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2-03-15 16:38:5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笔记(集合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读书笔记(集合15篇)

教师读书笔记1

  1.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 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

  3. 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该引以为荣的事。

  4. 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5. 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时间20xx年教师读书笔记作文。

  6. 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

  7.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

  8. 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

  9. 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10. 通过阅读而做好准备的注意力,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11.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读书笔记2

  我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其实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其中“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教师读书笔记3

  在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后,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开始了朱永新老师《致教师》的路。这本书,不同于李镇西老师的那本书,那本书主要是讲故事,让你从故事中学到教育方法,而这本书主要通过解答教师疑惑,比较擅长解决教师日常遇到的问题。下面我就这本书,说说我的感受。

  一、正确认识教师这份职业

  在《致教师》的前言里,有这么一段话“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就是一朵花,教育应该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以此去照亮学生;教师不是春蚕,教师的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是啊!历代人都会把老师比喻成园丁、春蚕或者蜡烛,这本是对老师的赞美,但却无形之中限制了老师的成长。老师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老师不能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照亮别人;老师也是花朵,不断汲取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好庇佑比自己娇小的幼苗。

  二、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师队伍日益壮大,那么到底为何那么多人选择做教师?到底是因为喜爱这份职业?还是为了传说中的“铁饭碗”?说实话,我想大多数人选择这份职业的最初原因都是因为收入稳定,有保障吧。当然,我和我家里的人最初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在和学生相处了那么久后,慢慢改变了我的想法。教师的理由有很多,它并非是因为那些名誉地位,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亲切的问候,是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成长的痕迹,是日积月累的点滴幸福……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学生,因为他们带给我们的所有感动。平凡之中,点滴之间,都是幸福最真实的存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平凡中寻找、发现幸福,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幸福!在这本书里,我发现原来新教育是这样的,老师在教育里诗意栖居,通过坚持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来自我培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教育的旅程中边走边看,诗情画意,这就是做教师的理由。

  三、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

  “不做谋财害命的教书匠”,这句话一直都被许多老师铭记在心。教书匠年年讲老内容,年年用老方法,每天每月每年都在重复自己。这不应该是一位教师的做法,只有我们坚持完善自己,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意识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这才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另外,在班级里,最让教师头疼的应该就是问题学生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转变问题学生呢?通过阅读书籍,我也知晓了一些方法:1、深层次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找到解决办法。2、建立班级温暖领域,通过班级氛围改变学生。3、走进他的家庭,帮助建立亲子关系。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因此我相信,适当的温度能给予他无限的热度。

  四、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

  人活着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活出独特的自己。每个人都在让自己活得有意义,过得有价值,从而获得幸福感,那么幸福的源泉是从哪儿来的呢?它有三个途径:

  1、物质生活的满足。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何谈幸福呢?但拥有物质你就觉得幸福了吗?不,那种幸福感微乎其微。

  2、人际关系的满足。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人际网中,而人们往往能从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身上受到尊重,获得信任感,从而获得幸福。作为教师,绝大多数幸福感是来源于我们的学生。

  3、来自自己的内心。不断地给自己鼓励,设立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当你达到这个目标时,内心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其实获得满足就是幸福。

  其次,教师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因此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他。言传身教是做好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为何建立家校共育的原因。建立家校合作,利于加强学校中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树立共同观念,促进学生进步。

  五、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非常轻易地感受到新教育的魅力,但实行新教育并不仅仅是个别老师的任务,它是我们所有教师应该做到的。因为有了所有热爱教育的人,因为有了众多不断创新的人,因为有了坚持发展自己的人,才有了新教育,也让新教育不再是一个梦想。出发吧,带着使命,带着爱,当希望之花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上,在丰收的季节,我们就可以尽情收获,肆意洒脱。

教师读书笔记4

  诅咒敏感期。一开始这个词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总觉得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总爱说“臭屁,臭屁老师”这样的词语。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便找到了答案。

