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案

时间:2021-08-18 11:42:35 教案 我要投稿

《荷花》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1

  教学目的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并用小标题概括。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习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开端)

  敌我遭遇——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成立队伍(尾声)

  四、重点探讨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提示: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由一人读),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2)鉴赏讨论:

  问: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3、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4、小说的情感:

  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权,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的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返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亲情,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

  (l)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2)学生回答“思考与练习”一。

  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3)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思考与练习”四。

  2、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

  板书:

  课文检测题

  一、认真阅读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1、“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叶象铜墙铁壁——暗寓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象铜墙铁壁。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二、《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对话的描写: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1、这段对话描写出自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显示不同个性特点。请按以上所标的顺序简要说明各自个性特点:

  A、机智伶俐 B、爽朗直率 C、稳重谨慎 D、性急冒失 E、忸怩含蓄

  2、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B)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三、指出以下各句画线词的表达作用: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准确地表达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2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3、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爱带戏谚的感情。)

  4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注:以上练习中括号里和横线的文字是参考答案。

  教案点评: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难点:以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为突破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3、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4、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荷花》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学习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揭示课题:16。荷花

  二、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

  2、学生自学,勾画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图上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荷花的?

  2、综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闻看想这一顺序组织教学。

  (1)学习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

  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

  (2)学习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讨论:

  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D、作者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

  F、面对满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

  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呢?

  讲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导朗读。

  (3)学习4、5自然段。

  A、从哪些词看出是作者的想象?

  B、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时候,面前起了什么变化?

  C、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

  D、让学生合理想象

  E、默读4自然段,看共有几句话,可分为几层意思?

  小结:这两段写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现实中来。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指名读全文,其它同学看图听读,展开想象。

  六、回顾全文,理清思路。

《荷花》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蓬、胀、翩等5个生字,学写瓣、露、蓬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蹈、佛”,写的时候注意笔顺,“蹈”的第十五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挨挨挤挤”、“冒”、“一大幅活的画”中的“活”等词语。

  教学难点:

  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读通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花”字。生活中见过什么花呢?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万紫千红的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快乐。有一种花,诗人杨万里这样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文人周敦颐更是赞美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这节课我们学习荷花。

  2.板书课题。指导“荷”字书写。

  3.生活中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巧攻字词。

  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打开书本,到书本中去看看荷花。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莲蓬、衣裳、蜻蜓、花骨朵儿、挨挨挤挤

  饱胀、仿佛、舞蹈、花瓣儿、翩翩起舞

  (1)指导读音:花骨朵儿、花瓣儿、莲蓬、衣裳

  (2)指导书写:“蹈”,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师范写;

  (3)理解词语:翩翩起舞。想象画面。似乎看见了什么?

  (4)连词成句

  挨挨挤挤的荷叶上,荷花仿佛在翩翩起舞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1至3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再读课文1至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旁边。

  3、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一、品读“姿态”。

  1、学习“荷叶”

  (1)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荷叶长得多、茂盛。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

  荷叶长得绿。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

  荷叶长得大又圆。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2)理解“冒”。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这里应该哪种意思呢?如果把“冒”字换成别的字可以吗?说出理由。

  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

  3.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姿态的荷花。(半开、全开、未开)

  4.小组交流

  (1)你最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喜爱。通过学生交流随机教学。教师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

  (2)想象:还有哪些姿势的荷花?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二、感悟“画”美。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妙的感受,那作者呢?他开始想了,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2)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师配乐范读)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4)“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作者在欣赏荷花的时候,被这幅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所以才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三、赏花写文。

  1、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你能说说有哪些诗人写过赞美荷花的诗句吗?指名交流。

  (出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板书设计

  荷花

  荷叶、冒、挨挨挤挤、颜色美

  荷花半开全开、未开姿态美

《荷花》教案4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理解句与句的联系,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荷花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展开想像,从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这一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看了这幅图,这节课,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看谁看得最仔细、最认真。要求有顺序地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生答)。

