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18 19:32:3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

小学美术教案1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1、现在呀,我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⑴个别读(分段朗读)

  ⑵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组朗读)

  2、刚才,同学们替课文当中的三个小朋友展示了画风。现在阿,老师想让你们也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己是怎样画风的。不过,老师这一次要求你们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别,老师先不要你们说,也不要你们画,而是让你们把画风的办法想一想,再写下来。听明白了吗?

  例:泛着波纹的湖水,放风筝的小孩,人顶风向前走。

  3、小结: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要敢于创新,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4、作业:

  ⑴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三个小朋友善于动脑的句子。

  ⑵画画风,画好后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旗子飘

  小树弯

  敢想敢做

  15、画风

  雨丝斜

  善于动脑

  风车转

小学美术教案2

  课题:

  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

  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小学美术教案3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认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民族纹样的样式美

  2、画画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欢的民族纹样来装饰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纹样的艺术魅力,发现并创造生活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民族纹样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装饰在平面图形中

  2、难点:能把喜欢的民族纹样运用于平面设计,体现出较好的色彩搭配和构成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具有民族纹样的`物品,彩笔、画纸 (教师)有民族纹样的相关物品,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普通花布和有民族纹样的花布(最好是实物)。

  比一比,两块花布的纹样有什么不同?

  小结:民族纹样的花布更别致,这些民族纹样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2、了解民族纹样的运用

  (1)出示:民族风的服饰、鞋、包。

  体会:民族纹样使服饰、鞋、包更漂亮

  (2)出示:民族风的家居布艺

  体会:民族纹样使布艺更美丽、环境更舒适

  4、认识民族纹样

  (1) 美在变化与统一

  ① 出示:白族刺绣小围兜

  猜一猜:这个小围兜为谁设计?美在哪里?

  口水兜上有什么纹样?

  纹样是怎么构成的?

  小结:图案中有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对称的构成方式,色彩丰富 ② 出示:彝族刺绣肚兜

  看一看:肚兜上的图案美在哪儿?

  肚兜上有什么纹样?

  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选用哪些颜色搭配的?有什么寓意?

  小结:直立对称的构成方式。中间是人物纹样和花草纹样;周围是连续花草纹。 它主要有三种颜色:红色表达热情、豪放;黑色表达严肃、尊贵;黄色表达和平、亲切。

  (2) 美在对称与平衡

  出示:白族扎染方巾

  想一想:在抽象的图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纹样?

  这个图案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用什么颜色搭配的?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欣赏、分析、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学生分析出恐龙的造型特点。结合图片、视频、立体造型创设情景,利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表达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学情分析

  《恐龙世界》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喜爱玩恐龙玩具,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看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因此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重点帮助学生了解霸王龙、三角龙、翼龙、雷龙等外形特征。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2、教学难点 :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地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摸一摸)

  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都装在这个“奇妙的口袋”里,谁来伸手摸一摸,感觉一下是什么呢?”

  2.请一名学生描述。

  生:“我摸到的好像是动物,有四条腿,而且身上很粗糙,好像是恐龙。”

  师:“你真棒!快拿出来看看是不是恐龙呢?”

  生:“是

  3.教师出示恐龙模型,学生初步感知恐龙的的外形。

  导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一起来认识恐龙。”

  出示课题:恐龙世界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造型·表现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因此本环节通过触摸感知恐龙外形,学生通过学生简单的语言描述,初步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次而欣赏恐龙的短片,让学生感知恐龙存在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讲授新知:

  1.欣赏恐龙短片,学生观察。(评一评)

  师:恐龙在2亿年前曾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他们生活的'这个时期叫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然而有一天却突然消失,我们只能从考古学家发现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来感受他们真实的存在。下面我来看一段用3D动画复原恐龙生活的影片,让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些远古的生命。

  师:请结合刚才的影片,谁能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学生回答: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2.对比观察:(画一画)

  1.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恐龙的外部特征。

  师:现在,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只恐龙模型,每个小组分析恐龙外部的特征?

  小组汇报:

  恐龙的外形特征:

  (1).雷龙:头小

  (2).霸王龙:牙齿尖

  (3).三角龙:头上有3个角

  (4).剑龙:背上有骨板

  我们常把恐龙分为两大类:植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肉食恐龙特点:头巨大,牙齿锋利;前置短小,后肢粗壮;尾巴短而粗。植食恐龙。特点:头小,脖子长;四肢行走;尾巴长。

  3.探究恐龙画法

  恐龙的外形虽然有差异,但都由这4个部分组成:头、身体、四肢、尾巴。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恐龙?

