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08 09:58: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春晓》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晓》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晓》教学反思

《春晓》教学反思1

  古诗《春晓》是一节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它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喜春、惜春的美好情感。它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在上完这节课后,我也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小结。

  我觉得托班的古诗课应该要更具有趣味化,我们可以将整首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从而来了解这首诗。而我只是将整首古诗用简短的语言解释一下,如“飘落了下来”他们了解吗?不了解。所以整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在提问上、讲解上,语言太干练、深奥了,不适合托班年龄段的幼儿来理解。所以在以后古诗的教学中,我上课用的语言可以更浅显些,更生动些,语速还可以再慢一点,留点时间让幼儿可以思考、吸收,这样会更好。在我刚开始第一遍让他们接触这首古诗,是通过视频来了解的。视频播放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就已经开始跟着视频念了起来。因为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背一些古诗,但他们理解诗意吗?对于托小班来说,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可以先让幼儿了解、交谈更多的关于春天方面的特征,这样一来才能让幼儿更好的知道诗人在写这首古诗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之下写的这首古诗。古诗的学习,不一定要学习如何背诵、朗诵,可以是让幼儿感受到诗中的意境之美,体会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教幼儿学习古诗课,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需要通过不断探讨、改进,这样才能把一节好的古诗课带给自己的学生。

《春晓》教学反思2

  教完了《古诗两首》,学生似乎对《春晓》的学习更为积极些,因为在理解与领悟上,孩子们对第二首的学习略胜一筹,理解起来,也相对简单些,所以,现在就《春晓》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作者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从而使孩子们喜欢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在教学中,我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而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试着一些简单的教学,把句子或词语硬生生的拿出来让孩子们去理解,结果孩子们不仅不理解,而且往日课堂上那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此时却放得规规矩矩的,可见,低年级的孩子学古诗,光靠老师的逐句讲解,根本行不通,必须要更多地是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在你朗读中读出感情,悟出诗意,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继而渐入古诗的意境。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熟练地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如教师的配乐范读、学生的自由读、带动作、同桌比赛读等。这样,学生在变换中领会了读的乐趣,而且还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到最后,学生也就能自主的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可见,古诗的教学与“读”是分不开的。

《春晓》教学反思3

  古诗《春晓》是众所熟识的名诗,在学习之前我就估计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读自学后,检查发现其实好多根本读不准。

  读的没有一点感情可言,我想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大意,才能接着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才不会在读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念。因此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所写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所受所见所想,我让学生看着我,边观察边跟着演一演,从表演启发学生理解诗的大意。

  学生的兴致高涨,(我以睡得不想醒来的表情为开头,跟着表演了看到窗外地上的落花,知道下了一夜的春雨,配上白话的诗意解释),通过这样直观的演和说,学生对诗意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并激发他们自行创编动作加以表演读,通过这样的教学,现在能把诗读得又有表情又有动作,声情并茂。我相信他们对这首诗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了。

《春晓》教学反思4

  很快的一节课就结束了,上公开课时往往觉得时间变得格外珍贵,之前设计好的内容还没有全部完成,下课的铃声便已经响起。

  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节课我教给了学生多少东西,他们又掌握了多少?生字仅仅认识了六个,从字形到字义,再到巩固生字的词卡,古诗的朗读与背诵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并不多,因为这之前我已经作了一个初步的调查发现这首诗很多孩子幼时都背过,所以课堂上读诗的步骤较少,即使如此,一节课的时间还是觉得各个教学环节紧紧张张,时间不够用。

  应该说这节课上学生对六个生字的认识还是比较好的,从字形到字义通过扩词扩大了学生对生词的积累,过后通过复查我发现班中百分之九十六的人记得牢固,这也让我再次明白,充足而又精心的备课,激情洋溢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本节课我觉得不足之处便是在古诗含义的理解上,一年级古诗教学不强调生硬讲解,可以借助插图,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含义,然而由于课堂组织能力较差,心理素质也不够好,在教学时思维混乱,讲课时有些丢三落四,仅仅通过插图以及小问题重点理解了后两句的大致含义,并通过朗读体会,对于古诗的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感悟较浅。没有组织好语言让学生真正走近诗人,这是一大遗憾。

  课堂组织能力决定了能否顺利地将各个教学环节完美地实施,就因为在生字认识上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来的写字指导没了时间,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生字多的`课文,仅仅是字的学习,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的理解再到巩固就需要一节课,学得放心扎实可教学进程却跟不上。若匆匆走个过场势必有很多学生掌握不了。

《春晓》教学反思5

  《春晓》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和对春花被风吹落、被雨打落的惋惜之情,实质上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学生在学习此诗之前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下来。课堂上要做的应该就是让学生去品味诗意,去感受诗情,激发学生对我们古典诗文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重点突破:

  首先,应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

《春晓》教学反思6

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春晓》教学反思7

  一年级的孩子处在机械识记记忆阶段,理解能力不是很深,要想让孩子们 学好古诗,就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办法一开始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词语。谁能够跟大家交流一下(指两名同学回答)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春天,我们喜欢,古人也喜欢。因此他们写出了大量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首。(板书:古诗两首)这样的导语设计,让孩子在复习学过的知识的过程中引起对古诗的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好奇心。

