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2-10-09 10:58: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集合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区域性体育活动,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练习多种跳跃方式。

  2、培养幼儿勇敢、坚持完成任务的品质。

  3、知道警察是保护老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激发幼儿尊敬警察叔叔的情感。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区域设置:

  (1)小沟;

  (2)高凳;

  (3)轮胎;

  (4)过河板。

  2、红花、音乐、“小偷”图片、“黄金”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身穿制服上场,谈话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象谁?警察是干什么的?你们愿意做警察吗?做警察要通过许多考验,你们怕不怕?(幼儿分成四个小队)

  2、听音乐做武术操。

  上肢——下蹲——踢腿——转身——整理

  3、介绍区域玩法。

  (1)用跨跳的方法通过。

  (2)用高处往下跳的方法通过。

  (3)用直线两边行进跳通过。

  (4)用双脚连续向前跳通过。

  要求:绿线开始,红线结束。

  小队长负责,要求队员认真训练。

  听到哨声,队长带领队员更换区域练习。

  4、幼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在各区域巡视,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帮助,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一段时间后吹哨,幼儿更换区域,如此往复,让幼儿在每个区域进行尝试。

  5、互相交流:你刚才玩的是什么?你怎样玩的?

  6、游戏:警察捉小偷。

  刚才指挥官接到命令,有一群小偷在银行偷了许多的金子,正逃到“滑梯城堡”,希望小警察赶去抓住他们并找回被偷的金子。去城堡的路线是依次经过(1)、(2)、(3)、(4)个障碍。

  开始游戏:幼儿依次通过障碍,在事先准备好的地方找到“小偷”图片和“黄金”图片。

  评价游戏:小警察真勇敢,市民为你们戴红花。将查获的黄金送回“银行”。

  【活动反思】

  当天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如我所料。孩子们十分兴奋,孩子在塑料场地上快乐地奔跑着,跳跃着,达到了设计中的目标。但我在游戏中发现,对于孩子来说,光靠警察捉小偷,很难保持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最后一遍游戏中孩子们的兴趣有所减退,而被“警察”抓住的“小偷”,被抓后,就不能继续游戏,孩子们对这个游戏规则不能很好的理解与遵守。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我想是否能创设一些情境?来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让幼儿更好的感受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与趣味,很值得我深思。

  音乐的设计对游戏有着很大的作用,这节游戏课,因为自己选的音乐不是很达到游戏最终的目的,导致小孩没有那种紧张、刺激的效果,整场游戏就显得不是很好玩,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忽视音乐的效果,比如:利用报警的声音,让“小偷”有紧张感,是游戏更加好玩等等。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看了《让谁先吃好呢》这个故事,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变成一堂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不仅仅是听听故事,还能在故事中明白道理。首先,我从故事中的动物们按自己的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能用符号、数字等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

  3、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水彩笔若干、水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外形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到底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你们猜它会说什么?(按个子的高矮顺序来吃水果)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兔说:“不公平不公平,鳄鱼把自己的尾巴也算上啦?”小朋友们再看看,我们量身高的时候还要注意哪些问题。(不能站在高处、不能踮脚,要站在同一平面上)

  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的办法可真多,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什么办法呢?)(跷跷板)

  F、点击图片,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

  L、师: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看PPT)有的跷跷板是平衡的,表示(两边一样重);有的跷跷板是倾斜的,表示(两边不一样重)。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不一样重的,毛毛虫和这1块石头比,谁跷在上面,谁跷在下面?这说明毛毛虫和这一块石头相比,谁重谁轻?(毛毛虫的重量比一块石头轻),教师演示记录:用个什么符号表示毛毛虫比一块石头轻好呢?(发散)

  师:猴子与石头的比较情况呢?(猴子跷在下面,石头跷在上面,有4块石头。)边演示边记录,用什么符号表示猴子比4块石头重呢?(发散)

  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有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先数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换,检查一下,数得对吗?记得对吗?好,开始。

  (2)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

  A、师:数好了吗?看着记录卡告诉我,大嘴巴鳄鱼有几块石头那么重?犀牛有几块石头那么重?长颈鹿有几块石头那么重?

