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20 12:19:22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谎话,感受母亲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母亲教育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

  4、通过母亲的三次谎言,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体会母亲教育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

  读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谎话,感受母亲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母亲教育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教师谈话引入:关于母爱的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完成填空。课文写了母亲参加了儿子从小到大的三次(),并对儿子说了三次()的谎言。正是母亲的谎言,让儿子有了前进的();正是母亲的谎言,让儿子看到了自己的();正是母亲的谎言,让儿子最终获得了()。

  2、母亲的'三次谎言分别是怎么说的?请用直线划出谎言的内容。

  三、读文感悟,深入体会。

  1、交流,出示句子。

  2、都是在什么情形下说的?说之前母亲都是什么神态?

  3、读课文,为什么说这些都是谎言?找出老师的话。

  4、那她又无为什么要说谎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体会母亲为什么要说谎?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师:母亲第一次说谎后儿子怎样?

  生: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可见他非常高兴。

  师:母亲第二次说谎后儿子怎样?

  生:儿子暗淡的眼神充满了亮光,沮丧的脸舒展开来。从此长大了许多。

  师:那母亲第三次说谎后儿子又怎样?

  生:儿子考上清华大学。

  师:从儿子的反应中你们体会到了母亲三次说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生:第一次让儿子高兴。

  生:第二次让儿子有自信心。

  生:第三次让儿子看到希望。

  师:分析得真好,让我们在一起来读读1——3节,体会一下在这三次谎言中藏着什么?生读第1—3小节。

  生:我们知道了这三次谎言中深藏着母亲对儿子的爱

  5、小结:母亲的谎言的确在儿子的身上起到了作用,真是用心良苦。儿子也能体会母亲的用心,真懂事啊。

  四、研读课文,感受内涵

  出示句子: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白的母亲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1、妈妈为什么这时候当着儿子的面哭了?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最后妈妈的“悲喜交集”指的是什么?

  2、生:妈妈觉得儿子长大了,坚强了,自己的委屈终于可以倒出来了,所以当儿子面哭了。

  生:妈妈悲的是她为了儿子忍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喜的是她的委屈没有白忍,终于有了回报,她的爱得到了回报!

  教师小结:对儿子的信任,对儿子充满期望,这就是欣赏。

  五、交流体会,总结全文。

  母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愿我们每个人都用心去体会这一份浓浓的爱,愿我们用行动去好好回报这一份爱!

  六、布置作业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着重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

  1、同学们喜欢鸟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有一个作家叫冯骥才,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对珍珠鸟。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读了 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读完后,想想有哪些不懂?

  2、学生质疑。

  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及时解决这些词语。

  神气十足咂嘴细腻等

  留下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垂蔓”、“幽深”、“雏儿”、“不由自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意思。

  三、再读、解疑。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垂蔓”。从丛林入手理解“幽深”。

  2、从含有“垂蔓”、“幽深”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3、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喜爱的其它句子。

  4、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是这样喜爱,那么是否也喜欢它们的雏儿呢?顺势理解“雏儿”: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喜欢雏儿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4、你能通过读让老师也喜欢这只雏儿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在课前我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非常胆小的鸟,那么它怕我吗?

  1、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2、小组讨论:(1)珍珠鸟怕我吗?为什么?(2)从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非常信任的?

  3、出示描写珍珠鸟相信我的两个片断:(1)珍珠鸟站在书桌上,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手指。(2)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4、讨论:这两个地方,珍珠鸟对我的相信,在程度上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5、提问:对别人特别相信的能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表示?(信赖)。

  6、你能把作者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作者的依赖之情表达出来吗?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依据老师的语言进行想象(教师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

  2、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景美吗?美在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归结到人和鸟的心灵美)。出示填空:美在人对鸟的 ;鸟对人的 ;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境界,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学生接读)趁势理解“不由自主”。

  3、同学们,鸟对人如此信赖,创造出这样美的境界。那么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会怎么样呢?(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相机小结)。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指板书学生齐读: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彼此信赖,因为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更加美好。