  对这首诗内容的学习,我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是学生初读,整体感捂一下诗的内容,此时学生感悟的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二步师范读,教会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同时以提问的方式,理解晓、眠、处处、闻等字的意思。第三步是配乐朗诵,学生闭眼冥思,感受春天早晨景色的美丽:雨后的早晨,诗人从甜美的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来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那飘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润着的芳草绿叶,令人振奋。那湿润的落花,那鲜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春雨送到了窗前。最后,我播放一首《春晓》的儿歌,让孩子在歌声中再次感受诗的意境。

  讲授本课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回答问题也是比较积极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缺乏“生本”有效形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预想和现实差距巨大。讲课之前,我预想了很多讲课环节,但是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很明显。

  在我讲课之前,得到了很多教师的指导,受益颇深。讲课尤其是公开课,是教师提升的有效途径。课前的准备,在讲课过程中讲课技巧,课堂驾驭能力的把握,以及课后教学反思,都会使自己得到提升。

  老师在教学中只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单就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低年级还包括识字、认字)怎样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本”的内容

  有效结合起来,是对老师的一个考验,也是对“生本”课堂中学生能力的考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与课前的预习有很大的关系,这就需要家校之间的有效配合。

  总之,“生本”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两者素质的提高,必将塑造课堂的精彩。

《春晓》教学反思8

  关于《春晓》这首诗的教学,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后研讨。现将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的反馈归纳成以下几点:

  1、准备比较充分,设计完整,教学程序环环相扣;

  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指导,处理的比较好;

  3、对于诗句意思的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诗歌的朗读,教师进行了指导,也想让学生能多读,但没有很好的引导,效果不好;

  5、生字的书写没有指导好,只进行了板演,没有书空,学生掌握的效果一般;

  6、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要适时进行表扬激励。

  我的反思: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读诗入手,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接受能力,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按指导进行朗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唱读”阶段。识字教学阶段,教师很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效果也比较好。但在写字教学上,教师指导没有到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不甚了了,仅能靠已有的经验书写。研读古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

《春晓》教学反思9

  课题:《春晓》

  课型:唱歌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二(X)班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

  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

  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春晓》教学反思10

  这节课,通过《春晓》这首诗的学习,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小朋友在没上学前就能把这首诗倒背如流了。现在请会背的小朋友试着背一下。背不下来的认真听一听。”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朗读古诗,学习生字,课上我充分利用《春晓》意境悠闲,学生早已耳熟能详,采取配乐读、比赛读,感情读,组内读、领读、跟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并在头脑中形成古诗描绘的画面,达到流利背诵,在识字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本课的形声字较多,因此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生字,并试着给会认的字组词,或说说生活中哪里能用上这些字,在小组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探究精神。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本课的形声字多,课上老师在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识字的合作学习还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春晓》教学反思11

  昨天与今天的语文课,我与一(1)班的孩子们共同走进了第一单元的第4课《古诗两首》,一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另一首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春晓》一诗孩子们似乎十分熟悉,朗读与背诵看上去朗朗上口,面对《村居》一诗,诗人是清代的高鼎,孩子们都瞪大眼睛问我:“老师,清代是什么代?”这个问题出自于一年级,把我问得很是搞笑与奇妙,突然间想到了孩子们可能爱看的影视剧中,会让他们想到清代的一些元素,我问学生:“还珠格格、甄环传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清代宫廷里面的事儿,大家喜欢小燕子吗?”如此一来,学生由电视剧情节想到了清代是什么概念。

  语文课堂中面对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们首先要做到不厌其烦,然后认真对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距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会让语文课更加有声有色。

  《春晓》一诗,学生们可爱的动作表演读,如听到处处鸟鸣声,小手放在耳朵上,那情景依然浮现;可是谈到诗人为何对院子里的花与草那么心疼时,孩子们再次感到了不解。我趁机与学生联想到了孩子们心爱的玩具或图书,自己或是别人弄坏时,那算不算心疼,学生猛然间也明白了诗人的疼爱,同时我补充了一句:古代诗人多半都是奍花生情富有情趣的才人。

  《村居》一诗,最让我感到难忘的情形是,孩子们读到诗句中儿童在春风中放飞风筝,那无比羡慕的眼神、快乐的神情,我趁机让孩子们展开联想,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口语交际,让学生都来说说自己与父母在春天放飞风筝的事儿,大家说得比较精彩,张书畅说:“老师,我放得风筝是燕子的,它飞得很高,最后都看不见了。”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还说了许多许多......

  语文课堂中,文本单方面的素材实在少得可怜,要做好充分地备课,还要抓住有力的时机,让语文的内容真正有效地延伸拓展,既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还锻炼了他们乐于表达的信心与能力,这个平台,语文老师说了就算!

