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3-01-25 08:56:1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教案1

  目的:

  1.在知道用" big, small "表示物体大小的基础上,学说词组" Big…. Small…. "。

  2.激发幼儿参与英语游戏活动的兴趣,并能大胆地开口说。

  准备: 大小长毛绒玩具若干;大小圣诞树各一棵;大小玩具木偶(猫,熊)各一对;大小玩具(汽车,皮球) ;背景图一幅

  过程:

  一、复习:

  歌曲《Riding in my car.》

  幼儿自由互相结伴打招呼,及数来宝《Morning. Hi. Bye.》

  游戏《大圈和小圈》

  二、歌曲《Ha y Family.》

  情景表演,感受并理解" Big…. Small…. "

  T: Who's coming?

  Cat: Hello!

  T: Hello, cat.

  Cat: I'm a big cat. / I'm a small cat. Let's play games.

  三、欣赏歌曲《Big Bear, Small Bear》

  四、游戏《什么不见了》幼儿集体尝试讲出" Big…. Small…. "

  五、游戏《指指说说》:

  幼儿拿一大一小的`玩具,尝试练习" Big…. Small…. "

  六、游戏《打扮圣诞树》

  请幼儿将玩具按大小分类摆放于圣诞树下,边摆放边用英语进行讲述。

幼儿园教案2

  一、拟定题目

  题目要注明活动主题和班级类别(如:小班语言活动小猫的生日)。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能接受的范围内,并能激发幼儿参兴趣。

  二、设计意图

  这步写你这样设计活动的意图,结合幼儿的什么特点,和能让幼儿学习到什么等。字数在100到200字为宜。

  三、活动准备

  分为经验准备、教学设备准备、材料准备。经验准备指在上这堂课之前幼儿已经具备的经验。教学设备指音像播放设备、投影仪等。材料准备指绘本、塑料瓶、卡片等上课需要的材料。

  四、活动目标

  幼儿园的活动目标分为三类: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目标的拟定要以幼儿为主体,符合幼儿发展水平,避免抽象和宏大。

  五、活动过程

  这步应该写详细的上课流程,在格式上可以用到1、(1)进行过程排序。中间可以插入课堂中教师会用到的激发性语言,以及设想幼儿会作为反应并想好应对措施。第一点先写导入导入方式有很多,比如游戏导入,故事情节导入,音频动画导入等,方式多种多样,你可以设想出自己的独特创意。下面介绍一下几种常见导入方式。游戏导入,先设计一个联系活动主题的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引出活动主题。故事导入,幼儿总会对各种各样的故事着迷,在活动之前为幼儿创编一段小小的故事情节会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充满探索欲。如果语言活动的主题是讲述我们如何过新年,那么在活动之前先播放一段过年时热闹喜庆的音乐一定会是一个不错的`导入方法。然后再分步写具体上课过程,各环节之间要层层递进,跨越不可太大,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水品,突出主题,逐步达到活动目标。

  六、活动延伸如手工折纸活动,则可以延伸到请小朋友在自己的折纸上划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一般可以用几句总结性的话代替。幼儿活动多涉及到分享,延伸活动可以请小朋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和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一起学习。以上就是一篇幼儿园活动教案的基本模板,希望你能为小朋友们创作出优秀的教案。

幼儿园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丰富幼儿关于红、黄、绿、蓝等颜色方面的经验。

  2、引导幼儿学说“我给太阳妈妈找到了×颜色宝宝”。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二、教学准备

  场景布置——花园(花瓣中藏着相应颜色的拟人化色彩宝宝),太阳妈妈穿的衣服一件(衣服有七种颜色的口袋)。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青色宝宝;学说完整句“我给太阳妈妈找到了×颜色宝宝”。

  四、教学流程

  情景讲述——找颜色宝宝——联欢活动。

  (一)情景讲述:

  1、幼儿随音乐进入花园,教师扮演太阳妈妈从花园里慢慢出来,向幼儿介绍自己和七个颜色宝宝。

  2、以“幼儿呼唤颜色宝宝的.名字,发现有的颜色宝宝不见了”的形式引出话题,激发幼儿找颜色宝宝的兴趣。

  (二)找颜色宝宝:

  1、幼儿分散在花园里找颜色宝宝,找到后相互交流,并学说“我给太阳妈妈找到了×颜色宝宝。”

