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19 18:49:47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用已经说话。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小鹰学飞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预习

  课前让学生让把课文读通顺,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

  给各自然段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流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

  (播放雄鹰高飞的录像,激发起孩子们对鹰的喜爱之情。)

  2、小朋友,认识它吗?对,它就是飞行能手鹰。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范写鹰字)这是我们本课要求认识的第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3、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它是怎样成为飞行能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鹰学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同桌检查预习情况。

  在生字下做记号。

  标上自然段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

  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3、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拼命指了指

  急促总算鼓起劲头顶盘旋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摇算鼓命促

  指导识记、书写

  四、作业。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相机用已经练习说话。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有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自由练读。

  ④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①小鹰和老鹰又来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②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应读得重些?为什么?

  ③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样想的?

  指名读老鹰的话。

  (3)分角色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独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

  ③小鹰怎么会飞得指名高的?哪儿看出它练得很刻苦?

  ④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虚心了)

  ⑤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重读。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⑥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理解: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样去做?

  ⑦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读得了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默写:

  跟着、飞行、急促、摇摇头

  总算、头顶、盘旋、指了指

  2、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3、指名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总吧顶盘旋

  ①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②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熟字加偏旁:吧(巴加口促(足加僀

  ②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难记。

  2、指导写法。

  (1)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2)鼓,左右等宽。

  (3)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紧凑。

  3、教师范写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二年级上册教案2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孔、雀、辽、阔、翠、愉、污、染、”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并记忆“孔、雀、辽、愉、”4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课堂中尝试背诵感兴趣的小节。

  3、学习课文能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

  4、有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尝试仿说诗句,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孔、雀、辽、阔、翠、愉、污、染、”8个生字。

  2、尝试仿说诗句,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请不要”。

  “请不要”是日常礼貌用语。谁能用它说一句话?

  2、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画面,听录音,听听小作者劝告我们什么?看谁听得仔细。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谁来说说小作者劝告我们什么?

  2、出示:伐光树木

  垦光草原

  请不要 弄脏河水

  污染天空

  3、教学:伐

  4、(媒体出示画面)那么在小作者心中,这些地方应该是怎样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

  a、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小组学习生字,讨论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a、交流、出示:孔雀 牧场

  绿茵 愉快

  辽阔 自由

  b、开火车读。

  (3)学习生字:

  雀:媒体出示笔顺,生书上描。

  牧:组词

  理解:绿茵、牧场

  三、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是啊,在小作者心中是很美的。他希望这些地方都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听一遍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跟着录音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指名读,生评议。

  6、试背。

  四、仿写诗歌,训练语言。

  1、(多媒体展示不文明画面)

  出示:请不要,

  留,

  让,

  让,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4、总结。

  五、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游戏赛读字、词。

  2、游戏练习:对对碰。

  绿茵茵 洁白 辽阔 清清 茂密 灿烂

  ( )的云朵( )的小溪

  ( )的阳光( )的草地

  ( )的牧场( )的森林

  3、指导写字。

  教学反思: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关键在于如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互相合作的.机会,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参与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能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两个环节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一是学习生字时,我运用了小组学习,大组交流等形式进行识字活动。同学们你想办法,我出主意,想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养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作为“小老师”,牢牢地把握这样展示自己的机会。“小老师”一出场,组内同学也兴奋异常,因为他们的朋友成了他们的老师,注意力也就自然集中起来。“跟我读”、“我来读”、“跟我写”、“我来写”……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而那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效率也随着提高了。另外,再仿写诗句前,我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实践,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良好的个性,还建立了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情感,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意识,又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如何与别人达到一致,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才会被大大激发,他们的主体作用就会真正地发挥出来。

二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学会12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从理解内容入手,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

  1. 学会 等12个生字,会认 等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集体力量大。

  教学难点:

  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 导入

  1.你们知道桥是什么样的? 那”友谊桥”又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要想解开小问号,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请翻开书第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 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

  2. 小蜡笔们为了什么争吵?他们各自都说了什么?

  请你们读一读2、3、4、5自然段.然后告诉你的四人小伙伴.

  3.汇报,指导朗读.

  知道每一种蜡笔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点本领算啥”指多名朗读,体会小蜡笔的自以为是.

  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去掉拼音)

  2.(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3.汇报。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读音。

  2.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各种颜色的蜡笔有他们各自的用途,他们到底谁的本领大呢?

