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6-16 14:56: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浦江的诉说》一课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上海在前进中的首篇。教材为我们讲述了黄浦江的一些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区域、长度以及功能能等涵盖地理、历史、社会、品德诸多方面的知识,容量较大。

  从学生角度来看,我们的孩子对于这条母亲河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是留有空白的,需要补充大量的信息资料;从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来看,黄浦江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应该说本课是本单元中举重若轻的一课,是条联系这上海昨天、今天、明天的重要纽带;从设计教学活动的角度看,鉴于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同时也借鉴了《备课——规范从这里开始》中田林一小孙易燕老师的经验,我将本单元进行了单元整合,因此本课是在完成“拓展与合作”和《上海“亚古都”》之后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对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同时,学生还将带着学习完本课之后激发起的学习探索*望进入《绿色的家园》和《相约世博会》两课的整合学习。

  当然刚才也谈到,本课的知识容量极大,这就意味着课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独立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同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这种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堂课中我将孩子们的观察、整理、归纳资料的学习能力作为学习目标之一,并且初步尝试使用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来检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情况。

  本课中我首次指导观察、整理、归纳资料的学习能力是通过一张名为“上海过江通道知多少”的表格完成的。这份表格分为四次完成,所涉及到内容为过江的四种方式、四种方式具体的数量、具体的名称以及四种方式的特点,与学生一起逐步观察、整理、归纳,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课中的第二次培养是在学生了解“昨日黄浦江过江情况”的时候出现的,运用一张调查表,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中通过同伴的互助完成资料的整理与归纳。其实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这份调查表在落实前,我是有一定要求的,即我提出了活动是要注意的四个方面:成员要参与、介绍摘要内容要完整、谈感受要贴切以及介绍表达要流畅。这样的话,学生不但了解了干什么,也明白了怎么干,这两点在学生实践中很重要。在这里,需要大家重视的是,有了要求一定要有相应的检查,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中还加入了评价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在本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中,我又一次设计了一个指导学生课后活动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的活动作业——找找“黄浦江的作用”,这既是一种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延伸,也是一种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独立运用机会。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只有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意训练的坡度,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会得到稳步提升的。

  当然,今天的这节课,只是学生这方面能力培养的开始,我一定会在实践中会遇到问题,有待改进。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单元课文主题是谈论兴趣爱好,新单词主要集中在课题上,课文内容不是很难,但涵盖的知识点很广。包括单复数的区分、“This is ,These are ”的句型,以“Do ,Have”打头的问句肯定否定回答的复习。这些知识在以往都接触过,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不能听到就马上作出反应。

  二、说学生

  本课所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理解运用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已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大胆表现自己。学生程度差别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心理上紧张,信心不足,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很浓,所以在课上,应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英语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异地教学对学生的情况不好掌控,学生对我的口音也比较陌生,但却增加了新鲜感和相互沟通的欲望。

  三、说基本教学理念

  (1)《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实物、TPR 、语言激励、丰富的肢体语言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努力使课堂英语化。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本课中我开展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performance,学生交谈中,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另外本节课我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问题设计有层次性,作业设计有选择性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3)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节课中渗透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4)《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与教学对立或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采用多元评价。这节课我采用了教师评、 学生互评、集体评价的评价方法。

  (5)《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中主要体现在一、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规律。二、根据儿歌和所提供的词语,自己创编儿歌。

  (6)《课标》中指出英语学习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本节课的最后设计了询问他人兴趣爱好,并做调查表,体现了学英语用英语的`教学理念。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 说 , 读并正确使用单词 : collect , stamp, hobby, men , women ,another.能理解并灵活掌握句型:I’ve got lots of stamps. These are some stamps from Canada . This stamp is from China. 能听懂理解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 学会表达自己或他人的爱好,了解不同国家的邮票.掌握名词的单数和复数的不同表达方式.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谈论自己或他人的爱好;谈论不同国家的邮票。

