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2-01-15 11:18:5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在唐山地震34年后的2010—7—24晚我的唐山老乡发小省电视台姗姗打来电话要一起去省艺术中心看晚上10:10分的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以前的票价一毛五,现在票价七十五,不能说物价飞涨,得说是现在的生活好了。之前接触过这部片子相关资讯,知道讲的是灾难面前关于爱,关于希望。如果仅仅是灾难片,可能我也不看了。我知道自己肯定会看哭,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甚至看到孩子路上捡了钱交给警察叔叔都会感动的要哭,但这部片子不光为骗取眼泪那般单薄无力,它更厚重些,它让人们知道——爱、宽恕和珍惜,这三个词完全是我脑子里自动蹦跶出来的。

  影片一开始,无数只蜻蜓随着镜头、沿着铁路飞去。方大强以为是一场大雨即将到来的预兆,却不知那晚是他和家人来不及说再见的永别。影片以普通一家人的生活为情节主线展开。恩爱的夫妻,漂亮机灵的孩子,姐姐护着弟弟,丈夫养活着妻儿,平淡但幸福的日子,都在7月28日这天凌晨3点28分,被一场地震毁灭了。哄完可爱的龙凤胎睡觉、干完活,大强和元妮在卡车里偷偷亲热——美好,羡煞旁人。一阵巨响,美好散去,悲剧到来。塌了,都塌了。死了,都死了。我不敢再看,于是闭上眼,随着倒塌的巨响和人们的惨叫,在脑海里放映记忆中叫做地震的东西。看到孩子被困在房间里,无助的喊着妈妈,我的眼泪就下来了。男主人公不由分说的把女人拦住了,自己冲到了前面,我是男人,我强壮,我有保护妇孺的责任,如果现在的男人叫男人的话,那个时代的男人应该定义为英雄。我们经历过,我觉得现实的悲惨程度绝对要比电影里强大得多。为了救元妮,大强死了。地震停止后,两个孩子分别被压在一块楼板的两端。时间紧迫、救援条件落后——元妮经历了人世间最的抉择——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而在她说出救弟弟三个字后,女儿绝望了,元妮也给自己留下了人世间最最巨大的愧疚。杠杆两头,是两个孩子,只能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闺女,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哪个都得救啊,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这个叫决定么?这叫挖心挖肝啊。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埋在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偏偏没死,于是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欣慰的是,方登幸存。灾区重建中,孩子的奶奶和姑姑怀着悲痛和对元妮的埋怨,来接小方达去济南。长途汽车开动时,孩子的姑姑对奶奶说,接走孩子就是要了元妮的命。停车,奔跑,“妈妈!”“达!”徐帆撕心裂肺的叫喊,整个影院万籁俱寂,我的视线突然模糊。眼泪决堤了。

  时间一转,1986年。幸存的弟弟和姐姐都长大了。弟弟方达断了条胳膊跟着妈妈,重新开始生活,过着拮据的日子,妈妈认为他应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方达没有,懂事坚强的他离了学校一样成才,和朋友一起踏上了证明自己的道路。关门,儿子离开了,元妮瘫软了。母亲绝不再嫁,她说:谁能拿命来对我好?其实在这点上,她并不苦,一些人没有在身边,在心里活着足以,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己心里跟个死人无异的强。姐姐被军人干部家庭收养,生活条件宽裕,但方登时而会在梦中见到自己的亲人,哭喊,醒来,头痛。镜头一转,方登背着行李去大学报道,邂逅了负心汉。几年过后,事业飞黄的方达开着bmw,带着女友回家看望母亲,要把母亲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元妮固执地要求一直住在老房子里,用她的话说,她怕大强和方登的魂回家时找不到路。她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镜头又转,方登怀孕、退学,离开了养父独自一个人生下孩字,做家教,后又远嫁加拿大和一个大她16岁的老外共同生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姐弟俩不约而同地到灾区参与救援时候重逢。无巧不成书,两人在偶然中相认,虽然影片没有描写,但是过程大家可想而知。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收到女儿幸存的消息,元妮颤抖得连饺子皮都捏不上。我本以为方登进门的时候,元妮会跑出来跪在女儿面前忏悔。但是心情复杂的元妮却是异常平静地请女儿先进屋。下跪、忏悔、泣不成声。我再次投入剧情。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这个当初地震之前给儿子吃而没分给女儿的西红柿,整整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不身为一个母亲,你永远不知道做母亲有多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以前一直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是了却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达到5亿,就是一部大片。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都拿捏的非常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了都认为非常不错的。影片不单单是灾难片,更多的是灾难面前的爱和希望。它让人们知道——爱、宽恕和珍惜。

  影片以普通的一家人生活为情节主线展开。恩爱的夫妻,漂亮机灵的孩子,姐姐护着弟弟,丈夫养活着妻儿,平淡但幸福的日子,就在7月28日这天,被一场地震毁灭了。

  一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地震,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真的如草芥般无奈,像被猎杀的兽,一个个倒下。

  看到孩子被困在房间里,无助的喊着妈妈,我非常的感动。男主人公不由分说的把女人拦住了,自己冲到前头救孩子,可惜没有救出孩子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重担压到了女主人公身上。杠杆两头,是两个孩子,只能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哪个都得救啊,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这个叫决定么?这叫挖心挖肝啊。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埋在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偏偏没死,于是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妈妈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重新开始生活,懂事的儿子离了学校一样成才。女儿被一对军人夫妇领养,决口不提以前的事情。母亲绝不再嫁,她说:谁能拿命来对我好?其实在这点上,她并不苦,一些人没有在身边,在心里活着足以,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己心里跟个死人无异的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跟随了元妮32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都无法修补啊。

  2008年汶川地震,姐弟俩一同参与救援时候重逢,俩人一同回家看母亲。

  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这个当初地震之前给儿子吃而没分给女儿的西红柿,整整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

  电影的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一叠连声的对不起背后,是两个人32年的苦痛煎熬。

  那母亲对女儿的一跪、那晚到了32年的西红柿、那墓碑前的天安门字样的书包、那每年都和弟弟一样的课本——母亲的伟大,无法容尽。

  从影片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也懂得了不仅仅只是悲伤和落泪,更多的是要看到希望。珍惜生命。如今的唐山是个繁华的都市,伤痕也许无法一下子从人们心中抹去,但我们希望重新建起心灵的家园。

  在这个时代,我们又经历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自然的灾害我们无法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强,名族需要用坚强来战胜困难。我们哭过,我们痛过,我们绝望过,但我们都站起来了。让我们以《唐山大地震》纪念罹难的同胞,同时我们正视痛苦,在未来的路上能走的更远。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生命就有了意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又引起一股地震议论热潮,《唐山大地震》的播出成为一个经典。如果你想大哭一场,去看《唐山大地震》吧。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

  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

  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珍爱生命,珍爱身边的人,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这部电影请的是韩国的特效制作队伍,所以以为会像《2012》一样在视觉上很震撼,可是看了以后才知道心灵的冲击早已冲淡了视觉的震撼,这不仅仅是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是主要着眼于这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的影片,冯小刚夫妇一导一演,以质朴的电影画面和语言传达出主人公对家庭、亲情的永恒依恋。

  我是地震那年出生的,所以电影开始的镜头——买冰棍、吹电扇、画手表,一下子叫我回忆起儿时的情景。除去开场地震来临、震后废墟上的痛苦抉择以及结尾家人相认的感天动地,电影叙事的中间部分几乎看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恸哭,可是眼泪大多时候却是不自主的流了下来。

  整场电影下来,除了演到汶川地震开场的时候带笑笑童鞋中途去了一趟洗手间眼睛是干的,其余的时候泪水始终在奔涌。每个场景每句对白都触碰我的软肋,我是彻底的被这部电影征服了,感情爆发了无数次。笑笑在一边忙不迭的给我递纸巾,还对LG说,我不要在妈妈身上坐着,衣服都被她弄湿了!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令我感情大爆发的几场戏吧!

