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说课稿

时间:2022-11-12 10:01: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政治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治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说课稿

政治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本节课也是联系教材第一、三、四课的关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现在:

  第一,从马哲理论体系来看,联系的观点贯穿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揭示了矛盾内部错综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这一点,是开启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第二,从教材结构安排看,本框内容既是从唯物论向辩证法转变的思维节点,也是辩证法各部分的枢纽,在全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密切关系来看,能否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关系到全书教学的效果。在下册人生观部分,许多内容都是以这些基本观点为指导去展开分析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

  (2)理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3)理解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

  2、能力目标:

  (1)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不仅懂得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更重要的是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有机联系。

  (2)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认识事物内部联系到认识事物外部联系中学会全面的分析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认识社会和人生的能力。

  3、觉悟目标:

  以生动有趣的图片、故事、古诗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有效地改造世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难点:联系的客观性与条件性。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3、思想教育重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通过这一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二、说教法

  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在实际生活中随处都会遇到,学生比较熟悉。而且,教材讲述采用事例归纳法,通俗易懂。为了使学生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方法,贯穿"读--议--讲"的基本程式,多种教法综合运用,来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具体方法有,例证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等等启迪学生思维。

政治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二节第两框的内容。主要是讲唯物辩证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一课中学生要根据上节课掌握的矛盾特殊性原理,来掌握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课是对第一节“矛盾的普遍性”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后面教学内容“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的前提,是教育学生学习和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关键环节。

  二、说学情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将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

  哲学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高二学生只是容易把握形象思维,却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对哲学有关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本目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一些的哲理储备,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能力,让学生自己阅读来阐释其中的哲学意义。并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更盎然。

  三、说教学目标

  本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教材和学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能力目标:

  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培养对这一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即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难点: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图片导入

  我向学生展示格里膜斯维特火山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此火山喷出的是不是火焰。设疑:火山喷发喷出的一定是火吗?

  我总结:我们发现这张图片中火山喷出的不是火焰,而是冰块,原来是因为附近有个冰川,挤压通过火山口喷出。这奇特的现象,告诉我们一个哲学道理: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环节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将从整体把握教材,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首先是连连看活动

  我通过PPT出示连连看题目:

  如果你是厂长,你会怎么安排这些职工的工作?(连连看)

  “吹毛求疵”者 民事调解员

  “谨小慎微”者 产品质量检查员

  “一团和气”者 突击手

  “求胜好强”者 安全监督员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进行人员与职位的匹配,并说明原因。

  通过连连看活动引出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用连连看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析问题的同时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此环节采用探究教学法,首先出示材料:孔子对不同的人问的同一个问题,往往给予不同的回答。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孝,他说:“无违。”不违背礼仪就是孝。孟武伯问孝,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担心孩子生病,保持自身的健康就是孝。弟子子游问孝,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的关键是敬,而不是简单地养活父母。子夏问孝,他说:“色难”,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愉悦的容颜就是孝。

  出示课堂探究问题: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可能一部分同学对材料中四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不了解,所以我出示探究提示,说明四个学生的特点:

  孟懿子: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时候不仅用鲁公(诸侯)的礼仪,甚至还有用天子礼仪的时候,这就叫僭越。(礼仪要求:一是要虔诚恭敬尽到礼数,不能敷衍塞责;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礼教,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僭越。)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

  子游、子夏:孔子的高徒,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孔子唯恐他们的敬爱之心不够恳切,用这话来警示弟子,让他们知道,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因此不应该求之于外,要求之于内心。

  学生进行探究,并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孔子对不同人所问的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包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这一哲学道理。(注:根据学生情况简单介绍)

  通过探究和讨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来,通过讨论、发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本环节通过小组对抗赛大比拼的形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让学生说出蕴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俗语以及举出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

  通过学生举例子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结合板书内容,采取学生总结的形式,并进行补充和说明,回顾本课内容,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授课结束后,我会给学生设置一个写作型作业: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写出自己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分析了哪些具体问题,有哪些感受,从而领悟并掌握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重要性。

政治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8课第2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面是文化生活的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目前所处的文化环境,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内容打下铺垫,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理论是文化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会考、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层面

  (1) 什么是落后文化

  (2) 什么是腐朽文化

  ◇理解层面

  (1)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2) 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

  ◇分析层面

  (1) 结合现实比较、鉴别一些文化现象

  (2) 通过事实分析落后、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危害

  2、能力目标层面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对现实“落后腐朽文化”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3)树立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层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源头和本质上认识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从而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材料处理与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1、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对第一部分阳光下的阴影作为导入新课的背景材料,点到为止。而第二部分提高眼力作为本课的重点,建议重点分析和讲解,并且补充部分案例和材料,以增强同学对该部分的理解。第三部分奏响主旋律则作为解决第二部分的问题的对策,则从国家层面的角度加以提升,增加国家领导层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些重要讲话作为背景材料,以期增强主旋律的权威性,以提高同学们的认识。

  2、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及存在于我国的原因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于我国的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难点的依据: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平时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难以树立对待两者的正确态度和形成正确的做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道德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视频导入——学生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教学内容的部分体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产生搞清楚“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质的愿望,并能对以后的文化生活选择产生积极的作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导入课堂学习。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法:根据教师按照情景提出的问题,在5分钟之内从书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合作探究法:按照小组分组的形式,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回答问题。

