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

时间:2022-08-03 12:09:08 散文 我要投稿

初中散文阅读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散文阅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散文阅读

初中散文阅读1

  那一抹金黄色李洪敏 ①一场秋雨,零零星星地飘洒在了睡梦里。晨起时,坐在床上穿衣,习惯性地向窗外一瞥,心里一震,昨晚还是苍翠的那一树的法国梧桐树叶,经过了一场秋雨的淋沥,一夜之间,竟多数换了容颜——黄了,金灿灿地掩映在另一半的绿叶里。黄绿相间,煞是好看。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②这以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浏览起身边的颜色。才发现,每日行色匆匆的我们不知季节的变换早已无声无息地开始了。秋的画笔已涂抹掉了夏的浓绿,浅黄、鹅黄、绿黄、深黄、黑黄、金黄、枯黄……处处皆是,世界仿佛置身于了黄色的海洋里。③晚饭过后,围着小区散步,蓦然发现小城里秋的最美的颜色原来驻在马路两侧那一株株银杏树上。这儿绿意早已退场,退得找不到一丝绿的痕迹。金黄色开始上演,演得酣畅,演得浓烈。整株整株的银杏树,换上了金灿灿的艳装,仿佛哪个调皮的顽童打翻了黄色的染料桶泼溅而成,黄得纯净,黄得匀称,黄得透亮,不掺一点杂色。扇形的叶子一团团,一簇簇,如同成千上万的黄蝴蝶聚在一起开着盛会,大的,小的,攒着、挤着、闹着,颇有“秋意闹枝头”的阵势。④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每晚,我都会在晚饭过后,溜达到这儿。一个人,悄悄地,静静的,散步在树与树之间。用手抚摸抚摸它那粗糙的枝干,扬扬头伫望一下它的容颜。橘黄色的路灯斜照过来,一半亮亮的,一半暗暗的,夜色下的银杏没有了白日里阳光下的靓丽,却多了一份朦胧迷离的美。我站在树下,望着那些金黄的、繁多的扇形小叶,只觉得满眼的美丽,满心的欣喜,却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辞藻来描绘。我想我要是画家,我会用手中的画笔绘出这份美丽;我要是作家,我会用键盘敲打出最美的文字;我要是摄影师,我会用摄像机留住这份秋韵的别致……可惜,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很质朴地、拙笨地把抹金黄色收藏在心底。⑤远处有乐声悠扬,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穿过树下,不时闪过的车灯打在它的身上,一明一灭,马路上轰鸣的车声接二连三,周围是喧闹的。不知怎的,我却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充满禅机的世界里。⑥起风了,有几只困了、累了的“黄蝴蝶”,一不小心被风儿吹落,无奈地随着风、打着旋,恋恋不舍地,幽幽地飞离了母体,然后卧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⑦我俯身拾起几片,放在鼻尖嗅一嗅,分明闻到了一股曾经的生命的青涩。放到手里,细细地摸索着它的纹理,分明感觉它一息尚存的心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何尝不是这样呢?⑧有生的繁衍,必有物的衰微,一荣一枯,才会生生不息。世间万物,莫不如此。⑨人常叹“自古逢秋悲寂寥”,奇怪,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⑩只是心中留驻了这秋的一抹金黄色。

  1、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 (2)卧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

  3.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4分)

  4. 请具体分析文中第四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5. 结合你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谈谈你对文章第八段的理解。(4分)

  答案:

  第一段开篇点题;点出触发作者思考的金黄色;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柔软,本义为软和,不坚硬,在这里指作者看到黄叶而引发的伤感情绪。(2)“卧”字,本义有躺、趴的意思,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落叶在树下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落叶虽留恋却甘愿落去、积德奉献自己的精神状态。

  3. 作者原先伤感的情绪缘于叶的枯黄所引发的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伤,而落叶安详的状态、奉献自己的精神,则让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此时的他已经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了,所以他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的伤感情绪了。

  4. 作者用三个赞美金黄色秋景的句子构成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抹秋的金黄色的喜爱和欣喜之情。

  5. 示例:树叶由苍翠到金黄直至凋落,整个过程就像是人的生命历程,一个生命历程的终结也就是新的生命历程的开始,我们没有必要为逝去年华而感伤,坦然面对,生命就会更加有意义。

初中散文阅读2

  关键词:散文 阅读 多媒体 情感

  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从语言色调看来,散文如素描,清淡、淡雅,它是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宣泄。散文的笔法无拘无束,变化无穷,在散文的笔下,有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有微妙难测的内心世界。散文有时令我们愉悦,有时令我们沉思,有时令我们长叹,有时令我们柔肠百转……

  笔者在执教期间,每周的学科备课活动中经常涉及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散文时出现的问题,重视体裁却淡化了散文的情感,消失了散文应有的味道。笔者深深感到教师经常重视的是问题、语法及思想内涵,缺失了散文的美感。因此,笔者认为这一问题是很有必要去探寻研究一番的,那么,为何情味深长的散文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却感觉索然无味呢?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案例:

  一、揭示文章主旨,作者介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自读效果。

  3.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文章,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与讨论文章有关问题。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给文章分段。

  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逐段分析课文,加以讨论探究。

  五、品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想必很多教师都这样上过散文阅读课吧!这样上的阅读课确实也有一些优点: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阅读目标,从读入手,指导学生学习散文;从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到品读文章语言,到体会作者情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而整体把握文章脉络。所以,很多时候被教师“惯性”演绎,这样一来,虽然阅读教学顺风顺水,四平八稳,但是诗意盎然的散文就被我们肢解得索然无味。这样散文阅读就变得单调、乏味,令学生听得无趣,渐渐对散文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

