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一则作文

时间:2023-06-09 12:47:14 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的日记一则作文汇编9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记一则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日记一则作文汇编9篇

日记一则作文 篇1

  “又是大清洁的日子,来我们开始打扫吧!”我们跟随母亲开始打扫。

  “噗嗒嗒噗。”

  一本我从未见过的书粘着大片灰尘从父亲简陋的橱窗里掉下来,伴随着的是一阵淡黄色的波动,好像它从问世以来,就带来巨大的震撼。

  “别碰它……”我捂着口鼻,不听从母亲的劝解,拾起那本书,擦掉它表面的风霜,它才露出蓝色的面容。

  它吸引了我,在打扫完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它,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尽管我知道:未经允许私读他人私人物品是违法的。

  我看完了。这是本日记,它让我感触良多。作者是位聋哑人。全书最关键的部分是作者遇到女主人公和以后的故事。

  而女主人公是位盲人。

  那天作者公在上学的路上走着,遇到一个攒着拐杖的在新修的路口徘徊。“我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可我的腿好不给力,迈了数十步才到。我冷静地抬起少女的竹竿,不让她感受到异样,引导着她过马路,才想起她是盲女。‘呵,这也真是悲哀。难道世上只剩下一个人能帮助一个盲人了吗?更别说是个聋哑人,’身边的车鸣,女孩的言语,急刹车的摩擦声,我全都听不见。竹竿的另一端传来阵阵颤抖,多半是担心我是骗子吧。忽然好伤心,却又不流泪,多半是习惯了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者陪伴盲女走过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尽管盲女已对那条路再熟悉不过了。

  那盲女每天好像都在与作者聊天,每天都有着不同的心情。盲女开始以拉小提琴来报答作者。路边飘荡着悠扬的琴声,盈溢着说不出的味道。作者每次都回以一片掌声。

  作者要搬走了,拜托他的伙伴们一个轮一个地扶盲女。

  就是这么一个聋哑人,帮着一个盲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那些拥有最少的人往往能给予你最多。”为什么?为什么天底下那些幸运的人,大多数都没有对那些不幸的人给予关爱?反而是那些不幸的.人满怀爱心?我想到了《老王》,老王死前送出最后一点的爱心;《阿长和山海经》,阿长的质朴善良;《蜡烛》,老妇人的慈爱……

  我毫无目的的走到街上,忍不住泪想了很多:在被金钱、名利、地位、欲望绑架下,人们终会失去爱心,我到底该怎么做?是该随波逐流,对善恶视而不见,还是…汽车的频繁鸣笛打断了我的思绪——一个老妇人正搀着拐杖想过马路,却被川流不息的车辆阻挡住了去路。

  情景再现,我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就像那本旧日记里那一则一样。

日记一则作文 篇2

  今天下午,艳阳高照我踏着沉重的脚步回家去。我汗如雨下,衣服几乎湿透了。忽然,耳际传来“碰”的巨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循声望,进入眼帘的是一名被车撞倒而正躺在血泊中的.小男孩。他血淋林的样子,令人惨不忍睹。惹祸的司机已逃之夭夭了。

  我顿时被突如其来的事件吓得目瞪口呆,脸青唇白。当时,那儿有不少围观者。但他们都是袖手旁观。他们不但没对小男孩伸出暖手,反而在那儿窃窃私语,比手画脚。谁然如此,时间仍然有温情。一名年轻人火速地拔电联络医院和警方。令一名年轻人则帮小男孩检查伤势。由于小男孩伤势严重,他们始终不敢移动他。

  目击者说当时小男孩并没有注意自己的安全,一心只想越过车水马龙的车辆。那时,小男孩毫无察觉飞施而来的车辆,就被一辆风驰电掣的桥车撞到了。那位司机竟然逃之夭夭,不顾小孩的死活。围观者听了,不断指责那司机。我心中也认为他怎么那么没天良啊!

