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优秀教案

时间:2024-03-08 12:33: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进中举》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

  3、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3、交流有关科举的知识。

  科举制度: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二、介绍作家作品:

  1、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中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儒林外史》:我国文学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3、有关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

  范进的宗师周进长期未能进学,后来他做生意的朋友为他捐了一个秀才的资格,他才能考上举人,最后考上了进士。

  他特别注意老童生,看到了衣衫褴褛的老范进,他就特别关照。周进看范进的卷子,根本就看不懂,不知在说些什么。又看了几遍后,说了这样的话:“这样的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所以在别的卷还没有看,就给范进填了第一名,范进因此中了秀才,并嘱他参加乡试。课文中说“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就是指这些内容。

  范进中举后不久,他的母亲喜极而逝。范进为自己所谓“功名”着想,为了做官,便隐秘不报。又在张静斋的唆使下去高要县汤知县处打秋风,最终成了一个贪婪的人。

  三、梳理情节复述故事:

  1、梳理情节。

  请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并简要概括出其内容。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复述故事。

  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复述、同桌间相互复述的方式,将故事用现代汉语复述出来。

  要求学生在复述时思考:

  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课堂小结:

  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

  进颠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睑,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五、布置作业:

  思考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

  一、归纳变化,探究成因,认识生活:

  1、归纳变化。

  再读课文,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其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

  提供角度如:

  (1)家境。

  (2)地位。

  (3)别人的态度。

  典型:胡屠户、邻人。

  (4)本人态度。

  明确:丈人胡屠户态度可用“前倨后恭”四个字概括。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是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日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境地,没有一位乡邻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寻范进,细心照顾范进)。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一向有失亲近);中举后竭力巴结、拉拢他。

  2、这些种种变化,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生活?

  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有钱有势者的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的冷漠无情。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积累“醺、腆着、嗑、商酌、叙功、唯唯连声”等词。

  2、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通过语言、行动、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 深刻体会科举制度的危害及当时社会世态的炎凉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人物分析体会科举制度的危害及当时社会世态的炎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 欣赏视频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关科举制度的短片,相信大家对科举制度已有大致的了解,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和科举制度有关的小说《范进中举》,通过小说进一步去认识科举制度。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范进中举》的作者吴敬梓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去认识。(出示幻灯片,生齐读内容) 吴敬梓:

  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自称秦淮寓客,晚年又号文本老人,安徽全椒人。 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考秀才,但再也未中举人。考场上的失意,家庭生活由富到贫的变化,在与官僚、绅士的交往中,他逐渐看透了他们丑恶的灵魂,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深刻地认识,这些对他写作《儒林外史》有很大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他“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 《儒林外史》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三)字词积累

  文章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文中有些字词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我们一起来读横着读每个词读两遍。(出示幻灯片)

  作揖(yī)

  带挈(qiè)

  醉醺醺(xūn)

  腆着(tiǎn)

  啐(cuì)

  嗑西北风(hē)

  嗑瓜子(kē)

  拴(shuān)

  掼(guàn)

  讳(huì)

  星宿(xiù)

  绾(wǎn)

  桑梓(zǐ)

  攥(zuàn)

  揣在腰里(chuāi)

  揣摩(chuǎi)

  商酌(zhuó)

  轩敞 (chǎng)

  不省人事 (xǐng)

  唯唯连声(wéi)

  (四)感知课文

  通过同学的预习对于文本已经很熟悉了,关于这篇小说的情节我们再来看一个小短片。对照短片与文本文本上还有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训话;张乡绅赠房、赠银。这两个情节。

  (五)人物赏析

  1、在刚才的短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范进,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及短片的有关内容说说范进是个怎样的人?在书本上画出相关的语句。

  范进:①唯唯诺诺,甘受屈辱

  ②热衷功名

  范进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年年进考场,直到45岁才中秀才当范进得知自己中了秀才之后什么反应?(疯了)老师觉得范进发疯这段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读。

  (1)齐读第5段

  (2)小说是如何描写范进的病态的?

  动作:把两手拍了一下:爬将起来,又拍着手 往门外飞地

  夸张 讽刺 表情:笑

  大笑

  语言:噫!

  好了! 我中了 !

  我们再来看看他中举前的动作与语言

  通过对比我们还可以看出范进自己也是爱慕虚荣的,讽刺意味极强。

  2、至于范进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地去参加科考呢?发疯这个问题肯定是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那这个问题我们放在最后再来解决。在他发疯的时候有个人治好了他的疯病,这个人是谁(胡屠户)我们来看看胡屠户是个怎样的.人?把描写胡屠户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①嗜财如命

  ②嫌贫爱富、势利

  夸张、对比。 ③前倨后恭

  3、除了上面这些人,文中还写到了乡邻和张乡绅,大家说说这些人是怎样的人呢?