  感情爆发点一: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舍了谁都能要了当妈的命,被舍弃的姐姐方登当听到母亲所做的抉择后流下的那道委屈和绝望的眼泪就像针扎一样刺痛我的心。徐帆撕心裂肺大骂"老天爷,你个***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了。因为母亲无奈的抉择,方登32年来一直没能走出这个阴影,就像在影片结尾方登问妈妈:"这32年你是怎们过的"一样,这孩子的32年也生活在无尽的痛苦、怨恨和失落中。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我也曾经问过LG的,"妈妈、老婆、孩子同时落水,你会救谁呢?"现在觉得这句话实在是太愚蠢了,不管是谁,在这种状况下都无从抉择,选择实在是太难太痛苦了!

  感情爆发点二:奶奶要带震后余生的孙子走。说实话老太太虽然很绝情的要带走缺了一只胳膊的孙子,留下孩子妈妈独自一人负罪的生活,并且说出"要不是因为你,我儿子也不会死"等等令人伤心欲绝的话,可是我从心里并不是很怨恨她,因为换回母亲的角色来想,她也是痛不欲生的,她不是一个不近情理和残忍的女人,不然她也不会在汽车启动后望着伤心欲绝的媳妇在女儿的劝说下改变主意,重新叫孙子回到妈妈的怀抱。当老母亲坐在远去的汽车上,望着相拥的母子俩,流下不舍和辛酸的眼泪,我再一次控制不住哽噎了。

  感情爆发点三:祭奠亡灵之时。当镜头推出满城祭奠亡灵的镜头时候,那种心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形容。当星星点点的火堆,寄托生者的哀思之时,真的从心里希望阴阳之间可以通话,可以相见。母亲带着儿子给罹难的丈夫和女儿烧纸,并一遍遍说着新家的路线,期待丈夫和女儿能时常回家看看,当因为没有去考大学毁了前途、辜负全家希望的儿子说出:"早知道,当初就该别救我救我姐"时,母亲狠狠甩向儿子那记耳光,就像抽在自己脸上一样,生疼生疼的。

  感情爆发点四:令人钦佩的儿媳妇——小河。小河是儿子方达在外闯荡天地,事业有成后带回家的儿媳妇。小河的豁达和对婆婆的理解真的叫人打心里敬佩她。丈夫事业有成,开宝马车,有能力叫家人住更大更好的房子,母亲不愿意,依然坚持住在老房子,儿媳妇没有说什么,反而责怪丈夫不该说出令婆婆伤心的话,一家人挤在小窝棚里,迎接孙子的到来。过年了,外地媳妇小河要带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去父母家过年,可是方达坚决要妻子留下儿子陪自己的母亲过年,夫妻俩爆发了家庭大战,太理解小河的委屈了,从心里觉得儿子方达的这个做法实在是太霸道,太不讲道理,太偏激,原本以为夫妻俩会因此而鸡飞蛋打(电影里的原话),可是小河这个善良的女人,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儿子陪伴孤独的婆婆过年,自己和丈夫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当小河推开婆婆的房门,依依不舍的轻吻儿子告别,被丈夫拉走后,我再次泪如泉涌。想想小河父母巴巴盼望外孙的眼神和失落,我的心被揪的更疼了!

  感情爆发点五:女儿与母亲的相认。当女儿在父亲的遗像前,看见母亲为她洗干净镇在水里的西红柿后,我的眼泪又已经开始止不住了,之后,母亲向女儿下跪忏悔,说出32年来自己一直在向她赎罪,女儿终于原谅母亲,最后女儿在墓地自责的说出那句话,"他是我弟弟,他活着,多好"。之后一段王菲的《心经》开始荡漾,空灵的声音,真是净化心灵。

  影片的最后缓缓地展现了现在的唐山大地震的纪念碑和广场。23秒,让一座城市顷刻间沦为废墟,24万人失去鲜活的生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32年,重建的城市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但幸存者却难忘那场灾难,一场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也让更多的人对生命有了重新的思考和感悟。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因该学会更加宽容和珍惜!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一直以来一个人没有勇气看《唐山大地震》,昨晚早早的下网,让老公陪着看了,随着剧情的演绎,心情跌宕起伏,无法抑制的恸哭。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让我们流下的不只是眼泪,而是震撼灵魂。

  《唐山大地震》的震撼,不是矫情,它不是导演的杜撰的灾难片,它是真实的,历史重播。

  看着影片中那些房屋顷刻坍塌,无数生命转瞬被吞噬,我们那颗心无法做到冷漠。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眼泪总是不由的流出,心在颤抖,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平复自己,唯有借助文字……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时我还没出生,每次从别人口中听说,但真的没有概念。冯小刚导演的这部电影,是发生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时,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母亲李元妮在废墟上扒拉着,哭喊着:“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都救吧,要都救出来啊,我给你们当牛做马!”撕心裂肺的声音把我们的心都震疼了,哭碎了。救助员只有粗糙的双手和简陋的工具,生命危在旦夕。救助员对母亲说,只能救其中一个孩子,必须选择一个,不然两个都活不了。这是多么的残酷,多么无奈的抉择,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母亲低泣,救弟弟方达。母亲这句话在姐姐方登的耳边如雷炸开,姐姐流下绝望的泪。

  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插入方登的心。

  方登心里痛啊,这一痛就痛了32年。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可在灾难面前,这份爱却又那么渺小,自己根本无力拯救孩子的生命。

  母亲心里苦啊,这一苦就苦了32年。

  谁也没想到,姐姐方登在尸体堆里奇迹般活过来了,后让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在方登的意识里,她是一个让母亲抛弃的孩子,她对母亲的纠结从地震那天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从此,她沉默寡言,即使有疼她爱她的养父养母,她也没向他们道出那段无法忘却的记忆。当年那块水泥板一直压在她心里,她无法快乐,无法救赎,心灵的余震和地震一样带给她难以忘却的伤痛。多年来,方登从没去唐山找过母亲和弟弟,在她心里面,家人都死了。

  弟弟方达虽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胳膊,长大后出息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车子和房子。他要接母亲过去住,母亲不依。他又想在唐山给母亲买套新房子,母亲仍不依。母亲说,我不搬,我哪都不去,不然姐姐和爸爸的魂回来,找不到家。母亲无法跨越横亘心上的那道坎,母亲说,如果我过得红花柳绿,就更对不起你姐了。次地震把母亲这辈子都毁了,母亲守着一堆废墟过日子。倒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母亲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

  我想,也许只有大悲大痛后才能大悟大彻,才能深切体会母亲心里的疼痛,才能感受母亲常说的“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镜头转换到2008年,汶川地震。姐弟俩看到地震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震撼了,往事宛若昨日,唐山和汶川地震多么相似,满目疮痍,痛彻心扉。泪流满面,拭去泪水,姐弟俩各自毅然决然的奔赴灾区,帮助灾区人民。在灾难面前,姐姐再一次目睹了骨肉不得不分离的痛苦,目睹了抉择两难全的残酷事实。姐弟俩意外重逢了,姐姐说,那个是弟弟,他能活着多好!我恨自己,恨自己的自私,恨自己折磨了母亲32年。

