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30 09:58:06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教学心得体会1

  9月18日晚家长学校“案例教学”如期举行,主讲人是六(3)班班主任王老师。

  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也是小升初的关键时刻!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听了王老师的案例教学,我收到了启发。

  与孩子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我们一直感觉到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观念的改变也很大。通过阅读各类教育书刊、与老师和其他家长的沟通交流,逐渐理解家长言传身教在孩子教育方面关键作用。面对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父母与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必须是一致的。不能课堂上老师要求这样做,在家里,父母要求那样做,要求不一致,孩子就无法适从。

  我打算今后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在以下方面共同和孩子成长。

  在学习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温故知新的习惯、正确坐姿和书写工整的习惯等。在生活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养成自理的生活习惯,如:与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穿脱的衣服自己收拾、自己整理书包及学习用具等。

  在身心与品德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让孩子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体会认真、努力、坚持、勇敢的品德。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心得体会2

  现在,习作教学是我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头疼”之事,课余之时免不了在埋怨孩子:语句不通顺,不会运用词语,或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了习作时便觉得无从下笔等等。以上现象,我们农村教师更是屡见不鲜。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经过几年的思考、摸索,现在终于有了点眉目——采取简便有效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解决作文无话写的问题

  1、每天一个“精美”【词语、名言、片段】摘抄(在教室后面黑板墙开辟“今日语言积累”专栏,展示班上习作精彩语段或学生摘抄的美段,并利用放学时间进行美文朗诵)

  2、训练学生写“每周一文”

  3、每周一篇美文摘抄、评点,写感受。

  坚持不断地训练,一年来,绝大部分同学完成了4本读书笔记,写了近40篇课外习作。积累了丰富词汇,增强了语言的魅力,提升了作文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想境界,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二)激发兴趣,解决不愿写的问题

  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当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愿写作文。

  1、以尖子生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学生做到促进潜能生。对尖子生多下功夫、多指导,鼓励拔尖,用尖子生领路从而激起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

  2、开发潜能生激发兴趣。多潜能生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潜能未及时被发掘。一次习作教学让我恍然大悟,小帅的表现让我发现了潜能生的潜能发掘的必要性、及时性。即:在我进行《掰手腕比赛》习作教学课堂上,我通过开展精彩的掰手腕活动,让学生纪实习作,我们班59人,两人一组,刚好缺一个搭档,我这老师只好上阵了,为了活动更好地开展,我选一位高个子男生((小帅)为对手。活动顺利进行着,谁都知道,对手小帅同学绝对不是我的对手。第一局,我赢了,可是小帅他并不服输,可看出,他在暗暗下决心下一局把我打败。于是第二局,我稍微收点力,让他艰苦地赢了,他兴奋不已。第三局怎办呢?我赢,小帅会失落,会遗憾;而我输,学生们又会怎样?最终我做出决定——我找借口:老师手痛了,赢不了小帅同学了,最后一局为小帅同学赢。而后我没顾虑那么多,继续进行习作指导,谁知,当我让同学们自定文章题目时,小帅同学的题目让我以及同学们意想不到——委屈的赢。这是同学们认为最好的一个题目。潜能所在,令人惊讶。(小帅是班上平时习作最差的学生之一)因此,对于潜能生,我非常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多指导,鼓励进步,从而激起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

  3、挑选范文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对优秀作文讲评之后就教室后墙壁上搞一个专栏展示出来,还定期把学生作文编印成一个小册子让大家学习借鉴。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得到肯定及展示,都非常高兴和激动,从而激发起了写好作文的兴趣。

