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管理制度

时间:2022-09-01 18:22:09 制度 我要投稿

消毒管理制度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消毒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1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的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

  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查批准方能生产、使用。目前,经国家批准常用于餐具的消毒毒剂有灭菌片、te—101片、84肝炎消毒液等。其中,灭菌片有含氯量高、稳定易保存,入水后易崩解等优点,成为餐具消毒的首选毒剂。以上两类中,以物理消毒法最理想。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兑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虚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柜的温度等;最后检查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腻,呈现本色。

  3)余氯试纸检查法。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使用氯制消毒的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留余氯在5ppm时也能检出。具体操作法是取余氯试纸一小块,投入备用碗盘内接触残留液,数秒后进行观察,若试纸变为淡紫色或深蓝色,表明该餐具已消毒,其颜色的深浅与消毒剂浓度的高低相关,一般要求试纸呈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证明该餐具未经消毒液消毒。

  4)细菌学检查法。一般由国家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使用。

消毒管理制度2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 ~ 60℃为宜;

  笫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

  第三步是消毒,笫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査批准方能生产、使用。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兌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广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曰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虛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拒的温度等;最后检査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膩,呈现本色。

  (3)余氯试纸检查法。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査方法,适用于使用氯制消毒的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留余氯在50帅时也能检出。具体操作法是取余氯试纸一小块,投入备用碗盘内接触残留液,数秒后进行观察,若试纸变为淡紫色或深蓝色,表明该餐具已消毒,其颜色的深浅与消毒剂浓度的髙低相关,一般要求试纸呈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为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证明该餐具未经消毒液消毒。

  (4)细菌学检查法。一般由国家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使用。

消毒管理制度3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不发生重大疫情和聚集性发病,特制定学校清洁消毒工作实施方案。

  一、物资准备

  总务处负责采购电动喷雾器、喷壶、84消毒液、酒精、棉布等物资。

  二、职责分工

  1、班主任为各班级责任人,负责班级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2、各教师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各办公室消毒工作。

  3、教务处负责各功能室的消毒工作。

  4、总务处负责学部、办公楼及校园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5、餐厅工作人员负责餐厅及外围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办公室消毒

  1、由各值日教师轮流进行开窗通风和卫生打扫,每日上午、中午、下午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消毒人员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教师办公室进行消毒。

  3、桌凳、门把手等日常接触物品每日用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二)教室及功能室消毒

  1、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无杂物;桌椅、物品摆放整齐,无积灰、无纸屑、无杂物。

  2、卫生工具摆放整齐,垃圾桶每日倾倒,不留垃圾。

  3、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晚各一次,彻底对各教室、功能室进行消毒。

  4、每日通风至少通风3次,上午大课间、午饭、下午大课间,每次至少30分钟。

  (三)卫生间消毒

  1、加强通风,及时清扫卫生间内所有垃圾和废弃物。

  2、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自来水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四)室外场所消毒

  每日对校园卫生彻底扫除,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楼梯间、走廊等室外场所进行消毒。

  (五)门卫室消毒

  1、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大新风,必要时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2、环境物品表面消毒::对地面、墙面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门把手、桌面、笔、垃圾桶等部位进行消毒,每天消毒2—3次。可选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或使用75%擦拭消毒,消毒后开窗通风60分钟后再进入。

  (六)卫生室(保健室)管理

  开学前

  1、卫生室由校医负责管理。卫生室管理制度、相关处置流程要张贴上墙。

  2、对卫生室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及所有物体表面消毒。通风换气:开学前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清洁。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500mg/L)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办公桌椅、诊疗床)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体温计、诊疗器械表面。保持卫生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

  2、卫生室保证防疫物资(消毒用品、诊疗器械、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配备充足,并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3、卫生室要设置洗手设施;

  4、设立(临时)隔离场所,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开学后

  1、每天对卫生室进行空气消毒及所有物体表面消毒,如(临时)隔离场所当日有隔离人员,在隔离人员离开后立即对(临时)隔离场所进行消毒和通风。

  2、物体表面消毒:消毒原则参考开学前卫生室(保健室)物体表面消毒部分。

  3、保持卫生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每天专人清扫并进行登记,规范医疗垃圾处理。每天医疗垃圾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七)楼道、楼梯管理

  开学前

  1、对楼梯楼道进行彻底清洁,对楼道和楼梯的地面、墙壁、门把手、扶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以上表面有污染时,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后保持楼道、走廊的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2、因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保洁人员上岗前要接受使用技能培训,包括: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配制不同浓度的消毒液;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避免过度消毒,并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开学后