  2、幼儿将找到的颜色宝宝送回家(把颜色宝宝插入太阳妈妈身上相应颜色的口袋里。)

  3、太阳妈妈和幼儿共同检查颜色宝宝是否找对了家。(重点向幼儿介绍青色宝宝)

  (三)联欢活动:

  幼儿与太阳妈妈一起随音乐唱歌跳舞。

幼儿园教案4

  活动时间:7月3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水滴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的结果,感受各种纸的不同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研究、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质地的'纸(如面巾纸、蜡光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打印纸)、不同质地的包装材料(如铝箔、塑料布、皮革等)、水、各种不同的液体(如醋、油、彩色水)

  2、滴管或眼药水瓶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纸与包装材料,应到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出他们的名称以及在什么地方见过,做什么用的。

  二、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或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即将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1、 幼儿自由实践、操作。

  2、 教师组织幼儿分类活动,即把渗水的材料和不渗水的材料分别摆放,并根据渗水的速度将渗水材料依次排列。

  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活动。

  1、 表面吸水的材料我们可以做什么?

  2、 表面不吸水的材料可以做什么?

  四、游戏活动“淘气的小水滴”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在不渗水的材料上如何滴一个大水滴?如何滴一个小水滴?如何将水滴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如何把几个水滴集中或分散等等。

  3、 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液体,引导幼儿谈在渗水的材料上如何做画?比较哪种液体干得快?哪种干的慢?哪种会变形。

  延伸

  活动:和幼儿共同收集被不同液体滴过的纸,并装订成册。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注意观察不同材料的用途,即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应用关系

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沙画表演”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运用漏、勾、捏等简单的方法尝试沙画创作。

  2.能用沙子进行简单的人物构图,画面表现出一定的情境。

  3.感受沙画表演艺术的奇妙,体会成长,感恩父母。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沙画表演”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运用漏、勾、捏等简单的方法尝试沙画创作。

  难点:能用沙子进行简单的人物构图,画面表现出一定的情境。

  活动准备:

  1.《感恩父母》沙画表演视频,课件(漫画《感恩父母》),欢快和抒情背景音乐。

  2.沙画桌(两人一组),每桌细沙2盒、金粉1盒、抹布1块。

  活动过程:

  一、沙画初尝试,初步感受沙画艺术的奇妙与独特。

  1.谈话交流,激发幼儿对探索沙子的兴趣。

  提问:“生活中沙子有什么作用?”

  小结:“沙子可以用来铺路、建筑、灭火、做沙漏,还可以用来做沙画。”

  2.幼儿自由尝试,初步感知沙画的创作方法。

  提出要求:(1)音乐响起,两人一组,轻轻走到沙桌后面,开始创作。(2)音乐停时,在沙盒上面清理手上的细沙,再轻轻回到座位上。

  幼儿自由尝试沙画的制作,教师将幼儿探究出的塑造方法以及作品录成视频。

  3.以视频形式欣赏幼儿作品,感受沙画的独特。

  集体欣赏幼儿的沙画作品,提问:“看过沙画表演后有什么感受?沙画表演与其他绘画有什么不同?”

  小结:“其他绘画形式有专门的绘画工具,往往是静止的画面,而沙画却是动态的艺术,塑造画面、抹去,再塑造新画面、再抹去,不断交替呈现的艺术,配上音乐,更像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电影需要一个主题,把每一个片段连接起来才是部好影片。”

  二、欣赏沙画表演《感恩父母》,体会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激发再创作的愿望。

  1.欣赏视频,大胆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提问:“‘故事未完待续’什么意思?”

  追问:“说到感恩父母,你们想表现出什么画面?你和爸爸妈妈曾经、现在发生过什么感人故事,以后呢?”

  2.结合漫画《感恩父母》,进一步体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利用课件小结:“在你们小宝宝的时候,爸爸妈妈照顾着你,教会你各种事情,当你开始记事了,你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各种有趣的事情,有一天当你长得比爸爸妈妈还要高,突然发现他们却变老了,请你像当年的他们一样,陪伴、照顾他们。”

  三、趣味示范,了解沙画的基本塑造方法。

  教师运用“魔术手”变魔术的方法示范人物“妈妈”的沙画制作过程,借助情境性语言融入制作沙画的漏沙、勾沙、抹沙等基本方法,例如:

  搅拌车来了,滚筒朝下,轱辘轱辘——搅拌车帮我漏沙;滚筒落下,转转转——搅拌车帮我抹沙。

  轰隆轰隆大吊车开来了,捏、起、落,松开吊钩——大吊车帮我捏沙。

  刷刷刷清扫车来了,画画点点——清扫车帮我勾沙。

  四、幼儿大胆想象,尝试制作沙画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

  1.提出创作要求。

  (1)刮刮刮,请推土车帮我们刮沙,刮到沙盒中。

  (2)音乐开始轻轻走到沙桌后,两个制片人合作,先确定你们想表达的画面,再商量你制作什么我制作什么。

  (3)音乐停时,请在沙盒上面清理手上的细沙。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保持地面的整洁,画面清晰、内容明确。

  提供金粉,鼓励幼儿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金粉装饰细节,包括爸爸妈妈花白的头发、服饰等。

  绘画结束时,教师将幼儿作品拍摄下来,导入电脑。

  五、欣赏影片《感恩父母》,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沙画的奇妙,懂得感恩父母。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自己制作的沙画内容。

  2.结合音乐与独白,感受影片带来的故事与感动。

  小结:“当你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饭,教你穿衣服,教你做人的道理,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上幼儿园,你在里面哭,而他们,在外面哭,你是否还记得,逼问他们你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当他们有天变老,当他们想不起来,当他们啰里啰嗦,当他们开始忘记,请不要怪罪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在慢慢变老,如果有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稳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他们当年牵着你一样。让他们知道‘你们把我养大,我陪你们到老’,此片献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课后反思:

  一、效果分析

  1.主题情境的支持有助于创作的投入

  通过沙画表演《感恩父母》的欣赏,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沙画带来的美感,联想到父母与自己发生的感人故事,沙画中人物是很难塑造的,而“感恩父母”的主题离不开人物,因此我借助有趣的工程车情景进行了“妈妈”的沙画示范,示范中将幼儿探究出的一些沙画制作方法提炼出来,这种情感与技能的铺垫,让幼儿更加有创作的欲望。

  2.操作材料的细化有助于效果的呈现

  材料的准备是教师精心挑选的,最细的沙子更能体验到沙子的流动感,塑造的画面更加细腻,创作即将结束时,又提供了不同颜色的金粉,有了闪亮金粉的朦胧点缀,细化材料的呈现艺术让画面更有层次感、色彩感、细节感,深受幼儿的喜爱。

  3.合作创作的形式有助于取长补短

  结合幼儿的不能绘画水平,我运用两名幼儿合作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尝试合作分工作画,降低创作难度,还可以互相扬长避短、以强带弱,共同完成主题性作品,并获得共同的成就感。

  4.呈现方式的'现代化有助于激发成就感

  沙画的形式不适宜作品的直接展示,因此两次作品的呈现都借助现代科技,第一次将作品录制成视频,动态的现场再现,让幼儿快速直观地欣赏到大家的创作想法及出现的问题,另外这样呈现的方式独特新颖,让幼儿产生“我的作品居然拍成了影片”的想法,激发成就感。。第二次将作品拍摄下来导入电脑中,再围绕主题“感恩父母”将单一的幼儿作品串联起来,配上音乐、独白,情感得到升华,全身心投入到欣赏之中,结束时很多孩子留下了感动泪水,记住这一刻,相信通过本活动不仅开启了幼儿对沙画的探究之路,更是深切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问题再思考

  1.控沙能力较弱,是否需要前期铺垫

  大班幼儿经常进行沙雕活动,虽然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在沙

  滩上的沙雕以大动作为主,而动态沙画的创作是依靠小肌肉动作的控制,

  细沙不易把握,对沙子的量、控沙的力度等要求较高。部分幼儿小动作发展不协调,控沙能力较弱,两次的创作中塑造的形象线条轮廓较粗、或时粗时细不均匀,画面形象模糊,影响沙画的呈现效果。活动前是否需要在区域中投放沙盘,让幼儿在装沙漏沙的过程中锻

  炼小手的控制力,但是提前的投放会不会降低幼儿对本节活动的期待与兴趣,有待思考。

  2.是否在塑造技巧上给予过多提示

  第一次沙画创作目的是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创作,在欣赏幼儿的创作作品与想法时,对于创作过程中出现的技能技巧问题,并没有指出来。