  (三)注重作文的评改,解决写不美的问题

  1、批改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美。交上来的不是每一篇都是美文,但是每一篇中都有“美”所在。即:一个用的恰当的成语、用的恰当的比喻句或拟人句、或是一个精美的片段等等,我都会用红笔清清楚楚的圈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赞美的批语,从而促进同学们在下一篇习作中出现更多的此类“美”,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培养每一位学生学会批改别人的习作。对于学生的习作批改,我不是每一次都是自己全批全改,而是挑选一些恰当的安排在课堂上让学生互改。我们必须交给学生批改的方法,我给学生们的路子是:首先寻找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接着寻找不通顺的语句,给改通顺;再次就是寻找“精美”——恰当的成语、用的恰当的比喻句或拟人句、或是一个精美的片段,写得美的开头或结尾等等,最后指导学生给习作写上评语。让学生学会批改习作,能更好的让学生发现习作中的不足和优点,相互学习,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习作水平。

  3、我注重给学生写上激发性的评语。学生写作文有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困惑或不满,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其中一位男生因病休学一学期,最后还得重读一年五年级(留级),而他是那么不愿意,于是,他在习作中述说自己的烦恼及不满(因为是老师及父母要求他留级的,他本来是尖子生),为了转变他情绪,调动他兴趣,我给他写上这样的批语:“新的环境磨练新的意志,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会给你更多的开心、幸福,请你尽情享受幸福吧!梦想就在脚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看到了他灿烂的笑脸。此时,又让我发现: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给予激发性的评语,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心得体会3

  “草翠花开,花红柳绿,鸟语花香,小朋友们在大地妈妈的身上‘撒着娇’欢快的玩耍着。”这是我心中的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什么叫文明呀?”这是我起初听到时问的第一句话。文明就是看见一片废纸主动捡起;文明就是不乱扔一片废纸;文明就是看见小朋友摔倒了将他扶起来;文明就是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文明太多了,以至于把我的嘴说烂也说不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不经意干的事也许都是文明,相反,也许我们不小心干的事就是一些不文明形象。比如:

  场景一:一位小伙子不小心碰了一下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没说什么,那个小伙子却斤斤计较起来了:“,没长眼吗?走路不会看着点吗?”可那个老奶奶却慢慢地走开了。试问一下,假如你的老妈妈受到了这样的语言伤害,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场景二:小红喜爱学同学,同学买什么,她也跟着买什么。一天,他看见同学把一页纸撕下来,随手扔了,她看见了,觉得很酷,也学着同学的样子,撕下来,随手扔了。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小红:“你那页纸还没有用完,为什么要撕了它,难道你不心疼吗?”

  场景三:小明买了一瓶饮料,走到了濮水河边,饮料正好喝完了,小明随手把饮料瓶扔进了濮水河中,随着“哐啷”一声,河面上溅起一层水花。你想一下,假如大家都像你一样把瓶子扔进河中,那河里的小鱼怎么办?小虾怎么办?

  以后,只要我们不再乱扔一片废纸,不再说一句骂人的话,不再乱扔饮料瓶,文明城市就会在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创建成功的!

教学心得体会4

  20xx年11月17日下午,我参加了在翻身实验学校举行的“崛起教育集团学前教育部第xx届五段互动式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经过了“专家讲座——课例实践——同行辩课——现场点评”四个环节。在活动过程中,李素园长关于“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问题探讨”的专题讲座精彩极了,让我回味无穷;小朋友在科学活动中,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奥妙;辩手们一番唇枪舌战,奋力辩驳,在无硝烟的“战争”中掀起活动的高潮;崛起集团学前教育部荆总监对本次活动结合自身经历进行精彩点评;最后区教科培秦义老师对本次活动每个环节作了详细的点评和总结,并对在场的老师就日后的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行辩课这个环节。作为正方的崛起二幼辩手与作为反方的崛起一幼辩手,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口水战打得如火如荼。正方的观点认为新秀授课是一节优秀的课,可反方却坚持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觉得崛起二幼的这位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态度亲切,对待幼儿耐心,在课堂上用心引导,与幼儿建立了良好的师幼关系;但我认为反方的观点也有道理,授课老师在材料的准备上确实不够充分,幼儿自主选择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其次,很多幼儿在使用记录的时候,方法不对,没有充分发挥好记录表的作用:还有,由于老师引导过多,导致给予幼儿自己思考的空间太少,限制过死,所以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授课老师能再想得全面一点的话,我想就不会留给反方反驳的机会了。在听她们辩论的时候,我想到了,如果在实践的时候能够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一人做实验,一人操作记录表,把材料再准备充分点,这样不仅达到了自主选择的乐趣,而且还体现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看法。