  1、每天对楼道楼梯进行彻底清洁2次,对楼梯和楼道的地面、墙壁、门把手、扶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每天保持楼道楼梯的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3、每天及时清运楼道、楼梯垃圾桶内的垃圾,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八)餐厅防控

  1、提前做好预案。

  ①要制定安全预案,加强校内食堂和学生配餐管理,严格执行采购、储存、加工、售卖等环节的安全操作规范,守好食品安全底线。

  2、错时分发就餐。

  ①实行分时段错时就餐,学生间隔1米以上,避免人员聚集。

  ②一律实行分餐制,教职工和学生就餐时,餐具统一由工作人员配发,禁止自行取拿餐具,饭菜统一由食堂工作人员分发。

  ③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3、保障餐厅卫生。

  ①餐厅工作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手套,并与学生保持安全距离。

  ②食品留样、加工、消毒等按照规定执行。

  ③餐厅每日消毒2次,餐桌椅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④餐厅配备洗手液等保障手部清洁的物品。

  4、注重饮水卫生。

  ①学校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正常。

  ②教育引导学生自带杯具保持干净,不得将个人杯具转借他人。

  ③不饮生水,提倡喝开水,少喝或不喝饮料。

  ④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要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5、加强就餐管理。

  ①学生就餐之前必须用肥皂、洗手液等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学校安排专人对各班学生清洗情况进行考核记录。

  ②就餐过程中禁止交谈、喧哗,避免交叉感染。

  ③学校要加强与集体配餐单位联系,督促落实送餐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6、餐厅及外围卫生及消毒要求

  ①餐厅内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卫生清扫。

  ②泔水桶盖盖儿不裸露。

  ③学生餐桌及地面及时清扫。

  ④每天早中晚饭后对所有公共区域及物品(地面、楼梯及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桌椅)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九)留观室管理

  1、留观室由相关负责人管理。留观室管理制度、相关处置流程要张贴上墙。

  2、留观室要经常保持通风状态,在隔离人员离开后立即进行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办公桌椅、诊疗床)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体温计、诊疗器械表面。保持留观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

  3、留观室保证防疫物资(消毒用品、诊疗器械、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配备充足,并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4、相关责任人保持留观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每天清扫,规范医疗垃圾处理。医疗垃圾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十)总务处负责具体的消毒指导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消毒工作扎实到位。

  四、注意事项:

  1、按需配比,严格配制浓度,在配液桶里配制好消毒剂后再加入喷雾器药桶或喷壶中。84消毒时,用原液按照1:100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盖),拖把、抹布浸泡20分钟。

  2、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3、门把手等日常接触物品用75%酒精擦拭,如果使用频繁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消毒管理制度4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

  诊疗前后应洗手,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必须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

  二、门诊、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天用用消毒液消毒,如被传染病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三、体温表用75%乙醇浸泡备用。

  四、一次性注射器每人一针一筒,用后针头及针筒毁形,并浸泡于消毒液。

  五、压舌板用后浸入消毒液溶液浸泡,清洗烘干,再高压锅消毒。

  六、消毒镊子要专用,用后浸入消毒液。

  盛器要加盖,盛器每周高压消毒后更新消毒液。

  七、敷料、油膏纱布均用高压消毒。

  八、各种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人、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消毒有效期一般为二周,梅雨季节为一周)及灭菌指示带;

  消毒液不得超期使用,碘伏与过氧乙酸稀释液有效期为1天,含氯消毒剂为3天,中性戊二醛为3—4周。

  九、高压锅消毒要求:

  消毒前先排尽冷空气,压力在20磅(120℃)维持15—20分钟。盛放容器要有透气孔,包装物品不宜过大,总容量不超过85%,物品间留有空隙。每锅用化学指示剂鉴定,每月一次,用嗜热脂肪芽孢生物指示剂检查高压锅灭菌效果,并作记录备查;高压锅要强检。

消毒管理制度5

  一、烧煮前检查食品质量,不得烧腐败变质食品。

  二、烹调食品应当烧熟煮透,中心温度不得低于70°,防止里生外熟,尤其应注意引起食物中毒。

  三、熟制品应尽可能现烧现吃,在烹饪后至食用前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烹调后的食品要保洁存放,并应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放置。

  四、烧煮出来流程合理,无交叉污染,生熟菜分层或分台放置,生熟食品容器有明显标记,不得混用,用后清洗消毒,定位保洁存放。

  五、食堂严加工凉菜、凉面、四季豆等蔬菜的干煸,需

  经高温煮熟透后才能食用,烘、烧炒要掌握火候,且数量不宜过多,要翻铲均匀。

  六、操作人员在加工时要严格按卫生要求操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工食品时不能对饭菜咳嗽、打喷嚏,上厕所后要洗手。