  散文的教学包括分析散文和欣赏散文。分析散文,教师应该分析散文的情感之美和哲思之美,应挖掘作者所见所闻中的所思所感;同时理解文章的深刻底蕴。欣赏散文,欣赏文章的形式之美和语言之美。为了使我们的散文教学成为有效教学,我们教师应该这样做。

  一、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八年级上册中,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作者设置了在家庭灾祸后父亲送儿子远行的背景,描述了父亲送子的场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以及“我”的几次流泪的场景。对于这些,如果我们只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就很难唤起我们的情感。我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切体会一个父亲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牵挂和不忍,和那种满怀希望但前景暗淡的复杂的心理感受,那么文章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

  具有了审美意境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通读文章。学生自己感受语言材料,随着学生心理活动和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被文章所感染。在朗读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文章的、恰当的背景音乐来衬托文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我在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在前半部分的“忆花”中,作者回忆起以前和现在的不愉快的事,我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时应该用低沉且略带悲伤地语调朗读;在后半部分,作者看到生机勃勃的紫藤萝,心灵受到触动,我又引导学生应该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朗读;在文章的最后“悟花”部分,我让学生反复读,细细地品味,体会课文的主旨。

  二、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哲思美

  在散文的有效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散文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人、物的特征及其生活、场景等表层结构的分析上,要探索隐藏在作者背后的心理感受,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主观感受。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鲁迅的《风筝》中,进入中年的“我”,在回忆并自责青年时代曾奉行“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而虐杀儿童天性的错误,当“我”向当年的小兄弟认错并期待原谅时,对方却早已忘却并诧异地笑着,使“我”陷入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而这种可贵的自责和宽容别人过错的品质,是建立在“我”自我解剖的基础之上的。我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抓住亲情和自省精神来突破,通过这样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了作品艺术构造的真谛。

  所以我认为,散文文学作品的焦点,并不是为叙事而叙事、为写人而写人,它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隐藏在作品中的信息,从而体会作品的哲思之美。

  三、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形式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朗读课文,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从结构入手,理清脉络,使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结构之妙,感悟到作品的行文之理。例如,我在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分析全文围绕紫藤萝花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构成,层层深入地表达主旨。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来越体现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沉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受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然后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写花历尽磨难又焕发生机;思花,作者开创理性的思考,领悟到生命的美好。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由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真理,表达了对顽强生命的赞叹。

  四、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散文是精致的语言艺术,因此,我在散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那些表情达意深刻的词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美妙之处、深刻之意。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中,用了“挨”“ 接”“ 推”“ 挤”,四个动词,通过拟人的手法,把花儿繁密、茂盛盛开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赏心悦目的感觉,使我们领略到紫藤萝瀑布的美景。

  五、结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想象在散文阅读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理解文章,想象散文中描写的事物、描绘的景物,同时可以利用插图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建立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在阅读《桂林山水》时,教师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视觉来体会作者的描写,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浮现“舟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在阅读朱自清的《春》里的语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时,教师适时播放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或音乐,结合着视觉与听觉感受,学生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描写,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生机勃勃的、绚丽多彩的春天。

  综上所述,教师应始终将情感投入到散文教学中,因为情感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笔者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时刻注重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在投入情感的同时,还要把多媒体课件适时进行播放,从而一步步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动情,最终将情感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使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初中散文阅读3

  ①柔嘉不愿意姑母来把事闹大,但瞧丈夫这样退却,鄙薄得不复伤心,嘶声说:“你是个懦夫!懦夫!懦夫!我再不要看见你这个懦夫!”每个字像鞭子打一下,要鞭出她丈夫的胆气来,她还嫌不够狠,顺手抓起桌上一个象牙梳子尽力扔他。鸿渐正回头要回答,躲闪不及,梳子重重地把左颧打个着,迸到地板上,折为两段。

  ②鸿渐惊骇她会这样毒手,看她扶桌僵立,泪渍的脸像死灰,两眼全红,鼻孔翕开,嘴咽唾沫,又可怜又可怕,同时听下面脚步声上楼,不计较了,只说:“你狠,啊!你闹得你家里人知道不够,还要闹得邻舍全知道,这时候房东家已经听见了。你新学会泼辣不要面子,我还想做人,倒要面子的。”走近门大声说:“我出去了!”慢慢地转门钮,让门外偷听的人得讯走开然后出去。柔嘉眼睁睁看他出了房,瘫倒在沙发里,扶头痛哭。

  ③鸿渐走出门,神经麻木,不感觉冷,意识里只有左颊在发烫。头脑里,情思弥漫纷乱像个北风飘雪片的天空。他信脚走着,彻夜不睡的路灯把他的影子一盏盏彼此递交。他仿佛另外有一个自己在说:“完了!完了!”散杂的心思立刻一撮似的集中,开始觉得伤心。左颊忽然星星作痛。同时感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鸿渐本能地伸手进口袋,想等个叫卖的小贩,买个面包,恍然记起身上没有钱。他无处可去,想还是回家睡。他看表上十点已过,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出来的,也许她早走了。

  ④他一进门,房东太太听见声音,赶来说:“方先生,是你!你家少奶奶不舒服,带了李妈到陆家去了,今天不回来了。这是你房门的钥匙,留下来交给你的。你明天早饭到我家来吃。”鸿渐心直沉下去,捞不起来,机械地接钥匙,道声谢。房东太太像还有话说,他三脚两步逃上楼。

  ⑤开了卧室的门,拨亮电灯,破杯子跟断梳子仍在原处,成堆的箱子少了一只。他呆呆地站着,身心迟钝得发不出急,生不出气。柔嘉走了,可是这房里还留下她的怒容、她的哭声、她的说话,在空气里没有消失。他望见桌上一张片子,走近一看,是陆太太的。忽然怒起,撕为粉碎,狠声道:“好,你倒自由得很,撇下我就走!滚你的蛋,替我滚,你们全替我滚!”这简短一怒把余劲都使尽了,软弱得要傻哭个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觉得房屋旋转,想不得了,万万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经理,说妥了再筹旅费,旧历年可以在重庆过。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