  还有在第四个环节,荆总监的精彩点评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在点评的时候结合了自己平时参观的所见所闻,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她讲到她到北京一所幼儿园参观的时候,发现那里处处都给了孩子自己乐于动手的机会,比如在墙上、走廊或窗台上粘贴可供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齿轮、万花筒、杠杆等),让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达到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了他们探索奥秘的兴趣,真是一举两得啊。当时我在想,回到我们幼儿园,我也要把这种思想传达给我们的老师,让她们也能从中有所感悟,从而受益我们的孩子。

  最后,老师的总评也让我明白了在幼儿活动中,不要太注重过程,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收获与发展。我们要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让幼儿自由探究,为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在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寻找改进方法上有了一些感悟。在今后的工作里我还要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再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以后的教学工作。

教学心得体会5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可能就错过了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教的三年级五班中,有一个好动的学生,她是一个女生,她长得瘦小,好动爱说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管住自己。她不是逗逗同桌,就是自己在那里玩,有的时候一个笔头就能玩一节课。而且她周围的同学受她的影响,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我通过和其他教师地交流,得知这名女同学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堂上也是如此,而且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积极性。虽然在批评她的时候,她总能说自己能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有一次下课我单独找她谈话,而她总是答应改,但事后还是管不住自己。所以我思考了一下该如何让她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偶然的一次晚自习,我发现她自己在那里画画,我当时没有制止她,到最后看她画好了一个白雪公主,可以说画的很不错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我就在班级里展示了她画的这幅画,同学们也都认为她画的不错。接着,我给了她一个微笑,和她说如果你能在学习上也这么出色那就更好了。从那天起,我时刻关注她,慢慢地她能独立完成作业,我也及时表扬她。还有一次,在下课的时候我发现了她主动地将垃圾扔到了垃圾桶,并且将周围的地拖干净了,然后在班级里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夸她爱劳动,是一个勤劳的学生,其他同学要向她学习,我给了她一个微笑,她也冲我笑了笑。经过一周左右的努力,我观察到她可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并且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我相信如果她坚持下去,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让这些学生感到一种幸福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上进心,从而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爱心与赏识可能会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当学生改变了以后,作为一名教师也会感觉到欣慰与快乐。

  让教育充满爱,让我们成为学生的知己,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进步与提升。

教学心得体会6

  我校在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经过近一年来的“班班通”教学实践,我个人深刻认识到:我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

  首先,我们作为教师,在备课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下功夫。我们都明白: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再向从前写写教案那么简单,也不是下载别人的课件就万无一事了,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必须对准别人的课件认真取舍,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同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的备课就使我们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我们的教学观念随着这高效课堂的教学,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了更新,甚至是根本的转变。我们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改变了。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我们也能及时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常转变。例如:我在上英语阅读课时,就经常和学生们商讨,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更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另外,“班班通”教学,有效地利用了互联网上的资料和最新信息,利用了动画,声相等,使课堂生动有趣。同时,节省了原来课堂板书的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思考和做大量的练习。这样的一节课,真正实现了“清”、“新”、“活”、“实”、“大”、“奇”。即: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训练量大,训练强度大;设计奇特环节,探讨有价值的教法,出其不意,与众不同。而学生却学的轻松愉快,而且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生再也不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课,而是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练习,积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谁敢说这样的课堂不高效呢?

教学心得体会7

  时下,各地都在构建高效课堂,力图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高效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围绕着“学”运转;要求学生动起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形式,注重“自学、展示与反馈”。那么高效课堂下,如何做学生呢?

