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3-01-16 11:39: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初中音乐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音乐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音乐说课稿15篇

初中音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演奏内容。整个教学单位内容包括《牧马之歌》、《乌夏木克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青春舞曲》以及《新疆之春》。 整个教学单元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弱处理《褐色的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重点欣赏歌曲《牧马之歌》、弱处理《新疆之春》.《乌夏木克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这样安排的目的不仅是遵循了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同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以铺垫。

  《青春舞曲》这首民歌是由“西北民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再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基本相同的节奏的乐句组成,同样的旋律重复及最末两晓节稍许变化的旋律,再加上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使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3、教学重点:体验作品中的音乐情绪;了解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4、教学难点:尝试再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5、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自制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正处于晓学向初中过渡时期,其心理日趋成熟,表达情感的方式较晓学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窒。注意: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保护嗓音。

  三、说教法、学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晓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巧妙过渡感性导入

  1、导入新课: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你还了解新疆的什么?(课件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通过情景创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走走吧!(课件:新疆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做到了学科渗透与资源共享,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渗透过程。

  (二)、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1、欣赏《褐色的鹅》:首先本节课要学的就是一首地道的新疆民歌《褐色的鹅》。[课件:欣赏《褐色的鹅》]

  【设计意图:体会音乐情绪,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2、节奏练习:介绍冬不拉````(接下来,我们学习根据新疆民歌改编整理的歌曲(青春舞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三)、层层深入积极体验

  1、完整的欣赏《青春舞曲》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受。(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音乐,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教师要多从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来引导。】

  2、歌曲学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学生试填歌词,教师根据学生再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再歌曲演唱中要求学生用一半的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能唱出欢快的情绪和节陪的韵律感。【设计意图:突破难点】

  3、表现与创造:介绍手鼓(课件),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以下练习 节奏组: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节奏乐器的组合等来表现歌曲;演唱组: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由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再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4、德育渗透:《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以青春像……造句并说说理由。

初中音乐说课稿2

  使用教材:《梁祝》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音乐,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一)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这节课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磁带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人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1、让学生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3、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4、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5、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附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调演出的大型乐曲。

初中音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阳光路上》是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课的一节唱歌课。歌曲为四三拍子,速度为小快板,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方式与和谐统一,并能够感受歌曲中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聆听、直观演示以及音乐实践,找到切入口,着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通过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嗓音的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阳光路上》,感受歌曲中表达出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合作的方式,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技巧,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难点是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技巧。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教授——拓展延伸——教师小结,点题升华。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用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祖国妈妈即将迎来她的生日,大家想送什么样的礼物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我会给予鼓励性评价并总结后顺势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阳光路上》,并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乐曲的情绪是抒情且激昂的,速度为小快板的。随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歌曲创作背景的相关知识,辅助学生从宏观角度来整体的了解歌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等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按照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反复记号以及二声部。其中,反复记号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涉猎了,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回顾即可,但二声部演唱的和谐统一对于他们来说把握还不够准确,在这里我会选择讲授法等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完成基本的授课内容以后,适当地拓展课程之外的内容,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在拓展提升环节,我会请学生们自由分享关于祖国相关的歌曲,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为今天所学习的这首歌曲编创打击乐器伴奏,随后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这样设计,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初中音乐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激动人心、奋发向上、慷慨激昂的进行曲,也是中国的国歌,曲调线条流畅振奋人心,内容在本册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以后歌曲欣赏打下基础。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歌唱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学习三连音。

  结合本课实际,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突出以上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学习团结斗争的民族精神。

  2、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红色音乐,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说教法

  根据胶南市音乐“‘双主’活版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重点采用:激趣诱导、引导感受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参与意识和群体意识。

  三、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想以音乐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讲求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更好的欣赏、感受、表现音乐作理论上的储备。

  因此,在学法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等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胶南市音乐“‘双主’活版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营造氛围。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做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开始上课时我请学生欣赏《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时,都会放什么歌曲吗?学生回答,之后我揭示课题。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聆听歌曲,而是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一定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反复聆听,适度表现。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吴斌老师也曾经多次指出:真正的音乐是不用教的,是听出来的。本堂课上,我会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聆听音乐。并且每次都会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听赏,避免学生因反复聆听带来的逆反心理。基于此,我将这个环节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

  (2)深入聆听,体会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学生聆听伴奏来朗读歌词,并展开简短讨论,让学生体会情感来实现本课的教学重点。

