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7-21 11:01:0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品)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精品)

小班教案 篇1

  打开,尝一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吃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生活中,打开各种食品的包装是他们极大的乐趣,但成人常常不经意地包办、代替了这些孩子喜欢的“工作”其实,幼儿在打开各种包装的时候,不但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同时,在吃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感受各种食物的不同特点:软的、硬的、脆的……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打开各种包装,尝一尝里面的食物。

  2、感受不同包装的不同开启方式。

  3、初步尝试包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桔子、花生、糖、开心果、果冻、雪丽糍、仙贝等食物。

  2、各种盒子、塑料瓶、拉链袋、密封袋等各种可以装食物的容器。

  3、托盘每桌一个,毛巾。

  活动过程:

  1、出示食物,引起幼儿吃的欲望。

  2、教师告诉幼儿,好吃的东西都在客人老师的手中 ,请幼儿走到客人面前问好,就可以得到一份礼物。幼儿尝试打开礼物的盒子。吃到好吃的.。

  3、出示大盒子,告诉幼儿,里面还是好吃的东西,(雪丽糍或仙贝)请幼儿合作打开盒子,一起分享盒中的食物,观察幼儿开启食物包装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有锯齿的包装,从锯齿处撕开)

  4、增加难度,出示有锯齿包装袋的糖(要比雪丽糍小)。请幼儿尝试打开。

  5、初步尝试包装的方法,请幼儿将一个好吃的东西用盒子包装好,送给客人老师。活动在师生互动中结束。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效果较好,幼儿全部都动起手来进行了操作。分析此活动成功的原因:1、开始教师出示的食物引发了幼儿吃的欲望。小班幼儿对吃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和经验,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就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活动。

  2、请幼儿打开包装:因为幼儿已经知道盒子里有好吃的东西,所以会不厌其烦地打开一层又一层的包装,直至找到好吃的东西。(利用了幼儿“贪吃”的特点。)

  3、引导幼儿合作。由于幼儿手部力量还小,不能打开较紧的盒子,在每桌投放一个较紧的大盒子,幼儿会自发地合作打开,盒中的食物也会自觉的分享。

  4、幼儿在打锯齿包装时,有的幼儿可以发现要从锯齿处撕开,其他幼儿有的咬,有的撕,都没有找到正确的开启方法,教师适时插入,请打开包装的小朋友说一说是怎么打开的,教师和幼儿一起试一试,指导不会的幼

  儿(分组、个别指导)。

  5、内容由浅入深,在幼儿打开大一点的锯齿包装的基础上,教师有投入了小的锯齿包装食品。增加了难度,但幼儿在好吃的东西的引诱下,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开,最后还是发现了从锯齿处打开是最简便的开启方法。

  6、幼儿打开包装后,吃了一会了,请幼儿送给客人老师吃,体验了和他人分享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能根据作品主题情节加以想象运用不同语气,动作,表现作品的角色特征。

  2、同伴间轮流扮演角色。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表演及各角色。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语气,动作特征。

  活动准备:头饰,布置场地材料。

  活动过程:

  1、回忆上节课表演时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这次表演的重点,要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反映角色性格特征,还要根据作品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进行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2、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说说角色的.出场顺序,师和幼儿共同复习故事情节,鼓励幼儿用连贯语句复述。

  3、幼儿游戏,提出要求:

  (1)在游戏中能相互谦让。

  (2)能形象生动地扮演角色。

  (3)爱护头饰,在游戏中能做到“三轻”。

  (4)懂得互换角色。

  4、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5、评价: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个别角色。并问小朋友他们扮演好在哪里?