  教师借助趣味情境进行示范,幼儿快速直观了解到几种简单的塑造方法,兴趣浓厚。但是对于掌握每种方法的关键,并没有提出过多要求,

  只是在幼儿创作中对个别幼儿给予了提示,但效果不佳。

  因此教师是否应该在集体面前及时指出问题,在技能上给予提示,包括细节处捏沙时取少量,漏沙时先练习控沙的能力,取适量、握紧、慢慢松,抹沙、刮沙时注意清理干净,但是沙画艺术的基本技巧不是一节活动就能达到的,过多的要求会不会出现重技能轻体验的现象,创作中过多的提示会不会破坏幼儿创作的灵感和对美的感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与探究。

幼儿园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感受音乐强弱力度的对比,唱准音程。

  3.体验参与唱歌活动的乐趣。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钢琴、音乐《山谷回音真好听》

  2.经验准备:课前了解山谷有回音的自然现象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难点:能跟随音乐唱准音程,比较“啊”发音的强、弱力度。

  四、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幼儿随音乐做爬山的律动。

  2.练声游戏:好玩的回声(“大山真美,我们跟对面的大山大声招呼吧”)

  3.欣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感受歌曲旋律。

  (1)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说山谷回音真稀奇?

  (2)完整听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及声音强弱力度的变化,并随音乐做肢体动作如拍手、拍腿来感应歌曲)

  (3)再次完整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4.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教师带领幼儿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2)播放音乐,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清唱,幼儿跟唱。

  (4)跟着钢琴学唱跳动较大的音

  (5)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钢琴旋律演唱。

  (6)集体演唱。(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进行演唱情绪与技巧的提升纠正。)

  5.自然结束

  课后反思:

  在本活动我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特别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面向全体幼儿,努力为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解决歌曲的重难点部分,把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尊重幼儿的情感与创造体验。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幼儿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在心灵体验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但在处理歌曲重点时,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有少数幼儿要把第一句唱错,在唱回音的时候很多幼儿不会听范唱,不理解回音的演唱方式,经过多次教授才得以解决,还有在最后幼儿上台展示时,幼儿不够大方,我应该更加的鼓励幼儿,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案7

  主要领域

  健康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社会

  体验用废旧月饼盒进行游戏的乐趣

  能用“托盘”持球协调地行走

  能初步树立尊重同伴、虚心求救、乐于助人的思想

  主要形式

  集体活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3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

  难点:持球不落下并协调地行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课前参观过酒店

  物质准备:小凳子16张、小桌子4张、餐盘4个、小红花1朵;每人一份由月饼盒剪成的圆形的“托盘”、“足球冰淇淋”的外壳、湿毛巾

  【教学过程】

  一、进入场地,引出游戏

  师生同做教师自编的准备活动。

  二、自由探索,一物多玩

  1.幼儿自由探索玩托盘。

  2.提醒幼儿不做危险动作。

  3.观察与模仿。

  提醒幼儿除了自己探索外,还可以观察与模仿他人的玩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分散练习,持盘行走

  1.学习新动作

  ①发给幼儿每人一个“菜”和一条湿毛巾(湿毛巾放在“托盘”的中间,增加“菜”与“托盘”之间的摩擦力)。“今天,我们就来当餐厅里的服务员,我们为顾客上菜,上菜时,一手托盘,另一手背在背后,菜不能倒掉。”

  ②幼儿自由练习基本动作

  思考:怎样上“菜”走得直,“菜”不落地?活动中怎样灵活地避让同伴?

  ③小结:眼看前方托盘平衡,步伐适中,控制动作就不会掉落。

  2.练习新动作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在排成圆形的小凳旁走s型的路线;

  ①重点帮助持球不稳的.幼儿纠正手型和脚步不正确的地方;

  ②要求不能撞到小凳子,球掉下就立刻捡起跑回原位重新开始。

  四、游戏“托盘上菜”

  1.和幼儿一起布置场地如图:

  ★★★★####o

  ★★★★####o

  ★★★★####o

  ★★★★####o

  (★代表幼儿;#代表小凳子;o代表桌子;桌子上放上一个箩筐)。

  2.讲解示范游戏方法

  “我们分成四组来比赛,第一名幼儿从起跑线出发,绕过四张凳子,走到终点的桌子旁,将‘菜’上到餐盘中,跑回拍第二位小朋友的手,依次进行,先完成而且‘菜’不倒掉的一组为胜”。