  (4)比出动物的轻重。

  A、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动物卡片,请小朋友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给他们排排序。(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B、师: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排序结果(边请幼儿说,边在黑板上演示)看看你们都排对了吗?

  C、师(点击课件):看,最重的是我吧!所以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犀牛朝着大桃子的方向哐哐哐地走了过去……

  3、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1)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个时候一点也不起眼儿的毛毛虫大喊一声。“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我也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动物,我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还有,要是问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不还是我嘛!从小的顺序开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是我先吃!”

  (2)师(出示排序图):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

  (3)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有、没有)你说没有道理,你说有道理,别急,我们一个个说说自己的道理。

  (4)引导幼儿各自讲述自己的道理。

  A、师:你先说。为什么没道理?

  B、师:你来说,为什么有道理?(大的要让小的)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C、请小朋友也来按毛毛虫说的按从矮到高的顺序尝试进行排序,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序。

  (评析:让幼儿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

  三、品尝桃子。

  1、师(点击课件):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水果,请小朋友们像小动物这样,按不同的标准,来比一比,排一排,看谁先吃水果。

  四、结束:

  幼儿分组用正向逆向等方式进行排序分享水果

  师:请小朋友先分组讨论,说说你们准备按什么顺序进行排序吃水果。

  教学反思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仔细阅读故事,我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就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符号的实际运用。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活动中,我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幼儿进行互动。始终遵循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原则。比如在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时,毛毛虫站出来说应该我先吃,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让幼儿各抒己见,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让幼儿在活动中,兴趣高涨,一直在玩中学习,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虽然我尽量做到让全体幼儿都加入到游戏中来,但是还是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度不够,对幼儿的个别引导上还是不够,我的设问有的幼儿不会,我就显得有点急躁,不能用语言好好的激化幼儿自主的思维,有时候老师就一一帮助幼儿解决了问题,这一点上,我做得很不好,所以在后面的评课中也有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我会虚心的接受,在下次活动课的时候如果再遇见这样的问题,我一定戒焦戒躁,尽量提出问题想办法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加完美!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对音乐活动有很浓的兴趣,对音乐的旋律、结构、音色、速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在表现能力方面发展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女孩子优于男孩子,孩子对韵律柔和优美的作品表现优于激烈有力的作品表现。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时过于片面。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下棋、打扑克或体育竞赛中表现出不服输的样子,这种竞争意识的萌芽,如果培养得当,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于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有益。

  我利用幼儿好动、好模仿和喜欢带有比赛性质游戏的特点,选择了“斗鸡”这一韵律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争强好胜、不怕失败,努力向上的品质。

  此作品的音乐旋律颇具广东地方音乐特色,而且节奏鲜明,情绪激烈,可表现性强,很适合于我班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情绪、乐句的变化表现斗鸡舞蹈,并能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与同伴交流。

  2、培养幼儿必胜的信念和勇于向强者挑战的竞争意识。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斗鸡的录像带和录音带。

  2、白公鸡与黄公鸡的头饰及奖牌各两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在有鸡鸣的乐曲伴奏下做公鸡的动作进场。鼓励幼儿按音乐节奏、情绪饱满地做动作。

  2、(1)幼儿观看录像。指导语:公鸡是怎样斗的?

  (2)讨论:公鸡斗的时候嘴巴、脖子、翅膀和脚是怎样的?

  (3)教师小结,强调公鸡双脚“往上蹦跳”的动作和公鸡不服输的样子,并要求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

  3、熟悉斗鸡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第

  1、2乐句和第

  5、6乐句是相同的。

  4、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用动作表现斗鸡。提醒幼儿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教师适当用语言指导)

  5、教师将幼儿编的动作与教师编的动作串起来,随音乐完整示范给幼儿欣赏。

  6、鼓励幼儿与老师同时表演,激发幼儿敢于竞争的意识。

  指导语:斗鸡是两只公鸡一起斗的,谁愿意跟我—公鸡大王一起斗?