  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3、(是啊,这些景物都很美),那洁白娇嫩的荷花更是十分惹人爱。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仔细观察荷花,还要学好描写荷花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师范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9页,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大家边听边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我看到的,哪些自然段是写我想像的?(板书:看、想)

  2、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2、3自然段是看到的,4自然段是想像的)。

  三、教学一自然段。

  1、作者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看一池荷花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我一进公园的门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板书:赶紧、跑)。

  2、小声读课文,回答问题。(板书:闻)。

  3、赶紧和跑在这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急切、迫切)。请小朋友在这两个词下面打上△,那么,

  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就要把速度加快,注意读出作者急于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谁来试试?全班齐读。

  4、齐读一自然段。

  四、教学二、三自然段。

  1、我急匆匆地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些什么呢?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__标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

  )标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老师请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标,其它小朋友在下面标。(板书:看)

  2、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勾句的情况。这位同学勾的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大家同意吗?和他勾的一致的小朋友请举手。这位同学勾的描写荷花的句子,大家同意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对了,

  第一句也是描写荷花的句子)。

  3、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里第一句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和后面几句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对了,作者先总写他看见的满池的荷花开了不少,接着分别描写他看见的荷叶和荷花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说第一句和后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4、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荷花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形态、才开、全开、将开)。

  对了,作者用三个有的把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连接起来。

  请小朋友数一数,在描写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时,课文用了几个有的,请大家在有的下面打上△。(板书:有的...有的...有的...)一齐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老师领读。

  哪个小朋友能够用这三个有的说几句话?如果能够多用几个有的更好。

  5、(放幻灯)(在饱胀下画__),请小朋友注意这个词。谁会读?(指生读,齐读),这里饱胀是在形容哪种荷花(

  花骨朵),请大家仔细看图,再读课文,

  想一想:饱胀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我看谁说得最好。(饱满得要胀破开来)。饱胀在这里表现出了荷花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

  6、(指小黑板),这几句话,具体写出了荷花在形态上的不同特点。那么,(指图),这一朵一朵的白荷花在色彩上又有什么特点呢?(雪白的花瓣,嫩黄的莲蓬),(板书:色彩、白、嫩黄)。

  7、(出示莲蓬卡片),请小朋友注意这个词。跟着老师念。(第二个字念轻声),小朋友,你们知道莲蓬是什么吗?它是荷花盛开的花托,里面有荷花的种子。

  8、(指图),小朋友看图,满池的荷形态各异,色彩淡雅而秀丽,让我们觉得怎么样?谁用一个字来形容。(板书:美)

  9、(覆盖片操作),小朋友,你们看,和刚才比较,现在的荷花怎么样?(不那么好看了),为什么呢?(没有了绿叶),对了,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配(指图),我们这里的荷花是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没有了碧绿的荷叶的陪衬,荷花也没那么秀丽,那么迷人了。课文中我们的作者也没有忘记描写荷叶。

  10、齐读描写荷叶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个什么句?(齐读、

  回答),把什么比作什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再读句子,

  体会一下,你觉得这个句子里那些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

  在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下打上.)。短短的一个句子,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又密、又

  绿、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写得好,我们也要读得好。

  试一试。

  11、下面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来体会荷花在形态、色彩上的美丽动人。

  12、(学生读完后,以读代讲,有感情地朗诵三段),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里的画家指的是谁吗?(公园里的叔叔、

  阿姨和美妙的大自然)。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叹?(对审奇、美妙的大自然的赞叹和对劳动的赞美)。

  13、下面,让我们就像作者那样怀着对大自然、对劳动的赞美之情来朗读第三自然段。

  14、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一池美丽多姿的荷花呢?好!老师就带你们到公园去看。(放录像)

  五、教学4、5段。

  1、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觉得怎样?

