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

时间:2023-03-12 08:39:01 教案 我要投稿

《故乡》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乡》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乡》教案

  《故乡》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认识、会写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美读感悟

  自主学习

  对学生提出读通顺的要求,练读后同桌互相检测。

  紧扣习题,读懂课文

  三、理解课文

  问题:作者写了故乡的难忘的事?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感受。

  方法:先浏览课文,标记出课文写了几件事,再默读这几件事,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细读这件事,说说自己的感受。

  多样美读,读好课文

  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把它读生动。

  想一想,怎么能读得生动?

  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

  体味布局

  篇: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会怎么办?

  段:你安排的每件事要用多少段落来完成

  词句:选出本文中的最佳词句。

  四、拓展升华

  美读课文

  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成功之处。

  自己仿写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流程:

  一、感情朗读

  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一段

  二、字词教学

  在小组内学习字词,不理解的全班进行交流

  三、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本上。

  3.比一比,组成词

  惑载、蜓、披

  域栽、挺、疲

  仿写:水上飞机被北极风压得离不开水面,犹如一只掉在海中的死蜻蜓

  ……犹如……

  四、语文实践

  开展家乡颂诗文朗诵会

  《故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材分析:

  《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文笔却质朴无华,语言精练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技法学习上并不需花大力气,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细细品味。

  教学设想:

  课文不过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例子,阅读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具体的课文,而应该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素养。本教案从营造轻松、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入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反馈展示,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形象;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理解朗读,积累词语;回顾过程,交流收获;并在本文的导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习惯,授与给小说阅读的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供借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许多凄婉的心声。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1、听录音,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

  阴晦(huì)猹(chá)五行(xínɡ)缺土弶(jiànɡ)

  脚踝(huái)潮汛(xùn)髀(bì)愕(è)然嗤(chī)笑

  吓(hè)瑟(sè)索黛(dài)恣(zì)睢(suī)

  阴晦:阴沉昏暗。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无端:无缘无故。

  愕然:吃惊的样子。

  嗤笑:讥笑。

  惘然: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展转: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通“辗转”。

  恣睢:放纵、凶暴。

  2、从名、时、地、著、评方面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明确:

  名: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地:浙江省绍兴市人,时、评: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阿Q正传》。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四、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2、学生按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说说各自给课文原标题故乡前加的定语,并引用课文来阐释理由。

  明确:

  如:在故乡前加的定语有: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我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最准确,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又如:被压抑、被毒害的故乡。故乡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文中第74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是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的。

  3、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

  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第2课时

  一、出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感知了小说《故乡》的内容,通过争论,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是闰土。这节课,我们就来合作探究,共同赏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二、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闰土的?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完成下边的表格。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根据表格的要求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

  (学生上黑板填表,并让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学生填出的表格内容如下)

  对比内容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

  语态“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生活态度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2、从表中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明确: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土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4、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明确: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5、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三、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人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明确: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4、在“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我”为什么要“害怕”?

  明确: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明确: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明确: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四、理解朗读,积累词语

  老师告诉过大家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的更好地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2、学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

  五、回顾过程,交流收获

  1、《故乡》这篇小说,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2、同学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故乡》?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明确:引导学生回顾故乡的学习过程,归纳小说阅读的方法:感知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语言——摘抄积累语词。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六、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小说阅读方法:感知内容——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积累语词。

  《故乡》教案 篇3

  一、创设情境

  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来汇报你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6、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

  1、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2、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3、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5、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并随着节拍用打击乐器伴奏。

  6、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三、编创与活动

  1、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职责。

  2、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3、 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

  4、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处。

  5、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

  6、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术动作。

  四、课堂总结

  1、王立平爷爷写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希望你们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故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⑵了解对比手法

  ⑶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2、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3、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理解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1、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衰败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原因。

  2、本文结尾的议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应该怎样理解它的深刻含义与作用?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

  《社戏》 选自《呐喊》

  《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朝花夕拾》

  《风筝》 选自《野草》

  三、背景简介: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的好友与乡邻同“我”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

  “故乡”这个题目,既交代了事情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又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四、小说知识:

  1、什么是小说: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注意:分析小说主要是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五、预习检测:

  秕谷(bǐ)鹁鸪(bó gū)颧骨(quán)折本(shé)潺潺(chán)

  阴晦(huì ) 伶仃(líng dīng)恣睢(zì suī)猹(chá) 獾(huān)

  弶(jiàng) 脚踝(huái) 髀(bì) 愕然( è) 嗤笑(chī)

  瑟缩(sè) 黛(dài) 惘然(wǎng)祭祀(sì) 寒噤(jìn)

  六、听读课文,理清本文结构:

  一、回故乡(1-5自然段)开端

  二、在故乡(6-77自然段)发展与高潮

  三、离故乡(78段-结尾)结局

  七、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阅读1—5段,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段中的“冒着严寒”说明什么?