  (3)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电子琴让学生跟琴声分句唱词,运用听唱法来完成歌曲的学唱,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最后完整的初唱全曲。

  (4)学生质疑,在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找出自己不会唱的小节,例:歌曲中反复出现的三连音和休止符以及歌曲开始的弱起,都将在这一环节中加以解决。

  通过第二环节的处理,让学生达到“唱会歌”的目的。

  3、艺术加工,陶冶情操。 “唱会歌”不一定要经过教学,但“唱好歌”必须经过教师的引导才能完成。借助上一环节中对《国歌》歌词的讨论理解,引导学生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自觉自信的表达出来。这其中包括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以及进行曲的风格特点等进行处理。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达到“唱好歌”的目的。

  4、情感升华,陶冶情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借助前几环节的铺垫,学生基本能按照歌曲的要求来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奋力夺冠,站在领奖台上,奏响《国歌》,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进而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这样一来,在升华学生情感的同时,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最后,全体起立,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广场现场升旗仪式,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在学生更富感召力的演唱声中,结束本课。同时也达到了音乐课的终极目标——“会唱歌”!

初中音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课的一首作品。这首民歌是由有“西部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乐句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许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最末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用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三)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二、说学情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四、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引情激趣

  1、教师范唱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2、要求学生听后说出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因此,运用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情景创设,运用视听法、提问法,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二)整体感知 引导掌握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学唱歌曲

  (1)随老师跟唱歌曲旋律。

  (2)教师唱旋律,学生唱词。

  (4)教师根据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

  (5)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6)分小组和组合进行歌曲的演唱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音乐活动---探究表演展现自我

  教师教授新疆舞蹈基本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教授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拓展

  1、思考:《青春舞曲》这手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2、讨论(师生、生生互动)

  设计意图:音乐也是一门学科,它渗透着情感教育、道德教育;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不仅能够掌握歌曲中蕴涵的人生道理(告戒人乔啻阂资牛淮绻庖跻淮缃穑煤冒盐帐奔洌湎奔洹#┩被鼓芴岣哐募稹⒎治龊捅泶锬芰Α

  (五)小结:

  今天我们从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中,对我们美丽的新疆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同时还要谨记歌曲给予我们的人生道理:珍惜时光,展现自我。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线,贯穿整堂课。

初中音乐说课稿6

  一、教材内容、地位、作用

  《非洲的灵感》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四册第二单元内容,本单元是整个学期教学内容的难点部分,它对于学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拓宽音乐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非洲民歌《咿育勒啦》体现了黑人歌唱的特点,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呼应歌形式。其旋律比较简单,多重复,节奏极具特色并富于变化,它对学生感受体验非洲音乐特点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及个性发展,强调课程目标由原来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本课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学目标按三个维度设计为: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聆听非洲鼓乐、模仿非洲音乐节奏、学唱非洲民歌、为歌曲创编伴奏伴舞,感受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3.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知识技能目标)。

  在此设计中,三个纬度目标并非完全孤立,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尤其是知识技能呈一条暗线分布,强调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因素,以培养学生对陌生音乐文化宽容的态度,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过表演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将学习过程变为融合学生个人感受、见解、体验,自我操作的过程。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生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综合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非洲音乐特点 正确演唱非洲歌曲《咿育勒啦》

  四、活动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听一听”、“敲一敲”、“唱一唱”等活动形式。

  五、教具学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备用,自制鼓及其他打击乐器、非洲人面具、旧报纸等。

  说学生:

  初二学生处在发展音乐技巧、掌握音乐知识和树立音乐态度的关键时期,他们拥有从事唱歌和表演所需要的协调性和力量。并对非洲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某些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非洲是当今世界上最少被人了解、遭人误解最深的地区,导致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接触较少,与学生热衷的流行音乐相比不容易接受,因此课前我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对非洲地理文化,传统习俗、乐器等相关知识有了粗略的了解,这有助于学生去理解非洲人表演时所表达出的强劲刚健、充满活力、生命的力量、坚强等。这些都是非洲人生活观的核心价值。然后本课就从聆听非洲音乐、探索非洲音乐文化背景的角度入手,通过学生交流与探讨,了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非洲黑人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劳动方式,感受非洲大陆所拥有独特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非洲音乐。

  学法:

  用心聆听 在感受、模仿、对比、探索中学习音乐。在演奏演唱合作创编等实践活动中表现音乐。

  教法: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各种要素,对各种表现手段做出整体性反映,并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模仿、交流合作表演等方式,充分感受体验非洲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审美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

  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以“感受非洲音乐特点”为重点,遵循听觉艺术感知规律,根据音乐的实践性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由“听一听”“敲一敲”“唱一唱”“合作创编“再现新知”五个主要环节组成。

  首先,课前我用课件展示一组反映非洲自然风景,人文艺术内容的Flash画面,伴随非洲音乐,为营造非洲文化氛围,我选用代表非洲的黑色作为课件的底色,非洲是抽象艺术的发源地,我选用抽象的非洲地图,作为课件的背景,这样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唤醒学生的兴趣,新鲜感和探索欲望为整堂课的教学起一个情感的铺垫作用。

  一、听一听:

  上课铃响,老师通过激情问候,亲切导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在和谐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聆听一段非洲民间音乐片段,老师提示学生“听一听音乐中都有哪些声音?

  这些声音让我们想象到怎样的情景?”这一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关注,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美。

  知识探索:认真的观察第二单元所有插图中反映的内容,并体会你所搜集的资料,从自然环境文化生活、社会风俗等方面交流一下你对非洲的了解。

  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分析能力。并通过交流共享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体验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非洲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非洲音乐。

  二、敲一敲:

  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鼓在非洲人民生活的重要地位,并观赏精美绝伦的非洲鼓,聆听加纳鼓乐,感受非洲鼓复杂多变多声部的节奏特点,然后分组合作进行多声部节奏模仿练习。我采用先分组练习,然后各组按老师的指挥逐步加入的方式达到多声部的音响效果。

  这一活动设计体现了音乐的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演奏活动中体验非洲音乐的多声部特点及丰富多变的节奏。

  三、唱一唱

  1、老师演奏一段歌曲《咿育嘞啦》的主要节奏,让同学所感受并分析其变化特点,然后导入歌曲学唱,使学生对歌曲的节奏产生深刻印象。

  2、通过聆听老师的范唱,作品介绍,感知歌曲的思想内涵,音乐特点,产生强烈的学唱愿望。

  3、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难点部分

  a、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通过有表情朗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别歌唱与说话时的声音不同,轻松找到歌唱时的声音位置,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歌唱。这一环节改变了传统的专业性的发声练习,把纯技能性的训练变为审美活动的过程。

  b、教唱齐唱部分:齐唱部分是整个歌曲的难点,我采用聆听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它们旋律的不同之处。再通过唱谱加深印象,然后填词。

  c、完整演唱:在学生熟练掌握齐唱部分后,可通过老师领唱学生齐唱,再学生领唱老师齐唱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

  d、从歌曲的感情需要引导学生演唱时体现力度的变化层次。整个歌曲的学唱过程以学生的听觉体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把识唱歌谱作为学常歌曲的手段,强调歌曲的情感内涵。

  四、合作创编

  1、从表现歌曲的情感出发,引导学生模仿非洲人边歌边舞边敲鼓的形式,用欢快的伴奏奔放的舞蹈动作热情的歌声分组合作设计表演,时间为3-5分钟。

  2、才艺展示:在音乐伴奏下鼓乐队歌舞队按自己的设计形式合作表演,展示自己对非洲音乐的理解和体验。这一活动设计体现了探究合作综合的方式与过程,及新课程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作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五、再现新知:

  1、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欣赏和演唱活动对非洲音乐特点有哪些认识?2、聆听两首音乐,听辨哪一首是非洲音乐。这一环节设计是通过语言表述、对比辨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洲音乐的了解,使学生体验本课学习的收获。

初中音乐说课稿7

  我是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的音乐教师黄晓乐,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一堂唱歌课综合课《采金秋》。

  说教材:

  本 课我所用的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藤篮》中的第三课时《采金秋》。《采金秋》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 乡村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学生们勾画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象。本课时就是以学习这首歌曲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美景。

  说教学目标:

  包括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创编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对歌曲《采金秋》的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丰收的良好情感,从中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说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的节奏练习以及大跳音程的学习。

  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提问导入法、互动学习法、分组游戏法等等,同时运用现代信息

  音乐课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在学习歌曲后,我让学生用各种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节奏,同时分组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秋天的美,从而使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节奏训练、歌曲学习、创编表演三个环节组成。

