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时间:2023-03-09 17:38:10 教案 我要投稿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0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完成教科书P102第5、6题和P104~105“练习二十五”中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学生尺,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

  师:说说它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角的初步认识)

  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情预设】多数学生能说出米和厘米。

  师:有关米和厘米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可以量出线段的长度和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们总结得真好!请同学们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1米。

  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指一指1厘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的'1米和1厘米,接着睁开眼睛试着再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能举出一些用米或厘米作单位的例子吗

  【学情预设】橡皮长约4厘米,数学书宽约15厘米,我的身高是1米35厘米等。

  师:请你试着填一填教科书P102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回忆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之后通过比画、与尺子比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米和厘米,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请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将学生所画的角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名学生说出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并说说判断方法。

  (3)完成教科书P102第6题。

  师: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

  【学情预设】图形里有4个角,左边的2个角是直角。

  师:请你们在图形中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复习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回顾梳理角的知识后辨别并数角,同时自主创造规定数目的直角。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完成教科书P104“练习二十五”第9题。

  师:分别选择哪一个答案?为什么?

  【学情预设】3个小题学生应该都能选择出正确答案。

  练习完成后,可结合本题引导学生认识以“分”作为计量单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既是人民币的单位,也是时间的单位。

  2.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估测线段。

  师:什么是线段估计图中这两条线段分别大约有多长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测,只要合理即可。

  (2)动手验证。

  师:请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测得对不对。

  【学情预设】量线段时,学生的方法可能不一样,有的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量出正确长度就行,重在让学生体会“用厘米量”的思想。

  (3)补充:在作业纸上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3.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1题。

  师:以给出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在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指正。

  【学情预设】锐角和钝角学生都会画,画直角时可能不规范,教师要加强指导,同时注意展示开口在不同方向的各种角,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学生头脑中角的表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米厘米1米=100厘米画线段

  角锐角直角钝角画角

  教学反思

  通过认真研究教科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科书,又注重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回形针长( )厘米,铅笔比小刀长( )厘米。

  2.20厘米+50厘米=( )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杯子高约10( )。(2)元元身高1( )20( )。

  (3)一只蜻蜓长约7( )。(4)一张课桌高约75( )。

  4.右图中有( )条线段,( )个锐角,( )个直角,

  ( )个钝角。

  参考答案

  一、1.1 4 2.70 70

  3.(1)厘米(2)米厘米(3)厘米(4)厘米

  4.6 4 2 3

  三、1.4(图略)2.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

  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

  学生试画。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43页第6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课后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二

  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

  师讲解什么是角。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

  活动三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在哪里见过直角?

  活动四 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后小记:

  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一、导入

  师提出问题:看情境图,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发表看法。

  ……

  二、教学新课

  师:你能不能证明你的猜想呢?请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小组交流、探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发言。

  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

  (小组活动)

  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全课总结。

  教后小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徐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么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课件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

  我们用手摸一摸找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三、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开始,用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再拿走一根小棒是什么图形了呢?这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以次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生活找角,并且放大物体从中找角,然后用圆形纸片做角,摸角,从而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叫顶点,平平的叫边,引导学生让他们找到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在教室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出示多媒体,学生观察四个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理由,接着用小棒做角,画角。

  整节课感觉自己比较累,是因为害怕被学生牵着跑,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牵着自己跑,因此老师自己在讲,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有些教学设计中衔接不自然,例如,在脱去角的.外衣后应给学生时间观察,这方面我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应该注意课堂生成直接接着再去掉两个角,然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角,也可以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我讲的时候用的是平平的这里不对。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用圆形纸片折角,但没有注意学生的基础,这个时候学生还没认识到角的特点。让学生找角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课桌上的不是角它们的定点没有尖尖的,但我不仅说那是角还让它们数数目。用小棒拼角时,我没有注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让他们自己拼角,而是我说要求他们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失去了自己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合程度有关的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平面图形——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指导学生学会用直尺画角。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导学生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忆形,引角。

  1、回忆再现学过的几何图形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图形,你会辩证吗?(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试摆小棒引入新课

  你会用小棒摆三角形吗?桌上有3根小棒,看谁能最快地摆出一个三角形。

  请大家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这个图形,有谁认识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二、找角

  1、学生寻找身边物体表面上的角。

  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看看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举手说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说)

  2、教师示范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几何形状。

  大家刚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体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师也找到一个角(出示一块三角板),它有许多的角,老师指的其中的一个,请认真看老师是怎么指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在我们数学中的角,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体验角的抽象过程。

  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来。(教师描出三角板其中一个角)

  现在老师把三角板移开以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移开三角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2、课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状是一个角。比如:房子的顶部,五星红旗,剪刀张开的这部分形状是一个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也是一个角。(课件演示实物的角到数学的角的抽象过程)。

  四、学角,画角

  1、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谁来指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习:(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学习画角,强化角的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个怎样的图形,为了更好地认识它,我们还需要学会把它画出来。

  想想,画角的时候,要画什么?