  ⑥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⑦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选自长篇小说《围城》,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注:本文节选自《围城》结尾部分,主要情节为方鸿渐和孙柔嘉在结婚定居上海后,因双方家庭和亲族,甚至佣人的介入,矛盾更为复杂,不断发生龃龉和纠纷。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刚建的新家解体,他打算投奔在重庆当官的赵辛楣谋取职业。

  14.本文前两段所描写的方鸿渐具有哪些的形象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

  15.妙用比喻是钱钟书的写作特色,请从第三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加以赏析。(4分)

  16.请简要概括方鸿渐进卧室之后情绪变化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分)

  17.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14.懦弱退让(2分),爱面子(2分)。若答“老练机智”得1分。

  15.以雪片的纷飞,形象地描绘了方鸿渐心理的繁多凌乱,(2分)暗示了家庭矛盾的复杂错乱;(1分)也用雪天的寒冷,写出了他内心的凄冷和痛苦。(1分)

  16.情绪变化的过程:失望苦恼,愤怒狂躁,沮丧无奈,萌生希望。(4分)意义:表现了方鸿渐易变盲动的性格特征,(1分)也交代了小说的结局——婚姻的解体。(1分)

  17.这晚点的时钟极富象征意义,形象地讽刺了方鸿渐生活在新的时代却有着落伍的家庭观念,(2分)它既是围城冬夜环境的组成部分,也表达了作者对方孙二人婚姻解体的伤感和同情,(2分)暗示对人生困局的无奈。(2分)

初中散文阅读4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50°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30℃的严寒。清晨,迎接我的是一夜的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 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A)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李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 的,而是 地隐现在面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B)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C)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一如春天的天空明媚绚烂呢!

  1.文章为什么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2.将下面的叠词分别填入文章的空格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只填序号)(4分)

  A.闪闪烁烁 B.团团簇簇 C.轰轰烈烈 D.曲曲折折

  3.文章描写北国的春天,却在开篇先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的盛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句子和词语作批注。 (6分)

  (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A)句:

  (B)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绣:

  5.文中第④段(C)处画线的句子属于一般性描写,请从“树、花、鸟”中任选一种,展开你的想像,进行捕写。要求:①能描写出所选景物在原句中的特征,但不得搬用教材中描写所选景物的成句;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60字以内。(6分)

初中散文阅读5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

  在我的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物。她使我隐约想到“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和集体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极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宽仁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所有美的意境了。

  童年时,我的心里溢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多得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呵……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花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洁白的相濡以沫的覆护。

  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大雪。有时连续着,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很令人鼓舞和感动。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一开头即是“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种盛大的雪况现在回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如今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的雪么?

  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很痛心。

  记得当时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1”,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们全笑了,连戴眼镜的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接着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从此学得这个成语的。老师讲“异想天开”的时候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出了声……不久,她因家贫便辍了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是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儿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最难忘的一个。也是最伤感的一个。

  要知 道当时穷人家的女儿是用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诉如泣的雪花膏。

  

  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那些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另外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时间已悄悄印证了这点。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 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甚至有了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粉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白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

  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衰败的迹象即这个时侯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地温的爬升,空气的浮躁,河流、树木和鸟的稀少……眯起眼睛,我辨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 人类创造一切的同时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这是一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欲望。

  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哀怨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的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已经流逝和几要逝去的东西,比如童年、雪、自然和本色, 比如村庄、野地、棉布的经纬、流动的水……

  (选自《精神明亮的人》)

  【注】1.雪花膏:一种化妆品,洁白如雪,用来滋润皮肤。

  1.本文以“雪”为线索,由雪及 人,由雪及事,由雪及现实,请概括作者心路历程。

  ⑴ __ → ⑵痛心→⑶__ →⑷_____ →⑸______

  2.作者在文中说“雪不仅多,而且美很痛心”,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为什么说雪“美的痛心”。

  答: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答:_______

  4.本文意蕴深刻,请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给你了怎样的启示 。

  答: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感念③质问(反思或愤怒)④不安⑤怀念(4分,每空1分。①感念的是童年时雪的美丽和惊心动魄;②痛心的是女生被嘲笑和辍学;③质问的是我们为什么留不住纯洁简美;④不安的是物欲膨大带来的威胁、危险;⑤怀念的是那些流逝的和将要流逝的美好。)

  2.女生把雪比作滋润美白的“雪花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认为生动而富有诗意,很美,(1分)但师生的不理解(1分)、女生的痛哭(1分)以及女生因家贫辍学的结局(1分)让人痛心。(4分,意近即可)

  3.现在的雪稀稀落落,(1分)没有盛大的雪况,失去了辽阔、庄严、诗意、神性和灵魂,(1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流逝的失望,对环境被破坏的愤怒。(1分)(3分,意近即可)

  4.①消灭贫穷,创造财富,追求梦想,没有错,但不能以美好的失去为代价。②梦想不能苛求,要往长远看,慢慢来。应保持纯真的本色,克制个人的私欲,尊重规律,拒绝盲目的采伐和无度的攫取。③应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来自环境的威胁、危险,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初中散文阅读6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就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 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 ,“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 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 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 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

  13.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14.文章第①段 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 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答:

  16.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4分)

  答:

  17.“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4分)

  答:

  参考答案:

  13.(4分)为了消除孩子的阴影心理(2分),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2分)。(意合即可)

  14.(4分)外貌描写(肖像描写)(1分)。作用:①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②暗示了他工作的艰辛;③暗示了“几天来”他被拒的原因;④为后面“我”的“皱眉”“犹豫”做了铺垫。(作用答出3点即得3分)