  2.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6自然段,看看紫蜡笔是怎么说的自由读,读了紫蜡笔的话,你知道谁的本领?

  3.他们画了一幅怎样的画,美吗?请大家读一读第8自然段.自由度,同桌互相说从哪些地方感到这幅图很美。

  (抓住“格外、像飘带、花红柳绿、一望无际、翻滚”和蜡笔们自己说的话)借机指导朗读。

  4.读到这里,想一想谁的用途大?(指名)集体的力量不仅让蜡笔们团结在一起画出美丽的图画还能使蜡笔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不信,你看!自由读10-13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课文

  1.我很喜欢课文中小蜡笔们画的友谊桥,谁能告诉老师怎样才能画出美丽的友谊桥呢?

  2.这座桥不是用彩笔画出来的,而是用心用团结一致的精神画出来的,让我们在读一遍课文,体会小蜡笔们齐心合力,在集体的力量下创造出美好的画卷。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

  2示范指导

  1) 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2) 提示要点。

  3) 学生描红临写。

二年级上册教案4

  第一课 流动的颜色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共享)。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师示范:我用办法,让 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①要有主题,有情节。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第二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学具: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教学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写字、画画等老师:对(画上一条鱼 )(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行或不行

  老师:(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条鱼)现在老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老师:(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用撕出一条鱼 展示)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可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这也是一条鱼,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纸条老师: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条鱼啊?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一起来看一看。(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这么多线条!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 (示范) ,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蜡 笔)(绳子 纸条)(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3、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老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4、布置作业: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开,讨论一下小组要做什么?老师现在出几个主题,你们选择一个或自己小组想一个(如:海底世界、动物园、太空宇宙等),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三、老师巡视辅导

  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

  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第四课 有趣的彩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

  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具学具:垫板、牙签、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导

  1、作品展示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有趣的彩泥”。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橡皮泥做的。”

  2、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教师巡回指导

  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的内容。

  五、评价作业

  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为什么?说说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

二年级上册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收录了五条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并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

  三、设计思路:

  1、创设教学情景,进入谚语王国,认识谚语朋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识字方式的多样和识字形式的趣味性。

  3、架设生活与文本的桥梁,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4、多种形式的朗读,发展语言,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感知、思考、置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教学设计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移、柴”等十个字,会认会写“挑、折”等八个字,其中“容、易”比较典型,需要重要强调。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发现识字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谚语有一定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将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走进谚语王国,谚语王国里有五位谚语朋友正在等着我们大家的`光临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进入谚语王国吧!(单击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识字》

  二、初读谚语,趣味识字

  1、要跟我们交朋友的谚语朋友们在哪儿呢?小朋友们别着急,它们在这儿呢!(单击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请给大家提提读书的要求吧!(学生提要求,老师相机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由读文。

  3、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趣味识字:

  a、知道小朋友们今天要来到谚语王国生字朋友可高兴了,瞧,它们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来我们来读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读,齐读这些加拼音的字并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出示“搓绳”,做动作来理解。

  出示“斤、近”,说说你的发现。

  b、玩“快乐列车”的游戏:(读不加拼音的字)

  生字宝宝坐上了“快乐列车”,和我们一同开往“谚语城”了,大家高兴吗?

  c、学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自由认读。读一个生字,在桌子上摆一张生字卡片。

  d、“摘苹果”游戏读字读词。

  三、读中感悟,巩固识字

  1、看,我们来到了谚语朋友的家了。(课件出示这五则谚语)你会读吗?请给大家提提读书的要求吧!(学生提要求,老师相机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集体正音。

  4、你喜欢那一句谚语?再多读读吧!。(老师出示读书要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这五则谚语并要学生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四、整体感知,加强理解

  出示五则谚语,问,你想怎么读这五则谚语呢?

  (鼓励学生拍手读,男女合作读,小组展示读,齐读等方式。)

  五、游戏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蚂蚁运食忙: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正忙着运食物,来储存过冬的粮食。它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终于储存了许多粮食。这回还带来了许多生字朋友,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2、观察“容易”在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并进行自我评价。

  六、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读的这些谚语,告诉我们团结的力量有多大,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与朋友们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去找到更多的谚语朋友,然后把他们送到宝葫芦手抄本里去。

  (开放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形成搜集资料和积累的好习惯。)

二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得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用歌声表达得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芭蕾舞剧《窗花舞》。

  二、学唱歌曲《小拜年》。

  教学过程:

  一、聆听芭蕾舞剧《窗花舞》。

  1、初听音乐前,教师可简介《白毛女》剧情。

  提示:乐曲的情绪势怎样的?你感到喜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剪窗花吗?