  三四岁左右的孩子,迎来了诅咒敏感期,这时候的他们发现了语言的力量。经常会从他们的口中听到“屁屁屁,”这样的话语。他们从这个话语中感受到快乐。

  最近班上的灏灏就到了诅咒敏感期。有一天灏灏和晴儿下楼换鞋,看到了厨房阿姨走过,两个宝贝便对着阿姨说:“臭屁阿姨,哈哈哈。”说完以后特别开心。阿姨则微笑的说:“两个小家伙。”工作中,宝贝有时也会突然说一两句类似这样的话语。有时会对我说:“秀屁老师。”我给与的回应则是:“我比较喜欢你叫我秀秀老师。”

  在诅咒敏感期时,我们不需要给孩子太过强烈的回应,我们的反应越激烈,孩子就会越兴奋。他们就会更有力得去使用这些语言。看,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我们平淡的回应就是最好办法。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度过。

教师读书笔记5

  在学校里学生有作业,老师也应该有作业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我打算在看了这本书后写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就知道这是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我觉得很枯燥,没兴趣看。可这是作业,作业总该完成。于是我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看完这本书,我不得不惊叹苏联的教育如此先进,如此科学。虽然距今已有几十年了,但就站在现代的教育角度来看,苏联的有些教育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先进性。苏联的教育为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苏联教育界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就是其中一位。赞科夫对传统教学思想进行挑战,并指出其重大缺点,我们不能不说他是一位大胆、有创造性的革新家。严格来说,他的教育思想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修正、补充和发展。

  我特别欣赏赞科夫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他的实验教学的主要思想就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体现这一主导思想并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是:(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在这,我主要谈一谈第二条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强调复习,而且是多次的单调的重复。上学年,我任教一年级。每上一项新内容,几乎要花半节课复习,教学进度很慢,慢得让我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说真的,复习多了,我自己都觉得没劲,更何况学生,那些优秀的学生早就掌握了,可是后进生恐怕还是一知半解。然而,一年级毕竟是学习的起始阶段,多次复习还是有必要的。但是高年级呢?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讲同一个材料,学生则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听教师讲解。比如一篇语文课文,单是讲新课的时候就以各种名目读四五遍,课后还要求学生熟练,复习时又要读。用两节课可以讲完的课文,却要用三四节课。其实,有些课文是浅近的,只要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一遍,学生就懂了。读第一遍,学生还喜欢听。再读,学生就不要听了。学生知道你以后还要读许多遍,索性连第一遍也不注意听。赞科夫说:“这里我想起条件反射论的创始人巴甫洛夫的话。如果刺激集中在大脑皮层的一个地方,或者像巴甫洛夫实验室里常说的那样,老是叮在一个细胞上,就会使它进入无兴奋状态,于是出现睡眠——完全的或局部的睡眠。”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半睡半醒,提问他时表现出那种惘然若失的样子,并不奇怪。据观察,采用这种教学法,到一个学习日结束时,儿童神经系统的抑制现象很严重。

  上述的例子说明:单调的重复、烦琐的哲学和形式主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把教学进度拖得很慢,而且更严重的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复习和巩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用在这上面的时间太多了。赞科夫认为,有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不需要当时就练到那么纯熟的。要求一下子练熟,势必要搞机械重复和死记硬背。例如打算盘,让学生练得极其纯熟,但是以后不用算盘了,几年之后几乎忘光。赞科夫说,成年人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不一定都是一下子背出来的,只是因为他们常常要用到它,谈到它,所以达到了高度熟练和终身难忘的程度。而对于年龄尚幼的小学生,为什么要强迫他们一下子都记牢呢?这种要求学生连续重复而“一下子”记住的识记方法是很不科学的。

  “高速度”不是“开快车”、“赶速度”,不是一节课上学的东西越多越好。“高速度”的意思不是搞多次的、单调的重复,以至把教学进度拖得很慢。这个原则要求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以丰富多彩的智慧,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把这些知识纳入一个广泛的体系。

  我觉得,赞科夫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尽量灵活地遵循这五个原则,特别要遵循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浮躁,确实应该静下心来,多看看教育理论书籍,肯定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帮助。虽然理论离实践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理论终归对实践是有指导作用的。