  板书: 珍珠鸟

  创造

  信赖————美好的境界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词语填空。

  弱不(禁)风 (恍)然大悟 不解之(缘) 喜出(望)外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在一个精致的小房间里,放着许多玩具。(精巧)

  (2)锡兵还是挺直了身子,紧紧地扛着他的长枪。(笔挺)

  (3)她也是一样坚定啊!(坚强)

  4.认真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并仿照该句式写一句话。

  他看到那个熟悉的小男孩儿,他看到桌上都是自己熟悉的伙伴;他看到那座美丽的宫殿和那位可爱的小舞蹈家:她仍然用一条腿站着。

  一 作者资料库——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被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

  二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在19世纪所合编的故事集,原为多则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和童话,经过修饰,成为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集。原本名称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三 童话的分类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 国际儿童图书节和安徒生文学奖

  国际青少年读物理事会(IBB)把每年的4月2日定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每年庆祝这个节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4月2日是敬爱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生日。各个国家轮流主办这个节日,其内容是:主办国选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为世界各国的孩子们写一篇献词,并选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插图画家绘一幅特别的招贴画,由此引起人们对读书和阅读的关心。献词将被翻译成数种文字与招贴画一起分发向世界各地。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安徒生文学奖,也在4月2日颁发。这一天,获奖作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他的名字会迅速传遍世界。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湾、港、榕、筑、商、挪、签、吨、扭、赢”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人爱树护树的赞美之情,

  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2.难点: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具CAI图片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播放CAI图片,教师配以动情的解说,介绍香港的这棵老榕树,把学生带人情境当中。提问:喜欢这棵大榕树吗?想对它了解得更多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写的《香港有棵老榕树》。

  2.借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些什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时,教师提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也可以与同学讨论。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教师检查朗读时相机检测反馈。

  字音上,“港、榕、商、赢”的韵母都是后鼻音,发音时注意舌根隆起,把音发准;“挪、扭”的声母是鼻音;“筑”的声母是翘舌音,注意正音。

  字形上,“湾、港、榕、挪、吨、扭”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比例,把字写得均衡匀称,富有美感。“赢”字笔画繁多,提醒学生写得紧凑,张弛有度。在记忆字形时,引导学生采用拆分部件法和猜字谜记忆法,特别强调“商”字下框中由部件“八”和“口”组成,可与“摘”比较记忆;“赢”字的字谜如:一字五部件,亡口月贝凡,败者猜不着,胜得可占先。

  字义的理解可引导学生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自主感悟为主,也可鼓励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辅助理解。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恍然大悟:成语。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举世瞩目:瞩目,注视。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别扭:不顺心,不相投。

  可持续发展: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

  4.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

  学情分析

  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学生交流有关包公的资料,一学生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审驴? 怎样审驴? 结果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做提纲笔记,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将故事的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板书: 换驴 ------- 审驴 -------- 得驴

  三、自学释疑

  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

  (引导学生略读这一部分。)

  (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

  (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毛色难看;惊慌失措)

  (2)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

  (引导学生精读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

  (2)做批注。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3)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2 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当学生交流到这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包公威严、胸有成竹、沉着的语气,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③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神奇,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④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果断,成竹在胸。学生注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4)小结包公审驴这一部分。学生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影响,怎样评价他。

  3.疑问三:得驴

  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4.总结全文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2)表演课本剧。

  四、作业布置

  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故事会。

  附板书:

  包公审驴

  为什么审 怎样审 结果怎样

  (起因) (经过) (结果)

  换驴 ----------------- 审驴 -------------- 得驴

  教学反思:

  本设计主要体现激发学生质疑想读,引领学生自主释疑要读,指导学生会读这一特色。

  1.激发学生质疑,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读的欲望。

  2.放手自学,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指导精读重点部分,学生获得阅读感受与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深入读的愿望被调动。

  3.指导学生会读。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突出重点内容,教师做画龙点睛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与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其次,精读与粗读相结合,通过抓住主要问题,结合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法得当,阅读方法进一步得到巩固。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作文修改过程中常使用的修改符号。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3、提高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教学要求】