  2、复听音乐时,自编动作表演贴窗花,跳自编得窗花舞。

  二、学唱歌曲《小拜年》。

  1、可借用图片简介湖南人民欢度新年的风俗。

  2、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跟着老师的琴声,模唱歌曲。

  4、跟着老师的琴声读歌词、填唱歌词。

  5、听音乐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跳。

  三、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晚会》。

  二、歌曲表演《过新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晚会》。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

  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2、简介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编创与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

  1、提示学生:怎样用打击乐器创造出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2、分小组编创。

  3、展示每个小组的合奏效果。

  二、学唱歌曲《过新年》。

  1、提示学生:你是否注意到在过新年时家家门上贴的对联?你喜欢哪一幅,抄在课本上,读给同学们听。

  2、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提示:“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边听录音边徒手模仿打击乐器的动作。

  提示:选择那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合适?

  4、歌曲熟悉后,分小组编创伴奏。大家唱歌,选一组同学为歌声伴奏。

  三、小结,下课。

二年级上册教案7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教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构建方位知识,并且在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设计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方位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3-45页。

  目标预设:

  1、创设情景,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他方位。

  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方位知识,并学会利用指南针有条理地推断出方位,同时明白位置的相对性,提高思维能力。

  3、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教学准备:(学生分成4组,每组8人,分布于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多媒体课件、方向板4块、每组8个方位词。

  一、引入

  按照座位说一说,你们组分别坐在这束花的哪一面。说对了,奖励一面旗子。

  引出东、南、西、北。并用手指一指。

  二、展开

  1、在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那么在地图或平面图上,你们也能认识吗?是怎样认的?(谁知道十字指向标向上的箭头指着什么方向?)

  电脑出示图1:实验小学全景图。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灌南县要建公园啦!这个现代化的儿童活动中心就建在我们学校的正南方向。你们知道哪个方向是南吗?

  电脑出示图2:

  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有哪些建筑物?

  点击出现(东、南、西、北)这四个字样。

  3、小结:东、南、西、北是我们已经认识的4个方向。

  4、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方便咱们灌南人民的休闲、购物等活动,县政府近年来在学校周围兴建了一些重要的场所。

  5、电脑出示,你知道英雄广场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你真聪明,我们把东面和北面之间的叫东北面(师用手势比划讲解)

  小结:英雄广场在学校的东北面。

  师指名学生再说说,英雄广场在学校的( )面。并配合手势练一练。

  6、电脑分别出示:这里还有图书馆、华联超市、盐河二桥,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指名汇报交流。(汇报时先问问为什么?)

  7、小结:同学们通过看图,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4个方向。(点击出现4个方向)

  电脑出示图:

  总结: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的标注图上的东、南、西、北这4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4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之间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方位词的。

  三、练习。

  ①指南针

  师:在野外或大海航行的时候,由于没有建筑物,很难辨别方向。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一种辨别方向的仪器,叫指南针。就指向哪儿?

  出示挂图:你能根据指南针给出的一个方向来确定其余七个方向吗?

  先想一想,怎样填得快,再在书上填一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先填什么?

  ②动物找家

  同学们一共认识了8个方向,这到哪也不会迷路了。可是有几只小动物在体育场参加运动后找不到家了,但它们都记得家住在哪,你能帮它们送回家吗?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③制作方向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处处都写着这8个方位词,假如到了操场,到了自己家里,怎样才能很快地来辨别这8个方向呢?(找一个,就能找到另7个)我们可以制一个方向板来辨别方向。下面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

  请组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7个方位词,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词。请按照指向标北的方向将方位词摆在硬纸板相应的位置上。

  摆好后展示,并做移动位置说方向游戏。(每一组由组长指令,按顺序一起移动位置并报出你所在的方向)师示范操作。

  课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方向板去操场、校园外辨别方向了。

  ④动作比划

  谁来说一说,教室的西北面在哪里?