  请大家翻开书第39页看看例题2是怎么说的,想想例2那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刚才同学们都画好了,现在老师也想画个角,但老师想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帮老师画好这个角,愿意吗?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画好角的边?从哪里开始画?

  (3)另一边怎么画?谁来帮老师摆尺子?

  (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看完老师和大家画的这个角,如果觉得刚才自己在画角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同学,现在可以再画一个。

  五、演示,摆角

  1、演示角从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请同学摆一个跟老师这个角差不多的,你会摆吗?(点击课件)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直角,再让学生摆直角。(点击课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钝角,让学生摆。(点击课件)。

  刚才我们造出了三个角,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发现这三个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们觉得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说说你们的理由。

  :一号角最小,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三号角最大,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师生操作活动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个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师造出一个这么大的角,你们要造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摆角指角,深化角的认识。

  请每个同学都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一个有角的图形,然后在图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六、议角,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习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用一个“√”来大家的表现,这个符号里有角吗?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6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需要。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的层次上,从由共性的角度(角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认识角,再到由分类的角度认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进而为角的度量及其他几何知识的后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备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1课时)→认识角;画角

  认识直角(1课时)→认识直角;画直角

  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

  解决问题(1课时)→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三角尺画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体验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主动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备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用三角尺画角的方法和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

  3.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给角进行分类。

  难点

  1.理解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2.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

  3.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结束

  回顾课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7

  教材分析

  我是这样理解教材的,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认识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认识角。二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结合图形来认识角是比较容易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角的理解程度,紧接着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认识角,感觉角。了解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并学会自己画角。能从各种物品图形中找到角。从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并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到角。区分角,会做活动的角,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因此上好这节课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法及学法

  教法: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角、做角认角。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以谜语形式开头,全员参与,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并不断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具,认识角,并会画角,做角,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

  生:我们的学校。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学生汇报。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引导观察三角板。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找学生指一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探究新知

  1、感知角。

  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几个角?互相指一指,看谁指得好。请一个学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给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照样指一指角。请一名同学,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轻轻地摸摸它的头,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边,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找找角,摸摸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指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师板书(边)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2条边)

  瞧(课件出示)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请你用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逐个说明理由)

  3、折角、做角。

  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圆形纸)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

  生活动:自己用圆片折角、摸角,说说它的顶点和边,选择个别学生折的角贴在黑板上。(同学们互相评价)

  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那么多角,那你能用这样的小纸片做个角吗?试试看,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动:用小纸条做角,然后小组讨论、汇报。

  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了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最后又怎样了?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我们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

  学生活动:画角,师巡视,指导。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画角的?

  师小结: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归纳提高

  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作业

  做一做: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你把它找出来,说给同桌听听。

  五、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说说你认识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这些角)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

  (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

  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

  (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并全班齐读。)

  2)让学生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自己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其中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感觉:顶点是尖尖刺刺的,两条边很光滑很直的)

  3、学习用尺子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角吗?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组自己研究一下,想个方法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展示一两名学生自己画的角,简单说说画法)

  (2)师:哗!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想到方法画出了一个角,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有一个又快又好的画法,你们想学吗?

  (课件演示画法,演示后让学生说一说,师示范画角,并说明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用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个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能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角吗?(找学生板演)

  (3)师:(展示学生画的角)画得真好,你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请学生板演各部分名称)

  4、动手操作,做角。

  (1)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个角,好不好?你们面前有两根小棒和一张纸,你们能用它们做出一个角吗?看谁做的最好!(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

  (2)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做出的角?(展示学生作品,注意让学生说出所做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可以活动的)

  5、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教师和几名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

  师: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

  (3)(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4)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

  三角尺、尺子、活动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林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呀?(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2)同桌讨论、交流(3)师引导学生说出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今天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想找个害羞的这位新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三角板、时钟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从主题图中让一名学生指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2、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谁折的角和他折的不一样?