  七、盛装调料的容器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洗消毒,无油垢,调料内无异物。

  八、不得用炒菜勺子尝味。

  九、抹布、锅盖、防蝇等要保持清洁分类使用。

  十、操作台上的调味品要分类摆放,并及时加盖。

消毒管理制度6

  为了保证学院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饮用水消毒制度。

  一 、饮用水消毒由学校抽供水从业人员负责

  二 、消毒法

  1、采用漂白粉在水中缓释方法,将漂白精片放入塑料瓶中(中部有8个小孔)投放进蓄水池中

  2、蓄水池的消毒,每10天消毒一次。

  3、二次供水消毒可根据水池的容量及当时池中水的体积,适当调整消毒灵及漂白粉的数量,切实做到消毒有效,同时做到定期消毒、持续消毒,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三、消毒人员注意记录好消毒时间,每次消毒灵使用量。

  四、消毒人员严格按制度操作,如不履行职责,出现安全事故,追究消毒人员相关责任。

消毒管理制度7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消毒,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八、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消毒管理制度8

  配餐主要是对成品饭菜进行分发的场所,配餐间清洁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物的卫生质量,物制定配餐间管理制度。

  1、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2、进配餐间,工作人员应穿着清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

  3、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

  4、配餐间内应注意个人卫生,不能戴戒指、留指甲,不能在配餐间内吸烟、吐痰。

  5、定期进行空气消毒,15平方米以下的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一支,灯距地面2-2.5米,每日照射不少于30分钟。

  6、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

  7、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

消毒管理制度9

  一、学校各班级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扫卫生,办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日对卫生进行清洁。办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由保洁人员每天负责进行公共环境卫生清洁。

  三、学校后勤处安排专人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石灰水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染。

  四、消杀区域包括:楼梯楼道及周围、各办公室、厕所、沙井、化粪池、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等室外公共区域及宿舍。食堂消杀由食堂安排专人负责。

  五、消杀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并填写《消杀记录表》。

  六、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投放鼠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时挂上明显的标识。

  七、校园内无乱堆放现象,杂物及时清除,生活垃圾须日产日清。

  八、随时清除绿化带杂草、纸屑、落叶、果皮等杂物,定时浇水、修枝、松土。

  九、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十、如发现班内有类似“流感”、“禽流感”、“结核病”“手、足、口病”的现象,则班主任应及时做好监控和上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消毒管理制度10

  1. 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并将消毒后的餐具、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2.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本店应向供货商索取其工商执照、有关票据及相关的检验合格报告。不得购置、使用没有资质或没有检验合格报告的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

  3.洗刷餐饮具;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6.洗刷餐具,用具应严格执行洗,刷,冲,消毒四个环节.

  7.经过清洗消毒后的餐具,感观要保持光洁干净,不得粘有肉眼可见物,抽查有要符合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8.厨房使用的'食品容器,刀具等,应做到使用一次清洗一次.

  9.采购回来的肉类,菜一定要洗干净,菜要洗三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

  10.工作结束后工用具,台面清洗整理干净,并归类存放.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员工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2.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3.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4.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5.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6.员工如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喉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岗位,待查名原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上岗.

  7.员工要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

  8.员工要坚持卫生操作规程,保持公用物品的消毒,坚持湿式清扫,避免灰尘.

  9.工作时间绝对不能吃东西,抓头,掏耳掏鼻.不做有碍感官的动作.

  10.工作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上岗。

  食品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1.食品安全关系重大,本店任何员工都有责任对本店采购回来的食品进行监督.

  2.采购人员在采购肉类时,应采购经疾控中心查验过关的肉类,杜绝采购变质肉类,夏天要特别注意.

  3.采购人员在采购禽类时,应观察其是否有瘟病等症状,杜绝采购有瘟病的禽类,以免引发各类疾病.

  4.在采购鱼类时,应观其表皮是否损伤,病态.不能采购有病症,瘟症等有碍食品安全东西.

  5.在采购蔬菜时,应采购新鲜蔬菜.有腐烂,变质的蔬菜绝对不能采用.

  6.在采购油类时,应向供货商索取相关证件,决不采用潲水油,地沟油等国家禁止的油类产品.

  7.在采购带有包装的食品时,应看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对于过期变质的一律拒绝采用.

  8.对于采购回来的干货,一定要了解其性质,该发透的一定要发透,要保证食品的质量.