  师示范做手势:如:东北伸出手先指向东,再伸出手指向北,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这时手就指向东北面了。

  全体小朋友起立,学生反复练习,东北、东南、西南并指学生将拿着彩旗站在指定位置。

  四、小结:

  谁来说说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拿着小旗的同学起立,举起来,向大家展示。

  这就是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四面八方。

  五、引申:

  (出示省地图),你认识它吗?它就是一幅江苏省地图,找找我们连云港在哪?

  现在想去苏州乐园游玩,它在我们连云港的什么方向?你能做小导游介绍一下吗?

二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3、齐读课题,读好“莺”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

  2、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

  4、检查识字情况

  (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

  (4)小老师教读。

  5、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

  3、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1、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

  教师相机引导:

  (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

  (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

  (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

  2、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

  教师相机引导:

  (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

  (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

  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

  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

  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乚”和“冖”同宽。

二年级上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

  师: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蛤蟆》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xx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

  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

二年级上册教案10

  一、复习旧知

  1、填空。

  (1)3×5读作( ),表示( )个( )相加。

  (2)6+6+6+6+6 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

  (3)4个5是多少?列式( )。

  (4)教师边背边出示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一共多少个字?怎样列式?用哪句口诀?

  2、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题目是:你能从7开始每次加7,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吗?

  7 14 21

  师:看一看这三个数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研究7的乘法口诀

  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师拿出七巧板说:“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1)摆一条小鱼用几个三角形?(7个)摆一条小鱼用几个三角就是求1个7是多少。

  板书: 1个7 1×7=7 7×1=7 一七得七

  (2)出示书本主题图。(并填完书本第72表格)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的块数 7 14 21 28 35 42 49

  2、交流汇报。提问:1个7是多少? 2个7相加是多少? 3个7连加是多少? 4个7、5个7、6个7、7个7连加是多少?28里有几个7?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1、你能根据刚才的发现,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2、学生开展编口诀的数学活动,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下自己编好的口诀。

  3、出示学生编写的乘法口诀,问:你是怎么编出这句口诀的?(出示几个乘法算式)

  4、纠正。(收集错例,强调几十几的写法和数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合作中达到知识互补,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相互交流学习中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定式。同时让学生在编制口诀中,通过编制口诀顺序的改变,探索双数和7相乘,积是有规律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做到了前有孕伏,后有照应。)

  (三)、解读品味,感悟口诀。

  1、发现规律,背口诀。

  看着自己编出的口诀,心情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的开心。(读自己编的口诀)

  (板书出示口诀)再轻轻地、慢慢地读一遍,边读边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汇报。

  2、总结规律,记住口诀。

  (1)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成果读一读,边读边找一找,口诀中藏着什么秘密?

  ( ① 每句口诀中都有7; ② 口诀按从小到大排列; ③ 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7;④7乘单数的积是单数,7乘双数的积是双数。)

  交流:在背的时候,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

  (2)记忆口诀,运用口诀计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理解口诀的结构和变化规律,有利于增强记忆的效果,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可谓一石三鸟。)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

  (一)基础练习:

  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二七( ) 一( )得七

  ( )七四十九 五( )三十五

  2、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 ( )( )六七四十二 ( )( )

  4、(书本练习十六第2题。)

  5、(书本练习十六第3题。)(游戏:邮递员送信)

  教师把写有数字的卡片分给各组,把得数贴在黑板上。邮递员,送信忙,按照得数送信,哪封信,往哪儿装,请各小组仔细想一想,派代表上台送信。

  7×3 7×3+7 7×6+7 7×4

  7×5+7 7×5 7×6 7×2 7×6 7×1

  (二)综合练习:

  1、(1)谈话:我们现在来到了日历的家,怎么日历都愁眉苦脸的呢?(出示挂历,)同时请学生看书73页“做一做”第1题),1星期是7天,2星期是多少天?

  (2)爸爸到北京去了3个星期,去了多少天?4星期呢?5星期呢?6星期呢?7星期呢?

