%;二是认为教学质量统一监测造成的占28.98%。学生、家长与教师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个体基础、能力不同,对课业负担的主观感受不同,而教师是对全班学生的整体客观感受;角度也不同,学生与家长主要从回家作业方面考虑;而教师则是对所有课业负担(含回家作业和课堂作业)总量的测评。因此,教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很重与较重的达到51.79%。

  4、学生购买使用教辅材料情况

  从学校自查情况统计看,学生使用教学辅助资料,没有学校统一购买的,都是以班主任推荐、家长购买。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发现,教辅材料实际使用的学生比学校自查上报的要多,在深入学校实地调查时发现学校没有上报而学生实际在使用的情况。教辅材料的购买方式是以学校推荐、学生家长购买或者根据需要家长自行购买为主,不否认仍有一小部分是学生交钱、教师统一购买的。家长自主为学生购买教辅材材料也相当普遍,占被调查家长总数六成以上。有的家长为读一年级的孩子准备的教辅材料就达6本之多;也有的家长为读五年级的孩子配了9本教辅材料。

  5、学生完成回家作业的情况

  从学生回答的每天回家作业需要时间统计发现,每天作业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48.29%,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时间符合教委规定的要求,但是问卷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回家作业完成时间在1小时以上,甚至占21.09%的学生回家作业时间达到及超过2小时。家长回答的情况与学生反映的基本一致,也与教师布置的作业量相吻合,也与学生完成回家作业后睡觉时间大致相同。

  (3)双休日学生的回家作业有所增加,在学生座谈会、教师访谈、家长问卷等方面都反映,学生的回家作业记录本更是记得明明白白,除一般的作业,老师还要布置打印的语文、数学、英语练习卷作业,有63.18%的学生反映只在周末布置。

  (4)学校在对小学低年级回家作业的自查中显示,大部分学校都给学生布置回家作业,书面作业相对少一些,口头作业则多一些,尤其是语文学科(见下表12)。在深入学校实地调查中得到证实,不仅给学生布置作业,且量也较大。例如,从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回家作业记录本上显示:(周五)回家作业:语文①背课文13~16课,②做《周周练5》,复习P205页9~13;

  英语①背P22~25,②周练3,①读2~21②,读卡片,数学①订正周练4,②听算。一位二年级学生3月9日(周一)的回家作业:语文有①复习13课,②《一课一练》13,①读背练习本,④预习14课;数学完成练习卷;英语有①订正卷子签名,②做卷子。这样的作业量与市教委规定的一、二年级学生不留家庭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6、学生午间休息与下午课后时间安排情况

  (1)中午饭后到下午上课之前是学生休息、调整的时间,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只有36.18%能够参加活动,进行适当的休息,其余学生要么接受教师的补课,要么在教室里看书、要么在做作业。实地调研看到的情况确实如此,更有甚者,教师在教室集体补课、分析题目、集体做练习卷等。同样教师也很辛苦,没有得到休息,调查中占69.44%的教师到教室面批作业或进行个别辅导。

  (2)学生每天下午第七节课以后,学校的安排基本合理,学生的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学生与教师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是,集体补课的情况依然存在,调查中有占1.54%的学生和占2.32%的教师反映,每天下午第六节课以后参加或进行整班补课。

  7、对待学困生的办法和补缺补差安排情况

  (1)对待面临课业和心理双重压力的学习困难学生,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占94.01的教师和占78.51的家长选择对学生进行原因分析,以鼓励为主加以补习;

  请家教或个别的辅导也有,但相对比例较低。

  (2)教师对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所进行的补缺补差,应该说是想尽了办法。选择在下午第七节课以后补习的教师最多,占了54.02%,;

  其次是午间休息时,占了32.51%;还有是课间休息时间也占了12.35%。从中可以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学校休息时间比一般同学更少,显然负担也就更重了。

  (三)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如考试制度、就业形势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等。下面从直接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的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家长的角度分析