  “冒着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先用一个感叹句“啊!”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形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5、讨论小说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一)故乡的变化(景物描写有力地渲染了气氛,烘托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闰土的变化

  试在文中找出描写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等词语,并思考造成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少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毡帽、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中年闰土外貌:脸色灰黄皱纹深极薄的棉衣眼肿得通红破毡帽手粗笨开裂

  少年闰土动作、语言:活泼刚健动作利落有智有勇语言朴质生动热情纯真

  中年闰土动作、语言:说话吞吞吐吐只是摇头谦恭又含糊迟钝麻木

  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友好热情纯真平等充满友谊

  中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恭恭敬敬呼“我”老爷

  少年闰土对生活:热爱生活生活知识丰富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对生活:哀痛苦寄托神灵

  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2、社会落后愚昧。

  深层原因: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

  小结: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即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使闰土发生了巨变。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三)杨二嫂的变化

  试在文中找出描写杨二嫂外貌、动作、语言等语句,并思考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年轻时:“豆腐西施”、终日坐着(安分守己)

  二十多年后: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

  语言:“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怪声怪调)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以长辈自居)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讽刺)

  “……让我拿去吧……”(爱占小便宜)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 (恣意造谣)

  动作:“……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明索暗偷)

  1、人物形象:杨二嫂: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她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是“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

  2、塑造杨二嫂形象的作用:(1)以她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

  (2)以杨二嫂20年的变化说明城镇市民的贫困化。

  3、杨二嫂变化的原因: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二、课堂小结:

  作者塑造了一个淳朴善良麻木迟钝的贫苦农民的闰土形象,也塑造了杨二嫂一个尖酸刻薄自私势利贪婪的小市民形象。从两人的身上折射出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以及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毒害,造成人们纯真人性的扭曲。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三、作业: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段落,试体会其作用。

  第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句中两处“高墙”含义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高墙”是实写。第二个“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用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3、“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的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

  4、第86段中“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是什么?

  “辛苦辗转”的意思是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的意思是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是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尖刻、泼辣、放肆、自私自利。

  5、“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6、“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如去掉“竟”,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竟”字表现“我”对与闰土的隔膜之深,感到惊愕。如去掉“竟”字,表现不出“惊愕”的意思,同时也削弱了文章谴责旧社会的意义。

  9、小说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深刻含义?

  分析:本段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深化主题。

  “路”有两种含义:一指地上的路;另指人生之路。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信心,以及鼓励人们为希望而奋斗的激情.

  10、“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对故乡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关心,对等级观念的否定。

  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二、课文总结:

  主题: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写作特色:

  1、对比的运用。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

  3、运用准确的性格语言表现人物。

  4、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行文自然流畅。

  四、写作训练:肖像描写示例。

  五、作业:

  根据示例,自己选取班上一名学生进行肖像描写。

  《故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杨梅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3.抓住要点展开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口语交际,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抓要点进行有感情朗读。

  2.指导学生抓要点展开想象,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一点,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生动拓展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

  1、 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 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 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 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 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 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 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 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 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 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 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 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学习第一段:

  1、 指名朗读。

  2、 读了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五、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

  (1) 这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贪梦、甘露:是什么意思?

  (3) 杨梅树的叶子会欢笑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说明什么?

  2、集体讨论思考题。

  3、 指导朗读。

  六、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 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 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七、作业:

  搜集佛山特产的资料,准备向同学们介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课文开头写了杨梅树的什么特点?

  二、习三至六自然段。

  1、朗读课文,认识杨梅。

  2、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对杨梅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3、你们说的真好,那你们想不想亲口尝一尝杨梅的味道呢?现在老师要分给每个小组一盒杨梅果,虽然这些杨梅果经过了加工,没有刚采下来的新鲜,但是我还要请同学们看一看,尝一尝,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你手中的杨梅与课文中描述的是否一样。

  4、(观察 品尝杨梅果 朗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意见)

  5、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

  6、从你的语言中,老师可以感觉到你特喜欢这段文字是吗?那么请你把这段内容读一读好吗?