  一家人也终于团圆了。在墓园,方登愧疚地抱住母亲痛哭:“妈,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32年了,姐姐终于理解了母亲,原谅了母亲。心里那块坚冰,终于融化了。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部催泪弹,无疑冯小刚是聪明的,抓住人性温柔的弱点,给予我们沉重一击。影片虽是以地震为主题,但我想冯小刚更想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勇敢和不倒的信念。让我们看到了唐山人的坚强,也看到了世上最动容的爱。在我眼里,方登是坚强的。读大学时,与学长恋爱并怀上了孩子,学长叫她打掉孩子,美其名曰为她好,不想她牺牲。方登与学长分手了,她没打掉孩子,她对学长说“我是唐山人,你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牺牲!”从死亡线上活转过来的方登,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生命的弥足珍贵。她退学了,远走他方,并把孩子生了下来,独自抚养。

  方达是坚强的。地震让他失去了一只胳膊,但他并没有自卑,没有萎靡不振,相反,他用顽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这是个孝顺的孩子。命大,福大,用他的话来说,妈生了他三次,他活了三次。

  养父是坚强的。老婆病逝后,他与女儿相依为命。可女儿退学后就再没回家,没与父亲有任何的联系。清冷的家里,有日渐年迈的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牵挂和思念。当父女团聚时,父亲痛心地拍桌大吼,我每天都在想你,想你在哪里,想你到底过得好不好?那刻,我体会了一个父亲背后的心酸和坚忍。

  母亲是坚强的。地震让母亲失去了至亲的丈夫,32年来,她一直以为女儿也没了。这么多年来,母亲背负着沉重的愧疚,心里碎得跟渣一样,但她还是坚强的含辛茹苦的把方达养大成人。儿子提议母亲再找个伴。母亲说:“不找,要不是你爸拉我一下,我早就没了。他用命爱我,这辈子我就做他一个人的媳妇。我不亏。这一生还有哪个男人会拿命换我……”虽然早已泪流满面,但我仍要说,这个母亲是世上最幸福的。

  活着,抬头能看到蓝天,看到阳光,真好。活着,醒来能第一眼看到身边的亲人,真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珍惜当下,好好生活,好好活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画面的以无数飞舞的蜻蜓开始,出现了地震的前兆。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其乐融融。但是在地震的那一刻,方大强为了怕元妮受伤,拉过了前去救孩子的她,结果被压在了废墟之下。元妮抉择一双儿女的生死(一块石板同时压着了方达和方登,敲一头必伤另一头),结果元妮选择了救弟弟。这一句话深深刺痛了压在石板下的方登,她恨母亲,以至于她从死人堆里爬出后,跟着领养自己的养父母离开了唐山。元妮与差点被奶奶带走的方达相依为命。方登、方达,长大,上学,结婚,生子。最后在汶川地震的灾区相遇,方登终于在32年后,见到了自己痛恨了三十几年的母亲,在看到母亲用三十几年来赎罪,方登终于原谅了母亲,后悔自己当初的任性。

  此片感人的画面很多,几度让我落泪。

  乡亲问元妮救谁的画面

  方登和方达同时压在了石板下时,乡亲问元妮救谁,元妮一直强调的是“两个都救啊”。在乡亲的最后追问下,以至于快要离开时,元妮才说“救弟弟”,并不是她不爱方登,或许她只是想为她的男人,把生命给了她的男人,留下最后一柱香火。她从下决定的那一刻,也就决定今生为女儿赎罪,在救出方登方达时,她最先抱的不是奄奄一息的方达,而是“已死去”的女儿,她在向她道歉,求她原谅。

  方达从车上下来与母亲拥抱的画面

  丈夫、女儿的逝去,让元妮元气大伤,留下了唯一的儿子,在方达的奶奶和姑姑前来寻要时,她开始的拒绝是舍不得孩子,最后的放手也是爱孩子,她怕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与儿子的分离,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在载着儿子的汽车离开时,她甚至都有些绝望了。就如同方达的姑姑所说“真的是要了元妮的命”还好,方达奶奶最后的放手,让这一家人又能在一起了。

  方登与母亲相见的画面

  当方达在门外对母亲说:”妈,姐回来了。”我以为不论是母亲还是方登都会一开门便相拥而泣,我甚至都有些失望导演的编排。当我再次观看此片时,才知导演的用意深刻:在那一刻,她们的心情是那么的复杂,想见却不敢见,几十年的相隔,母亲早以为与女儿阴阳两隔;女儿因为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恨了母亲几十年,那恨又怎能在一瞬间消灭殆尽?母亲为女儿准备几十年前没能给女儿的西红柿,原来她一直都记得。母亲跪下求女儿谅解,那一刻,她终于有机会亲自求得女儿的原谅。母亲对女儿的爱,用一辈子的悔恨来表达。

  人物分析:

  母亲(元妮):一个坚强而伟大的母亲

  在丈夫,女儿逝去后,独自抚养独臂的儿子,她本可以接受婆婆的请求,儿子的邀请,爱慕者的追求,但是她拒绝了。她不是不懂得如何去享受,只是她想用一辈子来感谢,用一辈子来偿还,用一辈子来赎罪,感谢婆婆的帮助,偿还欠丈夫给自己的命,赎欠女儿的罪。

  “如果我要活的花红柳绿的,就更对不起你们了。”这个世界,谁没有过孤单,谁没有过寂寞,谁没有过困苦,但是能不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了寂寞,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生者比逝者更痛苦。

  她不是不爱女儿,一开始她是两个孩子都想救的。可是现实不允许她那样,她要为方家保住命脉,为丈夫续一柱香火,补偿欠丈夫的命,她不得不那样决定。尽管她知道,“九泉之下”的女儿会埋怨自己。所以,从她下决定的那一刻,她就决定一生清苦,用一生来偿还女儿。 1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方登:一个倔强而任性的女儿

  “救弟弟”,这一句话,在她心里深深地扎了根,随时都会在耳边响起,以至于她总是做噩梦,特别是听到有关唐山,有关地震的时候。

  “救弟弟”,这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她幼小的心灵,所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她选择沉默,被养父母领养时,她也是默默无闻,因为她想离开,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养母不止一次的误会时,她选择逃避,她知道养母自私的爱。报考杭州医学院,在两个暑假都不回家,是她不想让养母再怀疑,( )不想让养父母在为她争吵。在怀杨志的孩子后,她本可以像其他的女孩子一样选择人流,但是她没有。她是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她比任何人都珍视生命,所以她选择离开那个不想为她负责的男人。

  在几年单独抚养孩子时,她虽一个人有过困苦,有过挫折,但是她仍一个人扛了过来。直到快要结婚时,才回到养父的身边。她像她的亲身母亲和养母一样的坚强和倔强。

  在看到四川地震时,她回忆起那个几乎纠缠她一生的噩梦,她要去解开心中的包袱。在灾区,她看到地震中的那位母亲,为了不让其他人受伤,忍痛锯断了女儿的腿。在女儿送去医院时,母亲哭喊着去寻找女儿的腿。她想起当年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她终于知道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女儿。这种残忍的爱,虽然会伤了女儿的心,但是母亲会一直陪伴在女儿的身边,愿意用一生来偿还女儿。

  或许是冥冥注定,在灾区,方登遇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在与母亲相见后,她看到了母亲为自己准备的西红柿;在家里,她感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墓地,她看到母亲每年给自己买的新课本......几十年未见,她与母亲,未有一丝的生疏。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的决定,她看到也听到母亲三十几年的付出,用尽三十几年来偿还欠她的债。她才知道自己错了,她不该如此折磨自己的亲生母亲,那是她的亲弟弟,她为自己的亲弟弟付出生命是值得的。

  在看到电影名字时,我以为导演会用几个有代表的家庭来描述地震的惨烈及影响程度。后来,在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才觉得用一家来代万家的表达方式,用点来概面的缩影的叙事形式,跟能表现出平凡的人生受地震的影响。一家尚且如此,那万家,万万家不也是如此吗?