  徐氏记忆法:这是笔者按照自己的姓氏对浓缩记忆法的起的特别记号,主要让学生掌握把教学内容进行浓缩记忆的学习方法。

  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教学内容学完之后,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学校提出的50分钟教学方案的设计思想,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课堂作业当堂练时间安排(8—10分钟)

  5、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力求体现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1、文化市场复杂性

  板书: 1、阳光下的阴影

  2、如何应对落后、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的表现和应对策略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2、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2、腐朽文化的表现和应对策略

  3、两者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3、奏响主旋律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6、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文理分科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文科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

  文科学生要求在高质量完成作业本的基础上,再进行适量的主观题练习

  理科学生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即可。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力求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政治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第3课的第2框的内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讲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本框题则是从

  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来分析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部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在本框题的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中,讲解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到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前三种消费心理中均有其不利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应坚持求实心理,因为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并且求实心理为第二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起了铺垫作用,因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部分是求实心理的具体展开。《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共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前三个原则分别是从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的,最后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并能对不同消费心理进评价。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明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消费原则。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非常必要。

  四、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三步探究教学法: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构建知识;能力提升、学会运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学法

  我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学法指导。我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习惯于接受、探究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新课标又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本课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想以及学法指导,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本课导入设计中,通过我想买双鞋,但是不知道买那种较为合适,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观。

  2.层层深入,构建新知。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环节设置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婷同学她在日常爱好中的特征。

  情境二:与众不同的裤子设计,吓死人。

  情景三:丹丹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有钱,而送同学一个进口的MP5作为生日礼物。

  通过剖析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表现、特点,并能对这些消费心理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这些个案情景设置,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于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个问题“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讲的是正确消费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这四个原则,做了三个不同的情景和一则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深化拓展。第四个正确消费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在第同学们理解前面三个原则的基础探究拥有名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间是否矛盾,并且在当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生分析归纳比较鉴别,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认识到消费中不能铺张浪费,在头脑中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

  3.巧设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让同学们课后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一个月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消费要受到种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就一定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综上,这节课坚持正确引导、形成能力的原则,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在过程实施、情境创设、知识构建、问题拓展、能力提升、练习环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使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政治说课稿5

  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交往讲艺术,主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如: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等交往的基本技巧,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善于与人交往,交往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重点难点:

  交往讲艺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交往是一门学问,本身很复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掌握基本的交往艺术。本项目引导学生重点掌握三种基本的交往技巧。

  二、学生分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或者社会,每个青少年都会遇到如何与人交往问题。在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妨碍他们找到自信,会困扰他们的生活,而交往能力的高低又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生活和健康成长。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特点,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教学方法

  主要是运用多媒体的形式,采用启发、引导、讲解、讨论,课堂活动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材料的选取,情景的创设和活动的设计都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探求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针对本节课是教学难点的情况入手,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境活动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

  导入:“小红的烦恼”一位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交往问题,简洁明了的引出交往讲艺术。

  情境活动一:两幅漫画,说说漫画中说话人会有什么感受?请你预测一下他们交往的结果会是怎样?这两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道理?

  引出倾听的重要性,交往中要学会倾听。(漫画反映的是学生交往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通过思考,总结,获取知识,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启发学生交往中要学会倾听。)

  情境活动二:“生活剧场”这一学生活动引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通过活动让学生亲临其境达成共识、加深认识。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情境活动三和四:“请客”和“宴子使楚”的故事。

  这两个很有趣味的故事既吸引学生,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很明了,一下就体会到学会表达的重要性,从而启发学生在交往中要学会表达。

  情境活动五:“生活体验”先由我列举生活体验让学生评论,再启发学生说自己的生活体验,大家共同评论,总结出与人谈话应注意的技巧。

政治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生理的残疾带来了巨大的生理不便和心灵创伤,自强不息又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涵义。

  一、说教材特点

  《自强不息》是全日制聋校八年级实验教材思想政治第一册第二十课的内容,主要讲了肢残人洪仿毅在身体高度残疾,累受生活磨难的情况下,顽强不屈,自立自强,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业绩的事迹。

  本课的主要编写意图是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残疾人虽然遭遇生命的挫折,但只要不甘沉沦,勇于拼搏,一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搏取生命的精彩。

  由于聋校一直使用较为陈旧的人教版原编聋校实验教材,不仅教材编写理念落后,编写的结构生硬,而且内容贫乏,缺乏立体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大胆地挖掘、取舍,进行师本开发,以期在老教材的旧瓶中装入新思想、新理念的酒。

  教师的师本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舍弃。即去掉教材中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

  2、添加。即添加新的时代环境下有益教学的内容;

  3、改造。即对原来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和变化。

  二、说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聋生在年龄上达到了初中学生的阶段,已经具有了较好的认知能力,但认知的表面性、片面性也比较突出,情感、思维发展已较为丰富,但受认知局限影响,情感缺乏深度,抽象思维的发展也较为缓慢。而且,由于学生的残疾状况各不相同,残疾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较之健全学生要更大、更复杂。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聋校思品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前面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自强不息”字面和丰富的内在涵义。