  7、你读得真很棒,连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你们想听吗?(师范读)

  8、你读得确实棒极了,老师要向你学习。

  9、既然你们喜欢书中描写的杨梅,那么就请你们再默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一划、抄一抄,愿意背诵的,就练背一背,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10、(默读课文、动笔划、动笔抄写、练背)

  三、口语交际: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江南的特产杨梅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做为佛山人你能不能把你知道的佛山特产也介绍给他人呢?

  2、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你熟悉的特产,通过各种形式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好吗? 生:(组内交流)

  3、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型的博览会,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特产介绍给大家?

  《故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休止符。

  2.能力目标:准确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课前预习

  1、认识八分音符与十六分休止符(X X 0 0 )

  预习浮点音符的。( X . )

  2、常规练习,(1 2 3 4 5 5 4 3 2 1)啊~~ mi~~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起聆听一遍这首歌曲。

  2.歌曲的速度与情绪如何?

  3.教师示范唱。

  三、歌曲学唱

  4.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休止符的应用。(X X 0 0 )

  5.哼唱旋律。

  6.演唱部分曲谱。

  7.朗读歌词。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了爱家乡的情感。

  1.小组比赛交流。

  3.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样课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反思

  对于歌曲的声音处理较好,学生基本达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学生对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唱得比较差,下课继续练习。

  《故乡》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6个生字,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1.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深情。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什么?(预设: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想到文章主旨是“思念家乡”;想到李白的《静夜思》。)

  3.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清平。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等。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生字过关,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6个生字)

  (2)理解新词。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离乡背井: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平沙无垠:沙子无边无际。

  2.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离开家乡后,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

  三、质疑难点,感悟深情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是自己喜欢的句子。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梳理指导之后解决。

  3.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做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依据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本文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4.学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1)作者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进行过渡,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到了水。)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

  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5.学习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1)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对比,文章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6.学习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思考:本文用“月是故乡明”作为结尾,作用是什么?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点明主题,使主题得以深化。)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呢?(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2.教师再次重申三个重点:对比、借景抒情、形散而神不散。

  3.课下,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选自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故乡明月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从对文章的疑问出发,逐步解决疑问。最后,总结散文的特点。学生总体掌握较好,课堂热情较高。

  《故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2、学习本文围绕主旨选择材料进行写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选材立意,提炼主旨的能力

  3、领会作者以故乡的榕树为寄托所抒发的游子思乡的深情。

  4、培养学生欣赏故乡风土人情的美

  教学重难点

  独具匠心的构思 优美生动富于抒情色彩的文学语言所展现的景、事、情交融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香港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请大家一起从第5节浏览至第10节。

  二、自读探究

  1、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

  明确:驼背的榕树形状奇,传说奇,功用奇;另一棵树也为农人遮阳歇凉提供场所,为我幸福酣眠提供场所。它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树,还是理想的启迪放飞者,道德的见证教化者,爱心的赐予传达者,农人的庇护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树,汇聚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乡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风物之一。这部分回忆片段犹如一个个电影分镜头,回忆画卷徐徐展开。

  2、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

  明确:

  A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B、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

  C、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3、请看课文1—4节和11—13节,分析课文是如何拉开回忆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忆的画卷的。

  明确:

  (1)从第3节开始回忆。

  (2)1—2节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3)第3节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请齐读3节末句。

  (4)第4节是与榕树有关的两个广角镜头,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请读一遍。

  4、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6.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明确:就近取譬,扣题、新颖。开启下文回忆。

  5、11—13节先以“快摇镜头”的方式徐徐收束画卷。再由哨音、榕树回到现实,让我与忆中树对话询问,产生一种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结尾轻声呼唤,传达了绵绵不尽的乡思。

  6、板书设计

  7、总结:本文是由眼前树而引起回忆的。忆时先特写再广角,前者使榕树的形象清晰而遥远,后者为下文分镜头回忆榕树设下了背景。下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展开回忆的画卷,分别有两次集中抒情。所以,以《……》为题,还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三、学习过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获?