  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一切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理念主导下,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支撑点,以能够进入优质初级中学、示范性高中、重点大学,乃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目标,因此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就不断在学业负担上为其加码。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从小开始替孩子报名参加社会上举办的棋艺类、学科类等培训班,以获取更多的考级证书,或为学生请家教,为准备进入优质中学打基础。学生双休日两天则更忙碌,不是去外面补课就是学一些艺术类特长,或在家做作业。77.7%的家长认为孩子接受家教对学习成绩有明显或得到一定提高;尽管也有22.3%家长认为家教对孩子学习成绩没有得到提高但也乐此不疲。

  第二、家长自主为孩子安排学习。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家长依然为孩子购买不少教学辅助材料,让孩子在没有回家作业、或已完成回家作业后继续做。如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为孩子购买了7本教辅材料,语文有《水平测试》、《阅读训练80会》,数学有《金牌一课一练》、《金试卷》、《口算测试》,英语有《金牌一课一练》、《英语精典》。尽管参加调查的家长中30.35%的要求只是做小部分,14.9%的认为孩子一点也没做,但事实造成了孩子负担的加重。

  第三、家长总是拿其他孩子长处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进行盲目攀比,在严格要求中施加压力,还以父母付出的心血、化去的费用责备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2、从新教材的角度分析

  新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材的容量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作业量。语文、数学教材改革也是如此。一年级语文课本虽然每年都在修改,从最初的一百篇课文减到目前的四十篇,篇目是少了,但文章的难度并没有降下来,而且学习的目标还不是很清晰,使教师在把握上增加了难度。上级教研部门提供的单元考查卷较少等种种原因,造成教师在命题过程时常发生拔高难度的现象。

  3、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学生负担的轻重,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高、学生又喜欢,作业完成的速度快,正确率又高。而那些教学水平低下及一般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差,又习惯于传授式教学,学生的理解、掌握率低下,就热衷于“堤内损失,堤外补”,不断的补课,大量作业的布置,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自己疲劳,学生更辛苦。

  (2)与平行班教师、与其他学校之间的攀比心理,不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任意拔高要求,以求“保险”,也受学校对教师考核的影响,争取获得较高的班级平均分,面子上过得去,又能得到奖励。

  (3)教师受“勤能补拙”、“反复做、做反复”的思想支配,片面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坚持有作业总比没有作业好的信念,布置单纯的抄写作业,从学生的回家作业记录本上反映出这样的教师还不少,这种机械低效的作业,既给学生带来负担,又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4、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从学校层面看,一是考核评价的导向。学校制定了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而且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指标最为详细,尤其是三、五年级县级教学质量监测的成绩在奖励考核中更受到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则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惩教师的主要依据,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又会把压力自然而然地转嫁到学生身上。问卷调查中有66位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学校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占了69.02%。

  二是校长的质量观出现问题,把“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片面认为“教学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味地强调学科成绩代表着学校的荣誉,大会小会不断宣传,给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心理压力。问卷调查中有59位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上级部门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占了66.18%。

  5、从考试评价的角度分析

  第一、目前,课程计划中只规定了小学生完成回家作业的时间,而对学生课业负担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教师布置回家作业的量绝大部分凭感觉,而且,一些学校学科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从学校上报的对自查作业情况看,三到五年级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居多,但一、二年级布置书面回家作业的也有近半数的学校。

  第二、学校平时的单元考查或考试的命题基本以教研组或教导处为主,说是教研组其实是课任教师轮流命题,无论教研组命题、教导处命题、或是各学校联考的联合命题,都存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即使是县教研室提供的试卷,也往往难度不一。

  第三、无论在校长、教师座谈会上,还是在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大家对县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认为这一调研对提高全县小学教学质量、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大家也提出:近年来,本来很平常的一种调研方式,当大家把它当做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并不断强化、片面追求时,在作为动力的同时,也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五、调查基本结论

  1、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存在。整体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偏重,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尤其是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包括学习习惯比较差、作业动作比较慢的学生,他们很难承受日常的课业负担。各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协调,每天作业总量不同,有时显得比较重。