  我们在画恐龙的时候先用线条画出它的轮廓。请看图片(雷龙和霸王龙)

  谁能试着用线条画一只恐龙?

  学生上台画恐龙。

  师:他哪里画的最生动?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下面看看老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画线描雷龙和剑龙。(原创)片区公开课 (原创)片区公开课

  (设计意图:由于恐龙的种类很多,而且样貌奇特,各不相同,所以通过对恐龙的对比,丰富学生对恐龙外形的了解和细致观察,利用自由讨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通过细节去表现更具特点的恐龙,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

  4.色泽花纹:

  老师:我们了解了恐龙外形,知道了各种各样恐龙的特点,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动物在自然界中生活,为了保护自己,所以身上都有什么?

  学生回答:花纹。

  老师:对了,那我们就要给恐龙们添加花纹,涂上颜色。

  教师出示添加花纹颜色的恐龙示范画。

  在添加花纹时,可以用一些点线面的花纹。

  5.背景的添加

  老师:我们的恐龙世界里已经有许多小恐龙了,但我们的画面还是有些空,怎么办?

  学生:添加背景。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添画背景,一幅恐龙世界完成。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视觉和审美经验,用范画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创新思维。)

  三、艺术实践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就来创造一个神秘的恐龙世界吧!

  要点:

  1.以绘画方法,画出恐龙,要求形象生动。

  2.添画出恐龙生活的环境。

  四、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1).教师选出几幅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谁能上台将自己画的恐龙心得介绍给大家?

  (3).看看黑板上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谁画的色彩最鲜艳?

  谁的构图最完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拓展:

  师:恐龙毕竟是生活于远古年代,谁也没有亲眼见过,一些画家根据恐龙的遗骨化石还原以及地质历史研究的成果,进行合理想象,再现了恐龙的世界。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的。(图片展示)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巧妙利用材料,进行有创意的发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 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昆虫,学生认知,(有访花酿蜜的蜜蜂、色彩纷飞的蝴蝶、 ) 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画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板书课题

  二、了解新知:

  1、 要画这些美丽可爱的小生灵,我们就要了解他们的'结构及特点

  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2、 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播放配乐朗诵昆虫课件。) 3、 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

小学美术教案6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用画笔或彩纸等材料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吃虫植物。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听故事、欣赏教学光盘,感知吃虫植物的形体特点和吃虫过程,并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进而创作表现心目中的吃虫植物。

  情感态度

  1.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2.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3.培养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习活动

  备选方案

  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

  新授:

  1.点击教学光盘,请学生欣赏吃虫植物图片,指导学生了解吃虫植物的形态特征。

  2.交流你能说说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吗?

  3.总结吃虫植物的`特征。

  4.播放教学光盘,播放吃虫植物的吃虫过程。

  5.讲讲吃虫植物的作用。吃虫植物吃的一般都是害虫,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类的朋友。

  6.拿出吃虫植物教具,让学生直观的观察、触摸。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吃虫植物。

  1.先让每个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表现。

  2.教师辅导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有创意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

  3.作品讲评请每一小组选代表将创作完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看。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教学小结

  1.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找到了一个好朋友,下面我们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学生倾听(学生知识介绍)学生好奇地欣赏,仔细观察各种吃虫植物的形态特点,并根据画面想像描述。学生自由发挥。学生试说。学生观察吃虫植物是怎样吃虫子的。学生听老师讲,增强保护意识。学生表演吃虫植物捕食虫子。学生创作,可以用彩笔描绘,也可以手工制作。学生说一说创作的构思和内容。学生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述,或谈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学生齐唱《找朋友》这首歌,下课。也可以拿出吃虫植物教具直接导入学生也可以描述吃虫植物是怎样吃虫子的。教师巡回指导。

  辅导要点:

  构思新颖;抓住吃虫草的特点;背景关系的处理。学生也可以离开座位

小学美术教案7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

  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三、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同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学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试背课文。

  做“词语汇展”游戏,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四、自我评价,调节补救

  评价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3、写近义词;

  4、学生打比方(如: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一个洁白的挂天空);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学生评价后,根据自己薄弱环节作补偿性学习

