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散文随笔

时间:2022-02-10 13:07:17 散文 我要投稿

清明的散文随笔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的散文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的散文随笔

清明的散文随笔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俗话说:“谷雨难得雨,清明难得清(晴)。”我们这里的民俗一般是不在清明节这天扫墓的,因为清明节这天阴天居多。民俗认为阴天上坟,烧化的冥币是假的,在那个世界的亲人是得不到的。所以,我们兄妹习惯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给父母扫墓。

  其实,清明节扫墓不过是纪念的一种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父母的恩情化作心中永久的怀念!

  在50华里外的一个小村。村西头有一片老树林。说老树林,是因为那片树林已经栽种好多年了,还是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栽的,柳树居多,杨树很少。我小的时候,树木虽然不怎么高大,但是却葱郁茂密。树林中的草长得很高,秋雨连绵的时候草地上到处是各种各样的蘑菇,母亲常常领着我采蘑菇。那才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呢!采回来的蘑菇被母亲择干净,晾晒风干,都收在父亲做的纸笸箩中,等到过年时当作最好的菜待客。

  因为没有人好好管理,现在的老树林,所剩的树木已经不多,稀疏地散落在荒沙坡上,荒沙坡仿佛一个脱发的老者,满面沧桑地站在西北风中,瑟缩着。当年栽树的老人们,很多已经作古,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母亲就长眠在这片老树林中!

  几株老柳树围成一圈,一堆黑黄的泥土高高的耸起,泥土下面,是我无尽的思念!十几年过去了,思念就像野草的种子,被泥土埋藏得越深,生长得就越茁壮!一年一年,种子越来越多,思念越来越浓!

  父母善良、勤劳、朴实、豁达,这些,我陆续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但是却总觉得没有把父母写好。尤其是父亲,在他山一样厚重的恩情里,我无法抹去对他聪明智慧的敬佩。

  我的童年是共和国最困难的日子,也是我家最困难的日子。为了把十个孩子抚养成人,父母熬尽了心血。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除了节省,还非常注重因陋就简、废物利用。

  在我四五岁以前,全家人必须靠吃野菜度日。夏秋时节,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挖野菜,稍微大一点的哥哥们放学后也要出去挖野菜。每日两餐野菜饽饽,都是母亲一个人择菜、洗菜、烫焯、攥干、剁碎的,劳动量非常大,因为母亲患有乳腺炎,胳膊用力过多就会抻着乳腺发炎,所以,为了减轻母亲的劳动强度,父亲制作了一种压菜的装置:用木板钉了一个有底无盖的(盖子是活动的)箱子,底部和四周用烧红的铁棍烙出很多小孔,再用一个形似长条板凳状的架子支着箱子,地下放上接水的盆子,把焯好的野菜洗净放进去,上面盖上活动的盖子,盖子上面再放上石块等重物,不用半天时间,菜里的水分就慢慢被压出来了。这个装置惹得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都羡慕母亲,嫁了一个心灵手巧、又知疼知热的丈夫。

  在老家几十年的岁月里,还有一种特制的器皿,一直被邻里称道。那也是父亲的发明。

  父亲虽然是农民,却博学多才,是个很讲究、很会生活的人。在贫穷的日子里,父亲也尽最大努力让一家人有一个整洁的环境居住。哥哥姐姐们读过的旧书本,父亲都保存下来,农闲的时候就拆开来,用米汤糊墙、糊棚,我们住的虽然是土屋,但是经过父亲收拾整理,却很干净温暖。等墙上和棚上糊的纸坏了、掉下来了,父亲会重新糊好,并把破烂的纸片收集起来,用一口大缸泡上。

  那些泡着的废纸片,经过一两个月的发酵,变成黏糊糊,然后,再经过父亲的巧妙加工,被压缩成各种各样的器皿:大小不一的盆、形状各异的箱子、高矮不同的笸箩,外面再用花纸裱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不小心掉在地上也不会像泥瓦盆那样易碎。可以用来盛放米面、晒干的冬菜、针线、旱烟碎叶等各种干爽的东西。有时,乡邻们来串门,看见这些小盆小笸箩的好看实用,会爱不释手,父亲就大方地送给他们一两件,在他们的赞扬声中,父亲收获的不仅是发明创造的喜悦,也有帮助别人的快乐。

  父母累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

  父亲喜欢吃甜食,但是在世的时候从未好好享受过;母亲爱吃水果,晚年的时候,虽然有条件吃,却因为牙齿不好,不能如愿。父母都喜欢喝茶,尤其喜欢滇红茶;父母也都吸烟,他们在世的时候总是自己栽种一些旱烟,叶子很大,用香蒿捂过,味道就很特别,这大概是他们自己发明的香烟制作法吧?所以,每年清明节祭奠父母,我都要买上些父母喜欢的食品饮品,其中有一样必不能忘记:甜姜片!记得冬天的夜里,父亲有时咳嗽,就嚼上一两片,他说,能止咳。其实,父亲平时也喜欢吃,只是因为没条件,所以,每次买来一点点,他都留着咳嗽时才吃。有时我们兄妹谁咳嗽了,父亲也给我们吃一两片。那又甜又辣的清爽感觉,我也喜欢。偶尔在梦里,我还会看见父母很高兴地吃着我带给他们的东西——我知道,那只是我的愿望:希望父母真的能收到儿女的心意!

