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1-02-28 19:41:02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推荐】高考作文3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高考作文3篇

高考作文 篇1

  一不能:立意偏离“材料”。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审题的原点,是立意的根基,是观点的依托。考生必须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全面解读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现命题的最大价值,开拓审题的新鲜视野。

  二不能:题目撇离“材料”。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比如写道德类材料,“人以德为天”“莫使‘道德’向隅而泣”“看客们,醒醒吧!” 等比较好的作文题目,犹如“明眸善睐第一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三不能:题记游离“材料”。题记不能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要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题记往往弄巧成拙;要防止题记的内容与题目、文章首段的内容重复。有一篇题为“呼唤诚实”的考场作文,题记这样写道:“轻轻地一声问候,不想惊扰你,只想知道你是否安好?”这个题记距离作文材料甚远,让人觉得非常突兀。比如,一篇题为“年轻无极限”的作文题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既不贴合材料,也未进一步明晰题旨。

  四不能:开篇疏离“材料”。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比如,《成事须明德》的开篇:“‘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竞争可以不择手段’——如此违背社会公德及个人品行的做法在青少年中竟成了‘难以评价’的做法。一个人对道德尺度的把握应是其修身的根本,成事的关键,由此观之,青少年的价值观尚需正确的引导。”小作者对材料进行适当的择取,言出有据,笔墨经济;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五不能:行文脱离“材料”。行文脱离材料,脱离话题,脱离中心,是应试败笔。比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亮的;融融落日,我拥一屡最美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暖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烂的”这样的优美段落,与作文主题没有任何联系。平时积累一些精彩语句是无可厚非的,但运用时要联系材料,服务论点,突出中心。在行文中最好能展示自己的语言个性。结合材料行文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明白白表心迹,有的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利用每段的段首句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评析,仿佛时刻在提醒阅卷老师:“我分分秒秒都在扣题”;二是笔曲意婉含题旨,有的考生虽然没有直接引述材料,但是行文过程中句句关涉材料内容,段段暗合材料主旨,这样的行文方式都是值得考生学习的,但从实际的阅卷情况看,第一种方法效果更好。

  六不能:结尾抛离“材料” 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有一篇题为“当今的青少年”的文章,文章用大量篇幅论述青少年的依赖性,结尾这样收束:“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变数很多,所以人们不能还按传统办事,要多动脑子。所以当今社会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对和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更复杂,希望青少年们摆脱‘依赖性’,要有勇气创新。”这个结尾虽然照应了开头,但是没有与材料建立联系,使整篇文章坠入“不切题”的万丈深渊。如果改为:“当今社会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对和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更复杂,更需要摆脱‘依赖性’,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经修改后的结尾,基本秉承原意,表述更为集中,不仅在形式上照应开头,而且在内容上贴近了材料的核心,从而把文章从“不切题”的深渊中打捞上来。

  通过上述分析,考生在应对材料作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立意切合材料、拟题扣合材料、题记融合材料、开篇贴合材料、行文结合材料、结尾圆合材料,在各个环节逐一落实“材料”的过程中笃定乾坤。

高考作文 篇2

  19日,刚评阅完语文试卷的'重庆永川北山中学教师蒋海彬透露,今年的优秀作文不如往年。蒋老师说,以前考生写文化散文都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就能得到高分。这次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但部分考生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加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这就是庄子的高考……闹出屈原、杜甫参加高考的笑话。

  屈原、杜甫参加高考,这真算是一则笑话。但这样的笑话历年都有,想当年,全国高考一则“战胜脆弱”的话题作文,竟然出现了无数考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父母来证明自己是多么坚强。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只要高考作文是应试作文,不论是什么套路,考生闹出一些笑话不但是可能的,而且应该是经常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考生非但是不可笑的,反而是值得同情的;可笑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下那些折腾考生的出题者。

  说开一点,现在的中学有正常而正规的作文教学吗?作为一个资深的高中语文教师我可以负责的说:“没有”。既然没有正规而正常的写作课,除了那些自己热爱写作的学生,高中学生能够写作像样作文的能有几个?然而,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作文有60分,有什么样的题有这么高的分数?所以,要说不重视作文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的,除非他不想在学校端饭碗。但重视归重视,能够给学生正常而正规的作文训练仍然是不可能。一是高考作文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基础训练,二是根本没有时间来系统上写作课。所以,要“训练学生基本功,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都要训练”只是一句空话。

  但既然应试教育下的作文分数如此之高,那么一切的作文训练也都是为了高分而作文,所以,高考指挥棒指挥写什么就教什么。既然这些年话题作文大行其道,那么,所有的训练都围绕话题来进行。话题作文怎样写才能得高分?唯一的参照就是上一年的高分作文。既然高分和满分作文都是华丽辞藻和古代名人材料的堆砌,那么,理所当然的要让考生这样写,满大街书店热销的满分作文训练堆砌的也是这一类作文,考生能不这样写吗?能怪考生写这样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文章吗?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同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只要能得高分就是好作文。为了高分作文许多学校基本上都是训练如何改造、克隆乃至背一些经典范文。难怪每年公布的满分作文“年年岁岁曾相似,岁岁年年今又来”,多是“曾相似”乃至抄袭之作,搞得一些省市不敢再公布满分作文了。

