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教案

时间:2023-03-26 10:23:26 教案 我要投稿

循环小数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循环小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

  【2】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 教学难点:

  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引入

  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

  引出课题——循环小数

  2 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

  (1)学生描述场景信息,根据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400÷75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通过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

  ②这道题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而余数重复不断的出现25)

  ③如果我们不断地除下去,它的商是多少?比如第5位是多少?第20位商是多少?第100位商是多少?(不管是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商就会重复出现3。)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为:400÷75=5.333……

  总结特点:

  (1)余数重复出现25。

  (2)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

  (3)永远也除不完,商是无限的。

  2、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28÷18= 78.6÷11=

  (1)先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相同点?(这两题的相同点是总也除不尽。)

  这两道题的不同点是什么?(前一道题商中是一个数字“5”不断重复出现,而后一道题,商中二个数字”6 3”在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观察总结引出概念: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像上面的5.333 ooo和7.14545 ooo都是循环小数。

  3.自学内容: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5.333 ooo的循环节是3。

  7.14545 ooo的循环节是45。

  6.9258258 ooo的循环节是258。

  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例如:

  5.333 …写作5.3。

  6.9258258…写作6.9258。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0.937。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0.2142857就是一个无限小数。

  3 学以致用

  (一)基础练习

  1. 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

  3.4666… (是) 2.35435 (不是)

  1.4555 (不是) 0.24382438… (是)

  2.58080 (不是) 0.44222… (是)

  8.4747… (是)

  2.填空:

  64.2454545…

  2.1313…

  7.87

  5.901436…

  0.666…

  9.3737

  有限小数:7.87, 9.3737

  无限小数:64.2454545…, 2.1313…, 5.901436…, 0.666…

  循环小数:64.2454545…, 2.1313…0.666…

  3.下列小数的循环节是什么?

  3.4666… ( 6 )

  0.2382438… (2438)

  8.4747… ( 47 )

  0.44222… ( 2 )

  4. 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循环小数。

  5.写出下列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6.判断。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 )

  (2)9.666是循环小数。( × )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 √ )

  (4)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 )

  (二)综合提升练习

  7.用“四舍五入法”写出下表中各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8、比较下列小数的大小

  9.如果用A 、B、 C 表示不同的三个数字,如:A.BBCBBCoooooo可以简写成什么数?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第一百位是什么?

  100÷3=33oooooo1

  所以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第一百位是B。

  课后小结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板书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小数教案2

  教学内容:课本28-29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循环节、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会区分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8?0.7=45.6?0.08=703.4+1.7=5.1

  2.8+0.45=3.250.9?08=0.723.1?1.7=1.4

  0.06?0.7=0.040.05?0.8=0.40.75?0.5=1.5

  6.3?0.07=9064?0.08=8008.1?0.03=270

  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7.108?4=1.7778?11=0.72......

  6.06?50=0.121214?15=0.93......

  二、新授。

  1、教授循环节。

  指着刚才计算出的:0.72......、0.93......告诉学生: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0.72......的循环节是72,0.93......的循环节是93。写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上一个圆点。例如:

  3.3......:3.3

  5.32727......:5.327

  6.416416......:6.416

  巩固练习:

  课本28页中间的做一做

  2、教授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比较:①3.3......与②5.32727......有什么不同?

  得出:①的循环节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②的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

  告诉学生: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叫纯循环小数。如3.3......。循环节不是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如5.32727......

  巩固练习:

  1)课本P28。做一做。

  2)做练习七的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七的第5题中第一行的2道小题。

  让学生按照要求做题,巡视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怎样将循环小数表示成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否忘了用“?”号。做完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第6题。

  先让学生审题后,按照题目要求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七第5题中第2行的2道小题。

  课后:

循环小数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第6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构想

  通过计算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商的.特点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这是小数概念的又一次内涵扩展,要让学生认识到循环小数是一种无限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谁算得快。

  第一组:1.69÷26 58.3÷11

  第二组:1÷3 58.6÷11

  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

  二、新知学习

  1、继续通过计算探索

  5÷3=1.666……

  14÷37=0.378378……

  25÷22=1.13636……

  2、讨论: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合适?指导书写。

  3、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明白: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观察,进一步理解;无限小数、有限小数。

  5、学习简便书写的方法,认识“循环节”

