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4-24 08:53:5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九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可以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圆圆”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语:“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特点。

  (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续编儿歌,扩展想像力,发展创造力。

  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指导语:“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

  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

  (六)结束 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教幼儿认识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圆形物体的用途。

  艺术:用圆形的色纸拼贴各种物体,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

  语言:进行动词归类,看看在这首儿歌里我们用了哪些动词,还可以怎样运用。听故事《圆圆和方方》,了解圆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骄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开展“我和圆圆做朋友”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圆形的体育器械创造各种玩法。

  五、生活中渗透 在乎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区分圆形、球体、圆柱体、半圆形、椭圆形,并学习归类,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六、环境中渗透 在室内墙面提供各种圆形纸片,供幼儿拼贴图画和续编儿歌。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周围的事物,继续创编儿歌。

  八、活动评价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执教:瑞安市宁益幼儿园 王雯雯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认知目标)

  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现共同游戏的乐趣 (情感目标)

  3、幼儿能有节奏地朗诵象声词“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能力目标)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鞭炮以及老鼠娶亲的PPT;

  老鼠、老猫的图卡;

  老猫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若干;

  儿歌图谱;

  木梆子一个。

  空间准备:幼儿坐成两排,中间分开呈两组

  知识准备:幼儿有看过结婚场景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鞭炮图片,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

  1、(看幻灯片)教师:你们看,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鞭炮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教师:

  ①恩,某某小朋友说鞭炮是发出“劈里啪啦、劈里啪啦”的`声音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②还有什么声音?鞭炮“嘣~叭”的响,我们来学一学!(教师在念象声词时,语气加重)

  ③我们一起来放鞭炮吧!“劈里啪啦、劈里啪啦”(教师带领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④我们把鞭炮放的再大声一点!(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二、引导幼儿回忆娶亲场景

  教师出示老鼠(戴着大红花)图卡

  教师:

  ①这个鞭炮放的真大声!小老鼠听到我们放鞭炮,也跑出来了。(老鼠:今天真热闹,我要娶亲啦!)疑?娶亲是什么意思啊?恩!娶亲就是娶老婆,小老鼠今天要结婚啦!

  ②你们平时在电视里或者在酒店里,看到别人结婚,都会有什么好看好玩的东西呀?(放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抬花轿等等)

  三、学习儿歌《老鼠娶亲》

  A、学习儿歌前半部分

  1、教师:今天,这只小老鼠娶亲也有很多好看的东西!我们来瞧一瞧!(出示老鼠娶亲的图片)都什么好看好玩的东西啊?(请幼儿回答)

  2、教师:王老师把老鼠娶亲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来听听看!(教师边敲木梆子边念,边走边念,最后走到教室中间)

  3、教师:这么好听的儿歌,我还想表演一次,请你们给我鼓鼓掌!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轻轻地念!(教师第二次示范儿歌,掀开图谱上半部分,手指着图谱念儿歌)

  4、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乐器,一边拍手一边念!

  5、幼儿配合动作念儿歌

  教师:老鼠娶亲真好玩!现在请你们当小老鼠,一起去娶亲!小朋友立正!(教师带领幼儿在原地配合动作念儿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感受与体验作品中主角乐于助人的好品质,鼓励幼儿乐于帮助他人。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

  1、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出示课件图片: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看一看图上都有谁?有什么特点?

  二、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

  (一)幼儿自主阅读小书3--5分钟。

  (二)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

  1、出示图片1,提问: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河马怎么想的?

  幼儿尝试说,教师小结:正值丰收的季节,公鸡正在啼叫,鸡妈妈正在下蛋,羊儿与牛儿正在忙着割草,动物们都很忙碌,只有河马弟弟正张大嘴巴打着哈欠。

  2、出示图片2,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发生了什么事?。

  小鸡怎么办?他们能得救吗?

  3、出示图片3,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师:河马用嘴含住小兔,躲过了饿着肚子的狐狸。)

  4、出示图片4——6,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

  图片4:小鸡做游戏时不小心掉进水里,河马用嘴马接住小鸡,帮助了小鸡。

  图片5:牛儿的马车拉不动了,河马用头帮牛儿顶着车,帮助牛儿回了家。

  图片6:小动物们开心地围着河马,向它道谢,说:“河马你真棒!谢谢你的帮忙,我们今天真开心。”河马也高兴地说:“我也很高兴能帮忙!”

  三、完整看故事动画。

  这些图片看完了,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我想帮忙》,完整的看一看这个故事吧(播放故事动画)。

  提问:你们喜欢河马吗?如果你是河马,你会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吗?

  四、出示教师自拍的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帮助老师和小朋友的照片,鼓励幼儿乐于助人。

  (幼儿帮老师擦桌子、某某帮 同伴穿衣服、幼儿帮老师整理书包……)

  小结: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爱永远充满在我们的身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这是一则很好听、很好玩,也很幽默的故事。听后,孩子们会从中得到启发,要做一个不害怕,不胆小,勇敢的人。另外,我打破了以前的故事教学的方法(分段讲述,而后理解、交流)。而这次,我是让孩子们整体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角色情绪的变化,带孩子走进这个故事。这时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最后,就是带孩子从故事中走出来,也就是经验迁移,进行创编故事。

  目标:

  1、在听听、讲讲、做做中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绪的变化。

  2、能大胆地进行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不同表情的胆小先生3个,“胆小”两字。

  2、胆小先生指偶20个。

  过程:

  1、出示“胆小”两字,认认、做做。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这两个字是胆小,那什么叫胆小,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吗?(提醒:你看到什么事会害怕呢?)你们胆小吗?可是有一位先生特别胆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胆小先生》。你们猜猜看,胆小先生会怕什么呢?(让幼儿发散思维、想象)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幼儿说说(初步)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若幼儿无反映,教师作提问:胆小先生从开始到结束有什么变化呢?