教师读书笔记6

  在这本书中我首先了解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标准作用的描述是:国家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个评价课程的基矗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和高中地理考试命题的依据,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对于老版本的标准来说有较大变化的是:地理课程标准目标中出现了;过程与方法的说法,明确提出地理教学不仅要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必要的知识获取和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以及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同掌握知识一样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此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被列为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而在人们以往的认识中,兴趣多被看做是使地理教学更顺利进行和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因素,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本身并没有真正被看做是地理课程的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变化。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基本标准,是使用于全国范围的最基本(底线)要求,地理教科书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范围往往会大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以被称为拓展内容。这些拓展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阶梯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虽然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未作要求,但与标准内容密切相关,是服务于标准内容教学的必要铺垫;二是提高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属于标准内容某一主题,但又独立于标准要求内容之外,多试教科书编写者或教师认为十分重要、根据教学需要加以适当补充提高的内容。三十探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标准内容的课外延伸,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前沿、时事地理和生活地理内容,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题,以弥补教科书的滞后性和难以完全适合地方教学的不足。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重新定位对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建议的理解,关注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关注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关注对地理学习重要活动质量的评价,关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在地理1中主要是自然地理,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首先要了解大纲要求。地理教学大纲的自然地理教学按宇宙中的地球、大气、陆地与海洋、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展开,重视对自然地理要素的教学设计。地理课程标准则提出了自然地理教学的新思路,对原有的一些具体指示点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相互关系、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海洋开发等,同时降低了一些内容的教学要求,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大气运动等。有关大气运动的课程标准共有四条,它们分别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课程标准有三条: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在地理2中主要是人文地理。同地理教学大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对比中可以发现,地理课程标准《地理1》的自然地理内容和《地理3》的区域发展内容变化更多一些,而人文地理内容的变化较小,但还是有些不同。有关人口的地理课程标准共有三条,它们分别是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也就是说,地理课结束后,有关人口的学习效果学生如果能够达到上述三条标准,就表明学生已经达到基本要求。有关城市的内容标准也是三条,分别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和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三条标准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有关城市地理的学习内容。工、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传统内容,主要偏重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对工、农业分布的影响。地理课程标准又增加了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

教师读书笔记7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书本学习是体验别人的经验;生活实践才是获得自己经验的好途径。

  教师面对的孩子都是最终要独立的成人。

  关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诚心服务家长。

  1、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2、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奉献。

  3、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4、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

  5、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6、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7、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8、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9、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10、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11、爱拼才爱赢。

  12、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教师读书笔记8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教师读书笔记9

  《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是李开复先生结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所撰写出来的,在书中李开复先生不仅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理论,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释成功的秘诀,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细细品读,书中并没有太多个人英雄主义的丰功伟绩,用最平凡的语言阐述他眼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逻辑缜密,案例清晰,语言流畅,不由得对他阅历的广泛,观察的细致,知识的渊博,思维的深厚,观点论据的精辟深以为然。

  本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章节是《合作沟通——信息时代的成功之道》。章节中主要讲的是团队合作。读完后,我十分深刻地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最注重的就是互相的交流及表达,团员之间只有分享相互的信息和资源、积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沟通是团队合作成功的基础,有效沟通的四个秘诀:

  其一、悉心倾听;

  其二、大方积极;

  其三、直截了当;

  其四、不同意的艺术。所以,偶得启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定当携起手来,让我们的名师工作室“名起来”,实现我们共同成长、提升之目的。

  “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就这样做最好的自己吧!努力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同事,做最好的朋友。

教师读书笔记10

  作家曹文轩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

  一个强者。”也许,这正是他创作《青铜葵花》的初衷。所以,《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诗意和淡定的姿态。除了青铜,还有青铜的父母、村里的人们,还有城里的两个阿姨,他们都让我们看到:苦难并没有摧毁人,反而使他们呈现出人性熠熠的美丽的光辉。这就正如作者曹文轩所言:“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惊不变的优雅态度。”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所普遍缺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青铜葵花》不是一部普通的儿童小说,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苦难不是生命的意外,而是生命的常态。

教师读书笔记11

  《幼儿教师六项教学技能指导》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从头读到尾,发现了自己以前有很多地方疏忽了,看似无大害,但是日积月累就是大毛病了。