小学美术教案8

  课题:1、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应会: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栓手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准备: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录象、图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⑴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⑵你准备怎样去改进后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

  2、引导学生看书,新授美术作业。

  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回答问题。

  3、学生作业

  4、小结

  5、组织交流

  6、拓展

  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其他房间的环境。

  1、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2、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梅花自己的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9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五册第20课

  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

  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了解动画片的种类,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动画片艺术表现的主要特征。

  2、教师收集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动画片录像,以供学生欣赏用。

  3、课前也可预先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教师把收集到的简短的动画片录像播放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课,认识动画片,体验动画片之美。

  1、看了刚才的动画片录像,你有什么感觉?

  (1)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指名汇报。

  2、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3、教师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4、欣赏动画片图片(课件)

  “咱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谜人的动画片图片吧!”

  学生自主感受,自己发现,自我表现。

  【通过影片及动画片图片,老师讲动画片知识,启发、引导学生对动画片产生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为其他的同学进行讲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归纳动画片有那些类型(大致分为传统动画、技巧动画、特技动画以及计算机动画这4种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5、指导学生欣赏书中动画片,进一步加深对动画片的认识,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四、激发设计动画片的兴趣

  1、“这么美的动画片图片,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也设计一幅谜人的动画片呢?

  2、引导学生说说想设计一幅怎样的动画片?(学生讨论,发言)

  五、学生作业

  【向学生提示:作画时要有一个中心内容。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决定画题后,再想象作画,画出的作品构图完整,内容丰富。学生回答后,再挂出两幅完整的动画片作品,简单介绍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引向如何构思作品,打开思路。】

  1、学生在课堂上设计绘制动画片。

  2、教师巡视,指导。

  【辅导时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修改作品时只提出建议,不作强行的要求。】

  3、完成后,展示作品。并请学生介绍作品。

  六、课后拓展

  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中有多少人喜爱本国动画片,有多少人喜爱外

  国动画片说说明理由。

  七、教学小结。

  教学参考资料:

  1、动画片

  动画片,英语称为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动画片由于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角色的每个动作,因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一般说,一部10分钟的短片,片长900英尺,等于万格画面,以每张动画拍摄2格计算,大约要会制七千多幅图画一部90分钟的长片,就要绘制六万多张图画,需几十个画家进行一两年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动画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摄制能力动画片的绘画形式,基本彩单线平涂的方法,即在单线画的形象上,涂上各种均匀的色块有少数动画片,为了保持某种绘画风格,如水彩画,炭笔画,蜡笔画等,画面具有浓淡色彩和明暗层次的效果但绘制这样的动画片是十分艰巨的。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爱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奖1879年他对活动视镜又作了改进,根据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

  随着后来幻灯放映机的发明,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分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此片描绘一个游客在乡下一家小酒店里胡闹的故事,共有700多幅画面,画带长32米,以每秒3个画面的速度

  放映,1892年10月,雷诺将这些片子在巴黎格雷万蜡像公工演出,获得成功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创始人。

  电影发明以后,动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906年,美国的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从此动画电影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明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人了动画艺术的道路他的大量作品,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

  导学过程: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

  2.形状特征——对称

  (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3)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5分钟):1、师扮演小兔子开商店,设置情境: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

  (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纸后一双鞋垫完成。

  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

  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6分钟):

  1、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

  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的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对称)

  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6.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画中心图案

  (2)画周围花边

  (3)和底色注意对比

  (4)左右脚注意对称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

  (1)留下1cm的白边

  (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

  (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2、收拾整理:

  附板书:

  第1课:大脚丫

  学习目标:设计制作一双大小合适的鞋垫外形,并用对称的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形状:对称——位置、大小、花色

  图案:花草、动物类如:羊角纹、花朵纹、

  其他:云朵纹

  色彩:对称、鲜明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思想情感。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公司荣获20xx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让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1)自幼习画,艰难求索。

  (2)旅欧深造,孜孜不倦。

  (3)技融中西,名垂画史。

  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

  (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的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意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与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小学美术教案12

  知识要素

  了解人体大致比例

  技能要求:

  用线条表现站立的人物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人有不同的特征

  实践与创造:用线表现画人的方法

  欣赏与评议:欣赏并评论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人物的动态

  教学难点

  人物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观察

  1、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上是什么姿势?能做做看吗?成人和小朋友在个子上有什么区别?