  第一、要树立我的学习我作主思想,不等不靠,积极主动。

  须知:被动地学习如狱中的苦囚,自发地进取是人生的享受。既然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既然教师敢于放手,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学生就要自信地站上讲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唾弃当年满堂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树立主人翁思想,敢于负责,敢于承担,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说“我的课堂我作主”!

  第二、要学会合作,利用小组的力量来争先创优。

  “瞎子和瘸子,要到达同一个地方,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所以,瞎子背起瘸子,瘸子指引着瞎子,两个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要合作。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力的三大参照。合作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是优生,我帮助别人要浪费时间。”此言差矣,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被动听讲,知识的记忆率是5%,阅读是10%,视听是20%,演示是30%,而参与讨论能记住50%,参与实践能记住75%,有一种学习方式能记住知识的90%,那就是“教授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何况,你教会了别人,不仅赢得同学的感谢,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啊!

  第三、要加强展示,敢于暴露问题。

  高效课堂的精髓就是展示,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更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因此,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展示,不怕暴露问题,暴露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别人展示时,要学会倾听、观摩与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抱着挑剔般质疑的心去倾听观摩别人的展示,你就会全神贯注,收获多多。课堂是学生自主、自信、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舞台,学生通过“展示”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灵活运用,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

  第四、要提升“三学”(独学、对学、群学)的有效性。

  独学也称自学,这一阶段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把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掉。比如,查生字,记单词,背定理,这些独自儿能学会的,不要求助同学,更不要依赖老师。对学,要尽量制造“1+1>2”的增值效应,同伴之间取长补短,联手探究,通过质疑、释疑,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群学,并不是简单地围在一起七嘴八舌,而是以小组为单位有明确的分工。分工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充分自主探究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协作是将成员自主学习的成果共享,表现为“集思广益,去芜存菁”。

  第五、要遵守规则。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讲究两个字,一个“活”一个“动”,“活”即灵活、活跃、活生生,“动”即联动、走动、动中学。杜郎口奉行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其精髓就在“活”与“动”上。然而,“活”则易生乱,动起来更是不好控制,怎么办呢?答案是规则明确,执行严格,全员遵守。就拿展示规则来说,杜郎口编了这些歌谣: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贯彻这些规则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有模有样,仪态大方,能提升展示者的自信。第二,自动聚焦,加强吸引,能收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第三,追求完美,精益求精,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学习效果。比如,要求脱稿,就避免了照本宣科;声音洪亮,能提振士气,听得清爽;运用肢体语言作渲染,更会让学生全神贯注,防止走神。

  第六、用口诀、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加强记忆。

  用口诀,比如巧记秦统一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谐音加联想,永远忘不掉。“知识树”就是对系统知识进行整理,然后画一个树状的结构图。它的特点也是直观形象,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可以通过这棵树了解每个知识点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以及它与周围的知识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和关键点。“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挖掘利用大脑的无限潜能。比如,《看云识天气》中介绍了8种云,分别是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如何快速高效地记住呢?请看纲要信号图示卷云和积云好记(下面画了横线),剩下的按箭头的指向(箭头的设计又有点对称性),很容易记牢。

教学心得体会8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全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宝安区教科培中心探索和总结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五段式互动”培训。20xx年xx月在宝安实验学校举行了宝安区小学美术教师“五段式互动”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的活动模式很有创意,收获很多。

  “五段式互动”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美术教师辅导讲座、根据讲座内容上课、激烈的辩课、专家点评、心得体会。此次培训让我领略到了作为宝安教育前沿的实验学校的年轻老师们身上散发的阳光、向上的风采,感受到她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她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

