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日记

时间:2024-03-15 13:20:08 日记 我要投稿

端午节日记

  一天终于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日记

端午节日记1

  我的家在东北,家乡的端午节没有太多的花天酒地样,像赛龙舟这样的比赛我是没有见过的,但一般的风俗还是有的,五月初一时,我们就会在手上与脖子上都系上五彩绳,我只知道五彩绳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在一起拧成的小绳,而不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因为我只在小的时候系过五彩绳,现在已经不系了,在小的时候,我们还会戴香包,香包是用红布包着香草做的一个小包包,上面通常用几颗小珠装饰着,用红线连着挂在脖子上,香包香香的,使全身闻起来可香了,五彩绳和香包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饰品了,在五月初五时,也就是端午节那天早上,人们会去山上采一种叫艾蒿的野草,采来后会把它挂在门上或夹在耳朵上,可能是用来避邪驱虫的,我最喜欢端午的'咸鸡蛋和粽子,现在的生活很好,鸭蛋鸡蛋想什么时候吃都没问题,但端午的鸡蛋鸭蛋吃起来特别香。

  现在,一要到端午节,大街小巷里也能看见卖香包的,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大棍子,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香包,有心形的,还有娃娃形的,让们看的眼花缭乱,在各个市场里都会卖粽子叶和粘米,有很多人会围在那里抢购着,其实超市里有卖现成的粽子,一些人认为卖的粽子不如自己包的好,姥姥就自己包粽子,每次姥姥买回粘米,都会把它们泡上两天,在泡之前不能撮,撮完的米就不好以前香了,米可以加点别的米,如:小黄米,还可以放上一颗枣,那样的粽子吃起来会更好吃,粽子煮熟时会有一种香味儿,把叶子拨开,放点糖,咬上一口,又甜又酸又香又黏,好吃极了。

  姥姥不光粽子做的好,鸡蛋鸭蛋也腌的好,虽然姥姥的咸鸭蛋比不上高邮的咸鸭蛋,但姥姥腌的鸭蛋的蛋青嫩嫩的,蛋黄都冒油了呢!我最爱吃姥姥腌的鸭蛋,我每天早上,都会吃上一个呢!

  每年端午节,姥姥都会教妈妈与舅舅们包粽子,腌鸡蛋鸭蛋,可他们做的就是没有姥姥做的好吃。姥姥常说:“现在的生活好了,每个节日的风俗都变了!”姥姥说的话虽然过于肯定,但有些风俗真的已经不讲究了,不知道未来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更爱我的家乡。

端午节日记2

  端午节的习俗有挂艾条、饮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

  挂艾条和饮雄黄酒是为了辟邪。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端午节时期在自家门口挂艾条等草药,据说可以辟邪。端午节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而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朵、鼻子、额头、手、足等处,希望这样做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你一定听说过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吧?!白娘子就是误喝了雄黄酒后变回了真身白蛇,吓死了许仙的。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这有个故事。

  屈原是楚国爱国诗人、政治家。秦国攻破了楚国都城,屈原见楚国人一个个被杀,写下了一首诗,就撑船到汨罗江,在脚下绑了石头,投江自杀。

  后来,百姓担心屈原的肉体被鱼虾吃掉,就把食物装在一片片又粗又长的绿色的.叶子里,包裹起来扔到江里,这样鱼虾就去争抢这些食物,没有去啃噬屈原的肉体。后来,两岸的百姓想找回屈原的尸体,就划船在江里寻找。为了尽快地找到屈原的尸体,他们划来划去,划得非常快,慢慢地就形成了赛龙舟的活动。除此之外,端午节赛龙舟还和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有关,那就是“龙舟水”。“龙舟水”也叫“端阳水”、“端午水”、“龙降水”,是中国华南地区端午节前后的一种奇特自然现象。端午节前后,中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黄赤交角处的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所以,这也是赛龙舟活动主要在中国南方举行的原因之一。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我喜欢吃粽子,尤其是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那滋味儿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你喜欢端午节吗?能和我分享你和端午节的趣事儿吗?