  15.(4分)“几天来”说明父亲为此努力了好些天(2分),表现出父亲的艰辛努力和坚持,以及父爱的执着深沉(2分)。

  16.(4分)悬念举例:第②段中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给“我”香烟?他为什么对“我”油嘴滑舌?他为什么要坐“我”的车,而且只坐一会儿?为什么他的孩子出来他就“飞快地推天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作用:利用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有波澜。(举例2分,作用2分)

  17.(4分)这个父亲认为自己消除孩子心理阴影而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给孩子的爱是很少的(2分)。但是民出办法,不惜委屈自己,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父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2分)。(意合即可)

初中散文阅读7

  荸荠是水果还是菜蔬?说水果,它可以做菜,名菜“荸荠虾仁”“荸荠爆鸡丁”,它唱主角;说是菜,它的口感又如水果般滋美,吃法上,荸荠生熟两宜,味道各领风骚,而正统的水果皆不宜熟食,谁见过炒苹果橘子来着?荸荠究竟属何?这个问题甚至难倒了学问家周作人。无奈之下,他称其为“粗水果”,倒也贴切、有趣。

  荸荠在国画大师笔下十分可爱,尤其它那竖着的几瓣尖芽,如鸟喙般噘起,尽显其活泼、俏皮的形态,但吃时则毫不留情一刀削去。荸荠状如马蹄,有的地方即以名之,鲁迅与友人书:“桂林荸荠,亦早闻其名,惜无福身临其境,一尝佳味,不得已,也只好以上海小马蹄代之耳。”

  以前吃生荸荠有些畏难:难在去泥、削皮,故多买街上小贩削了皮的,但其用水浸过,味道差了许多。现在我专买乡下人用麻袋挑来的,略带黄泥。从地里起出不久的,就为吃它不曾流失的原汁原味。荸荠其实好洗。削也不费事,我的方法是现削现吃。削一个,吃一个,手上削不断,嘴里吃不停。虽然有人从卫生的角度看,说荸荠不宜生食,但顾不得那许多了,嘴馋,偏爱生吃。入口,轻嚼几下,齿颊间顿感汁水横流;再嚼,满嘴都是玉液琼浆了。生荸荠浆分足,清口,凉润到心。

  荸荠微甜,但荸荠最诱人的是它那略带有泥塘水泽气息的荸荠味,香香的,沁人肺腑。荸荠熟食也妙,熟的略含粉糯,置凉后吃,比生吃还甜。吃荸荠不可弃汤,汤里荸荠味最浓,汤可当茶喝,呷一口,回味悠长。但万不可加糖,否则夺味,就是要品荸荠的原味。荸荠有多种营养成分,也具药用价值,我的感觉是食后降火去烦,遍体通泰。

  曾尝试用荸荠做家常小菜:将瘦肉切丁,烧熟后加佐料。最好调以辣酱,再将荸荠下进去。翻炒几下即起锅,保存它的清鲜脆嫩;装盘,舀一匙吃在嘴里,肉香与果味交融,热辣与清鲜同在。那种和谐的美感,妙不可言!做拔丝荸荠也不错,出锅后要趁热吃,夹一个在嘴里,外热内冷。外甜内鲜,口感极佳!

  荸荠在南方诸省都有出产,桂林荸荠名甲天下,个大,如小柿饼子,样子也受看,形扁蒂短,浑圆厚实,紫的紫里透黑,红的红润丰肥。嚼之啖之,脆嫩无渣,胜似水果。难怪鲁迅先生对它不能忘怀,因了一代文学巨匠的念叨,这寻常之物,便叫人更加刮目相看了。

  1.指出下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说是菜,它的口感又如水果般滋美,吃法上,荸荠生熟两宜,味道各领风骚,而正统的水果皆不宜熟食,谁见过炒苹果橘子来着?( )

  (2)荸荠在国画大师笔下十分可爱,尤其它那竖着的几瓣尖芽,如鸟喙般噘起,尽显其活泼、俏皮的形态。( )

  2.周作人为什么称荸荠为“粗水果”?

  3.荸荠有哪些地方叫人刮目相看?

  4.请从修辞或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入口,轻嚼几下,齿颊间顿感汁水横流;再嚼,满嘴都是玉液琼浆了。

  (2)肉香与果味交融,热辣与清鲜同在。

  参考答案

  1.(1)对比、反问 (2)比喻

  2.因为荸荠口感似水果而又非正统水果,在吃法上生熟两宜,味道各领风骚,其他正统的水果都不能与其相比,因此称其为“粗水果”。

  3.样子十分可爱,状如马蹄,浑圆厚实,活泼俏皮;味道鲜美,食法多样,脆嫩无渣,汁液清口润心,不是水果,胜似水果;营养丰富,也具药用价值。

  4.(1)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荸荠的汁水比作“玉液琼浆”,非常形象,突出了荸荠水分充足、味道鲜美的特点。(2)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用凝炼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蕴,突出了荸荠所做的菜味道鲜美。此句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及和谐的美感。

初中散文阅读8

  赛珍珠《特殊的圣诞礼物》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1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2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3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4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5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

  6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7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这时,房门开了。

  8“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9“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10“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11门关上了。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12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13“鲍勃!”