  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们

  致唐山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197x年唐山大地震为背景,以一个普通家庭为缩影,23秒、32年,毁灭和重生,讲述大地震对一座城市的摧毁,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之后,这部回忆三十四年前中国灾难的影片,显得更加震动人心。

  其实,对于地震以及震后的抢险救灾的描写,并不是本片的重点。而在震后,幸存的母亲与一对儿女的成长经历才是本片要向我们讲述的故事。

  一儿一女,只能救一个。

  这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做出的选择。

  而对于一个女儿,当听到妈妈要放弃自己时候,无疑都是一个无法原谅的选择。

  "救弟弟",三个字,改变了一对龙凤胎的人生,让姐姐方登在梦魇中生活了32年,也让妈妈被愧疚的心灵纠缠了一辈子。

  母亲,女儿,儿子。

  这三个人,三个身份,实际上代表了地震之后三种人物的命运。

  母亲,为了自己当初的决定,一直懊悔难过。32年,她一直受到良心谴责,无法走出地震带给她的阴影;她没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直到女儿再次出现,她自我救赎一般的重重一跪,才真正将自己心中的重压放下。而这也是本片最感人的一个片断:母亲给女儿跪下,恳求女儿的原谅。此时此刻,母女的心都被揉碎了。像母亲一样的人,在唐山、汶川、玉树,还有很多,他们虽然依旧坚强的活着,但实际上内心已被那场地震摧毁的支离破碎。对于他们,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爱与理解。

  女儿,为了母亲当初的决定,一直怨恨拒绝。32年,她未曾回过唐山寻找亲人,她对那段痛苦的回忆有复杂特殊的情感,她忘不了唐山、更无法忘记她母亲当年的选择,痛苦的记忆让她一次又一次从梦魇中惊醒!她总是不自觉地去逃避,就像她不告而别离开养父,就像她远嫁海外、与世隔绝。因为与其被别人抛弃,不如主动地离开。这种叛逆和决绝也代表了一部分震后幸存者的心态。但是落叶总要归根,鸟儿飞的再远,也有归巢的那一天。当她与弟弟相认,当她回到唐山,当她原谅母亲,当她跪在父亲的坟前放声痛哭的时候,观者的心情才真正的平复,余震也才真的平息。

  儿子,虽然地震给他带来身体的残疾,但相比于母亲与女儿,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内心是健全的、光明的。虽然未能顺从母亲的心愿考上大学,但他深知,他身上背负着一种无法推卸得责任,这个责任中有死去父亲的期望,有给他第二次生命的母亲的热盼,还有为他"牺牲"的姐姐无形之中给他的"重压"。他不能白活这第二次,他要为了那些死去的人、活着的人奋斗下去,最终他凭借自己辛勤的劳动,从无到有,打拼出了一片天地。这也代表了震后年轻一代的状态,他们在经历重创之后,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拼搏向上;他们是新生力量,是新生活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3秒,让一个城市顷刻间沦为废墟,令二十四万同胞失去生命,使无数家庭变得残缺!32年,重建了的城市越发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但当年的幸存者却难忘那场灾难,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也让更多的人对生命有重新的思考和感悟。而本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地震虽然可怕,但远远不如震后给人们生活以及内心世界带来的震动更加具有摧毁性;但是即便这种震动令人畏惧,但是宽容、理解、坚强与人们之间的真爱,却能化解所有的伤痛。时间过去,抹不掉是亲情,是想念。爱让仇恨消亡,爱让亲情永聚!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也令我反思。在灾难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渺小的,自然界一点小小的变动,上帝一个小小的玩笑,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往往这时,我们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贵,因为没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所以当你还拥有的时候,感激这份拥有,珍惜这份拥有,用心呵护这份拥有——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我们的家庭,珍惜我们的亲人…

  最后,我想说出影片结尾的字幕: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1976年,7月28那天,23秒,24万人!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女儿走到窗前绝望的大声的喊妈妈救我。母亲仿佛用尽所有力气喊了一句“来了”。父亲却大喊着将母亲甩在身后,冲去救房中的孩子,谁知房屋却立刻陷入了大地,是的,陷入大地!

  多年之后,儿子问母亲为什么没有再嫁?母亲的回答很简单,“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原来那时,母亲的心就随着父亲陷入大地而去了父亲的身边,那是父亲和母亲的爱!

  当地震之后,母亲在砖头缝里找到父亲的时候,快要挖出来了,却来了次余震,母亲绝望的对天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我一下子心酸了,尚未来得及接受父亲离去的悲痛,救护人员却如此说,“一个石板把两个孩子压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救儿子还是女儿?”母亲当时就懵了,一直哭喊着"两个都得救啊。"最后,在救护人员催促着将要去救其他人时,母亲没办法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救弟弟"妈妈说救弟弟之后女儿绝望地叫了声妈以后流下眼泪,看了我不知道怎么却哭了起来!多年之后,未被选择的女儿抱着养父痛哭!她说,“不是忘记了,而是忘不了,忘不了妈妈说的‘救弟弟’那三个字”女儿心中的痛我可以理解,也许早已不是心痛,而是心凉!心凉的是生母的狠心,生母的绝情!但是对于女儿,我想说她错了,真的错了,如果是你,那你怎么办啊?你能怎么办啊?

  一场雨过后,女儿庆幸没死,被解放军领养。多年后,女儿长大,她过早怀孕,不敢承担的男朋友让她流产的话。她告诉男朋友说,“我是一个唐山人。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边上躺着的是我的爸爸”。是的,唯有失去过生命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贵,女儿自此失踪。养父找到了男朋友,没有多余的语言,拿下帽子,脱去外衣,一个巴掌!养父,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父亲!养父和养母一辈子为了女儿未再生育!他们,是真正的父母,真正的爹娘!

  又是数年,儿子事业有成带着儿媳回家,儿子央求母亲同他一起搬去大城市,母亲笑着说,“你姐姐,爸爸都在这里,我在等他们回家,这儿,挺好……”挺好,挺好。母亲这样简单的二字之下,背负着又是怎样的痛与心殇?犹如儿子多年后支援汶川地震时的话语,“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我妈能选谁呀?”然后说不下去。看到这里,我好象明白了许多。”母亲当年的选择,又背负着怎样的痛楚?

  女儿失踪数年后带着孙女回养父家,养父应着穿上女儿带来的外衣,女儿轻声说着,“我一直以为您很高呢,怎么袖子就长了呢?养父久久未语,末了说了一句,“坐下”平静的问道“这些年你在哪里?”之后,养父大喊出声,“我每天都在担心……每天都在担心……"女儿却一语不吭!

  养父的痛,又是如何?可是,当女儿归来,她的父亲,还是原谅了她,因为他是父亲,是的,是父亲。虽是养父,却比亲生!