  活动反思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表演的场地比较小,表演冲动内化为主动活动,教师及时因势利导,创设良好环境,提供自由空间和丰富材料,扩展表演内容和形式,确保游戏展开,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引导幼儿自制服饰道具,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使之不断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夏天的特征,能够区分夏天与春天的不同之处。

  2、知道夏天热了,要多喝水、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3、能够知道几种避暑的方法。

  活动与指导:

  1、内容:认识夏天

  2、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初步知道夏天到了。

  (2)了解夏天的特征,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活动准备

  活动前让父母带幼儿去公园帮助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

  散步活动时引导幼儿观赏幼儿园的风景。

  4、流程

  谈话活动----欣赏图片----布置墙面

  5、实施要点

  (1)谈话活动:

  A、 前几天我们在公园园里看到了大树、小草有什么变化?

  B、 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2)欣赏图片

  A:夏天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现了

  B、河里有什么花

  C、看看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吗?――夏天到了,天气变热了,小朋友们穿上了薄衣裳。

  D、与幼儿一起进行总结(可以用小朋友的语言来创编)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

  ――蝉儿叫了了、荷花开了

  ――小朋友们换上了薄衣裳

  (3)布置墙面:涂色,共同布置

  6、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到户外、在家里也寻找夏天还有哪些变化,(如吃冷饮、开空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7、反思

  在活动中发现小班幼儿对夏天的`前期经验还很少,分不清季节和季节的特征,对夏天的景物了解不多,如:不知道蝉,也从没见过,但从谈话中能发觉幼儿们对树、树叶、小草的观察很仔细,知道他们到夏天都有些什么变化了,我想知识需要积累,尤其是对小班幼儿,如果在主题结束时再进行一次类似总结性的这样活动,效果一定会更佳。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音乐活动《小乌龟》

  活动目标:

  1、用饱满的情绪和有力的语气学唱歌曲。

  2、尝试替换食物部分的歌词并进行演唱。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进场音乐。

  2、山坡图片、小乌龟图片、面包、糖果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做小司机进场。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着小汽车玩一会吧!”

  “呀!我们来到小山坡下,这儿多漂亮啊,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 吧!” (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

  二、 复习律动《拍手点头》。

  (出示小乌龟)“小朋友们看,它是谁呀?我们和小乌龟打打招呼吧!” (齐说:小乌龟你好!)

  三、熟悉歌曲。

  1)故事导入。

  “小乌龟住在山坡的下面,它的奶奶住在山坡的上面。今天,小乌龟要去看它的奶奶。”(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它是怎么去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范唱歌曲第一句:小小乌龟爬山坡,并带领孩子说一说)

  (2)理解歌曲,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

  1、小乌龟是怎样爬山坡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小乌龟爬山坡时感觉怎么样?(很累)累的时候它会发出怎样的'加油声呢?(教师范唱“嗨嗨哟”,)(我们一起学学小乌龟的加油声 “嗨嗨哟”)

  2、小乌龟终于爬到了奶奶家,那它给奶奶带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出示图片,幼儿回答,教师范唱后,带领幼儿说说这句歌词)

  四、学唱新歌。

  1、完整学唱歌曲。

  “奶奶看到小乌龟多开心啊!我们把小乌龟去看奶奶的事情一起来唱一唱吧!”(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这首歌曲有个可爱的名字,叫《小乌龟》。” “让我们来学学吧!”

  2、教师边弹琴,边带领幼儿唱歌曲。

  3、“小乌龟爬山坡很用力,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到了奶奶家,我们也用力地来唱一唱,好吗?”

  五、替换歌词。

  小朋友们,小乌龟这次去看奶奶带了面包和糖果,下次还会带什么呢? 根据孩子的回答,替换歌曲中的食物名称,并进行演唱。

  六、结束语。

  “小乌龟对奶奶真好,带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奶奶,我们也去准备一些好吃的东西给奶奶送去吧!”

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理论依据:

  生活中有许多会滚动的物体。它们给幼儿带来了惊喜,令幼儿着迷,引起幼儿的遐想!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滚动现象特别感兴趣。本次活动我选择了会滚动的物体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以奇妙的骨碌碌王国之旅为主线索,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在玩玩乐乐中探索简单的科学道理,体验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乐趣。

  实施策略:

  操作法、观察法、比较法、游戏法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滚动玩具,乐意玩滚动玩具。

  2、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体验玩滚动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柱形的玩具、轮子玩具、球状物、玩具车、各种形状的'积木、鳄鱼教具、轮胎、颜料等

  活动重难点:

  认识各种滚动玩具,乐意玩滚动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骨碌碌王国玩,那里的所有东西都会滚动,孩子们开起我们小汽车出发吧!