  明确:

  1、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回忆→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

  3、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

  四、作业

  1、请仿照这样的方式写一个句子。

  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2、课后请仿照本文,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

  五、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我有一些深刻体会:

  ①正确解读本文。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96年12期P26上,有宁夏/朱宗明的教案,是借《乡愁》导入的。我以为十分不妥。a.《乡愁》与本文虽同抒乡愁,但作者具体情况不同;在台与在港心态绝不会相同的。b.《乡愁》有苦味,《故……》有甘味;《乡愁》有悲观怅惘气息,《故》则是神秘感恩气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说,授课结束时应提一下作家之所以会如此思乡,是因为港陆分离。我也觉得不妥。因为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会有此情调、此内容的怀乡,在他处也一样会怀乡的。

  ②长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长,读一遍要20分钟。只读精粹之处甚至应会背,其余可略过。其次,内容较好懂,仅须在结构关键处,内容难解处指点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这节比赛课时,只用一节课不仅教完全文,还详析了特写处、第4节、第5节写理想处,第10节写玄想处,还让学生当堂背诵了3、4、5、10节中以上详析之处;听了《弯弯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语言美应当领略,如以上所说之处。尤其让学生颇有收获的是:a.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4节,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写放飞理想时,理想美好在何处,远大在何处等等,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且>3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④结构上,此类文章有一常见模式:眼前—回忆—眼前。本文之长处在于:它把琐碎思绪借榕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

  ⑤文章材料的选择、排序、衔接的道理应跟学生讲清,才能有效指导今后作文。

  ⑥先在广角镜头中两树合写,再写形状、功用、传说皆奇的老榕树,然后合写两树的共同功用;写共同功用时,又先写一般功用:众人歇息乘凉;再写特别功用,单写我乘凉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安排材料,整体感觉是从特殊→一般;细部感觉则从一般→特殊。

  《故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标: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

  (一)自读奠基

  1.纠字音

  大苇(wěi)坑 篝(gōu)火 嚼(jiáo)烂 粘(zhān) 清光四溢(yì)

  萌(méng)动 晶莹澄(chéng)澈(chè) 风光旖(yǐ)旎(nǐ)无垠(yín)

  慨(kǎi)然 惆(chóu)怅(chàng)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极点。支:支撑,受得住。

  茂林修竹:修:长。

  顾而乐之:顾:转过头看。

  2.聊作者

  季羡林 (1911.8-20xx.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速读抓要

  通过写故乡的月亮,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读法指导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读出自己” 欣赏

  联想

  (四)精读破难

  赏读文中精彩语句,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语言质朴,把故乡的一切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更见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三、总结聚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四、练习拓展

  1.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赏读,思考: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亮的内涵有何不同。

  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故乡》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胡同的特定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前后感情笔调的差异,树立豁达向上的人生观。

  2、掌握加圈点的读书方法,理清文章思路与结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激发对故乡的感情,培养抒写真情实感的良好文风。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在胡同中的生活经历,理解作者在故乡的胡同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感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法、自主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品

  电脑 幻灯片 投影仪 黑板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史铁生

  1.我们学习了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了解了北京的胡同,也了解了北京胡同对北京人的影响,还读了季羡林的《我爱北京的小胡同》,体会到季老在胡同生活中的那份幽静。今天我学习的文章是《故乡的胡同》,作者史铁生。

  2.简介史铁生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投影),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残疾,笑着面对生活,作家)

  简介作者(投影)。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快速从文字中找出作者的重要信息)

  他生于1951年,是北京人,汉族。1967年从清华附中初中毕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务农,他插队的地方就是延安地区的清平湾。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在21岁生日这一天,他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1974年他被安排进了街道工厂工作,一直到1981年因为急性肾损伤而停止工作回家疗养。在街道工厂的七年间,史铁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发表了回忆知青生活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这篇小说开始,史铁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3.解题

  在胡同前面加上“故乡”,说明作者不仅写胡同,而且在写自己的故乡。故乡是每一个人永远都难以忘怀的地方。李白在《静夜思》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不管是远离还是回归,正如李白所写,举头低头之间,思乡之情就会涌上心头。故乡是人类文学永恒的歌唱,那么,作家史铁生将如何写自己的故乡呢?

  二、寻找生命的足迹

  1.要求:用加圈点的方法阅读课文,(用“。。。。”划出关键词语;用“——”划出引起注意的地方,用三角形标出关联照应的词语;用波浪线划出精彩的语句;用“?”号标出有疑问处)

  可以结合下面的问题进行圈点(投影)

  ①作者的故乡在哪?

  ②作者叙述了人生的几个时期?选择了那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与胡同有怎样的联系 ?