  书中分六大板块,分别是:语言、音乐、美术、舞蹈、游戏、手工。内容很全面,可以说里边不仅有对老师的理论教育,还附有特色教案,而且教案是以详案的方式呈现的,最后还有对前教案的总结分析。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这样的方式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学的更精了。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在书中学到的有用知识,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理论学习,让专业只是更加深化

  幼儿园教育已经在逐步的被教育专业重视,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语言是五大领域之一,语言教学就是靠说来学习,可能没深入接触的人会觉得语言领域不就是说说故事,念念儿歌,孩子们会说会念就说明掌握知识了。

  其实语言领域的教学哪有这么简单,不仅让幼儿要学会教材知识,更应该发展孩子们平时语词的丰富,能用丰富的词汇形容事物等。在这之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我在书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它归纳了很多要点,让我一目了然,学起来很轻松。并且当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我经常会去翻阅书本,其中归纳的概念理论,以及举例的案例,让我理论结合实际,边探讨边理解。

  二、教学教案,让教学过程更加丰富

  我喜欢这本书,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在理论概括后还配套了几个教案,而且教案都是以详案的形式出现的,每个环节都非常清晰,提问与互动安排的都恰到好处。有时我会运用书中教案中的方法套用到现实教案中的撰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能因为有了其中的几个关键步骤,马上就是使整个教学课堂发生变化。

  有时教学工作中碰到像手工美术之类的教学,就没有像其他领域准备的`那么充分,我以后应该要改正这样的教学态度,在这样的技能教学中,孩子们同样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从书中的教案中,我发现,那些老师把一堂美术设计的就像语言一样优美,科学一样规范,孩子们上这样的课就像是在享受一样。

  三、教育总结,让教育方法更加实用

  教案后面附有教案的设计意图以及方式方法的变换原因,我觉得这对我的帮助很大,一是让我学习到了各领域的重点所在,二是让我学习到了不同教学所能采用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平时中很实用的东西,任何教学活动都可能碰到,所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还会用笔记录做些记号这样便于以后的翻阅。

  一本好书值得一直翻阅,懂得收获也要懂得分析思索,这样自己才会有更快的成长。

教师读书笔记12

  风很平凡,如果吹在夏天;水很平凡,如果是沙漠上的一泓清泉;雪很平凡,如果飘落在冬日与春日之间……

  同样,教师也很平凡,他们那孜孜不倦的无私奉献。 每次看到老师在粉笔沫飘扬的讲台上讲课心中一阵莫名的感动。它们像老师的汗水挥洒无数,它们像老师的心灵纯洁无暇,它们像老师的心胸,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我们。 每次看到老师在专心致志地讲课,而忘了拭去鼻尖的汗滴,我的心中一阵心酸。我凝视望着它,我相信它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珍珠。

教师读书笔记13

  1. 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2.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

  3. 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

  4. 让孩子相信自己,别摧毁他们的梦想。

  5. 当你走进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

  6.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社会会增添多少个医生、兽医、考古学家、律师、慈善家……

  7. 教师必须以高标准来要求每个孩子,并且要尽力推动他们达到那样的水准。

  8. 如果我们把教育浅表化,并且因为学生努力了就给他们A和B,那我们其实就是在帮倒忙或者做绊脚石,这样做无法帮他们做好在现实世界获取成功的准备。

  9.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随随便拍背鼓励,就因为我们想让他感觉好受一些。不应当得到的表扬只会让我们的学生遭遇更多的失败。

  10. 高期望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但是,你不能仅设定目标而不采取行动,只是说“努力进取吧”。

  11. 当呈现给学生们的是积极的鼓舞,而且让他们感受到被鼓舞的状态时,他们就如同时刻面临一场挑战,他们就会愿意分离一搏。

  12. 应在老师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信任之桥。

  13. 当人们还在努力工作时,也许他们尚未做到最好,如果你对他们表达了感谢和赞赏,他们就会受到一种鼓舞,今儿为了不辜负你的感激而更加努力。

  14. 相互尊重是帮助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互相支持关系的最佳方式之一。

  15. 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孩子们时常抱怨老师是天性使然。他们一般会抱怨老师不喜欢他或者老师责备他了。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提醒孩子想想老师为班级以及为他个人做过的所有事情。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保持积极状态,而不是把他们带入消极的泥潭。