  ①首先根据要求写习作。

  ②根据所写的`内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习作修改。

  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小组交流修改习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给出习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要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从下面几种情况中任选一种,用一段话说说“客人来我家”。重点要把你或你的家人是怎样做的说具体、说清楚。语句要通顺、连贯。

  1、长辈如爷爷、奶奶、叔叔等来我家做客。

  2、小伙伴来我家做客。

  3、有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

  二、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进行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掌握修改符号的基础上,应该如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修改。

  四、请同学结合老师的讲解,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修改。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五、全班共同讨论,交流。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弄清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及其有关的传说。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

  (二)了解镜泊湖的形成及有关传说。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我们祖国不仅有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许多高山大川,江河湖泊。镜泊湖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的一个有名的湖泊,那里的'景色迷人,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到镜泊湖去游览一番。“奇观”是什么意思?(题目中的“奇观”是指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二)听录音,边听边想:

  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那里有些什么奇观?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消灾弭祸:消除灾祸。弭同“弥”,止息的意思。忌妒:这里指因为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好东西而心怀怨恨。炽热:极热,炽,是火旺的意思。缤纷:种类很多,五颜六色。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胜,能够承受。不胜,接受不完的意思。耸峙:高高的直立。斛:过去的量器,一斛等于五斗。郁郁葱葱:形容森林苍翠茂盛。欣欣向荣:形容林木繁密,生机勃勃。)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可以先让学生置疑。)

  (五)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1段〈第1、2自然段〉:讲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第2段〈第3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第3段〈第4自然段〉: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情景。第4段〈第5自然段〉:重点描写地下森林景色的奇观。)

  (六)指四名同学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镜泊湖在什么地方?课文主要讲了镜泊湖哪些主要景点?读后让学生回答。

  (镜泊湖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课文主要写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两个主要景点。)

  (七)学习课文第1段。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第1段。

  2.提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后给予解答。(可先让其他同学给予解答,然后老师再给予补充纠正。)

  3.让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复述课文中的传说故事。

  4.说说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

  (八)作业。

  1.朗读课文。

  2.复习词语:

  消灾弭祸 天廷 忌妒 索取 争执 炽热 阻塞 绮丽 别墅 点缀

  一望无际 缤纷 耸峙 奇幻 俯视 黝黑 美不胜收 郁郁葱葱 欣欣向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2、3、4段。

  (二)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两处景点的具体情景。

  (二)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点的特征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的。

  (三)体会文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1段课文,并说说第1段所写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说出这段话的段式待点是什么?

  (总——分段式。先总说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然后再具体展开说明它怎样“自然朴实”,又怎样“绮丽多变”。)

  3.课文是怎样写镜泊湖是“自然朴实”的?读出有关语句。

  4.课文是怎样写镜泊湖“绮丽多变”的?读出有关语句。

  5.“有的直插湖中如屏似壁,有的退避三舍形成水湾,湖心石岛耸峙,湖心倒影奇幻……”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话的?

  6.仿照这段话,自己组织语言说一段话。(要求运用:“……除了……没有…………只有……然而……”这些词语。)

  小结:课文第2段,作者是从整体上向我们描述了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即: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7.齐读第2段。

  (三)学习第3段课文。

  1.学生自学第3段课文。边读边思考:

  (1)吊水楼瀑布在什么地方?

  (2)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3)“千军万马”、“声闻数里”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在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时,吊水楼瀑布结冰吗?为什么?

  2.分小组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

  (在学生自学后,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充分发言。)

  小结:课文第3段,作者重点介绍了镜泊湖的著名景点: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景象。由于瀑布流水处在剧烈的运动中,即使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下也从不结冰,这是动态的描写,与第2段的静态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

  3.齐读课文第3段。

  (四)学习课文第4段。

  1.学生自学课文第4段。边读边思考:

  (1)地下森林为什么要说“所谓地下森林”?

