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教案

时间:2022-07-25 16:40:59 教案 我要投稿

《嘎达梅林》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嘎达梅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嘎达梅林》教案

《嘎达梅林》教案1

  课题:第五单元歌曲《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教学难点:

  长音的保持。

  教学手段:

  讨论法、视唱法。

  教材分析:

  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个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欢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显示:蒙古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1、找一个学生讲述历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二)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歌名《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1、2段歌词。(注意长音唱够拍)

  3、视唱3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视唱4段,分析有几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完整演唱歌曲。

  6、听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7、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组讨论,介绍有关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共分5个组,课前每个组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内容,并制作成课件)

  每组派一名代表到电脑前展示课前准备的内容。

  一组:内蒙古的风光片。

  二组:蒙古族是怎样待客的?并表演。

  三组:蒙古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四组:蒙古族的音乐(歌曲、乐曲、乐器、音乐家等)、舞蹈。(带动全班学生跳蒙族舞蹈。)

  五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动(那达慕会等)(介绍完后,一个学生演奏古筝曲《喜奔那达慕》)

  (四)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达梅林》吧!

  (五)口风琴齐奏《嘎达梅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

  三、课后记:

  本节课通过充分展示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使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学习。

  教学思路:

  这使一节唱歌课,我想让学生们在一节课当中,不但学会这首歌曲,而且还要更广泛地了解蒙古族。

  1.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图片,一下把学生带到蒙古草原来;

  2.讲解蒙古族的特征,引出“嘎达梅林”;

  3.电影片段使学生感受歌曲演唱时的情绪;

  4.顺其自然,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5.分组讨论、展示,给学生主动参与及表现自己的机会;

  6.通过以上各种活动,学生更能很好的演唱歌曲;

  7.展示器乐教学,所以让学生用口风琴吹奏这首歌曲。

《嘎达梅林》教案2

  设计理念:

  《嘎达梅林》选自六年级。这一单元是本套教材系列单元“五十六朵花“的最后一个单元,是“五十六朵花“系列的总结,要求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和风俗人情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和拓展,将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为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新课教学,感受与鉴赏——拓展延伸、开拓视野——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其中还包括风情篇、歌唱篇、欣赏篇,这样的设计一是尽可能让学生克服那种不善表现较被动的上课状态,激发其表现和表演的欲望。二是将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体验,让学生在歌声中享受快乐,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民族风情,有兴趣的学习、理解、表现蒙古族音乐,从而达到为学生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弘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的目标。

  教材分析:

  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讲述了七十年前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向封建王爷和军阀斗争的事迹。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歌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及《嘎达梅林》多种音乐题材的表现形式,并能够演唱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二.能力目标: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及历史传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在歌唱教学的基础上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这段时间应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深情并茂地演唱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教学难点:

  歌曲声音、气息、一字多音、情绪的把握。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为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前的准备有: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风情篇)

  1.课前播放《内蒙古草原风光》音乐片段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兄弟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下面,老师给大家演唱3首少数民族歌曲片段,请大家仔细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A《北京的金山上》藏族

  B《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族

  C《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蒙古族

  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有不一样的蓝天,不一样的草原,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有没有同学刚才注意到老师播放的风光短片?大家从风光片中都看到哪些美丽的画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共同走进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一起踏上我们的音乐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范唱几部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给予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同时加上师生互动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交流、共同探讨

  提到蒙古族,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大家可以从饮食、服饰、房屋等方面谈谈你们对这个民族的印象。

  师生共同交流

  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将会举行那达慕大会。包括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等活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活动,从古至今,草原上有许多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也因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节课,我们也来认识一位草原的英雄,他为了保卫草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故事代代流传,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音像资料及和老师共同交流,了解蒙古族的风俗民情,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拓宽音乐文化知识面,并设置疑问,为下一环节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感受与鉴赏。

  (歌唱篇)

  1.启发学生在歌声中寻找答案

  让我们在歌声中寻找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吧

  播放《嘎达梅林》

  提问1: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叫什么呢?

  学生回答:嘎达梅林

  提出问题:那么嘎达梅林为什么会成为草原上的民族英雄呢?

  2.播放视频《讲解嘎达梅林的故事》

  下面我们有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阿姨来告诉大家吧。

  3.学唱歌曲

  让我们用歌声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吧!

  ①引导学生酝酿情绪,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613︱631︱6——‖

  啊啊啊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4.引导学生试填歌词

  教师解决难点部分①长音、气息的把握②一字多音

  5.这样一首歌颂英雄的赞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呢?

  悲壮、悠扬、赞美、歌颂等等

  6.全体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嘎达梅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部分歌曲教学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为一体。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蒙古风情已有所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以寻找“民族英雄”为线索层层递进,逐步渗透,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意境,这一片段同样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欣赏篇)

  1.提出问题:这样的一首歌颂英雄的赞歌,如果选择一样蒙古族的乐器来表现这首歌曲,你会选择哪样乐器?

  2.教师引导:以猜谜的形式

  有匹马儿歌声美

  只有头来没有腿

  没有腿,跑的快

  跑遍草原人人爱

  歌中唱的是什么乐器呢?你能猜出来吗?

  学生回答:马头琴

  3.出示马头琴图片,讲解马头琴的构造以及音色特点。

  4.分别对比欣赏马头琴独奏、齐奏《嘎达梅林》,引导学生模仿演奏。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马头琴演绎的《嘎达梅林》,用心来体会蒙古族这件独特的乐器带给我们的震撼!

  A.播放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B.播放马头琴齐奏《嘎达梅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形式演绎的《嘎达梅林》,让学生深刻体会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1.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

  蒙古族这样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不仅诞生了像嘎达梅林这样伟大的民族英雄,还有向你们这样的少年小英雄,你们知道是谁吗?

  2.布置作业:利用网络、媒体、书籍等手段查找关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将草原英雄故事进行引申,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自己去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

  3.推荐欣赏

  交响诗《嘎达梅林》(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提高其审美情趣)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不但欣赏了来自这片辽阔草原的蒙古族音乐,也认识了从这片草原上诞生的民族英雄以及他的传说,让我们记住英雄,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最后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优美动人的颂歌!

【《嘎达梅林》教案】相关文章:

小兵张嘎观后感05-16

《小兵张嘎》读后感15篇09-26

《阿凡达》观后感06-07

八达岭导游词06-12

穿普拉达的女王观后感05-11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集合15篇)06-30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汇编15篇)05-26

中班音乐教案火车教案06-17

大班安全教案运动安全教案06-23

中班社会教案变废为宝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