  首 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同时也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现在我们即将进入什么季节呢?”这个问题和学生的 生活联系很紧密,所以学生肯定会回答“秋季”;而后我接着提问:“那你们喜欢秋天吗?”这时大多数学生应该回答“喜欢”;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说出一系列喜 欢秋天的原因,比如“景色迷人、气候凉爽”等等;与此同时,我借助学生的回答继续引导:“秋天是凉爽的,秋天是金色的,秋天不光景色美,而且秋天的声音更 美!不信,你们听: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这样,我就顺利引出了这节课的第一条节奏训练,同时大屏幕上也出示了这条节奏,然后我让学生跟我一起模仿秋雨 的声音来朗读节奏。接着,大屏幕上出现歌词,我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今年又是大丰收喂!”并且要突出强弱,这样促使学生对歌词的旋律 产生兴趣;随即大屏幕出现旋律,学生随着琴声演唱这一乐句,在演唱中即时纠正学生在音准或节奏方面的错误,从而顺利解决了大跳音程这个难点,也让学生对歌 曲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我采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第二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节奏难点,也让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产生了一 定的兴趣。

  节 奏训练结束后,本课进入了第二个环节:歌曲学习。由于前面已经进行了两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所以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不会感到很陌生。大屏幕出现了 《采金秋》的完整歌谱,我首先采用童声的演唱方法给学生范唱了一遍歌曲,同时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描绘的情景;接着,又让学生听一遍教学磁带中学生演唱的这 首歌曲,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并顺势鼓励学生:“现在我们也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们会比他们唱得更好!”接着,由我弹伴奏,并带着学生 演唱《采金秋》,在演唱的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此反复几遍,学生对这首歌曲逐渐熟悉,最后要求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最 后,进入本课的第三环节:创编节奏。学习完歌曲后,我拿出准备好的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学生领取一部分打击乐器,要求学 生利用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同时完整地进行歌唱表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由于有了多种打击乐器的加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 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

  这就是我的整个课堂设计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指教!谢谢大家!

初中音乐说课稿8

  一、课题阐述: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下面就教材、 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五方面谈谈我的课堂教学构思:

  二、 教材分析

  《银屏之歌》所在的单元主要是影视音乐,把它纳入初一学生的音乐教材,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视剧,学会分析影视音乐在影视剧中作用,并感受音乐魅力。 表述对主题音乐或背景音乐的认识,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由于电影、电视、多媒体的普及。 学生看过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并对作品中的音乐非常熟悉,但对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很少去分析。因此,我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对本课中的音乐就乐曲风格、演唱方式等做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影视音乐的作用。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陶冶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这其中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是我的教学重点;而引导学生对本课中的音乐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出影视音乐的作用应该是教学难点。

  五、学法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顺利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听唱感知,整体把握 音乐这一艺术类别主要是通过听、唱的手段来感受内涵、体味情感,又加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理解的前提是感知,而听唱是学生感知的一种基本手段。

  2、对比分析,获得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探究现象,获得知识。

  3、亲身体验,验证结论 将自己探究中得出的结论运用于实践,从而实现能力目标。

  六、说教法

  同时,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得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我的教学方法是:

  1、视觉图象法:

  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配以电视剧照,给学生视听结合,这样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影视音乐。

  2、体验法:

  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准备创设情景,让学生以相同的剧情体验恰当和不恰当的音乐对表演的作用。

  七、教学环节

  在对教材具体分析、 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制定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导入环节

  上课后,播放《好汉歌》

  歌曲录音,同时播放《红楼梦》中的影视片段,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们窃窃私语,偷笑,说是不是老师放错了,提出画面与音乐的不协调, 为什么不协调?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探究:

  《好汉歌》 反应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红楼梦 》又应该用什么风格的音乐呢?

  这种设制悬念、层层引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亲生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的理念,也给予学生交流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音乐在影视中,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二)感受体验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对剧情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我选取了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来让学生做对比分析。

  教师先教唱电影插曲《雪绒花》,引导学生深情的演唱并用手势引导学生随旋律起伏作渐强减弱变化,使音乐更具感染力。接着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演唱,既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又以唱歌作切入点让学生感悟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情感作用,更为下一步欣赏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作好铺垫。

  下一步欣赏《雪绒花》插曲一

  上校和他的孩子们,还有家庭教师自已一场家庭派对上演唱《雪绒花》请大家欣赏并思考:在演唱速度,力度和音乐情绪上是怎样的?体现一种怎样的氛围,学生总结:优美。抒情很温馨的家庭氛围

  然后欣赏《雪绒花》插曲二

  创作环节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我从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创造的原则出发,分两步完成这一环节。

  第一步:音乐与画面

  听一段“日本鬼子进村”的音乐,请同学们想像场景

  生:大战在即,魔兽争霸等等

  提问:这段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什么的作用?