《春晓》教学反思12

  第三周行政听课,我上《春晓》这一首古诗,其中,我在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分析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从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你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时侯吗?(生1:春天)恩,是春天,但你能说具体一点,是春天的什么时侯呢?(生2:春天刚来的时侯)(生3: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侯)你真棒!老师也同意你的意见,这里说的时间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侯,因为花儿经风吹雨打,花瓣就要落下许多,说明花儿已经开了好长时间了,春天也将过去了。

  接着,我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完诗句后继续我的教学: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那些花美吗?(很美)这些花受到风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飘落,落在地上,看这景象真美!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又有点儿什么感觉?(生1:舍不得春天;生2:春天,我喜欢你!;生3:春天,我要抱着你……)诗人爱春天、珍惜春天,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

  第二天找梁主任评课,梁主任谈了对我们班的第一感觉,课室整洁,学生行为规范很好。对于我的课,在课件,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朗读的方面都做得不错。但也有向我提出意见,就是在分析是早春还是晚春当中,梁主任觉得跟我的看法有出入,花落不代表就是晚春,花落了不知多少不一定表达的就是诗人不舍得春天的感情。

  细心一想,觉得梁主任说得很有道理,我自己对诗的理解就局限了学生对诗的体会,压制了他们的真实的感情。因此,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加以引导,但不能限制学生的真实情感,把学生引向正确阅读的轨道,修正学生阅读理解的偏颇,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春晓》教学反思13

  这一环节确实起到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兴趣极高,课堂气氛一下子烘托出来,但与此同时因为孩子们先天智力方面的障碍在启发中也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对这首古诗的学习,我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解读课题,走进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形象具体的感知,为学习这首古诗打下感情基础。其次,看图,了解图意。在这一环节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你们能从图上看出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除了花还有什么?作者有可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诗人正在观察这些景色······,从图画入手便于培智学生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为学习古诗打下感性认识。第三步,听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学生闭眼冥思,感受春天早晨景色的美丽:雨后的早晨,诗人从甜美的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来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那飘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润着的芳草绿叶,令人振奋。那湿润的落花,那鲜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春雨送到了窗前。美妙的配乐朗读,不仅对学生起到了对古诗整体感捂的作用。也唤起了学生的朗读欲望。第四步,学习古诗,理解内容。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理解晓、眠、处处、闻等字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然后进一步对照大屏幕理解句意。

  在讲授本课的过程中,我更加清醒的意识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回答问题虽然比较积极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缺乏生本有效形式;师生之间缺乏常态课时的有效互动;预想和现实差距太大。讲课之前,我预想了很多讲课环节,但是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很明显。

《春晓》教学反思14

  在教学《春晓》前,我仔细阅读了教学参考,学习了许多有关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文章,并作了充分的教材分析:《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一、教学参考上提出了五方面的教学目标:

  1、通过《春晓》这首古诗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了解“矢”的演变过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体会世人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掌握本课生字词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我想,那我该如何来教学这一课,让我们班的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真正能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呢?倘若我在教学过程仅作单纯地分析讲解,然后提问,让学生再回答,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接着反复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使劲地记着,至于审美情趣的陶冶,诗的意境的体会这样的文化性就不能体现了。

  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时正努力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这首古诗的教学,我如何尝试用新理念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完善?我动了一些脑筋。《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利用课件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上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播放《春晓》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

  教师在范读的同时演示课件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得连贯。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指导学生读出停顿和重音,读出韵脚。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重点理解“晓”“眠”“觉”“啼”“闻”等词的意思。

  (2)在游戏过程中理解诗意。玩寻找最佳搭档的游戏。提供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寻找诗句来搭配。

  同时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4、拓展延伸

  春天里处处有美景(提供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只要同学细心观察,就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东西。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更美的景色。

  5、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全方位发展,我还布臵了如下作业:

  (1)给古诗配幅图画,把诗中的景色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画好之后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分享这美丽的景色。

  (2)把古诗变成描写春天的小短文,读给同学听,比比看谁写的好。

  (3) 把《春晓》写成书法作品,在板报中展览。

  6、然而,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

  (1)首先,应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

  虽然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已经会念这首《春晓》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思维进行提问。即使有的问题显得非常天真、幼稚,可这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在问中想象,在想象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喜欢了学古诗。

  (2)其次,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

  我要在进一步的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将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们会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学生会发现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3)再次,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当然,我在教学时还有很多环节把握得不够好,不过通过备课、讲课、评课,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春晓》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包括两首有关春天的古诗,一首是诗人杜甫所作的《春雨》,课文节选了前四句,诗人用洗练的语言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另一首是孟浩然作的《春晓》,全诗平实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

  在教学时,我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两首古诗都已耳熟能详,因此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这两位著名唐代大诗人,在初步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我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当众演读、师生共读、比赛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的意境,接受诗歌的熏陶,自主感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生字时,我以和生字交朋友的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的愿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学会的生字,并让人人争当小老师,把学生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字型,认真描红,写好生字。

  总之,我觉得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切忌对古诗的字意、词义进行细碎的分析,而应把重点放在朗读、体悟上。

【《春晓》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2.彩虹教学反思

3.识字教学反思

4.《假如》教学反思

5.秋思教学反思

6.《家》教学反思

7.《神鸟》教学反思

8.燕子教学反思

9.荷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