  3.幼儿鱼贯进入场地练习

  规则:如果“菜”掉,立刻捡起,跑回到原位重新开始。

  4.幼儿游戏1―2遍

  5.集合幼儿,评述活动情况

  五、结束工作

  师生一起动手整理场地。

  【延伸活动】

  如果幼儿对以上的动作熟练之后,可以再增加难度,如跨越小凳子走、踩小凳子走等。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月饼盒十分精美,质量很好,幼儿把这些盒子带到幼儿园,放在废旧物品回收箱。为了充分利用月饼盒,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意识,增加活动的难度,我将月饼盒剪成圆形,将旁边的盒身剪掉,就剩下一个平面,另外还用了一个足球形的冰激棱盒当“菜”,为了不使“菜”滚下来,在“托盘”上放上一条湿毛巾,增加了“托盘”和“菜”之间的摩擦力。在活动中幼儿得十分注意身体的协调和上下肢的配合,才能完成“托盘上菜”这个动作,这是十分好的身体平衡练习。由于是大班的幼儿,我增加了活动的竞赛性,命名为“最佳服务员”。对于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活动中设置了有直线行走和s型行走等不同的难度。

  二、效果分析

  开始学习新动作时,幼儿的兴趣很高,除了锻炼上下肢协调外,还通过探索多种玩法,由徒步走→避让同伴走→s型路线走,难度逐步升级,趣味也随之增加,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思考,使他们的想象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许多幼儿为了使自己的一组胜利,就会比较着急,而不注意规则,所以游戏前也应强调游戏的规则。游戏的最后胜败组相互祝贺、鼓励,使游戏的气氛达到高潮,胜组增强了自信心,败组也是摩拳擦掌表示再来一次,达到了体育活动的目标。同时,幼儿看到“托盘”这么好玩,发现是月饼盒做的,感到非常的惊奇和开心。之后,幼儿经常在废物回收箱中翻来翻去,进行一些玩具的小制作,体验到自制玩具的乐趣。

幼儿园教案8

  一、教学目标(活动目标)

  (一般从发音、字词、朗诵、常识或知识、德育、拓展活动等方面确定)

  二、教学重点:以幼儿语言发展为主

  三、教学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指教学中难度比较大的.环节)

  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练习法、提问法、演示法等)

  五、教学准备

  (一般包括与教材内容配套的课件、实物、图片、音乐、视频材料、奖品及各种活动用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般包括:

  1、导入部分(一般通过提问、谈话、出示课件或实物图片、场景等方式,要灵活运用,出奇制胜。)

  2、完整朗诵或讲述部分(教师要声情并茂、速度缓慢地朗诵,如果教师自身水平有限,也可以采用录音)

  3、讲解诗歌(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引导幼儿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此部分要注意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4、教幼儿朗诵或讲述,注意完成教学重点。

  5、采用各种练习方式让幼儿朗诵(或讲述)并记熟儿歌(故事)。

  6、(建议:带领幼儿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游戏、表演、手工制作或其他拓展活动。)

  七、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教学效果,给予表扬和鼓励。

  2、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进行德育教育。

  3、结束活动,请幼儿休息或自由活动。

  附:(素材内容)

幼儿园教案9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2、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小朋友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溺水事故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

  2、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天气热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有好几个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2、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3、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人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5、前段时间,我们瑞金的一个乡镇小学的学生,结伴到河里去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掉

  进河里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6、观看溺水事件图片,请幼儿讨论说说应该怎么做?并引导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10

  目标:

  1.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欢乐情绪。

  2.能初步根据经验选择大小不一样的碗、勺等餐具。

  3.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揪泥条,以准备“饭菜”。

  准备:

  1.幼儿已多次欣赏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一样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

  3.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

  过程:

  1.萌发参加活动的进取情绪。

  (1)边欣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

  (2)回忆自我在家和谁一齐吃饭。

  开饭啦,在家里我们和谁一齐吃饭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2.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作准备。

  (1)观察餐垫。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垫,今日谁和我们一齐吃饭

  (2)观察碗。

  ●吃饭时我们用什么盛饭盛菜

  ●那里有这么多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碗的不一样颜色,并以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

  3.自由选餐具,体验一一对应。

  (1)幼儿为爸爸妈妈和宝宝选择碗。

  爸爸妈妈和宝宝饿了,要吃饭了,我们为他们每人准备一只碗吧。

  (教师观察幼儿选择的情景,并提示幼儿将碗对应地摆放在餐垫上。)