  学生总结: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音乐在影视剧中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也来为影视剧配音吧。

  第二步:画面与音乐

  观看一段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画面片段,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发挥想像,对其进行音乐风格,旋律 速度力度方面的创编。

  这段画面开始猫在睡觉,老鼠悄悄地从猫身边走过,却不小心踩到了猫最后猫开始追逐老鼠的场面

  教师给出三段音乐进行选择:一原配音乐 二《野蜂飞舞》片段

  三《致爱丽丝》哪段更合适,说说为什么?

  最后欣赏原作,进一步感受主题影视音乐与剧中人物形象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本环节活动中,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影视音乐的第三功能: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四)提升环节

  虽然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因年龄关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不够成熟,老师的提升是升华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音乐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

  其次总结影视音乐的作用:

  1、揭示主题思想,抒发情怀

  2、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4、说明影片的时间和环境

  5、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去运用。

初中音乐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音版八年级第十六册第三单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创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本节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并根据设

  计进行演唱。

  (2)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

  集体主义精神。用过对歌曲的演唱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3)在分析处理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处理。

  二、说学情、教法、学法

  八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已有的音乐水平进行教学,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的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联想歌曲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2、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歌曲的特点,并为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结论。

  3、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根据歌曲特点我设计了一条三拍子的发声练习和一条二声部练习,目的是为下一环节的演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做铺垫。

  (二)导入环节

  首先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会用大屏幕和音响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们呈现有关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随后我会让同学们说说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我会顺势总结出: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三)学习歌曲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让学生首先聆听一遍整首歌曲,让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歌曲的曲调和节奏。然后由我整体钢琴演奏一遍,由于考虑到初中生对这首歌本身就比较熟悉,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也很强,通过前面的两大板块的聆听,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将直接让学生跟随我的钢琴伴奏带歌词演唱,当然,可能会在个别细节方面唱的不到位。我会重点提示学生如果歌曲的结尾的气息不够,可以进行换气演唱。在学成歌曲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分组演唱本歌曲,同时在歌曲的曲调中再次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意境。

  (四)练习歌曲

  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歌曲的艺术处理:

  1 。欣赏合唱版《大海啊故乡》,并思考:

  (1)歌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这种情绪

  (2)歌曲的演唱形式

  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要素分析歌曲,为下一环节的艺术处理做好铺垫。

  2 。小组讨论并展示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的变化为歌曲加二声部等,对歌曲进行处理。这一环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原则。

  (三)、拓展欣赏

  欣赏《梦驼铃》和《故乡的云》再次加深对思乡情结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乡》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初中音乐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唱脸谱》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所以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京剧中的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联系。

  2、教学内容

  (1)京剧中的四个行当,以及主要的伴奏乐器。

  (2)学唱歌曲<<唱脸谱>>。

  (3)音乐活动:全班表演<<唱脸谱>>。

  3、教学准备:脸谱、打击乐器、电子琴、四个行当图、录音机、磁带、课件等。

  4、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简单伴奏乐器的使用。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的演唱气氛,以及京剧中不同脸谱的含义。

  (3)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增加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欣赏、了解、演唱京剧的兴趣。

  (4)通过全班讨论,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5、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全班有表情的表演<<唱脸谱>>。

  (2)难点:

  1、歌曲中拖腔的演唱。

  2、学生对学习戏曲音乐兴趣的激发。

  二、说教法

  1、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乐器、舞蹈、演唱表演,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体验性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音乐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可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景。

  3、语言性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问答式谈话法以及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学法

  学会合作:<<唱脸谱>>这首歌不同角色的扮演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

  生:是熊猫。

  师:那国花又是什么?

  生:是牡丹花。

  师:那国粹呢?

  生:是戏曲。.。.是京剧。.。.

  师:大家的答案有所不同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乐,请大家在这里找到答案,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1:这段音乐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问题2:里面的人物又分别属于什么行当?

