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7 16:25:5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精选]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精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悼念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告诉我们伯父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

  这一课应怎样上,课前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和别人设计的教案,我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备课:首先、整体入手:因为文章是个系统,教学中教师应有一个整体观念,整体感知,局部体会,再回到整体感悟上。这样学生所学不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而是对课文完整的认识。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中心明确,因此备课时选择了整体感知内容,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提纲挈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其次、以点带面:教学中,最忌讳的是逐词逐句地分析讲解。在课文第一段教学中,突出一句话: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抓住一个词:爱戴,围绕这句话,这个词,分析课文,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加强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训练已成共识,如何加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有两点:

  1、训练点要准,要考虑到教材实际,更要考虑到学生实际,难易宜适度。比如“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二词在课文中都有上下语境可作理解参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再弄清两者关系,并据此说因果句,这样训练点选择就较为适当。

  2、训练应扎实,不应架空。这两词的教学立足于课文,不仅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中讲的'还是过多,启发学生的太少,担心回答不上来和时间不够而直接引出答案,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今后,要多引导学生根据阅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找出答案,这样就能拓宽学生多样化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2

  【教学实录】

  学校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我决定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第二课时,我先作适当的引导,然后进行救护车夫这一事件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这件事,并叫学生用波浪线线画出颤动自己的心灵的句子,且思考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

  下面是教学实录:

  师:谁来读一读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

  生:读句子。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你能说一说这两句话为什么触动你的心灵吗?

  生:我觉得周晔的爸爸和伯父非常关心车夫,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师:是啊,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怎能不让人感动呢?请你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得让大家都能有所触动,好吗?

  生:再读这两句话。

  师:你们看课文的插图。

  (周晔父亲和她的伯父救护车夫的图片。)

  师:鲁迅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

  生:半跪着。

  师:你们大家都赞同吗?

  生:赞同。

  师:谁来做一做“半跪”的动作。

  生:一个学生上讲台做了一个半跪的动作。

  师:你觉得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吃力。

  师:让我们再快速地、有选择地读一读这件事,想一想:鲁迅为了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半跪了多长时间?

  生:朗读与思考。

  生:鲁迅为了一个车夫在北风怒号的条件下跪了很长时间。

  师:一下子就能找出“北风怒号”这一关键性的词语,你真了不起。

  生:鲁迅为了一个普通的车夫在寒冷的条件下跪了很久。因为事情开始的时候是黄昏,而事情结束时已是天黑了。

  师:你真会读书,连黄昏、天黑了这一时间的变化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生:鲁迅为了一个没有地位的车夫,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跪了很长时间,因为他们把车夫扶上车子,还拿镊子给车夫夹碎玻璃片,有硼酸水洗脚,敷药,最后还要扎绷带。在寒冷的条件下要完成这些动作,肯定需要很长时间。

  师:说得多好哇,多会动脑子的一个孩子呀。请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闭目想象一下这一帮扶的过程。

  生:一生读句子,其余学生闭目想象帮扶过程。

  师:是啊,就这样在凄风冷雨中跪着的可是当代的大文豪,一代名流鲁迅先生呀!你觉得这一跪,跪出了什么?

  生:跪出了他对车夫的关心。

  生:跪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生:跪出了他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生:跪出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

  生:跪出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师:说得真好啊。老师真希望你们能把这一经典的视觉形象刻在心里,也希望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陪伴你一生的成长。让我们再用崇敬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学生深情地齐读这两句话。

  【教学反思】

  一、片段人文性的追求

  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我在“半跪”上浓墨重彩,可谓化了一翻心思,其用意无非是想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鲁迅,走进鲁迅的心灵深处。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有位学生竟然说出了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这让我大为振奋。我想,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一经典视觉形象,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会陪伴学生成长。这就是育人,也可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有位教育专家说:什么是教育,只有当学生什么都忘了的时候,他脑子里还能留下的印象,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我的这一片段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这一育人的效果。我的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一经典的“半跪”形象,记住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