  (2)为什么能在这里长起郁郁葱葱的森林?

  (3)什么叫“俯视”?游客们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时感觉怎样?

  (4)为什么地下森林的树木会“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2.自学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由于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镜泊湖这里的地下森林长得郁郁葱 葱,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3.指名读第4段课文。

  (五)朗读课文。

  (六)镜泊湖的景色有静有动,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七)总结(略)。

  (八)作业。

  1.复习课后练习第1题。

  2.填空。

  (1)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 )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 )山岩,( )的湖水,( )的花树,( )林海。

  (2)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 )着,一到陡崖,突然下( ),顿时( )万斛珍珠,( )起千朵银花,水雾( ),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 )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3、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

  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二、大胆想象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四、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六、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七、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填字成词。

  自相( )盾画龙点( ) ( ) ( )充数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请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3、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将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回答不上来了”请学生填空。有进行一段话的描写的,如“那个楚国人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支支唔晤地傻了眼,最后什么也回答不上来。”也有学生是以替换词语的方式来进行的,他们会分别将“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哑口无言”、“吞吞吐吐”等词语放进原句来理解!这样,那个楚国人狼狈不堪的情景也充分表现出来了!“自相矛盾”这一寓意也就水落石出了!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分类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二)挑战题

  1、绘声绘色讲故事,丰满人物形象。提示:可补充以下几点:

  (1)南郭先生是如何混进吹竽队伍的?

  (2)第一次拿到俸禄后,有什么举动,会怎么想?

  (3)当齐泯王要求单独吹奏时,他是怎样惴惴不安,然后偷偷逃跑?

  2、创编故事,挑战自我。提示:

  (1)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完整。

  (2)刻画人物细致、具体。

  (3)题目自拟如:《南郭先生“失业”记》、《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讲这个寓言故事,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这个成语。

  教学重点: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准备:挂图、有条件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备课人:初鹏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己读课文,读正确

  2、教师范读,注意断句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学习生字:濡 沫 涸

  4、练读课文,读熟练

  二、学习课文

  1、借助书下注释,试着自己讲讲课文的意思

  2、指导理解文意

  1)泉涸:涸:干涸,泉水干枯的意思

  2)鱼相与处于陆:(许多)鱼一起(就)呆在陆地上。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于:在

  3)相呴以湿:(它们)互相哈气用来湿润(对方)。呴:张口呼气;嘘气。以湿:使湿润。

  4)相濡以沫:互相用水沫(使对方)沾湿。

  3、朗读背诵课文

  4、总结:庄子是一个洒脱的`人。庄子的意思其实是说,与其两人身处困境,相濡以沫,相扶前行,不如大家都开开心心,没有身入困境,也彼此从来不曾认识对方。

  三、拓展阅读

  【原文】 “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译文】死生是天命,人世有夜昼的永恒是自然。人对此不能参与其中,这都是事物的常情。那人只把天当作父亲,还终身很爱戴它,何况那卓越的真人呢?人们只认为国君胜过自己,还终身很情愿为他去死,何况那真人呢?

  水源干枯了,鱼儿一起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湿,还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掉。与其称颂尧而谴责桀,不如把两者忘掉来归化那道。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乐事了。

  四、布置作业:语文书后给出了四个成语“杞人忧天”“塞翁失马”“画蛇添足”“铁杵磨针”,查找资料了解这几个寓言的内容,并了解寓意。

  板书设计:相濡以沫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

  要求1.正确使用关联词。

  2.能够积累名人名言。

  3.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重点

  难点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具

  准备多媒体

  一 词语和句子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看看,好吗?