  教学重点:1 .能听,说, 读并正确使用单词 : collect , stamp, hobby, men , women ,another.2能理解并掌握句型:I’ve got lots of stamps. These are some stamps from Canada .This stamp is from China.3. 能听懂理解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能理解并灵活使用句型:I’ve got lots of stamps. These are some stamps from America. This stamp is from China.2学会谈论自己或他人的爱好;谈论不同国家的邮票。3.掌握名词的单数和复数的不同表达方式。

  五.说教学方法:

  我运用直观演示法、全身反映法、任务教学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具准备:

  邮票 , 单词卡片, 录音机 ,Powerpoint,明信片,调查表

小学说课稿 篇3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与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继而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时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二是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5、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是: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是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各种能力。

  二、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基于此,在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展开学习。(如独立思考我只有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四个答案,问题出在哪儿了?自主探索简洁明了的表示物体位置方法,合作交流谁创造的方法最简洁明了)

  三、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法的选择上,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了,学前:创设情境、观察发现;学时:合作交流、探究体验;学后:讲练结合、应用拓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数学活动中。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发展规律,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观察发现

  通过让学生介绍我们是哪个班,使学生体会到用两个信息确定一个对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明确一个信息不能准确地描述所指的对象。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这一环节是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一是通过学生猜情境图中哪一位是我的孩子,理解列与行的含义;二是通过第4列第3行站的是我的孩子这一信息,指出情境图中谁是我的孩子,会有四种答案,而我只有一个孩子,造成一种矛盾冲突,促使学生想到统一定位的必要性;三是在确定了我的孩子的位置之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创造出简洁明了的表示位置的方法,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到数学交流的简洁之美。通过这样三个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本环节我设计了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练习,1.基本练习,用数对表示其他三位同学的位置。根据数对(2,6)、(6,2)确定人的位置。2.拓展练习,坐在数对(3,6)、(X,6)(3,Y)、(A,A)、(A,B)处的同学站起来。3.变式练习.用彩笔给方格纸上给了数对的格子上涂上颜色。4.提升练习,学生联系生活举出生活中用到数对知识的例子,欣赏生活中的数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提醒和分享中,进一步明确本课知识重点难点,掌握解决问题方法措施,把新知识建构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最后我说板书设计:我力求为学生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力求为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探究汇报环节,对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汇报指导的还不够,课堂细节的处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谢谢大家!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阅读理解能力,确定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规律、缝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 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了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思起于疑,再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2.角色扮演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出“教学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自由评论、深入探究”。

  3.情境教学法

  情景的创设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情入境地理解课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于文本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感受他们的思想。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两处情境:情境(1):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学法:

  《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中曾这样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教给了他们这样几种学习方法:A、圈画法。 B质疑法 C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探究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大榕树部分。

  一株榕树便是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a: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8节,画出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说说你仿佛看到一株怎样的树?

  b: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怎样的感叹?让学生齐读,树之所以美,美在其形大,美在其势:茂盛: c :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导一株学生抓住词语: “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大。

  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

  d:在第8自然段中,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来体会榕树地茂盛,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指什么?看自己有什么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树的勃勃生机,感受到这种勃勃生机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联系各自的感受融入到这句话中,是风吹是写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出的嫩芽,是那绿叶是青春的生机。

  e:通过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练习背诵。

  f: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师生评价,指名读。通过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注学生个体差异。

  2.学习“群鸟纷飞”部分

  (1)过渡: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呢?让学生走近课文。

  (3)按学习大榕树的方法,进行自学

  (4)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体会到这里的鸟儿多?生汇报、交流、朗读。

  (5)让学生在树上添画,各种各样的鸟,体会“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6)假如你是生活在这里的一只鸟,你将怎样夸赞自己的家园?说、写、唱?