  0.1818……=

  89.5603420342……=

  1.7290290……=

  46.142857142857……=

  6、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01页的“你知道吗?”交流阅读后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哪些数是无限小数,哪些数是有限小数?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0.24242424,8.35489621……,5.737373……,6.21363636……,21.3658

  2、把下列循环小数用简便的方法书写出来

  5.252525……=

  7.1478478……=

  9.363363……=

  3、练习十九 第6题。

循环小数教案4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循环小数教案5

  一、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循环小数又为学生学习分数打下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省略写法和简便写法、循环小数的读法。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表达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认为循环小数的概念的理解是这节课的关键性教学事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周七天循环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

  三、教学目标:

  1、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2、知道循环小数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号表示循环小数。

  3、会使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并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4、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会使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并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号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观察、分析什么是“循环”,进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四、设计意图

  1、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充分体验和感悟,掌握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如果直接地叙述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从身边的生活例子引入:问学生一年有几个季节,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季节的排列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下去,讲也讲不完,初步感知“依次不断地重复”这一特性。这样利用学生身边形象的'素材,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对于认识循环小数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感性中初步理解循环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将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转化感悟抽象的数学现象,并能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1。5÷1。1算式,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学生计算中遇到麻烦,商总也除不尽,怎么办?学生疑从中而生:怎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与什么有关?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从而通过研究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知道循环小数的由来,对循环小数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借助教师的板书,理清重点和关键,为概念的形成顺利概括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概念的巩固做好了铺垫。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分层练习,牢固概念的掌握。

  整节课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路,即“生活实例——计算质疑——师生探究——学习反思——巩固练习”。有了前面的生活实例和计算质疑,学生了解了循环小数特征,凸显了循环小数不同寻常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通过小组讨论逐步归纳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又指导学生紧抓概念中的关键词来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进一步夯实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对循环小数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下面学习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省略写法和简便写法、循环小数的读法的欲望,就这样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使学生牢牢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以至于在做后面判断是非的练习时,学生对于循环数的概念已脱口而出。

  学生已经在脑海里有了循环小数清晰的概念,怎样设计练习能让学生容易掌握省略写法、简便写法和读法呢?我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明理由、是非判断题、比较大小等。特别是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的练习,有几个特别容易和循环小数混淆的数,看学生能否清晰地做出判断,如果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概念了。是非题和比较大小是针对学生是否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而设计。最后设计的挑战题是循环小数的概念的引申。我希望这样的设计层层铺垫,最终使学生牢固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循环小数教案6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能够 主动的发言,善于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

  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为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流程:

  一、活动引入,体验”循环”

  1、学生列队踏步,踏步口令有什么特点?(板书:121121… 无限 有限 )

  2.找规律,猜图形。(板书: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3、师: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用一个词来说明?也就是“循环”出现。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循环现象了吗?(举例说说)

  二、新知探究

  不断重复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在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课件出示例题:王鹏赛跑图

  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

  (1)学生描述场景信息,根据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400÷75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通过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

  ②这道题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而余数重复不断的出现25)

  ③如果我们不断地除下去,它的商是多少?比如第5位是多少?第20位商是多少?第100位商是多少?(不管是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商就会重复出现3。)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为:400÷75=5.333……

  问题:省略号表示什么?让学生说出“…”表示的含义。不写行吗?

  2、出示例9: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28÷18= 78.6÷11=

  (1)先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①

  (2)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相同点?(这两题的相同点是总也除不尽。)

  这两道题的不同点是什么?(前一道题商中是一个数字“5”不断重复出现,而后一道题,商中二个数字”6 3”在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2)请大家写出几个循环小数。

  (3)根据循环小数意义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1.5222…… 0.1929292

  5.314123…… 8.41616……

  讨论;为什么0.1929292和5.3141523……不是循环小数?

  你认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循环小数要注意那些问题?

  4、自主学习,学会记法。

  师:循环小数除了这种一般记法之外,还有一种简便记法。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书中28页下面的《你知道吗》。把你认为有关的重要内容圈画出来,时间3分钟。

  (1)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2)什么是循环节?

  (3)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 (4)怎样读循环小数?

  学生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5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计算下面两题:

  15÷16 1.5÷7

  (2)讨论:这两题的商小数部分的位数有什么不同?(15÷16能除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1.5÷7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3)教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另一种情况: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不断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地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出现的'。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教师举15÷16=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教师举1.5÷7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学生举例,强调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

  (4) 练习: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哪些题的商是有限小数,哪些题的商是无限小数。

  10÷9 1.332÷74 23÷3.3

  三、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对吗?