  7、幼儿跟教师学分解动作,注意难点。

  (1)指导幼儿向上扑,向前攻,左右攻等动作。

  (2)教师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编最后结束的动作。

  8、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将动作连串起来,指导幼儿完整地跟音乐表演一次。

  9、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与教师进行斗鸡比赛。

  提示幼儿注意节奏并用眼神、表情与同伴交流。

  10、幼儿结对进行“斗鸡”

  活动反思:

  《斗鸡》这课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民间传统娱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斗鸡对学生来说是件新鲜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时我让两学生拿着纸公鸡给全班同学进行表演“鸡王争霸赛”,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学习氛围。然后出示公鸡的摄影图片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里的公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与羽毛颜色——鸡冠高而大,尾部羽毛长、密、五颜六色)。最后让学生用手工形式设计制作一只漂亮的斗鸡,进而玩一玩“斗鸡”游戏。学生学得活,兴趣很浓,体验了设计应用学习活动的乐趣。

  小百科:斗鸡是我国一个民间娱乐活动 , 据历史考证有2800多年的历史。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每种蔬菜的叶子都是不一样的,能通过观察叶子的形状来知道蔬菜的种类。

  2、能根据蔬菜叶子的形状,来进行比较叶子的不同,并大胆猜测相对应的蔬菜,尝试自由分组给蔬菜做标牌。

  3、体验活动的有趣,做一个能细致观察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速写本、记号笔、桶、PPT(植物的叶子)、连线图片六份、教师连线图片一份、大标牌一个。

  活动流程:

  一、介绍照片。

  边看PPT边讲述

  在开学的时候,我们在农场里种下了很多很多的蔬菜,这段时间蔬菜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很茂盛,到处都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呢!瞧,这些喝饱了雨水的蔬菜看起来都非常健壮呢,它们都在不断地茁壮成长呢!

  二、观察、记录植物的叶子。

  1.引导幼儿到农场观察并记录植物的叶子。

  2.集体交流。

  三、猜叶大游戏。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PPT。

  刚才我们画过了也讨论过了,那么我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叶大游戏怎么样?

  这是哪种蔬菜的叶子?你觉得它的叶子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每一种蔬菜的叶子都是不一样的呢!

  四、蔬菜连一连。

  1.小组合作。

  2.出示教师连线图。

  来看看你们连的和老师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小结:这下我们知道蔬菜叶子的秘密了,原来通过看叶子的形状就能了解蔬菜的种类呢!

  五、延伸活动。

  出示PPT黄色的叶子并讲解下阶段内容。

  六、做标牌。

  幼儿自由分组尝试给蔬菜做标牌。

大班教案 篇5

  适用范围:

  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生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游戏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aoao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3)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浙江方言中较难分辨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思想,这学期我们实施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改革试验。

  根据新课标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由于这节课是第十章的开篇,是无线电常识的基础。也是前电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学生的认知、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表现积极。课前的学案学生做的很好,同学之间也做了探讨和交流。

  在上课时基本是学生在带动课堂的节奏,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表现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说出电话的具体工作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例如不能简单地说:话筒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而是进一步追问话筒是怎样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的。听筒是怎样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这部分细节学生是通过自学很难掌握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话筒通过炭精粒电阻的变化来改变电流的,同时利用电阻器与之比较,把听筒和扬声器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我认为第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第三、课堂的节奏是由学生来控制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学生的展示较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尝试用乐器合奏歌曲,并能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进行指挥。

  2、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感受小乐器合奏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熟悉歌曲旋律、接触过碰铃和沙球、对基础节奏型有所了解

  (材料准备)PPT、乐器(碰铃、沙球)