  2、课文中的我也和大家一样,被眼前的美迷住了,看着看着,她忽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了她十分美妙的联想,小朋友想一想,这个美妙的联想是什么呢?对了,她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小朋友知道什么叫翩翩起舞吗?对了,翩翩起舞就是轻快地跳舞。这时候,在她的身边发生了许多美妙的事情,那都是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接着看录像。(

  放录像)

  3、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结合刚才的录像思考:当文中的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之后,眼前出现了些什么景象?(板书:风吹来,风过了)

  4、你们看,作者的想像美不美?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杂荷花呢?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板书:美)(放音乐)

  这时候,你就是一朵洁白娇嫩的荷花,穿着雪白雪白的裙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太阳暖暖地照在你身上,微风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你感觉怎么样?蜻蜓和蝴蝶飞过来了,它们找你做什么?小鱼和小蝌蚪在脚下游来游去,它们在做什么?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它想告诉你什么?夜晚,月光笼罩着池塘,你和伙伴们在做什么?

  5、小朋友,当你变成了一朵荷花之后,引起了你哪些联想,眼前出现了哪些更奇妙的景象呢?(哪个小朋友能说得更丰富、更奇妙)

  6、小朋友,你们也和作者一样,喜爱荷花吗?(喜爱)当你变成了荷花之后,心情怎样?(高兴、愉快、喜悦)。(板书:喜爱)

  7、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4、5段。

  六、总结全文:

  1、最后,我们再来重头欣赏体会这篇课文。(放全文录像)

  2、这节课,我们通过图文结合,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课文,训练了小朋友们造句说话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想像能力,大家都学得很不错。

《荷花》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准备:

  1、图画:池塘、荷叶、荷花等。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课前:

  1、(示图:荷花)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幅美丽的图片。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你所看见的荷花。

  2、关于荷花,古人曾有许多赞美她的优美诗句。你们的小脑袋里装几句了吗?把你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3、看来,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是啊,多么动人的诗句呀!不禁勾起了我们对荷花的回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美美地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一、欣赏,感受荷花美:

  1、老师已经忍不住现在就去欣赏她的美了。你们想去吗?好,跟着老师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吧!

  2、(播放视频荷花,配乐)

  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站在荷花池边了。你看见了什么?

  4、说得真好。那就边看这么美的画面,边读读课文的第2、3小节,把这两节美美地读上几遍,看看荷花到底美在哪?

  二、品读,体会荷花美:

  第二段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指名读。这句话美在哪?你觉得哪个字用的特别好?(冒)

  (2)想想:怎样的长才能叫“冒”?

  (3)如果不用“冒”字,这里可以换成哪些字?(长、钻、伸……)

  (4)那请大家想一想:和“冒”字相比,哪个好?为什么?

  (5)好,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荷花的活力来。

  2、有的………有的……有的……

  (1)(课件出示荷花的三种不同形态)你喜欢的是哪种姿态的荷花?把它的美读出来。

  a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你能不能把这句句子说说具体,让大家感觉到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也是那么美?(交流)

  再指名读句。

  b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示图:看,白色的荷花中,露出这么一个嫩黄的小莲蓬,就象张着笑脸欢迎着我们呢!美吧?来,谁能把展开的荷花读得美美的?指名读。

  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示图:看,这就是荷花的花骨朵儿。用一个成语来说,这就是——含苞欲放。

  真美呀,连还没开放的花骨朵,也是这么的别有韵味。你能读好这含苞欲放的荷花吗?指名读。齐读。

  (2)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齐读“白荷花——”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这两段除了写荷花美,还写了什么呀?指名读句。

  (2)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多)

  (3)看,这么多荷叶,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这真是——一片()一片?

  指名交流。小结:是啊,这么多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一片连着一片,一片靠着一片,一片追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真多啊,这就叫——挨挨挤挤!

  (4)示词: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5)读了这句话,除了知道荷叶多,读出了什么?(美)

  (6)是啊,这就象杨万里诗句中所说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

  来,一起读出荷叶的多与美。齐读。

  (4)咦,不对呀,不是描写荷花的吗,写荷叶干嘛呢?不写行不行?

  生交流。师出示课件(光有荷花,没有荷叶):看看,感觉怎么样?

  对,有句话说得好,红花还需绿叶衬。碧绿的荷叶把荷花衬托的更美了,再加上嫩黄的莲蓬,多美的色彩啊!