  16. 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17. 教师应该提醒自己,你所希冀的并非来自孩子们的感谢,你追求的应该是孩子们的成就以及对他们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8. 请走进孩子的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可以信赖的顾问、一个教育者,以及一位指导者,甚至有时候还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

  19. 我曾与很多“看似问题丛生”的学生相处过,一旦外在的隔阂被打破,我总会发现,他们本质上都充满激情,富有天赋。我们不可以放弃他们,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的潜力。

  20.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对他们微笑。如果学生们认为你乐于见到他们,你喜欢和他们在一起,那他们就会更加喜欢你,并且会很快以微笑回报。

  21. 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即做教师并非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使命,召唤我们服务于更高的目标、付出自己的全部,把为我们的孩子创造幸福和安康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22. 用找借口的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你把时间用在找借口上,那你其实也就浪费了那些原本可以用在找出解决办法上的时间。

  23. 家长也要毫不犹豫地让老师知道你们需要他们的建议,以更好地帮助孩子。问问老师在家里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那些优秀的老师总会有一些很好的建议。

  24. 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我们要求学生勇于创新并追求卓越,我们也应同样要求自己。

  25. 教师应该记住,我们展示给学生什么样的标准,他们就会确立什么样的标准。

教师读书笔记14

  摘1:历史教学法专家、北京教育学院赵恒烈教授当时也在28中执教,跟我在同一个教研组。那时候他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他不仅课上得好,而且还潜心于教学法的探索。他不仅研究教法,而且在与他交谈中,他说“中国还没有一部自己的历史教学法”,流露出要为中国历史教学法闯出一条路子来的宏大志愿。

  启示1:成功总是垂青于有理想、肯付出的人!

  摘2:课余记笔记,写心得,做摘录。

  启示2:似乎写笔记,写心得,做摘录是那些成功教师的共性。成功的教师都应该是生活、工作中的有心人。

  摘3:备课三部曲是把教材由薄变厚,再由厚返薄的过程。

  启示3:我认为学习应该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书本由薄变厚的过程,读出书本中言外之意,读书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是知识的理解过程;第二阶段,是将知识由厚变薄的过程,有了自己的理解,将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知识发生联系,进行纵横联系,经整理之后有序地存入自己的大脑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是知识的储存过程;第三阶段又是将知识由薄变厚的过程,当我们遇到实际问题,将存于大脑里有序知识源源不断地提取出来,为我们生产、生活服务,这是知识的应用过程。

  摘录4:一次备课不能到位,我就来一个长计划短安排,每节课接触一些原始材料,每学期重点备好几节课,有选择地深入攻下几个问题。积跬步总能致千里,这是我的战略思想。

  启示4:做学问,贵在有序、系统和坚持!不要太急功近利,而应做到厚积薄发。

  摘录5:我平时备课也总要接触各种看似对当前教学用不着的东西。更深层的东西,更广泛的涉猎,可以加深功底,可以提高素质。

  学问是没有止境的,素质的提高也是没有尽头的。

  启示5:中学老师,大学老师只是一个分工不同,不要认为大学老师水平就一定比中学老师水平高。中学老师的学术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相信学习可以改变很多。

  摘录6:“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的观点,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言之有史,反对了当时脱离史实、空发议论的偏向。

  启示6:看了这个发现各门学科教学都尽量不要摆脱该学科的学科本色。数学课不能没有数学味道,而且数学味应该是主打味。

  摘录7:“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的口号,从历史教学知识性与思想性相一致的这个特点出发,提出要挖掘教育内容内在教育因素,而不是外加一项教育内容的主张,反对“穿靴戴帽”式,标语口号式,强调了要突出一个“寓”字的教育教学思想。

  启示7:数学文化、数学史料、德育元素等相关渗透应结合具体书内容进行融合,尽量不要自成一体,给人感觉有些多余的味道就不好了。

  摘录8:

  思想史之难,难在“抽象”。变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如能从形象入手,学生看得见,感得到,然后再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往往便易于理解了。

  同一个历史时期,好几个头绪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讲课最忌双管齐下,多头并进,全面开花,抓不住一个中心。倒不如先从某一个问题突破一环,讲深讲透,然后对其他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这个做法,头绪再繁再乱,也可以全盘皆通。毛主席论打仗,说要打歼灭战,不要打击溃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通过一仗一仗歼灭战,最后便能全歼敌人,获得全胜。

  历史教科书中概念化的词语虽然不多,但是仍然存在。概念化的辞句,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课时,可以用具体的内容来充实它。

  历史教科书中概念化的词语虽然不多,但是仍然存在。概念化的辞句,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课时,可以用具体的内容来充实它。

  图表的优越性,在于脉络清楚,头绪分明,以简驭繁,直观性强,因此图表的设计,一忌包罗万象,求全而不简;二忌文字冗长,长篇大论,降低了图表一目了然的直观效果。

  启示8:数学学习在很多地方需要跟现实生活联系,跟过往知识联系,需要恰当的比喻,更需要恰当的直观,总之应一切为方便学生理解服务,教师在授课应该有效率意识。

  摘录9: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讲课声音太高,语音的刺激太强,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注意力不能持久,必然降低听课的效果。

  不能匀速前进。老和尚念经,平平的缺乏变化的语调催人欲眠,容易使人感到困倦。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不能晦涩艰深。

  教师教学语言要口语化,要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语。

  历史课堂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科学性是第一位的。

  历史课堂语言要讲究一个精字,说话务求明白、简练、干净。简练干净的语言使人神清气爽。冗长而抓不住重点的话越讲得多,听的人越糊涂。教师从第一天走上课堂开始,就应该防止出现“官腔”、“训话腔”。一句话一个“啊——”,两句话一个“懂吗”,不断的“这个、这个”,无数的“嗯嗯”……这些官腔、训话腔,会成为一种疲劳因素,在你讲话内容的外壳上蒙上一层尘雾,使本来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

  准确而精练的语言使人产生美感,而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来回重复,只能使听者生厌,兴味索然。

  启示9:课堂尽量作到:语调抑扬顿挫,给学生有适当调整的时间;语言要尽量科学、简洁、形象,不要出现科学性错误,乱打比方,大量口头禅等语言垃圾现象。

教师读书笔记15

  今天我去杭州市体育局采访认识了一位身残志坚的余绍森爷爷,他是在做体操是摔成了残疾,但他没有放弃他的理想,现在他是幼儿篮球操的创始人,还获得20xx年“感动中华“奖杯。

  要采访余爷爷了,我心里非常激动,左顾右盼等啊等,就在我站在门口上窜下跳的时候,我看见余爷爷正坐着轮椅过来了,“余爷爷,余爷爷”我们叫着并跑了过去,余爷爷也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队员们问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也开始问余爷爷做幼儿体育时第一步做了什么?摔伤后用了多久的时间来平复心情?余爷爷告诉我:“当我从一个拥有强健体魄的运动员摔成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后,我也急得不行,拼命想要治疗,再难再苦,至少要重新站起来啊”。可是受伤后的六年中,我做过三次大手术,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但奇迹始终没有出现,后来我考虑再三不能就此认命,决心继续从事体育事业——“用脑子搞体育研究”。我开始自学日语,并报考上海体育学院的大专函授班,坐着轮椅坚持上课风雨无阻。”

  我听完后,很震惊,很感动,觉得自己遇到难事畏难太不应该了,我要好好的像余爷爷学习。余爷爷教会了我们要面对现实要打好基础,余爷爷告诉我们少年强则国强!希望以后还有这样子的机会能采访这样的人

【教师读书笔记(集合15篇)】相关文章:

1.教师的读书笔记

2.教师读书笔记(15篇)

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4.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5.教师读书笔记合集15篇

6.教师的读书笔记15篇

7.教师读书笔记(精选15篇)

8.新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9.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