  2、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了解观察大人与小孩的区别。

  3、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别别人的大小、高低、胖瘦等特征。

  二、了解与写生

  1、构图是使整个形象在纸上要有合适的位置,不要太大或太小。

  2、写生时要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3、侧面的人可先画背的动态,再画头和全身,正面的人可从头开始。

  三、提示与辅导

  1、作画时可根据对象决定画几个头高的比例。

  2、从纸的上端起笔(示范),整张纸画满,头不要画太大,以免头大身体短。

  3、画衣服褶皱时不能乱画线条,根据人体动态来寻找,主要的大褶皱画,次要的可省去。

  4、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重点放在比例方面,其次是线条表现。

  2、学生互评,教师,评论时尽量找出别人的闪光点。

小学美术教案13

  一、教材俯瞰山川分析

  习惯于从一个相当固定的位置看待事物,俯瞰山川一般得到的印象总是相似的。但如果有意识地改变视角,重新审视眼前发生的变化,俯瞰山川即使平常一般的形象,也可能由于视觉方式的改变而展现出崭新的景象,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本课俯瞰山川从视觉艺术的语言运用介入,抓住从俯视到平视的变化,选择祖国的美丽山川作为学习内容,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建构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俯瞰山川增强和激发热爱故土的思想感情方面提出了新的学习任务。.

  本课俯瞰山川根据学习需要设置了前后有着紧密联系的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的设置为:“收集、欣赏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为此,教材俯瞰山川呈现了《黄河弯道》、《大地的血脉》、《农田网络图》等优秀摄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形象和美丽的画面展示了祖国河山无比壮美的景象,可以借以引入教学。欣赏是本活动的着重点,在欣赏学习中应抓住主题、形式和艺术特点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深化认识并避免体验活动停留于事物的表面。

  “活动二”的活动设置为:“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教材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图片以及作业范例,并从表现方法的使用上给予适当提示。

  在学法指导方面教材选用了两组不同的图片。俯瞰山川一组是两张从不同视角拍摄的同一石头组合,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告诉我们由于视觉位置的不同,即使同一组织,所发生的视觉变化也是如此地惊人。第二组是4张既有仰视也有俯视,画面完全不同的图片。通过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屋”中则简要说明了俯视运用于美术学习中的意义.提供了有趣的样图。

  二、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三、教学思路

  本课集体验、欣赏、探究与表现于一体,学习内容所体现的综合性比较强。区别于其他几课,更重视改变学习者的固有观念和习惯思维,教学实施方面应看重操作的可行性,在策略运用方面需激活学习诱因,挖掘学习潜能,总结学习经验,采取一套灵活而讲求实效的方法。在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偏重于将自主与探究相结合,培养追求真善美的学习品格。

  针对上述要求,可考虑将本课教学分两课时进行。在教学准备方面,教师应预备精选的图片、自制的小模型和其他用具,以及示范用材料。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单位可根据教学需要编制用于本课教学的CAI。学生可根据课前布置寻找自己喜欢的图片和相关学习用具。

  第一课时教学活动的程序安排可设置为:故事引路,创设情境——观察体验,建立假想——欣赏图片,陶冶情操——比较分析,探寻发现——总结规律,延伸发展。

  “故事引路,创设情境”重在将学生引向一个想像的世界,改变平常的视觉位置,用“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眼光来重新认识眼前的世界,一开始便引导学生建立高视点、大视界的意识,先入为主揭示课题。在“观察

  体验,建立假想”的教学环节建议教师使用根据需要制作的实物模型,缩大为小,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使他们从不同视角去体味视觉形象变化带来的惊奇。并可插入尝试性的绘画活动,再以此为基础假想山川景色在俯视状态下出现的美丽形态。“欣赏图片,陶冶情操”的教学环节则争取扩充学生眼界,获取审美体验,感受不同条件下地形地貌的丰富表象。“比较分析、探寻发现”的教学环节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判错肯定对俯视概念的确认,在对比中发现山地、平原的表征差异等,认识到美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总结规律,延伸发展”的教学环节即在开放的课堂状态中,通过讨论、总结归纳俯视状态下视觉感受的特点和规则,并将这种规律引入到美术学习中,可能带来期望中的惊喜变化。做好从看转入到画的认识准备。