  (1)一个数中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 )

  (2) 8.3232是循环小数。( )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4)0.54848……保留两位小数是0.54。()

  2、下面的循环小数,请用简便记法写出来。

  3.28585…… ( ) 0.02929…… ( )

  13.06969…… ( ) 23.2323…… ( )

  3、练习书法,小明把“我们在阳光学校健康成长”这句话依次反复写,第100个字应写什么字?

  四、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

  循环小数有趣又奇妙,更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4、效果检测

  学生在学习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能独立判断出循环小数,也能弄清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但对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还有些模糊。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循环小数教案7

  教学内容:数学第九册教材P27页例7和例8

  教学要求: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计法。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计法。

  三、呈现自学指导(1):

  1、认真看课本27页,观察400÷75的竖式计算,说说你的发现。

  2、思考:这个竖式如果继续除下去,会是怎样的情况。你怎样表示出它们的商?

  五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能做出类似的题目,并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学生自学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注意帮助学困生。

  2、统计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学情检测

  (1)出示检测题:

  计算后观察商的特点:

  28÷18=78.6÷11=

  5.7÷9=20÷3.7=

  (2)请四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做,做好后与板演的同学对比,找出不同。

  五、后教

  1、更正板演题

  评思路、评方法、评步骤、评结果、评规范

  2、讨论

  (1)循环小数的特点:

  (2)循环小数的意义:

  3、训练:指出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1.55…5.314162…

  1.53533530.19292…

  0.547754…16666

  1.5353…0.6333…

  5.405405…1.2108108…

  六、出示自学指导(2):

  认真看课本28页的“你知道吗?”

  思考:

  1、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

  2、数字上面的'小圆点叫什么?

  3、像5.3…可以简写成多少?

  4、7.14545…也可以简写成多少?

  五分钟后,看谁说得准确,写得漂亮。

  七、学生自学

  1、学生看书,教师督促学生专心看书。

  2、了解学习情况。

  3、出示检测题:

  用循环节表示出下列循环小数:

  1.55…=0.19292…=

  1.5353…=0.6333…=

  5.405405…=1.2108108…=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为评价作好准备。

  八、评价板演题

  看写得是否准确规范,学生评,师生评。

  九、小结本节课内容,学生质疑

  十、当堂训练:

  1、必做题:

  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的简写表示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6.64÷3.3(2)2.29÷1.1

  (3)4÷37(4)38.2÷2.7

  2、选做题:

  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

循环小数教案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给出故事情境。(PPT课件适时演示。)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2)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2.理解循环。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2)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PPT课件演示。)

  (3)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3.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PPT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出算式40075。

  (3)组织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4)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三个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

  ①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

  ②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5)揭示课题: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呢?这样的商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我们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教材第33页例7。)

  (1)教师:我们刚才发现了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中有三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2)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它的第4位商是多少?第5位商呢?(引导学生发现:如果继续除下去,无论除到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它的商也就会重复出现3。)

  (3)验证:是这样的吗?同学们可以接着往下除试试看。

  (4)表示: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也除不完的商;教师板书:40075=5.333。)

  (5)揭示: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教材第33页例8。)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8。(PPT课件演示。)

  (2)学生用竖式计算2818,78.611,并指两名学生板演。

  (3)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商,你发现有什么特点?(PPT课件演示。)

  (4)思考:你觉得像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引导学生发现:只要余数出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因为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会跟着重复出现。)

  (5)揭示:像5.333、1.555、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6)学生尝试写出几个循环小数。

  (7)归纳: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到底怎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先让学生尝试归纳,然后让学生打开教材第33页看看是怎么说的,教师适时PPT课件演示。)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PPT课件演示。)

  0.426426 1.444 6.32121 3.1415926

  【设计意图】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事例,让学生逐渐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通过尝试归纳循环小数的含义,将学生的初步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设计练一练,让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3.认识循环节,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PPT课件适时演示。)

  (1)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34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循环节?