  14“嗯,爸爸――”

  15“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16“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

  17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18“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19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赛珍珠,美国作家,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5.“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3分)

  16.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

  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不觉得.意.地笑了。

  (2)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

  17.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爱,并简述理由。(2分)

  18.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19.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2分)

  答案:

  15.(3 分) 参考答案: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 【评分标准:3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6.(4 分)(1)(2 分)参考答案:“得意”就是感到非常满意(称心如意)。写出了鲍勃终于想出送给父亲的特殊圣诞礼物时的自豪(兴奋、骄傲、喜悦)心理。

  (2)(2 分)参考答案:“紧紧”形容动作的程度,写出了父亲看到特殊礼物时的惊喜(激动、兴奋)之情,表明儿子的礼物得到了父亲的赞许(认可、肯定(或“写出了鲍勃的用心、懂事感动了父亲”)。【评分标准:每小题 2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7.(2 分) 参考答案:父亲意识到了他的爱。从文章第17段中的“紧紧地搂、抚摸着、泪水滴 ”等系列动作及第18段中“我也爱你 ”等语言可以看出。【评分标准:2 分。肯定 1 分,理由 1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8.(3 分) 示例 1: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鲍勃完成礼物后既兴奋又激动,既紧张又期待的心理。(刻画出鲍勃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 示例 2: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鲍勃动作的敏捷。写出他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评分标准:3 分。修辞或描写方法 1 分,赏析 2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

  19.(2 分)参考答案:结构上前后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一主旨,深化了主题。【评分标准:2 分。结构 1 分,内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

初中散文阅读9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29.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

  30.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2分)

  答:

  31.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

  32.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2分)

  答:

  33.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2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答:

  29.(2分)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主观题型,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理解能力。)32.(2分)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利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能力。)33.(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初中散文阅读10

  十五年前,她丈夫意外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太贵,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一个冬日的下午,天空中飘着密密的雪花。她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钱?”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干照夜白》,我一怔,沉吟道:“韩干照夜白?韩干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

  我没吭气,慢慢打开手卷,没看两尺,已经确定: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偏偏她还喜孜孜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呢!”

  我犹豫再三,还是①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看不见她的表情,看见的似乎是瞬间长出的一片花白的头发。

  “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确定!而且这是仿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她没再说,站起身,以很快的速度收好那卷画,临走,用哀求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我的②心一沉,目送她踉踉跄跄地消失在漫天狂舞的雪花中……

  后来有一次遇上她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岁月在雪花中静静飘落……

  今年一月的一天,天空中又飘起细细的雪花,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画中是骠壮骏硕、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干照夜白”。

  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这不是……?

  “我妈去年过世了,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miǎn tiǎn:“我特地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你们家……”

  “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会一下子崩溃,所以我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那张画……”

  “我带来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我的③心一热……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自己对他母亲的承诺。

  此刻,雪花轻快地飞舞,和万家灯火相辉映,将纽约营造成一个温馨美丽的童话世界……

  【注】韩干,唐玄宗时代的画马名家。“照夜白”传说是唐玄宗的坐骑。

  2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miǎn tiǎn()()

  23.文中划横线句子“看见的似乎是瞬间长出的一片花白的头发”,使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3分)

  24.文章对“我”有很多心理描写,如文中的“心一横”、“心一沉”、“心一热”,请简要分析“我”的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①心一横:“我”决定放弃犹豫说出真相。

  ②心一沉:_______

  ③心一热:_______

  25.文章的标题有哪些好处?(3分)

  ___________

  26.故事中的母子俩,互相“隐瞒”又互相“欺骗”,但在作者笔下,却是营造了“一个温馨美丽的童话世界”,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80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

  22.腼腆

  23.夸张突出表现了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绝望与崩溃。(3分)

  24.“我”为母亲能否承受打击以及这个家庭的未来担忧;为母亲的慈爱、无私、勇于担当和儿子的体贴、孝敬、有主见而高兴感动(4分)

  25.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以主人公收藏的《韩干照夜白》的真假为主要内容展开叙述,表现人物“美丽谎言”下的“美丽心灵”,揭示了“真爱能战胜一切不幸”(或“母子情深”)的主旨。(2分)

  26.答题要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母亲的“隐瞒欺骗”是“慈爱、无私和担当”;儿子的“隐瞒欺骗”是“体贴、孝敬、有主见”。(5分)

初中散文阅读11

  ①祖母走后,所有的光亮都减了一半。

  ②从此,我总是喜欢躲在黑暗里哭泣。父亲摩挲着我的头,让我不要太过悲伤。白天,他为我拉开窗帘,让阳光赶跑暗;夜里,他为我打开灯,让灯光吃掉黑。

  ③“为奶奶祈祷吧。”父亲说,“用你的祷告为她铺一条平坦的通往天堂的路。”

  ④祖母是个勤快而干净的人。她很少闲下来,一天之中,手里大部分时间都拿着扫把,或是拿着一块抹布,把屋子里拾掇得窗明几亮。小时候,总是突发奇想:扫地的扫把会累吗?擦玻璃的抹布会疼吗?小孩子的心思就是怪,不心疼祖母,却心疼一只扫把,一块抹布,甚至天上的一朵云。“奶奶,我把那朵云摘下来,给你当抹布好不好。”那是孩提时自以为是的笑话,祖母却不笑,她说,“要把它留在天上,不然天空该脏了。”

  ⑤祖母的命运,就像一只无底的杯子,从来没有填满过一次。⑥在那个年代,祖母被冠以“扫把星”的名号,“扫把星”都是“克夫”的,嫁给祖父之前,她已经接连“克死”了两任丈夫,且都没来得及留下后代。而最后,祖父也没能逃脱被她“克死”的命运,婚后便被征兵去了前线打仗并死在了战场。所幸祖母给爷爷留下了唯一的后人,也就是我的父亲。

  ⑦打此之后,祖母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命运。难不成自己真的是“扫把星”吗?她似乎认了自己“克夫”的命,再没有改嫁,专心养育我的父亲。她靠给别人洗衣服、糊纸盒维持生计,甚至去捡垃圾、当乞丐,直到把父亲养大成人。父亲一寸寸地长起来,祖母便一寸寸地矮下去,直到生命的消亡。