  二、语文工具性的实现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片段的教学,老师让学生反复地情读,并结合想象鲁迅帮扶车夫的过程,使学生读思结合,读悟结合,实践了语文阅读教学“以朗读为中心,以情感为核心”的先进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三、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画出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并思考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这一问题的设计从思维与情感两个角度出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及从语言中捕捉情感因素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能培养学生情感的细腻性,丰富学生的情感。

  “鲁迅为了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半跪了多长时间?”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重点词句,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这势必要认真,要思考,要圈画。这也是良好读书习惯的开始。

  从本片段的教学效果来看,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这两个目标都得以很好的实现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3

  昨天上午第一节课,我在我们班教室上了一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课后,他们又及时地给我评了课,我深受感动,在此表示感谢!

  这节课,我自认为上得不好,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比如在教授“救助车夫”时,这一段应作为重点来进行讲解,而我只是讲讲表面的东西,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也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读中感悟,把许多学生该讲的我却替他讲了,违背了许多新课程的理念……

  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我也做得非常不够,像他们说的那样,单调乏味,有些语言甚至还犯了课堂大忌。校长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单独给我评课后,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最后他还委婉建议我多学习一下新课标,多去多看看名师的经典课堂,学学他们的语言风格,去感受一下他们的教学魅力。真的很感谢他们,在我上得不好的情况下还这样安慰我,说有自己的风格。

  很感谢他们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检讨了过去种种的行为。我知道我前进的路上还很艰难,但我相信我会勇敢的走下去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又是运用多个小故事表现人物的。若教师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对小故事逐个地进行分析,势必将课文的内容弄得支离破碎,学生难以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针对课文布局谋篇的这一特点,我在教授此篇课文时,从整体入手,精心设计板书,姣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篇板书的图形是一个大大的“人”字,从表面看去无特意之处,但确是我钻研教材后精心设计的。我将板书的图形勾画成一个“人”字,就是暗示学生课文所写的是一个“人”。这样板书图形与课文末尾的点题句“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前后呼应,这样,就在学生的大脑中强化了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的印象。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因此,我将“受爱戴”板书在“人”字的头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人”字的左右两边,左边按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列出各个小故事的小标题;右边与左边一一对应,是对各个小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概括。整个板书言简意赅,条理清楚,并具有对称美。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5

  不久前,我上了一节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质疑导学法组织教学。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并且看看有什么问题,让他们写在书本旁。

  在反馈时我叫同学们把自己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问大家喜欢研究哪一个问题,并让研究同一个问题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结果证明这一教学方法取得了成功,学生不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在研究时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共同探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究的很有深度,对文章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有个性的见解,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这个片断中使我认识到了学生的`潜能是无穷,只是我们没有去认识到,没有去进行挖掘,教学中我们常常担心学生没能把老师讲的听明白,不能把教材内容掌握好,因此教师常常包办学生的学习。其实,我们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完全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学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6

  一、整体入手:文章是个系统,阅读教学教师应有一个整体观念,整体感知,局部体会,再回到整体感悟上。这样学生所学不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而是对课文完整的认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脉络清晰,叙事清楚,中心显豁,因此我选择了整体感知内容,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提纲挈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以点带面:阅读教学,切忌逐词逐句地分析讲解。在课文第一段教学中,突出一句话,抓住一个词,围绕这句话,这个词,分析课文,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加强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训练已成共识,如何加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

  1、训练点要准,要考虑到教材实际,更要考虑到学生实际,难易宜适度。“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二词在课文中都有上下语境可作理解参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再弄清两者关系,并据此说因果句,训练点选择较为适当。

  2、训练应扎实,不应架空。这两词的教学立足于课文,不仅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果。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7

  本单元学习,第一课主要学"写法",第二课主要学"读法",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带着学生自主阅读,自由汇报及提炼概括理解文本的过程了。课文虽然比较长,但导学的问题却很简单,一是作者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哪几件事?从中你体会到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自主阅读就此展开。

  几件事?从拟写小标题开始,学生预习后,普遍提炼四个字标题,我们再压缩,再思考,再归整,四个小标题很快出来,学生上台板书,不亦乐乎!