  这次五段式培训,首先是由欧阳铭蔓老师针对课堂中学生绘画的情况,作了一个讲座,在讲座中她很好地讲述了自己如何让学生从不会画画到会画画再到爱上画画的过程。随后欧阳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上了一节自编的教材《整体与局部》,这一节课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系统性很好,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不错,从中可以看出欧阳老师平时下的功夫,但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整节课老师说得多,师生互动少。在随后的辩课环节中,我听到了作为反方的一号辩手王豪老师犀利的点评,看到了这些80后的小年轻身上所具备的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整个辩论的过程精彩迭出,看来美术老师的语言功底也并不比其他科老师差。但在整体的辩课过程中,我又觉得双方辩手并没有抓到主题来辩,辩什么?为什么而辩?辩论的结果要怎样?不得而知,也让很多老师一直处在云里雾里。我认为辩课不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如果只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那和以前的评课有什么两样呢?既然是辩论,那应该抓住教学的某一环节,或者是某一做法,特别是一些比较有争议的做法来辩,这样的辩论才真正有“道理不辩不明”的意义。辩课的最后,西乡街道教研员罗国辉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而简短的点评。

  在这次培训之前,看到各个学科把五段式培训开展地如火如荼,什么是五段式培训?我一直不清不楚的,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活动,使我真正了解了这种先进的培训方式,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使我在深受启示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美术教学水平。

教学心得体会9

  初二的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鼎盛部分,自我意识高涨,他们正急切的想认识自我,更想肯定自我,高傲又自卑。而在学校学习又是他们青春期阶段重要的部分,因此,学习的状况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敏感的学生,有一道题不会或者一个知识点没太听懂,就可能否定自己,脑补了很多自己不行的戏码。

  此时,初二的学生跟物理刚刚熟悉,远不如语数外亲切,互相了解深透。这就给了物理老师们一个能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对于新鲜的事物学生总是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当然被吸引的学生心中也是充满期待。伴随着这份期待,如果学生能够学好物理,这将是一份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弥漫在他们头顶上的乌云也就散开了。表面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小技巧可能只是短暂的,并不能长久的支持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上。如果,抓住学生对自己能力肯定的向往的点,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也是引导学生走向快乐学习的方法之一。

  课堂上提问问题时由简单递进,并且结合学生的学情给予部分提示,回答上来了后就要夸奖学生,回答不出来也要表示理解和鼓励。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的最佳场所。因为在讲课时,老师和学生能够及时的交流来引导学生获得成就感。此时学习情况不好的学生回答出一个问题,会让他对学习的兴趣大增。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回答出问题就是有一个坚持学习的理由。所以,回答不出问题就尤其重要,首先肯定不能责骂批评,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一点提示,如果还是回答不出来告诉全班同学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的表示理解,并给予鼓励的眼神。

  仅仅是课堂上的提问是不够的。现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最能表现出他们学习效果的就是是否会做题了。平时学生的题已经够多了,这么多的题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抗。作为“专业”的老师,可以给学生简练出能够提升学生成就感的题。比如,进行实验探究题的专题训练,重复的实验探究题型,伴随着老师的引导,提高能力的同时,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会做的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学习上的自我认同,帮助学生拥有自信阳光快乐的校园生活。

教学心得体会10

  一、导入

  第一张pp内容:汉字的演变

  第一张ppt解说词: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算起,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二、新授

  第二张ppt内容:甲骨文是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因为是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其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笔画细瘦,自行大小不一。甲骨文“王”“子”的写法。

  第二张ppt解说词:这是甲骨文的“月”字,因文字刻在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所以叫甲骨文。大家都知道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像眉毛,因此甲骨文的月字,既不是新月也不是圆月,而是用半个月亮代表“月”字,甲骨文就是“一弯皓月悬中天”的形象。

  第三张ppt内容: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上面的文字,其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第三张ppt解说词: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两种形式。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特点是: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宰相李斯负责创制的,其特点:一是字体方正,二是笔画平直,三是结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

  隶书是战国以后汉字演变过程中以点画结构逐渐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秦隶又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八分书)。隶书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并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等笔画特点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第四张ppt内容:隶书在秦朝因流行于当时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篆书“月”。

  第四张ppt解说词:到了秦朝,统一了文字,小篆对笔画进行了调整,篆书一般书写于竹简和帛布上,字体看上去流畅而又形象。“月”字就变得不像月亮了。而隶书呢?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因此称之为隶书。它扁平方正。