  多少年过去了,那个压干苦菜汁水的笨重装置早已废弃,变成一堆烧柴,和那个远去的苦难岁月一起被燃烧成一种永恒的记忆;而那些盛放着苦涩日子里的亲情和快乐的纸器皿,也早已被各种各样美观精巧的塑料、陶瓷和玻璃等器皿所代替,但是父亲的善良美德和勤劳智慧,却化作我心中的一座丰碑,愈久弥高,无可替代!

  村西头那片老树林虽然越来越稀疏,但我心中却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因为有父母的恩情滋养着!

清明的散文随笔2

  不喜欢这个日子,总是勾起我无尽的思念!

  远在天堂的父亲,您也一定在把女儿想念吧。

  也许是这个日子越来越近了,我总是静静的一个人,想念您的音容笑貌!

  您和女儿心灵相通,是吗,我的父亲!

  昨夜您又来到女儿的梦中,满脸的笑容,轻轻地抚摸我的头发,时间仿佛回到了您生前的时光,我高兴地叫您,您不出声,我摇着您的胳膊大声喊:爸,你干嘛不理我?我是您的老姑娘!醒来,看窗前已是黯淡了的月光,被泪水打湿了的双眼。天快亮了吧,睡意全无,就那么看着无边的夜色,直到天亮!

  父亲,我想您了!

  您是最疼我的。

  自父亲走后,我常常会梦见他,梦里的父亲总是不说话,就那么笑呵呵的看着我,满脸的慈爱,满眼的牵挂!

  传说人去世以后,都要喝孟婆汤的,喝下去,从此就忘了前尘过往。

  父亲一定是拒绝了孟婆汤的!

  他怕喝了就忘了他的女儿,他怕看不到他的爱女健康幸福,他不放心,所以常常来梦中看望他的女儿是否无恙!

  我的父亲,我要把女儿对您的想念写成信笺,在您的坟上点燃,我相信,天堂的您一定看得见!我要和您倾诉女儿的心事,让您放下对不孝女的挂念!

  我把信纸上的泪痕风干,一展笑颜!您可看见?

  我告诫自己,以后关于您的文字,我要笑着书写。可是泪水,还是在笑容里泛滥!

  我的父亲,您走了多久,女儿就痛了多久,每每想起您,又何曾泪干?

  最疼我的您走了,女儿是怎样的努力乐观,只有我自己清楚!夕阳下,夜色里,对您的想念就会无边的蔓延。

  父亲,此刻,女儿又想起您走的那一天!

  您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女儿的脸上,直到闭上眼!

  您突然高举起的双手,不肯放下,我把手递到您的手上,您紧紧地握牢,才放下高举的手,我知您有太多的留恋,太多的牵绊!不愿放开不孝女的手,想把最后的余温留给我,从此后,冷了,累了,拿来取暖!

  您闭上了眼,两行清泪滑下您的脸颊,您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从此后,女儿就开始了心疼,开始了想念!

  父亲,天堂里冷不冷?

  女儿对您的思念,是否能为您取暖?

  父亲,天堂里可有辛苦劳烦?

  女儿一定好好的,这样,您是否会展开笑颜?

  父亲,天堂怎样,我不知道!人间的冷暖,女儿还在慢慢尝遍!您放心吧,我,是您的海燕,不会放弃飞翔,不会放弃蓝天。

  您可听见?

  我的父亲,不能再想了,今夜已是注定无眠!

清明的散文随笔3

  清明时节的雨,总是让这个春天,莫名渲染上一丝忧伤的气息。在去往公墓的山路上,看着路边一簇簇的小草,我所有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外婆健在时的那些快乐时光里。

  犹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去外婆家。外婆的家邻山,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那山上除了遍地的山花烂漫地开放着,更有许多小草葱葱郁郁地生长着。草丛中还有许多小蒜,它形如小葱,却带着一股特有的诱人香味,在那个贫苦的年代里,把小蒜洗净切碎,调入面粉搅匀,再煎成油饼一直是我相当喜欢的一种美食。应着这一份诱惑,每次去外婆家,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山挖小蒜。

  有一次,我骑着车子带着邻居小胖去外婆家,照例喊了声“外婆,我来了。”就奔向了山上。小胖在我后面担心地喊:“你干吗不让你外婆陪我们一块去?”我得意地一笑,说:“放心,马上她就会追来的。”果然不等我们挖了几棵小蒜,外婆已经喘着粗气跑到跟前来了。我和小胖相视而笑,外婆则嗔怪着骂:“你这孩子老不听话,这山上有老虎,你们就不知道害怕?”