  2、低年级学生“不布置回家作业”的要求达不到。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平均超过一半的班级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如果计算双休日布置的话,超过半数,很难达到教委规定的要求。

  3、学生使用教辅资料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既有经学校推荐、教研组与教师推荐后,由家长购买的;也有学校教师为学生统一购买的,学生基本天天使用教辅材料,很多学校、教师以教辅材料上的习题替代了练习设计。

  4、学生午间休息得不到保证。当堂应该完成的课堂作业,极少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都是利用课间、午间完成,尤其是午间大部分学生不休息。双休日教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成了课堂的延伸,学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与调节,完全与“双休”日不符。

  5、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内容与要求的能力不强,练习设计、考试(考查)命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致力研究学生“学”的较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6、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比较片面。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都制定了德、识、能、绩、责等方面的考核方案,但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学校往往把教师任教学科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依据,尤其是校际联考成绩、县级质量调研成绩。

  7、教学质量监测的机制不够完善。教育局所建立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对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障作用,也对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随着对教学质量监测的过度重视,从而导致认识上出现偏差;在质量监测的形式、标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8、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家长把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当作天才来培养,处处与其他孩子进行攀比,也舍得在孩子身上进行教育投资,并不断给孩子增加任务和压力。

  六、对策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推进力度,结合区域教育发展的特点,在规范学校的课程建设、执行课时计划、落实减负措施等方面建立长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实务培训,提供校际交流互动、管理经验共享的平台,提高他们组织校本教研、实施教学常规管理的能力。通过建立对学校办学绩效的评估机制,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2、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科学地制定作息计划,合理安排学生一日活动,确保午间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还学生应有的休息、活动时间和空间。严格执行地、县有关教育教学文件,加强学校对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加强专课专用、学辅资料使用、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等方面的管理,改进对教师工作的考核,真正落实“减负增效”措施,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主动、快乐成长的乐园。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缩小学校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的差异,集中精力研究教学,重点研究学生的学法和练习题的设计,稳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科研训员要进一步研究和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加强对教材解读、练习设计的指导研究,把握考试(考查)命题标准;要关注教学热点问题,为基层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服务。

  4、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要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完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重视监测及分析的导向性,科学使用监测分析的结果。教学研究部门要根据市二期课改学科课程标准,制定有关学科考试或考查的标准,确保小学阶段学科考试(考查)的正确导向,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机制,在时间、方法、内容上更趋于完善。

  5、为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形成共同承担学生成长教育责任的格局,县级层面可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社会进行“减负增效”工作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关注“减负”问题,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庭的沟通联系,统一认识和行动,尤其要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互动,端正观念、理清思路,形成为学生减轻过重课业与心理负担的合力。

  6、教育督导要关注学校的依法自主办学,通过督导评估的导向和具体标准,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目标的实现,进一步运用发展性教育督导理论,结合实际,完善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的发展性督导评价运行机制。改进和完善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实施学校年度绩效考核机制,为全面落实“减负增效”保驾护航。教育督导要关注学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把课程建设列为重点关注内容,加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的督导检查。引导学校规范课程管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小学生调查报告14

  一、选题背景

  近几年有识人士呼吁“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应还孩子五彩的童年。”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紧急制定了相关政策,提出“减负、提质”的口号,即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但事实上这些政策是不是得到切实实施呢?实施情况又如何呢?我们想做一下调查,所以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二、资料介绍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减负。减负就是减轻学生之课业负担、经济负担,杜绝有偿家教。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这已使学生不堪重负,而且越来越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危害极大:

  1、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2、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3、加重了群众负担,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违背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一种狭隘教育观念的反映。这种忽视全体学生、全民族和全社会长远的根本利益的行为如不根本改变,势必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影响我国亿万劳动者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才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调查目的

  了解减负的实施进行情况,调查同学们的看法,并提供合理的方法给各位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探究的主要方法

  口头:到学校周围,口头调查。

  书面:用卷面调查方式向某些同学发放。

  网上:发布调查到论坛上。

  五、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写好卷面调查,安排好口头调查的内容、范围,进行人员分工,做好网络调查的准备。

  (2)实施阶段

  ① 口头宣传调查:到各个校园随行调查几个学生,并做好记录。

  ② 书面答卷调查:有组织性的分发问卷给各个班级。

  ③ 网上评论调查:发布帖子,时时关注情况。

  (3)总结阶段

  回收好各个数据、建议,和组员讨论,写好报告。

  六、分析现象(请先参阅我们的问卷)

  1、你在听课过程中,对上课的内容有兴趣吗?

