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2-19 08:17:0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15篇)

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 学习5的分解,发现5的分解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5颗糖果、3 个动物头饰。每个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1、 每个幼儿有5颗糖果,两个动物头饰,一张记录纸和笔。教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 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朋友吃,请小朋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种分法,并请小朋友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

  2、 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

  3、 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回答:

  (1)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 种)

  (2)5的分解怎样排列才更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顺序——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

  请小朋友按照这个顺序自己将记录纸上 5 的分解重新排列。

  4、 与幼儿重温 3、4、5 的分解方法。

  5、 请幼儿观察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 3 有 2 种分法,4 有 3种分法,5 有 4 种分法。)

  活动评价:

  1、能找出 5 的分解方法。

  2、能说出分解的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2、知道生活中的半圆形物体,并能用半圆形与圆形进行创意组合创造出各种物体。

  活动准备:

  很多大小和颜色不一样的圆形和半圆形图形的彩色纸、胶水、白纸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圆形宝宝,是谁呢?”教师出示圆形,幼儿一起回答。

  2、教师:“现在圆形宝宝要变了,压一压,剪一剪,看,变成什么了?(半圆)

  3、教师:“半圆课调皮了,看它开始翻跟斗了,一二三,翻,变成什么了?(半圆),一二三,翻,变成什么了?(半圆)。

  4、教师总结:“哦,原来半圆无论是站着还是躺着,坐着,都是半圆。

  5、教师出示两个相同的半圆,请幼儿上前将两个半圆并在一起,看变成什么了?(圆形)。

  教师总结:“两个相同的半圆合起来是圆形。

  二、从认识生活中的半圆到寻找图片中隐藏的半圆形。

  1、教师:“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你看到过像半圆一样的东西吗?

  2、幼儿讲述平时生活中半圆形的事物。(切开的西瓜、伞、月亮、切开一半的蛋糕、扇子等等)

  3、教师请幼儿欣赏生活中的很多像半圆形的建筑物与生活用品。

  总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是用半圆形来做的,很美观。

  三、幼儿利用各种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圆形和半圆形来组合图形。

  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组合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半圆形。

  2、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样的圆形和半圆形来来组合成好看的图形,然后黏贴在白纸上。

  3、幼儿进行图形组合,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操作时,先要试着拼一拼,然后再用胶水贴起来。教师鼓励幼儿创造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图形。

  四、展示作品。

  1、教师可视现场情况给予正确的语言引导协助幼儿大胆的想象并完成操作)

  2、教师讲评、小结。

  (1)先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评。

  (2)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小朋友都表现的不错。平时我们一般用流畅的线条来完成一幅作品,今天呢我们用各种图形也完成了一幅作品,这说明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用什么都可以变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大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准备:

  大头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 看骰子

  ———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 玩骰子

  ———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看骰子

  应该看最上面)

  ———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

  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 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

  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幼儿对门牌的已有经验。

  1、师幼交流

  教师:我们的城市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马路又宽又干净,不仅大街上都是高楼大厦,而且住宅小区建设得特别漂亮。请你告诉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吗?

  (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

  2、教师:这是阳光住宅小区,我们一起去参观。

  (播放多媒体,直观感受小区一栋一栋的住宅。)

  3、这栋楼我们来数数有几层?(图片)

  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单元。这是一楼,(一个门牌)这是什么?(101)

  你知道它的对面一间门牌号是多少吗?

  (在幼儿有答案后出现对面的门牌号)它楼上呢?(同法)

  4、(镜头到小区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看来这个小区里住着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

  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楼房才够呢。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工人叔叔造楼房好吗?

  二、尝试操作 梳理幼儿对门牌知识

  1、造楼房我们造楼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纸板,(幼儿人手一份材料)

  这里有造3、4、5层楼房的材料,喜欢造4层楼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这些,喜欢3层或者5层的可以选另外的一些。

  方法是:每个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楼房后套在你现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楼房正面展示给大家。

  2、编门牌楼房都有门牌。请你把造好的楼房按照一定的规律编上门牌。

  (1)幼儿尝试自主编号。

  (2)请你说说是怎么编号的。

  (3)讨论:门牌号上各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最底下的层叫做第一层,把最左边的间叫做第一间,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编门牌的方法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第一个数字表示层,最后一个数字表示间,中间用0隔开,楼房的门牌号就是101,102,201,202

  (4)请小朋友检查一下自己的门牌编对了吗?没有编对的调整过来。

  三、探究学习

  认识住宅地址(幸福小区)小区落成了,大家为小区的落成放个三响炮表示庆祝吧。“啪!”