  老师先带着大家看一看有趣的关联词。

  1.读句子,想一想这些关联词有什么作用。

  (“如果……就”“即使……也”表假设或让步的关联词语。)

  2.试着使用关联词。

  (即使)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如果)你不遵守诺言,(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3.运用已学过的关联词说几句话。

  二 拓展与交流

  在学习这个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可敬的人物,他们是既尊敬老师,又敢于向老师提出意见的刘东东;真诚接受同学提出的意见,改正误读字音的语文老师;信守诺言的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勤劳、诚实、淳朴的小姐弟;既宽容又聪明的丹尼斯的爸爸;诚实守信的林海燕等。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也都深深地留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

  1.阅读例文,确定交流内容。

  想一想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人物,他的哪些方面使你敬佩,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评价。

  2.组织交流。

  先在小组里交流并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3.评一评谁的发言最好,为什么。

  三 积少成多

  本部分内容为你介绍了四组名人名言。名人是一定时代的杰出人物。学习名人名言,既可以使我们懂得道理,又可以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实话实说:诚信

  妙语堂里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1.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卖鱼的小姐弟,库伯,林海燕,他们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有过承诺了别人的事情想办法完成,或者曾经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却没有实现的经历吗?和同桌说说。

  3.你一定还听说过或阅读过有关诚信的故事;对于讲诚信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请同学们围绕“诚信”这个话题进行交流。

  4.从自己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的讲诚信或不讲诚信的故事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讲一讲。这回讲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楚,如果能够适当地使用平时积累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更好。

  5.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有不同意见和看法还可以展开辩论,辩论时要恰当使用文明用语。

  6.评一评谁讲得好,好在哪里。

  写一件关于诚信的事

  一 导入

  讲诚信是做人的美德,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好,实现承诺。可是我们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么,你是怎样克服困难,信守诺言的呢?你有没有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承诺别人的事的情况呢?或者贸然答应了的事情,由于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而无法实现呢?谁来说一说你经历的有关诚信的事情?

  二 选择材料

  同学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可能会有过许多这方面的'事情,要仔细想一想,从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三 预写作文

  1.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关诚信的故事写下来。

  2.指导评改作文。

  标准:记叙文六要素具备。内容具体生动,有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改作文。

  4.展示,学生评析欣赏。

  例文赏析

  交一份诚信的答卷

  自学校开展了“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的读书、实践、征文活动以来,在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做诚信人的重要性。回想起往事,内心感到很欣慰。

  记得那是我读三年级的时候,要期末考试了,老师忙着给我们复习功课。但有些同学却满不在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试卷发下来,我认认真真地做了起来。十多分钟过去了,教室里喧闹起来,有的在翻书,有的在忙着抄袭别人的,有的在相互讨论着……从其他学校调来的监考老师却视而不见,我心里几次涌出了想翻书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老老实实独自完成了答卷。

  考试结果出来了,真是出人意料,平时不认真的同学得了高分,以前次次考第一的我却考得不理想。评优秀生时,班主任老师说我不努力。我向老师说了考试的经过,可换来的是老师和同学的白眼,说我不灵活。

  回到家,在爸爸妈妈面前,我委屈地哭了。妈妈知道了,也骂我笨,我更伤心了。

  此时,父亲把我拉进怀里,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做得对,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还记得《狼来了》的故事吗?……”

  从那以后,我学习更努力了,尽自己的能力考出真实的成绩,脚踏实地地学到了许多知识。

  转眼两年过去了,我转学到了现在的小学读书,又期末考试了。监考真严,又是单人单桌。我埋头答题,又交了一份“诚信”的答卷。成绩出来了,我得了全班第一。

  我捧着奖状和奖品回到家,爸爸笑了,我却流泪了。爸爸说:“这就是诚实的成果呀!”

  做诚信人,办诚信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核心。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诚信永远伴着我们学习,伴着我们生活吧!让所有的少年儿童在充满诚信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明确写作对象。

  2.掌握描述物品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把它呈现给大家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要想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就得掌握一些描述的方法。现在,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些提示:

  1.它的样子:形状、颜色、数量、光泽、质地

  如玩具熊:它是棕色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圆圆的,好像会说话的样子。它坐在沙发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那样子可爱极了。

  2.它的特点:

  特点就是这件事物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每种物品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比如外形、用途等,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物品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

  3.你和它之间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

  你和心爱之物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比如,你的'小闹钟,有一次,你赖床的时候,它硬是把你叫起来,所以,你上课就没有迟到。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赖床了。

  4.你对它的感情:

  选择这件物品,一定是你“心爱”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感情写进去。

  三、小游戏

  一个人说一件物品,另外一个人猜。

  四、写作提纲:

  第一步: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第二步:点出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第三步:描写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等。

  第四步:写出你和它之间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第五步:结尾,点题。

  五、范文

  我的心爱之物——字典

  我有一个心爱之物,那就是字典!这本字典是我姐姐送给我的。它已经伴随我4年了,我一直把它保护得很好,每天都会去关照它一下!