  2、懂得残疾人只要自强不息,一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情感目标:

  1、欣赏、敬佩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

  2、立志学习残疾人典型事迹,做自强不息的人。

  (三)行为目标:

  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身残志坚,奋发向上。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信念,引导学生立志学习残疾人典型事迹,做自强不息的人。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生活中自强不息的丰富涵义并积极应对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

  初二政治说课稿范文二:《我知我家》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知我家》。我打算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它们分别是:说教学资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

  第一:说教学资源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第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二.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第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四:说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五:说学法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所设计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这三种学法。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把握整个学习过程的节奏。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应试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要着重突出讲解的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第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6分钟)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约5-6分钟的新课导入。首先我会为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各种照片,先通过歌曲与图片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而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展示,我意图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家里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亲人,彼此之间有亲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除了这个大家之外还有自己的小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间就像一颗大树上的枝与干相互牵连。接着我会设计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绘制自己的亲情树,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义。

政治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1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框,主要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学习,分析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该框是学习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对学生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

  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且让学生能主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实践,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对哲学上实践的概念,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分析归纳、自主探究、总结反思等。这些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 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重点说)

  1、 课题引入: 我设计以提问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并得出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 讲授新课:(35分钟)通过教材第一目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总结并过渡: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是我正确看待自然、人生、和社

  会的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整个过程将伴随着多媒体影像资料和生生对话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反馈,知识迁移。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 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 我会留适当的自测题及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做课后练习和思考,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指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到现在仍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政治说课稿8

  1、教材地位及作用

  “开放的胸怀”是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的第一目内容,在本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在上节课学习“世界文化之旅”了解了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学会用客观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差异,为下一目“搭起文化的桥梁”做好铺垫,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因此本课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通过教学和活动,使学生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实际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对活动的感悟和总结,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的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3、教学重点、难点

  面对不同的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学情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在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出现了许多偏颇,因此学生需要在通过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了解和感受中,学习拥有一种开放的胸怀,并在老师与同学相互之间的合作探究中,在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力图体现主体性、活动性、开放性、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课前关注学生的生活,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构建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者、积极的认知者。

  2、充分发挥教者的主导作用。

  教者既是一节课的导演又是演员,要对学生多多施以“真诚”的肯定和引导,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感动自己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感悟,达到知、情、意的和谐统一。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以教师有感情的讲述,使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了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了世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该怎样平等相处、奏好和谐的文化乐章,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给我们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播放歌曲《你和我》,多媒体展示奥运场景)

  2019 年8月8日晚上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响起《你和我》的歌声将全世界人民的心紧紧联在了一起,整个奥运和残奥2会期间,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友谊、团结、和平、进步”的新形象,不仅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新跨越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更加深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

  要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板书课题)

  一、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

  活动(一):请欣赏小品表演:小雪和Mary的故事(P64案例,学生课前准备)

  多媒体呈现课本的问题:

  1、如果你是Mary,会怎么办?(联系自己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

  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价Mary的处理方式吗?

  活动(二):你理解吗?(多媒体出示五种情景进行测试)(意图: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3、有人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放意味着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在今天,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见解)

  小结: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书本欧洲的汽车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多媒体展示的比利时的街道和城市风情。

  活动(三):各抒己见

  1、比利时红绿灯很少,为什么秩序井然?

  2、你对“只有人,才是万事万物的红灯”这句话怎么理解?(讨论)

  3、欧洲的汽车文明,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之处?(讨论)

  学生回答后,联系《交通安全法规》,教师介绍“以人为本”的三礼让原则,“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小结: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学习哪些文化呢 ?

  学生齐读毛泽东同志说的一段话: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拿来,而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活动(四):“身临其境”

  小品中Mary给了小雪一个大拥抱,让小雪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个外国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问好,他却想拥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脸颊,这时你怎么办?

  多数学生回答:我会觉得很难为情,不过还是会让他拥抱。

  教师:同学们感到难为情,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比较的含蓄,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大家都能够以开放的胸怀,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美国人的礼仪交往方式,让对方拥抱,也难能可贵。(过渡)开放的胸怀还意味着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长处,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二、保护、弘扬优秀文化

  活动(五):中法文化年

  多媒体呈现中法文化年的图片:在法国街头出现了中国的京剧脸谱、中国孩子玩的风车、中国的大熊猫;法国在北京举行的音乐会、法国巡逻兵飞行表演。

  提问:中法文化年的举办,对中法两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可以更好的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我们要更好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所以我们要保护、宣传、弘扬好中国的民族文化,甚至还要保护好地方文化。

  活动(六):中华传统文化知多少

  课件展示中华文化瑰宝和对世界的贡献,教育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教师借机布置一份家庭作业:为开放的家乡哈尔滨设计举办文化月的方案

  三、珍惜、爱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活动(七):多媒体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和故事,学生讨论思考:梁思成这样做值得吗?