  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进行指挥

  难点:尝试根据指挥用乐器合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指挥》(指导:转音部分、开心的表情)

  二、演奏:小指挥

  1、提问:歌曲里的小指挥指挥了哪些乐器?(笛子、二胡、钢琴)除了指挥乐器还指挥了什么?(小朋友唱歌)

  小结:原来小指挥指挥了整个乐队,里面有演奏各种乐器的人,还有唱歌的人。

  2、说说挑挑小乐器

  提问:我们教室里现在有碰铃和沙球,你们觉得分别用什么小乐器表演吹笛子、拉二胡、弹钢琴比较好?

  小结:笛子和钢琴的声音比较清脆,就像是碰铃发出来的声音;二胡的声音比较粗犷,就像是沙球发出的声音。

  提问:那么有什么好方法来表现唱歌呢?

  幼儿自主小结:我们可以一起演唱,也可以是几种乐器一起表演,或者一边演奏乐器一边演唱。(如幼儿无答案,教师协助小结)

  3、 听听选选节奏来(重点)

  提问:还记得我们有哪些比较常见的节奏吗?(可请幼儿拍手表示小结)

  教师可提供较为简单的节奏型让幼儿来共同熟悉一下。(视情况而定)

  提问:如果你是小指挥,你喜欢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指挥小乐器演奏《小指挥》,和好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四到五人一组,大家轮流做做小指挥,一会儿请每一组上来表演表演。

  幼儿讨论演奏,教师巡回指导。

  4、 看看我的小指挥(难点)

  我们先请几名小指挥来试一试好吗?(根据幼儿所出现的的问题或优点来小结)

  小结:小指挥的手势要简单要让人看得明白,既要让其他人知道你在指挥谁,还要让人家知道你在指挥什么节奏。

  过渡:现在老师先来做做小指挥,请三个小组的宝贝们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然后按照自己想表演的部分站好,仔细看看老师的指挥,根据老师的指挥来一起演奏小乐器。(三组轮流)

  三、延伸活动

  过渡:相信你们看了王老师怎么做的小指挥,你一定也学到了一些指挥的本领是不是?那我们赶紧回到教室里再和好朋友们一起到音乐区角里、还有表演性游戏里玩玩小指挥的游戏好吗?

  个别幼儿做小指挥,自主选择节奏型进行指挥。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由来:

  孩子们都喜欢玩一些电动玩具,我们班的孩子常把小汽车带到班里来。一天,殷鹏杰又把他新买的小汽车拿来了,小朋友都争着玩,结果汽车掉到地上,电池被摔了出来,他不会把电池装上,急得都哭了。通过了解,我发现班里的大部分孩子对电池不了解,没有成人的协助不知道怎样安装电池,因此生成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电池,了解电池的作用和正负极。

  2、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

  ⑴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有关电池的资料(种类、用途)。

  ⑵到商店观察销售的电池。

  ⑶科学区投放一些电动玩具、手电等物品。

  ⑷布置相关资料汇报墙饰。

  2、物质上的准备:

  ⑴教师和幼儿共同搜集到的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录音机、手机、各种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电池。

  ⑵正负极标志图+—。

  ⑶电池宝宝的课件。

  ⑷“小小电动汽车赛”的比赛场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㈠师:孩子们,今天咱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㈡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全班小朋友带来的玩具。(幼儿边看边说物品的名称)

  ㈢师:孩子们,这么多好玩的玩具你们想玩吗?请你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玩。玩的时候要仔细看看你玩的是什么?有什么发现?

  ㈣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这些东西都需要电池)

  ㈤讨论:玩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电动玩具会动、手电筒会发光、钟表会走、手机能使用?它们的电池装在哪里?(幼儿说自己选择物品装电池的位置)

  二、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㈠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电池的知识。

  1、师:孩子们,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录音机和手机使用的电池一样吗?它们哪不一样?你对电池有什么了解?