  日历们开心的笑了!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2、(书本练习十六第4题。)

  3、转盘游戏。

  (三)拓展练习: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乘加乘减)

  (设计意图:知识和技能是构成能力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缺一不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夯实牢固的“双基”基础,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四、应用,深化口诀。

  1、生活中和7有关的事物

  7是个神奇的数字,我国古代与7接下了难解之缘。一个星期有7天,七星瓢虫有7个点。

  2、我们熟知的古诗中就藏着7。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学过的一首诗《山行》。(齐读)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齐读诗,这首诗是关于小孩子学钓鱼,而且每句都是7个字,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四句诗中共有多少个字吗?同学们注意了吗?每行诗都有7个字,这样的.诗也叫七言诗。

  3、在我们身边你还见到过哪些现象与7有关?(学生举例说一说)北斗七星、七色彩虹、音乐有七个音符。

  (设计意图:唐诗与数学看似互不相干,但实际上它们却有着奇妙的同一性。我从五言诗引入新课,七言诗来总结新课,从很多角度去切入,例如:唐诗的形式结构与数学的联系、唐诗与数学共同使用的思维模式、唐诗中的数学史话、唐诗中某些情境带给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有力地支持了学生对乘法知识的建构。)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的乘法口诀,共有()句。

  2、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

  3、还学会了用一句口诀计算( )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4、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布置作业 :背7的乘法口诀并默写出来。

  附板书: 7的乘法口诀

  1个7 1×7=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2×7=14 7×2=14 二七十四

  3个7 3×7=21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4×7=28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5×7=35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6×7=42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7×7=49 七七四十九

二年级上册教案11

  一、教案背景.

  1.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儿童画的欣赏和表述,激发学生喜爱儿童画的情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思想感情。

  2.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欣赏能力,掌握欣赏方法3.通过图片和资料的收集、归纳、整理,教师可制作相关课件,设计问题,选择图片,并完成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以儿童画为题材,启发引导儿童进行欣赏学习。儿童画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再现,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天真稚朴、无拘无束的表现,感受到他们充满童趣、有着美好愿望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目标:

  了解儿童画以及欣赏儿童画2.简短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3.体验审美愉悦,提高审美意识,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术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儿童画作品想象丰富、造型奇特、表现大胆、色彩鲜艳的特点。

  2.教学难点:通过“告诉”内化美术语言,体验审美愉悦,提高审美意识,为绘画创作奠定基础。

  五.学习材料:

  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黑色记号笔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引导

  1.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有的人画画画的好有的却总是画不好,你们知道绘画法宝是什么吗?

  生:知道或不知道。

  师:先别急,看看别人的画,再请你告诉我,好吗!(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请你告诉我绘画法宝通过视屏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式引导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出课题。使学生在刚开始上课就充满表达和绘画的欲望。

  探究2.参观神秘美术馆(儿童画馆)师:刚才的画好看吗?

  生:好看。

  师:你们想去看一看神秘美术馆里的作品吗?

  生:想!

  师:我们来到美术馆。你们知道参观要注意什么吗?(播放课件------美术馆)

  生:安静,不能奔跑、等。

  师:回答的真棒!告诉我,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生:想!师:请你跟着大屏幕说出开启美术馆大门的咒语:造型色彩请开门!(播放课件------儿童画馆)

  板书:造型色彩。

  师:谁能选一幅你喜欢的画。告诉我它的造型怎么样?生:奇怪(或独特)。

  师:那这些画的色彩怎么样呢?生:鲜艳(或丰富)。

  了解欣赏表述的方法:通过不同儿童画特点,激发学生对造型和色彩的感知与表述欲望。

  欣赏探究

  3.参观创意画馆:

  师:创意画馆也有绘画法宝,告诉我,你们想进去看一看吗?生:想!师:请你说出开门密码(表现构思请开门!)

  (播放课件------创意画馆)

  师:构思也就是想象,谁能告诉我,这些画的构思怎么样?生:丰富(或巧妙)

  师:你们观察力真好,谁能告诉我,在表现这些画的时候胆子要怎么样?生:大!师:孩子们,你们真厉害,你们已经找到了神秘美术馆里所有的绘画法宝。

  4.参观大师画馆:

  师:还有一个画馆等着你们,你们想进去看一看吗?生:想师:这个画馆虽然不用说密码,但是想出来必须得学会运用绘画法宝战胜里面的画,你们敢挑战吗?生:敢!师:这是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这是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谁能用一个学过的绘画法宝来说一说他们画的怎么样?生:自由发挥师:看了这么多你们想画一张自己的作品吗?生:想师:如果你画的好,也可以入选美术馆展览哦,但是美术馆有个奇怪的规定,不能用铅笔画,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你们可以直接用彩笔快速的画出来吗?生:可以!师:好,让我们边听美术馆的音乐边画出自己的想法吧。画好的可以想一想怎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画。(播放课件作业要求和作品欣赏,在音乐声中开始绘画实践。)