  3、播放京剧,学生找到答案,回答问题。

  板书:国粹是京剧

  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京胡、月琴、大锣、小锣、铙、钹等。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同时展现乐器与四大行当代表人物的图象)

  4、学唱戏歌<<唱脸谱>>

  (1)师: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脸谱来表现,不同的脸谱又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其他流行歌曲不同的歌曲——<<唱脸谱>>

  (2)播放<<唱脸谱>>,思考歌曲里唱的是哪个行当,唱了哪些人物,通过不同人物的脸谱联想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什么性格,并找出最难唱的地方。

  板书:窦尔敦--蓝色--忠厚关公——红色——忠勇曹操——白脸——奸诈张飞——黑脸——勇猛典韦--黄色--任侠

  最难部分(拖腔):叫喳喳。.。.。笑哈哈。.。.美佳佳。.。.

  拖腔: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

  (3)、再次播放歌曲,请学生模仿京剧的唱腔小声跟唱。

  (4)、教师教唱全曲,

  (5)、在教师的京胡伴奏下全班同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演唱时注意歌曲的节奏。

  (6)、教学生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打节奏,然后建立班级临时小乐队,再请乐队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教师教简单的五个京剧动作,请五位同学戴上脸谱(蓝、红、黄、白、黑脸)分别表演。

  5、音乐活动:全班分角色表演整首歌曲。女同学演唱A部分,五位男同学分别表演各自的角色,小乐队加上教师的京胡为歌曲伴奏,其他男同学演唱B部分。

  师:表演完整首歌曲,大家感染了一下京剧的气氛,你对京剧的感受怎样啊?

  生: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

  五、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唱了这首具有浓郁京剧风格的歌曲,我也收获很多,刚刚听了同学们的感受,我很高兴,希望你们像刚才说的一样多接触并多学习戏曲音乐,让我们的戏曲音乐发扬光大,让老外对我们的国家永远竖起大拇指。

  六、课后作业

  请每个同学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脸谱,可以画在纸上,衣服上,鸡蛋壳上,石头上,等等,下节课当作一件艺术品在全班展现。

初中音乐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

  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

  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下面有来了介绍柴可夫斯基:(④书上第6页)

  ⑥接下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⑤书上第8页)之后再次聆听 《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哪种音乐形式要素发挥艺术作用的”讨论最后总结

  四、拓展

  ③聆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分析其形式要素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化。

  五、总结

  通过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音乐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课的一首作品。这首民歌是由有"西部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乐句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许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最末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用乡间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三)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二、说学情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四、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五、说过程:

  (一)情景导入 引情激趣

  1。教师范唱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2。要求学生听后说出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因此,运用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情景创设,运用视听法、提问法,让学生感受新疆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二)整体感知 引导掌握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学唱歌曲

  (1)随老师跟唱歌曲旋律。

  (2)教师唱旋律,学生唱词。

  (4)教师根据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

  (5)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6)分小组和组合进行歌曲的演唱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音乐活动———探究表演展现自我

  教师教授新疆舞蹈基本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教授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拓展

  1。思考:《青春舞曲》这手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2。讨论(师生、生生互动)

  设计意图:音乐也是一门学科,它渗透着情感教育、道德教育;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不仅能够掌握歌曲中蕴涵的人生道理(告戒人们青春易逝,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小结:

  今天我们从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中,对我们美丽的新疆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同时还要谨记歌曲给予我们的人生道理:珍惜时光,展现自我。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线,贯穿整堂课。

初中音乐说课稿13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七年级13册第三单元喜乐年华。本单元共分3课时,我主要说第一课时唱歌课,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教唱歌曲《喜乐年华》

  (一)教材分析

  《喜乐年华》是一首由贺东久作词、印青作曲,欢快的,带有民族特点的通俗歌曲。歌曲以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热烈欢快的情绪唱出了红红火火的喜乐年华。歌曲为ABA'的三段式结构,e羽调式。

  歌曲在情绪上十分统一,同时通过节奏型的变化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进行对比,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二)本单元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喜乐年华》是一首欢快、带有民族特点的歌曲,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关注和感受祖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聆听《金蛇狂舞》、《花好月圆》、《小放驴》,引导学生感受民乐合奏、丝竹乐、吹打乐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独立完成音乐ABC中的内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辨别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唱歌曲,掌握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和后半拍起音的节奏型。