  二、融入情境,认识并乐意玩滚动玩具

  1.骨碌碌玩具店

  认识各种滚动玩具,并滚动着玩。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都会滚动。

  2.好吃的骨碌碌

  引导幼儿找出会滚动的物品,并能近距离滚向目标

  小结:圆形的东西会滚动,有尖尖角的东西不会滚动。

  3.大家一起骨碌碌

  让报纸球在“悠悠床”上滚动,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

  三、体验成功,结束活动

  大家将合作的作品一起骨碌碌滚动起来,退出活动室。

  教师评课记录:

  魏**:将教育活动融到情境中,并自始至终全都贯穿此情景,我觉得是这节课很大的一个亮点,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林**:本节科学活动符合小班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在操作中了解到滚动的现象,符合科学活动“做中学”的理念。

  孙**:用报纸球在布上滚动环节总是觉得有些欠妥当,是不是该把报纸球改为其他能滚动的物体呢?

  田**:我觉得在孩子自由探索环节老师收的有些紧,是不是应该投放更多元的物体,比如多种形状的供幼儿自由选择、排除?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洗很长时间都不出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对肥皂泡爱不释手,有时还喜欢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叫章一粲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玩具,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这下了孩子们非常地高兴。所以我将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结合我园小班主题活动《欢乐夏日》生成了这次的语言活动《吹泡泡》。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儿歌内容,喜欢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创编儿歌。

  3、感受游戏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随音乐走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甘老师。刚才我们走进教室时放了一首歌,哪个小朋友听到歌里宝宝们唱了什么呢?

  师:哦,她们在吹泡泡,今天,我们这来了几位小客人,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吧?

  (播放课件,师幼共同欣赏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图片四)

  师:图片看完了,小客人都有谁啊?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师:大哥哥,大姐姐们玩的多高兴啊,你们喜欢玩泡泡吗?

  二、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观察,并大胆讲述。

  1、教师吹泡泡让教室充满泡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老师还给我们的宝宝带来了一样很有趣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师:那先请宝宝们把眼睛闭上,我才能请他出来哦。(教师吹泡泡)。

  师:宝宝们快看,谁来了?

  2、让幼儿自由捉泡泡并引导幼儿观察泡泡。

  (1)、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观察泡泡大小

  师:每一个泡泡长的都不一样,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长什么样子吧?

  (教师吹泡泡)

  师:泡泡都长什么样子呢?

  (2)、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观察泡泡颜色

  师:快看看,我们的泡泡宝宝还穿了很多漂亮的衣服,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哇,宝宝们的眼睛真亮,看到这么多颜色的'泡泡,那我们用一个很好听的成语来形容这些漂亮的泡泡,那就是五颜六色。、

  师:五颜六色还能形容什么?(五颜六色的衣服……)

  (3)、教师吹泡泡,让幼儿去捉泡泡,并发现用手去捉泡泡,泡泡不见了。

  师:我们的泡泡可厉害了,他们还会飞呢,看,泡泡飞走了,我们一起去捉泡泡玩吧,捉泡泡了,捉泡泡去了。

  师:咦,你们捉的泡泡哪去了啊?

  3、让幼儿边回忆边初步学习儿歌内容

  师:甘老师刚刚吹的泡泡是不是跟图片上的一样呢?

  师: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小结: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吹出一个小泡泡)

  师:泡泡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漂亮吗 ?

  (教师小结:五颜六色真漂亮)

  师: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见了)

  4、播放图片五,让幼儿欣赏儿歌。

  (1)幼儿欣赏

  师:老师把刚才和泡泡玩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播放图片五,幼儿欣赏儿歌)

  师:他是怎样念的呢?