  用手摸一摸我们折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用尺子沿着边画,两条边画得不一样长。然后拿下折角。师边说边板书:顶点、边、边。)

  指出屏幕上角的顶点、边。

  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出示5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5、(老师拿出活动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

  你为什么认为第一个角大呢?(指名回答)

  6、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能试着画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边,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

  四、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教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很难理解“角”这一抽象概念。经过一堂课的教学后,我想从两个方面对自己教案进行反思:

  一、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水平。教学中,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设计了“(出示几个角)让学生指出顶点,边。”这一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角的各部分名称这一内容掌握得很好,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我把“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点有的学生混淆,特别是差生不够明白,放在“认识活动角”的后面。通过教学实践后,有些无法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来证实。,把这一内容放到了画角的后面,让学生在画一小一大两个不同角的过程中自己暴露出问题(有学生通过增加边的长度来使角变大),然后由教师引导解决,从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样对于学生就更明白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第 “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师(拿出一张三角尺,指着其中的`角):三角尺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 师(拿出课本):书本的这里也是一个角,指着其中的直角

  师:三角尺,书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师:凭着我们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5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呢?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2.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好老师手上的活动角,(把活动角的两条边折短)你们发现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呢?

  生答:角的两条边变短,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现在来看第4题,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们对应的角一样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冉冉升起的国旗上有什么?(国旗上有五角星),五角星上有角。

  你们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升国旗时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为什么你认识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呢?(因为红领巾有三个角)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角

  1.找出三角板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3)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2)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腰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

  (3)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4)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

  其余三个图形,逐个指名说一说,产生分歧时,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它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将形状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出:这两个角一样大。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有大有小。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边一定是直直的。还会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感知认识角的过程。认识常见的各种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画出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长无关。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直尺。

  2、学具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练习簿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图形游戏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先来玩猜图形的游戏怎么样?听好了:老师的信封里装了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请你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图形,明白了吗?

  师出示信封,露出图形的一角,生猜(信封里装有正方形,三角形)。

  质疑:为什么没有人猜圆形?

  (设计意图:)

  2、折角活动建立表象(要不要视频?)

  师:(出示圆形)圆形没有角,那你能用圆形折出一个角吗?光说不练可不行,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圆形纸,请你用它来折一折,看能不能折出角,开始吧!

  生动手活动,师巡视。

  二、初步感知

  1、初步感知

  师:折好了吗?没折好的同学来跟老师一起折。现在来摸一摸你折出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1)尖尖的,扎手,这是角的顶点

  (2)从尖尖的点出发,往这,是一条直直的线,往另一个方向,也是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和顶点就围成了一个角。

  3、揭示课题(书写)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角。

  白板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找角

  师:角不仅存在于平面图形中,在生活中,角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出示主题图

  这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请仔细观察,你能找到角吗?和你的同桌一起,看谁找得最多!

  (2)汇报角(插入flash、聚光灯、放大镜)

  师:找到了吗?你都找到了哪些角?

  谁还有补充?(引导学生说出什么组成了角,或者是用手比划一下)

  (3)认识顶点和边(笔、动画、手动添加文字)

  师:大家的眼睛可真厉害!老师啊,把大家找到的包含角的物体其中的三个展示出来(课件出示)

  你能说说这3个角分别在哪吗?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为了方便观察,我将这些实物隐去,这3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若生已经说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就让他上台用笔标出顶点和边)

  学生汇报,师出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尖尖的点是角的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你能指出其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4)、练习

  判断

  师:判断,下面图形哪一个是角?

  生判断,师:为什么不是?是的,指出顶点和边。

  师小结: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2、画角

  (1)师示范画角

  师:角真是一个有趣的图形,怎样画一个角呢?你有什么想法?

  生汇报(用尺子、有顶点、两条边)

  师小结: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先画一条直直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然后再标出顶点和边,最后标上角的符号,这样,就画成了一个完整的角。(强调第二条边的方向任意,边说边画一个角)

  (2)师:想不想自己也动手画一个?在你的本上画一个角吧!生画,师巡视。

  (3)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用投影仪):规范的;不标顶点、边的;锐角;钝角等

  3、比较角的大小

  (1)师:画角还真有趣,张老师发现大家画的角不仅有顶点和边,还有大小呢!现在把你画得角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画的角大?

  生比较角的大小。

  (2)汇报:

  师:你俩谁画得角大?为什么?

  预设:边长

  开口大

  (3)观察角的大小变化

  出示变化角的课件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一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汇报。

  它们的边长发生变化了吗?

  那你觉得角的大小是什么决定的,跟边长有关吗?

  (2)师小结: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与边长无关。

  三、练习

  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到几个角?

  出示练习八第三题。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世界也因为角的存在而变得异常美丽。下面请欣赏生活中的角。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等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来发现角、画角、创造角。

  3、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口头发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在黑板上写上星级小组,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五角星),喜欢这个吗?那怎样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今天我们要开展星级小组的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今天的星级小组,有信心吗?(生:有)同学们都有信心,每个组加上一个五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下面张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可要看仔细了。

  课件播放引入。

  师:屏幕上哪些图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它们分别叫什么?