  2、通过演唱歌曲《喜乐年华》,启发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加以关心,关注和感受祖国及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及歌曲音乐情绪的感染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词,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谈谈家乡的'变化等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大好学习时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好的喜乐年华。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教学生学唱时,应着重提醒学生掌握后半拍起音的节奏型,可以先结合拍手体会,再用念白的形式配合手打拍子进行练习,最后结合伴奏音乐进行演唱。

  五、教法设计

  1、运用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乐学。

  如在教学节奏时,我运用了指挥学生采用按节奏念歌词的方式来熟悉歌词,逐渐让学生掌握后半拍起音这种节奏型,学生便在玩中学会了歌曲的节奏。

  2、创设情境法:展示课件中的“神六”和“嫦娥一号”的升空等图片,让学生感觉到祖国的强大带来的骄傲和自豪,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胜利的豪情和成功的喜悦,再在这种喜气洋洋和热烈的气氛中来学唱歌曲。

  3、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我运用了“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和“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范唱让学生感知歌曲的。

  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

  如运用谈话法、讨论法来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以便学生在演唱时能唱出真情实感。

  4、视觉图象法:运用课件等教具,讲解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六、学法设计

  1、听唱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艺术实践都必须从“听”入手,在“听”的基础上进行,也决定了音乐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放在首位;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歌曲。

  3、学习歌曲后半拍起音的节奏型,先念白在完全掌握后再来学唱歌曲。

  七、课前准备:教材、课件、电子琴等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屈的精神,辉煌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生活在神州大地上,我们为祖国的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欣喜若狂。看,“神六”和“嫦娥一号”的升空,让太空中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踪迹(同时展示课件中的相关图片)。我想,大家看了这些后,怎能不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心中一定充满了胜利的豪情,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谈谈家乡的变化(当然图片中的内容可能离学生的生活有些远,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家乡的建设成就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我来总结,导入新歌:让我们用歌声唱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吧!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喜乐年华》。

  2、欣赏歌曲《喜乐年华》(播放录音)

  在欣赏歌曲前,我把歌曲给学生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这是一首欢快的、带有民族特点的通俗歌曲,由贺东久作词、印青作曲。歌曲G调、2/4拍,热烈欢快的情绪唱出了红红火火的喜乐年华,它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大地呈现出一片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3、发声练习:

  1=C→G 3/4

  3 2 1│3 2 1│

  咪 嘛

  要求: 气息流畅、平稳,声音要柔和,教师先示范,然后学

  生跟琴唱。

  4、点同学有感情的地朗诵歌词。

  5、难点突破:后半拍起音的节奏。

  这首歌曲中间一段(B段)使用的是后半拍起音的节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它,我先带学生学习两条视唱来进行节奏训练(课件播放)。

  a. 1=G 2/4(配合手打拍子进行练习)

  06 61│332 1│22 616│22 616│05 53│56 1│

  66 56│66 56│

  b. 1=G 2/4

  065│35 065│35 065│16 065│6 065│35 065│

  35 065│16 065│6 ─│

  (紧接着我指挥学生采用按节奏念歌词的方式来熟悉歌词,逐渐让学生掌握后半拍起音这种节奏型,同时让学生了解Rap这种音乐形式。)

  06 61│332 1│22 616│22 616│05 53│56 1│

  过 上了好日 子红红 火火红红 火火 赶上了 好时代

  66 56│66 56│06 61│332 1│22 616│22 616│

  喜乐年华喜乐年华 你看那 山捧金 水流银那 水流银那

  05 53│56 1 │66 56│66 66│65 665│35 065│

  春夏 秋冬里 大地开花大地大地要开花那个喜呀 那个

  35 065│16 065│6 065│35 065│35 065│16 065

  乐呀 那个敲呀 那个打 那个喜呀 那个乐呀 那个敲呀那个

  6 ─│

  打

  6、教师范唱。

  7、教师教唱。(在解决了后半拍起音的节奏型这个难点后,教唱时可将重点放在中间B段领唱与和唱的衔接上,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领唱,一组和唱;也可以采用一领众和的方法)

  8、学生跟琴演唱。

  9、播放录音伴奏教师指挥学生齐唱。(分组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方法)

  10、师生互动:

  (1)课件播放一组歌颂祖国的歌曲,同时播放一组祖国各项重大建设的图片。

  (2)让学生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说说你们对歌曲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家乡的建设成就和变化.

  师述: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盛世年华、风调雨顺的情景.