  这时,救护人员和警察都来到现场。救护人员小心翼翼地用担架将伤势严重的小男孩抬上救护车,再迅速地将他送到医院去。警察正忙着维持次序。有一位警察则跟目击者录取口供。我深深地祝福小男孩早日康复。

  渐渐地,人群散去。但我的心情难以平复。所谓“马路如虎口”。我们越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因为小心使得万年船。

日记一则作文 篇3

  暑假到了,我和妈妈去爷爷家玩,我本以为家里还是那几棵树,没啥好玩的,可今年变了。院子里绿树成荫,到处瓜果飘香。向日葵向我招手,石榴也露出了淡淡的笑脸,无花果含苞待放,枣树上也结满了果实。菜园里也硕果累累,又肥又大,紫的茄子,绿的黄瓜,长长的豆角......

  第二天,我和爷爷骑着自行车到地里干活。我骑着车飞驰在田间的`小道上,含着露水.果香的空气漫在空中,使我陶醉。到了玉米地里,我和爷爷开始拔草,爷爷铲大块,我铲小块,我们分工很恰当,干得好快乐。

  晚上,我们在被太阳烤过的房顶上乘凉、做游戏、数星星......玩累了,才躺在温热的凉席上数星星,他说他找到了北斗星,我说我找到了勺子星......好多好多的星星啊!我们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知不觉我们已进入梦乡。

  在爷爷家我感受到了农忙时的辛劳,也感受到了农闲时的快乐。那里看不到城市匆忙的脚步,也感觉不到学习时的辛苦,悠然自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日记一则作文 篇4

  今天我们讲一位小朋友的日记,先来看妈妈的感言:

  妈妈感言:很幸运,在女儿刚上一年级时就有缘接触到功夫作文。去年国庆节买了《作文,多大点事儿》后,跟着就进群学习。在群里不仅知道了阅读、分析、写作、赏文原来是同一回事,还学到了浅显易懂的国学经典,更学到了如何亲子教育。按非常老师说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先和女儿在语文书上找六根六尘和对称。大半年后,女儿对六根六尘和四个对称已经很熟悉了,我再跟她讲“头身脚”,她也明白了。现在女儿只是对“帽衣鞋”还不是很清楚,总是不会套鞋。不过我们不急,正如非常老师说的:一天一点进步,还怕以后写不好、学不好吗?

  这个学期女儿获得了学校现场写话比赛一等奖,遗憾的是作文没发回来。女儿说也让非常老师看一看、评一评她写的东西,所以我就选了几篇她写的日记发到【妈妈晒】。最后一篇有引导,其他都是女儿独立完成的。在这里,十分感谢非常老师和各位转播,没有你们辛勤的付出,就没有我们大家的收获。我是25群的广州君妈。

  我们先就妈妈的感言来讲几点:

  第一点,妈妈的坚持。这位妈妈是25群的妈妈,在群里听课差不多一年了,但现在这位妈妈还在坚持着。前两天在语音课堂,还看到了这位妈妈的积极发言,很欣赏这位妈妈制心一处的心态。只要“制心一处”,那就“无事不办”。

  《中庸》里讲过一个道理:人的智商各有不同。有的人“生而知之”,有的人“学而知之”,有的人“困而知之”,但智商不是最后取得成功的因素。“生而知之”的人是“安而行之”,“学而知之”的人是“利而行之”,“困而知之”的人是“勉强而行之”。但无论是如何的“知之”,也无论是如何的“行之”,只要坚持“及其成功,一也”,最后都能获得成功。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困而知之”的,少部分的人是“学而知之”的,“生而知之”的人还没见过。因此,“安而行之”的人没见过,“利而行之”的人属于少部分,“勉强而行之”的人属于大部分。需要提醒的是,更大一部分的人,是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冲动型选手,不能制心一处,就谈不上有所成就。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道理。

  第二点,妈妈在感言中深刻体会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道理。《道德经》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下子吃成大胖子必定很难,但每天三餐正常吃,就容易许多;欲上西天,必定很难,但如若坚持吃斋念佛,必定也易。所以,这位妈妈在辅导小朋友写作文的过程中,心态平和、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踏踏实实、一板一眼,这样的学习态度必定会有大回报。

  第三点,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孩子消化不了的情况怎么办?这位妈妈做得很好,每天浇水,静等花开。在《礼记》中,有一篇很好的关于教育的文章,叫《学记》。《学记》里面有一句话: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简单的意思是:如果小朋友心里有疑难,而没有能力表达,说不出困惑在哪里,那老师就要加以指点、加以引导,本着一份耐心、一份信心去“陪育”。如果经由老师指点后,学生仍不明白、难以领会,那就暂时放弃,以待将来。