  3、来,我们一起把这白花、绿叶的美景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齐读第二段。

  第三段

  1、这些荷花的姿势真是太美了!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其实,荷花的姿态还不止这些呢!你喜欢哪一种?把它的美说出来。你能说说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姿态?或者想象一下他们仿佛在做什么?(生发挥想象,交流)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是啊,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们的眼睛都快来不及看了啊!真是目不暇接。

  3、面对这满池的美景,老师突然有个想法:(示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呀,这位画家是谁呢?有这么大的本事,把眼前的荷花看做一幅画。你们觉得呢?(大自然)

  4、的确,不用纸,不用笔,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就带给我们如此美的享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让我们好好地把这一段来读一读,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

  第四段

  1、现在,请大家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荷花。在荷花池边欣赏了这么长时间的荷花,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想成为一朵荷花)你想成为一朵怎样的荷花?

  3、说说:我仿佛变成了一朵()的荷花。

  4、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可以,演一演也可以。

  微风中翩翩起舞的荷花在哪里?指名读。想来演一演吗?(指名演)真漂亮,荷花你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心情怎么样?(很快乐)

  老师看到了,这一池的荷花都很美。风过了,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也很美。

  谁是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指名)你站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读。

  (1)荷花,我问你:蜻蜓告诉你清早飞行有什么快乐?

  (2)荷花,我很好奇:小鱼告诉你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呀?

  (3)荷花,除了蜻蜓和小鱼,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和你说悄悄话?他们和你说了些什么呢?

  11是啊,作为池塘里的一朵荷花,可真幸福啊!心情怎么样?(齐读)

  12我们今天可是来看荷花的,怎么会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呢?(生交流)

  三、巩固,深化荷花美:

  1、荷花这么美,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好不好?自由选择描写荷花的一段话,记一记。

  2、指名交流。

  四、延伸,抒发荷花美:

  1、画一幅荷花图,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2、办一期有关荷花的小报(可小队合作)。

《荷花》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词句的描绘,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的图片,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清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又引起作者哪些想象呢?(板书:想)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2、用最简单的词概括你所看到的。 板书:叶 花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地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

  (1)出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具体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a. 哪个词说明荷叶多?(挨挨挤挤)哪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碧绿)哪个词说出了荷叶的形状?(大圆盘) 板书:多、绿、大、圆

  b.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谁来把你看到的荷叶用朗读告诉大家。

  (评价:你看到的荷叶真多、真大、真绿)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更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3)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指名说说)(长,钻…)

  b.如果你是这荷花,你会怎样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演一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冒出来?(为什么冒得这样快?为什么冒得这样慢?为什么心情那么高兴?)(冒得快的可以体会到其蓬勃的生机和急切的心情;冒得慢的可以体会到荷叶的多,钻出来的艰难。)

  c.一个“冒”字包含着那么多意思呢!谁能把冒的含义读出来

  d.过渡:从这些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4)具体说说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

  a.荷花开了不少了,荷花是白色的。

  b.千姿百态的荷花,课文写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姿态?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看图片)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初放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盛开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欲放

  指导朗读,这些荷花你喜欢吗?

  指导背诵,你能把它们画在脑海中吗?

  d.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呢,结合图片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

  4、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白荷花,——。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句中的“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大画家,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大幅活的画。

  (板书:活的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闻着那淡淡的清香,看着那一池姿态各异的白荷花,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板书:仿佛

  2、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作者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

  3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雪白:表象了荷花颜色的美丽。

  翩翩起舞: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

  静静地站在那:表现了荷花的静态美。

  多美的荷花呀,连蜻蜓、小鱼都被吸引过来了。想象:还有谁来了?干什么?