  乡邻:趋炎附势 张乡绅:趋炎附势

  可见,你中了举人就如一个香饽饽所有的人都会来恭维你,名利双收,所以说范进考了三十几年的科考是科举取士的价值引导及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嫌贫爱富、趋炎附势)所决定的。可见封建科举制度不仅对知识分子毒害之深,对整个社会的戕害也是可怕的,他扭曲了社会这些人的心灵,使他们失去了善良的本性。

  所以本文中在笑的同时我们也要引起我们的沉思。这就是讽刺小说。

  (六)、拓展延伸:

  在众人都对范进刮目相看的时候,报录人又来到了范进家里,原来是弄错了,中举的是邻村的范进,发挥你的想象,这时候胡屠户、相邻人,及范进又会怎样呢?写不少于200字的小片段。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范进中举》读后感。

  (可以对其中的某一人物,也可对文章的主旨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儒林外史》的介绍。

  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

  (二)能力训练点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

  2.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

  二、学法引导

  因《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2.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3.疑点

  同是读书人,范进与孔乙已有何不同?

  4.解决办法

  重点问题主要由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答案,难点多参照文下注解解决,疑点采取结合上几节课内容进行两个人物的比较的方法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资料,谈对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了解。

  2.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分析。

  (1)从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及世态人情。

  (2)范进喜极而疯片断赏析。

  (3)胡屠户形象分析。

  (4)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讽刺手法。

  3.教师推荐《儒林外史》精彩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4.范进与孔乙己比较阅读,教师点拨,归纳。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

  (二)整体感知

  《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小说中的精品,所以在一开始应予以介绍并鼓励课外阅读,这也能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人物主题的认识。而后分析课文内容,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主人公范进的遭遇及性格。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

  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重点、难点

  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字词:注音、解释;

  2.介绍文学常识及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文化知识;

  3.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结构;

  4.分析15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体统同案火候 局不过 兀自 桑梓 万贯家私 谨具贺仪 相与

  四、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思考预习题及情节结构

  五、整体感知课文情节

  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为两部分:

  (一)(12)写范进中举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二)(312)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①(35)写范进上集卖鸡和喜极而疯。

  ②(610)治疯;

  ③(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

  六、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一部分。

  1.结合注释自渎课文,并理解文义。

  2.讨论下列问题。

  ①分别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②范进中了相公,胡屠户来贺喜,带了哪些礼品?写明礼物的作用是什么?

  ③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④体统的实质是什么?

  ⑤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

  ⑥范进不知丈人小气吗?为什么硬着头皮商议盘缠?

  ⑦屠户为什么断定范进中不了举人?

  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现范进对功名的追求如痴如迷的心理描写的语句。

  3.小结

  这部分侧重写胡屠户的倨傲,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简练的动作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写范进几处都只用简笔,反而显出他在胡屠户面前卑怯畏缩、忍气吞声的可怜相,胡屠户断言范进考举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第二部分再写范进中举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

  1 .学生默读结合注释弄懂文意

  2.讨论下列问题:

  ①设计范进上集卖鸡有什么好处?

  ②三步两步走进屋里来,报喜人拥着他也拥不住,显出范进什么样的心情?

  ③第五段写范进欢喜疯了,作者运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找出描写范进发疯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和句子。

  ④为什么新贵人欢喜得竟至于疯了?疯态的描写哪些地方最有讽刺意味?

  八、作业 : 抄写有关字词的音形义;.

  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精读6----12段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讨论思考和练习二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讨论下列问题;

  ①借报录人之口说范进是迷了心窍含有什么深意?

  ②胡屠户第二次贺喜的时候,为什么叫二汗提着?为何又写明礼物?

  ③简析胡屠户喝酒壮胆的有关描写的语句。

  ④忍不住的笑,有什么含义?

  ⑤简析第9段胡屠户厚颜无耻的恭维范进的语段。

  ⑥为什么众人也都笑起来?

  ⑦简析第9节末句。

  小结:

  结合思考和练习三讨论胡屠户对中举前后范进态度的变化

  三、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讨论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除众人之外又详写乡绅来拜?

  ②课文末段写胡屠户见财性、心喜却又假意推让,运用了那些动词?

  ③夸张张乡绅的富有与范进中举欢喜疯了有无关系?

  四、归纳总结全文

  1.中心意思

  2.写在特点: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

  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结合课后练习)

  3.语言特色:准确生动的白话语言(结合课后练习)

  五、讨论思考与练习

  六、作业 :思考与练习

  比较范进与孔乙己形象的异同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4、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教学重难点

  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小说虽以明朝为背景,反映的却是清朝的社会现实。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二、整体感知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以下问题。

  1、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

  中举前、中举后

  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语概括。

  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拜访

  3、读这篇小说中,你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笑又可厌?

  胡屠户

  4、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句子来回答,并归类。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

  5、胡屠户的表现可用四个字概括,哪四个字?

  前倨后恭。

  6、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市侩性格。

  7、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嫌贫攀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8、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发展作铺垫。

  9、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三、课堂小结

  从小说中三类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奉承,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表现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那么,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同学们自己先自读分析。

  四、布置作业

  1、自读分析范进的形象。

  2、体会小说用了哪些手法。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案08-28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08-27

范进中举读后感09-12

进新房子的祝福语优秀09-16

精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4篇10-20

【精华】《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三篇04-20

【必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三篇04-26

法律进活动总结07-14

法制教育进课堂主题班会教案11-09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锦集5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