  我的字典外观可漂亮了!字典的封面大部分是红色;左右两侧有绿、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上面还印着四个白色的大字:“新华字典”。这本字典长13厘米;宽约9厘米;厚3厘米。字典的价钱约12元,可它的价值远远高于它的价钱。

  这本字典虽然这么小,可是它的作用可大了!

  有的时候,我遇到的字只知道拼音,可不知道它的写法,我就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寻出它的芳踪;有时候看到不会读的字,我就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到它的倩影。不仅如此,我还能在字典里查出数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啊,别看字典这么小,它的肚子里藏了这么多东西,真是让人既惊讶,又佩服!

  字典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的老师不就像它一样吗?看,老师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让我们随意获取;老师就像甘甜的清泉,滋润着我们。我喜爱字典,更喜爱我的老师。

  这就是我的好伙伴——字典,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这本字典能永远陪伴我!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箱”“邮”“圣”“脊”“梁”“腹”“煤”“迸”“拂”学习4个新词:圣洁脊梁迸发只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

  字卡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地球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对地球了解多少?要对地球说些什么心里话?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家园》。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教师梳理学生疑问:

  1)什么是“地球信箱“?

  2)地球信箱里会有什么信件?

  3)地球信箱是怎样的`信箱?

  5.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通全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交流自读情况。

  1)注意读音:

  都是后鼻韵母:箱圣梁

  “脊梁“读为jiliang“仿佛”读为fangfu

  2)注意自形,比较认读。

  箱()梁()复()煤()

  相()粱()腹()媒()

  佛()进()

  拂()迸()

  3)读懂词语

  圣洁:神圣而纯洁

  脊梁:脊背

  迸发:有内而外的突然发生。

  炙热:极热。

  3.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2)交流汇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阅读课文,提己的疑问,在课文上标出来。

  2.交流

  四.课堂。

  略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句子的含义,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脑膜炎灵和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3、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能力培养:

  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重点

  殃及果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认识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并从托翁身上获得做人的道理。

  难点

  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尔斯泰演唱《老伍士》,托尔斯泰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有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流泪的托尔斯泰》

  二、读中学

  1、自由读全文

  创设情境,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夏里亚宾,现在和朋友作曲家、钢琴家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

  启发学生想象在没有见到托尔斯泰之前,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把自己当成事件中的人物展开想象,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以想引读,读出人物的心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导朗读:读时把文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

  2、对比

  抓住托尔斯泰听歌时的表现,与自难割难舍先前的猜想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真实的托尔斯泰并不是我们平时所想象的那样。

  3、升华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化的巨匠。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托尔斯泰又是一个极其谦和的人,他把每一位客人都当作平辈的朋友,给以最热切的接待。”师:通过这一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师:为什么说“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你对托尔斯泰是怎样评价的?

  认识了托翁,你在他身上获得了哪些人生启迪?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材分析

  《水就是生命》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主题:水)的一篇主题课文,属于说明性的文章。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而自觉地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地生存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这篇文章,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为各段内容加小标题训练的好材料。同时,本文在说明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有文字精练、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因此,可以让学生根据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一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外来的居多,水平参差不齐,阅读能力较低,为文章做批注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是,学生本学期已经学过几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有所了解,因此,对于学好本文有一定的基础。

  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课教学,我充分地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

  3、北师大版教材在阅读方面一贯重视积累,而不过多地费劲“深挖洞”;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大案;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不言自明、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我们生命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3)体会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中感悟文章特点;(2)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编写课文提纲,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水就是生命”,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2、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编写提纲。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学过的说明文。2、预习课文。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话训练,定标导向

  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里谁离不开水吗?