  因此,今年重庆高考作文题“酸甜苦辣说高考”适合写自己,不适合写文化散文;也因此,考生平常积累的文化材料基本派不上用场。慌乱之余,只好让屈原杜甫等古人来“参加”高考,闹出了不该闹的笑话。

  笑话之余,大家都应认真反思。“屈原杜甫也高考”谁之错?我以为,错不在学生,也不在老师,错在应试教育制度。应试教育制度只能培养考试机器,而不能培养生动活泼充满创造灵性的人。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也只能训练一群只会玩弄辞藻技巧的应试作文写手,而缺乏写作抒发真情、激发创造的性灵文字的人。即使那些得了高分乃至满分的高考作文,也大多是华丽辞藻堆砌下的文字垃圾,是禁锢学生心灵和创新思维的现代八股文,而现代八股文的催生者就是应试教育。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文章是最能够表现每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关键是我们的应试作文常常不反映学生所喜欢所熟悉的生活;中国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本来也没有多少自己独立的生活;应试教育下的作文训练也是以机械模仿和克隆为主,学生的灵性和创造力已被这些刻板的训练搞得荡然无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语境里学生不让屈原杜甫高考也很难。

  听听美国普林斯顿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对作文写作的“忠告”吧:其一、不要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在一页纸上能完成的故事。

  其二、作文里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你的作文应该表现出你自己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你自己的思想、情趣。关键是看上去像你自己的东西。

  还有几条,但关键的是这两条,“讲述一个故事”,“写出真实的你”。我觉得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本质和真谛,也是写作的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学生连一个故事都讲不好,如果连真实的自我都表现不出来,那么,这样的作文只能判不及格。

  什么时候中国的作文教学才能回归它的本来面目呢?

高考作文 篇3

  远方长久以来就是让人无限向往的地方。近处的风景看透了,远方的景色中,涵盖着我们的梦想、归宿、甚至信仰,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眺望远方,渴望到远方去。

  远方承载着梦想,因此少年学子背起行囊,踏上壮游山河的旅程。唐代的那一批引领风骚的文人墨客,无不是在青年时期游遍大江南北,去在远方不同的风景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增长学识,寻找成就功名的梦想。未远行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张晓风曾说:“春天,我们应当到远方去,看一行行的山,读一册册的水。”到过远方,才能体会世界的宽广,在千变万化的景致中不断重新定义,或是反复解读自己的梦想,最终沉淀下“一览众山小”或是“更上一层楼”的人生理想。

  远方寄托着精神归宿,有些人只有到了远方,才获得慰藉与安宁。于是称自己为“世上的流浪者”的三毛,奔赴遥远的沙漠,在浩远的天空和狂卷的黄沙中获得对生命新的感悟。这个与世俗的规则格格不入的女子,说:“只有在深入大漠里,看日出日落时一群群飞奔的羚羊的美景时,我的心才能忘记现实的枯燥和艰苦。”远方给了她自由,让她的心找到了寄托。同样的还有高更,抛弃财产奔赴到荒凉小岛,过着与世隔绝又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近处太喧闹,太纷乱,有太多的羁绊使人不堪忍受,便离去,便到远方,追寻自由,追寻气氛与自内安静的内心相同的安宁之所,追寻家的感觉。

  远方不仅可指空间上的远,还可以指心灵上,精神上的远。好比“出世”的最高境界是“身在人中,心在人外”、“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人群中,却有一颗在精神世界远行的心灵。

  远方还蕴藏着信仰,一种脱离了人群之上的追求。托尔斯泰虽生活在人群,但他的心早已行至远方,这远方是至善。圣西门也同样到达这个远方,为此他放弃贵族的头衔,把自己称作“白痴公民”去研究他的社会主义。他们怀揣着一种至上的理想,这种理想超越私利,为的是全人类的幸福,因而是一种让人执着追求,不惜放弃其他的信仰,精神的远行使他们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疯子。他们看得太远,走的太远,孤独终生。但跟随他们的人们,却顺着他们的脚印,找到一条前行的道路。

  人生应当远行。可惜的是现代人不仅不再追求精神的远方,还把地理的远方看作是消遣娱乐的活动。人们活在近处,追求远方的享乐。谁还会去追求远方的梦想、归宿、信仰?谁还敢去选择一条难走的远方之路,念着“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当道远方只变成了一种“车上睡觉,下车拍照”的庸俗活动,远方也丧失了它的吸引力。难道我们还不该反思远方的意义又是什么吗?不该去重建对远方的正确追求吗?

  到远方去,去学习,去见识,去追求,去接近精神的天空吧。

  抓住一个角度,深入剖析。

【【推荐】高考作文3篇】相关文章:

1.【推荐】高考作文四篇

2.【推荐】高考作文8篇

3.【推荐】高考作文4篇

4.【推荐】高考作文六篇

5.【推荐】高考作文9篇

6.【推荐】高考作文7篇

7.【推荐】高考作文九篇

8.【推荐】高考作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