  ②怎样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组织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明什么是循环节以及如何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3)老师介绍简便记法的读法。例如7.14545记作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循环。

  (4)练一练: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自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能认识循环节,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PPT课件适时演示。)

  (1)尝试计算:我们刚才在做一做的第2题中已经计算了三道除法题目,现在请同学们再计算下面两题:1516和1.57。

  (2)思考:请同学们观察这五道除法算式题,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3)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除下去能够除尽,像1537.2和1516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像2.291.1、233.3、1.57一样。

  (4)教师概括:我们把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设计意图】在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练一练环节,学生通过对1.444是不是循环小数的辨析,已初步感知了小数位数的`有限与无限。这里利用教材第34页的做一做第2小题的教学资源及1516和1.57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位数的有限与无限,通过教师的适时介绍帮助学生建立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

  (5)质疑: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通过辨析让学生明白:看来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并不都是循环小数,例如3.1415926是无限小数,但不是循环小数。)

  (6)建立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接着教师举例说明无限小数并不都是循环小数,结合图示,让学生明确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6题。

  ①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②组织学生交流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7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对于简便记法表示的循环小数取近似数时应注意什么?

  2.提高练习。

  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9题。

  ①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

  ③让学生说一说对于简便记法表示的循环小数比较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快乐巩固

  1.课堂作业: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8题、第10题。

  2.课外作业: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1题。

  (2)算一算,想一想:10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循环小数教案9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是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这是文本安排的顺序。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首先,我们是建立在学生对循环小数原认知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其次,师生共同经历判别循环小数概念的过程,最后是学生感知与文本概念一致的的结果,因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接下来是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我们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

  教学目标:

  1、交流比较、自学,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

  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出示课题:循环小数。

  2、了解学生的原认知:写出自己认为是循环小数的小数。

  3、在判别循环小数的过程中引入到认识循环小数。

  4、自学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二)应用

  1、独立计算主题图中的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实际中的发现,感受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以及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三)练习设计

  拓展思维:交流思维方法。

  (四)总结延伸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对本节课新知进行梳理总结。

  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课开始,我以学生对循环小数的原始认识为导入点,在交流判别中让学生体验什么是循环小数,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逐步的与文本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循环小数,为后续的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架起桥梁。

  2、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课中,引导学生自学循环节以及读写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内化。

  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精心改编了文本中的例题作为实际应用练习,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我们所学数学的价值。

循环小数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求下面各数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54。246 7。685 5。354 14。2971

  (二)分组计算下面各题

  3。45÷5 10÷3 58。6÷11

  讨论:为什么第一道题做得快,第二道题和第三道题做得慢?

  二、学习新课

  (一)观察思考:第二道题和第三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第二道题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第三道题因为余数重复出现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27,总也除不尽.)

  教师把重复出现的余数用红笔圈出.

  (二)比较异同

  思考讨论: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第三道题的商小数部分的数位有什么不同?

  (第一道题除得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第二道题和第三道题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教师说明:当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三)建立概念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四)循环小数

  1.像第二道题的商0。3333……,第三道题的商5。32727……就是循环小数

  2.思考

  (1)这两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小结:小数部分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2)小数部分的数字重复出现的地方有什么区别?

  小结: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数字开始重复出现

  3.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加深理解:循环小数后边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教师说明: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5.简便写法:3。33……写作 ,5。32727……

  练习:判断下面的数,哪写是循环小数,为什么?是循环小数的用循环点表示.

  0。875 2。7373…… 5。2858585 3。1415926535……

  (五)教学例9

  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列式解答

  130÷6=21。666≈21。67(千克)

  答:大约用去21。67千克汽油.

  2.强调:(1)保留两位小数,要在千分位上四舍五入;

  (2)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值要用“≈”表示.

  三、巩固概念,强化练习

  (一)下面各小数

  0。3737…… 2。855

  5。306306…… 7。6

  有限小数有( )

  无限小数有( )

  循环小数有( )

  (二)判断

  1. ( )

  2. ( )

  3. ( )

  4. 是循环小数,也是无限小数.( )

  5.所有的循环小数都一定是无限小数.( )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0。33○ ○1。233 ○

  四、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5。7÷9 14。2÷11 5÷8 10÷7

  (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 ) 0。083838……( )

  0。4444……( ) 7。275275……( )

  五、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9 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30÷6=21。666≈21。67(千克)

  答:大约用去21。67千克汽油.