  3、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幼儿进一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做一做。

  胆小先生开始是怎样的?后来有怎样了?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教师讲完后,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可请幼儿扮演小老鼠、胆小先生。(1)教师扮先生、幼儿扮老鼠(2)幼儿扮先生、教师与幼儿扮老鼠(3)分组演示

  4、经验迁移,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可复述故事或创编故事。

  这个故事好听、好玩吗?可是到了第二天,看谁来了?(出示小狐狸)呀,小狐狸和胆小先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先想一想,想好以后,我们戴上胆小先生的指偶自己讲或讲给好朋友听。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朗诵儿歌《铃儿在说话》。

  2. 要求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活动材料

  门铃、电话、闹铃、车铃、风铃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各种各样的铃声。

  教师向幼儿出示各种小铃铛,请幼儿观察,并摇一摇、敲一敲,听一听它门发出的不同声音。

  2.教师:各种各样的'铃声有什么用处?它能提醒我们做哪些事?

  3.欣赏儿歌《铃儿在说话》。

  边出示各种铃铛图片边朗诵儿歌。然后请幼儿模仿铃铛发出的声音,最后请幼儿说一说还听过哪些铃声?

  4.根据儿歌内容提问,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句子来回答,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

  5.以整体跟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儿歌。

  6.教师与幼儿表演儿歌。

  7.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一)理解红包的祝福意义,体验祝福带给人的快乐。

  (二)倾听故事,学说祝福语。

  活动重难点

  重点: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祝福的含义,体验祝福带给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或CD;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9~12页《福气糕》。

  活动过程

  (一)福气糕的来历(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大致内容,并理解理解红包的祝福意义,体验祝福带给人的快乐。)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叫《福气糕》。“福气糕”为什么有一个笑眯眯的猫脸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3.大年夜,福气猫去给人们送红包,他送的红包里面装着一句什么话?(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4.福气猫走到年糕师傅家的时候,已经快要天亮了,福气猫为什么觉得年糕师傅应该有最多的福气?(年糕师傅不停地为大家做年糕,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9~12页《福气糕》,仔细观察画面,逐幅理解画面含义。

  6.年糕师傅的`年糕是怎么变成福气糕的?(红包送完了,福气猫给年糕师傅不停地鞠躬,一不小心,福气猫的脸碰到了年糕上。福气猫看见年糕师傅很喜欢,就在每一块年糕上都印上了自己的笑脸)

  7.买了福气糕的人为什么都给年糕师傅送红包?(年糕师傅为大家做年糕,所以大家送红包给年糕师傅)

  8.完整倾听故事录音,感受喜庆祥和的新年气氛。

  (二)学习“祝福”(学说祝福语,感知祝福来的快乐。)

  1.引导幼儿模仿福气猫的口吻,学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2.鼓励幼儿配上动作互相讲祝福语。如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拳外面;一边拱手,一边注视着对方,充满诚意地互道祝福语。

  3.幼儿园里谁在为大家辛勤劳动?你想怎样祝福他们?

  4.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去给幼儿园工作人员送红包,说说祝福语。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2、幼儿能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步学会创作简单的连环画。

  3、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录有轻快音乐和雨声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2、鸡妈妈头饰一个,小鸡头饰每人一个。

  3、图片两幅,图一:小鸡的家;图二:小鸡过河情景。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到草地上做游戏。突然,天下起了鱼,鸡妈妈带着小鸡回家去。(出示图片一)

  2、回家路上,鸡妈妈问道,前面有一条河,我们怎么过去呢?(出示图片二)

  3、鸡妈妈启发小鸡们讨论过河的方法。

  4、鸡妈妈启发小鸡们将刚才遇到的事情编成一个小故事,比一比谁的最有趣,说给同伴听。

  5、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故事的情节,把它画下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鸡过河》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集体阅读,主要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学会仔细观察阅读的习惯,让幼儿学习如何看图说话,启发幼儿开展讨论,鼓励幼儿相互合作进行角色对话、情景模拟、动作模仿等。

  帮助幼儿学会抓住图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变化,并请幼儿学会思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锻炼幼儿看图说话中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通过孩子主体学习的过程,发展幼儿自身能力,达到教育效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3.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一找你的家人

  2.照片:全家福、纸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的形式:讲讲我的家,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导幼儿说说谁接送自己上幼儿园的?家里都有谁?

  二、展开

  1.出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问:这是谁?爸爸(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是什么样的?

  从外貌、性格等方面介绍。

  2.游戏:抽照片、猜名字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1)请幼儿将“全家福”照片放在纸盒里

  教师或幼儿先后抽出照片,请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请该幼儿介绍照片上的人员、拍照时发生的趣事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3.谈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

  激发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1)爸爸在家干什么?妈妈呢?自己在家干什么?

  (2)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

  引导幼儿说说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两件事。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我们应该怎样关爱爸爸妈妈?想想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

  4.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联系生活体验,请幼儿说说家是什么?

  三、结束

  趣味练习:找一找你的家人

  组织幼儿张贴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供幼儿随时讲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9

  内容:

  好朋友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点:

  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

  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

  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1-03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1-02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19

精品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1-12

精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1-16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0-27

有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0-30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模板10-30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0-25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热】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