  第二课的教学活动设置可安排为:说一说体会——看一看图片——想一想画法——试一试手段——评一评作业。

  承接第一课时教学活动的延续。本课教学可从复习进入,即说一说通过上一课时教学获取的体验和认知,重在对规律的认识;在看图片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确立形的概念,提示表现方法的使用,比照教材使用的范例,说明从图片到画的转换中,形式要素及其法则的运用,如有必要教师应做相应示范;想一想的教学环节应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分析画面、把握重点、确定方法完成构思及动手作画的认识准备;试一试手段则要求学生在自主表现中完成自己选定的作业,应鼓励大胆表现,把个人从图片分析中建立的认识用画笔肯定下来,教师在学法指导时要注重学生对视觉状态的正确表现;评一评作业可采用分组评定的方法,把讨论、评议、展示结合起来,争取把评议活动做得细致一点,这样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和培养良好的学风。

  四、教学选择

  在教学资源相对贫乏,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可考虑将“活动一”与“活动二”整合为一课时。据此情况应充分利用教材和身边环境中可资借用的实物,化繁为简,重点抓住视点变化与视觉反应及效果这个学习中的核心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

  在条件成熟且又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登高览胜,拍摄一些在自己视觉经历中感受尤深的课外作业,引入课堂教学,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给人更深刻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去设想随着视点的步步高升,假想中的画面必然步步推移,因此而发生的变化一定是非常动人的。

  五、教学建议

  1.本课应重视教学材料的组织,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可将对比与分析相结合,着重解决平视与俯视两种状态下呈现的不同物象,帮助学生解决对渐高、渐远、渐广、渐模糊等视觉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2.在媒体使用方面可以考虑多种视觉传达方式的结合使用,以生动、准确甚至夸张的形象吸引学生,以利于体马各行为,形成真切感受。

  3.缩大为小或是小中见大都可以产生由观感发生的联想。把一种视觉现象转变成为美术行为的.思考和表现,需要给学生说清楚一个道理,即画面形成的美感同样是需要通过一种适合表现的视觉传达方式体现的。

小学美术教案14

  《童话里的小屋》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我以组内成员互动,组际间互动和师生间互动这一“三极”互动模式,紧扣“六个环节”设计和实施了该课教学。

  一、教师设疑,乐于探究。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候,老师要看看哪些同学听得最认真。

  (生雀跃鼓掌。师播放CAI课件中的《白雪公主》童话故事)

  师:白雪公主真可怜呀,被恶毒的王后赶出了王宫,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了。她现在又冷又饿,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七个小矮人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呀?

  生:愿意。

  师:太好了!你们准备怎样帮助她呢?

  生:送食物给她吃。

  生:我把毛衣送给她。

  生:我要想办法帮她找个房子。

  师:同学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愿意帮助白雪公主。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想帮她找到房子,让她有个家。她确实需要一个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童话里的小屋》,一起动手为白雪公主建一个温暖的家,好吗?

  生:好!

  (师用课件显示课题──童话里的小屋)

  师:大家跟老师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童话里的小屋。

  【评析】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选用恰到好处的重话故事导入新课,并设计一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此既使学生明确了参与的方向,又激励了学生参与的动机,并产生了一种渴望主体参与的愿望,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参与者探究的兴趣。

  二、相互质疑,善于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想送给白雪公主一栋什么样的房子呢?

  生:像高楼大厦一样的房子。

  生:跟城堡一样的房子。

  生:形状像苹果一样的房子。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白雪公主有了这样的房子,她会感到多么地幸福呀!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童话里的小屋,想不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

  生:想。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观察得最仔细。

  (师展示课件中童话小屋图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童话里的小屋,你们发现了什么呀?

  生:画面上的房子是用木头做的。

  生:不全是木头,有的是硬纸做的。

  生:房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方形的,有半圆形的,还有……。

  生:它们的颜色很多,很鲜艳。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从材料到形状,再到颜色,发现它们都有不同的地方。老师今天还带了其他小朋友为白雪公主做的一些房子,想不想看?