  (7)男、女生分读课文,回顾全文,引导学生比较作者对“大榕树”和“群鸟纷飞”的描写,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区别,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树的庞大,茂盛为鸟儿提供了栖身之所,人的细心爱护,给鸟儿创造了美好的家园,而鸟的活泼、可爱为这儿增添了生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会拥有这样的人间胜景。

  本环节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满怀兴奋,愉快之情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愉快中学习。

  (三)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当回小导游介绍鸟的天堂。

  2.学了课文,有什么体会?

  本环节设计理念:联系拓展课外知识,体现现代大语文教学理念,生活即语文,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五、说作业设计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广告词。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六、说板书设计

  12、鸟的天堂

  榕树 枝 干 根 叶(静态)

  鸟 形 色 声 姿 (动态)

  ( 设计理念:板书有助于师生一起回顾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课堂的板书应简洁、明了,从而体现板书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小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特点

  《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第一课的内容,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紧紧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读:能够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认: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认识11个生字。

  理解: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学生反复地拼读,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学生通过听,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朗读,齐读等不同的训练方法,能够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⑵ 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无形地识字,再通过齐读,开火车读,男女读等方法巩固生字。

  ⑶ 通过学生自己找反义词,读反义词,理解反义词,再记住它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内容,懂得这首古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三、说教学策略

  1、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初读古诗,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学生连字音也读不准,哪来读的感悟。这里我安排了各种读法,由于学生已经学了所有的汉语拼音,能够独立地拼读音节,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己拼读,再同桌互读,接着指名读(3~5名),然后分小组读,最后齐读。通过各种不同读的训练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读好,有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虽然这首古诗只有20个字,但是里面的字比较难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难区分,比如说“色”读成“shè”,“近”读成“jìng”,还有“听”、“声”、“春”、“惊”。“近听水无声。”这一句特别难读,学生容易把“近听”这两个字都读成后鼻音。我把这些字着重让学生练读,分开读,连起来读,放在诗句里读,直到学生读好为止。

  2、细读古诗, 读出韵味

  细读古诗,就是要读好古诗。怎样读好,读出古诗的韵味?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儿来,读出感觉来,我设计了两个环节:① 让学生听读,我范读,学生听;② 标上停顿记号“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划两条线的地方声音延得长一点,划一条的地方声音延得稍微短一些。然后反复练读,采用自由读,个别读,男女读,小组读,配乐读多种形式,最后熟读成诵。

  3、诵读古诗,读懂诗意:

  我这里所说的“懂”,并不是说要说出每个字词的意思。根据一年级的特点,我只要求学生初步知道这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水无声”、“花还在”描写的就是这幅画。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再反复读。读好后,我例举诗中的一组反义词“远--近”,通过采用各种形式反复地读,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反义词,然后到书中找出其他两组反义词。

  4、背读古诗,加深体会:

  学生通过不同方式不断的练读,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背出了,还不会背的学生,让他们课后再读,要求人人会背,这样就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5、字词训练,反复认读:

  在教学本课生字时,先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通过前面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再让学生圈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所有的字。当生字与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识字难度就大大降低了。然后我把要求掌握的生字拿出来,反复练读,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男女读,读的时候及时正音。然后把拼音擦了,再练读。通过这样反复认读训练,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

  本节课要学生会写两个生字“人”、“火”。写字时,首先还是要规范写字姿势,这是他们入学时就反复强调的。其次要着重强调写字的笔顺,要求学生一定要严格按照笔顺来写。最后要求写好每一笔,摆好每个字的结构。每课书后面都有“描一描,写一写。”我在教学这两个生字时,自己先在黑板上示范,然后让学生书空,书笔画,再描一描,最后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写一写,让学生在课内完成。

  通过初读、细读、诵读、背读、认读这五部曲的层层深入,完成了读的教学目标。

  当然,以上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诚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于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2.【精华】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3.有关说课稿模板汇编8篇

4.小学体育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5.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5篇

6.去年的树说课稿模板汇编6篇

7.关于地理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

8.【精华】小学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