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

时间:2023-07-05 19:03: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优秀】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优秀】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 篇1

  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

  外婆说,什么是故乡,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所以叫故乡。

  那么热的夏天,少年的后背被女孩的悲伤烫出一个洞,一直贯穿到心脏。

  从前有个小镇,叫云边镇;镇上有一个小卖部,叫莺莺小卖部;小卖部有一个很厉害的老板娘,叫王莺莺;王莺莺有一个充满理想的外孙,叫刘十三。

  刘十三小时候有一个无比快乐的童年,在他四年级的暑假,他的生活里出现了程霜,刘十三以为她是上天派来的温柔静香。虽然,程霜的角色是胖虎,经常欺负他,打劫他,但他还是一直想保护她。他以为他可以一直被她欺负。暑假即将结束的某一天,他偷了外婆酿的酒给程霜,程霜喝的迷迷糊糊,跟他告别。原来程霜有很严重的病,随时会离开这个世界。刘十三从家里偷了羊腿想最后请程霜吃顿好一点的,可是已经来不及,程霜已经从小镇离开了。刘十三大哭一场,以为那就是永远的诀别。没想到十年后,程霜竟然奇迹般的活下来了,而且在旅行中又一次遇见了刘十三。那时刘十三刚刚和女友牡丹分手,人生低谷期。程霜二话不说连夜就带着刘十三坐着出租车去南京找牡丹,最后刘十三得知被背叛欺瞒,程霜帮他了结心事,又一次不辞而别。后来,刘十三在城里卖保险不利,被上司打击,消极怠工。被外婆王莺莺连夜用拖拉机拉回老家,竟然又遇到了在老家小学教书的程霜,程霜一听说他的保险还一单都没卖出去过,当下决定帮他卖保险。两人卖保险一路坎坷,还被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女孩球球喊爸爸妈妈,后来他们和球球相处的很融洽,终于知道她原来是镇上疯子的女儿,平时都是到处蹭饭吃。之后程霜通过王莺莺和球球的各种八卦和小道消息整理出一份几百人的保险成功率表格,刘十三这样天天每家每户拜访一个月也卖出二三十份保险。直到最后球球的父亲发疯被枪毙,而刘十三和程霜没有抚养权,球球被送进福利院。王莺莺隐瞒了半年之久的癌症也终于披露,不久辞离人世。刘十三悲愤欲绝,举办完王莺莺的葬礼,按照风俗要上山挂灯笼,逝去的人才能找回家。可天公不作美,大雪封山,但刘十三还是瞒着程霜偷偷去挂了灯笼,在山上被冻晕过去,程霜及时赶来。等他们终于下了山,程霜却要跟他告别了,因为她的病情已经不能再拖了,不久就要做手术了。程霜不让他跟去,因为如果手术不成功,自己离开人世会觉得很对不起他。程霜走后,刘十三去球球的福利院做了一个月的志愿者,陪了球球一段时间。后来他根据程霜的地址准备去找程霜给她过生日,这时才得知程霜已经逝世了。在生命的最后几天给他画了一幅叫《一缕光》的画。画下题字: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灭以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我爱你,你要记得我。

  这本书我一直觉得没有固定的主角,因为我觉得这既是在讲王莺莺的一生,也是在讲刘十三和程霜的,先来说说王莺莺,王莺莺是个非常坚强的人,女儿早早的就离开了她,她一个人拉扯着刘十三长大,后来还帮助濒临困境的刘十三渡过难关,患了绝症后还是乐观面对生活,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在尽力为刘十三做自己所有能做的,她一直在等远嫁的女儿回来,可是一直没有等到。临终的遗愿就是希望刘十三不要怨恨自己的母亲,如果某一天母亲回来了还要记得好好对待母亲。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强势的女性形象,为自己的外孙撑起来一片天,在她去世后刘十三也在自己努力生活,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刘十三,是一个充满抱负和理想的人。他特别努力,半夜点蜡烛窝在被窝里学习,加油加到爆。就算他后来人生受挫,没考上心仪的大学,后来大学的毕业书也差点拿不到,最后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还被上级打压。就是这种逆水逆到家的人生,他还是充满信心和希望努力生活,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最后也逐渐变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程霜,是我在这本书中最最敬佩的那一个,她在很小的年纪就已经遭受到了生与死的折磨,她的病很严重,说不定哪天出点意外就会离开,其实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肯定应该每天都活在惶恐和绝望之中,郁郁寡欢。但程霜非常坚强,即使知道自己无时无刻都会有意外发生,但她还是选择了每天都努力热爱生活,对生活永远保持热忱的心,心中永存希望和美好。她能笑着说关于生死的问题,也能尽全力去享受活着的每一天,她在云边镇教书的时候对刘十三说过:“这么美的地方,多活一天都是赚到。”她一生只逃出来三回,每一回都是为了刘十三,她喜欢刘十三,很喜欢很喜欢,这是她从小就认定了的。所以她在告别的时候其实已经料到自己的生命即将到头了,最后一句话还是嘱咐刘十三好好吃饭努力生活。她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她说:“为什么不允许希望和悲伤同时存在呢?希望和悲伤本就都是人生中的一缕光。”