  (2)交流选择、摆放的`经验,并作调整。

  ●你给爸爸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妈妈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宝宝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一共选了几只碗它们一样大吗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幼儿自选勺子,并对应地摆在碗里。

  吃饭时除了碗还要什么三个人吃饭需要几把勺子

  4.自主选择材料做“饭菜”。

  (1)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纸片、纸条等材料做“饭菜”。

  (2)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及制作情景,鼓励幼儿尝试选用不一样的材料做多种“饭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和爸爸妈妈宝宝交流,学说:“某某,我请你吃……”

  5.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11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玩小汽车、小摩托车、小自行车等玩具,而这些车都具有圆圆的轮子,轱辘轱辘的轮子滚动着、转动着,给幼儿惊奇,引导幼儿遐想,令幼儿着迷,让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科学活动《轮子在哪跑得快》,让幼儿既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课前我和孩子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轮子的图片和实物,孩子能通过图片及实物认识很多有关轮子的车。本次活动,通过探索体验来感知轮子会滚的特性,从而引发探索性问题,让幼儿在实验中进行探索、发现、思考从而真正了解轮子在不同材料上跑,它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轮子在光滑的地面比在粗糙的地面跑得快。在有坡度的地方比在没有坡度的地方跑得快。探索操作,感受体验。是这节课的主要宗旨。

  整个活动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设置情景,用滚动的球体,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操作、实验,感知跑道越光滑,轮子跑得越快;跑道越粗糙,轮子跑得越慢。

  第三个环节,再次提出探究的内容,引发幼儿更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体验轮子运动的速度与路面的倾斜度的关系。

  最后,运用表演形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是本次活动的扩展与延伸,也是科学与艺术的整合的体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着运用多种方法体验轮子运动速度与路面、材料及路面倾斜度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学习观察能力与探究欲望。

  3、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大胆演绎轮子的运动速度。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装沙的布袋若干个、木板5块。

  2、师生共同收集:玩具汽车、球、易拉罐、饮料盒、鞋盒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1、师幼用《开火车》游戏进入活动室。

  2、用图形宝宝做客导入活动,幼儿探索圆圆的球体可以滚动。

  3、老师提出探索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

  4、通过实验发现球体宝宝可以滚动,其它图形宝宝都不能滚动。

  5、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形,是可以滚动的。

  请幼儿说说哪些东西有轮子(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超市购物车)。让幼儿知道凡是车都有轮子,轮子能给人们带来方便,又省时又省力。因此人们非常喜欢它。

  二、引发新问题,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1、用故事《汽车厂试车》引出课题,交待试车程序。

  2、幼儿试车,教师巡回指导。

  将幼儿分成五组,每组两条跑道,一条是用沙袋铺设的,一条是用光滑的木板铺设的,每组幼儿在两条跑道反复试车。

  3、幼儿讨论小结:轮子在光滑路面上跑得快,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跑得慢。

  得出结论:轮子在不同材料上跑,它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轮子在光滑的地面比在粗糙的地面跑得快。

  4、引导幼儿探索材料表面,了解速度与材料表面之间的关系。

  师生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材料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轮子跑得越快,材料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轮子跑得越慢。

  5、迁移经验讲述。

  (1)汽车在高速公路跑得快还是在石子路面上跑得快?哪个乘坐更舒服?

  (2)刚才我们说了路面越平滑,轮子的速度越快,那为什么冬天结冰的时候,要在轮子上绑上铁链?因此,冬天路滑要提醒司机师傅注意安全。

  三、再次提出探究的新内容,引发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1、虽然轮子在平滑的材料上跑的很快,但怎样使轮子在这些材料上跑得更快?老师提供了一些材料(鞋盒、书、木板),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再玩。

  2、幼儿运用不同的辅助材料并改变路面的坡度进行尝试,解决问题。

  集中幼儿。

  教师提问:你们改变了木板原来的坡度,有了什么发现?

  幼儿讲述。(会滚动的玩具比以前跑的更快了,坡度越大,轮子下滑的速度越快。)

  3、教师小结:汽车在有坡度的地方比没有坡度的地方跑得快。因此下坡时,司机要减速,要安全开车。

  4、老师与幼儿总结性互动问答:轮子轮子在哪跑得快?

  轮子轮子在光滑的路面跑得快;

  轮子轮子在哪跑得快?