端午节日记3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真有趣。充满了民族特色,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端午节日记4

  又到端午了,又是粽子飘香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故乡的龙舟赛。 记忆里,端午节是故乡最盛大的节日,甚至盖过春节。每年的这一天,故乡都要进行龙舟比赛,故乡的土话叫做“划龙船”。“四月二十八,龙船下水划;五月初五,龙船天天有。”这句故乡的口头禅,从老人到小孩,没有一个人会忘记,因为世世代代已经传唱了上千年。

  中午,吃过母亲蒸好的粽子和糍粑,我就和伙伴们一起来到河岸上看龙舟比赛。平日清冷的河岸上,这一天总是人山人海,路上仍有许多衣着花花绿绿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拥来。河里,游弋着几条龙舟,称之为红龙、黄龙、白龙和乌龙。每条船上,坐着二十名桡手。那桡手清一色光头、光膀子,都只着一条或蓝或青的短裤,黑黝黝的脊背在阳光下闪亮,很是威风。

  一声炮响,鼓声雷动,桡手们一声呐喊,有力的双手开始挥动木桨,水花四射,龙舟有如脱弦之箭,在河中飞驰。此时,沿河两岸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喧哗声,鞭炮声,喝彩声,响彻云霄,与龙舟上桡手们的呐喊声相互呼应,岸上河中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这时候,我和伙伴们拼命为自己所青睐的黄龙狂喊“加油”,嗓子喊哑了也在所不惜。 不久,胜负出来了,就有人抬着两筐包子去慰劳得胜的那一条龙舟,那些英雄们晃动着光头,一口吞下一个包子,然后将剩下的全部倒进河里,任它随水漂流。 接下来,就是更加精彩的拔河和抢鸭子了。拔河时,一根粗绳连接两条龙舟,双方奋力向相反的方向划动。水上拔河比陆上拔河复杂,除力量竞争外,还有技巧。抢鸭子时,有专人往河里投活鸭,鸭子一入水,早有人扑通跃入河中,或饿虎扑食,或出其不意,良久,从河面上冒出一个湿淋淋的脑袋,手里拽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鸭子。每到这时,岸上的人或狂呼乱叫,或手舞足蹈,或捶胸顿足,还有人不顾一切地下河助威……

  今天听说端午节也要举行龙舟赛,心里又泛起一丝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端午节日记5

  暑假里,有一天和妈妈逛商场,忽然看到商场里有热腾腾的粽子,就突发奇想,缠着妈妈要包粽子,妈妈实在拗不过我,就买了一些粽叶,糯米,大枣……

  回到家,妈妈首先给我讲了吃粽子的习俗,我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被赶出国界,当他得知自己的国家被毁掉了,心情悲愤交加,一气之下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往水里扔糯米团,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于是我们开始包粽子,没想到妈妈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见妈妈把浸泡好的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就把苇叶变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

  我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觉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赋,没想到自己没注意,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妈妈笑着说:“真是一个大漏斗啊!”我不甘心,做不好,再来。我再一次把苇叶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连一棵枣也放不进去了。这回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终于把苇叶做成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漏斗形了,接下来我往漏斗里放米,再把枣填进去,又撒上一层米,,该盖盖了,我把盖子往前一绷,这次挺顺利的,可盖上盖之后,我发现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没加好,又多出来了。这时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来的米倒了,然后出出一根马莲,一圈一圈的绕上,最后打结了,两只手不够用,我忙的忘了手还要扶着粽子,两支手都用在了系绳上,差点米都撒出来了,幸亏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后我在牙的帮助下终于把结系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娴熟。

  我学会了包粽子,也体验到了劳动中无穷无尽的快乐!

端午节日记6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端午节日记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屈原十分爱国。但因为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间,他认为自己不能报效国家,不能为国家出力,不能改变楚国现在的状况。而跳入汨罗河,为国捐躯。屈原死后,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捞他的尸身,可大家却失望而归。于是,百姓们为了不让河中的鱼类和虾蟹蚕食屈原的尸身,就用粽叶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传说,河中有只凶残的恶龙,可他却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兴风作浪,为祸百姓。于是,人们便下定决心要活捉这条恶龙。经过千幸万苦的努力下,人们终于抓住了这条恶龙,将他的'筋抽出来。因为这条筋太长太长了,所以人们把筋剪成一条一条的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此,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划龙舟,包粽子,绑彩绳的传说了。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一项极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以前,粽子只有一个味,是用糯米和红枣做成的。现在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已达几十种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欢吃咸的,就可以做成咸肉棕;有的人喜欢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粽子;还有些人喜欢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粽子……总之,粽子的品种是特别多的。粽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绿衣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粽子一般是四只脚的,不过,也有三只脚的只是市场上不常见罢了。粽子通常是煮熟后凉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极了。

  戴彩绳,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独特的习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们会用不同的彩绳,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心灵手巧的老人还会在上面系上铃铛,手一动就会发出极为清脆的铛铛声,好听极了。再来看看香包,种类不同。有小动物的,有花朵的,还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画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香包可香了,还可以驱逐蚊虫呢。

  除了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还有赛龙舟呢。到了那一天,河两畔的人们将河围得水泄不通,纷纷观看赛龙舟,那场面壮观极了。