循环小数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口算

  0.8/0.5=4/0.25=1.6+0.38=

  0.15/0.5=1-0.75=0.48+0.03=

  (二)计算

  21/3=15/3=12/3=10/3=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7

  例710/3

  1.列竖式计算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

  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

  所以10/3=3.33……

  (二)教学例8

  例8计算58.6/11

  1.学生独立计算

  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

  所以58.6/11=5.32727……

  3.观察比较10/3=3.33……58.6/11=5.32727……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小数部分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

  4.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教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

  5.简便写法

  3.33……可以写作;

  5.32727……可以写作

  6.练习

  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起来

  1.5353……0.19292……8.4666……

  (三)教学例9

  例9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130/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

  2.集体订正

  重点强调: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

  3.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

  28/182.29/1.1153/7.2

  (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

  1.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3/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2.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0/3=3.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三、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5.7/914.2/115/810/7

  (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0.0183838……

  0.4444……7.275275……

  四、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二)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循环小数教案12

  一、对教材的认识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赛跑情境,让学生计算冠军的速度,引出“循环小数”,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理解数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意义。但教材举例单一,不利于学生通过对数据比较、分类,自主构建循环小数的概念。因此,我对教材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五组数据,让学生计算赛跑比赛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其中三名运动员的速度的是有限小数,另三名运动员速度是循环小数,包括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法、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循环讲,直到学生能整齐地和我一起讲才停止。我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故事简单直白,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我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400赛跑情景,让学生分组计算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我将分如下几步完成:

  (1)初算,产生疑惑

  我有意安排一、三、五组同学计算能除得尽的除法,二、四、六组同学计算商是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除法。六个学习小组进行计算比赛,比一经哪些组算得又对又快。当我观察到一、三、五组的同学基本完成时,我向二、四、六组的同学发问:“为什么你们还没有算完,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会向我诉苦这些题怎么除也除不完。

  (2)再算,明确问题

  我将这个问题推给全班学生,我让一、三、五组的学生也来算一算,让大家都体验到400÷75、400÷96、400÷74这三道题余数重复出现,商中一部分数字也总是重复出现。当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些商的特点。

  (3)分类,引出概念

  让学生将六道题的除法竖式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商的特点,并小组讨论如何分类。学生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将这三题分成一类,另三题分成一类;第二种将商是有限小数的三题分成一类,商是纯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商是混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共三类。当学生说出第二种分类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后两类也有共同的特点,可以归为一类。因此,这六个数其实可以分为两类。这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称它为有限小数。另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我们称它为无限小数。然后我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无限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循环小数的主要特征。我随机用课件出示循环小数的概念,揭示课题。这里我还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还有些小数它们也是无限小数,但是小数部分不循环,不是循环小数,这种数我们以后会遇到。像这些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循环的,我们书写时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4)阅读、总结

  在学生认识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划出来并读一读。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本课进行小结。

  3、巩固新知,实践运用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出了五道判断题,让学生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异议和疑问,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对循环小数还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提出:“循环小数是否还有其他记法?除到哪一步就可以判断商是循环小数?”等问题时,我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并随机将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将其设计成课外探究作业。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提出这些问题。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下一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诱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点然智慧的火花。

循环小数教案13

  一、简析教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7和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简单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学了循环小数等概念,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学法。

  1、以趣激趣,引入新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深入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

  2、主动探索,建立认知

  新课程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

  3、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在学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入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时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 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感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美。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3、引入到数学现象中。

  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现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计算四道题目,其中一道的商是除的尽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尽的。并组织讨论:将这些商分分类,你们发现了什么?

  2、交流总结得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

  3、重点研究:循环小数的特征(得出定义及探索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

  4、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5、深入得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

  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小数的两种形式: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DD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学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循环小数教案14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学六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苏教版)第九册第48~49页。

  【教材简析】

  循环小数是学生教难准确地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表述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教材通过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认识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并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做好铺垫

  1、拍节奏游戏

  师:(板书:︱×××︱这个节拍你们能拍出来吗?

  (学生一起齐拍掌,中断后提问)

  师:你们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呢?

  生: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

  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生:要拍很多很多次。

  生:要拍无数次。

  师:象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是无限的。

  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生::是有限的。

  【用游戏的方法导入新课,一是直观,二是引人入胜,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另外,已使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无限”等概念】

  2、找规律,猜图形。

  运用抽拉教具,一次出现两个圆和一个三角形的图形。

  ⑴ 当逐个出现至第七个图形,即第三组的第一个圆圈后,提问:

  师:谁能猜到下面一个是什么图形吗?