  第五张ppt内容: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第五张ppt解说词:到了汉末,出现了楷书、草书和行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特点是结构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唐人张旭所创的一种字体--草书,特点是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

  三、总结

  第六张ppt内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第六张ppt解说词: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汉字,由繁到简,逐步规范,汉字不仅传承中华文明,还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丰富中华文明的的内涵。汉字又是世

  教学心得体会13

  x月x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分管副校长xx组织我们八年级全体教师召开视频会,围绕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教学,怎样让学生们学的更好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老师们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让学生在网上学习方面学的更好。

  我任教的7,8班两个班的英语课程,两个班的班主任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家长配合很到位,及时督促。

  我每天在xx上和学生一起听课,课下和学生讨论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按照学校和x校长要求,让学生们备好笔记本、作文本、练习本等,作业量适当,突出重点。把每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整合后发给学生,要求其掌握。精选,设计作业,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xx群里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提交作业,不会的可以私聊老师,共性问题发群里一起解决。

  星期天或每个单元学完后还会给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及时反映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利导督促。每次作业都会认真批改并给学生写一些鼓励批语,鼓励他们继续认真听课学习,碰到好的作业就评为优秀并分享到群里去激励其他同学。对于学生们做的题看过总结后对错题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解析,并发给学生们。每天还规定晨读任务,让学生进行打卡。并搜寻了“学生点读”让学生收藏,帮助学生更好的朗读课文。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和学生们跟着优秀的授课老师也学到了很多,感谢每位授课老师的精彩授课!

教学心得体会11

  时间关系,没有说完,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谈跟感受相关的内容。

  我们一再强调感受的精细化,那么,到底如何获得精细化的感受呢?对于这个问题,张颂老师引用了袁守定的话说:“文章之道,遭际兴会,抒发灵性,生于临文之顷者也,然需平日参经馈史,霍然有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这一段话是说积累,但是积累什么并没有提到。此外,仅仅是积累也是不够的。除了积累之外,我们还需要形成一种意识,或者说养成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就是朗读中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人人都有,比如说,我现在问你小时候家里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的父母长什么样子?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头脑当中出现的一定是画面而不是文字,这就已经在启动自己的形象思维了。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形象思维是特指有声语言二度创作时的形象思维。这种形象思维的特点是与作家写作时的形象思维方向正好相反。写作时的形象思维是从形象到文字,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作被人比喻为诗中有画,就是说透过文字能看到后面的形象,而朗读朗诵时的形象思维是从文字到形象,再从形象到声音。但是,恰恰因为朗读朗诵是二度创作,而且文字本身就具有音声性,所以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了见字出声。即使长大之后学习了一些朗读朗诵的技巧,也往往是在声音的形式上下功夫,或者只是把文字同声音形式关联起来。比如,我经常在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稿件上看到很多符号,有的是文字写着快、慢、高、低,有的是箭头,向上或者向下。当他们拿着稿件开始朗读的时候,看到的只有眼前的符号和文字上的箭头,忘记应该在文字背后看到丰富多彩,变幻多端的大千世界。

  所以,感受的第一步就是要形成一种从读到看的意识。这里的读当然是说读文字,看则是代指所有的感受类型。不仅有视觉感受,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觉、空间觉等等。上述这些都是通常所说的形象感受,另外一大类则是逻辑感受。像是并列、递进、转折、总括等等。

  《朗读学》第六章里讲朗读者由作品的文字语言中感受到形象,可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也可以感知时间发展,空间移动、事物运动,这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