  读完这本小说,心中百感交集,既难过又圆满。最后外婆和王莺莺甚至包括球球其实都离开了刘十三的生活,为什么还会感到圆满呢?因为这本小说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中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生活没有办法过成电影,没有那么多的奇迹和惊喜,多的是悲欢离合最终离散。程霜和外婆都是刘十三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但在最后她们也都离开了刘十三,她们都陪刘十三走过了一段难忘的路,刘十三一生都不会忘记。故人已去,刘十三的人生还在继续。嘘,我们只能陪他走到这儿了喔。

  “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

  我爱你,你要记得我。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 篇2

  这是关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的故事,这是刘十三的故事。云边有个小卖部,里面住着王莺莺,你也可能会是刘十三。

  叼着卷烟,开一辆拖拉机纵横山野”,这是刘十三记忆中外婆的样子。

  而在我记忆中,外婆的样子是模糊的不能再模糊了,因为我从没见过她,听妈妈说外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有关她的印象只有两个,一个是小时候在外公的老房子看到的遗像,但那是画出来的,外公说不像她。第二个是外公送我的一个观音卡牌,他说是外婆留下来的。

  但不知为什么明明记得自己有好好保管,却不知为什么丢了好几次,最后还是不知它去了世界的那个角落,那个地方是否有外婆。

  本就模糊的记忆被岁月冲刷得越发朦胧,连那不像的画像的模样都已忘记,甚至我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关于外婆的记忆,在脑海里绻缩的只剩下一个谜。

  家庭情况的不同使我无法与刘十三感同身受,但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会有跟刘十三相似的存在,与外婆有着难忘的记忆。

  王莺莺好像不太符合一个好外婆的标准,刘十三在墙上写的“王莺莺小气鬼”是那么醒目。有些事总是长大之后才能明白,有些人其实一直很爱。

  刁钻刻薄的背后是愈发深沉的爱,刘十三总会明白,因为他是王莺莺的外孙,顶顶亲的了。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王莺莺对刘十三的爱。

  有些感情,你不说,我不语,但我们都心知肚明;有些人,不在乎你的一切,一直陪伴在你左右,只因爱你;有些话,本以为是玩笑,却是一生的承诺。那个灼伤少年后背的女孩在未知的生命里照亮了身处阴霾的刘十三。

  程霜,一个有着很多张病危通知单的姑娘,但她依旧活得洒脱。

  那年夏天,一道光照进了刘十三的心房,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闯入了他的生活,而他则悄悄地成为了她沿途的风景。

  于她,他是会给她带各种吃的、愿意被她欺负的刘十三,于他,她是留下了“要是我能活下去,就做你女朋友”承诺的程霜却也是忽明忽暗的萤火,也许只是匆匆过客。

  能接受只此喜欢的人不多,程霜就是其中一个,她愿意把遇见当成最美的幸运。没想到第二次的遇见恰巧是刘十三分手的当天。而这次的遇见不仅谁也没认识谁,还闹了个乌龙,最后在派出所相认。

  “本来在旅游的她,没想到会碰见他”这是她对智哥说的话,事实却是偷溜出来去找他,而他却以为她已经不在人世。

  可能还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刘十三已经忘记了她当初的话,而这次程霜也没有逗留太久,只是在为他鼓气之后就离开了,或许是留时间让他疗伤,又或许是相遇的时间不对,要为下一次的遇见做好准备。

  她不过分追求往后的结局,她也明白故事的结尾不会太完美,但她记得沿途的`风景曾给过她安慰。

  开朗的程霜从没接触外面的世界,每次的冒险都是为他而来,云边镇的遇见是第一次也是第三次更是最后一次。第三次的相遇仍旧是那么令人难忘,一上来就是扒裙子。

  此时的刘十三也算是处于人生低谷了,爱情得不到,工作找不着,难得厚脸皮讨来一份工作,结果上司是情敌,自己还不争气,干不出业绩。

  面对现实跟嘲笑他竟无能为力,想当初他还是个梦想上清华北大的。身上所剩无几的钱给烧烤档买了灯具,最后被王莺莺拖了回去。

  我在想怎么会这么巧,刚好这个时候,还是在晚上,王莺莺会突然跑去找刘十三呢,难道亲人之间真的会有某种连接吗?