  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值得,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美军接受了梁思成保护历史名城奈良的建议,但美军如今却在古巴比伦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对其的文化进行肆意的破坏。

  多媒体展示十九世纪的空中花园、永远辉煌的古巴比伦文化、战火中的伊拉克、美军攀登一座402019年前古巴比伦时期的神塔、悲惨的伊拉克难民的图片。

  提问:看了美国军队对伊拉克古巴比伦文化的破坏,你们有什么感受,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各个民族的文化?(学生讨论)

  对!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不同的文化,让“地球村”的文化更绚丽多彩!(课件展示图片)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问题,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怎样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政治说课稿9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习消费知识,从消费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从中积累一定的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框内容包括两目,第一目消费面面观从现代商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选择带来了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积累理财知识。第二目是从影响人们的消费因素出发,讲述影响人们在消费时选择误区及应对的策略,消费的出发点。

  二、说学情

  学生知识点能记住,也会分析,但他们的思想很难认识到理财知识对于中学生消费的影响,如何去理财,金融知识与他们的关系,平时行为上很难去践行,达不到学以致用,真正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三、说教法

  通过典型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理财就在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是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科目;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分析、讨论或辩论等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理财对于我们在生活中少花钱多办事的作用,这样让他们明白在消费时要作出最合理、最科学的选择。

  四、说学法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消费知识及经销活动的一些手段对我们的影响,消费时选择商品的一些主观因素,会对我们的判断能力产生的误导的事例。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展示、讨论和分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课后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勇于利用所学的消费知识来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提高自己的选择的能力,合理地将教学内容延伸,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学以致用,培养勤俭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从同学的平时消费想法出发,设置情境。

  (二)课堂情境、活动开展

  1、消费面面观

  活动一:小明的消费经

  大家阅读材料,谈自己在平时消费中,消费的取向和需求,有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多媒体显示)

  1、商品日益丰富,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①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比重上升

  ②生活品质提升

  (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理财知识)

  活动二:小明的策略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材料,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觉得小明在消费时选择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影响?他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哪种选择更合理呢?为什么?(老师点拨,学生回答)

  过渡:小明在做出选择是受到了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认为那件衣服不是名牌,价格低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还受到其他消费者的影响:他看到很多人争相抢购,所以就也去买了,没有考虑其适用性和性价比。受到了虚荣心的影响:盲目的攀比让他没考虑自己的实力和适用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引导,成为每位同学今后的实际行动,这样有利于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和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

  2、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活动三、如何做出合理选择

  教师归纳:理财知识不是一个空洞的说教,而是一个紧贴我们生活的技能。能否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关系到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否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愉悦。

  活动四、怎样做出科学的策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探究教材下的三个问题:

  教师总结:中学生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

  ① 理性思考,刻服盲目跟从

  (选择能力弱,易从众,受到外界影响)

  ② 精打细算,不盲目攀比

  (作出预算,不攀比,要物有所值)

  ③ 注意节约,注重环保

  (要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提升精神境界

  (实践中要做到:砍价;打时间差;有计划;理智)

  六、 说板书设计(明了简单,概括性强)

  合理消费:①理性思考,刻服盲目跟从

  ②精打细算,不盲目攀比

  ③注意节约,注重环保

  ④提升精神境界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课标要求,既有个人自主探究,也体现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方式上,创设了富有激情的课堂情境,把学习得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局限于教材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对生活现象分析对比过程中来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利于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突破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事的同时,也关注国家建设,突出了思想品德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

政治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一)《礼貌的力量》是七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交往的艺术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从语言文明和行为文明两个方面阐述交往的艺术,从“说”和“做”由潜入深教会生如何交往,掌握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促进良好的人及关系。

  (二)地位作用分析

  交往是学生生活的永恒主题,《人与人之间》这一单元是在本册第一单元《扬帆起航》学生进入新环境、接触新老师和新同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往主题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在本单元,是“面”上的展开,在初二年级的相关单元还将从“点”上深入。初一上学期,学生到一个新的环境里,怎样与人交往,成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交往的基本要素和艺术也是必要的。本课时的教学就是要告诉学生交往的礼仪与交往技巧,帮助学生培养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了解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与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文明交往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明礼貌对交往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

  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有想法,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弱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会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处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二)、说学法

  从中学生的交往状况看,一方面中学生渴望自己有许多朋友,渴望被人们所接纳和欢迎,另一方面因为缺乏交往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而遇到不少障碍。基于这一点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日常基本生活问题入手,通过小品表演,礼貌用语PK台,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一定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学法指导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课前准备一些漂亮的微笑图片或照片,上课伊始教师先用语言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请几位学生模仿图片表演,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我们的主题是关于“礼貌”,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导入,使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思考微笑的现象包含的深刻道理,使学生明白微笑的礼貌力量。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漫画赏析

  让学生欣赏漫画“是否有礼”(漫画有两组,一组是有礼貌的,一组是没礼貌的。)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再让学生结合自己亲自经历说一说受到礼貌或不礼貌待遇的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分析不讲礼貌的害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礼貌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再进一步引导分析:你认为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和行为两方面)

  设计意图:分析漫画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体验礼貌的外在表现,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进一步体验不讲礼貌的危害,使学生自主认识到文明礼貌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通过漫画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提高思想认识,内化品质行为。

  (三)礼貌PK台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做提示引导,如:(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说:“请”,)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知道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贵姓、对不起、别客气、请多关照、打扰、请教)将礼貌用语分类,在全班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评选出优胜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分享礼貌用语,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文明礼貌语言可以更有效表达我们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为下面即兴表演奠定基础。