  仅仅有了感受的意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有感受的能力。上周六我在分享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也就是《春》当中的一段话:“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事后有朋友在群里问,园子与田野怎么区分?这其实就是一个“看”和“看到”的问题。“看”只是个过程,看了一眼,得到的只有模糊的轮廓,而看到不一样,不仅有过程,还要有结果,不仅有结果,还要有反应。不仅看到轮廓,更要看到细节,不仅看到相似,更要看到特征,不仅要看到静止,更要看到运动。就上面那句话为例,园子里和田野里,粗粗地看,非常接近,都是绿色的,都是眼光所及的范围。但是仔细研究一下,你会发现,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是朗读者为中心,园子是近的,田野是远的;园子是小的,田野是大的;园子有界限,可能还有围栏,田野则是开阔广阔的。如果细细分辨下去,这样的差别还能找出很多很多。试想,一个人站在自己家门口,先看到自家园地的景象,再抬起头往远处看,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那岂不是非常的兴奋?于是,那个“瞧”字就不会只是静态的看一眼,而是充满了生活激情的,跳跃式的张望。有了这种感受,“瞧”字的声音方式就变成了一种弹发式的感觉。

  说到这里呢,我想再谈一点感受与声音匹配的`问题。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建立了感受之后,还得用自己的声音把感受描绘出来。这里涉及到一个声音弹性的问题。声音弹性,也就是声音的可塑性,它是指朗读者的声音与他运动着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匹配,或者说是声音对运动变化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虚实、明暗、高低、大小、收放等等方面的对比呈现能力。通常来说,声音的弹性都是通过复合对比的方式来呈现。比如说有高就会有低,有明也会有暗。获得声音弹性的基本方法有这样几句口诀,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情感体验是基础,气息变化是桥梁,发声能力是条件,从情到声是途径。

教学心得体会12

  一、课堂上的兴趣。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可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然而,兴趣主要中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相关。也就是说,兴趣关乎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满足。一个人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与认知水平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便不会对它产生情感,也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我们认为,兴趣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浓厚的好奇心;二、明确的目标;三、同伴的合作。要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便应该做到这三点。教师抽丝剥茧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饶有趣味的实例,配合以优美的语言艺术,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总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有赖于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活动。教师单方面的“满堂灌”,片面地追求“一言堂”的效率,无疑会扼杀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能培养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便成功了一大半。

  二、课堂后的乐趣。

  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兴趣,学生便能在课后自觉地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汉语里,有句成语叫“乐此不疲”,意思是说:做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就不会感觉疲惫和劳累,做事的效率也会成倍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若有乐趣,便会极大地巩固、拓展和加深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没有乐此不疲的体验,人生便会失去很多幸福和快乐。要想让学生的人生更有意义,教师便应该让学生得到更多、更长、更深层次的人生乐趣。对知识的探索若能成为学生在课后的乐趣,会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求知欲,而炽热的求知欲却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生活中的情趣。

  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可能会去公园。公园最美的地方,不是花海树林,也不是荷塘幽径,而是我们都不在意的地方——亭子。亭子的谐音是“停”,即“人亭”。亭子是想告诉我们,人生中不一定得拼命赶路,要懂得停下匆匆脚步,去品味和感受生活。我们伫立在亭中,或骋目望远,或拍栏吟诵,或小憩谈笑,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

  说到从容,朱光潜讲过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上,在一条路的沿线,有着非常美丽的风景。路边有一个牌子提示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人生路上的风景,需要我们用闲情去慢慢欣赏。那些懂得欣赏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品味的人。

  “忙”字,心的偏旁,加上一个亡。简单地说,就是“心亡”。庄子说:“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就是说,大智需有闲情和情趣,小智只是成天忙碌。爱因斯坦在紧张地思考之余,最喜欢拉小提琴,从中找到了闲适和情趣。毫不夸张地讲,小提琴也为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作出了贡献。或者说,爱因斯坦是把他的伟大发现从小提琴中“拉”出来的。

  学生能执着地追求真理,这固然很好。然而,用生活情趣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反过来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只能读死书或得分数的“单面人”,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求真精神,懂得学习方法,会享受闲情体验生活情趣的“全人”。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我看来,一个有渊博知识,有文化内涵和懂得生活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幸福而和谐的人。