  11、课堂小结:

  (1)检查新歌掌握情况:采取分组进行领唱与和唱的形式来演唱。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唱了《喜乐年华》这首歌,我们也表达了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请大家课后多搜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进行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

  12、好,让我们在欢快的《喜乐年华》的旋律中结束这节快乐的音乐课吧!(课件播放歌曲)

  谢谢大家!

初中音乐说课稿14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五单元《童年的回忆》第二课时《红蜻蜓》。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1889—1965)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四、教学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五、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

  二、歌曲教学

  过渡: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有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

  1、初听《红蜻蜓》伴奏。师提问: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3、听教师范唱

  4、学唱歌曲

  (1)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2)再次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3)自学第二段、第三段。

  师: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请你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注意:第三段歌词和第一段歌词的不同)

  (4)齐唱全曲。

  三、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设计意图:速度、情绪的变化,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境,这正好比学生在欣赏同一首乐曲时,会因个人喜好和经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联想、感受,音乐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歌曲的不同情境的表现正是应证了音乐的多元化。

  四、二声部合唱

  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对比合唱与齐唱——合唱比齐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接着用"lu "跟琴哼唱二声部。最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五、表现歌曲

  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设计反思:在整堂课中,我都注重了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既有一些音乐特长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群体性的合作演唱;体现在小组化的探究与整体的共鸣。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比、体验,找到解决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初中音乐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内容以建筑为教学题材,通过欣赏、制作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以及基本的美术素养。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依据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A、知识目标:欣赏一些经典建筑的形式美;了解纸质手工制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美术中常用的一些艺术语言等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定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评述能力,并通过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自信心,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团结协作。

  D、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操,懂得尊重先民的艺术成果与劳动成果,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逐步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依据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A、教学重点:建筑艺术形式美。

  B、教学难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二、说学法:

  我校是一个农村完中学校,学生一般的时间都会花在他所谓的主科身上,但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所以本节“造型·表现”课主要采用感受美——了解制作方法——实践制作——分享成功喜悦等环节,发展学生的评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情景下学习,自发地产生探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探究学习、启发式与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为有效地实现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所以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原因,是因为我想通过这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学会参与学习的能力,实现“先学后教”的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经典建筑图片,配合适当的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第(一)个环节——欣赏与评述:

  请同学简单评述所收集到的建筑图片,主要是让学生在没有上课之前先去了解一些有关建筑方面的知识。有时一些知识不一定要全部集中在课堂上讲,而且我们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也不一定讲得很全面,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知识很有必要,此中可以培养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提高。

  通过老师的开门见山(歌德——凝固的音乐)可以揭开课题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方向。

  通过两个提问,“你们在建筑上看到了哪些节奏?”、“你们是如何欣赏建筑艺术的?”,层层引导进入课题的重难点,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形成一定的师生互动,以期提高课堂的气氛。

  第(二)个环节——制作方法:

  让学生了解利用纸质盒子或饮料罐通过重新设计制作出建筑物的方法。对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主要通过提问与讨论绵形式出现,不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这样的纸质手工制作,学生已有一些原有知识,现在提问只不过是让学生回忆或再现其制作的方法而已。

  第(三、四)个环节——艺术语言、教师示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或通过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从中老师进行提示与总结。

  ·为了体现作品的艺术性,我们在制作地时候应考虑哪些艺术语言?可以举例说明吗?

  ·谁能从老师制作的这座房子,谈谈它采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有谁听到了音乐?

  ·有谁看出我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是在引导学生将前面的知识得以回顾。通过一定的示范,可以使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表达得理明了一些。

  第(五)个环节——学生尝试:

  请同学将收集到的盒子,罐子进行一定的制作,让它变成一座建筑物。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得以消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第(六)个环节——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谈谈创作理念、成功之处或不足。

  第(七)个环节——课堂延伸:

  教师将作业粘贴在板上,加上树、花、草……,让它变成一个小区或学校。

  同学们回家也可以把本组的作业进行一定规划、制作出一个小区或一个学校的效果作品。

  第(八)个环节——课外延伸:

  将各组的作品进行一次评比,并进行展览。

【初中音乐说课稿15篇】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说课稿01-08

关于音乐的说课稿11-14

《欧洲民间音乐》说课稿01-08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12-23

音乐雪绒花说课稿12-17

音乐与人生说课稿11-21

小学音乐《故乡的小路》说课稿12-04

音乐与人生说课稿5篇12-09

《中国民歌》音乐说课稿11-25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