  现实中,我们的`小朋友在学校里一周一小考、一月一中考、一季一大考,就是通过考试来验证小朋友的收获。然而,其效果往往是用考试的方法,证明了绝大部分孩子是笨蛋。学校里这样证明,回到家里也同样在证明。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恨不得今天“我”讲的,小朋友马上就消化;今天“我”教的,明天立马能用;今天“我”灌的,恨不得小朋友马上吐出来。对比《学记》的告诫,我们应该警醒、深思。每个孩子的根器不同、见识不同、认知不同,怎么能要求一顿饭吃了就见胖;一粒药,吃了就见效;一次运动,跑了就见长呢?那就不叫一顿饭,该叫“一顿灵”;也不叫一粒药,该叫“一粒灵”;也不能叫一次运动,该叫“一跑灵”。岂不知这个世界上,一招鲜、一贴灵、一夜富的事情并不多见,勤而行之最终成就的人却不少。

  所以,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下妈妈的感言,透过这位妈妈的文字,我们不仅要读到辅导孩子的心态、技巧,更要读到这位妈妈文字中平和、安静的心。

  《大学》里也是这样告诫我们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简单的意思是说目标,有了目标,就要定下神;定下神,才能静下心;静下心,才能安下身;安下身,再来思虑,这样的思虑才会有收获。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有耐心、会坚持,才能达到目标;再简单来讲,便是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我们这个群目前将近三万人,大部分妈妈也不能做到“今天听了,明天就消化”。说句玩笑话,如果我们失去耐心,要求大家“今天吃,明天胖”、“今天学,明天会”,那我们早就被气死无数回了。所以,我们还是本着有如初心的态度,坚持讲、耐心讲,也是每天浇水,静等群里的每位妈妈红花、白花、李花、桃花、杂七杂八花——开。

  下面我们开始讲正文。

  3月2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被一些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哇,多么好听,我惊喜地叫了起来,鸟声就像一个充满感情温暖语气的小闹钟,让我深深感动。当我打开窗时,两只小鸟已经在那儿跳起了感人的舞蹈。中午,一只小鸟飞到了我家阳台上唱起了欢快的歌儿。看到这一切,我想起了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从本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小作文大道理。字数虽然不多,但写得别有趣味。比如声法的运用——我就被一些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哇,多么好听,我惊喜地叫了起来;比如意法的运用——鸟声就像一个充满感情温暖语气的小闹钟,让我深深感动。当我打开窗时,两只小鸟已经在那儿跳起了感人的舞蹈;比如引经据典的运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比如对称的运用——分别写到了早晨的鸟叫,中午的鸟“跳”。以时间为顺序,或者讲以时间为参照分别写了一天的鸟,这只“鸟”就写得十分丰满了。

  那么,我们可以从小作者的原文中发现一些亮点,把这些亮点扩大,可以试着这样写:

  3月24日 星期六 晴

  早上,天还没亮,“叽叽啾啾”、“叽叽啾啾”,我被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哇!”,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多么好听,鸟声好清爽、好温暖啊!打开窗,看到两只小鸟,在树梢上跳着轻快的舞蹈呢!

  中午,有一只小鸟飞到了我家阳台上展开嘹亮的歌喉,独唱欢快的歌呢!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两句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晚上,这些小鸟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呢?真希望这些小鸟,能度过一个平安的夜啊!

