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

时间:2024-04-03 07:02: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知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干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数感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大家面前摆着大米、黄豆、绿豆、花生,请你估一估,每样东西大约有多少粒?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生:大米100粒,绿豆200粒,黄豆300粒,花生500粒

  ……

  师:看来同学们估的结果都不一样,要想知道每样东西大约有多少粒,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学习数百以内的`数时,是怎么数的?

  生:—个—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师板书)

  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师:大家有这么多数数的方法,你能不能用一种方法选择面前的任意一样东西,数出 100粒,放在小杯子里,看看100粒有多少?

  (生动手数100粒)

  师:“百”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100粒黄豆放在杯子里是这么高,100粒花生放在杯子里是不是也这么高呢?为什么?

  生:不一样高。因为花生比黄豆占地方。

  师:现在请你根据你数出的100粒再来估一估每样东西大约有多少粒?

  生:大米600粒,绿豆800粒,黄豆900粒,花生米1000粒

  ……

  师:同学们估的结果是不是很接近呢?数这么大的数,用哪个计数单位更快更准呢?

  生:用“百”做计数单位。

  师:你们能不能以数出的100为单位,借助杯子接着数完呢?看看谁数得最快、最准?

  师: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生:在100粒黄豆的面上画条横线,倒进大杯子里,以后每到这条线就倒进大杯子里,倒了10次,就是1000粒。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再选一种东西数一数大概有多少粒。

  师:每次到100粒这条线,就往大杯子里倒,你们是怎么数的?

  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多少?

  生,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在数大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师:如果数更大的数,可以怎么数?

  生:可以一千一千地数。

  师:每样东西都是1000粒,为什么同样是1000粒物体,感觉上有的多,有的少呢?

  生,有的粒大,有的粒小。

  师:看来并不是所有是1000的物体感觉都同样多,需要看其中的个体是大是小。

  师:同学们,整百整百地数,大家会数了,一个一个地数你们会吗?现在我们再来看下面这道题: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学生自己数)

  师:数到一百九十九,接下来数什么?请同桌之间数数,然后汇报。

  师: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学生自己数后教师指名数。)

  师:大家会读数,写数吗?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来帮我们了,请大家认真观察,它有哪些数位?

  生:个,十,百,千,万。

  师,现在老师在上面拨珠子,看你能不能说出这个数是多少。 (百位上拨1个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

  生:这个数是一百二十六。

  师:怎么写?

  生:百位上写1,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6。

  师:下面两个数,没有珠子,只有读法,请你在题单上画出珠子,写出这个数。

  师:拨304、580并说出怎样写数。

  师;304十位上的0和580个位上的0不写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写。不行,因为。起到占位的作用。

  师,同学们都会读数、写数了,小精灵遇到难题了,我们帮帮他们,好吗?

  师:第69页“做一做”第1题:读出下面各数,再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广场上有330只鸽子。天空中有580个气球。(学生读数并说组成。)

  师:“做一做”第2题:写出下面各数。

  有八百六十八人跑马拉松。这片树林有九百五十棵树。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学生写数,对照答案自批自改。)

  师:868中的8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意义?

  生:8在百位上,表示8个百;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

  师: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三、综合练习,逐渐延伸

  师:同学们帮小精灵解决了这么多难题,小精灵可高兴了,它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我们一起来当小司机,开着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会有许多路牌指示和难题,大家有信心吗?

  小汽车行驶100米、200米、300米,出现“南北高速”。

  1.根据下图读出人民币的钱数。(图略)

  小汽车行驶400米、500米,出现“禁止转弯”。

  2.填空:

  (1)一千里有( )个百。

  (2)940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3)4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小汽车行驶600米、700米,出现“保持距离”。

  3.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书?(图略)

  生:每1行大约有100本,5行大约是 500本。

  小汽车行驶800米、900米,出现“追尾危险”。

  4.估一估:听课现场有多少人?

  小汽车行驶出1000米。

  师:同学们开车很出色,大家要提醒爸爸妈妈:开车时注意看路牌指示,注意交通安全。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做一个转盘游戏,我们来看看:

  转盘转到了3、6、9,这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们把它们写出来。

  生:369、396、639、693、936、963。

  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数比1000还大、还多的数,怎么数?怎么读数、写数?我们以后再学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2

  设计说明

  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离不开直观的模型。“形”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能将抽象的数形象化,可以较好地理解数的意义和读写数的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图、直观模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掌握较抽象的内容,深化对大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大数的意义,通过估算,深化对大数的认识。

  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学习万以内的数做好准备。同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估计结果,在讨论中找到合理的方法和结论,从而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经验。

  2.数形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大正方体建立“千”的直观模型,直观认识计算单位“千”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掌握数数的方法和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结合计数器的有效利用,将点子图和小棒引进课堂,使学生从数的概念等各个方面认识数,体会表示数的多种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数器 小棒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理解“大数”。

  (1)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都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估计: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3)学生讨论后汇报估计的结果。

  (4)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000和我们以前认识的100相比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

  大家估计的数都是比我们学过的100多得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0多得多的数——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使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并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探究新知,引导发现

  1.教学教材75页例1。

  (1)复习旧知。

  ①说一说一(个)、十、百之间的进率。

  ②说一说自己数数的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课堂活动卡。

  (3)全班交流汇报。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4)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你们有什么发现?(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发现: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5)介绍“千”这个新的计数单位。

  (6)教师质疑: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面对不同的数量,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7)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数一数小棒,依次数出十根、一百根和一千根小棒,进一步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8)体验一千。

  引导学生摸一摸,感觉一张纸的厚度。再出示一百张纸,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觉一百张纸的厚度。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千张纸的厚度,出示一千张纸,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一千张纸的厚度。

  (9)师生共同总结: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千”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一个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04-08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12-29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3-17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08-10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06-27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6-17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8-07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04-18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