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时间:2024-04-10 06:59:2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洋、海、海峡的概念;

  (2)通过读图掌握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3)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海、洋、海峡地图及各大洋轮廓记忆图,来识记四大洋的特征和分布,并结合七大洲的位置识记海陆分布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

  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

  读图、绘图、填图、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说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和大洲分界线名称

  (学生读图回答)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大洲,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四大洋。

  二、新课学习

  (一)四大洋

  提问:洋、海、海峡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

  明确:

  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

  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展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指导学生找出四大洋

  明确: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展示“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比较图”

  提问: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和平均深度排列,谁大谁小?(学生回答)

  明确:太平洋面积为18000万平方千米,深度最深(补充: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大洋最深处。);大西洋面积为9300万平方千米,;印度洋面积为75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为1300万平方千米。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太、大、印、北。

  播放视频:马里亚纳海沟

  提问:你知道太平洋名称的'由来吗?

  展示:太平洋的由来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他们一路上乘风破浪,横渡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进入一个新的大洋。这时天气晴朗,洋面平静,因此这片水域被命名为“太平洋”。

  列表比较四大洋的主要特征:

  播放视频:四大洋

  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图”让学生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互位置 提问: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太平洋沿岸: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印度洋沿岸: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北冰洋沿岸:欧洲、亚洲、北美洲

  大西洋沿岸: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填图活动:在下面全球海陆轮廓略图中的适当位置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画图活动: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世界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需要熟练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四、课堂练习

  1.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 a)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d)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轮廓呈“s”的大洋是( b)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的大洲是( c)

  a.亚洲 b.非洲c.南极洲d.南美洲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画图、填图能力,比如:绘制七大洲的几何简图,将复杂的地图化难为易,大提高了学生的识记效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效果很好。本节课读图活动较多,难度并不大,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2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地球仪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4、知道关键海峡的战略位置。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的海陆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难点:

  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水球”,因为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说明地球表面主要是水,水面占多大的比例?

  二、新课探究

  观察三组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比较各半球中海陆面积的大小比例,说一说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更大?

  议一议,如何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活动一:观察下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并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师生填空结论: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全球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陆块。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无论如何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概括: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探究(二)七大洲

  读图思考: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哪个大洲?

  活动二:在图上辨识七大洲的轮廓,填写各大洲的名称。

  师生小结填空: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称为大洲,通常人们把全球的陆地划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其中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亚欧大陆,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洲西南角与非洲东北角,原来也是相连的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运河就成为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合称美洲,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南极洲绝大部分地区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也是目前无常住居民。

  活动三:陆地之最

  活动四:洲际分界线

  学生找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老师介绍。

  探究(三)四大洋

  师生据图填空: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根据与我国的方位,按其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第一大洋,他几乎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他也是世界最深的海洋,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

  大西洋略呈s型,第二大洋;

  印度洋略呈三角形;

  北冰洋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终年冰封,面积最小。

  活动五:

  大洋周围有哪些大洲?

  各大洲轮廓略图。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

  阅读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地图及各大洲轮廓记忆图,来识记海陆分布及大洲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

  (2)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明确:a表示大陆;b表示半岛;c表示岛屿;d表示群岛。

  出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提问:全球分哪几个大洲?(学生回答)

  明确:全球分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提问: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如何排列?(学生回答)

  明确:

  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介绍七大洲的轮廓形象记忆:

  介绍重要的经纬线辅助记忆:

  小结:七大洲识记方法:形象记忆、重要的经纬线辅助记忆

  提问:关于七大洲的轮廓识记你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学生发言)

  熟练掌握七大洲的位置分布

  展示七大洲分布图

  提问:

  1.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

  3.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

  4.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5.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学生读图回答)

  介绍各大洲的名称由来: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处”。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一词源于希腊文,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最早提出“新大陆”的概念,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块大陆称为亚美利加大陆。

  大洋洲因处于大洋的包围之中,远离其他大洲而得名。

  南极洲地处地球最南端而得名。

  过渡: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是人为划定的。有的以山脉、河流、湖泊和海峡等为界线,还有的以运河为界线。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图

  提问:谁能说说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提问: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哪两个海?(学生回答)

  明确: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它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一道天然界线。

  展示亚洲和非洲分界图

  提问: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学生回答)

  明确: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播放视频:世界咽喉——苏伊士运河

  展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图

  提问: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拓展延伸:

  除了上述分界线外,我们在世界地图上还能发现下列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4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奇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进行分析判断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02-19

初中地理中考广东教案01-06

初中地理说课稿07-24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6-13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4-22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07-10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02-11

初中地理教学精选总结06-10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