  ⑧父亲说,日子再苦,他看到自己母亲的脸上,也总是闪着愉快的光。

  ⑨祖母的苦,就像她衣服上的补丁,一块接着一块。可是祖母衣服上的补丁,却并不难看,相反,让人喜爱。她能将补丁缝补得如艺术品一般,让衣服上的一个个漏洞转眼间变成了一朵朵莲。我想,她对待衣服上的“洞”,一如对待自己的伤口吧,那些揪住她不放的苦,咬着她,让她千疮百孔,可是她懂得用一个个坚强的笑脸去缝补它们。

  ⑩祖母一生都在不停地打扫,我想,那是她在努力打扫时光里的苦楚,擦拭命运里的阴霾吧,使一个个日子变得明亮而欢快。

  ?祖母走的时候,背驼得几乎快挨着地面了,她在无限接近大地。这个不肯在命运面前下跪的人啊,一个躲闪不及就埋入了荒丘。

  ?在祖母的墓前,我们放了一只扫把。我们每次来,都会把她的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知道,祖母的一生,与灰尘为敌。因为她是一个扫把,是地面的云。

  ?而云,是天空的扫把。

  ?祖母走后,母亲接替了祖母的活计,母亲打心眼里一直看不惯祖母的“洁癖”,可是现如今,她的身上却越来越多地有了祖母的影子。经常映入我眼帘的影像是,母亲如一个奴仆,跪在地板上,擦拭着一地的碎语流光。母亲继承了祖母的干净利落,使得家里的物什总是闪着亮晶晶的光。我知道,那光里,亦有祖母的灵魂。这两个伟大的女人,正在将干净温暖的日子一脉相传。

  ?如果有人好奇地问我,你为何如此快乐,你过着怎样的生活?我想我会怀着幸福的心告诉他:白天打扫,夜里祈祷。

  ?白天可以仰望云朵,夜里可以看到月亮,这就是最简单的幸福了。云的使命,是让天空变得干净。月亮的使命,是让人间变得柔软。

  ?“白天打扫,夜里祈祷,那岂不是修女一般的生活?”好奇的人不置可否。

  ?我说是的,这修女一样的生活,看似枯燥无味,却在使这个世界变得洁白、纯净。白天因打扫而干净,夜晚因祈祷而温暖。

  ?现在,想念祖母的时候,我就会抬头望天,看那一朵朵云。祖母在天上,肯定改不了爱干净的癖性,她肯定变成了一朵云,去做名副其实的“扫把星”了吧,她在天上忙着打扫,让天空一尘不染,甚至不留下鸟儿飞过的痕迹。

  ?的确,祖母有必要留在天上,不然,天空该脏了。

  (选自《散文》20xx年第9期,有删节。)

  1.阅读全文,说说题目“白天打扫,夜里祈祷”该如何理解。(4分)

  2.文章主要写祖母,但第?段却写到了母亲,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祖母走后,所有的光亮都减了一半。

  (2)可是她懂得用一个个坚强的笑脸去缝补它们。

  4.品味文中划线句子,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祖母的命运,就像一只无底的杯子,从来没有填满过一次。

  5.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联系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要求至少分析到祖母两点核心的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白天打扫”指祖母喜爱干净,一生勤于打扫(1分);也指祖母在坎坷的命运面前不屈服,依然井井有条地生活着(1分)。“夜里祈祷”指“我”为逝去的祖母祷告以寄托哀思(1分);也指“我”借怀念祖母来回忆和品味生活的美好和温暖(1分)。

  2.?段写了祖母去世后,母亲也变得勤于打扫,使家变得干净、温暖(1分);表现了母亲对祖母性格的传承(或祖母对家人的影响之深)(1分);侧面展现(或衬托)出祖母美好的品质(1分,美好品质具体可以不答出来);表达了对祖母深深的缅怀(1分)。

  3.(1)指生活的希望与美好的寄托。(意合即可,2分)(2)指消解和弥合命运带给她的苦痛和伤害。(意合即可,2分)

  4.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祖母的命运比作无底的杯子,形象生动地(1分)写出了祖母命运多舛,(1分)表达了对祖母屡遭厄运的怜惜、心痛。(1分)

  5.要点:①坚韧顽强,不向命运低头;②乐观;③勤劳……(每点概括1分,分析1分,答到两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初中散文阅读12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注: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选文有改动)

  18.文章开篇写到“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而的`人。(2分)

  19.文章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0.如何理解第⑦段划线句子的深层含义?(4分)

  21.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4分)

  22.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联系实际来谈谈。(5分)

  答案:

  18、普通 平凡(2分)

  19、坚持出黑板报 背着生病工友去医院并陪护 风中拉好银幕(3分)

  20、暗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意思对即可)(4分)

  21、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意思对即可)(4分)

  22、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们彼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使再平凡,只要努力,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意思对即可)(5分)

初中散文阅读13

  “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秋天的下午,阳光暖暖的照着,凉凉的西风吹着,吹皱了一池秋水,吹蓝了明净高远的天空,吹红了一树树的柿子,也吹起了游子满腔思绪。

  当柿子红了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柿子。家乡的柿子犹如一串串红红的“灯笼”总在眼前闪烁,柿叶如同一面面“红旗”总在眼前飘扬,一幅幅“柿”情画意总在眼前浮现,那些温(xīn)的回忆悄无声息的弥漫开来……

  每到春天,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柿树娇嫩的枝条从树上钻出来,青翠欲滴,煞是好看。不几天,柿树就开花了,花很小,有黄色的,有橙黄色的。花朵虽小,但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朵朵似娇俏可人的小姑娘。