  结果发现,较多同学选择有兴趣(包括很有兴趣、一般和较有兴趣),这说明减负的实施情况还是不错的,同学们对上课有了兴趣,自然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减负实施后,可以说这一点已经做到了。

  2、你觉得作业难不难完成?

  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同学由于水平不同,所以选择的答案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同学分为几类:

  (1)喜欢学习的同学(能够轻松完成作业,觉得并不难)

  (2)处于中游的同学(能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对某些作业难以完成)

  (3)讨厌学习的同学(没有掌握知识,做起题目来当然“下笔维艰”)

  减负实施之后,对同学们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而这又在于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平时的积累,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作业,达到作业的目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

  3、作业量多不多?

  这个调查反映了同学们对作业量的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作业适中,而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多,只有极少部分同学觉得作业很少。从这可以看出,减负确实达到了减少作业量的目的,同学们都认为作业量正好,能够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4、是否愿意参加第二课堂(包括课外学习、补课)?

  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但是如果被逼参加,那就适得其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第二课堂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它丰富了课外的知识,而有的却认为它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只要你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其实适当参加第二课堂还是有益的。

  5、你觉得学校在减负方面做得怎么样?

  看了这个结果,着实让人感到实施减负的长远和艰巨,学校虽然出台了不少措施,但是还是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都觉得学校做得一般。有20%的同学还认为学校做得差。看来学校应该增加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使同学们能够信服。

  6、你理想中的学习环境是什么样的?简单描述一下。

  同学们对作业,学习环境和老师都不很满意。作业方面,同学们都认为作业应该有效、少量。而大多数同学都写出对好的学习环境的渴望,说要快乐地上课,纪律要好,大家热情要高,上课轻松,不呆板。还有同学认为老师应该更风趣幽默,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7、减负真的把“负担”减了吗?如果是,请说说减负对你有什么好处。

  如果不是,请你提一些建议和意见吧。大家基本上都认为没有减掉,这令我们非常吃惊。这几年一直在搞“减负”,但是同学们都没有满意。同学们的建议还是围绕着作业提出的,都说作业太多了,没有喘息之机。还有些同学说希望更多的休息时间,比如说早上迟一点上课等等。

  七、 结果总结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减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点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同学还认为减负减得不彻底,学校出台的政策还不怎么具体、有效,在作业、学习环境和老师这几个方面都提出了建议。减负说得很好,但是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处,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同学们能轻松、高效,那么减负就成功了。

  八、提出建议

  减负,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提质,只有把负担减下去,把质量提上来才达到了素质教育。其实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上课要更加认真,而且要仔细地完成作业,不然的话,你就会被远远地抛到后面。素质教育,其实是对同学们自觉性的一个考验,同学们可别以为减负以后,就可以轻轻松松了,这是让你有自主的时间学习,这点同学们可要注意了。

  九、 参考资料

  学生负担到底多重

  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因为“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学生中,小学生仅占8.4%,初中生仅占10.7%,高中生仅占4.3%。

  1999年,全国少工委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回答了学生为什么厌学。这次调查的一项内容是,通过对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写作业、在校时间以及睡眠三项客观指标,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业负担。调查表明,作业方面:小学一~三年级中,67.2%的城市少年儿童和45.6%的农村少年儿童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30分钟)。每天做家庭作业在31~60分钟的学生中,城市占37.2%、农村占29.0%;写作业时间在61~120分钟的学生中,城市占21.6%、农村占11.1%。写作业时间在120~180分钟的'学生中,城市占8.4%、农村占5.5%。小学四~六年级情况类似。另外,20.6%的城市初中生和20.1%的农村初中生每天写作业超过2小时(国家规定1.5小时)。