  观察作品中的表现,感受作品中的构思,激发学生创力通过游戏式的师生问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欣赏评述5.请你告诉我请小朋友上讲台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评述表现大胆色彩鲜艳构思巧妙、造型独特的学生作品,并及时给予鼓励。

  七、归纳总结

  1.展示平价: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点评和同学自评互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我们今天参观了神秘美术馆,也了解了绘画的法宝生活中也有很多隐形的美术馆,有更多的绘画法宝等着大家去发现。请你告诉我,你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吗?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认读7个字,认识“石字旁。

  能力目标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字族儿歌。

  情感目标

  体会汉字造字知识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字族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字族儿歌。

  3、情感目标:体会汉字造字知识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字族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初读儿歌,将字音读准确。

  2、复读儿歌,加快朗读速度。

  3、个别同学读。接读。自由读。

  (三)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读这首儿歌,你么知道这首儿歌都告诉我们什么了吗?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谈一谈。

  (四)学习生字

  1、自读儿歌。你发现儿歌中的部分字的特点了吗?

  2、把这些字找出来,用笔圈起来。

  3、出示汉字“纺、访、防、芳、妨”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桃、收上下结构:菠

  形声字构字规律:菠,上面的草字头表意,下面的“波”表音。

  加一加的方法:三加一竖就是丰。

  (2)教师指导:丰:三横中的中间一横最短。

  收:第一笔是竖提,一笔写成。右半部分是四笔反文。

  桃:左窄右宽。

  (3)组词。

  4、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认识各种水果。

  2、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指导字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四个生字,谁想到黑板上来写一写这几个字。(指名学生生书写)教师指导、纠正这几个字的书写。

  2、检查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词组和句子。

  2、在这些词语中,有四个生字“弯、梨、沙、甜”,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沙、甜上下结构:弯、梨

  换一换:变——弯

  (2)教师指导:甜:要写的左右大体相当。

  梨:木,横要写的长一些,托住上面的“利”

  弯:第三、四笔都是竖。

  (3)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认读二类字。

  (三)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二年级上册教案13

  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选自北师大出版社二年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六课时。4的乘法口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利用4的连加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得出,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和掌握4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能运用所学口诀,完成表内乘法的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1、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2、“乘法口诀”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它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及自豪感。

  3、教学重点:4的乘法口诀的得出与掌握。

  4、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口诀完成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并借助乘法意义编制口诀,而且通过“开火车”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和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力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推导、理解、应用。

  教学准备:

  小熊玩具、“小熊请客”主题图,试题卡、幻灯片、气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首先拿一只玩具小熊让大家猜,并用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的故事情境导入,然后我用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主题图色彩鲜明,在以往的基础上,他们会很快去找主题图上的数学信息,并展示给同学们。他们肯定会说:小熊串的红果串,每串4个,他已经穿了2串,他还要串也一定是4个4个串的,当然在这里也有可能有的同学会把老师刚才所说的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小熊自己在家里串红果串等等,说得很完整,这时老师也不要怕耽误时间,让他说没关系的。此时,老师适时点播,小熊串一串需要4个红果,那么2串、3串……9串呢?这时教者可出示“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的问题。

  设计理念:使学生一开始就有快乐的心情步入课堂,让学生们兴趣盎然。通过展示数学信息,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做正做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编制4的乘法口诀。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数一数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

  在这里学生可能会用很多的方法,如:

  (1)4个4个的数(连加);

  (2)学生可能会运用学过的口诀把9串红果分“堆”计算:如:5串一堆(有20个红果),2串的2堆(每堆8个,2堆有16个)所以一共需要红果36个;也可以3串3串分成3堆,每堆12个红果,3堆一共有36(12+12+12)个红果。只要学生说出理由,教者都要给以肯定。

  设计理念:让学生从中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乐学、爱学,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另外这种方法,也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也能体会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思考方法。

  2、自己完成填一填。同桌交流所填的结果的正确性,并试着编制口诀。教者可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口诀编制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示,使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正确编制口诀。小组交流怎样推导4的乘法口诀的。

  3、汇报过程。说说你是怎样推导4的乘法口诀的。并填上结果及口诀。找出已学过的口诀,检验口诀编制的正确性。

  4、怎样记住4的口诀,小组共同探讨方法,寻找捷径。在这里我会出一个问题:老师在做4×6时忘记口诀了,不知道得多少怎么办呢?让同学们帮忙解决,同学们一听,老师不会,让我们帮忙解决,多么荣耀!他会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他们会告诉你很多方法,如:

  (1)可以用连加法就能算出;

  (2)4×5得20,20+4不就是4×6的结果嘛?