  4、让我们再一次来美美地回味这一幕吧!师生配乐共读第四自然段。

  5、引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真是看得津津有味啊。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作者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你喜欢这些荷花吗?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出示“荷花,(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3、荷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它美丽高洁。古今文人墨客喜爱荷花,留下了大量咏荷的诗文。

  4、读读《补充习题》第六题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4、5题。

  2、背诵课文。

《荷花》教案7

  【设计理念】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

  “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

  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

  ⑴ 助比较区别。

  ⑵ 借助想象展开。

  ⑶ 借助语言媒介。

  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⑴ 课件展示:

  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⑵ 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

  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⑵ 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 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

  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 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

  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荷花》教案8

  活动目标:

  学习用粉红色和绿色给荷花和荷叶涂色。

  尝试在给荷花与荷叶的涂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平涂方向。

  体会对比颜色搭配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与荷叶的颜色。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已经勾好荷花与荷叶边线的画纸,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个别幼儿示范涂色

  教师: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怎样给它穿衣服呢?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另一个幼儿示范给荷叶涂色。

  2,讨论涂色的方向

  教师:他们是怎样给荷花和荷叶穿衣服的?他们是顺着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让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尝试平涂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给荷花与荷叶穿衣服。如果你用横向平涂的方法给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纵向平涂的方法给荷叶穿衣服。如果你想反过来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边的外面。

  四、幼儿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荷花娃娃》。

《荷花》教案9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难点

  1、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2、初步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段意。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运用PHOTOSHOP、FLSH、POWERPOINT等软件工具制作成幻灯片: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等。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

  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

  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3、揭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反馈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

  (2)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

  三、学习第2、3段

  1、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反复地读第2段。

  2、请你读读最喜欢的一句话。

  一个学生读后,再问,有没有读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齐读。

  读后说说这一句子好在哪里?

  这一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板书)

  说后再有感情地读这一句。(自由读,想象读,品读)

  3、各句教学时的要点

  第一句:

  说明荷花多

  第二句:

  荷叶多、美

  抓“挨挨挤挤”和比喻句

  第三句:

  从读中抓住“冒”

  给“冒”换一词

  你认为怎样的“钻”、怎么样的“长”才是“冒”?

  将你刚才说的词加进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先指名读)

  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第四~六句:

  学生在读句子时,教师指导“莲蓬”的形。

  看图,教师指图中的部分荷花,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注意要有感情。随机理解“花骨朵”、“饱胀”、“破裂”等词。

  你觉得荷花怎么样?(美)什么美?(姿态美、颜色美)如果只有一种姿态,美不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种种姿态。(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

  品读4—6句,体会荷花的姿态美。(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学生自由读。)

  4、齐读第2段

  如果我们来到公园,来到荷花池边,面对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下面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第3段。朗诵时适当延长、停顿,让学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鸣。)

  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第3段。(读中悟美)

  四、说段意练习

  1、教给说段意的方法,作“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

  2、学生自读第2段,说说段意。

  3、讨论。

  五、课堂作业

  作业本1、2、4(1)

  板书:

  荷花

  有的……

  冒 有的…… 千姿百态

  (多、美) 有的……

  课题3、荷花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节。

  1、读课题。

  2、配乐,导入新课。

  3、齐读第一节。

  问:你从“一……就……”知道什么?所以就把我们吸引到荷花池去欣赏荷花。

  二、学习第二节。

  1、(出幻灯图)指导看图。

  ①大家仔细看,上面有许多的什么?

  ②荷叶是什么样儿的?

  ③荷花又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是描写的?(出幻灯

  网

  问题:荷叶、荷花都是什么样儿的?)

  ①分别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②指名回答。

  3、现在我们来欣赏荷花的美。(出幻灯句)

  1、荷花很多很大。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齐读。问:这两句都写了什么?

  ②哪句写得好?第二句好在多写了哪些词语?

  ③A。“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你从“挨挨挤挤”这个词语知道什么?还有哪个词写出了荷叶长得多?

  B、“碧绿”写出了什么?

  C、这句话把荷叶比作什么?从“大圆盘”我们知道荷叶的形状是怎样的?

  D、齐读。问:谁连起来说说多写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

  E、导读。(指名读,齐读)。

  4、而白荷花就在这迷人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了。

  ①给“冒出来”换个词。

  ②体会用“冒”的好处。

  “冒”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白荷花在这挨挨挤挤的荷花中都能硬挤出来,说明什么?

  ③导读。(开火车读、齐读,在前边加个“啊”来读)

  5、你们看,冒出来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非常美丽。(揭示三幅图画)

  ①看图说说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是怎么样的?