  生:下面一个图形是“○”。

  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的呢?

  生:因为这幅图形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每组都有三个图形,前面两个是圆,后面一个是三角,而且是按照这样的规律重复地出项的,所以这个图形应该是第三组的第二个图形,当然是“圆形”。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教师接着演示,让学生猜出图形)

  ⑵ 出示完第12个图形,当学生猜出下面一个是“圆”时,出现了“……”。

  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后面有很多组前面两个圆,后面一个三角,这样的图形。

  师:对的。也就是说,这幅图形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形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象呢?

  生:很多组,无数组。

  (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

  【采用从直观到半抽象的方法去认识新的概念,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二、进行新课

  ㈠ 循环小数

  1、组织学生用竖式计算一道题(出示32÷6),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商有什么

  特点?

  生:我发现这道除法题除不尽,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2”了,所以……。

  师:这么说,32÷6的商里有多少个“3”呢?

  生:有无数个“3”。

  师:既然是有无数个,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无数个“3”。

  (板书:32÷3=5.33 ……)

  2、出示2.7÷11,让学生除到商是五位小数时停笔。

  师: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生:商里会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4”和“5”。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5”和“6”,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

  师: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继续除除看。

  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商。

  生:2.7÷11等于0.24545等等。

  师:“等等”用什么符号表示?能不能不写省略号?为什么?

  生:不能不写省略号。因为只有写上省略号,才能表示商后面还有很多45。

  师:(出示下面一组题)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 ……

  5÷12=0.4166 ……

  9÷55=0.16363 ……

  【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个数相除出现循环小数时商和余数的规律。这就重视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3、概括。

  师:象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注:画横线部分,是教师逐步板书内容】

  师:你们认为哪些同学说的最好?最请同学们看看书上写的与×××同学刚才说的还有什么不同?

  生:书上多了“小数部分”这几个字。

  师:书上为什么要强调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呢?

  生:这就是说循环小数是从“小数部分”而不是从整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段地重复出现。

  4、判断。

  师: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小黑板出示)

  0.999 ……

  5.02727 ……

  6.416416 ……

  3.21212121

  3.1415926 ……

  0.547745 ……

  学生判断后,教师组织讨论。

  ⑴ 师:3.21212121师循环小数吗?

  生:不是。

  师:小数部分的“21”这两个数字不是依次重复出现三次吗?为什么不是循环小数呢?

  生:虽然“21”重复地出现了三次,但没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所以它不是循环小数,它是有限小数。

  ⑵ 师:3.1415926 ……是无限小数吗?

  生:是。

  师:是循环小数吗?为什么?

  生:因为小数部分没有出现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数字,所以……。

  ⑶ 师:在0.547745 ……这个小数中,“5”、“4”、“7”这三个数字已重复出现两次,它是不是循环小数呢?为什么?

  生:虽然“5”、“4”、“7”这三个数字重复地出现,但没有依次地重复出现,所以它也不是循环小数。

  【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加深学生认识循环小数。这种抽象的文字概念,学生并不能靠读几遍就理解的,要联系实际,逐字逐句地讨论它的意义。】

  ㈡ 循环节

  师:(指板)“5.333 ……”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一个?(3)

  在“0.24545 ……”中依次不断出现的数字是哪几个?”(4、5)在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有个名字:我们把它叫做循环节。

  师:想一想,什么叫做循环节呢?请你找出以上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教师指数,学生回答)

  (当教师指第⑷小题时)

  生:这个数的循环节是“21”。

  师:对吗?

  生:不对,因为这个数不是循环小数,所以它没有循环节。

  师:对的,循环节只有在循环小数里才出现,如果不是循环小数也就没有循环节。

  ㈢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1、讲解。

  师:循环小数一般的写法是把循环节写出两边或者三遍,然后写上省略号。

  不过这样写比较麻烦,简便写法是只写出一个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一个小圆点,这个点叫做循环点。例如:0.245。读作:零点二四五,四五循环。

  2、练习。

  ⑴ 写出 5.33 ……的简便写法。

  ⑵ 写出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㈣ 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1、引导

  师:比较一下:“3.67”和“3.267”这两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位置有什么不

  同?

  生:“3.67”的循环节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就开始的;而“3.267”的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师:这是两种不同的循环小数,我们给它们分别起上名字,请看课本。

循环小数教案15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2、1.23O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P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