  (四)即兴表演

  师生可以在课前将下列情境制成纸条,课上请学生随意抽取纸条进行情景表演,感受礼貌的表现:

  ①请老师给你讲解难题(请教)

  ②到商店买东西(麻烦)

  ③到图书馆借书(劳驾)

  ④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对不起)

  ⑤当你托同学办事时(拜托)

  ⑥当你去外地迷路向人问路时(请问)

  ……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自己的文明礼貌的素养,将理论认识落实到交往实践中。

  (五)礼貌自省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态度、举止等方面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看看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同学们共享,共同制定改进方案并评选本班的礼貌之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检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提高礼貌素养,提升思想觉悟。通过评选活动,使学生以身边的有礼貌之星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讲文明懂礼貌的具体要求 。

  (六)礼貌践行

  由老师对学生提出践行要求。正如蒙田所说,“礼貌无须花费一文而赢得一切”,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文明礼貌,以礼相待。以文明的中学生、礼貌的中国人向世界展现我们文明古国的风采和魅力。

  设计意图:将品德教育延伸到现实生活,将思想认识内化为实际行动,有助于思品课终极目标的实现。

  (七) 板书: 交往有艺术

  语言文明的意义

  语言文明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礼貌的力量

  礼貌的力量 是

  行为文明的表现 巨大的

  行为文明

  微笑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强调重点,突出难点,加强对教材观点的理解,并有意识的将礼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政治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标准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二、教法分析——启发讨论探究式教学

  三、学情分析

  四、学法分析——自主探索、研讨发现

  五、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前调查,形成调查表

  2、根据调查,进行归纳

  3、创设情景,学生讨论分析

  4、归纳升华,巩固新知

  5、课后小结,作业布置

  七、课后评价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内容,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走进经济生活,无论是谁,都离不开生活消费,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了解了《神秘的货币》和《多彩的价格》后,掌握如何理性的对待消费对中学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而引发这些消费方式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就是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心理,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能使我们做个更理智的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描述几种消费心理;进行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三)、教学目标分析

  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能力、思想觉悟这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

  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

  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

  突破:

  在教学中采取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分析问题的方法,得出结论,认识真理。使课本知识真正转化成学生的个人知识。通过情景设置,鼓励学生运用设疑、讨论、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共识。由此既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又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教法分析

  启发讨论探究式教学:

  本教学方法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发展学生智能、创造性和参与性,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讨论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即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问题情境,与自己的切身体验相结合,进行讨论、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使自己真正在实践中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的政治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了政治思维及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对于事物特别是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多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四、学法分析

  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获得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现象,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对所学问题有进一步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格。

  五、设计思路

  根据高一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节课的基本思路如下:

  六、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本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运用实践参与、设疑、类比等思想和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

  课前调查,形成调查表1、分组对女性,男性,中学生、中青年、老年人的消费情况分别调查,特别是中学生的消费情况。

  2、各组根据调查的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概括、总和,形成针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表。

  1、既是对上节课《消费及其类型》的扩展和巩固,又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2、体现了政治学习的实践性

  根据调查,进行归纳

  1、利用调查表,进行测试。对于的不同分值,进行归类看是属于哪种消费类型,并进行总结:绝大部分同学的消费都是理智型的。

  2、教师适时对几种类型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指出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并进行评价。1、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又有利于使课堂氛围更轻松。

  2、教师适时总结,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几种消费心理,并能正确的看待和评价这些消费心理。

  创设情景,学生讨论分析

  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景

  情景一:针对当前的贷款消费,即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情景二:当前比较热的汽车消费,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我们应如何看待。

  情景三:钱是我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如何对待。

  情境四:我国当前为了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采取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针。这一方针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学生活动

  学生首先找到自己的立场、态度,然后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再由小组的成员选举自己的小组长;由各组的小组长进行主持;并定出具体方案。讨论时间是15分钟。讨论完后,各组的小组长进行发言,概括总结本小组同学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说明依据。

  三、得出结论

  学生展示小组方案,对方案设计理由进

  行陈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教学内容1、这一环节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亮点。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情景设置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参与经济活动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2、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立场,并进行明确问题,然后自己选出自己的小组长,进行讨论分析,时间是15分钟。

  3、各小组长进行发言

  ☆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获得新知识。

  设计思想

  归纳

  升华

  巩固

  新知

  1、根据小组长的发言,进行总结

  2、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明确,其长处和不足之处。

  3、通过总结,回扣到课本,明确这几种观点,事实上是从四个方面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1、明确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更好的明确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2、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本环节,深化知识、突破重难点

  课后

  小结

  作业

  布置

  1、学生小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反思

  2、课后作业:与父母一起做一个家庭收入与支出明晰表,并据此做一个本学期个人消费计划

  1、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归纳,把零碎的认知过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灵活运用所学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七、关于课后评价

  1、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踊跃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

  2、教师善于倾听学生,适时进行启发诱导,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3、课堂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

  4、在课堂操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后加以完善。(如学生讨论活动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增强可操作性)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一点思考,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指正。