  生:想。

  师:请各组组长把你们桌上的袋子打开,大家看一看,摸一摸,说说这些房子是怎么做的?可以拆开,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质疑:教师巡视,适量点拨,让学生一方面从材料、形状、颜色上与图片中的小屋比较,另一方面重点探究绘制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举一个发言人汇报。)

  生:我们这个组的小屋是用蜡光纸撕成的。

  生:我们组的房子是用彩色纸剪成不同形状的纸片贴成的。

  生:我们这个小屋是用大小不同的纸盒做的,窗户是剪出来的,门是贴上去的,屋顶是用盒盖打开粘上去的。

  生:我们组的小屋是用橡皮泥捏成的。

  【评析】

  (一)从个体探究到集体探究。

  (二)范作引路,直观教学从图片到实物,从内容(材料,形状、颜色)到方法,从视角到触角(摸、拆),从想到说。此设计使学生初知应该探究什么,怎么探究,从而渐渐学会探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合作解疑,分享探究。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童话里的小屋,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

  生:想。

  师:你们桌上放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大家看看,想想,再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你们组准备用什么材料做个什么样的小屋送给白雪公主。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我用彩色笔画一栋像儿童公园里那座城堡一样的房子。

  生:我们用蜡光纸剪一栋像海关山宾馆那样的房子。

  生:我们组用纸盒做一栋有院子的别墅。院子里的花和树不知道怎么做。

  师:花和树该怎么做呢?哪个组的同学能帮助他们想办法?

  生:花可以用彩色纸剪。

  生:用橡皮泥做树。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接下来我们就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自己喜欢的方法绘制童话里的小屋。比一比看哪个组或哪个同学绘制的房子又好又快。绘制时注意合作,用刀注意安全,保持清洁卫生。

  (学生以组为单位绘制作品,教师巡视)

  【评析】学生:个个参与讨论,一般问题组内解决,难点问题组际解决。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人人既是学生,又是老师,互教互学,互帮互促,凭着集体智慧在愉快的合作中解决问题,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同时心理也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教师:以倾听为王,适时适量提示或传递组际新信息,使其互补互促,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或突破难点,将探究引向深入。

  四、汇报交流,展示探究。

  师:老师看了一下各组绘制的情况,大家都很认真,给白雪公主造了很多小屋。现在请各组同学先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小屋,再介绍一下是用哪些材料,怎样绘制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团难,怎样解决的。

  生:我们是用泡沫制作的一栋小平房,里面隔成四间,分别是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每个连接处是用双面胶粘住的。门和窗户不好做。大家决定干脆用彩色笔画,这样既简单又漂亮。

  生:我们组是用大小两个小纸盒重叠起来制作的楼房,两个纸盒间用胶水粘住。上面小纸盒旁边有个平台,那是阳台。阳台没有栏杆,我们不知道用什么做。

  师:同学们会动脑筋,说得也非常好!接下来大家再想想:有的组还有问题解决不了,比如说阳台的'栏杆怎么办?

  生:用铁丝做。

  生:橡皮泥捏成栏杆粘上去。

  【评析】由小组探究到全班探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参与探究,各抒己见,让各小组合作学习的信息高效率、广泛、深入地相互传递。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在碰撞中他们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的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了新的理念,形成了信息的重组和改造。

  五、启发引导,深入探究。

  师:大家做的小屋一般都是窗户比门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大家见过窗户比门还大的房子吗?另外,大家设计的门和窗户都是方形的,还能不能设计其他形状的呢?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其他组做的小屋,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在对照自己做的小屋,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吗?

  (学生纷纷举手)

  师:好!现在各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改,怎么改,再动手改一改。等会儿比一比,看谁的小屋做得最好。

  (学生动手改)

  【评析】在组内合作和组际合作中还有解决得不够理想的问题。教师在先倾听学生发言,分析他们想法的由来,看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如此教学,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得到了深层次的落实,教师主导作用恰到好处。

  六、评价欣赏,升华探究。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真了不起,自己动手为白雪公主做了这么多漂亮的小屋,如果你是白雪公主会挑选哪栋小屋住呢?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修改后的小屋?

  生:想。

  师:那你们就下位去挑一挑自己最喜欢的小屋,挑好后把它拿到展台上来,好吗?

  生:好。

  (学生下位自由欣赏他人的作品)

  师:哪些同学想代表白雪公主说一说为什么选中这幢小屋?

  生:我觉得这个小屋外形很特别。

  师:是呀,多么宽敞,多么漂亮!雪公主也会挑选这栋小屋。

  生:这幢房子像座城堡,很大。我想白雪公主一定非常喜欢。

  生:我认为这栋小屋的色彩非常醒目,很鲜艳!我很喜欢。

  师:××的小屋虽然有点儿问题,但他做得很认真,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她也会做得很好的。

  师:今天大家为白雪公主找到了温暖的家,你们为她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好,就让我们和白雪公主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好吗?