  轮子轮子在下坡的路面跑得快;

  四、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演绎轮子的快与慢。

  1、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轮子的快与慢。

  2、通过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动作演绎轮子的快与慢。

  五、延伸。

  教师带幼儿开车去旅行。

  【教学自评】

  本次活动主要以探索为主,好玩是幼儿的天性,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的形式必须体现孩子们在玩中发现、玩中探索、玩中创造的特性。让幼儿玩,必须有材料,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从而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动脑思考,使幼儿感知生活中的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孩子们经历一个个操作、发现、合作、交流、创造的科学探索过程,让幼儿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科学的兴趣。如:在探索轮子在什么情况下跑的最快时,有的孩子觉得老师提供的材料不够过瘾,把木板用手抬起来,这样坡度就更大了,轮子向下滑动速度就更快了,孩子们愉悦了,而我们的知识难点也不攻自破了。扩展延伸,是本次活动艺术的整合点,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演绎轮子的快与慢,从而升华了探索的经验。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不仅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丰富了幼儿的学习感受,让幼儿获得多种能力、多方面的整体的经验。

  在组织活动中,我的组织语言不是很严谨,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请各位园长、老师多多指出活动中的不足,谢谢大家。

幼儿园教案12

  活动目标:

  1、会说"我和谁去过什么地方""我看到了什么景物""我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体验同伴间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照片

  设计思路:

  在"快乐的假期"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幼儿不能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活动,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同伴之间语言交流的乐趣。

  活动流程:

  故事导入—提问—归纳—幼儿介绍—总结——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快乐的旅行")"快乐的旅行"——小白兔和小松鼠是一对很要好的`好朋友,小松鼠在暑假里进行了依次非常愉快的旅行,于是小白兔就问小松鼠:"小松鼠小松鼠,你今年暑假和谁一起出去玩了?去什么地方了呀?"小松鼠说:"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美丽的大森林旅行了。""那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东西呀?"小白兔又问。"我看到了美丽的花草,高高的山,还有清清的小溪,真美丽呀"小松鼠回答道。"那你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呀?"小白兔又问。小松鼠开心地回答道:"我们是乘大象伯伯的汽车去的。"

  2、提问:

  (1)小白兔问了哪些问题呀?

  (2)小松鼠是怎么回答的呀?(加深印象)

  3、总结:

  (1)我和谁去过什么地方

  (2)我看到了什么景物

  (3)我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4、请小朋友用以上三句话来介绍自己的旅行(可以指着照片来说)指导要点:

  (1)提示幼儿用以上句式来进行描述

  (2)有一些景物可让幼儿详细叙说(以追问的形式)

  (3)一个幼儿讲完了,可以以提问形式帮助其他幼儿巩固所学句式

  5、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师:今天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真棒,都能用完整的语来告诉老师自己旅行的事情,希望小朋友们能把这个本领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讲给他们听好啊?下一次呀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讲一讲我们的家乡——洞泾。

  6、活动延伸:游戏活动"快乐的旅行"

  活动反思:

  旅途后,以回忆的形式再现旅行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结合孩子们之前旅行的照片,谈谈“和谁一起去”、“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等问题,引出对旅行的快乐体验,活动重在引导孩子们讲述的能力或者讲述的方法。

幼儿园教案13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几何图形随处可见。中班幼儿已经认识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有认识新图形的愿望和兴趣。椭圆形在生活中不像圆形、三角形、方形那么多见.不过幼儿对椭圆形还是有所了解的。本次活动助幼儿充分全面地认识椭圆形,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比较、操作,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以及椭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了解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能不受颜色、小、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椭圆形。

  3.愿意运用多种方法制作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特点。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材料”一操作材料⑦,“幼儿学习材料”《生活中的发现》.

  活动建议:

  一、请幼儿观察蜻蜓挂图,复习学过的几何图形。

  提问:蜻艇挂图中有哪些图形?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每种图形有几个?