  (3)可以4个3加4个3……

  最后老师可以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让老师做出4×6的结果,但是老师还要说,如果你记住了口诀会更快的做出来是不是?向上面的4×6,知道四六二十四一下子就写出4×6的结果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这样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下面我们用已学过的方式记口诀:

  (1)开火车记忆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同桌对口令,而后教者可以出几道乘法题卡,以检验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情况,教者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哪个孩子问题较大,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以弥补。

  设计理念:新知的探索主要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中完成。这些都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多次的小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团队精神。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口诀的应用能力。

  1、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练习“说一说”数桌腿的活动,这个可以让学生亲自摸摸、数数强化对口诀的记忆。

  设计理念:强化记忆,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完成21页的习题。

  可以这样衔接:为了庆祝小熊的生日,小兔、松鼠、小狗和刺猬还拿来了好多各色的气球要送给小熊呢!他们都送了多少只呢?这时找到四名同学分别去这四个小动物,让他们找到自己送给小熊的气球。其他同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让他们感受发现的喜悦。而下面的2题是单纯的计算题,直接让学生做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设计让同学们进行夺气球比赛,3题是看图题,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要求学生不但说出算式,而且还要说出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及条理性。这道题可以设计成抢答题,哪一组的哪一个人抢答的最快就奖励哪一组两个气球,最后评选出气球最多的为优胜组,每人奖本一个。为了让1、2、3题衔接紧密可以这样说:气球终于准确无误地送给了小熊,小熊非常感谢大家,他希望把气球送给其他的小动物们,于是,他提议,进行上面两项比赛。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特别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恨不得马上去参加这种学习活动,这正符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知识有声有色的注入学生心田,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1页下面的数学游戏,可以这样进入。比赛结束,大家玩得正起劲,忽然发现主人公小熊不见了,只看见桌子上留了纸条,上面写道:走过迷宫,你就能找到我,我们就能一起吃上酸甜可口的红果串了。快来吧!

  设计理念:最后提到的红果串其实也是一个小埋伏,这里边有思考题,那就看时间而定了,这也正照应了开头小熊用红果串请客的主题。

  最后作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4的乘法。

  设计理念:这不但巩固课上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也使生活和数学紧密相连。

  电子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

  4×5=20四五二十

  4×6=24四六二十四

  4×7=28四七二十八

  4×8=32四八三十二

  4×9=36四九三十六

二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能力点:

  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9的乘法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难点:7--9的乘法口诀。

  课时安排:

  1、7的乘法口诀 4课时

  2、8的乘法口诀 3课时

  3、9的乘法口诀 4课时

  4、整理复习 1课时

  1、7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每人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看能摆出那些可爱的图案。

  学生独立拼摆,在班里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用这七个七巧板摆自己喜欢的图案,那你们看七巧板还能摆出哪些可爱的图形?

  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图案和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学生汇报。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完成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测: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

  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3、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小组合作编出口诀。

  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编出了7的全部口诀,那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交流一下编口诀的方法。

  4、比一比谁先记住7的全部口诀。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5、对口令。(师生、生生)

  三、拓展应用:

  1、一个星期有几天?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4个、5个、6个、7个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说口诀。

  7×3 7×5 7×6 7×4 7×7 7×2

  7×1 3×7 5×7 2×7 6×4 6×5

  4×7 6×7 5×2 1×7 6×6 5×4

  3、游戏:邮递员送信。

  35 21 42 28

  7×5 7×6 5×7 4×7 3×7 7×4

  6个7 5个7 6×7 7个3 4个7

  4、73页第4题。

  学生说明图意,你能提出问题吗?自己独立解答。

  5、7×2+7 7×5+7 7×7-7

  这三题可以怎样计算?能用乘法口诀计算吗?哪句口诀?