  2、幼儿结合前期经验的准备交流有关电池的知识(种类、用途)。

  3、教师小结: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们搜集到了一些电池。刚才小朋友们也说电池有许多种,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干电池、充电电池、纽扣电池和蓄电池(教师边说边出示相应的电池)。这么多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一起,你能找出自己要用的吗?

  4、说一说:哪种电池是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录音机和手机使用的电池。

  ㈡安装电池,找出电池的正负极。

  1、过渡语:小朋友们找的都很准,知道自己手中的东西使用什么电池,如果我们把电池从这些东西上卸下来,你还能不能快速、准确的装回去?

  2、幼儿进行装电池比赛。

  ⑴师:孩子们,我们有四个小组,电动玩具组、钟表组、家用小电器组、手机组,你最想参加哪一个组的比赛?(幼儿自由说)

  ⑵幼儿自由选择比赛的小组。

  ⑶玩具组装完电池的小朋友可以拿好玩具到指定的汽车场地进行“小小电动汽车赛”,其余幼儿自愿为他们加油。

  3、师:孩子们,我们在玩这些玩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小朋友的汽车不能走了,手机不能用了,这是为什么?(部分幼儿装错电池和玩具中的电池没有电了)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玩具不能玩了?(可以让幼儿充分猜想,有可能玩具汽车玩的时间长电池没电了、有可能小朋友把电池装错了、有可能玩具坏了)。

  5、过渡语:我们一起检验一下猜想的对不对。

  6、请幼儿进行检验。(小组成员协助装错电池的幼儿重新安装)

  7、交流经验:你是怎么装的?电池该怎样装?为什么这样装?

  8、教师小结:每块电池都有+、—两个符号,(出示正负极标志图+—)

  +表示电池的正极,—表示电池的负极,我们在装电池的时候要看清电池和电池盒的正极和负极。

  ㈢了解了解使用电池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的环保知识。

  1、师:孩子们,电池宝宝特别想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看它来了,我们和他打声招呼吧(播放第一张幻灯片)。电池宝宝有话要对你们说,我们一起来听听。

  2、播放课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电池宝宝说使用电池的注意事项和废旧电池的危害)。

  3、引导幼儿讨论:废旧电池要怎样处理?(请小朋友想办法,随意说)

  三、延伸活动。

  ㈠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使用电池的物品,并尝试自己安装电池。

  ㈡想一想以后还会有哪些电池?它们什么样?

大班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孙悟空大闹天空》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又非常喜爱的动画片。尤其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更是让幼儿非常喜爱,孩子们在平时的交谈中话题总是不离孙悟空,有几个顽皮的男孩还经常学孙悟空的样子,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对幼儿进行教育不能单靠空洞的说教要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和题材,于是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孙悟空来创设活动情景,以寻找花果山为目的,一路设置各种障碍,让幼儿亲自体验困难,并且去想办法战胜它。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活动,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幼儿通过情景活动体验感受很深,非常有兴趣、积极性非常高涨。在情景活动中既整合了多种学科,如认知中的动物归类,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归类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学看标记识路,运动中的跳、爬、钻。又培养了孩子们勇敢探索精神和活泼、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这一主题活动以幼儿的探索、感受和能力发展为主,教师的指导活动转为隐性,考虑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创设情景活动《寻找花果山》,让幼儿亲自去探索道路,能有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寻路过程和战胜困难的经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布置三条通行花果山的路,路上设置各种障碍。

  2、各条路的标记地图人手一张,孙悟空面具、玩具手机

  3、1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几何图形若干。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验困难并动脑筋战胜。

  难点:寻找去花果山的路、识别标记。

  五、活动过程

  (一)看录象,引起兴趣

  幼儿观看孙悟空住在花果山的录象

  师:刚才是谁?他住在哪里?花果山里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去呀?(想)

  过渡语:可是,花果山在什么地方呀?