  明确:幼年(对外出母亲,打针,入园)

  童年 (听诵经声,钟声 ,校园生活)

  成年(涂抹图画,母亲种下合欢树,恋爱结婚)

  作者的人生经历都在胡同中度过,成长的经历是行文纵向的线索。横向的展开则是作者在胡同的生活经历。

  三、品味生命的感受

  1.朗读文章第二段,体会含义:

  “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要写我的生命?”这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明确:反问句,是表明写胡同就是在写自己的生命。

  3.作者又说“办不到”,可他到底有没有办到呢?怎么办到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回想起已经远离过去,沉浸于枝枝杈杈漫展的胡同中)

  4.作者说“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他们构成了我。密如落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 作者写的几段历史中,表达了怎样的心绪?构成了怎样的我呢?这句话引领下文,是我们解读的钥匙。

  5.朗读品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绪? (分小组讨论)

  ①怎样等母亲归来?(表达对母亲的强烈依恋,期盼母亲早点回家,甚至对太阳有一种敌视。)

  ②奶奶带我去打针,他怎么表现?怀着怎样的.心绪?

  暗淡 嚎啕 暗示 (苦难将伴随我一生)

  ③入园时,作者的表现如何?又有怎样的情绪?

  向外跑,想挣脱 (时间漫长,有失落感)

  ④童年时代,上学了,可在学校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心情如何?(朗读)

  谄媚 防备 孤独

  作者幼年与童年的经历,是大多数人经历的寻常事,我们常常说童年是快乐的,可是作者的童年,我们感觉到的是什么呢?作者的心中的希望与温暖在哪里呢?

  盼望,失落,防备与伤害,是淡淡的忧郁与哀伤。心中有一点希望亮色,就如夏夜的星星,有一点清朗感觉,就如教堂的钟声,有一点温暖,就如午后的阳光。

  讨论:我们说童年时快乐的,可作者却选这样的材料写他的童年,为什么呢?

  我发现他记叙的是童年的经历,却是用成年人的思维进行审视。认为童年的经历预示着未来的人生。

  可是,当他双腿残疾后,当他想明白“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后,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朗读)

  整日涂抹说笑 心魂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6. 作者笔调前后有何变化?

  作者在追述童年,少年往事时,细腻的笔调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而在叙述成年后所遭遇的不幸生活时,用笔反面简约,调子也变得明朗起来。这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照。史铁生有一种宿命观,童年的现象预示着未来人生。孩子眼中是忧伤、沉重,与期盼,正是他未来人生的预兆。成年后真正经历了痛苦,使心灵得到磨砺和净化,生活里的希望支撑着“心魂从轮椅中站起来”,而灵魂一站起来,人生也就有了一方晴朗的天空。

  有人说,别人用腿走路,而史铁生因腿而开始思考,体察心灵。“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7.课文哪两段是照应的?如何理解 “不是我曾居于期间,是他们构成了我。” “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第二段是心神走进胡同,体会到每一条胡同都有生命的痕迹。

  最后一段是,飞到胡同上空,看见命运如胡同那样延展、曲折。

  胡同构成生命,命运如同胡同

  小结:构思巧妙,行文前呼后应。明写故乡的胡同,实质是在写自己的全部生命,胡同和作者的生命已经融为一体!

  四、内化情感迁移能力

  1.文学评论(陈村)

  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

  我最后想说的是陈希米,他的妻子。我永不能忘记的是她的笑,那是天使的笑容。天使的笑,是那种忘忧的笑,忘我的笑,来去自由的笑,让看见的人也喜悦的笑。没人比她笑得更美好。她常常笑着,灿烂又本分地笑着。有了她的笑,那个凝重的50岁的史铁生再没有装扮殉道者的理由和必要了。生活就是这样,一会儿笑盈盈一会儿沉甸甸。

  2.看我们自己故乡的图片,让心神回到生命的故乡。

  3.阅读老师范文,分析写了哪些人和物?表达什么情感?