  这就是端午节,你们听后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端午节日记8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今天,穿着新衣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

  刚到,便看见外婆、表姐、表弟正在插艾草。我看了挺感兴趣,也加入到其中来。听外婆说,端午节拔来的艾草杀菌驱邪效果,把艾草插在门口,既能杀菌,又可以避邪驱鬼。记得去年外公拔了一大捆艾草回来,我们姐弟三抢着插艾草,别提多有趣了。可惜,今年外公不能和我们一起插艾草了

  插完艾草,外婆进屋拿了几个粽子给我们吃,自己拿着个盆子不知在忙活着什么。我刚想一瞅究竟,外婆神秘地一笑,待会儿你就知道喽。去吃粽子吧。我无奈,只好忍住好奇心耐心等待。等了一会儿,外婆端着一盆黄色的液体走了出来,我们围了上去。表姐大叫:奶奶,这是雄黄酒吧?雄黄酒?我疑惑着。外婆放下盆子,用一把小扫帚点了点雄黄酒,甩在外墙上,雄黄酒是用雄黄,淘米水,酒再加上捣碎的`大蒜做成的。像我这样,用扫帚沾一点洒在屋外的墙上,可以防止虫蚁蛇爬进屋内。外婆跟我们说到。表弟开口说:奶奶,这不是要喝吗?外婆摇摇头:不能喝。以前古代人是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不过,这以后就不喝了。现在有专家说啊,这雄黄酒有毒,喝不得。喝这个,就等于是吃砒霜咧。外婆边洒边说。我们三个人恍然大悟,看着外婆洒得那么起劲,我们也忍不住上前帮忙了。后来,外婆抹了些雄黄酒洒在我们鼻子和耳朵上,哇,有股怪怪的味道,真不好闻。

  在外婆家吃完午饭后,我们去了叔外公家。一提到叔外公,我就想起去年端午节到叔外公家吃饭,看见叔外公一边喝酒一边拿大蒜当下酒菜。哎呀,想想那个感觉肯定很辣吧?叔外公怎么吃得下去呢?也许是个人喜好吧。听他说,可以排毒呢。

  没停留多久,我们又转程去了奶奶家。奶奶见我们来了,马上出来迎接。和爷爷奶奶聊了一会儿,爸爸妈妈炒了四个菜,虽然不太丰盛,但也确实吃得津津有味。

端午节日记9

  嗨,又快到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肯定要说到包粽子。你们会吗?我可会呦!这不又要开始包了嘛。

  经过一天的准备,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食堂里包粽子。我和我的队友麻利的干了起来。我们拿来事先准备好的林料:棕叶,花生,糯米,红豆,绿豆,咸蛋,火腿肠,等。我们拿出一个盆子将佐料放进去。不过火腿肠和咸蛋可要碎的。看着这么多丰富的佐料,我不禁口水延流三尺。好了事归正传。开包了!我拿起两片棕叶准备包。疑!怎么包来着?我使劲回想着之前做粽子的经过,可就是想不起来。不用怕我们的救星来了。厨房里的阿姨有我们不会包便教起我们。看着她们的粗糙的双手移动着。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照着阿姨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将两片棕叶上下放在一起,但左右不用对齐,婉转的一转,形状便出来了。我勺起一勺糯米关压实,怎么漏水了,不用怕这是正常现象。然后我再勺起一勺佐料放进去,关再勺一勺糯米盖住。再一捆,哈!还真行。一会儿就包好了一个。我的第一个粽子就出世了。

  我看了看我们的队友,他们自己也不赖吗!包的很是好看。像是一个个穿了绿装的石头。再看看別的组,个个专心致志,很是投入,每包好一个粽子脸上便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们真是太高兴了。我继续包了起来。可是一对比,就显得我的好丑,不免被笑话一番。个个膘肥体胖,又松懈又松。不过我又鼓起勇气包了起來。这一次可好看多了。它在我手上骄傲的躺着,好像在说,各位朋友我新生了,祝贺祝贺吧!