  怎样的人?从汇报读书体会说起,聚焦段落,找到重点词句,学生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最有意思的就是标题后对应人物品质的提炼了,共同努力下,还是让学生板书,并从中发现秘密,谈水浒一一语重心长育后人;说碰壁一一借题笑骂世道昏;救车夫一一多少爱心多少恨;劝女佣一一关心别人忘自身。对齐,押韵,并能从中再提炼"爱憎分明",有思考的过程,更有收获的快乐!乐在读中!

  重点的句?借汇报时机强调,如"还是我的记性好""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又如"清晰而严肃,叹气的表情",说一说,读一读,了解"话外音",初步感受鲁迅以笔为武器,如何写出文字的力量,如此可见一斑,学生能了解一些,但很深体会并没有。

  拓展的资料?借板书的梳理,我为学生深情朗读,全班专注而投入地倾听,萧红,巴金的文章与"我"的怀念,构成一个整体,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因而那么多人怀念他,追悼他!学文至此,感动之情引发共鸣!

  遗憾亦有!话说文章学得流畅,我本交排顺着读法走出来,为自己前一天的`作文中选择的事例,拟写出小标题,检测读与写的效果!无奈时间有限,思考的贯穿课内外链接读与写的环节未能实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8

  是较为易教的文章,易是因为脉络很清楚,但又显难,是因为有些重点句子离学生实际较远,不知学生能否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碰壁”等意思。

  教学一部分一部地进行,还不错吧,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越来越多了,加上课前收集的资料,更回喜欢鲁迅先生了,有些学生还说:“原来不喜欢他,因为他长着很长的胡须,但现在很喜欢,他太伟大了。”教学中,我把后面的诗歌《有的人》提前到本课的教学中来,特别是理解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的时候,学生对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是深信不移了,我教育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关心的人,我们应尽自己的心力关心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特别是更要爱自己的父母,珍惜和感恩已有的幸福,孩子们会意地点着头。从中,我体会中,我们一定要熟悉整组教材的安排,灵活运用教材,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和体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9

  叶圣陶说:“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持,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这也是我在教学中追求的一种境界,于是,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学中做到了这样的尝试,我本着以情感为主线,充分挖掘句子的内涵,以读培情,让学生在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回复中体会强烈的情感反差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结合有关资料和联系上下文,认真品读伯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来体会伯父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对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一、充分准备,奠定基础—自读

  由于时代距学生较远,他们对鲁迅和当时的社会都不甚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并进行阅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让学生自己熟读课文,自主感悟,以便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二、语言渲染,激发情感—多读

  教学时抓住情感主线,反复阅读,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如学完第一个小故事,教师就饱含激情地导读:“可是,伯父不幸逝世了,从此,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我们再回过头读这一句,我想大家现在的理解比刚才更深刻了。”(课件出示:“我呆呆地看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面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在学完第二个故事“笑谈碰壁“后,教师用悲痛的声音与学生交流:“ 鲁迅先生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他敢于跟敌人做斗争。他多么富有斗争精神!他的语言多么幽默、风趣!从此以后,周晔再也听不见他的声音了,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望到她伯父的遗体,周晔万分 难过,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回过头再来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你现在的感受再次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课件出示:“我呆呆地看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面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而在学完“救助车夫”这一部分时,教师用低沉的声音与学生交流:“还能让鲁迅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他的表情里,在他的动作里,在他深深地叹息之中,一位对劳动人民同情,对旧社会憎恨的人,他逝世了,当年才56岁,从此以后,周晔再也见不到伯父慈祥的面容,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再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再读这一段。就是这样,把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作为一条情感之线,通过反复朗读来体现,在角色转换中体验情感,在反复品读中流露真情。

  三、巧设问题,激活思维—研读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预设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信息的思维空间。

  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伯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你认为这样的对话应该怎样读?”在品读伯父救助车夫时,这样来说:“读这些句子时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到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感悟。

  实践证明,整个教学过程以情感为主线,以读为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由的感悟和体验。课堂既有预设又有先成,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师由教者转变成为有经验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二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民主、提倡开放,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得生动,学得开心。