  “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有他未见过的山和海”,所以我们总是向往远方。回到故乡的刘十三心里还装着山和海,即便那是他见过的山和海。或许迷人的风景会令人流连忘返,但他见过的山和海好像也没有那么迷人。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不知牡丹有何特殊的能力让他念念不忘,而忽视了眼前的程霜。

  她与他在一起的日子是跟死神抢回来的,而他与她在一起的时间是在疗伤,或许再次相遇的时间还是不太对。当她在追问刘十三时,刘十三没有松口,她该有多难受,但她却表现得坚强。

  在程霜的陪伴与鼓舞下,刘十三的伤疤慢慢愈合,本以为的深爱其实也没那么爱,工作也渐渐有了起色。然而月下的团圆饭会散,“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球球被带走了,王莺莺也走了,程霜也到离开的时候了。

  那个女孩离开的时候留下了两句话。

  一句是“别来找我,如果我活着,肯定会来找你,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因为你呀是我生命中那么亮那么亮的一缕光。”

  另一句是“如果下次再见,我们就结婚吧。约好了?”

  刘十三说:“好”,这是他第一次回应。而“有些告别就是最后一面”。

  刘十三离开了云边镇,奔赴了另一个山和海,在山和海里,他见到了不一样的球球,见到了成名后的智哥唱着《刘十三》,就是再没见到那个曾许诺他的女孩。或许他把她藏进了书里,书里她留在了云边镇。

  角落的书卷不知被谁翻开,书里我看到

  “矮矮院墙,桃树下并肩坐着两个人,斜斜一缕阳光,花瓣纷飞,女生的头微微靠在男生的肩膀上,女孩牵着男孩的手,阳光下的幸福美好到看不清......”

  写给我们内心卑微的自己。

  写给我们所遇见的悲伤和希望,

  和路上从未断绝的一缕光。

  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

  写给离开我们的人。

  写给陪伴我们的人。

  写给我们生活在故乡的外婆。

  ——张嘉佳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 篇3

  暑假认真看了一本叫做《云边有个小卖部》的长篇小说,有希望,有悲伤,有欢笑,也有感动。

  在小说开头张嘉佳把我们从喧嚣的城市引领到一个美好,充满神奇色彩的小镇。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主人公刘十三的成长,经历过世事的起伏,最后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真谛。

  我有一个朋友叫刘十三,他的日子很平淡。

  刘十三父亲早逝,母亲离他而去,外婆王莺莺看着小卖部养活着刘十三,在小镇其他人看来,王莺莺是一个慈祥、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的老太太。而在十三的眼中,王莺莺是一个狡黠且不断挖苦自己的坏婆婆,时不时的打击、戏弄刘十三(开玩笑似的),用欢乐取代压力。抑扬之下,使王莺莺与刘十三的感情更加分明,也为后面发生的事的反应做出铺垫。

  我有个朋友叫刘十三,他的日子很平淡。

  刘十三,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过着非常平凡的生活,一直陪在他身旁的外婆(兄弟)王莺莺,虎头虎脑的玩伴牛大田,少年时遇见直爽的程霜,大学令他神魂颠倒的牡丹,工作后在故乡遇到精灵古怪的球球,补英语的罗老师,毛婷婷,毛志杰,秦小贞,老李头……一个个出现在在一起的名字平淡无奇,却让刘十三在青春年华里,翻滚在爱情、亲情、友情的漩涡里,尽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这个故事太普通,以至于让人看到了最为真实的自己。

  《云边有个小卖部》不同于之前的作品偏向于城市男女的虐心爱情,这本书的笔触更偏向于乡村与亲情,爱情总是让年轻人遍体鳞伤,而亲情总会一次次地让我们的伤口愈合,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固执地认为,爱情更容易离我们而去……直到失去爱情,刘十三也没发现,他一直描绘的未来,其实是过去。我们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很普通,也很天真,以为有了爱的种子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以为你幻想的未来就是对方想要的样子,等到失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所描绘的未来不过是建立在过去的回忆之上,而大多数的女孩子想看到一个摸得到看得清的未来。

  当刘十三与牡丹还在一起的时候,每当吃早餐刘十三都会描绘未来生活的样子:早上下楼,掀起一笼热气腾腾的红糖馒头。如果牡丹不喜欢的话,他可以换成豆浆油条,白粥就着咸鸭蛋。