  外婆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急急去找那些躲藏在草丛里的小蒜,就好像山上真有老虎,多呆一会就会把我们叼走似的。背着半篓子小蒜下山,山路弯弯斜斜的,外婆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小胖,还不时地用袖口给我们擦着额头的汗。

  再回到外婆家,我们便成了外婆的`小跟屁虫了,看着她洗小蒜,切断剁碎,再看着她拿出土鸡蛋,打碎,和到面粉中去,搅匀,我们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最后,外婆不等把油饼煎到金黄色,便用盘子盛好递给我们,一边叮嘱着“慢点吃”,一边看着我们笑。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晃又是几年,我开始去外地上学了,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很多次电话里,外婆总是不忘问我:还想吃小蒜油饼不?

  当听我肯定地回答说“想”的时候,外婆开始叹气,说:想吃怎么办呢?那么远,老不回来的,寄油饼也不合适呀?

  可是不久之后,我却收到了一个包裹,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听你说想吃小蒜,你外婆特意挖了许多,把那蒜头制成了泡菜……

  那片刻,我一下子眼睛湿润了,思念夹杂着幸福瞬间齐涌心头。这之后的好多年,我一直会收到这样的泡菜包裹;放假的时候,我会拣着小蒜葱郁的季节回去,陪着外婆一起上山挖小蒜,为的只是看到外婆那满足而欣慰的笑容。

  外婆去世的时候,刚巧是小蒜变枯的时节。家里的蒜头泡菜依然富足,外婆却走了,躺在那群山怀抱之中,观望着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听着我们的脚步声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清明的散文随笔4

  插青限塑令喊了几年了,也只见风声未闻雷动。原是城市公墓管的严些,可仍有不少塑料花摆放墓前。临近清明尾声,工商城管一下紧张起来,说是上面来了文件,不允许商店再出售了!一天巡逻好几次,本想借着这最后几天甩一甩货,也偃旗息鼓。据说那些大商家早已闻听风声待检查那天不得已在做生意的黄金时间关了门,损失不小。

  对国家的政策,老百姓一向是拥护的。近些年,雾霾现象日益严重,也让大家深受其害。塑料青的不易溶解,焚烧中产生的大量烟雾,也是空气质量下降的一个因素。(想起了不许焚烧秸秆,汽车尾气等等,国家治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还一方纯净的天空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是每个有良知的国人共同的心愿。可是为什么不从源头抓起?不从生产企业抓起?不从一开始就管治?所有的企业商家也都承担了损失,算不算为治霾做了微薄的贡献?!

  许多消费者乐意买塑料青,比起鲜菊花,一来价格便宜,二来色泽鲜艳好看。在我们这个地方,每年的清明插青都很隆重。一个家庭中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如若碰到家族亲人才去逝不足三年的,都叫插新青。风水先生定一个日期,全族的人都要赶过去。买的祭祀用品也隆重些。而且,买的青越好越有面子。若要度绝这种现象,除了国家严令禁止,更需要人们祭祀观念的转变吧。这是不是要“由繁入简”?清明如何寄托对已逝亲人的怀念?要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千百年来,人们已习惯在清明节给已逝亲人扫墓送花烧纸钱,就象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我们要怎样改变头脑中固有的观念俗成?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国家馨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老百姓要做的,大概就是要以一种怎样的文明祭祀方式去怀念祭奠已逝亲人?

  最后,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脑海:明年的菊花要以一种怎样傲娇的姿态站立?清明节这个节日的经济链条又该发生怎样的改变?

清明的散文随笔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亲爱的妈妈,你知道我们老家没有清明上坟的习惯,但在20xx年的这个节令,在老家处理完您的丧事回到家里,当我遇到难处理的事想问问妈妈时,才发现您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却在每年都会发酵 ,我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走出悲伤,却在五年后的今天仍然会热泪盈眶……亲爱的妈妈,您知道吗?由于女儿的任性,在您离开我后我才真正读懂了您。女儿那个悔呀!现在我只能对着这一方空间自说自话,对着你们两位的照片回忆我们家曾经的幸福……亲爱的妈妈,请您原谅女儿的任性:我以为看到您身体不好仍然勤劳不辍时发脾气是爱您,但我现在明白了,孝顺中的顺字有着更深刻的含义;我以为我忙碌着工作孩子病重的父亲没有时间陪您让您自己出去找人说话您不出去时我会发急是替您着想,可是我现在明白了您能留在家里看着我们说说笑笑是最大的满足;我以为等送走了病重的父亲我们兄弟姐妹们还有充足的时间陪你多出远门去看看你想到的地方还有的是机会,但当父亲去世后你的健康堤坝也轰然倒塌时我明白了,尽孝心是最不能等的;我以为将你们二老接到我家居住为你们养老就算是尽了报答你们当初养育之恩的心了,但在你们百年之后我才明白儿女们怎么做都还不上父母曾经的付出;我以为我的妈妈还很年轻能活到85岁,但我后来才知道您因父亲的重病带给我们麻烦是硬撑着不想给儿女们再增加负担;我以为我了解了妈妈的一切,可当您真正离我远去,我却发现我甚至没问过您年轻时曾有过的理想……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就一阵阵发痛,尽管您对很多人说有我这个女儿是您的福气,但我却知道,您有许多心愿我们都没来得及帮您做到,这是孩子们最大的不孝啊!