教学心得体会13

  虽然教龄超过20年,但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老的经验并不一定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我还在不断的摸索,仅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大家都知道,每一节课前,我们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面对重点班,普通班两个层次的学生,每节课都要根据课本内容以及高考考点要求,搜索各种资料和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等等,但是真正想做好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每一节课前我都会把上课的流程再过一遍,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哪个地方练习,出什么样的习题。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去学。知识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教给学生,他们接受起来才更容易,才更愿意去学,而后者也是我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比如说哪个地方需要我讲,哪个地方需要学生讨论交流,还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什么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考虑周到。只有自己条理清晰了,准备充分了,上课才有底气,才能灵活处理随机的一些问题。

  二、严抓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要成绩,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当教材内容较简单时,我会让学生自已看书自学,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对重点内容通过问题设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针对知识的应用,选编好例习题,尽量让学生板演,暴露出学生易错的地方,通过师生讨论、点评、纠正学生的认知;如果是一些新题型、新方法,我会给学生做好示范,再安排对应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反复练习,同时在学生板演中强调解题规范,教学中给学生培养一种意识,通过规范训练,保证会做的题考试得满分。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课上要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每一章节知识、题型和方法是有限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和学生一起归纳本章节内的题型和思想方法,要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通过作业发现问题,着眼细节,有效落实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数学学习,作业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我批改作业时都是把对的和错的分开,错的单独发下去改错,然后再收上来批改,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错点,再反复练习。个别学生我就单独找他来,让学生自己说错误原因,对他进行当面指导。批阅数学练习册,我利用晚上的自习辅导时间,给学生面对面的批阅,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我会在上课时特别强调,并集中讲评。

  四、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节课的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

  总之,在教学中我也还在不断的摸索,就是做细、做实教学常规,同时我还需要不断学习,还需要各位同仁的帮助。

教学心得体会14

  在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总之,我会努力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教学心得体会15

  最近老师们都在写的黑板字,联系实际,我不由想到了耳闻目睹的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目前孩子的写字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幼儿园的孩子在手肌无力的情况下吃力地写字;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各种生理功能还不支持的情况下进入了艰难的写字状态;三四年级的孩子埋在各种名目数量繁多的作业堆里……孩子近视的多了,小小年纪心脏病发作的多了……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由于孩子没有正确的写字姿势、读书姿势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感叹之余,该如何引导孩子写好字呢?我想,至少我在引导自己的孩子写好字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给孩子讲解写好字的意义及好处。

  俗话说,字若其人,字若其心,字若其性。一个人的字迹可以反映一个人学习、求知的情感态度,可以反映其审美观。同时,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因此,孩子必须从小养成正确的良好的写字习惯。

  其次,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由于孩子小,还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老师或者家长需要及时给以指导。可能有些孩子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不良的习惯,这更需要我们帮助其纠正过来,必要时强行规范。一种良好的习惯往往需要经过二十一天才能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下很大的功夫才行。

  第三,帮助孩子掌握写字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说,在孩子写字之前,要告诉孩子正确的笔顺、如何运笔、如何排版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孩子写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于孩子出现的同一种错误,多记录,多注意,及时发现,及早解决。

  第四,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孩子在作业或写字的同时,自己在一旁练习写,甚至和孩子一同写,写同样的字,写同样的作业,和孩子比赛看谁坐的端,写的好,给孩子提供进步的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成长的空间,激励孩子进步。

  第五,定期进行写字比赛(展评)。

  在孩子看到自己进步的同时,收集孩子一段时期以来的作业或是全家人定期组织写字比赛(展评),让孩子当评委,让孩子勾画出写得漂亮的字,让孩子打分,这样既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又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家长同时给每个人写得字进行讲解,好在哪儿,不足之处在哪里,这样可以进步的更快。

  这是我本人的一点儿粗浅之见,有待于进一步实施。现在经过观察才突然发现,我家孩子的写字习惯特别不好,双眼都近视0。8。我想我会坚持的。

【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1-20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01-05

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02-18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通用6篇)10-31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通用8篇)10-29

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11-24

小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通用6篇)10-27

教学心得体会08-06

教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5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