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12 16:30: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丑石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丑石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丑石教学反思

丑石教学反思1

  《丑石》一文通过发现一块丑石其实是陨石的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真美、大美可能深藏于大丑之内,不能完全用世俗的、浅陋的眼光去评判事物的美和丑。

  教完这课,我深切地领悟到,要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在课堂上为他们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为他们创设一个挥洒自我的乐园,从而实现“我喜欢学,我乐意学”。

  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这种对比托理的教学方法的好处所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犹如“灵秀之泉”,渗进他们的心田,对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都有积极和推动的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勇于创新的紧迫,提高课堂驾驭的能力,与学生同进步前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丑石教学反思2

  《丑石》是一篇新课文,备课时还是花了点时间好好读了读。作者先言丑石之丑,那是极尽渲染:一是外貌之丑,“黑黝黝的”“牛似的模样”;二是一无用处,不能垒山墙,不能压台阶,甚至想凿一方石磨人家也没看上;三是不但无用,而且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还要当心,一不小心那坑洼不平的表面还会让人摔破膝盖。而就是这样一块丑得不能再丑的石头,却被天文学家发现,被奉为至宝,最后被“小心翼翼”地运走了。美与丑都在一块石头上,关键是看人们从哪个角度来看问题。

  初读课文之后,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第一感受,然后再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因为作者的层次清晰,解决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我创设情境以文中“天文学家”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表演,融入课堂,融入学生中间。我以“天文学家”的身份出现,我介绍说:“这块‘丑石’原来是天上的陨石,它曾补过天,在天上发过光,发过热,辉煌过,给我们的祖先带来光明等等。”学生的眼睛马上亮起来了,个个都很好奇。于是,我就趁机出示了作者家门前那一块巨大的“丑石”的.图片,然后再把一些陨石的图片给学生看,学生很好奇,马上激发起他们那种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急着想去了解“这块‘丑石’的地位发生的如此巨大的变化后,村名们是怎样对待这块‘丑石’(陨石)的呢?”接着,我就因势利导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也跟着作者“对‘丑石’的丑和美有了重新的认识。”从而引导出本文的两个中心句“以丑为美”和“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理解,让学生各抒己见,这节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平等对话。

丑石教学反思3

  在《丑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适当做到了点拨和引导,只是一节课下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了解不够,没能完全从实际出发,以至于课后作业的布置,没有梯度,没能体现出层次性,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能力。

  2、这堂课的容量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不能够完全掌握、完全吸收消化,教师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关于精炼达标,这个环节设计的测试题相对较多,有些题型并没有体现出层次性,出题方向没能紧扣这节课所讲的内容,例如本节课的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上完这节课,我深切地领悟到,要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在课堂上为他们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为他们创设一个挥洒自我的乐园,从而实现“我喜欢学,我乐意学”。

  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这种对比说理的教学方法的好处所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犹如“灵秀之泉”,渗进他们的心田,对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都有积极和推动的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勇于创新的紧迫,提高课堂驾驭的能力,与学生同进步前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丑石教学反思4

  《丑石》是一篇新课文,备课时还是花了点时间好好读了读。作者先言丑石之丑,那是极尽渲染:一是外貌之丑,“黑黝黝的”“牛似的模样”;二是一无用处,不能垒山墙,不能压台阶,甚至想凿一方石磨人家也没看上;三是不但无用,而且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还要当心,一不小心那坑洼不平的表面还会让人摔破膝盖。而就是这样一块丑得不能再丑的石头,却被天文学家发现,被奉为至宝,最后被“小心翼翼”地运走了。美与丑都在一块石头上,关键是看人们从哪个角度来看问题。

  初读课文之后,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第一感受,然后再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因为作者的层次清晰,解决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我创设情境以文中“天文学家”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表演,融入课堂,融入学生中间。我以“天文学家”的身份出现,我介绍说:“这块‘丑石’原来是天上的陨石,它曾补过天,在天上发过光,发过热,辉煌过,给我们的祖先带来光明等等。”学生的眼睛马上亮起来了,个个都很好奇。于是,我就趁机出示了作者家门前那一块巨大的“丑石”的图片,然后再把一些陨石的图片给学生看,学生很好奇,马上激发起他们那种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急着想去了解“这块‘丑石’的地位发生的如此巨大的变化后,村名们是怎样对待这块‘丑石’(陨石)的呢?”接着,我就因势利导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也跟着作者“对‘丑石’的丑和美有了重新的认识。”从而引导出本文的两个中心句“以丑为美”和“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理解,让学生各抒己见,这节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平等对话。

【丑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竹石》教学反思08-27

《搭石》教学反思09-22

《搭石》教学反思10-15

搭石教学反思09-21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0-23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1-15

语文搭石教学反思12-17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12-01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08-20

《搭石》教学反思15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