  亲爱的妈妈,很多时候我都会想起您:遇到困难时我会想您如何独自支撑家庭走过坎坷不凡的一生;遇到棘手问题难以处置时会想您给我们的人生教诲;遇到家人或者兄弟姊妹们有矛盾时会想您对家人和孩子们的大爱;遇到情绪低落时会想您的聪明能干和乐观;遇到老年人需要帮助时仿佛看到您就在我眼前……亲爱的妈妈,尽管老家在清明节不上坟,尽管您秉承着您一贯的作为轻易不来打搅我们连梦里都难和您见一面,但在我内心深处永远为您树立着一块丰碑,每年的清明时节,那坛拌了痛苦酿造的陈酒会发酵成越来越醇厚的思念,而您的德行,会在这思念中延续到永远!

清明的散文随笔6

  年复一年,今年的清明节又如期的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自己的事情。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大地复苏,欣欣向荣的气象。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又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寒食节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在民间俗称上坟。一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的习俗。另外还有蹴鞠(用脚踢的一种球)、拔河、斗鸡、插柳枝、打马球、荡秋千、放风筝等传统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食用凉东西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热身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时叫春游、探春、寻春等。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值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外出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暖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故人的悲情泪水,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目前,不仅我国很重视清明节,一些周边的国家也开始过清明,使它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地域性的节日。人们有理由相信,清明节民俗文化一定会长久的保留和传承下去。

清明的散文随笔7

  今天是乙未年的清明节,又到祭奠先祖的时候了。因为一些年来经常在外“打工”,以及其它原因,已有七、八年的清明节没有回老家祭奠先祖了。今年早已做好了清明节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计划,但因这几天一直阴雨不断,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只得放弃清明节的回家祭祖计划。

  之前的一些清明节,当没有回老家的时候,我往往会在驻地附近找个高昂之处,面对家乡的方向跪拜,再把几张冥钱,连同写的几句寄托哀思的文字一起点燃,了结思亲念祖的殷殷心事……如在福建、在陕北等地时,我都是这样办的。在渭南家中时,我多是上到渭南南塬之顶,站在塬边的最高、最佳处,面对家乡方向,跪拜在地,并点燃写着哀思的文字纸张。

  放弃了回家祭祖的计划,那就按常规去渭南南塬吧。但天公不作美,雨不停地下了几天。你看,前天和昨天,一会儿小雨,一会儿中雨,断断续续地下着,昨晚雨也没有停歇。

  今天早晨,我五点钟就起床了,电脑上显示的天气预报是“小雨”,我再拉开窗帘一看,天色阴沉沉的,楼下的地面湿漉漉的,窗口上方的遮雨篷不时地响着“嘀嗒—嘀嗒—”的声音,空中好像还零零星星地飘着细细的雨丝。这样的天气,上渭南南塬的打算恐怕又得“泡汤”了。如果上不了南塬,那就站在我的北屋窗前,面对家乡所在的方向祭奠吧。

  不到七点钟我开始准备早饭,边做着早饭,没有想到天色竟然慢慢地明亮起来。吃了早饭,到了八点半的时候,阴云退去了不少,一时半会不会有雨来临了。由于天还阴着,为了以防万一,我就拿起了一把雨伞,向着南塬的方向走去,准备仍按原计划上渭南南塬祭奠先祖。

  由于刚刚雨停,上塬路上有不少小的水坑,好在塬下的路面上铺有碎石,并不泥泞;塬坡的路面上虽然很湿,但因坡面较陡,且黄土层透水性较好、雨水下渗很快,所以路面并不滑脚。九点多钟,我就上到了塬顶。

  雨后塬面上的树木、小麦、油菜和草叶上都挂满了水珠,我在附近走了一会儿,鞋子和裤腿也被水打湿了。

  今天早晨听陕西广播电台预告说,今天九点半要在黄帝陵举行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盛大典礼,我一看手表,恰恰也到了九点半,于是也对着黄帝陵所在的西北方向,在心中祭拜祭拜我们的始祖黄帝……

  我为了响应文明祭祖的倡议,这次就免了点燃冥钱等的过往做法,只是虔诚地跪了下来,口中叨念着一个个的亲人。我先后叫着我最亲最爱和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亲、母亲、三舅、三妗子,说着对他们的思念之语,遥寄我的思念。我虽然尽力控制,不让自己太过悲伤,但还是难以控制发自内心的感情勃发,仍遮不住眼角的泪花……我想着我那善良、好学的祖父,我那善良、乐观的外祖父,我那善良、疼爱我的祖母,我那坎坷一生的父亲,我那善良、勤劳、任劳任怨、苦病的母亲,我那善良、勤劳、对我有无限恩情的三舅三妗子,我是多么的感谢你们、思念你们呀!我没有去擦拭这些饱含着亲情、悲情的泪水,任它肆意地在我的两颊流淌……我的亲人呐,你的孙子、外孙、儿子、外甥在向你们磕头了。我没有向你们尽多少孝心,你们却已分别离世六十年、五十年、二十二年、十六年、十四年和十三年了,我有愧呀!如果你们有人还在世的话,我一定要让你们来分享我的快乐,也让你们及时来解解我的烦心事……