  生1:这些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呢?(课件出示角)

  生回答:这个图形是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它叫角,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看,我们的校园多么整洁、优美。新的一天开始,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同桌活动,边听边说)谁来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操场上有老师、老爷爷、小朋友。

  师:你发现了角吗?哪些地方有角,谁来指一指?(课件演示)

  生1:老师手中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老爷爷手中的剪刀上有角。

  生3:钟面上有角、小朋友们做操时两手之间形成了角、球场上有角……

  师:刚才第三组的同学发言特别积极,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同学听得特别认识,给他们分别奖励一个一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还是一星级的不要灰心,因为还有机会。

  师: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在许多物体上面都有角。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感知角。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几个角?互相指一指,看谁指得好。

  请一个学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给同学们看。师: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样?(生指)

  师: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请同学们照样指一指角。

  师:老师想再请一名同学,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轻轻地压压它的头,有什么感觉?再压压边,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直直的。(师板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黑板的周围有角。

  生2:数学书的封面上有角。

  生3:教室的墙角边上有角。

  师:大家找得很好,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看谁能找出角,把它指出来?(课件出示剪刀图)

  生1:指剪刀头。(同意吗?)生:不同意。谁来说说不同意的理由。

  生2:有一条边是弯弯的,不能算。

  师:回答得很好,给第二个小组加上一个五角星。

  生3: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这个是角吗?不是)

  师:到底这个角藏在哪里呢?

  生4:指剪刀张开的部分。(课件显示找正确了)

  师: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描一描角。

  师:这个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来看看这个。(课件显示插一根吸管的可乐罐)生指吸管上的角。

  师:你也找对了,对的给自己鼓励一下。看看钟面上,出示第三幅图:一个钟面。生指分针和时针的夹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来仔细看看。(课件显示三个角,逐渐隐去外形)

  师:指第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生:起点。顶点、点)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生:边)师板书(边)

  师:请同学们指出第二个角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2条边,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样。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2条边)

  师: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员,瞧(课件出示)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请你用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的请露出你的笑脸,不是的用哭脸表示。逐个判断:1、两条边没有连上离得较远;2、正确的;3、一边是曲线的;4、两条边没连上;5、正确的。(学生逐个说明理由)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出色,每个小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3、折角、做角。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那么角,还帮助角爷爷判别了真正的客人,真厉害。这次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圆形纸)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

  生活动:自己用圆片折角、摸角,说说它的顶点和边,选择个别学生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学得他们折的角怎么样?(同学们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那么多角,那你能用这样的两根小纸片做个角吗?试试看,你好了再请你玩一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动:用小纸条做角、玩角,然后小组讨论、汇报。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了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最后又怎样了?

  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都是一样大的,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给他们小组加一个五角星。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折角、做角、玩角以及小组讨论,巩固了角的特征,体验了成功。学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纠错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4、画角。

  师:你们真厉害,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

  学生活动:画角,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再画……。

  师小结:先画一个顶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归纳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

  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

  生:我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你把它找出来,说给同桌听听。(练习八第2题。)

  四、质疑交流:

  师:除去老师刚才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质疑、交流。

  五、布置课外作业,下课。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等主动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中讨论,自由发言,认真地倾听,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给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学生注意力持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使倾听变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

  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

  (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

  (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平角)。

  (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

  (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

  (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

  (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

  (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

  (7)教学画角的方法。

  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

  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

  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习。

  四。质疑交流。

  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

  (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

  (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功效。

  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动态地模拟了指角、画角等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用一种欣赏动画的、轻松的心情进行学习。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这个新朋友呀,很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让我们先来认识“角”和它做朋友好吗?

  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请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里(教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能把它从这幅图里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

  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场景:正在踢足球的学生,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还有教学楼和钟楼等等,指出相应的角的位置。教师操作媒体,把相关角标志出来。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角”,老师这里也有几个物品,他们也有角,你能帮老师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师:老师把这些角,画了下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

  2.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发出的线叫做“边”? (教师板书:顶点和边)小朋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个边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动手操作)

  4.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5.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发言后,教师将角的特点再总结一次。)

  三、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实践操作

  师:认识了角,我们下面来自己制作“角”,这里有一个正方形的纸,还有一些别的工具,开动你的脑筋亲手做个角吧?赶快动手试试!

  2.成果展示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边?

  3.角有大小

  师:(出示几个不同样式的角)这几个小朋友做的角都不一样。你们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总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开的大小有关。(出示课件)

  四、比较角的大小

  (1)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出示课件:重叠法)

  如果两个角既不好移动,又没有格式我们应该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朋友互相讨论。(学生会提出复写、折纸、器具去量等方法)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科院张老师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提高了一大截。现自评一下。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有三:

  一、 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 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 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并由衷地庆幸自己能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8-3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8-3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01-28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4-28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7-05

《角初步认识》说课稿12-28

精选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汇编六篇07-17

实用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篇08-10

【热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08-2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