  你所描绘的美好,对于某些人来说,不过是一个笑话。刘十三根本不知道牡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切都是他的自作多情,而牡丹也早已心猿意马,傍上大款,随时踢开刘十三去过自己看得清摸得到的未来。或许,牡丹也爱着刘十三,但是牡丹更知道__虽然并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幸福,但是一定可以给自己带来体面的生活,而刘十三除了长得帅一点,没有钱也没有背景,一无所有,有的也就是他时常提起的云边镇小卖部。

  其实,生活中也见到过刘十三与牡丹这样的爱情,可是我觉得我们都没有理由去责怪牡丹,牡丹的选择并没有错,因为这是她自己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很多女孩爱一个没房没车的男孩,却不会选择跟他过一辈子,男孩没有错,女孩也没有错,只能说他们彼此没有遇见对的人。

  对于刘十三来说,程霜就是那个对的人,那个不嫌弃他又懒又笨而且一无所有的`女孩,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程霜总会出现给他以慰藉,牡丹抛弃刘十三,她陪着他失恋,外婆王莺莺离开人世,她陪着他伤心。

  程霜说: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

  再让我们来看看王莺莺与刘十三的亲情如果这样能让王莺莺开心的话,以后每年中秋,他还是回来好了。外婆走了,走在了又一个中秋的晚上,那碗桂花酒还飘着一丝香气。

  在岁月面前,所有的永恒都失去了意义。

  最开始,我对王莺莺从小镇开着拖拉机,突然大老远地跑到刘十三住在城里的公寓觉得很奇怪,从来没有去城里找过外孙的王莺莺为何突然来访(外婆深夜开着拖拉机问了很多人才找到了十三)。在外面求职的刘十三向来报喜不报忧,王莺莺肯定不知道他深陷失恋加失业的绝望之中,而特意来解救他,给他亲人的关怀,那么外婆究竟为何而来?

  这是一个令人读来心酸的理由。

  小时候的刘十三伤心了,外婆一只胳膊就可以把他揽在怀里,而如今刘十三生不如死,喝得烂醉如泥,70岁的外婆是把他拖到拖拉机上的(十三一觉醒来便回到了小镇)。

  外婆安慰外孙的方式就是给他做好吃的,山药排骨汤、泡椒江团、炒豇豆……她没法帮外孙把牡丹找回来,也没法帮外孙找到一个好工作,能做的只有陪伴他,鼓励他。

  王莺莺开拖拉机把他拖回来的那年,是刘十三高考后第一次在家过中秋节,他小时候在本子上记着妈妈说的话,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北大,到大城市生活娶妻生子。他也一直把这些话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平时学习孜孜不倦,熬夜奋战,却始终没有应验那句“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考不上重点高中,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一直想要离开乡村去大城市的刘十三却一直过着最平凡的生活(卖保险,卖保险的头子就是牡丹的大款)。

  一直追寻梦想的刘十三,常常忽略家乡等待他回家过节的外婆王莺莺,高考后回家过得第一个中秋节,外婆几乎拿出了全部家当,火腿,腊肉,羊腿……他看到了王莺莺脸上幸福的笑容,就知道他中秋不在的这些年,外婆有多孤单,他决定以后每一个中秋都回来和外婆一起。殊不知这已经是最后一个中秋了……

  正如书的后记写道:

  写给我们内心卑微的自己,

  写给我们所遇到的悲伤和希望,和路上从未断绝的一缕光。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 篇4

  我长大的地方叫围村,大多数人把它叫作老围村。这是一座用灰白混杂的水泥建造的平角楼,墙上有许多绿苔和岁月留下的裂痕,曾经有几十户人家热热闹闹地住在这里,里面有一个供人上佛香的祠堂,祠堂旁边有一口用木条封起来的枯井,据说井里曾经死过人,然后被人封了起来,小孩们都不敢靠近那里。老围外面有一方被红砖木头围起来的池塘,池里常常飘着一些莲花,许多小孩会在这里玩水抓鱼,那些都是曾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这个池塘很邪乎,因为几乎在老围长大的人都曾经掉进过池塘,在进老围的入口有一张石凳,上面经常有一个老人坐在那里摇动着手中的竹扇。那是我的奶奶,每次看见我如同陌生人一般,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我,是的,我明白她从来都不爱我。

  在我读完张嘉佳的新书《云边有个小卖部》,脑海突然涌现了过去的回忆,上面所描述的老围也许是我心中的云边镇,回忆里面的人,都是活在内心这个镇子里的人。

  机缘巧合下我在朋友那里拿到了这本书,抱着试读的心捧在手里,没想到一下子就读完了。语言流畅,故事精巧,人物形象丰富,12万字的长篇小说却像短篇散文一样好读,我想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非常好奇张嘉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如果通过这本书来了解张嘉佳,我猜也许他笔下的主角刘十三正是他自身的缩影。