  太阳已经半遮半掩地露了出来,我站起身来,向着北北西方向的家乡瞭望。我的眼光掠过塬边的树木,看着塬下渭南城区那一栋栋的高楼大厦,看着远处那一条条飘动着的灰色云朵,忆着我的乡情、乡愁,念着我的亲人、亲情,想着七旬过六的我的过往、现今和未来……

清明的散文随笔8

  雨纷纷而泪下,下的如此缠绵。纠结的内心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波动不已,这个情爱泛滥的年代。爱或许就是哪一句如纸张一样轻薄的承诺,为了填补内心寂寞的缺口,爱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两个人的结合不在慎重,不在顾虑重重。爱轻易的给与,轻易的付出。得到的或许是无尽的伤痕。痛苦的徘徊在清醒与梦幻的边缘,就好像游离的鬼魂,没有了灵魂归属的家园。痛只有在内心翻滚搅动才能激活早已麻木的神经,在信息N次幂的时代,脑袋里真正能容纳的是肉与激情的片段。真正纯真的爱情去哪里了,它消失在我们无尽的滥用情爱的次次举中。

  终究很多人,事,物已成为镜中物,水中月。我站在今天的十字路口回头望向昨天,愈发朦胧的场景已近快要淡出我的视线之内。迷茫的双眼在泪水的滋润下,愈发澄澈,愈发灵动。透过岁月的篱墙,昨日围困在里头的男孩,今天站在外面。忍不住踮起脚尖望向里面,曾经的我无数次幻想过脱离束缚的快感。奔跑在阳关下,栉风沐雨,逆风而上。自由在召唤,鸟儿在挥动双翅,鱼儿在水中摇曳。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好。出了围墙的我,却不慎掉落在心墙的重重包裹之中。心,与爱永远连结在一起。无心的爱是演给别人看得一场闹剧,结局是无言的,我们都没错。错在催生爱的熔炉已经在火候上发生了些许变化,爱的本质结构发生着变质。爱的无言是留声机里播放的悦耳音乐,虽悦耳并且愉人心窍。却只能静静聆听,不能有丝毫的闹腾,丝丝的杂音便会毁坏着那苦心经营的美妙意境。内心能否追随着自己初生的信仰,爱那美好的一瞬,虽然短短的双眸相对。内心却期盼着再次发生此种交集。如果一切都来的及的话,我将会不顾一切拥有你,拥有那天长地久不能比的一刹间心神的交流钦慕。不在需要言语,不在多余的累赘表示。懂得的人不需要动员它那簧簧口舌,就怕心生隔阂,不可弥合。

  我想我是个不懂世故的人,不懂的安慰人,不懂的体谅人。世间的男子,竟会出我如此一个怪胎。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一个傲骨铮铮而内心脆弱的假人。我假,我只会伪装自己的脆弱,伪装自己的无能,伪装自己的错误。看过了太多不应该看得款款美景,那本应该属于我的一片安静角落却迟迟未曾降临。上边的天使似乎不怜爱会偷偷哭泣的孩子,嫌弃我太没勇气,太懦弱。所以每每相遇总是避而远之,不理不睬吧。我在那流星下哭泣着对你诚挚的诚挚诺言,你听到了吗?你能帮我吗?你能为我破例一次吗?那人生中仅有的一次。流星划过的脸庞印着那甜美的笑容,在远处的你。看到了吗?

  那家乡的臂膀向我扑面而来,就像小时候奶奶那有力的双手。搂着我,如此的有劲却分明是那么的柔和。眼神中流露着无限的怜爱,口中却说着那不着边际的话。今日在异乡的我不能来到您的身边,因为我已经长大。身上搁着你对我的殷切盼望,我不能丝毫有所懈怠。从前的我不听你的唠叨言语,耳朵就像一个雷达屏蔽着你的关切信号。如今,那信号早已离我远去。今日的雷达苦苦搜索着你的谆谆话语,却还是禁不住时光对我的侵蚀。您的形象渐行渐远,但是你的精神。我会永生传承下去,告诉我的儿孙。我有一个好奶奶,你们有一个好先祖。她会指引我们通向那明天美好,在不久的将来,她会看得到的。当然也不能忘了我敬爱的爷爷,慈祥的脸庞永远是阳春三月,让我的心即使处于寒冬腊月。也如暖气融融,包围轻饶着我的全身,理想的种子是他给我种下的。等着开花结果的那一天吧,您给我的那颗种子是全世界最茁壮,最有顽强生命力的一颗。不管还要经历多少风雨拷问,多么严厉的摧残。它依然带着你那坚毅的品格,朴实的真理。开出它灿人夺目的花嫣,结出那芳香万里的累累硕果。