  故乡的记忆

  记忆的碎片拼凑着我的童年。童年,贯穿着母亲的深深呼唤,深情和嘹亮回荡于我的一生。我想,再没有什么能比这呼唤更让我依恋。父亲用木轮车推着木桶,木桶里里躺着生病的我,一路颠簸在漫长的乡村小路。到了河边,父亲把我漂在水面,泅水把木桶里的我推到对岸。至今想起那汤汤的水面,仍然惊魂不定。我想,在我的一生,再没有什么付出能比这更让我刻骨铭心。

  总在梦里回到故乡。单调的钟声总在破败的小学里回荡,泥泞的小路上印刻着人们参差不齐的脚印,高高矮矮的土坯房始终坚持不懈地守着它们足下的土地。

  故乡在光阴的流逝中逐渐褪去了她原有的容貌:再也听不到那催人脚步的钟声,坚硬的水泥路面再也留不下任何足迹,风雨不漏的瓦房挂着静静的铁锁。故乡令人欣慰也令人心酸。

  我回乡时,母亲总会站在门口等我。当看到我的身影时,母亲便会笑着迎过来,拿过我的行李,絮絮叨叨问这问那,具体说什么我已记不清,看到母亲那被岁月修饰的沧桑,我的眼里一阵发潮。

  故乡,我虽然远离你,但我一刻也不能没有你!

  4.课后写一篇故乡的习作。

  史铁生有自己的故乡,我们也有自己的故乡。那收藏着我们童年往事的故乡,也留下我们生命的痕迹。只是我们的感受与史铁生有点不同。因残疾,他永远属于那胡同。而我们不同,我们是不断地离开故乡又不断地回归故乡,像故乡放飞的一只风筝。在我们的生命中,故乡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选材写一篇故乡的习作。

  附;板书设计

  幼年----依恋 痛苦 失落

  童年----希望 防备 孤独

  成年-----乐观 豁达 幸福

  胡同构成生命 命运如胡同

  《故乡》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体裁:小说

  三、背景:

  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浙江绍兴。

  2、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3、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4、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留恋、喜爱、思念之情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5、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注: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

  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生字词(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结构

  1、回故乡(1--5)少年闰土

  2、在故乡(6--77)杨二嫂

  3、离故乡(78--结尾)中年闰土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看提示,请问本文线索?“我”的见闻和感受。

  2、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哀

  3、千里迢迢地赶到二十年不见的故乡,不是激动、兴奋,而是悲哀,为什么?故乡发生了变化。

  4、那么故乡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使“我”一踏上故土,就惊呼“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下面我们就通过“我”的见闻来具体分析故乡的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哀情绪。

  二变化

  一景

  1、当“我”踏上故土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2、这幅“萧索的荒村”图让我感到悲哀,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那么“我”记忆中的故乡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

  神异的图画(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对少年朋友的敬佩思念)

  小结:曾经美好如“神异图画”的故乡如今却变成了“萧索的荒村”,又怎能不让我感到悲哀?

  “横着”进一步体现萧索和没有活气,反映了故乡的荒凉和冷落。

  第二节写“我”初回故乡所见到的萧索、衰败的荒村景象,烘托出灰暗、凄惨的氛围,揭示了“我”的悲凉心情,为主人公闰土展示了一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

  二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描写:健康可爱:外貌描写

  淳朴:初见,离别时的表现小英雄

  聪明勇敢:捕鸟、刺猹

  和我的关系:好朋友

  中年闰土:——木偶人

  描写:苍老贫困、迟钝、麻木、愚昧

  和我的关系: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本义为阻隔的墙,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严重的隔膜)

  闰土四次称我为“老爷”,并认为先前的哥弟称呼不成规矩,这表明善良的农民不仅为饥寒的生活所苦,而且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精神麻木,由此“我”产生了震惊、同情、悲哀。

  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表明中年闰土反映迟钝、麻木,无法尽情表达内心的痛苦,这与少年闰土有声有色的描绘、滔滔不绝的谈吐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

  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两者对比非常鲜明,请问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小英雄变为了一个木偶人,使两个情同手足的好伙伴变为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明确: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封建等级观念,是社会的折磨

  (三)杨二嫂

  1、分角色朗读有关杨二嫂的文字:“‘哈,这模样了……出去了”

  2、根据作者的描写语句说出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肆、泼辣

  外貌:精瘦、放肆(“圆规”:借代,突出其外貌特征)

  语言:尖酸刻薄、虚伪

  行为:明讨暗偷、顺手牵羊

  3、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杨二嫂虚伪奉承、尖酸刻薄的话,顺手牵羊、明讨暗偷的行为,说明她已经从20多年前招揽顾客的“豆腐西施”变成了潦倒无聊的可鄙女人。

  着重语言及动作描写,前后对比,衬托主要人物闰土,也反映社会现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已经波及到各个方面的下层人民。

  (四)小结

  从这两个人物、三个形象中可以体会到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

  作者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着力刻画了景与人的变化。

  景: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

  人:闰土小英雄木偶人

  杨二嫂豆腐西施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与闰土好朋友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当我离开故乡时,我不留恋故乡的山水,是因为故乡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气,曾经美好如一幅神异图画的故乡却变成了萧索破败的荒村。更使我失望的是与童年好友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高墙,西瓜地里小英雄的形象不见了。曾经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却变成了迟钝衰老的木偶人;曾经文静端庄的豆腐西施却变成了尖酸自私的圆规;曾经称兄道弟的好友却成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所有美好的值得“我”留恋的记忆都被残酷地毁灭掉了,“我”又怎能不让感到悲哀?

