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2 12:19:1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

《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1

  对于阿凡提这个人物学生们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好多孩子都看到过这个动画片,或者看过这类的书籍,学生对这片课文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就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使学生感受到阿凡提的智慧和幽默,打抱不平!阿凡提的形象:头戴一顶民族花帽,背朝前脸朝后地骑着一头小毛驴,也早已深入人心。阿凡提的笑声也富有特色:温和而极具某种穿透力。早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想充分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心理特征,并通过指导朗读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从而走入角色,走入文章,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当孩子们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词语时,我都能充分抓住这个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动态,使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感受人物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理解人物的目的。以实物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如,找来铜板让孩子们看,并且通过摇铜板感受文章的内容,这都是我认为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也许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较适合高年级。因而出现了问题种种。

  孩子们年龄小,刚开始接触写事的文章,应该借助文本中轻松愉快的氛围,感染孩子,使孩子明白阿凡提的智慧、幽默,。由此,喜欢阅读,喜欢语文。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培养热爱语文课的习惯。

  但在教学中,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可能演不出角色的特点,所以把演一演的环节直接删除掉了,看来这样的做法没有一点好处。没有直接的接触人物的过程,孩子们很难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也直接影响到文章的理解。

  实际活动中,意图与实际产生了偏差。这主要是课堂上给予学生读的机会不多,没有抓住读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劲头,主要在提问中使孩子来理解课文。结果背道而驰,越是问孩子,孩子们越不知道怎么说。反而使课堂变得沉闷,了无生趣。还有与自己备课的熟练程度有关,要想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把课草草背完之后,觉得没有问题,但还是缺少慎重的思考,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引以为戒。

《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2

  1、对于阿凡提这个人物学生们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好多孩子都看到过这个动画片,或者看过这类的书籍,学生对这片课文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就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使学生感受到阿凡提的智慧和幽默,打抱不平!阿凡提的形象:头戴一顶民族花帽,背朝前脸朝后地骑着一头小毛驴,也早已深入人心。阿凡提的笑声也富有特色:温和而极具某种穿透力。早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想充分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心理特征,并通过指导朗读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从而走入角色,走入文章,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当孩子们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词语时,我都能充分抓住这个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动态,使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感受人物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理解人物的目的。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的识字,做到省时高效。同时注重对字义的理解。理解字义要回到课文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只有准确的把握住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特点,才能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朗读与评价的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会说,会听,会读。表演是一种外显化的思维方式,是学生把文中人物的定位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也是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深入的理解。而且这种形式学生非常喜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演的惟妙惟肖。

  5、通过课外读书,搜集资料,开阔视野,增加积累,受到阿凡提人格魅力的感染。

【《铜板的响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6-11

山雨教学反思反思03-10

教学的反思03-12

教学反思03-02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4-27

学前教学教学反思02-25

教学倍数教学反思02-24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1-10

功的教学教学反思11-12

教学dtnl教学反思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