政治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本课题在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本课题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 关系,处理民族 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学习这一框是我们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的前提,同时处理民族 关系的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高中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以及学生认知的规律,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 关系,处理民族 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 关系。

  (2)能力目标:

我国解决民族 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的使命。

  3、教学重难点及其依据:处理民族 关系的基本原则。

  把它当作重点是因为只有了解了处理民族 问题的基本原则才能更好的理解国家在民族地区实行的大政方针,才知道在生活中运用处理民族 关系的原则来处理民族 问题。

  把它当作难点是因为我们班的学生几乎没接触过少数民族,学生即没有理论基础,又没有实践基础上讲解,学生较难理解。

  二、说学情

  我认为,要做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就必须准确地分析学情。

  本课内容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活动具有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并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地理和政治基础等方面的知识,认知能力和水平处在不断上升的阶段,并且在长期的培养下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善于独立思考和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些学情为学法的指导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促进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本节课以讲授法为主,因为讲授法能最广泛地面对全体学生,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辅之以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情景导入法有助于学生较快的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学法

  学法指导上我主要是突出“实践”和“实用”两个原则。因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而方法的价值在于运用。

  因而在学法的指导上,主要是着眼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指导学生遵循认知的规律,通过自主探究法,讨论学习法和分析归纳法来掌握知识。

  自主探究法:

在做课前准备工作时,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例,对其进行探究。

  分析归纳法: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遍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总结反思法:

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教师课堂上的点拨相结合,再次归纳总结并加以反思,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五、说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5分钟左右)

  在上课前让同学们看《走进西藏》的视频。视频展现了建国前贫困落后的西藏和建国后现代的西藏的对比,让同学们思考“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

  导入设计的依据: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课堂,思考题设下悬念,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34分钟左右)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的建立(6分钟左右)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通过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各少数民族的图片,接着提出一个讨论题:“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我们的祖国是汉族人的祖国。”后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相关知识分组讨论来反驳这个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概括出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提示: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设计依据:

通过图片展示,学生直观的了解我国的民族概括,加深印象。通过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所学内容的掌握。

  (二)我国新型的民族 关系

  通过一个问题“我国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 关系呢?”引出这个知识点,再通过展示图片(旧社会、新社会民族 关系对比),让同学们了解我国的新型民族 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设计依据:

问题引出知识点,设下悬念,过度自然。通过新旧社会民族 关系的对比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 关系,有利于加深理解,易于掌握。

  二、处理民族 关系的原则 (24分钟左右)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一)民族平等 (8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先对其含义、原因和地位等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展示参加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少数民族代表的图片及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在全国所占的比例来体现我国的民族平等原则。最后,通过对“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帮助是否矛盾?”问题的回答加深学生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设计依据:

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后用两个事例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以便于更容易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对一个具有争议性问题的回答,巩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我国的大政方针。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实际。

  (二)民族团结(8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先对民族团结的含义、原因和地位进行简要讲解,然后通过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与南昌十七中的藏族同学一起喜迎藏历木鸡新年和各省市对西藏对口支援的材料加深学生的深刻印象,最后一个思考题“我们怎样看待拉萨3 14暴动和乌鲁木齐7 5事件?”结束本知识点的学习。

  设计依据:

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后用两个事例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以便于更容易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最后一个问题分析以便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从而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理解国家对这一民族分裂活动采取措施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8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重点,与前面类似,先对其含义、原因和地位进行讲解,然后通过一组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和我省帮助畲乡发展的事例让我国加深对这一原则的了解,最后,通过“探究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这一问题加深我们对西部大开发这一政策的了解,同时加深了我们对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原则的理解。

  设计依据:

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后用一组数据讲解非常直观,同时具有很好的说服力,而我省帮助畲乡发展的事例也是结合我省实际,较贴切我们的生活,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巩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我国的大政方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三个原则之间不是孤立的.,因此我们应该强调三原则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同学们综合运用三原则处理民族 问题的能力。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三、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4分钟左右)

  这主要是使学生能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作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各应怎样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让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例,对其进行探究。将所学用到生活中,转化为所用。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民族 关系。最后有老师总结,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应该怎样做。为学生一个系统的认识。

  【课堂巩固】(2分钟左右)

  用两个练习题来巩固今天的所学内容,借助习题,对习题加以适当引申,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表明我国( )

  A.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

  B.当前已不存在民族 问题

  C.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清除

  D.各民族完全平等

  2.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这句话不能反映的是 ( )

  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 关系的基本政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课后思考】(2分钟左右)

  针对西藏民族改革50年这一契机,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分析正确地处理民族 关系在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的贡献。

  【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所学归纳总结,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最后在一首《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欢快的结束本课的学习。

  六、说教学效果预测

  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上,我都使用了大量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还会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和修改预设内容。

政治说课稿13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如何讲礼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第2站的内容。学会如何讲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学生在文明礼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讲礼貌》的上一站内容主要向学生说明了礼貌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貌?这一站内容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做到讲礼貌,承接了上一站的内容。同时,讲礼貌也是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本站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文明礼貌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内容的学习及学校、家庭的教育,学生对礼貌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七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别能力;另外,七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想行为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为此,根据七年级学生还具有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而七年级学生又存在不定性。所谓不定性包括两方面:

  ①七年级学生还未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上课时定力不足,容易开小差、走神;

  ②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加上家长对礼貌教育的忽视,致使一些学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如何在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

  确立依据:

  语言和行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受影响,也是能最快从课堂教学上得到实效的方面。

  2、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的情况,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确定为: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对学生身边不礼貌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开展课堂活动,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并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以此争取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1、教法: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①案例分析法;

  ②情境教学法;

  ③直观教学法。

  2、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

  ①自主探究法;

  ②总结反思法。

  以上教学方法也将体现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3—4分钟)

  课堂讨论——《“变质”的牛奶》

  一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一杯柠檬汁。他在热牛奶中加进柠檬汁,发现牛奶结了块。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客人听了,面露愧色,连声道歉。

  提问:①这位客人为什么会面露愧色,连声道歉呢?

  ②你喜欢这位服务员吗?为什么?

  ③这位服务员从哪几个方面做到了讲礼貌?

  设计意图:运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礼貌的魅力;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结论:要从态度、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为后面知识点的具体展开做了铺垫。

  (二)讲授新课(约35分钟)

  ☆态度应诚恳(板书)

  案例分析——《志强与志辉的故事》

  志辉因为别人的误解而郁郁寡欢,为了排解心中的烦恼,他向好朋友志强诉说自己的苦闷,希望能得到志强的帮助,可是志强却态度冷漠,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志辉解决问题,还不如对他敷衍了事。志辉见他如此态度,只好黯然离去。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志强无话不说了。志强也觉得很委屈。

  提问:①志强与志辉两人渐渐疏远,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你是志辉,你能接受志强的态度吗?志强应该是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这个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明白态度诚恳的重要性,达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语言应文明(板书)(重点)

  1、漫画欣赏——《买书》

  提问:①为什么李明先到书店买不到书,而后到的那位同学先买到了书呢?

  ②李明和后面那位同学用的称呼有什么不一样?听的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车上芳芳同学踩到另一位乘客的脚……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漫画很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漫画中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设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马上意识到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再用小品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及我的点拨,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为应得体(板书)(重点)

  1、视频观看——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提问:

  ①平时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

  ②这些行为对吗?它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③我们应该怎样改正?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

  ①遇见同学时,应该……

  ②回答老师问题时,应该……

  ③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

  ④家中来了客人时,应该……

  ⑤同学走上颁奖台领取奖品时,应该……

  ⑥上课迟到了,进教室前,应该……

  ⑦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

  ⑧立正时,应该……

  ⑨坐时,应该……

  ⑩行走时,应该……

  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体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意识到行为得体的重要性;情境演示中通过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仪表应大方(板书)

  1、案例分析——《有个性》

  初一学生小强自认为有个性,长时间不理发,不洗澡,牛仔裤穿三个月不洗,甚至连每天刷牙洗脸都嫌麻烦,他认为这才是男子汉的象征。可是正当他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却发现周围的朋友开始远离他,班里没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问:

  ①故事中的小强是真的有个性吗?

  ②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

  2、大家来找茬——错在哪?

  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仪表规范和不规范的图片,让学生对比找出错误,再由学生对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的仪表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这两个步骤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也能从中能得出仪表要大方的知识结论;第二个步骤则是对这个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找出图片中的错误,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仪表是否符合规范,不符合的要怎么改正,从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课堂小结:(2—3分钟)

  以学生为主角,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们从小讲礼貌》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同时在总结感悟中使知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四)作业布置:(1—2分)

  ①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地方,把它们记下来,并思考自己将怎样改正?

  ②观察生活,分别举出两个你所看到的讲礼貌的例子和不讲礼貌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课后作业,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别人的观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也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教材观点。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复习。

  八、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图片视频、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学会如何讲礼貌,但课后仍有一些学生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这些可能都需要通过今后的课外实践来逐步完善。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认识与构想,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政治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是本课的第一框,开篇避开“自律”主题,通过《你已经长大了》短文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突出长大“不应该逃避责任,不懂就去学,不会就去问,要学会自我教育”。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是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前一课学生学习了《新天地新感觉》,对全新的初中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长大了。

  三、说教法

  以“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为主,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讨论小组进行讨论,老师给予适当引导。

  四、说学法

  每个学生参与一个小组的学习讨论,通过阅读课本短文,体验长大带来的酸甜苦辣,思考长大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学会自我控制,抵御种种诱惑等。

  五、说教学过程

  1、回忆前一课《新天地新感觉》学习内容,回味长大的经历,引入新课。

  2、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本内容陈志刚和魏曼云的话,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对长大怎样认识?

  ②你怎样看待长大?

  ③你认为自己长大了吗?