  在点评文中,我们把小作者原文中——我就被一些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增加了声法,把声音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我们要提醒小朋友,要言之有声。文字是有声音的,有了声音的文字才会更加立体、形象。第二句原文中——鸟声就像一个充满感情温暖语气的小闹钟,让我深深感动。确实写得很棒,这是一个意法的运用。有的妈妈也提出这一句写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特意地去修改,并不是说小朋友写得不好,而是换个角度、换个技法让大家体会其中的区别。

  语言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但小朋友在这里提到了“温暖”,实质是一个通感的技法。比如,我们会讲:妈妈的笑很甜。这个“甜”字也是通感的运用,因为“笑”本身是不会甜的。同样,我们会讲:爸爸的棋下得很臭。这个“臭”也是一个通感的运用,因为棋是不会下“臭”的。我们之所以略有改动,变成:“哇!”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多么好听,鸟声好清爽、好温暖啊!——其用意是让大家体会一下通感。“清爽”与“温暖”,本身是人的触觉系统的感受,而我们把这个触觉的感受挪到声音上来,便有了另一番趣味。关于通感的运用,可以参考《提高篇》第三章,这种技法一点也不少见,比比皆是,大家慢慢体会。

  在原文中小朋友写到了早上与中午的鸟,为了让大家体会到对称,让文章更加丰满、更加有条理,我们就刻意地加入了晚上。早上,有两只鸟在树上;中午,有一只鸟在阳台上;晚上,小鸟们会在哪呢?以时间为参照来写鸟,就会多一种思路。特别是小朋友引用的诗,启发了我们,所以就不妨多启发一下,于是才有了——今晚会不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呢?。

  另外,还有一个思路也可以去体会:那就是早上的听,中午的看,晚上的想。如此的对称,如此的思维,也可以把鸟写得丰满立体。

日记一则作文 篇5

  你昨晚上过夜班,回到家里倒头就睡。大概下午5点多钟的时候醒来了,推门出去看见外面有过下雨的痕迹,太阳很好,晒场边的槐树绿叶上映照出慈祥般的太阳斜辉。最近工作很忙,忽忆起今日该是大多数人的国庆假期,联想自身是应该出去走走了。于是,我到了我比较陌生的一个地方——那是我两年前去过的地方,说是去过不过是与那里擦肩而过,远远地望见过而已,直觉告诉我那个地方应该不错。

  到了目的地,眼前所见的是周围的居民没有了,由于要搞开发房子全都被拆了只剩下破砖烂瓦。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心情,相反反而更加清净了,余得专而视焉。

  向着公路里面向后面的小山走去,地面多石头,上面长着绿油油的小草和某些苔藓类植物,浸着些许水分看上去格地舒心。清新的空气混杂着芳草的清香沁人心脾。闭上眼深深的迷醉……到了后山顶前面是断崖,如深深的“峡谷”,风猎猎地吹,余独伫立在悬崖上看着远方的山与云争相攀高想要占领天上宫阙。周围很宁静,只有疯长的茅草和裸露的岩石,从远处的天边传来了鸟叫声,脚下的石头很干净。轻轻躺下,静静地享受这下午美好时光。我在想如果能就这样静静地一直下去该多好,忆起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竟然有了些向往隐士的生活。可现实……

  收回思绪,太阳快下山了,带着这里的记忆和着清风,余晖伴我回家。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感情色彩,但是一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因此,写这一类文章在下笔之前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及顺序。比如,同是写登山,如果是为了表达“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美好的顶峰”这一文题,文章就应突出山路之险,困难之大,意志之坚及登峰后“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如果是为了抒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则应重点描绘景色之美,抒写感情之真。对文章中情与景的关系的处理,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写景的同时叙写作者的感受,即所谓借景抒情,借景言理;二是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这叫做寓情于景。日本散文家德富芦花先生的《晨霜》属于第一种情况,文中不仅描绘了晨霜清凛、洁净的特征,而且在开头和结尾直接抒发了爱霜之情。朱自清先生的《春》则不同,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春光、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日记一则作文 篇6

  六年了,当初的空白纸张已被时光浅浅勾勒出大大小小的人与物,在每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苏醒,倾听我笔尖流泻出的“沙沙”诉说。我依稀记得,明月相伴的夜晚,往事重演,眼眶的温度渐渐模糊了视线,渲染了笔墨,回到了从前。

  20xx年6月30日,星期天,天气阴,我小学毕业了。看着当初稚嫩的字迹,抚摩着微皱的米黄纸张,心中泛起了一丝说不出的惆怅。当时的我就算再怎么没心没肺,也不会忘了锁住我六年的那一天。