  (集体击掌三下)

  1、探究楼号。

  xxxx小区里有几栋楼房?请小朋友来编号。

  2、探究单元号。

  观察第一栋楼房和第二栋楼房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栋短,第二栋长……)

  第一栋楼房有三个单元,第二栋楼房有1、2、3,4、5五个单元。让我们从左往右数一数。

  教师逐一指各栋楼房,说说各栋楼房都有几个单元。

  3、探究栋、单元、层、间的关系。

  红红要住进这个幸福小区了,她拿到了她家的钥匙,钥匙上有她家的地址 (出示及钥匙地址卡片2-3-301),

  你看得懂吗?你知道他家的地址是xxxx小区第几栋楼?第几单元?哪一间吗?

  4、巩固认知。

  如果请你也来这个新小区住,你希望住在那里,请在新家的阳台上插一枝花,并告诉大家你的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单元几零几?

  (请幼儿指出具体住处并完整表述地址,并说“我的新家在xxxx小区xx栋xx单元xx室,欢迎大家到我的新家来玩”。)

  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分别板书。

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2、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6个杯子、3个量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发幼儿产生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明妈妈的生日,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客人分成两桌坐下,妈妈给每人倒了一杯水,(教师揭开遮挡杯子的布)小明发现左边桌子上有3杯水,3只杯子是不一样粗细,右边也有3只杯子,这3只杯子的水也不一样,究竟那杯水多,那杯水少?小明特别特别的想知道,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帮小明猜猜看,到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二、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1、引导幼儿观察,提出疑问。

  (1)、你们是怎么比的呢?

  (2)、我们来看看究竟谁说得对。

  2、教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比较的方法。

  (1)、将左边3只杯子装满水,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杯子是很难直接判断出来的。

  (2)、师:这3杯水哪一个装得多,哪一个装得少?(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拿出测量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面到达的不同刻度,进行比较。

  (4)、师:现在可以说一说,那杯水多?"(教师将三个量杯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面高的那个水多)。我们只用眼睛看是,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多少的,得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3、引导幼儿迁移经验,对右边桌子上的水进行比较。

  (1)、师:大家来看看右边这3只杯子,这3只杯子是一样大,但3只杯子的水不一样多,哪一杯多?哪杯少?(引导幼儿先比较杯子的大小,再得出同种类的杯子中的水面高的就表示水多的结论。)

  (2)、师:相同形状的杯子怎么目测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说出水面高看起来满的就是多。)

  4、小结:这节课,大家都知道怎样比较哪杯水多,那杯水少了吗?小明家的客人都渴了,我们一起请客人喝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新课《请喝水》。

  在家里尝试找不同形状的杯子和相同的杯子测量哪杯水多。

  教学反思

  1、活动的开始我先从幼儿身边的事谈起,通过启发式提问,层层递进,引发幼儿思考“假如没有水,动物、植物、大自然、人类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为了拓展幼儿的'视野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自由观察、和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到水的作用。

  2、课件中,整个自然界从有水到没有水的强烈变化,不仅增进了幼儿对水的作用的了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儿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处在于:在讨论互动环节风有些匆忙,应该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和时间而且还可以拓展到保护水资源同治要单纯地停留在节约用水的方法上。

大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数量的图形,并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去做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与幼儿数量相等的贴有4—6不同数量鱼的盆子;贴有数字图形标记的手环和一定数量的'图形。

  2.教具:课件;贴有4—6数字的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家园互动游戏:数字拍手游戏。

  二、准备去做客。

  1.师:谁知道去人家家里做客要注意什么?

  2、师:数一数你的盆子里有几条鱼?

  三、去做客的路上。

  1.去猫家的路上,教师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提问:遇到了谁?数量是多少?

  四、给猫妈妈送礼物。

  1.幼儿分组贴送小鱼,师幼集体检查。

  师:猫妈妈年纪大了数不清,请小朋友帮帮忙,把盆子里的小鱼送到贴有数字的板上面。

  五.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师:每个手环上都有数字图形标记,请贴上相应的图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看清楚数字和图形)。

  3、请家长进行检查。

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

  2、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顶。

  2、4张桌子,4张盖布,4块黑板,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分类记录的方法

  (1)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请4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台,并请幼儿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分类结果。“我们要把这里有4个小朋友的事记下来,可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4”表示人数,用娃娃头表示小朋友)“谁能把有相同之处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们是怎么排的,他们哪里一样?”(这两个是男孩,这两个是女孩)“这又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和简单的标记来记录)“除了这种排队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在幼儿分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标记来记录)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帽子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之处。