  除了悲哀之外,“我”在离别故乡时还想到了什么?

  ——希望

  关于“希望”,在文末作者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你找到了吗?

  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解释原文。

  “无所谓”——“说不上”。

  2、你认为希望究竟是否存在?除了希望的存在与否,作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隐藏在这句话里?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证明你的观点。

  前后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实、有力。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辅导。

  4、小结:罗列观点,其实在这句话中,重要的并不是希望的存在与否,而是后面关于“路”的论述。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阐明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路是人走出来的。

  1、如果不去走,就肯定没有路。

  2、只有走了,才会有路。

  3、引申到其他事情——凡事只有做了,才有希望,才会有未来。如果不去做,那只会一事无成,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三、扩展阅读

  这样类似的句子,这样的思想,在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关于“希望”——《祝福》《《呐喊》自序》《药》

  《故乡》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

  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的相关风俗。

  4.积累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作者以详略得当的写法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民间节日活动。

  教学难点: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从中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流溢浓郁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欢乐的气息。

  相关资料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写元宵二个字,想开去。

  2.喜欢元宵节吗?回顾自己印象中的元宵节的情景。

  3.今天学习一篇跟元宵节有关的文章。板书故乡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

  2.总体感觉故乡的元宵节不大热闹,元宵节那天白天没有晚上热闹。

  三、直奔重点

  1.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作者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的特点。

  2.学生默读圈画。

  3.汇报交流。

  4.提示:这一题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将阅读重点放在了灯节的灯上。透过精读的重点部分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风俗。

  四、要点串讲

  1.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

  2.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五、拓展升华

  1.体会本篇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积累写法特点。

  2.提示: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收笔: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读来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板书设计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 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5、加深对杨梅颜色变化的了解,投影颜色变化过程。

  6、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7、学与用。让学生观察和介绍他们熟悉的一种水果,进行说话训练。

  8、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五、总结全文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的是杨梅,表达的是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板书: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

  我 树 枝绿叶长

  爱

  故 形状 表达作者

  乡 热爱故乡

  的 果 味感 的思想感情

  杨

  梅 颜色

  《故乡》教案 篇14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

  ⑴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社会现实。

  ⑵小说三要素的复习。

  ⑶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方法塑造典型人物。

  2、能力训练点:

  ⑴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

  ⑵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

  3、德育渗透点: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使学生懂得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自觉地为祖国的腾飞而读书。

  4、美育渗透点:透过作者在文中描绘的理想中的故乡的美好图景,教育学生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勤奋读书。

  【学法引导】

  学生要能很好地读懂本文的思想内容,需要对课文所写人、事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学习课文时,一方面结合作者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另方面深入思考作者把人物二十年前后变化对比着写的意图,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对有丰富内涵的语句,应多诵读、多品味,以求有所领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特点。

  ⑵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

  2、难点: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

  3、疑点:作者对孔乙己和杨二嫂的态度相同吗?

  4、解决办法:课堂上的朗读与分析精彩片断为主要手段解决“重点”“难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领会,“疑点”可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拓展完成。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及根源。

  2、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讨论分析:

  ⑴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⑵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

  ⑶作者对文中人物所持的态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了解性阅读,理清全文脉。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整体感知

  辛亥革命*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 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简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⑴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⑵学生讨论后,对上三者明确。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⑴指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⑵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⑶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⑷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啊!……好得多了。”

  ⑸怎样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确: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4、分析第二部分:

  ⑴“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节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⑵分析景点: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充满生气和活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

  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我”回义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明确: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

  邀“我”看瓜刺猹──朴素,热情勇敢,多知。

  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

  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作者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明确:用了许多省略号。

  ⑷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明确: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四、总结、扩展

  全文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节课所学内容,除了初步展示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

  五、布置作业

  1、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预习下文,思考杨二嫂的及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闺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⑴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⑴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士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一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②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③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⑵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⑴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⑵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杨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板书设计】