  感谢我拥有的一切,感谢这一路走来爱过我,支持过我。骂过我,恨过我。陪伴我的人,是他们。今天,我才能做回我自己,并朝着我的坚定的目标驶去。不曾回头,不曾有所动摇,如此坚定,如此的信心十足。尤其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们。我才不会露宿街头,是他们,我才不会饥肠辘辘。是他们,才让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他们,才能让我感到我脚下的路走的是如此的坦实。他们或许并不可爱,但不可爱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他们曾经也可爱过,也和我们走的是同一条路。在人生的遥遥路途中,切记不能忽略他们对你的叮咛嘱托啊。因为,他们走过那段弯路,可不想再让类似情形发生在他们挚爱的人身上。所以,多吸收他们身上闪光处散发的光芒吧。不断积蓄,最后成为你点亮未来道路的一盏指路明灯吧。

  夜已深,不眠的人都是心里有故事的人。在如此宁静的夜晚,让思绪随处飘飞。未曾不是对我们白天束缚的一种有力挣脱,享受这个过程。它让你不在为白天种种不愉快而怏怏不快,让我脑袋重新装着些许的想法。累的是我的桎梏身躯,而不是我的pure and active灵魂.你说呢……

清明的散文随笔9

  清明时节的纷纷雨,冲淡了我对挑红柳绿的期盼,本应是极好的踏青时节却给这恼人的雨搅了。昨天沪宁高速公路惨烈车祸,举国震惊,让人为之揪心,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一天的垂钓,收获也是不尽人意,望着左邻右舍的钓友虽尊称一口一个师傅老师,而鱼获远不及他们,我也是汗颜到鞋底了。人道秋风秋雨愁煞人,瞧瞧这绵延不尽的春雨也是够愁人的。你想吧?这心情恰似这清明的雨,不知是春雨谢了春红还是春红辜负了这春雨?唯浅词吟唱于心了……

  朋友近日在吴中万达广场美食街开了个店,叫《安营扎寨》诚邀了几次,未能成行,正好也想换换郁闷的心情,遂呼朋唤友去喝一杯。大有“将进酒”之风,不敢说同销万古忧吧,却也有春雨摧花朵朵红,化作尘埃水自流之感。既有悲郁的无奈也有对来年的期许。自然界如此,人生如此,不都是个轮回吗?《安营扎寨》,开在吴中万达广场美食街二楼东。听其名有卸去劳顿小憩一番之意。未到店远远那悠扬的蒙族歌曲《鸿雁》已入传耳畔。将我带入十几年前去内蒙草原对四子王旗的回忆,想到那如银的月光下,草原寂静如洗,我们一干人啤酒,举瓶对月唱着草原歌的情景,那皎洁的明月仿佛伸手可及。店内装饰极具特色,弯弓箭袋马头琴,骏马奔腾图,服务员蒙族服饰很有韵味。无不显示其辽阔草原琴声悠悠的内蒙特色。当然在餐饮竞争激烈的苏州市场,内蒙美食不多,正因其不多才具可贵,宽敞的店堂,古朴洁净,透明式的操作间,让你消费的放心。精美的美食顿让人食欲大开。这四喜丸子应了四季来财的景,也上了四个。牛羊肉食材全来自内蒙,且烹制到位,口味极佳。价格定位适中。特色菜品也是别具风味,年轻的老板虎背熊腰,浓眉大眼,优等人种,想想其祖先拈弓搭箭,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横扫欧洲大陆将华厦版图扩至1200平方公里,何等自豪。如今自有后人来江南安营扎寨,有是何等霸气!这种内蒙酒虽无牌称,口感刚柔相济回味悠长。价廉物美。酒过三巡。更添数杯。三五知己已喝得风生水起。只可惜了陆大师连日加班劳顿,虽满面生光,但睨目微词浅笑,打不起精神,但一听说干完这一杯去干瞪眼,便似乎是换了人间。咳!这清明。

清明的散文随笔10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外婆。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来:"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哭!人死了不可能复活。你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孙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会很欣慰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对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点点头。随后,妈妈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清明的散文随笔11

  随着时代的进步,都市化生活越来越浓厚,许多乡村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能够流传的应该称得上精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人们除了祭祖还愿,少数地方还会把老祖宗遗留下的一些生活习俗保留下来。清明节吃清明粑在少数地方似乎也能算是微不足道的精华之一吧。

  小时候,我从父辈那里听说过清明粑,却一直没吃过这种东西,因此想品尝清明粑的这个夙愿就一直藏在心里。

  十年前,我有了新的家庭。婆婆是一位非常贤良的人,我到新家后,不管什么节日,婆婆都特别重视,因此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记得次年清明节,婆婆说这个节气有清明粑可吃。我听得有些兴奋,惊讶于我们这些地方向来很少有人做清明粑。婆婆大字不识,怎会知道得那么多?后来先生告诉我说,婆婆以为吃了清明粑眼睛会清亮。我对婆婆的这种看法有些将信将疑。