  (2)启发幼儿说出帽子的各种用途。

  (3)提出分类的要求。“原来帽子的用处这么大,我们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帽子,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帽子商店吧。想一想开商店我们要先做什么准备工作呢?”(引导幼儿先从整理帽子开始)“我们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你们说可以怎么摆放呢?”(引导幼儿说出将帽子按同一特征摆放)

  3、小组活动

  (1)提出记录的方法。“今天,我们请4组小朋友来整理一个柜台。首先,请上来的小朋友数数柜台上有几顶帽子,用数字和标记把它们记下来;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摆在一起并数数每种有几顶;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看看该怎么记录。如果你们还有别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数数每种有几顶,想一想该怎么记录。记住每分一次,就记录一次。”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分类时要按同一标准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别的标准再次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思考分类的标准。

  (4)观察幼儿的不同记录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8

  学习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能将长方形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初步建立等分的概念。

  活动准备

  绳子,用报纸剪出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美工用具。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老师提议表演变魔术,出示一根绳子,向幼儿提问:谁能把一根绳子变成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请一位幼儿表演把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然后再请一位幼儿表演把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

  3、请刚才表演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变的?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4、出示长方形的报纸,请幼儿操作探索长方形的二等分、四等分。

  把一张报纸变成两份一样大的。

  把另一张报纸变成四份一样大的。

  5、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其中一份哪个大?哪个小?

  6、老师总结:两份一样的叫二等分,四份一样的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活动评价

  能将长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大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计算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

  2、体会倒计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若干、月历、笔。

  活动过程:

  一、模拟看红绿灯过马路

  1、导入:前几天教师在马路上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哪里不一样

  思考:人行红绿灯跳动的数字不一样和我们过马路有关系吗

  2、模拟过马路(两名幼儿先后模拟过马路,其余幼儿倒着数)。

  3、说说各自的发现:那里的数字是倒数的,数字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

  体会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方便、安全了。

  4、绿灯上的数字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用倒着数的方法发现数字是由大到小表示时间由多到少的变化)

  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

  1、说说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2、教师依次出示照片,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倒计时现象。

  3、进一步发此刻使用倒计时时,有的倒计时用“秒”(奥运会开幕式、火箭发射等),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计时用“天”(世博会)。

  三、尝试计算倒计时

  1、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6月9号,我们要过端午节了,让我们一齐来做个端午节倒计时牌吧。

  思考:今日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日的日期,还要找到哪个日期

  2、交流采取计算倒计时的方法,如:顺着数;两个两个数;倒着数;端午节的那天不算进去等。

  3、发现有了端午节倒计时,让我们很清楚地明白今日离端午节还有9天,能够在这一段时间里为端午节活动做准备。

  延伸:

  1、为最近的其他节日做倒计时牌。

  2、为离园做倒计时牌。

大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第三张答案图,并列出算式。

  2、要求幼儿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术式的含意。

  3、引发幼儿学习数字8的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学挂图。

  2、出手指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

  1、进行拍手问答的游戏。

  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玩拍手问答的游戏,我问和你们回答。

  2、填写未完成得分合式。

  教师出示8的未完成的分合式:看看上面的.分合式,这些分合式完整吗?,请小朋友来帮忙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8分成两份一共有7种分法。

  二、通过观看教学挂图,学习8的加法。

  1、出示教学挂图一

  教师:这里有三幅图画,说的是一件事情,请你们把每幅图的意思用一句话来讲清楚。(第一张,草地上有7朵黄花,第二张,草地上有1朵红花,第三张,一共有8多花。)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看着三幅图编一个加法应用题?那位小朋友能用一道算式把表示出来?(7+1=8)

  教师: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相应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

  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种挂图,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图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从颜色、位置、大小不同来说)一共有多少呢?

  教师小结:图中有8个苹果,6个红色的,2个青色的,5个在盘子里,3个在桌子上,4大苹果,4个小苹果。

  教师:谁能根据这个苹果的颜色不一样编出一个应用题并用道算术题表示出来呢?(6+2=8)

  3、带领孩子用相同的方法分别从苹果的位置、大小编出不同的应用题和算术题。﹙教师依次板书出8的加法算式。﹚

  教师小结:看 8一共有7个加法算式。一起读读这些算式。

  三、玩出拳游戏结束活动。

  1、教师:现在我们来玩出拳游戏,小朋友出的手指数量要和老师手指数加起来是8.