  点点的清香氤氲,偶尔有蝴蝶飞来,萦绕其间;间或蜜蜂来访,流连其中。一阵春风细雨,满地落花。这可让孩子们高兴坏了,女孩子就用马尾巴草把柿子花一朵一朵的串起来,编成花环,带在头上;做成手链,带在手上,或者串一串长长地,制成花冠,那(yǎn)然就是花仙子了,个个心里乐开了花。

  夏天,墨绿的叶子覆盖了全树,青色的小柿子顶着帽子藏在树叶里,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你很难发现它们。整个初夏,柿子顶着帽子躲在绿叶间,同绿叶儿们一同长大。我们就在树下玩耍,欢闹声中,盛夏已过,秋像藏猫猫的顽皮孩子,一下子窜到面前,调皮的笑着,伴着鬼脸。再看柿树,青涩的柿子,已慢慢的变成橘黄色,像刚学会变脸的顽童,狡(xiá)的笑着,站在枝头,跳着,闹着,直到把枝头压弯了才肯罢休。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深秋时分,柿子树上的叶子慢慢地变红了。从远处看,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美丽极了。青绿的柿子变成了金黄色的,霜降到了,柿子慢慢地由橘黄变得红通通了,霜降过后,树叶开始凋零。黄柿子慢慢被秋风染红了脸蛋。柿叶,红中透绿,绿中带黄,一片片随秋风飘落,又经过几场银霜,当你想要留恋那一树红叶,它却早已落光,只剩一树红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漂亮的红灯笼似的,又像一个肥嘟嘟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火红的柿子,挂满了秋的情愫,点燃了秋的色彩,装点着秋亮丽的风景,深秋柿子红,柿柿如意,红了人们的心情。秋天渐行渐远,满树红通通的柿子,软软的,像极了娇美的小姑娘,羞答答的抿着嘴,偷窥着偶尔路过乡村的面孔。

  童年的柿树伴随移民搬迁的进一步深入,寂寞孤独地守望着乡村,缺了人们呵护,村里的那些柿子树,叶子都疏疏落落的了,有点干枯萎顿的卷着,树上柿子高悬,没人采摘,成了鸟雀们的美餐。秋风乍起,一阵阵的寒风吹过,红红的柿子摇(yè)枝头。有些柿子在树上呆得不耐烦起来,便扑通一声,坠在地上,钻进草丛。唯有那些美好记忆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时时温暖着游子的心。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只有那一树火红的柿子寂寞的挂在枝头。

  这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令人伤感。忽而一只喜鹊,从云层飘摇而至。它缓缓地绕树顶飞了一圈,幽幽飞落于那一树柿子树上,轻轻地喙了两口,忽地抬起头来,“佳佳”地叫着,似在呼朋引伴。不一会儿,就飞来好多喜鹊,兴高采烈的喙着,叫着。哦,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19.根据文中的注音填写汉字。(4分)

  温xīn( ) yǎn ( )然 狡xiá( ) 摇yè( )

  20.这篇散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家乡柿子树景色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1.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4分)

  ①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

  ②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22.文章题目“乡村一树寂寞红”有什么含义?(4分)

  答案:

  19. 馨 俨 黠 曳

  20.倒叙。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21.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乡村春天到来时的和煦、温暖、快活、轻柔,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2)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家乡火红的柿子红成一片的灿烂景象,也流露出寂寞红已成为作者对家乡的一种美好寄托。

  22. 一方面指乡村一树柿子寂寞的挂在枝头,另一方面指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令人感到感伤。深化了文章主旨。

初中散文阅读14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逐步的深入,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也逐渐的吸引了更多的相关学者和教师关注。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初中教材,散文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是特别重要的,现代散文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在初中教学中对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的优化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的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本文首先对现代散文阅读的基本目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穿插初中教学实例对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方法。

  1.现代散文阅读的基本目标

  有句古话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对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改革,那么就要对现代散文的各方面进行了解,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学大纲提出,现代散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对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对初中散文展开有效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住最基本阅读的方法,不仅能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思想能够整体感知,还能够对领悟作者通过该文章想要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感情,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达到对散文作品有基础性的理解。

  1.2偏重于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初中散文的时候,能够对散文中的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理解,例如,要对初中散文作品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理解,并且还要掌握这些表达方式的基本用法,从而达到提升自身对散文作品理解程度的目的,进一步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还应该达到学生能够对散文作品做出自己主观性的评价。

  1.3提高学生的创作、表达的能力

  学生经过对初中散文进行有效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一定的自主创作能力,对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合理有效的运用,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感情。

  1.4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要求学生经过对初中散文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对作品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学会对作品中一些优美的语言进行赏析,从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塑造的基本形象。

  2.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改善方法

  2.1初步阅读,初步感知

  在对初中语文散文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上的辅助作用,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对学生的散文阅读进行合理的引导,对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进行有效的培养。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师在对初中语文现代散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把自身的感情全部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去,把自身那种强烈、饱满的情感用独特的手段表现出来,经过对作品中那些经典、优美的语句进行阅读感知,用自身的感染力使学生也进入作品表达的情感之中,从而达到一种教师、学生的感情都和文学作品产生共鸣的效果。

  例如,在对人教版《背影》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教师应该以一种感情饱满的语调对这篇文章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进行详细的讲述,其次让自身完全融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之中,用真切的情感阅读这一篇课文,从而让学生初步的对文章中表达的父子之间那种浓厚的感情有所感受。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家庭之间那种关系,从而为课堂后面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深入阅读,增强感知

  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有感情的对课文进行朗读,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知度,在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该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其展开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对课文展开详细的分析。例如,在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启发性问题进行优先设计,然后教师对课文展开初步的泛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对课文展开有效的思考,逐渐的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进行感知。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对课文中写景艺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从而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阅读之后通过问题的回答,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文感情的感知度。