  那年婆婆已差不多八十高龄,但身体一直很健康,她执意要去坡上采清明草。

  清明草我认识。它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一般高不过三四寸。清明草长着长而椭圆的叶子,叶及杆子都密密地长着一层灰白的绒毛,看起来不怎么招人喜欢。等到成熟时期,草的顶端还会开出密匝匝黄色的小花蕊来。

  虽然清明草看起来极不显眼,但在以前,山丘、田埂、路边……漫山遍野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清明节气,就到了采摘清明草的最佳时期。

  婆婆采来清明草,洗干净后把水沥干,然后切碎,和上糯米面、小麦面,再加上适量水、盐或糖等,揉捏均匀分成拳头大小的饼状,放入蒸锅里蒸熟,或直接用热锅炕熟,清明粑就做成了。

  清明粑闻起来没什么特别的香味,可咬一口在嘴里,其香甜软糯的味道即刻溢了出来;细细品尝,你不得不赞叹人类的智慧。

  婆婆做的清明粑特别好吃,我由衷的赞叹。或许因我无意间流露的喜爱缘故吧,那年以后,每逢清明时节,婆婆都会亲手做她拿手的清明粑给家人吃。

  如今,婆婆已然年近九十,子女们都长大成人各自成家,陆续离家在外工作,少有时间回来,只有作为儿媳的我与先生还呆在婆婆身边。

  前段时间,我忽然想起清明粑来,又恰逢快到清明节了,于是跟先生唠叨着,说想吃清明粑。先生说现在清明草不好找了,他自己也没怎么学会做清明粑,况且婆婆年事已高,这事就闲聊于此。

  昨天下班回家,当我又提起清明粑时,先生说婆婆已悄悄背着他特意去市场买了清明草准备做清明粑。婆婆说她一直记得我喜欢吃清明粑。

  没曾想我念念不忘的清明粑,被婆婆牢牢的记住了,我听得心里暖烘烘的。我那慈爱的婆婆,虽然她身体不如十年前,但她记忆力仍旧这么好,待人依然宽厚仁慈,她老人家怎能不长命百岁呢!

清明的散文随笔12

  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天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

  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

  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清明的散文随笔13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如果撇开上坟祭祖的习俗不讲,清明节是一个饱含诗意的节日。《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藤蔓绿了栅栏,四溢的芬芳弥漫空中,令人心旷神怡。

  北宋有《清明上河图》传世,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实,清明不仅是一幅民俗画,更是一幅山水画。在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清明节的色彩是不同的,从年少时的色彩斑斓,逐渐变色,变得有些灰暗,从暖色调转变成了冷色调。当人到中年,有的亲人会不幸离自己而去。因而当清明临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便越来越深,就像清明的雨总如约而至,那么冰冷那么潮湿。

  年少时,成长在亲人的关心、爱护之下,衣食无忧,对世界的认识都停留在美好的层面。那时的清明草儿很青,花儿很香,天空很蓝,云淡风轻。大人手里的纸钱、祭品,坟前升起的缕缕青烟,在自己这里没有丝毫哀伤的意味,那时候的自己不谙世事。少不更事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你不知道的真相永远不会伤害你,不会让你心痛。

  生命的年轮在原本空白的认知上打上了印记,渐渐地,知道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当岁月的沧桑撕破了懵懂的外衣,痛觉神经开始苏醒。在人生的道路上,辣苦甜酸轮番向自己袭来,全然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好。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亲人会老去,再后来有的亲人会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任凭眼泪在你的脸颊肆虐。当人沉溺于悲伤而无法自拔时,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一切事物的色彩都被剥离,这个时期的清明节自然是灰色的。

  而当人从稚嫩走向成熟,看世界的眼光才趋于平衡和真实。他会看到清明时节的烂漫,也会体味清明时追忆往事的痛楚。他用诚挚的心去准备祭品,到先人坟前扫墓,遥寄哀思。清明的雨营造出了恰当的哀思氛围,为烟雨清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年龄段的清明是青色的,是景物的绿色和心情的蓝色调和之后的色彩。

  其实,清明应该是属于暖色系的,因为清明是个饱蘸亲情的节气,是提醒人们不要数典忘祖的节,一个“情”字便可诠释清明的真谛!

清明的散文随笔14

  儿时的清明节从来没有过“雨纷纷”,相反,却总是风和日丽,柳暗花明。

  也许是因为年少不经事,也许是因为所有的亲人:父母兄妹,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伯叔姑姨舅,都健在,没有什么可悲伤。

  如果说生命的延续像朵花,那么我是花心,外面层层亲人挤挤挨挨为我承担风雨,我安全而无忧。

  再说,大人是去扫墓,去缅怀,我们却不是。平时大人忙于生计带我们出行的时间不多,现在与大人出门,仿佛是去游玩踏青。岂有不乐?