  9.不能采购有碍感官的食品,对于采购回来的食品,该保鲜的保鲜,该急冻的急冻.对于采购回来多天未用的食品,应专门存放.使用时要看其是否过期,绝对不能使用有碍食品安全东西.

  10.总之食品安全责任重大,本店员工任何时候发现有变质,过期等食品,都有责任对其进行处理.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本店的环境卫生关系到本店的经营状况,所以任何员工都有责任对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持,并随时注意环境的清洁状况,如发现有不当的地方应及时处理.

  2.厨房是整个餐厅的心脏,所以必须做到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并且随便保持卫生状况.对于灶台等地方更应做到随用随清洗,时刻注意卫生状况.

  3.用餐场所要保持餐桌椅整洁,地面清洁,玻璃光亮,员工要做

  到要每天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达到无蝇、无蜘蛛。

  4. 服务员穿戴清洁工作衣帽,工前、便后洗手消毒。点心、熟食必须在防尘防蝇玻璃柜内.

  5.粗加工处要做到荤、素分开;上下水通畅.每天使用完后都要认真清洗干净,夏季要用杀蟑剂喷杀,防止蟑螂繁殖.

  6.卫生间要天天打扫,用餐时间如发现有客人的呕吐物,服务员要及时清理并使用空气清新剂.

  7.工作台要干净、整齐、物品按要求摆放一致,涂指甲.对客人弃于地上的垃圾要及时处理.

  8.供客人自取的调料要归纳到位,不等随处丢放.油碟要放在指定位置,并保持其卫生状况.

  9.要保持用餐场所的整洁、干燥、通风、透气。地面不能有油污,水渍等.用餐前一定要打扫干净.

  10.下班前,各区员工应对负责区域进行检查.厨房调料加盖,做好工具、容器、灶上灶下、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服务员对用餐区进行检查,看是否有遗漏的垃圾等.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服务员不准浓妆艳抹,长发要盘起,短发不过肩,留海不超过眼睛,头发不准染色,不准梳过于夸张的发型。

  2.不准留长指甲,不得涂有色指甲油。不准用刺激性很强的香水。

  3.上班时间不准戴手镯、耳环、项链等饰物。

  4.工作服要整洁,无油渍、无皱痕。

  5. 上班前不准吃大蒜,大葱,槟榔等刺激性,带异味的食品,不能吃酒精含量过高的事物,饮料。

  6.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做不雅观的动作,如抓痒,抠鼻子,挖耳朵,梳头发,剔牙,大呵欠等,打喷涕应适当遮掩。

  7.检查仪容,仪表应到卫生间或客人看不到的偏僻处。

  8.厨师头发不准染发,不留胡须,勤修面。

  9.不准乱扔果皮纸屑,不能随地吐痰。要随手捡拾地面杂物,讲究公共卫生。

  10.上班时间站立规范,不得倚墙、靠椅,不准聚一起闲谈,上班按规定时间在自己区域站立规范,面带微笑迎接客人的到来。

  11.拾到客人物品必须上交吧台保管,并尽快与客人取得联系,不准私自留藏,占为已有。

  12.下班前必须检查一切电器设备的开关是否关掉、门窗是否关好,

消毒管理制度11

  一、加工前要对待加工使用的食品原料质感官检查,发现生虫、霉变、有异味、污秽不洁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情况,不能加工。

  二、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原料要按照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求加工,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应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冲洗干净在加工制作。

  三、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各种熟食面点改刀要在专用的熟食板上进行,不得在面案上直接改刀。

  四、当餐未用完的面点,应妥善保存,含水份较多的带馅的,要冷藏,注意生熟分开。

  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六、各种食品加工用具、设备如:面板、面案、容器、绞肉机、豆浆机和面机、压面机等,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晾干、备用。

  七、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用具、设备清洁,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干净后定位存放。

  八、做好防鼠、防蝇、防蟑螂工作。

消毒管理制度12

  根据《村卫生室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诊疗活动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七、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消毒管理制度13

  1.发热门诊应设置显著标志,防止他人误入。出入口应设手卫生设施。每天应打开门窗对流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2.病人由预检分诊护士提供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后,引领至诊室。发热门诊实行一室一患者接诊制,严禁候诊人员多人同时进入诊室。

  3.发热门诊医生接诊时,应按防护级别要求戴帽子、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鞋、工作服、隔离衣等,在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或接触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必须彻底洗手,或手消毒。当出现疫情时,根据需要穿隔离衣、戴手套、护目镜、鞋套等。

  4.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小时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做好记录。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灯管1~2次,每月清洗动态空气消毒机滤网或按说明书要求执行。