  不足之处:因为没有进行试教,我对教案把握不是很熟悉,时间安排心中也没底,所以显得有些急躁,课文的朗读还少了点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的一篇怀念文章。

  作者先写由鲁迅先生的逝世看到的场面引起的回忆,接着分别叙述了伯父鲁迅生前的四件小事----“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实践、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现知识。如:学习“谈《水浒传》”这一段,我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找出最值得研究的词语或句子,通过独立思考或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研读,然后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个句子是很困难的,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句子中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启发和点拨。

  这里我及时地向学生介绍鲁迅面对白色恐怖坚持斗争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说这句话的社会背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鲁迅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品格。

  还有,在学了谈《水浒传》这个故事后,学生只懂得鲁迅对侄女的关心和爱护,还不能完全理解他对广大青少年的关心和帮助,这时我适时地给学生出示补充介绍鲁迅关心帮助广大青少年的图片和解说,使学生能充分感悟鲁迅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品格。

  在教学中,我只顾着讲教学设计步步为营地进行实施,对教学现场学生产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做到及时捕捉,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地点到,甚至忽略不计,没有使之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资源,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力改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在学习本文时,由于文章的结构叙述脉络比较清晰,文中又进行了自然分段,因此,我引导学生首先自己来理清文章的脉络,看文章的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很自然地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给文章的这几部分以加小标题的形式进一步的精炼概括,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本文的思路更加清晰,尤其是对于理解作者在选材方面为什么会选这样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例也就更有领悟了。

  其实,语文的学习重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我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写文章时,以前我们可能大多写一件事,需要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晰,通过今天的学习和上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表现一个人物的美好品格时,我们要选择人物的几件事,那么,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件事例呢?我们要仔细揣摩,尤其是在我们写文章时,更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表现人物的品质。

  不足之处,本文的学习,由于过于注重文章写法以及重要语句的理解,对文章的有感情地朗读方面有些欠缺,今后还应该重视这方面的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11册第5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都是关于鲁迅的文章,有鲁迅自己写的《少年闰土》,也有他人对鲁迅的回忆。本文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时写下的一篇回忆录。文中通过“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几个小故事,反映出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人。我觉得这堂课有这么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补充课外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在教学中,我将课外的巴金先生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穿插在其中,讲完了一个故事,就出示一段相应的段落让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降低了难度,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二、抓住重点句子深度解读文本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带领学生品读“救助车夫”这个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我又着重让学生品读着重描写伯父救助车夫动作的句子,抓住一个“跪”字,我先让学生来做一做跪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谈谈这样跪着的感觉,当学生谈到这样半跪着脚酸酸的、麻麻的.时候,我再进行引申:伯父就这样跪在车夫面前,跪了很长一段时间。接着让学生从文本中找一找,从文本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父跪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都能认真阅读文本,从时间的变化、周晔的感觉、伯父的动作细致等不同的方面说明伯父跪了很长一段时间。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挖掘,孩子们就从一个跪的动作,看出了伯父关心劳苦大众。接着,我再让学生谈:“你觉得伯父这一跪,跪出了什么呢?”由于前面的铺垫,在这一个环节上,学生都能从不同的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说:“跪出了伯父的慈爱!”有的说:“跪出了伯父对劳苦大众的关心。”还有的说跪:“跪出了伯父与劳动人民平等的关系。”……本句中,我从一个跪字入手,使得整个流程自然,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拓展文本

  这一段中,还有个重要的句子,就是小周晔看到伯父叹息的一句话。在这句话的处理上,我着重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走进伯父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来写一写当时的内心活动。通过前几个故事的学习,以及教学中我穿插的伯父的资料的补充,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的个性,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很自然地就能将先生此时此刻的无奈、担忧、憎恶之情表达出来,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将情感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我没有忘记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因此在学完了这个故事之后,在音乐的伴奏下和孩子们进行了激情地跳读,而这个跳读的环节为这节课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文本之中,沉浸在伯父对敬佩与怀念之中。