  汶川余震时,女儿亲眼见证了一位女孩的双腿被压,眼看奄奄一吸,女孩的母亲故作镇定开口,“拿锯子,把腿切掉.....”旁边的救护人员劝说,这位母亲哭泣着说道,“我知道腿对我女儿的重要性,可是,不能为了我的女儿,搭上你们的性命,再让你们的父母伤心……”片刻沉默,“以后她要恨,就恨我好了……”女儿自始至终举着吊瓶在一旁默然无语。灰尘掩住了她的面,只有身子在残破的废墟中颤抖,直到女孩被救出,女孩的母亲才歇斯底里的向危险无比的废墟冲去,她大叫着“我女儿的腿,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

  也许那时,上帝给这位母亲选择,母亲宁肯用命换取废墟下女儿的一双腿,女儿看着这样的母亲,不顾一切,紧紧的,抱住了近似疯狂的母亲。她把头埋在母亲的背上,无法说话,纵是哭泣,也变得那么苍白无力!

  女儿找到同样参加地震救灾的弟弟后,跟弟弟回家,母亲包饺子的手一直在颤抖,女儿进家,母亲并没有迎接,女儿一进房间就看到墙上挂着父亲和自己的黑白遗像,香炉的旁边放着一些洗干净的西红柿!女儿拿起了一个西红柿,因为她记得,在地震的那天晚上,弟弟和她想吃西红柿,而家里只生下了一个,妈妈给了弟弟,答应她第二天就给她买!

  女儿身后的妈妈进来说“西红柿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然后,这样一个平凡的母亲,对着女儿,缓缓跪了下来,跪了下来!"妈给你道个歉吧!"听到这句三十年前的诺言,看到这一幕,我终于忍不住的哭出了声!32年!

  母亲这一跪,跪的只是母亲当年的无奈,可女儿呢?

  这个世界上,谁给了她命?

  这个世界上,谁让她思考?

  这个世界上,谁许她爱恨?

  这个世界上,谁下跪致歉?

  苦难是不是能见真情?我不知道!眼泪是不是代表悲痛?我不知道!放弃是不是证明无情?我也不知道!

  朋友们,珍惜吧!学会将心比心,正如地震里的母亲常说的一句"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我觉得《唐山大地震》很值得去看,说不出来的感觉,虽然地震很残酷,虽然看得我泪流满面。但是看完电影我的心里是温暖的,甚至觉得很温馨!感慨:亲情真的是最珍贵的!

  我印象中的情景:

  1.姐姐帮弟弟

  方达的冰棍被抢了,方登带着弟弟,把那个坏男孩推到,带着弟弟赶紧跑。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我小时候很笨,也比较瘦小,经常被人欺负,弟弟就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蛮牛”,他比较厉害,谁欺负我了,直接就领起小棍,说“姐,谁欺负你了”,带着我报仇去。我们姐弟两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只是,上天并没有眷顾我们,让我们分开了。手足情深的两姐弟10多年来一直都是分隔两地生活!但无论分隔多远,我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越来越疏远。应了那句台词,“亲人,就是亲人!”

  2,地震来临

  23秒的地震,镜头确实很震撼,确实残忍,让人揪心的疼。什么高楼大厦,什么建筑,都那么倾斜的砸了下来,人好渺小好渺小,好无助好无助。老是想着2012年来吧。来吧。来吧。没什么!可是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2012年世界末日如果真的来的话,会比这个地震残忍多少倍?我能承受住怎么残忍的场景不?什么都在瞬间从头翻到尾,什么都往下跌,大地裂缝。太残忍了!2012真的来了,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又得恐慌成什么样子?

  3.一个母亲的取舍

  她是选择了女儿,因为这个女儿惦记了很久很久,我觉得如果我是方登的话,我真的愿意妈妈去救方达,牺牲自己能让弟弟活,我觉得值得。或许是我没有处身在她的位置吧?或许人到了临死的边缘求生欲望很大吧?而我的妈妈却不一样,当年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我!

  4.方达和母亲离别场景

  地震之后,方达的奶奶在失去儿子的同时,坚持要把孙子方达带回济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母子2人离别的情景触动了我的心。方达,姑姑,奶奶坐客车离开了,方达在车上一直叫着“妈妈,妈妈”元妮站在路边看着汽车慢慢离去,就在那一刻,汽车停下来了,方达下车往回跑与妈妈紧紧相拥。这个情节令我想起了很多。想起了,10年前我与爷爷,奶奶分离的场景!10年前,妈妈把我带到另一个家庭,而我也从此离开了爷爷奶奶身边!开始,我每天偷偷给他们打电话,我很担心他们,也很想他们。其实,那时,我过得一点也不快乐!只是没人知道,唯一的亲人妈妈也不在我身边!还记得,还记得,那时我每天早餐钱是一块钱,可我每天并没有吃早餐,把钱存起来,存够了车费,一个人坐车回到爷爷奶奶家里。几天之后,妈妈又来把我带走了,在车上,我不停得哭,不停得呼喊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我不要走,我不要离开你们"那时,爷爷,奶奶却只能无能为力的哭着站在原地看着车子的远去。

  5.方登被收养

  小方登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说方登就是不说话。那时,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睛里打转了,因为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内心世界,我知道她不愿意肯定也不会告诉他人,她是怎么想的,她会永远永远压在心里,她希望有个人来洞悉她内心的一切,直到她希望的那个人洞察到了她的内心,她也只会把自己积压的心事的委屈的眼泪流出来。

  5.父亲扇了杨志一个耳光

  杨志不要方登了,方登走了。自己生活,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这么走了,她的爸爸找不到女儿,来找这个负心男问女儿的去向,那个男的一堆的借口。那一击耳光烘托了一个爸爸对女儿所有的爱。看到这里,我的心突然凉飕飕。父爱?有千言万语想说,可终究还是咽了下去!因为这所谓的“亲情”在金钱和利益上已经贬值到不值得一提。我只想对我亲生的爸爸说句:“爸爸,无论怎么样,女儿永远是爱你的”!

  6.方达

  方达!真的不自觉的给他的名字后面拽上个感叹号,代表我从内心对他的佩服。真的很争气,没有辜负选择了他,没有选择姐姐。我知道,他所有能做出来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说“我妈生了我三次”,他对他女朋友说“好好表现,我妈说咱俩不中,那咱俩就分”虽然有些霸道,但是男儿气和对母亲的大爱在哪里摆着。他要出去闯的时候,他妈妈不让,说让他考大学,说没有一点本事,胳膊都断了,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你,他笑呵呵的回答“我准给你带回一媳妇”,他就这么走了,真的带回了一个媳妇———小河,,没的说,一个好媳妇。也闯出一片天地,给他妈妈买房子,他也知道他妈妈是守着那堆废墟,守着他爸爸,守着他姐姐。方达!铁铮铮一男儿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2010.7.26日周一早早下了班,约了婷去步行街吃云南米线,用餐过程中,发现云南米线虚有其表,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我俩都超后悔点了,用餐过程中,咱俩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婷要我请她看,可我手头也正节拘,但心里十足期待着冯导的佳作。突然做出了决定:“走,预定票去,姐带你看的不是电影,是历史”