  5.拖布、抹布应分区域、分室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先清洗后置于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

  6.体温计用后先清洗再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流动水冲净擦干备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用后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清水擦拭干燥备用。

  7.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干燥。对患者及家属经常接触的门把手、床栏杆、楼梯把手、餐桌等物体表面,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轼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8.保持诊查床清洁、干燥,若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采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物处理要求,使用带有警示标志的双层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包装;锐利器物弃置于利器盒内,达到3/4满时,由专人负责收集,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专车密闭运送,集中处理。

  9.接诊患者的急救车应保持通风,车内须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医护人员防护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拭揩干。接诊后的急救车内物体表面、地面须做好终末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10.发热门诊污染物的处理:医务人员用过的布类隔离衣、护目镜等放入含有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液内浸泡30分钟,由专人进行分类处理;护目镜冲洗擦干备用,隔离衣送洗衣房洗净干燥后,灭菌备用。

  11.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下班时,把用后的物品分类,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浸泡后,再洗手(沐浴)、更衣。

  12.医务人员若出现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体征者,应急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附: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摘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一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③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2)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清洁区。

  ③离开清洁区:淋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人员

  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并定期做好质量考核监控工作。

  2、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牙科世界报告之医疗服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穿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防护镜。

  4、每次操作前、后应该严格按“六步法”认真洗手,戴手套操作时,做到治疗一个病人更换一副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5、不能把私人物品放于诊疗场所。

  6、诊所专职负责人应定期监控质量及制度的落实,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反馈督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记录。

  物品

  1、物品清洁、消毒、灭菌、保管有一定制度,要为病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严格区分清洁区、消毒区和无菌区,包装的灭菌物品保持清洁、完好,应按日期顺序分类存放于固定清洁专柜内,要有明显标签,写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各种治疗包、检查包、敷料包应备用齐全、质量合格,以确保医疗安全。

  2、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凡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或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7、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8、无菌用品、灭菌药液启用应注明日期、时间,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棉球、纱布贮槽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提倡小包装。

  9、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的器械一经启用有效期为4小时,过后重新灭菌。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开启者签名并注明开启时间。

  10、凡不耐热的器械应浸泡于2%戊二醛中10小时以上,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11、口腔专用药液应置于避光瓶内,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

  12、技工蜡块、在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用紫外线消毒。

  13、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弃物按《上海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处置。

  14、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员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过行隔离、消毒,上报疫情。(对传染病、疑似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及时严格处理)。

  1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16、认真、正确做好每天常规清洁消毒工作,以及每周各环节总消毒工作,并记录。

  17、定期做好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监测与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环境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设有口腔候诊、诊室、技工室、X光室、清洁区、消毒区、无菌区等,各区域整洁,物品分类放置有序。

  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定时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2次并做好记录(紫外线灯每周用75%酒精清洁一次)。

  3、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工作面、治疗椅、操作台、门把,用消毒液拖地。

  4、保持流水痰盂清洁,每治疗一个患者后均应冲洗干净。

  5、在诊疗结束后对治疗椅水路、管路彻底清洁、消毒。

  6、手卫生设备齐全。不用手拧开关、不共用擦手毛巾、不用固体肥皂。

  7、环境污染时,随时消毒、处理。

消毒管理制度14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

  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第一步是用热

  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

  采用物理的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

  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

  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高温消毒程序

  1.把待清毒餐具立插在栏架上,关好柜门(关门时应先将门拉手拉起后轻轻将门推严,再松开门把手,严禁一次性推卡门)。

  2.设定温控器温度,然后把“工作/停止”开关推至“工作”位置上,绿灯亮,(温度调试至100度;定时40分钟-60分钟)柜内开始加温消毒,当柜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便自动断电,工作灯灭此时消毒工作完毕。

  3.注意事项:

  3.1操作设备电器开关时,手不能潮湿。

  3.2保养和清洁设备时应先关断电源且不能用水冲刷。

消毒管理制度15

  一、健康管理

  (一)从事直接接触餐饮具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不得从事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

  (三)在岗期间发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二、卫生培训

  (一)应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的卫生法律、卫生知识做到应知应会。

  (二)招收新工人或员工更换工作岗位时,在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都应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三、个人卫生

  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上班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包装车间的从业人员还要佩戴口罩,上班时不

【消毒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通风消毒制度08-07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08-14

管理制度08-07

内务管理制度08-31

信用管理制度08-31

台账管理制度08-30

盘点管理制度08-30

书店管理制度08-29

日常管理制度08-28

采购管理制度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