  ②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有哪几种姿态?

  ③课文是怎样将这三种姿态描绘出来的?(出幻灯句,齐读)

  5、引导想象,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①看,这半开半合的多像……齐读第一句,读出喜欢。

  ②咦,藏在里面的小莲蓬探出头来了,真像……齐读第二句,读出喜欢。

  ③(做动作)你们看,这是怎样的花骨朵?就要开了,我们高兴极了。齐读第三句。

  ④导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引读、个别做动作读)

  三、学习第三节

  (出幻灯图)看着这一池的荷花,我们陶醉了,觉得眼前这池荷花简直就像是一大幅——活的画。(出幻灯句)

  1、你从这个“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美)

  2、你从这个“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充满活力)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呢?请带着问题看录像。

  4、请大家联系刚才看的录像和第二节的内容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是充满生机的?

  5、问:是谁画了这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是谁?

  6、(出幻灯句)一齐读这句话,赞美大自然的美景。

  四、学习第四节

  1、听配乐范读课文。

  2、导语引入情境。

  3、①什么是翩翩起舞?现在我们也变成一朵荷花,当风吹来时,我们轻快地舞蹈,好不好?(全班一起随风起舞)

  ②问:看着这池荷花,你为什么会翩翩起舞?

  4、看着,看着,人和花已经融为一体了,开始一起舞蹈,一同欢乐了。这时——(出幻句“不光……好梦……”,齐读)

  ①问: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②问:小鱼在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

  5、指名配乐读第四节,分角色再现课文情境。

  6、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配乐齐读)

  五、学习第五节

  我们迷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一齐读第五节。

  六、总结课文

  附板书设计

  荷花

  (清香)

  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 }活的画

  花:有的……有的……有的……

《荷花》教案10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崐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崐乐观主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语:

  今天我们来讲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是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那么同样是描写战争。它与以往的战争有哪些不同?大家知道,以往的战争给我们展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残酷场面,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场战争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一起走进被称为“诗体小说”的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四.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它与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和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茶子花派”并称。

  五、题目解说:荷花淀,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主要是一个文化概念-————

  六、 情节梳理:

  1、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标题:①夫妻话别 ②、探夫遇敌 ③助夫杀敌故事情节:

  3、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课文赏析

  (一)人物角色分析:

  1. 分角色朗读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岔开,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人。

  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习,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

  2. 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归结主题: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第二课时

  总结写作特点:

  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崐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崐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崐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崐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

  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崐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崐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崐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崐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崐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崐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崐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崐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二、生动的细节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崐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 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崐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崐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崐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崐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崐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崐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崐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打捞战利品,也有许多细节描写。

  如: “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的拿手戏。”这里,把打崐捞战利品和日常生活摸鱼揉合在一起。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崐分子,“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船上”,几个青年妇女又把掉在水里的崐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去,又丢过来,渲染了胜利后的欢乐气崐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戏谑的情感。

  三、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了故事情节。

  水生和妻子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微妙心理活动和人物的精神面貌)崐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们几个呢?”──侧面打听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流露出她的温情和忧虑,表崐明了她对丈夫的关心、体贴,也表现了她细心、稳重的性格。

  当她得知淀里的斗争形势变了,丈夫报名参军后,她低着头说: 崐“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来“你总是”崐这种口气多半用于责难,可这里却用于对丈夫的称赞,写出了她对丈崐夫的依依不舍,也写出了她识大局、明大义,积极支持丈夫参军的崇崐高品格。

  从水生嫂的言语中流露出依恋丈夫的感情,为下文伏击埋下一笔,崐是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看望丈夫的思想基础。

  几个妇女商量去马庄探望丈夫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

  巧: 来得不巧,巧遇敌人,巧逢亲人,无巧不成书。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崐啊! ”

  这段对话,把她们羞涩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现出来了。崐“哪里就碰得那么巧,”反映出侥幸心理,促成她们归途遇敌,躲进崐荷花淀,无意把敌人引进埋伏圈,为歼灭敌人创造了条件,这段对话崐对情节发展起作用。

  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崐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五个女人的对话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荷花》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搜集荷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 一个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2.说说你了解到的荷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荷花的资料)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组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A.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读了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B.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池荷花?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一)品读二、三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边读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这就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指名朗读。

  小结:[课件演示:一池荷花]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作者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b.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仅很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段。

  (二)巧读四、五段。

  1.指名朗读四、五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齐读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本文的?