  咱俩直奔王府井,可是档期从七点档排到了十点档,当时的北京时间是七点多,我们就直奔了万达电影城,买了票,进场。

  早听说看这部影片,不论男女的备好纸巾,心里想着:真有那么感动么?心里范嘀咕。

  在宣传片长达十五分钟之久后,电影终于拉开了帷幕。出场就是女主角元妮(徐帆饰演)穿着典型的七十年代末的裢衣裙,扎着两个小辫,踩着八十年代独有的自行车,走在小街上,

  电影现出整个唐山的画面,小镇故事多……冯导采用的铺垫的手法,银幕上出现了大遍私乱蹿的蜻蜓,这里窜插一下:小时候学过历史课本,世界第一台地震仪是我国东汉时期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的。地震前,池塘里的青蛙、家禽都会乱跳,,我们知道可能是地震要来了。回到银幕上来:

  方达(成人:李晨饰演),方登(成人:张静初饰演)是方大强和元妮的两个龙风胎。小方达,小方登,一男一女,人见人爱,当大家都沉浸在盛夏的炎热气氛中,当大强和元妮正好在车上进行床弟之欢时,小方登小方达也在家熟睡时,这时,预洮来了,家里鱼缸里的小鱼突然跳出来,乱蹦,人算不如天算,一场浩劫终于再所难免……历史停在了1976年的这个举国哀悼、气氛沉闷的一年。

  整个电影维持了32秒max版的视觉听效,剩下的就是催泪弹了………………电影独有的唐人话也是一大特色:“没了,什么都没了”“中”“进屋再说”徐帆把元妮一角刻画得淋漓尽致…童年小方登的扮演者张子枫更是在电影里成功抢镜……

  冯导的作品更是把人性的一面推向了顶峰,当方登和方达同时被地震压在水泥板下,救援队进行援救时,这时其父亲方大强已经过逝。而元妮在丈夫用生命去挽救时生存了下来,这时方登和方达也正好被一个大石板压在下面两头,女孩跟男孩都咽咽一息,石灰粉让面目都难以看清,男孩已经无力的发出了:姐姐,救我!女孩已没了力气,拿着小石头进行敲击,元妮当得知两个孩子正咽咽一息时,发出了无助的呐喊声:两个都救,可救援队发出最后的通告,撬了一边,另一头必定死亡,只能选择其一,母亲的无奈到了极点,无奈般发出了怒吼:救男孩,姐姐的眼泪顺着眼眶流了下来,这时我眼眶浙浙湿润了。

  也无力再敲击小石头了。可男孩救出压力非常之大,必须面临节肢的重大考验,元妮无奈般的惨叫::救孩子,锯!!!!这一幕。我的心非常纠结,纠结到了极点……

  血水冲刷了震后的唐山,死尸也是扎堆着横七竖八倒着一排,唐山市老区多为老式单层民房,震后变成一片瓦砾;新市区大多是砖混结构多层建筑,几乎倒塌殆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物亦未能幸免,铁路轨道发生蛇形扭曲或由于路基下沉而呈波浪式起伏,地表产生宽大裂缝,桥梁普遍塌毁,地震构造裂缝延伸达8公里,裂缝带附近的地面运动非常惊人,其两则200多米的范围内连人都被抛向空中。据京津唐地区累计,地震中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小方登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被带到了部队。震后的唐山一片废墟,紧接着就是国家派解决军重建家园。小方登被其养父(陈道明饰演)养母(陈瑾饰演)一干部家收养。长大后选择了杭洲医科大读书,在那认识了负心汉男友杨志(陆毅饰演)而产下私生子点点,而方达由元妮独自带大,去深圳创业与小河结缘产下一女点点。中间的插曲是接二连三的让人催泪。故事情节更是把整个大家庭的悲欢离合推向了高潮。至达养母去逝,方登踏上了寻亲的道路。电影中结合1976毛主席去逝举国哀悼和2008年汶川地震,应该是把所有的中国人带到了时光隧道机,为之震悍了一把。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也是同时去支援灾区的路上终于团圆了。当母亲跪在地上请求姐姐的愿凉时,声音撕哑了,喉咙哽咽了,再次把人们的情绪掀到高潮。画面展现了1995年后的唐山,一片欣欣向荣的景像......

  34年了,历史不会忘记,新生代也不会忘记,中国人更不会忘记“雄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被拒绝搬上银幕一年之久的《唐山大地震》终于在今年7月23日上映,实际早就想看了,但是一直迟迟未去,直到暑假休息才带着一种特别复杂难以说明的心情去看,朋友们都说:“你一定要准备好纸巾啊!”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第一次走进了播放着《唐山大地震》的影院。之后又在电影院看了两遍,在家中、学校看了很多遍。实际上说这么多我只想说一个问题,文学和现实社会的关系:

  一、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冯小刚,为什么这样有影响力的导演会在发生汶川大地震之后拍出这样的影片?

  我想他只是想讲述或者记住这个时候,因为它反应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及其意义。他讲述了亲情的伟大,亲情的矛盾,亲情的忏悔?同时他想让所有的人记住这是历史的一部分,无论它是好是坏,他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去记录着这些。他要人知道在面对灾难时候中国人的团结、勇敢及血汗。这是一个任何国家、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摧毁掉的一个民族。

  二、众所周知在影片即将批准上映的时候却又发生了玉树地震,这时候它被停滞了。只因为接连的灾难,国家怕再加上这部影片会让国人人心惶惶,所以,它被无奈的“判刑”,这怎么能不让人想到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大。

  三、如果看过原著的人会发现电影实际与原著有一些的出入,它并非出入在这件事件上,而是人的情感、伦理道德方面。剧中方登后来的军人父亲是那么的正直,那么的爱方登,每一处无不显露出深深的父爱。那是一种非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关爱。而书中方登后来的父亲却是那样的坏,方登完全生活在一个人间地狱般的家庭当中,那里没有剧中深深的父爱,遭受到的是无休止的侵扰。有人说冯小刚他尊重原著,我并不认为,因为,本身他拍这部影片的目的就是在于记录这样一个大的事件,而那一连串的人物及事情就是为了更好的让人们体会人间真爱,他毕竟是在用另外一种文学样式去表现事情的本身,如果他按原著本身去拍摄,那不就是重复着、单一着吗?那不就成为一件复制品了吗?现在拍成这样的影片我个人认为还是很不错的,他即符合事件的本身,同时又进行了突破,让爱充满与整部作品。最后才有了徐帆一辈子坚守的爱情,亲情,方登方达的相聚?

  四、如果冯小刚按原著将其搬上银幕,我想不免又要引起一场伦理道德的争论,不免失去了其历史事件记录的意义,而可能会把重点、论点转向另一个方向。所以说影视文学直观的去展示给观众一些东西是和文字文学本身是不一样的,它想表达的东西方式方法可能会更受一些约束。

  五、我还深深的记着在第二次观看影片时在方大强死后,徐帆得知自己的孩子还活着,却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不知前面的一个听起来还很小的小女孩为什么会突然“哇”