  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这样的不足:在教学中我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朗读的指导上没有真正的体现层次性,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因为我的指导而提升;同时,虽然我深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但是在教学中我还是没有大胆地放手,生怕学生不能体会文中的情感,牵引的太多,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太少了。而且,小组合作的讨论有点流于形式。如果我在设计中能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我再针对学生的交流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可能更加合适。总之,通过这一次的赛课,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今后在教材的把握上,我会有所取舍,充分考虑课堂的重难点,训练也要有针对性,大胆放手,保证一课一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用倒叙的方法记叙了“悼念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五件事,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告诉我们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

  在备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领悟的方式,理解并感悟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之后通过美读表达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流程上,紧紧扣住为什么会爱戴‘伯父’”这个问题来展开,并以填空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作为每一段的小结。这样,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伯父为什么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这一问题越来越明白,答案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完整,最终得出:因为伯父关心青少年、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同情和关心劳苦大众,所以得到广大青少年、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的爱戴。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4

  这次有幸得到教研室蔡老师和员村六小张老师的到校指导,使我上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收获良多。听了她们中肯而精辟的评课意见,静心反思自身教学过程,总结本课教学得与失如下。

  本次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调动各种课堂资源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感情,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堪称纪念鲁迅先生文章的经典。它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的品格,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怎么让学生能读懂课文,领会文章中心,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呢?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它,我采用了情境创设办法。首先是结构的安排。在课文的结构上,我跨越时空整合文本,首先在第一课时通过学习第一段创设了吊唁鲁迅先生的场景,并以此为轴心,通过回忆引出四件事的学习,感受鲁迅先生对少年儿童及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热爱。每学完一个故事,再辅以描写吊唁人们表现的资料,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车夫的泪——青年的泪——佣人的泪——老人的泪”情感主线,现实与回忆交织,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在往昔幸福与今日悲哀之间穿行。爱之深,痛之切,自然而然激发起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其次是相关资料的引入。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和鲁迅先生名言诗句的引入,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本课运用了图片及音乐艺术手段创设情境,在渲染气氛上、入境悟情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三段配乐朗读令学生在忧伤的乐曲声中一次次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二是能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开掘,构建人物形象,并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在第三个故事中有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场面描写,我在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进入画面后,抓住“跪”字深入开掘,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位受人景仰的伟人为救助低层劳动人民的长时间的一跪,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关怀和热爱,构建起闪烁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伟大形象。在感受语言文字内涵的同时,我还适时地渗透抓住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让阅读习得的技巧在写作中得到迁移。

  由于个人的水平所限,本课还有许多的不足。首先在时间分配上,第三个故事精讲,花时间太多。第四个故事则略略带过,没有对前面的认识进行深化与提升。例如可以抓住女佣的话品味鲁迅先生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其次,本次学习的资源,如课外材料与名言都是老师出示,应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此外,,本节课在朗读的形式上比较单调,小组学习讨论的机会不多,个别字发音未够标准,都是我以后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这篇文章的教学,我本着以情感为主线,充分挖掘句子内涵,以读悟情,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对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如学完第一个小故事,教师就饱含深情地导读:“亲切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可是今天,伯父却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回忆往昔,周晔更加悲痛,那怎么读这句话呢?”(课件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在读完第二个小故事时,老师又说:“就是这样一位幽默诙谐、富有斗争精神的伯父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怎么能不伤心呢?谁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再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段话。而在学完“救助车夫”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用低沉的声音与学生交流:“亲爱的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伯父去世了,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呀!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再来读读这段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我就是这样把对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作为一条情感主线,通过反复朗读从而由体会周晔的悲痛心情迁移到我们自己对这样一位伯父的爱戴与怀念的体验,因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感情,在反复品读中流露真情。

  另外,这篇课文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个句子是很困难的,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句子中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启发和点拨。这里我及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鲁迅面对白色恐怖坚持斗争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说这句话的社会背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鲁迅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品格。我还简单地介绍了鲁迅的《啊Q正传》和《狂人日记》加深学生对鲁迅的认识,从而更好理解这个句子。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9-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0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1-02

【实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7-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热门)07-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15篇06-2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篇02-2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篇)06-2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汇编15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