  2.3实践教学,升华情感

  在对语文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对教学成果的提升、巩固并不能单单局限在课堂之上,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在教学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使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写文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一片作品,然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表达的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要严格的要求,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的能力。因为初中学生不同的心理阶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结合教学的实际,不仅仅要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增强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这样才会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文学素养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健康有效的发展。

初中散文阅读15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

  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我的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了价、油也涨了价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一丝黑色。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很早,留下的遗产是一笔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每到月底,我都会看见母亲从领来的可怜巴巴的几张钱中拿出一半还给别人,然后一分一厘地算计着过日子。

  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不愿母亲出席,在街上和别的同学一起走时看见她正在打扫街道,我也装成了一般熟人一样点点头就和她擦身而过,甚至偷偷地溜走。有时候她满头大汗推着整车的垃圾路过我们学校,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总是远远望见便躲起来,一些不相识的同学反而争着主动帮母亲推车。

  每当这时候,我就很痛苦。虽然我爱我的母亲,也知道她是为我做着这一切,但我怕别人因此而瞧不起我。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她常常呆坐在窗前想着什么,缝衣服时针刺破了手也无知觉。

  那年春天,我家的屋梁上突然来了两只“勘察”地形的燕子,然后每天有了燕子唧唧的叫声。它们衔着泥飞进飞出,忙着筑巢、孵蛋。小燕子出世后也成天叫着,吵得我十分恼火,还不时从空中掉下粪便来。我忍不住找根长杆子要去捅,母亲见了,竟很生气,不顾一切地阻止我,她向来对我百依百顺,现在却那么固执地要保护这个燕巢,我十分气愤,对它更加怀恨在心,那几只黑不溜秋的燕子也显得格外讨厌。

  此时,母亲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了,然而她虽说做了二十几年的清洁工,却一直没有转正,只是个临时工,年龄一到,单位便会不再要她上班,并且没有半分退休金,而我正在读初中,如果想“出人头地”,必定还要上很多年学,这无疑会给我们娘俩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难。对此,我除了担忧外,也只有违心地劝慰母亲,说没有事的,我不上高中不考大学了,我去念中专,一毕业便可以工作了。母亲闻言很是内疚,因为,我在学校是尖子,常常考第一。她能为我做的便是包揽一切家务,什么活都不让我插手,其实她也知道我有多想上大学。

  自从我主动提出上中专以后,母亲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甚至有时还同我唠叨几句什么谁谁扫地时拾到一个钱包,谁谁谁的女儿今天出嫁……发现我并不在听时便戛然而止,眼睛移向别处,目光最后必然停在那个燕窠上,看着老燕子为小燕子喂食,每当这时,她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于是我又一次坚定了将燕巢毁掉的想法。

  有一天放学很早,我估计母亲还要很长时间才会回来,便拿了根竹竿,三下两下将燕巢捅了下来。三只羽毛尚未丰满的燕子摔在地上,哀叫着,扑腾着,我看着有些心悸,便将它们扔出了墙外。老燕子回来后不见了巢与小燕子,急得唧唧唧唧地叫着飞着寻着,由着急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那叫声半是仇恨半是悲伤,我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残忍。

  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了么?为什么要将燕巢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我第一次看见她发那么大脾气,吓得不敢吭声。母亲想补偿似的找了些剩饭给那两只燕子吃,两只老燕子看也不看,倾诉着什么似的叫着,最后嗓子嘶哑了,无力地盘旋了几圈后飞走了。

  望着两只燕子远去的身影,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一瞬间,她苍老了许多。“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母亲,最痛苦的事便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一字一句地说着,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掉。

  一年后母亲就去世了,到她临死前我才知道,早在两年前她就和父亲当年一样也患了癌症,但为了供我上学,她一直坚持上班挣钱。母亲死后,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饱尝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生怕有一天主人也会赶我走。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想起母亲的眼泪。

  我终于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我明白自己正是在看见母亲的眼泪的一刹那长大的!

  1、“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通读全文,概述母亲这次流泪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母亲的眼泪”为线索,文章写了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请简要表述。文中老燕子小燕子的遭遇,同母亲和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分)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心理活动描写细腻,如写“我”对母亲作为清洁工人的敏感,“我”对母亲的怜

  惜、愧疚和怀念等。请选择下面两种情景中的一种,揣摩人物心理。(40字以内)(3分)

  ⑴“她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母亲看着燕巢时会想些什么呢?

  ⑵“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想起母亲的眼泪。”我想起母亲的眼泪时会想些什么呢?

  选__人物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写“我明白自己正是在看见母亲的眼泪的一刹那长大的!”文中“我”从母亲的眼泪里读懂了什么呢?“我”的成长经历,对家境贫困的孩子会有所启发,对生活优裕的孩子也会有所触动,读完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

  答案:

  1母亲为我毁了燕巢让燕子伤心绝望,从而想到自己没有能力给孩子好的人生而伤心落泪。(2分)

  2、疏远或抱怨到怜爱到明白理解母……挣钱”可见母爱的无私和伟大。(3分)

  5、我从母亲的眼泪里读懂了母亲因无法给孩子一个好的人生而产生的巨大的内心痛苦,这痛苦因爱而生。(2分)示例:无论富裕和贫贱,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和伟大的,理解体贴父母,不要让我们的父母流泪伤心。(观点1分,联系实际1分,通顺1分)

  6、⑴等到 ⑵模仿,模拟 ⑶再,又 ⑷曾经(每个1分,共4分)

【初中散文阅读】相关文章: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07-20

精选初中散文作文10篇06-06

精选初中散文作文四篇03-21

实用的初中散文作文4篇07-17

精选初中散文作文合集6篇07-06

【精品】初中散文作文四篇07-05

【必备】初中散文作文三篇05-18

【实用】初中散文作文4篇04-30

【精华】初中散文作文三篇03-23

【必备】初中散文作文3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