  “我轻轻放下话筒,留下了最后的一张手稿和一段播音,回到教室后,我竟有些手足无措。早已习惯了师长在广播里的长篇大论,我的'毕业感想也不会有人在听。看着同学们三五围成一团,交谈甚欢。我宁肯头也不回地走掉。”当时的我倔犟好强却又感性怀旧,不明白为何在彼此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不舍,搞得像我的脸色凝重是一种自作多情。

  “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如水。最后,有些人直接头也不回地就走了,走得很轻松,像个过客。”看到这里,我不禁苦笑,都说年少轻狂,别人如此。可那时的我究竟是以怎样的心态写下别人的轻狂的?我突然很想拥抱一下那年的我,对她说:“你要是也轻狂就好了,至少会快乐很多。”

  “终于,我也离开了。虽然是最后一个,但我也把自己的那份多情毫无保留地带走了,顺手关个门,习惯而已。”此时,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我瞥见了纸上随手涂鸦的一棵玉兰树,一切又开始流动,黑白的画面开始丰富,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一天。

  关上门后,大家各奔东西。我望着众人渐渐消失的背影,开始踱步往回走。没有人知道之后我去了哪儿,其实一开始的我也不知道。知道我闻见了淡淡的玉兰香,一抬头,便是满树的玉兰花。中部教学楼前的一排玉兰树陪伴了我整整三年,潜意识里竟也是舍不得他们的。我坐在树下的大石头上,回想着六年的时光,心中是满满的眷恋与不舍。于是唱道:“桃李香,竞芬芳,卯酉是家乡......”那天阳光正好,玉兰格外香。

  缓缓合上日记本,嘴角不禁勾勒起欣慰的笑意。很久都没有回去了,如果我回到了那里,玉兰花应该已经盛开了。

日记一则作文 篇7

  我今天读了《背影》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把他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细,他用很简单的语言写出了深刻的感情。

  我现时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地为自己操劳,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受,以前我根本没有这么想过。父母帮我讲题我却满不在乎,父母生气我却幸灾乐祸,今天我为此事触动很深。突然,我想到一件事:远在外地的爸爸在做什么?

日记一则作文 篇8

  20xx年2月15日 星期日 睛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突然,一条触目惊心的消息映入我的眼帘:海宁发生了一场火灾,40位聚在一起搞迷信活动的老人被大火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常听我家的太婆(爸爸的奶奶)说,多拜神佛会对自己有帮助,神佛会帮人们消灾,会帮人们赚钱,还会帮我们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呢!咦,这40位老太太不都是忠诚于神佛的人吗?那她们为什么会被大火烧死了呢?这“伟大”的神佛怎么不救救她们呢?我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一旁的爸爸、妈妈。爸爸告诉我,太婆的想法都是迷信思想在作怪!人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相信科学,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是呀,如果葬身于火海中的40位老太太没有这种迷信的思想,现在的她们可能正在家里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可现在的她们却被迷信送上了死亡路,多惨呀!对,我现在已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我得用科学的知识向太婆宣传迷信的坏处!

  “走!”我拉起爸爸、妈妈,向太婆家奔去……

日记一则作文 篇9

  今天,可真是算倒霉到家啦!想知道原因吗?请听我慢慢道来——

  我本来是要和奶奶、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的。我们刚出门,妈妈把大门关了之后,奶奶就大叫道:“啊!我忘记带钥匙了!”这句话把我和妈妈都震住了。我喃喃地说:“早知道我就不出门了……”可现在怎么办呢?只能等爷爷回来,可是他现在去山上打水了。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没关系,等我们买完菜回来,爷爷就回家了。”

  可买完菜回来,爷爷还是没回家。我们只能先进邻居家,因为我们家的'阳台和邻居家的阳台是相通的,从邻居家的阳台过去再把我们家的大门打开。

  我们终于回到了家。差不多两个小时后,爷爷才打水回来。反正事情的结尾还是让我松了一口气。

【日记一则作文】相关文章:

一则旧日记08-25

小学日记一则08-31

日记一则范文12-18

日记一则作文3篇03-13

【精选】日记一则作文4篇03-16

日记一则650字09-28

【精华】日记一则作文5篇02-26

实用的日记一则作文四篇05-19

【精华】日记一则作文四篇03-22

【必备】日记一则作文三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