  我加快了手步,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六个绿小子。再看看别人,也不赖吗!听说下午就可以吃到我们亲手做的粽子,真是开心死了。

  随着时间的飞逝,我们结束了包粽子的过程。就等着下午开吃了。随着一个中午的煎熬,我们终于迎来了下午。当我和我的队友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才是有多高兴了。不过唯一不足的'是盐味不足。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挺好吃的。我们不会儿使狼吞虎咽的挎定了它们。摸着自己的圆鼓鼓的肚子,回味着它的味道,真是舒服极了。 经过这一的活动,让我们的知道了食物的来之不易,它是要经过层层的加工才来的。让我也知道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

端午节日记10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端午节日记11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都很快乐,到处都有人为过节在购买糯米、红枣及各色的豆子,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微笑。但我知道今天是他---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直臣屈原的,是他投江的日子,人们应该表示悲痛才对呀。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也许,事情已经很久远了,这种悲伤早已消失,留下来的只是纪念。

  我最崇拜屈原了。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

  今年的端午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切身体会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义。今天,我们赞美屈原的爱国主义,弘扬屈原精神,但我们不会忧虑,因为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将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

端午节日记12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汕头市,那儿是一个繁华美丽的城市。有古朴自然的古钟园,有整洁美观的住宅区,有热闹非凡的自由市场,有……但是,值得一谈的还是我老家的文化习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们的习俗还真不少。端午节我们有称五月节,最主要的是赛龙舟。这既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项体育活动。

  还记得在老家最后一次过端午节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边等待看龙舟,出乎意料的是,岸边不是稀稀落落的几十个人,而是那些和我们一样,怀着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雾紧缩得大江上,隐约传来嘿咻嘿咻的号子。一排排人划着浆,随着节奏,整齐而有力。身形狭长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这时才发现,岸边已是人山人海了。欢呼声,喝彩声,震撼运动员的心。显得更有气势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龙舟上的人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响亮的口号声,伴随着龙舟在激流中穿梭,来去自如。不禁让我陷入思考,这一刻,我才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集体才是我们发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总有干涸的时候。就像我们一样,不也需要集体的力量吗?

  赛龙舟正进行激烈的比赛中,我的心情随之激动起来,我想看到,团结后的成功;我想告诉自己,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拥有一个团结的集体,一起向成功的顶峰出发。

  那一次,最后一次看赛龙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个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赛的结果;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赛龙舟已是一个象征了。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流传千古的歌谣,作为文化,他已遗失了很多,但它的含义却被人们流传下来了。也许,当我无意间唱着这首歌谣,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亲身去体验赛龙舟,也只有龙舟矫健的身影,才能充分显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端午节日记13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

  栀子花,靠墙栽,年年十五白花开。

  五月端午正是栀子花开的季节,那洁白如雪的栀子花香四处飘动着,沁入心脾的芳香在这座益阳古城的大街小巷飘荡起来……

  我的老家在新桥河古镇,每年的四月二十八,就掀开了端午节的序幕,沉寂一年的河流热闹起来了!龙船隆隆重重地下水了,鞭炮噼噼啪啪地高唱着,锣鼓咚咚呛呛地呐喊着……这热闹,一直持续到五月十六才结束。

  回忆童年的端午节,记得在小时候可盼着划龙舟啦,小时候虽不怎么理会为什么要划龙舟?但也在那些天里,能看到许多乡情乡俗:家家包粽子、各自家门挂艾叶菖蒲;还有人家“送节”的习俗等等。

  过端午划龙舟,五月初五,是龙舟比赛日,是一定要去河边的,而奶奶总是特别的嘱咐我两哥哥,一定要带好,别不管只顾自己看!

  最让我们小孩子喜欢的吃食还有水煮咸鸭蛋。奶奶每天总是要在我胸前别一朵栀子花。因那时太小,只认为佩戴身上是漂亮和香味儿,不懂得奶奶的那分深层的情素。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我是爸妈的'掌上明珠,更是奶奶的心肝宝贝。

  童年过端午节,我们小孩子感兴趣的却不仅仅是喧腾激烈的龙舟赛事,让我们留连忘返的还有那热闹的街市,林立的店铺,琳琅的商品……玩饿了,就吃蚕豆,渴了,就买一支白糖水冰棍或绿豆冰棒。贪婪地吮吸着,那份满足那份欣喜,也丝毫不逊色于汗涔涔地挤在人堆里看赛龙舟。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神州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镇也不再是我童年时的模样了。据说始建于明代的麻石的街道,还有那大气壮观的大码头没有了,那陈旧的吊脚木楼都不复存在了。

  我奶奶也走了三十多年了,但每年一到端午节,我就想起奶奶给我胸前佩戴那朵栀子花的情景仍在眼前,奶奶,您虽走了,但您的那份慈爱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情愫……

端午节日记14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会进行龙舟竞渡的活动,吃粽子,并且将艾草挂在自家门上。可是你们对端午节的来历又知道多少呢?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这下你们对端午节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吧!

端午节日记15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端午节日记】相关文章:

端午节日记10-07

端午节的日记11-01

端午节日记(精选)07-07

[精选]端午节日记07-05

端午节日记【精选】07-05

(荐)端午节日记07-11

(热门)端午节日记07-11

端午节日记(推荐)07-11

描写端午节的日记11-27

关于端午节日记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