  (学生可能说,植物、动物,大自然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或者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大自然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

  教师:“能不能用排比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可能这样说: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大自然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或者说花草树木离不开水,虫鱼鸟兽离不开水,大自然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

  教师:其实,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水就是生命》。(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2、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知识积淀。《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说明文,大家还记得吗?学习这一类的'文章有什么经验吗?

  (学生可能说学过的有《天马》《雅鲁藏布大峡谷》《楼兰之死》等,说明性文章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举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这类文章有语言精练、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等)

  3、确定目标。读了课题,你想学到什么?

  (学生可能从字词、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等方面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提供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给各段加小标题,并思考:课文讲了关于水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把自己拟订的小标题与课文后面的提纲比较,再与同桌交流。

  4、全班检查交流。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1)检查朗读情况。指名抽段朗读。着重检查第一段、第七段等的朗读情况。相机进行纠正。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重点检查“不言自明、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相机指导朗读相应的段落。

  (3)围绕着“水就是生命”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水构成生命 占体重的4/5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水就是生命 水维持生命 体温的调节器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良好的润滑剂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

  总的说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口渴是大脑发出补水的命令

  多饮水,少喝饮料

  讲究饮水卫生 喝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喝水的道理)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养成习惯靠自己

  (4)按照相同内容可以归为一部分,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说明“水就是生命的”?引导学生概括为“水构成生命”、“水维持生命”、“讲究饮水卫生”等三方面,同时进行板书。

  5、小结: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我们这篇课文所写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研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水就是生命”的?课文运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水就是生命?

  (2)交流。

  交流第一问。根据自己的体重算一算自己身体中含有多少水,体会“水构成生命”。

  交流第二问,可以抓住改写课文部分内容与原文比较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比如:将课文第一段改写为“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读读这句话,再读读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原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体会运用列数字说明的方法。)

  2、重点研读第二部分

  一边交流一边谈感受,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

  (3)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水是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呢?一边读,一边划出有关的依据。并将自己的感受强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4)品读课文第四段,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调节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调节器前板书“准确的”或“了不起”等词语。

  (5)齐读第七自然段。孩子们,如果我们把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删掉,还能不能说明水的重要?为什么?

  (这样修改后,虽然谁的重要性也能说明白,但是,你觉得,与原课文相比较,有什么

  不妥?)

  (6)教师小结:是呀,修改后的课文,读起来不再那么生动了,也不再有趣了,所以,我们在对事物进行说明介绍时,别忘了让自己的语言风趣些、生动些,这样,人们才愿意读!

  (7)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饮水卫生。

  3、研读第三部分

  (1)讲究饮水卫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同桌交流一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集体交流。

  (3)小结。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喝水的道理,但是养成好的习惯还要靠大家。水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三、扎实训练,拓展延伸

  1、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学,然后给大家当小老师讲解生字。

  (2)提示:比较形近字记住字形,如:溶(溶解)与 熔(熔化)、榕(榕树),泄(排泄)与屉(抽屉),唾(唾液)与捶(捶打),惕(警惕)与踢(踢球),剂(剂量)与济(经济),疫(防疫)与役(兵役)等;“胃、尿”与字的意思相联系来记住字形。

  (3)书写生字。

  2、写心得体会。

  3、搜集有关水的资料,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水构成生命 占体重的4/5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水就是生命 水维持生命 体温的调节器 自觉保护水资源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良好的润滑剂 珍惜水资源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

  总的说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口渴是大脑发出补水的命令

  多饮水,少喝饮料

  讲究饮水卫生 喝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喝水的道理)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养成习惯靠自己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7-15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13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1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12-08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2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15篇03-17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猎人海力布教案10-24

人教版上册语文教师教案02-15

五年级上册语文《钓鱼的启示》说课稿11-1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