  刘十三,一个从小镇出来的普通青年,曾费尽心思想要逃离这座从小长大的云边镇,最后误打误撞回到了故乡,然而曾经熟悉的故乡几乎一切都变了,从小的玩伴牛大田走歪门邪道变成了传说中的“浩南哥”,爱打麻将的罗老师摇身变成了罗校长,就连那个似乎会永远待在小镇的毛婷婷没想到也会准备离开云边镇,在这里有那个以为早已死去的少女程霜,最重要的是还有曾经想要逃离外婆王莺莺。云边镇的改变恰如只有他外婆王莺莺开的小卖部,当初只有一个小卖部,如今却遍地都是超市。在这个遥远,带有神奇色彩的云边镇,每天上演着各种不可思议的爱恨情仇,对返乡人刘十三来说,是一个既逃不开,更回不去的地方。如果张佳嘉呈现给人的云边镇是这样,那么我心中的云边镇又该是怎么样的?

  很多年以前,我回去过老围村。那个仍旧是灰白混杂水泥建造的平角楼,只是那里已经被政府列为文化遗产,昔日几十户人家热热闹闹住在这里的场景早已消失,供人上佛香的祠堂早已荒废,枯井仍旧被封,只是从木条变成了水泥,外面的池塘早已抽干,不再是木头和红砖围起来,而是变成不锈钢栏杆,还有人日夜把守看管,谨防意外发生。曾经在这里认识的小伙伴早已离去,不再有人掉进过池塘,还有那个不爱的我奶奶,不再会坐在石凳上,她早已逝世,就像这里,老围村永远回不去一样。

  我想这本书除了好读感人的原因大概是读者会不知不觉就把自己代入其中。而我同样如此,我想我是一个劣质版的“刘十三”,而我的奶奶也是一个劣质版的“王莺莺”。我不像刘十三那样勇敢,而我的奶奶也不会像王莺莺爱着刘十三那样爱我。我小时候曾经渴望得到奶奶她的关爱,也许是奶奶和妈妈的婆媳矛盾导致这个孤独的老人下着狠心不喜欢我,宁愿喜欢我的兄弟姐妹,有吃有钱有玩具都会当着我的面给他们,唯独不给我。在她的眼神里,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关爱,即使曾经我还为了想让她爱我做过努力,为她画画,故意在她面前和小伙伴打架,只是她看着我的眼神仍旧如此冷漠。

  很多年以后,我们家搬出了老围村,我也不再纠结奶奶是否爱我这个问题。我像刘十三一样,费劲心思逃离老围村,就像不断逃避奶奶不爱我的事实。直到住在老围村的.奶奶死了,老围村被列作遗产,在奶奶的灵堂上,我没有哭,也许是这么多年来渴求的东西一直没有得到,就像生前她也不曾仁慈地给过我一丝关爱,我同样冷血地在这个葬礼上倔强地回应着她。奶奶死后给我的兄弟姐妹都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只是唯独只有我是一个破旧的铁盒,我想里面都是装着些没用的东西。因为害怕被人知道奶奶不爱我的事实,我没有第一时间打开它,而是躲在在灵堂附近后巷的一个凉亭打开了它,没想到里面不仅有装着钱的红包,还有那些年曾经想给我的玩具,在那一瞬间,我含着眼泪抬起了头,仿佛看到了昔日那个老围村,老旧有裂痕的灰白水泥墙,熙熙攘攘的人们在祠堂排队上香,外面的池塘有许多小伙伴正在池塘钓鱼玩耍,一不小心有人掉进了池塘,那个在村口摇着竹扇的老人,看着远处跑来的小孩不断对着她喊奶奶,她缓缓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那一天冷血的我却没想到会躲在灵堂外为一个不爱我的人,哭得泣不成声。

  很多年以后,我遇到了《云边有个小卖部》,它让我想起了这一切。我想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云边镇”,如果张佳嘉这本书是为了让我们想起那个故乡,想起那些人,我想他成功了。他久违地让我再次回到回忆那个老围村,我心里那个“云边镇”。这里有我曾经陪伴我的人,也有彻底离开的人。这些年无论在那里,我到过的山,去过的海,即使那个故乡,那个老围村早已消失,可是却早已在我心里建筑起来,无论我逃到哪里,我都无法逃离这里。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相关文章: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1-18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0-28

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11-19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5篇01-13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5篇04-07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4篇06-15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精选15篇]07-06

人有两个宝教案12-29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