  (二)寻找花果山

  1、 想去花果山又不知道在那里,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思考,最后确定由老师打电话给孙悟空)

  放录音

  孙:这好办,我用我的毫毛来变地图给你们,它会指引你们来花果山的,只要你们能按地图上的标记寻找道路就能找到花果山。

  师:真的?太好啦。孙悟空爷爷怎么说?(启发幼儿回忆孙爷爷的话)

  孙:不过在通往花果山的路上,你们还会碰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你们怕不怕?不过只要你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到达花果山,那时,我一定在花果山门口迎接你们,现在,我已把标记地图变到你们的椅子底下了,小朋友一会儿见。

  师:孙爷爷又说了什么?遇到困难怎么办?

  2、教师与幼儿一起寻找地图,教师出示找到的大地图告诉幼儿,去花果山有三条路,(1)几何图形标记路(2)动物标记路(3)数学提迷宫路 小朋友手里的小地图的道路只有一条,(4--5人相同)

  3、教师先让幼儿看清地图上是什么标记的道路,然后找和自己相同路线的同伴结为一组,共三组,要求看懂在地图上该走哪条路,一起去找(让幼儿互相帮助结伴而行)

  4、每条路上至少设有3个障碍物,如:跳过小沟,爬山,钻山洞,走独木桥,穿越大森林、遇到老虎、走过迷宫等等。让幼儿在错综的三条路中边看标记边走、边战胜困难、边寻找花果山。

  (三)到达花果山(孙悟空由老师扮演在山门口迎接)

  孙: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累了吧?快到桃树下歇歇,你们本领真大,能不能告诉孙爷爷你们是怎么走过来的?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呀?你们是怎么克服和解决的?(幼儿自由讲述)你们真勇敢,为了奖励你们,你们边吃桃子边看孙爷爷表演变魔术,好吗?

  六、活动延伸

  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再去走其它二条自己没有走过的路线。

大班教案 篇9

  教育目标:

  1、以身体紧缩或伸展成圆的动作,培养幼儿的控制力。

  2、能根据教师的展示或描述,用身体表现场景。

  3、能将自己表现的动作,用简单的单线画表示出来,加上头尾,变成连环画。

  教育准备:

  气球若干,钢琴,黑色记号笔人手一支,白纸多于人数的四倍(32开小正方形),钉书机。

  教学过程:

  (一)引起动机

  1、出示气球,吹气。

  2、与幼儿讨论:

  ①没吹气的时候,气球是怎么样的?

  ②吹气以后呢?

  ③吹气时,人发出怎么样的声音?

  (二)展开活动

  1、让幼儿摆出印第安式的坐姿,上身尽可能紧缩着,就好象一个没有气的气球,老师做出吹气的动作,让幼儿跟随着吹气声,慢慢伸展上身。

  2、游戏2遍后,老师暂停吹气,也让幼儿暂停,保持当时的姿势,再以拍手代替气球被刺破的声音,让扮演气球的幼儿迅速回复成气球没有气时的姿势。

  3、用钢琴来代替吹气,做胀缩的动作,并即兴地加入气球被刺破的声音。

  4、让老师或幼儿当乌鸦,把吹胀的“气球”一个一个啄破。

  5、被线拉着的气球怎么飞呢?提醒幼儿“气球被绑着哦!”的感觉,让幼儿的脚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要固定在地面上,再根据钢琴的乐声,自由地表现。

  6、如果放开吹胀的气球,它会怎么飞呢?实际演示,幼儿根据钢琴的乐声,相应地做动作。

  7、请幼儿根据刚才的游戏,用气球做主题,编出各种有趣的故事,画在纸上,并变成连环画。

  8、老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想故事以及布局,启发他自己动手创作。

  9、请动作快已完成的幼儿,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引导其他幼儿向他学习,编出不同的故事。

  (三)分享活动

  将幼儿的作品按秩序叠齐,订好,互相间讲关于气球的故事。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想出更多更好的关于气球的故事,并用最简单的线条将它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