  二、引导幼儿使用操作材料⑦,对比、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椭圆形和圆形,找出它们的相同点:都没有角。

  2.请幼儿将圆形和椭圆形放在一起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长。

  3.启发幼儿用对折法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指导幼儿将圆形分别沿两条垂直的直径对折,将椭圆形分别沿长轴、短轴对折。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的两条折印样,椭圆形的两条折印不一样长。

  三、引导幼儿寻找阁片中的椭圆形和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正确辨认椭圆形。

  1.出示熊猫挂图,请幼儿排除颜色、小摆放位置的干扰找出熊猫身上的椭圆形。

  2.引导幼儿说一说家里或幼儿园里像椭圆形的物体如椭圆形的镜子、椭圆形的商标等。

  四、请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

  1.请幼儿自主阅读《生活中的发现》第23页,找椭圆形,涂上漂亮的颜色。

  2.请幼儿使用操作材料⑦,沿着虚线画出椭圆形,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幼儿园教案14

  活动时间:5月10日(延中环保日)

  活动要求:结合《夏天到了》的主题活动,通过认识空调和显示屏上温度的显示,知道节约用电的道理。

  活动准备:立式空调、《学习》P148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夏天好热呀》引出:

  1、幼儿看图片欣赏故事

  2、说说故事里有些谁,他们是怎样避暑的?(小狗伸出舌头、水牛浸泡在水里、小朋友涂吃西瓜、吹空调)

  二、讨论空调的用处

  1、说说什么时候开空调(很冷和很热的时候)

  2、开空调,幼儿感受凉快的风

  3、认认空调:空调的显示屏上有什么

  老师总结:空调的显示屏上有温度、风量大小等的调节,国家规定夏天的制冷温度不能低于26度,幼儿认认26的数字,在家提醒爸爸妈妈也不要把空调设置的`太低。

  三、断电的感受:

  1、切断班级的电源(不开灯、不开空调、电扇)

  2、幼儿说说没有电源,无法使用哪些东西(老师不能使用电脑工作、不能欣赏影视、很热)

  四、还有哪些节约用电的好方法:

  1、除了空调还有什么东西用电呢(电扇、洗衣机、微波炉)

  2、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电呢(电力是有限的资源,节约用电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3、找找幼儿园“节约用电”的标签

  (幼儿园的开关上都有“节约用电”的标记,让幼儿找到这些标记,直到老师是为了提醒大家所以贴标记的)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节约用电

  活动时间:延中环保日(8月10日)

  活动要求:

  1、了解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一些节约用电的好方法。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表现节约用电的好办法,争当节约用电小卫士。

  3、增强小朋友的环保意识,乐意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幼儿家中的电费单。

  2、节约用电的调查表(用图片表示)。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电的作用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电?(电视机、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灯等)

  2、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夏天空调能给我们带来凉爽的风、洗衣机能把脏衣服变干净……)

  二、电会用完吗?

  观看山区、农村等贫困地区缺电少电的录像,激发幼儿节约用电的意识。

  现在还有许多地方的人用不上电,连照亮都很困难,更别说看电视、吹空调了,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节约用电)

  三、我是节约用电的小标兵

  1、比一比,谁的家里用电最少?(出示电费单,帮助幼儿进行比较)

  2、为家里用电最少的幼儿颁发节约用电的小标兵奖状。

  四、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获得的有关节约用电的信息。

  1、请小标兵介绍是如何节约用电的?

  2、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电的好方法?(引导幼儿结合调查表进行介绍)

  3、请爷爷或奶奶也来介绍节约用电的小绝招。

  五、争当节约用电的小卫士

  1、幼儿分组合作:宣传旗、宣传小画册、宣传标志等

  2、师生共同布置举办“节约用电”宣传会,幼儿进行宣传讲解。

幼儿园教案15

  活动内容 认识长方形

  重点领域 数学

  相关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认一认、比一比,引导幼儿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2、难点: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几何图形让幼儿辨认。

  教师:“小朋友说一说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正方形)

  二、图形分类。

  教师:“黑板上有这么多图形,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数一下一共有几个?”

  三、认识长方形。

  1、教师手指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有四条边,四只角;正方形每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每条边不一样长。)”

  2、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

  四、通过折叠验证:

  知道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长方形的.长边比一比,短边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的?”

  2、小结: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

  五、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变成长方形。

  2、给长方形涂颜色。看看图上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长方形涂上颜色。

【幼儿园教案(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完整幼儿园教案01-16

《刷牙》幼儿园教案01-06

幼儿园教案《老狼》01-04

幼儿园滑雪的教案12-30

幼儿园诗歌教案12-23

幼儿园艺术教案12-21

幼儿园中班教案12-20

幼儿园分类教案12-19

幼儿园零的教案12-18

幼儿园冬至的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