  6.:开放题:如果忘记了7*6=?你可以怎样想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点:

  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

  教学重点: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7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3、填空:

  二七( ) 四( )二十八 三七( )

  ( )三十五 六七( ) ( )七四十九

  三五( ) ( )七得七 三四( )

  4、看卡片说得数和口诀。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5 6×2

  5×7 6×6 3×7 5×5 4×7

  5、看数说它是由几和几相乘得来的。

  12 21 28 16 35 14 42 36

  二、自主探究:

  教室里要摆3行花,每行7盆。一共要摆多少盆?

  水彩笔每盒5元,买7盒, ?

  问:要求问题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分析计算,再交流想法。

  三、拓展应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

  请将本月的日历记录在上表中。

  1、第一个星期日是( )号;第二个星期日是( )号;

  第三个星期日是( )号;第四个星期日是( )号。

  2、仔细观察着四个数字,你有什么发现?根据你的发现解决下面的问题。

  第二个星期日是()=()+7×();

  第三个星期日是()=()+7×();

  第四个星期日是()=()+7×()。

二年级上册教案15

  设计思路:

  小动物过冬》是一拟人童话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小动物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

  2、它们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可高兴啦!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秋风刮起来了,秋天到了。一天,这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18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齐读)

  1、这句话中的“聚”是什么意思?(聚集到一起)

  (1)请三名学生贴图,让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

  师:像这样集合在一起就叫“聚”。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商量过冬的事)

  (2)出示“商量”一词。什么叫商量?(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你会和别人商量?请你用“商量”来说一句话。(出示说话练习)

  2、“一天”指的是哪一天?(出示句子: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师:谁来把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变凉的感觉读出来?。(我发现风越刮越猛。)

  3、把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让我们读好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3-7自然段,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同学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三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吧?,赶快读读课文3——7自然段吧,边读边画下有关的词句。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读读小燕子的话?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呀?你刚才画的是哪些句子?(板:飞到南方)为什么?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

  师:这下我明白小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了。那小燕子,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呢?(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a、(出示“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什么时候?它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许多花儿开放了)

  b、是呀!你看,这么多的花都在春天开放了,多美呀!(课件出示:春暖花开图)

  c、谁来把“春暖花开“读得美美的?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春天的,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也是用来形容春天的?

  d、老师这也有一些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显示词)以后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来描写春天。

  3、师: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样的鸟儿叫候鸟。小燕子一个人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多寂寞呀!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要飞到南方过冬的`吗?(生:野鸭、大雁、天鹅、丹顶鹤……课件播放)

  4、看来,同学们懂得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合作下,介绍介绍燕子的独特的过冬方式。(生读这一段)

  四、学习四、五小节,了解青蛙的过冬方式

  过渡:小燕子即将远行,可是它还惦记着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呢!

  1、你瞧,刚说完自己的过冬方式,它马上就说:“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齐读)

  师:从燕子的问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关心)谁也来关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读、女生读)(出示句子)

  3、是呀!小青蛙打算怎么过冬呢?

  师:出示:“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男生读)

  师:原来,小青蛙不到南方去,要钻到泥土里去。板:钻到泥土里

  师:为什么要钻到泥土里,泥土里可没吃的,别饿坏了。怎么办?

  师: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来表演一下。指好“吃得饱饱的”。

  师:多么自信的小青蛙。他打算睡到什么时候才醒?

  师:你知道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什么吗?冬眠。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过冬的?

  师: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做小燕子,表演对话。

  四、学习六、七小节,了解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现在青蛙哥哥不用小燕子担心了,可是我们的蜜蜂妹妹怎么办呀?

  请你和同桌合作一下,自学六、七自然段,一人读小燕子的话,一人读小蜜蜂的话,看看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把这句话填写完整。“蜜蜂吃()里的()。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你们蜂巢里的蜜够吃吗?要吃一个冬天呢!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师:真是聪明的小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了。谁能把它早早就做好准备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们就把小蜜蜂的过冬方式叫做——(卡片出示:备粮)一年级也学到课文,也讲到备粮过冬的动物(蚂蚁、小松鼠)

  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准备好了过冬,这下小燕子总算放心了。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三个好朋友商量好过冬的方法后,还有一个约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想象一下,三个好朋友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见面,到第二年春天相见时,他们会怎样?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六、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

  燕子迁徙(飞到南方)

  青蛙冬眠(钻进土里)

  蜜蜂备粮(蜂巢藏蜜)

【二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08-25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02-18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案09-04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0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1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01-27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12-10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坐井观天》09-02

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