  闰土:

  少年:健康、活泼、多知、热情

  中年:衰老、迟钝、麻木对比农村日益破产

  杨二嫂:

  今:放肆、泼悍、自私对比农民日益贫困

  昔:安分守己

  《故乡》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关注《故乡的榕树》中那割舍不断的思乡情。

  2、 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乡情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 。

  3、 鉴赏优美流畅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仿写,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学教材:20xx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广东版教材必修二。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式、问答式

  学情分析: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眼前的事、眼前的景,生发出对故乡的榕树、故乡的亲人怀念。时隔几十年,对那些寻常景、寻常人、寻常事,作者都动情地去追忆,如历历在目,美妙动人。文章感情真挚,耐人寻味,然而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难理解黄河浪的那种思乡情结,根本无法懂得作者对两棵老榕树会生发出如此诸多情怀。学生没有亲身经历,阅历肤浅,要他们去理解文本,比登天还难。如按常规教学,没有两三个课时,是无法拿下来的。怎么办?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去感受作者在稳重所寄寓的浓浓思乡情。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

  内容:了解作者及他的著作《故乡的榕树》;自己阅读课文一遍,扫除字、词障碍。

  将学生分为七大组,每组八个人,每个组准备好一本专用的活动记录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二、课前导入。

  关山迢迢,挡不住想家的心情;岁月流淌,淘不尽对家乡的眷恋。山一程、水一程,身在异乡忍独行?风一更、雪一更,故园乡音可曾听?同学们,你们曾有过离开故乡的经历吗?有的话,你的感受是怎样?能否写出来。作家黄河浪离开家乡,旅居香港已经有30年了,30年来凝聚的思乡之情是非常厚重的。今天让我们和黄河浪一起来品读《故乡的榕树》,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是如何借榕树表达出来的呢?

  三、堂上探讨:

  整节课的教学紧进紧围绕着“读——一初评——仿写——说——再评——画”六个环节来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位同学在记录本上留下自己的点评。

  1、 读

  读原文。要求学生快速地阅读原文,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那割舍不断的思乡情。

  2、一评

  每位同学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可以从修辞、句式上分析;也可以分析该句是否运用想象,作用是什么;还可以从艺术手法上来分析。要求每位同学在小组记录本上做记录。

  教师可先示范:

  如第8段第2句中“唯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这句是把两棵枝深叶茂的榕树比拟作人撑巨伞,寓动于静,变物为人,既表现了两棵榕树的超凡形态,又显出卓著的功能。

  3、仿写

  结合高考中仿写考点,引导学生就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仿写,并在小组记录本上写下来。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成分吸收到自己的作文中,又可以理解作者那种思乡情结,从而消除学生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教师可以先示范:

  如第11段中第7开始“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却仍然怀念着故土的榕树么?有的还做在树头的石版上,讲着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么?”

  教师仿写的句子是:“有的像我一样,把希望的帆扬到蔚蓝的高空,却仍然怀念着那故乡的小河么?有的还坐在那秘密的花园里,诉说着那理想的故事么?”

  4、说

  要求学生把自己仿写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

  5、再评

  要求其他同学就这位同学仿写的句进行评点,从修辞、句式、艺术手法上说说优缺点。

  6、画

  要求每个活动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突出“驮背”榕树,还可以赋上一首小诗。

  四、教师小结:

  五、课后练习:

  堂上未完成画的小组,可以在课后继续完成,要求每个小组交一幅画。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去感受作者在稳重所寄寓的浓浓思乡情,特别是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的语句去表现自己的情感,以及通过作画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等,都做得比较成功;另外,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乡情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分析讨论得比较充分,应该说也比较深刻。

  但感到问题也不少。首先是仿写中出现了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现象。其次,老师对学生的点评缺乏到位的讲解,本是这节课很出彩的地方,却轻易跨过去了。

  对这样的一节课,我有一个担心。是不是在文本本身的研读上不够深入,课堂上讨论的很多东西都是文本以外的。这是否合乎我们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呢?课后我问了学生学习的感受。他们觉得这样好,初读这篇文章只觉得太朦胧,当带着仿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再去读时,便能体会文章的好处:课堂上读自己仿写的句子,也是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内容,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最后环节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画,如果没有对文本深入的理解,是画不好这幅画的。这样教师即刻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学得有滋有味,何乐而不为?

  以上是刚上完课后的一点思考。过后再仔细反思一下,恐怕问题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