  生:好!

  (师播放CAI课件《小小世界》的歌曲,师生一起唱歌跳舞)

  “这是欢乐美丽的小世界,这是甜美幸福的小世界。啊!我们来跳舞,我们歌唱,歌唱美丽的小世界。真善美的小世界,这是小世界。”

  师: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大家再想一想,除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用的这些材料做的这些小屋外,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做些其他样式的小屋呢?

  生:树叶、木头、稻草。

  生:做像宝塔一样的房子。

  师: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身边很多材料都可以利用起来做各种各样的小屋。回家后大家再试一试,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就到这里结束了,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师:下课!

  【评析】任何艺术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教师紧扣这一美术欣赏的特点,尊重评价者个性,实施开放性评价。在主体上,师生共同参与,在客体上,依据学生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既评学习态度,又评学习效果;方法上正面为主,模糊评价,手段上,欣赏与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欣赏,在欣赏中评价,让学生的探究在两者中升华。

  【总评】教者采用“三极六环节”互动模式教学本课,突出了当今“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这一教改主题,突现了重全体,重主体,重全面、重创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全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民王、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位学生都乐意参与到本节美术课学习活动中,并且都有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情感体验得到了增强;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了学生想象、创作的潜能;达到了美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统一,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使人本教育落到了实处。

小学美术教案15

  课题:大的和小的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整体观察、认识和辨别大的和小的。

  2。在比较和制作中体验大与小的组合。大的和小的教学重点:

  观察和认识大与小,学会表现谁大谁小。

  教学难点 :

  理解大与小的区别。自然、和谐地将不同颜色的大与小的形象组织在画面中。教学过程:大的和小的

  一、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有顺序地摆放学习用具及材料,然后,安稳坐好。

  二、复习: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一个大圆圈,一个小圆圈。圆圈画得随意,不要求规范,只要求有大有小(也可画简单的`物象如:大小苹果等),由全体同学评论哪个大,哪个小。

  三、讲授新课:

  1。提问:请学生到前边指着图象回答,为什么这个大,那个小?学生回答:这个圆圈占的地儿多,那个圆圈占的地儿少。

  2。观察:

  (1)教师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水碗、书等物。演示它们的容量、体积的大小。让学生鉴别和理解大与小。

  (2)看书第4页彩图:画面中大的有什么,小的有什么?(学生齐答)

  (3)总结:

  大:就是占的地儿大、盛的较多。。。。。。

  小:就是占的地儿少、盛的较少。。。。。

  (4)板书课题:大的与小的

  3。教师演示:

  (1)在黑板上挂8开演示底纸。选择不同颜色的废旧挂历纸,撕出一大块和一小块任意形纸片粘在底纸上。由学生区别它们

  有大有小。然后差开颜色撕出大小不同柱形的树干,叠贴在已粘好的大小纸块上。

  提问:画中贴出的纸块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一棵大树和一棵小树。

  教师粘贴时注意:把大树和小树在底纸中安排匀称,把远近关系、遮挡关系安排合理。

  (2)示意徒手撕纸方法。

  4。布置作业:看书第5页范图,了解

  作业意图。

  (1)制作大与小,撕和剪均可。

  (2)摆与组合。

  (3)粘贴。(11分钟)

  四、学生制作:

  1。选材:从材料纸中选择四种或六种不同颜色的纸,将两种差别较大的颜色为—组,摆放在桌面上。

  2。撕或剪:从每组色纸中各拿一块,分别制作出大块和小块。其中大块可以由几小块组成。用是一色纸制作出大小长条(1圆形或方形)纸块,仍按颜色差别,分组摆放。废纸屑团放在桌角。

  3。摆放与组合:在底纸上摆放大小;颜色有区别的纸块组织成大小不同的树。j树干的高低分出远近。

  4。粘贴:先粘摆放在画面上方的再粘摆放在下处的,以解决远近问题。粘贴时,少用胶水。

  五、小结:

  1。组织学生集体处理废纸,整理用具。

  2。自我欣赏、互相欣赏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1-01

小学美术教案(15篇)06-12

小学美术教案15篇01-02

搭建框架小学美术教案01-31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四篇02-06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4篇07-09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三篇05-28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六篇07-05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06-16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15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