  的一声哭了起来说:“妈妈你会不要我的对吗?”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突然这样也许她也有个弟弟,也许这个听起来和方登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是想到了什么,但是却真的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存在着的问题,我不知道我认为它是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对吗?我也不知道这是否是冯小刚导演所想反应的一个问题,我只知道这次看完电影之后回家也同样幼稚的问了妈妈这样的问题:”妈妈,如果地震了我和妹妹同时压在石板下只能救一个人你会救谁?”妈妈说:“肯定两个都救。”我很坚定的又问了一次她:“只能救一个人,你到底救谁。”这时候妈妈沉默了她不再看我。晚上听见她和爸爸说这件事情。我突然觉得我好傻,好幼稚,明明答案自己很清楚却还很希望听见他们说是我。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是多么的幼稚啊。尽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客观性的又看了很多次之后我豁达了,因为我明白了妈妈、爸爸实际是爱我的,他们心里的矛盾我略微也体会到了。实际冯小刚导演他并非是再说重男轻女的问题,而是亲情之间割不断的血与爱。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很感性的去看这部影片,我只记得自己是从震撼到惊心胆颤再到泪流满面?后来略微客观的看了很多遍,我认为它是成功的一部影片,有人说它有很多不足和遗憾,但是哪一部作品没有瑕疵,世界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东西,我们只能说好和更好,因为作者在努力,他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成就便是他做的很好的证明。反正,至少我没有什么失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今天我坐在201教室,观看影片唐山大地震,当序幕拉开时,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犹如海啸般的蜻蜓,从主人翁卡车前呼啸而过的场景。在这来势汹汹的蜻蜓过后,随着卡车的穿街过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唐山安宁和谐的画面,这也与之后的7.8级的地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我们能更好的体会所谓的7.8级地震所带来的地动山摇的震撼。

  在地震的那天傍晚,天空突然变成了紫红色,地裂开了一条条缝,一座座楼房倒塌了,而有一对龙凤胎正在熟睡着,这对龙凤胎正是主人公及其她弟弟,姐弟第一次经历地震,吓得一直呼喊着:“妈妈!妈妈!”当主人公的母亲听见了孩子们的呼喊,第一个反应是不顾一切的向大楼冲去,但主人公的父亲慌张的将母亲拉离了危险地带,自己却奋不顾身地跑进了楼房中,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孩子救出来,不管希望有多么的渺茫。当救援人员到达唐山救出父亲时,父亲已经没有呼吸。而主人公一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主人公的母亲在得知丈夫的去世后又在一次无耐的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紧紧的追随着她,不能释怀。因为地震的原因,登对生命看的更加珍惜,所以在知道男友要登打掉点点的时候,登的反应是气愤的,因为登知道自己的命是不是自己的命,而是很多的人的命换回来的。所以她不顾大家的反对,离家出走,独自生下点点,并把点点带大。在登的人生路上她是坎坷的,但是也是幸福,因为在登步入半百岁月的时候,她的回忆也比别人多的多。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对多么伟大的父母亲。

  在影片的`尾声,讲述了登参与救灾过程中,她目睹了一幕:一个女儿被一栋房屋的顶梁柱压住了左腿,如果直接移开那根柱子,整座危房就会坍塌,救援队就有生命危险,但如果不移动柱子,救出小孩的唯一办法就是高位锯掉左腿。女儿的妈妈绝不同意锯腿,坚持要求救援队去掉柱子,在施工过程中,一块巨石掉下来,一位救援队员应声倒地。当这位妈妈看到这一幕,立即改变了主意:锯腿吧,否则我对不起他的父母。女儿要恨,就让她恨我吧!

  她似乎懂得了妈妈的选择,感受到那种无奈和绝望!理解了妈妈选择后面的动机,也似乎触碰到那久远的那份浓浓的母爱,怨恨的坚冰或许就那一刻开始融化。在影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主人公最后一句话:“他是我弟弟啊,能活着,多好”,并以王菲的一段《心经》结束了影片的放映。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主人公的母亲说得那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其实,我还是无法体会这样一位母亲的心情,因为我们还没有“没了”,23秒,或许短的我们眨一下眼就过去了,这23秒我们可以做什么?

  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其中的意义,想起来曾经看过的王蒙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我甚至早已经忘记了它如何讲述的,只是记得这四个字,是的,敬畏,不是单纯的珍惜,是敬畏,尊敬的敬,畏惧的畏……

  电影开始的时候,主人公的母亲对着丈夫的尸体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灾难无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经过一次灾难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悲情?感动?承重?……

  很难用词语来形容现在的心情,但是有时候沉默就够了,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这么仅仅的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会在片中责怪老天的无情,会在片中感叹人生,但是我想,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我们也该看看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因为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唐山大地震》堪称是年度催泪大片,看完本片的观众有的眼眶湿润,有的热泪盈眶,当然也有不掉泪的观众,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会使人感动。这部讲述地震灾难的电影时间跨度达32年,从1976年到2008年,为什么要表现这么长的时间?因为1976年是唐山大地震,而2008年又是汶川大地震,冯小刚将两场巨大的灾难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感动不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有太多的哭点值得我们记住,现在让我们将这些感人的细节记录下来——

  1、“老天爷,你王八蛋!”

  哭点记录:主人公李元妮(徐帆饰)的丈夫被埋,了无生还希望,万念俱灰之下,李元妮对着苍天咒骂,这句发自肺腑话语,展现了地震灾难对于人们的戕害,虽然言辞偏激,但也会令到观众动容。

  2、“救姐姐,还是救弟弟?”

  哭点记录:这是全片最开始的情感高潮段落,一对子女被压在水泥板下面,在只能救一人的情况下,作为母亲的李元妮该如何选择呢?一家三口人的性命都维系在一句话之上,这样的选择让人悲痛。

  3、“救弟弟”

  哭点记录:因为姐姐那边已经渺无声息,为了保险起见,李元妮只能选择救弟弟,但就是这样一句,让一家人背负了32年的沉重包袱。

  4、“这张照片你留下吧”

  哭点记录:李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子来看望他们母子两,虽然言语中少不了几句拌嘴,但大姑子说到最后,将李元妮一家照的全家福从背包里拿出来一张,对于在地震中失去了家人和财产的李元妮来说,这张全家福的分量抵过黄金万两了。

  5、“妈妈!”

  哭点记录:李元妮因为拗不过婆婆的主意,终于同意让儿子方达跟随婆婆去山东济南,但婆婆和大姑子看到在汽车后面伤心欲绝的李元妮,最终还是让方达下了车,方达在远处大声的一喊,几乎是唤醒了李元妮的生命,母亲紧紧地将儿子揽入怀中,那种感动是让人难免落泪的。

  6、主席逝世

  哭点记录: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唐山大地震》中表现了全国各界人士悼念主席的场景,采用了一部分的纪录片,这些历史回忆相信会是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辈的观众为之感动。

  7、“回唐山去找找你的亲人吧”

  哭点记录:方登的养母弥留之际,给方登建议,让她回唐山找找亲人,但方登因为十几年前的那一次选择而不愿回家,养母亲吻了一下方登,母女两的真情让人落泪。

  8、“你不是唐山人,你不会理解”

  哭点记录:方登和男友杨志情深意切,但方登无意中怀孕了,杨志劝方登打掉孩子,但方登说自己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她是在运死人的车上醒过来的。像她这样死过一回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所以她毅然放弃学业,决定把孩子生下。

  9、“宝宝”

  哭点记录:方达和妻子小河要回娘家过年,但他们还不到周岁的儿子要放到方达母亲李元妮这里,孩子那么小,做母亲的小河自然割舍不下,在告别的那一刻,小河湿润的眼眶也打动了观众。

  10、“我天天都在担心你”

  哭点记录:离家出走多年的方登带着女儿回家投靠养父,养父一开始对方登还是和颜悦色,但问起方登多年渺无音讯的原由,方登回答说是怕父亲担心,养父勃然大怒,训斥说:“难道你不和我联系,我就不担心了吗?我天天都在担心你!”