  3、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选出代表讲述自己长大的经历,告诉大家自己对长大的理解。

  4、感悟角,欣赏《我真的已经长大了》,感受作者对长大的理解,认识到长大不仅是身体的长高,年龄的增长,更多体现在自立自强,尊重理解他人,主动承担责任。

  5、小结

  通过本课学生,同学们都知道自己长大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学会自我教育,关注自己每天有没有进步,劝戒青少年不要在心灵上拒绝长大。要自立自强,尊重理解他人,主动承担责任。

  六、说板书设计

  我长大了

  从小学生到初中生

  从少先队员到向共青团组织靠拢

  能底气十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人们惊异的眼神

  小孩子们羡慕样子

  自我约束

  控制自己的情绪

  自己的事自己做

  对自己言行负责

  承担更多的责任

  七、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都知道自已真的长大了。

  2、由于学生初步涉及自主讨论式学习方法,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讨论学习,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政治说课稿15

  一、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学会与老师沟通》是初一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是根据学生进入中学后,生活接触面的逐渐拓宽,会越来越多地面临与人相处的问题而设置的。本课是在同学们学完第一课《亲子之间》,了解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学会了协调这类矛盾的方法之后,转入处理师生交往中的各种隔膜。同时,为下一课时掌握与朋友友好相处的“金钥匙”奠定基础,使学生尽快学会处理中学里新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和谐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的基础。因此,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本课的特点之一:活动“说一说”,是学生对他的一位老师一天工作情况的记录。可以设计成学生课前准备活动,既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也是完成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一个有效的方式。

  特点之二:采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让学生从中得到,体会老师的辛劳,从而能主动去关心老师,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的,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这个人生的“第二起跑线”,能够协调好与各位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于较快适应中学生活意义十分重大。重点确定为让学生主动沟通,积极协商,配合老师的工作,并领会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难点是让学生克服紧张、拘谨的心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确应用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方法,真正达到师生的和谐。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师工作的的特点,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适应初中学习的重要性,主动与老师沟通,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感受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克服闭锁心理、意识的不良影响,积极、主动、与老师交往。通过记录老师一天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辛劳,学会关心老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尽量消除师生间的隔膜,体会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快乐,使生活充满乐趣,学习更自信更轻松。培养学生关心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情感。

  二、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本人尝试实施式教学。课堂以活动为依托,采用调查采访法,小组讨论法,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自己内化实的情感,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旨和核心。

  三、说

  1、学情分析:中学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智力的发展和意识的增强,师生关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在思想意识方面,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考,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他们要求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有教强烈的“”心理。在行为方面,他们甚至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发生师生矛盾冲突,但又不知道如何较好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在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具体方法比较难理解,同时独生子女交往面较窄,人际交往经验较缺乏,在新中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采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理解、掌握。

  2、指导:根据学情分析和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同学生的发展” 的新课程,在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方面的指导:调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

  四、具体活动过程构想及依据

  1、新课导入:由学生表演情景剧导入,该短剧轻松活泼,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气氛,同时此剧来源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反映了师生之间的隔阂,点明主题。

  2、新课教学:

  (1)根据目标期望理论,对课本活动“说一说”进行创新,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了解自己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在课堂上要开展“你说我说”活动,谈谈对老师一天工作的全新认识,是否和平时的想象一致。

  这样设计的目的:由于教师、学生角色的差异、地位的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的分歧等等,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有时就会产生一些隔阂。师生矛盾产生的现实原因还有学生对教师的工作缺乏感性的认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从熟悉教师的工作特点开始,体会教师日常工作的辛劳,让学生了解老师,从而能主动去关心老师,为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和谐关系打下一个情感基础。

  (2)创设情境一:在英语测试时,我没有把英语课本放在课桌里被英语老师发现,受到了英语老师的,对此我毫无怨言,这次提醒我以后做事时要周到。但班主任在我时,有一句话却深深地刺痛了我“别人为什么都把课本放在桌洞里,你这样做了,这就说明内心深处仍有作弊的念头”。

  试一试:针对上述情境,如果你是那位学生或老师,你应该怎样做?

  这样设计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场合,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通过适当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让学生了解到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相待。学生要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老师也应该经常倾听学生的,彼此加深了解,互通有无,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让同学感到亲切,自然,在相互的讨论中掌握了处理师生矛盾的方法,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列举一些尊敬老师的事例,如“程门立雪”、访问美国,一下飞机就去看望自己的老师等。让学生讨论:尊敬老师要做到哪些?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从以上所列举的事例中通过自身的,认识到尊敬老师,最重要的的尊重老师的劳动;尊敬老师,要老师的;尊敬老师,要对老师有礼貌。避免了教师的空洞,挖掘了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尊重老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利于促进学生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突破难点。

  3、行为训练:

  想一想: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与老师意见不一致时;老师因不明错怪你时;

  当老师当众地你时;当老师严格要求你时

  通过对这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可以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处理师生关系时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引导同学朗读教材59页《女老师的》,读读议议。

  5、课后延伸:请你也试着当一天的班主任,并让同学对你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当过一天班主任之后的体会,以便更好地了解老师的苦与乐。

  让学生当一天的班主任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堂课的教学实效,同时,继续发现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总之,对本课时的设计,我始终贯彻新课程“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目标期望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再创造。尝试实施式教学,采用调查采访法,小组讨论法,以活动为依托,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培养,让他们懂得分享,体验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旨和核心。

【政治说课稿】相关文章:

政治课教学反思10-15

政治教师教学反思07-30

《比的应用》说课稿11-08

《抱抱》说课稿11-04

关于说课稿11-03

《散步》说课稿10-27

《画风》说课稿09-26

《翠鸟》说课稿09-23

《所见》说课稿09-20

门的说课稿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