  (板书:闻到──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板书:细致观察、丰富想象)

  三、拓展练笔

  1.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2.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3.师引导依照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

  4.交流习作,讲评后,学生修改小练笔。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五、作业布置

  抄写文中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闻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荷花》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是叶圣陶写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语句简短,但朴实优美,把一池给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是感悟荷花开放时各种美丽的姿态,并能把一池荷花想象成“一幅活的画”。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荷花的动态美,感受作者与一池荷花翩翩起舞的`陶醉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积累优美语言。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小组协作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法运用

  1、这节课我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因为这么美的文章,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 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还就是通过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真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朗读的时空,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让学生自己走进文章中去,是为了学生能更深切地与文本对话,达到对文本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感悟“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体验“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的景象,感悟荷花的美,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2、小组合作

  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时空,克服以往就课论课的生硬方法,不失时机地让学互动互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赞美荷花,更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伟大,发展想象力,感受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程序安排

  1、以趣引入,感知荷花的美。

  通过回忆以前学习的古诗,观看影片整体感知荷花美。

  2、与文本对话,品味荷花的美。

  (1)、通过品读交流,讨论赏析,体会荷花的姿态美。通过多煤体课件,理解“冒”字的妙用。通过自由朗读,细品荷花姿态美。

  (2)、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理解“荷花是一幅活的画”。自主探究:为什么说是一幅活的画?通过齐读,展开想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通过配乐朗诵,闭目想象,体验荷花的动态美

  3、互动交流,展示荷花的美。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合作,互动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赞赏荷花。

  4、积累运用,丰富生活,指导写作。

  5、拓展延伸,创造荷花的美。

  课外让学生选一幅或几幅自己喜欢的荷花图片,再附上一首小诗或是几句话,制成读书卡。

《荷花》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2.品味小说个性化的语言,体会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品味小说诗化的语言,体会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 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

  2. 用简洁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战争场面的图片,请学生用几个词概括。

  残酷、恐怖、血肉横飞、血流成河……

  二、检查预习,梳理小说情节脉络

  1.作家作品: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20xx年《亚洲周刊》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全传》。

  孙犁去世后,有人这样评价他: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离开了我们,一个性格清淡如水的人,一个文字清丽如水的人,走完了一生,完成了他诗化的一生。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2.三部分的小标题:

  (1)夫妻话别 (2)探夫遇敌 (3)助夫杀敌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4.小说的主人公: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三、研读课文

  (一)诵读、品味小说“清丽如水”的写景文字,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1.学生自由阅读 “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文字并感知: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皎洁的月光、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湖水、薄雾、清风、荷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纯美境界。

  2.划出恰当的节奏,然后诵读,把诗的味道读出来。

  月亮 / 升起来 / 院子里 / 凉爽得很 / 干净得很 / 白天 / 破好的 / 苇眉子/ 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 女人 / 坐在 / 小院当中 / 手指上 / 缠绞着 / 柔滑修长的 / 苇眉子 / 苇眉子 / 又薄又细 / 在她怀里 / 跳跃着。

  朗读指导:应注意语调柔美、舒缓,忌沉重、急躁。

  3.试比较《荷塘月色》的一段描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相同:都营造了一种朦胧、静谧、诗意的境界。

  不同:《荷花淀》语言素朴清新,《荷塘月色》语言较为典雅。

  4.思考: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是不是违反现实的呢?如果不是,他的用意何在?