  丽江的清明,天气已经很温暖,永远的阳光明媚,柳条上满是嫩嫩的叶子。折几段,编成遮凉帽戴在头顶,柔柔的叶子挨着皮肤,好舒服,身心好像就融入了春天的清新温柔里,柳条凉帽如同是我与大自然沟通的信使。

  负责走路就可以,柴锅米菜自有爹爹伯叔他们背着,他们负重前行,却走的威武风生。于是追风戏蝶,逗狗赶鸭,一路欢畅。

  老祖的坟地在老家的北边7,8里的河边阶地,不知道为什么选择那么远,莫非是因为背山面水好风水。小时每每返回时走不动了,就羡慕那些坟地近的人家,现在想来,路长也延长了与亲人同行的时间,好事。

  到了,大人们搭锅做饭,我们找满地里跑找野蒜。

  感觉时间不长,便已经饭菜飘香。帮忙端菜献饭,被组织着按辈分为小组依次磕头。好圣神,个个一本正经,不再打闹淘气。

  开饭,有股与家里的饭不一样的香,大概有花草的香,有太阳的香,石头的香。天为棚,地当椅,清风拌饭,鸟声下菜。好奢侈的排场!

  多少年过去了,斗转星移,已经不是旧时记忆中时光。

  倒一杯水酒,祭奠过去如歌岁月。

清明的散文随笔15

  一次,孩子问我:“爸爸,你是不是很想念老祖,我领你去看。”此话一出,把我惊出虚汗,原来孩子是说挂在堂屋的遗像。

  这里的清明似乎和文明传说的渊源无关,或许大家根本就不懂介之推之类的流传故事,也不知道什么清明的由来,只知道清明来了,要去祭拜祖先,这样一年两年,直至刻印在后人心中。

  看着窗外笼罩着的云层,深灰色的天空像一顶帐篷支在小城四周的山上,将小城和星空分割开来,或许傍晚小城的山尖还会挂着一个横切的南瓜,丝缕阳光像黄红的瓜瓤在滚圆的瓜皮的伸展,中心那一粒黄白的瓜子,向外输送着养分。

  云和雨就像兄弟姐们一样,有时云集雨来,有时云过雨逝。清明时节雨纷纷,没有雨的清明似乎就像枯坟里的祖先,只有没有腐化骨骼,躺在阴暗的角落,或许就连骨骼也腐化为泥,一堆布满深黑色早已褪去红色原色的坟土,等待着人们从心里想起并祭拜。

  求学期间,由于离家几千里,清明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祭拜,或者根本不用去祭拜。那时,熟悉的亲人还在世,死去的祖辈,我都没有见过,只是听奶奶们说起过。多年后,亲人相继离世,才想起清明节一定要回去上坟,看一看那一堆埋着亲人的土,是否长树长草,是否被猪拱牛挑,是否被雨水冲刷,坟前的树是否遮住坟向……

  清明节,经济好的人家会拉只羊去杀,家庭一般的人家几只鸡即可,或邀亲朋好友前去家族坟地上坟。柳枝此时已经长出了新叶,不知为何要采摘柳枝置于坟头?在这里,柳枝和桃枝是用来驱鬼的,难道祖先没有变鬼的,都升天成仙了?大人也会给孩子编一定柳枝凉帽,不知是避热气,还是辟邪。每次吃饭,老人就会念叨:“不能用柳枝筷子夹鸡肉,否则会被毒死的。”山上,也不一定会有柳枝,但还是一年一年的叮嘱着。吃完饭,收拾剩菜时,老人又要高声叮嘱:“鸡肉要收好,不可让蚂蚁爬过,爬过就会闹人了。”似乎这就是,每年上坟都少不了的话。有的老人或问儿孙:“给祖先磕头了没有?给祖先上香了没有?”尽责的老人会领着孩子,前去认祖坟,看墓碑认先人,要跪下磕头,可要碰到地上,要用左手上三柱香。回想那时甚是虔诚,有时不小心还将头磕破,裤头磕脏。如今上坟,稍作比划略表心意,香纸不化……多年以后,或许孩子们都不会再有上坟的场景。

  上坟时,会对有的祖坟进行填土,选土要选松软的土,那样祖坟才会蓬松,种植高杆茅草才能更好的生长,一家人才能从祖坟得到庇佑,才能兴旺发达。要修去坟周边的树木,不能让坟前的树遮住坟向,不能让让坟后的树根长进坟里,不能让左右的树枝盖过坟沿,树上的雨滴会冲走坟上的土,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细节。

  晚饭后,大家启程回家。一个老人点着三柱叫魂香,叫着所有上坟的子孙名字:“说着快回家来。”并和祖先说:“赶快回去守好坟。”

【清明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1.散文随笔

2.散文随笔摘抄

3.心痛散文随笔

4.人心散文随笔

5.高中散文随笔11篇

6.清明的守望初中作文

7.遇见清明作文

8.描写清明的作文13篇

9.清明节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