  11、“让孩子以后记恨我吧。”

  哭点记录:汶川地震,一个女孩的一条腿被压在大楼地下,女孩和抢救人员都有危险,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女孩的母亲毅然决定锯断女儿的一条腿,她悲痛地说:“让孩子以后记恨我吧。”孩子的母亲不单单是为了保住自己女儿的性命,也是为了不让救护队员再出意外,在一旁的方登似乎也开始明白了当年母亲的用心。

  12、“心都碎成渣了”

  哭点记录:方达积极参与到汶川地震的现场救助,当另一位唐山地震的幸存者问起方达的家庭情况,方登回忆起了32年前那场大灾难,母亲失去了两位至亲,他的形容就是母亲的心已经碎成渣了,并且母亲也非常后悔没能救活姐姐。

  13、“妈给你道个歉。”

  哭点记录:方登回家了,母亲李元妮见到了32年前失去的女儿,32年了,她一直以为女儿已经死了,今天女儿回来了,甫一见面,她就给女儿跪下了,她动情的言语也终于让女儿32年来的心结释怀,此处无疑会使得影院内的大部分观众为之动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名叫唐山大地震的书,读完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放假后,爸爸给我看唐山大地震,他说:‘’讲述了一位伟大的妈妈救自己的孩子,而爸爸看见妈妈有危险就自己跑进了快倒塌的房子里,结果……‘'

  故事讲了一个四口之家,有“方大强”“元妮”“方登”“方达”。地震那天晚上,方登和方达都要吃西红柿,但只有一个了,妈妈给了方达吃,方登不高兴了,妈妈说明天买给她吃,方登说你骗人,难过的睡觉了。

  元妮和大强上了车,忽然,地开始摇晃了,天空变紫了。好多人死于地震中。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那。于是,便找了起来,就在她绝望的时候,有人喊:“元妮,方达和方登在这里,快来看一看那。”元妮一看,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当人们发现,如果,撬方达那边的话,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撬方登那边的话,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人们再三询问元妮的时候,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随后,就被一对好心人领走了,她在忧伤中长大了,她去学了医。方登从一个拉小车的小工,干到了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在柜子上摆着西红柿,元妮说:'’妈妈没骗你,西红柿给你洗好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无情。我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我一直期待观看唐山大地震,是因为有一种莫名的缘由:我老公和他的全家都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我想试图通过电影去感受他和他的家人32年前经历的那场灾难和恐惧。都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痛,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10多年中,听到他讲述和回忆关于地震的话题并不多。每次若有提到,也只是淡淡地、平静地叙述,很少有评价。我猜不到他的心绪,但是可以感觉到,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个寂静的角落埋藏着那些破碎而伤心的记忆,我无法感受到揭开它的代价。

  两年前汶川地震时,我在四川的同事受了伤,失去了亲人,工厂也损毁严重,这些事情传到我耳中只是感到很难过。看了唐山大地震,我才可以从内心深处知道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他们真切地感觉:没了,才知道没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足以把任何一个人压垮。逝者已经长眠,无知无觉,伤痛却永远地驻留给他们的亲人,不能洗刷,不能磨灭,不能提起也不能忘记,那种折磨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碎成渣。故事并不象片名那样感觉会有大部头的灾难再现,只是慢慢讲述地从震前相亲相爱一个完整的到震后的那个残缺破碎又重建的家,历经32年的磨难和守望的故事。这个过程也让我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我的想象和也着实地牵引着我的感动和悲伤,我没有一分钟不在想当时年幼的老公和他的一家在那场灾难中的分分秒秒,房屋倒塌的刹那,废墟中挣扎地呼唤,惊恐的眼睛和那双瘦弱的小手在庞大的废墟中寻找希望、呼唤亲人的样子,我无法继续想象下去……老公一直都说,76年地震就是他的亲哥把他从废墟中扒出来,然后他们一起徒手在瓦砾中寻找父母……很久没在一部电影中流这么多的泪了。我座位的前后左右人人都在落泪,或许片中震后的亲情和牵挂感动了所有的人。我们也许不能说让人掉泪就一定是好电影,但能让这么多人在整部影片中都持续掉泪,电影应该还不错的,至少可以释放出让人产生共鸣的真实的爱和亲情。当看到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欲坠的房子救孩子时大楼轰然倒塌的那一瞬间,我哭了;当姐弟俩压在同一块石板下呼唤妈妈时,我哭了;当女儿对自己的养父说出不愿意回去找亲人的真正原因“不是记不住,而是忘不掉”的时候,我哭了;当母亲回答儿子为什么不再找一个老伴儿:“再找个人?你爸为了救我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还会有谁会用自己的命去爱一个人”,那一刻我哭了;当32年后女儿再一次见到母亲,母亲愧疚地说“我给你道个歉吧“,扑通跪地时,我哭了;在父亲的墓前,女儿向母亲认错忏悔,相拥而泣的时候,我哭了……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毛主席去世,让我记起老公说过:唐山地震后,真正靠救援部队被救起的生命不足两万人。地震就发生在结束之前的几个月,影片没有讲述和展示救援的镜头,当时也确实没有现在这样的应急机制和国力去组织救援,这也是导致伤亡人数巨大的原因之一。生命在这样的灾难中显得多么脆弱,多么渺小,而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又是何等地强烈啊!

  1976年7月28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却注定给人们留下一段非同寻常的记忆与经历。我的公公当时是参与唐钢的建设和调试工作,全家四口人是临时安家在太唐山的,却把恐惧和思念永久地留在那里。他单位有60多位一起朝夕相处的同事永远地离开了他们,23秒的震动带走了鲜活的生命,23秒让相濡以沫的人们相隔于阴阳两界。没有什么可以告慰亡者的灵魂,也没有什么可以安抚生者的绝望。相信我的公公如果看了这部电影,一定会老泪纵横。没了,才知道什么叫真的没了……这是影片里女主人公元妮重复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伴随她度过了内疚和心碎的32年,她终日守候着亡夫和女儿的遗像去寻找内心的平复和救赎。唐山大地震给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烙上了难以抚平的伤痛,瞬间的23秒,让上万个家庭消失解体。老公的家庭在震中幸免于难,在震后的30几年中,他们的生活平稳有致,家人相爱倍加,把一切看的很淡薄。我有时隐约感到,在老公家人的心里,地震的伤痛早已经过去了,他们更加珍惜生命是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至尊权利,善待生命,好好生活……

  影片改编自小说《余震》,讲述了震后发生在人们心中的情感震撼。一对龙凤胎姐弟被垮塌的楼板压住,在只能选择救一个的不得已的情况下母亲选择了“救弟弟”。影片用爱呼唤着人性的光辉和人间温情,撼动了对世界和亲人失去信任的姐姐的灵魂。弟弟虽然身残却创立了事业,懂得珍惜亲情,用大爱回馈社会。姐姐的养父母那边,他们用爱来温暖那颗冰冷的心,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姐弟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相认,打开和舒缓了存留了30年的记忆和麻木。

  老公说真正从唐山地震走出来的人都是平和的,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知道生活的目标。唐山大地震震撼了我的心灵,从影片里感受到了生死离别,感受到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权利:没有什么比拥有生命更重要。

  电影看过已经整整一周了,那份悲切也已经慢慢远去了,只是觉得生活在当下,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善待生命,感恩家人。过往的日子,人们会用金钱来装点外表,修饰豪宅,却疏于对心灵的滋养,淡漠了对生活的感动,忘记了感恩应有的行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相关文章:

1.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2.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

4.《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通用15篇

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

6.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7.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通用15篇

8.《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合集15篇)

9.《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