  引导联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假如我是一只鸟》)

  用意:

  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徐徐的清风、清新的荷香,这里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这里有我们美好的生活。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江山如此多娇,岂容日寇肆意践踏?这正是所有抗日战士战斗的动力之所在。

  (二)诵读、品味“夫妻话别”中的对话,探究水生嫂的形象。

  1.阅读本段对话,说说水生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印证。

  勤劳善良:月下编席

  温柔体贴:“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坚强: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深明大义:“你走,我不拦你”、“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2.朗读下列句子,体会水生嫂的性格特征及此时的心理状态。

  (1)“怎么了,你?”

  变换句式朗读,体会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怎么了,你?--急切、体贴

  你怎么了?--语气平淡(冷淡)

  怎么了?--语气陌生、生硬

  (2)“你总是很积极的。”

  变换重音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你总是很积极的。--突出积极,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行为感到骄傲。

  你总是很积极的。--略带一点埋怨

  (3)“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变换标点符号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理解支持丈夫的态度明确,突出不阻拦。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强调了“家里怎么办”,表现了依赖性。

  (4)“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只要丈夫能理解自己的难处,再苦再累她也愿意。体现了水生嫂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善良、坚忍的传统美德。

  (5)分角色朗读下面对话,体会水生嫂回答过程中情感的变化。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面对与丈夫的生离,依恋、不舍。

  “嗯。”“嗯,还有什么?”--坚强面对,不让丈夫担心。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个人的、民族的尊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与敌人“拼命”。此时夫妻的思想感情,一定经历了瞬间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流着眼泪答应丈夫,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3.改写水生夫妻对话并表演,让水生嫂用另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

  例如: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猛地抬起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看着丈夫说:“你真是个爷们!”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

  “你走,我不拦你,我也跟你去!”

  “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一个女人去干什么?不成!”

  “咋不成?女人也能打鬼子!”

  “队上不会同意的。”

  “我找队长去。”

  (三)朗读“商议探夫”一段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

  1.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智伶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 话假情真。

  2.小结:

  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见,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那种含蓄内敛。

  3.思考:这段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四)总结:

  环境诗化--清丽如水的景物描写,营造恬静纯美的意境;

  情节淡化--素朴洗练的对话描写,淡化战争气息;

  人物虚化--无姓名、无肖像。含蓄蕴藉的性格与情感。

  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意境,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就是“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四、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文中其他几处景物描写,体会其作用。

  2.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段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

《荷花》教案14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一)板书课题,读题。

  (二)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一)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

  (二)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三)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四)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一)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二)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

  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

  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我看荷花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二)总结:

  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一)回忆旧知:

  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二)提示方法:

  我们该怎样去学习?

  1.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

  2.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

  3.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一)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

  提示:(1)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

  (2)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1)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

  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

  (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

  (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

  (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2)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

  (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3)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

  (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

  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二)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三)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

  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1)我变荷花的情景;(2)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3)风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3.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板书

《荷花》教案15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色

  4、体会荷花的美。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

  3、体会荷花的美。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

  4、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荷花教学持图,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花图。板书课题。释题。

  2、介绍荷花。

  夏季花开,又称练。属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地下茎肥大,有节,叶圆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

  2、组词。

  3、读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

  1、听放录音带。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3、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弄懂什么就说什么)

  4、师进行归纳。

  《荷花》一课就如大家所讲的,描写了“我”看到的一幅画面;荷叶很大很多,荷花很多很白很美。“我”差点儿以为自己是荷花了。

  5、师引导启发。

  哪几个自然段写荷花?(第2、3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因以为自己是荷花?(第4、5自然段)

  6、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师问:“我”为什么要跑?(因为“我”闻到一阵清香,知道荷花开了。)

  (2)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后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读后师归纳。

  板书:

  叶挨挨挤挤大圆盘

  荷花不少半开

  花全开

  含苞

  (3)引导看图,认识荷花的美。

  四、。

  美丽的荷花吸引了“我”,我还会发现哪些更美的,明天再学。

  五、质疑问难解答。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1。

【《荷花》教案】相关文章:

1.【推荐】荷花教案四篇

2.【精品】荷花教案4篇

3.荷花教案汇编5篇

4.荷花教案范文合集9篇

5.荷花教案范文锦集10篇

6.荷花

7.荷花的日记

8.荷花小学作文

9.荷花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