  2、游戏数遍。

  效果分析: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多种图形2.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参考图、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3.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

  1、彩色图形来了……(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2、彩色图形找朋友。

  (1)教师出示参考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性。

  "彩色图形要找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看,它们找到朋友了。它们什么地方一样,成为朋友呢?"(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从形状、颜色、大小三个方面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3)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出标记并放在参考图上。

  (4)师幼进行检验讨论。

  (5)教师可将彩色图形换下,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共同特征,可进行两遍。

  (6)小结:原来彩色图形喜欢找有两个特征相同的`图形做朋友,它们有的形状相同,有的颜色相同,还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图形进游乐场。

  (1)出示空白表格"彩色图形来到游乐场门口,可是却不能进去,因为进游乐场要符合条件才能进。"(2)教师边说边将红色和正方形标记贴上。

  "原来要符合红色和正方形两种条件才能进。那么,谁能来做检票员把关呀?"(3)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4)师幼检查。

  (5)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集体做"检票员""这个游乐场很神奇,瞧,这次进去的条件变了。"教师边说边贴标。

  (6)师幼一起讨论需要的条件。

  "原来这次要进游乐场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黄色的,还要是大的。谁愿意来做检票员?"(7)请全体幼儿一起找一找并贴在表格中。

  (8)师幼检查讨论(9)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第二次集体做"检票员"。

  (10)师幼讨论检验。

  (11)小结:原来要进游乐场还必须符合两个特征条件呢,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不能进去。彩色图形们让我感谢你们的帮忙,现在它们已经在开心地玩了。

  4、幼儿操作活动(1)讲解题目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

  活动反思:

  本活动,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特征已经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讲解示范的时候,因为语速快,部分幼儿幼儿未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一个问题说出去来,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问的什么。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大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减法。

  2 . 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 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减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小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大班数学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圆圆世界(内有圆圆的会滚动的物体)白纸,篮子,胶泥,表格40份。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带领幼儿复习圆的特征,并请幼儿进入圆圆世界。

  (二)展开活动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归纳,提炼球体特征,并用记录的方法展现球体特征。

  3、教师小结球体特征。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选择所拿物品。

  5、教师指导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并帮助个别幼儿分析所选物品是否球体。

  6、请幼儿想一想,并说出生活中的`球体。

  四、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橡皮泥给圆形娃娃做一份是球体的礼物。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表格。

大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地摆、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操作纸、剪刀、小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女巫与公主”。

  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公主,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师,她对公主施了魔法,把公主关了起来。你愿意帮忙把公主就出来吗?(愿意)我们要闯很多关,才能就出公主哦!你们有信心吗?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故事情节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帮助公主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二、游戏“闯关救公主”。

  (一)第一关:寻找复原

  师:请小朋友找出爱心的另外一半,把爱心复原。(出示三种不同的形状,让幼儿辨别)

  师小结:像这种左右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叠的图形,叫对称图形。

  (这一环节,孩子们首次接触到电子白板,都争先恐后地想到前面操作一下,同时,孩子们初步理解了对称图形的含义。)

  (二)第二关:对折辨认

  1、出示月牙形、梯形、正方形,请幼儿折一折,找出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

  2、集体交流:

  (1)请幼儿上前示范折一折,并说出图形是对称的。

  (2)教师小结:像这种上下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叠的就是对称图形。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动手做一做,在自己的探索操作中找出对称和不对称图形,并再次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老师也再次地进行小结含义。)

  (三)第三关:观察分类

  师:请你把对称的送到笑脸框里,不对称的'送到哭脸框里。

  (此环节让幼儿在电子白板上把对称和不对称的图形分别拉到相应的框里,并通过对称轴进行检验,图形是否对称,孩子们争着上前试一试,分错了,其他幼儿积极愿意帮助他,并能够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四)第四关:旋转操作

  师:两个梯形,请你转一转、摆一摆,把右边的梯形跟左边的相对称。

  师巩固总结: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能够重叠在一起的就是对称图形。

  (此环节是最后一关,幼儿非常兴奋,公主就快要被救出来了。但是这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不仅要观察梯形的特征,还有观察梯形在对称轴的什么位置,一开始请了两名幼儿都没有摆对,在老师的再三提醒下,通过一次次的观察,终于摆到了正确的位置。)

  三、感恩“公主送礼物”。

  集体讨论并操作:如何折、剪出对称的图形。

  师:公主就出来了,为了感谢我们,公主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这些礼物都是对称的,它的另一半藏起来了,应该怎样折出和剪出完整的礼物?

  (此环节利用公主送礼物,让幼儿通过折和剪,感受对称的含义,体验对称的美。)

大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我给

  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我说二,你说二,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身上长着许多二,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我说五,你说五,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五星红旗迎风舞,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我说八,你说八,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一起去帮老大妈,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

  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