  睡眠方面,有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占8.2%;7小时的占12.6%;8小时的占26.1%。在校时间:有67.0%的城市小学生和64.6%的农村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7小时)。60.5%的城市初中生和61.6%的农村初中生在校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9小时)。

  除去课业负担,还有经济负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说,现在学生要买的教辅书很多,一门两三本,一个学生就要买十多本,据调查,一个小学生的全部收费中,用书收费占50%以上。

  减压不是不考试松绑更要有竞争

  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举措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部分教育界人士和学生家长颇多疑虑。对此,长期从事中小学生教育和心理研究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认为,如果对教育部的政策理解不透、贯彻不当,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教育改革将走向另一个极端。

  “松绑”势在必行

  王教授曾对全国30多所学校的2万多名学生进行了长达3年的跟踪调研,结果发现,竟有1/3的学生存在或重或轻的心理疾病和人格缺陷,而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提高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目前首要的就是为学生“松绑”。教育部的此次教改举措,在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进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如何理解“松绑”

  如何准确把握教改精神实质,王教授认为,减轻学生的压力,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向教育界、家长和学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教师来讲,减轻学生负担,就意味着不断探索教改前沿,总结有益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规定的时间内把课讲透彻,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而且能把知识自如应用;对于家长来说,要更多地与子女沟通,用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方法和艺术,做好子女的做人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注重子女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培养,增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克服困难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对于学生来讲,并不意味放松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要提高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摒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不打时间战,同时注重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怎样“放松”

  学生负担减轻了,空闲时间怎么安排,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偏差,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小孩子缺乏鉴别力和自控力,如果放任自流,对他们道德品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玩的时间多了,但玩什么,怎么玩,大有文章可做。王教授强调,不能把玩看作单纯的消遣,而要教育孩子科学地玩,这本身就是贯彻素质教育,对提高孩子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如何科学地玩,王教授举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一些教学性和创造性游戏,在玩中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考试仍很必要

  目前有一种错误倾向,就是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小学生一些科目不考试了,不用竞争了,就会淡化对孩子竞争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王教授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竞争问题,没有竞争力,终究是要遭淘汰的。为学生减压,不意味着对竞争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忽略,也不是废除考试制度,而是要更加注重应试能力和竞争品质的培养,考试是培养竞争能力和应试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当然现行的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王教授强调,在理解、执行国家的教改方案当中,教师与家长在思想上要保持清醒、科学的认识,二者要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素质教育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任何疏忽、偏执和麻痹,都将带来新的混乱和问题。

  这样不是更好???

  这样更有说服力,毕竟是别人认真调查了的,真实。所以对你会有帮助的,你认真看一下吧,谢谢采纳!!

小学生调查报告15

  一、调查目的: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

  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

  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

  华紫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

  20xx年11月15日

  六、调查结果:

  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如图1的'“鲜鸡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杨老师的话】

  写调查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它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并一定要有实践为前提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华紫薇同学能从“街头错别字”入手,切口小,调查却很有意义。调查报告的几个要素完整有条理,一目了然,思路清晰,尤其是通过图片展示,有力地说明了错别字的常见和危害,新颖而有效。

  不过杨老师还有两个建议:

  一、从调查的内容与范围来看,小作者显然将这次调查重点放在“街头错别字”上,如果对照题目——《关于汉字错别字的调查报告》,那调查的广度就不够了。所以,建议将题目改成《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就确切了。

  二、如果调查的结果中能先以数据形式总体汇报这次调查结果,再以图片形式展示街头错别字,会更有说服力,增强调查的深度和可信度,对吗?

【小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生调查报告06-12

小学生环保调查报告03-12

关于小学生调查报告03-14

小学生寒假调查报告04-09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03-30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02-24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04-23

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06-13

小学生调查报告【推荐】06-16

小学生调查报告【荐】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