  (2)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5、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师:儿歌里的泡泡飞到手心上就不见了,还能飞到哪里去?甘老师要请几位能干的宝宝来吹泡泡,其他宝宝和甘老师一起来看看泡泡还能飞到哪?(部分幼儿吹泡泡,其他幼儿观察泡泡飞到哪)

  (幼儿自由回答)

  师:哦,泡泡飞到了这么多的地方,甘老师可厉害了,我还能把泡泡飞到的地方编到儿歌呢?你们想听吗?

  (把泡泡飞到的地方替换“飞到头发上”)

  (2)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请我们所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走到中间来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三、结束活动(播放图片六)

  老师给我们的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泡泡液,我们一起吹一下。教室里飞满了泡泡,我们一起去操场上吹一吹,看一看,泡泡还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再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教学反思:

  游戏化是快乐发展课程中小班主要的活动方式,本活动正是利用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的。重点是让幼儿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难点是让能理解儿歌内容,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创编儿歌。

  在活动前,我让幼儿观看图片,吸引孩子们对活动产生兴趣。在请泡泡出场时,先请幼儿闭上眼睛,是为了给幼儿增加神秘感,以吸引幼儿的兴趣。我让泡泡充满整个教室这一过程,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考虑到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有限,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泡泡上,所以前两次吹泡泡,我都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泡泡的大小和颜色,第三次吹泡泡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用手去碰泡泡时,泡泡不见了,这样发展了幼儿的探索能力。小班幼儿的认识靠行动。接着再结合刚才和泡泡玩游戏的印象来欣赏儿歌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互动。最后创编儿歌环节中,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提问“泡泡除了飞到手心上还能飞到哪去了?”激发幼儿了思维力和想像力,再把自己的答案编到儿歌里。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孩子们看泡泡、捉泡泡、说泡泡,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发现后表达,在表达后提升,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而且学习的兴趣非常深厚。特别是在创编环节中,由于有了前面游戏的铺垫,孩子们创编思路开阔,创编内容生动,整个活动淡化了“课”的痕迹。

  总之,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氛围,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通过整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更增进了和老师的感情。他们的想象力也充分地得到了发挥,为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了基础。

小班教案 篇7

  【课程介绍】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

  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分析:

  薯片罐子是幼儿生活里最常见的,空的薯片罐子能再利用,做成的各种玩具让幼儿爱不释手,而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能训练幼儿的感官,二者结合的话,即听薯片罐子里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装有核桃、黄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

  2.《小动物走》音乐、标记牌。

  3.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摇一摇

  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幼儿听一听。

  师: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

  幼:没有东西。

  师: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

  幼:没听到声音,所以没东西。

  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幼儿听一听。

  师:现在里面有东西吗?

  幼:有东西了。

  师:你怎么知道有东西的呢?

  幼:我听见声音了。

  师:刚才我们摇一摇罐子没有听见声音的说明里面没有东西,听的见声音的说明里面有东西。

  (评析:薯片罐的出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通过摇一摇、比一比,听罐子里的声音的'方法来辨别罐子里是否有东西,这种简单的经验来自于幼儿的生活。)

  二、听一听猜一猜

  1、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师:请小朋友用小耳朵听一听,找一找,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幼儿自由选择玩罐子)

  2.集中交流:你的罐子里有东西吗?谁来摇给小朋友听一听。

  3.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师:老师也来摇一摇罐子(a:核桃),你听听老师的声音是不是和你的一样的。

  幼:逐一摇罐子听声音,和老师声音相同的幼儿坐到一起。

  师:摇罐子(b:黄豆),剩下的幼儿逐一摇罐子后和老师一样声音坐到一起。

  师:摇罐子(c:米),幼儿同上。

  (评析:在“罐子找朋友”的情景感染下,幼儿都能仔细地听辨罐子里的声音,。教师一对一的让幼儿摇罐子,能使幼儿听起来更清楚,更激起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三、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1)教师:我在罐子里放了三种东西(米宝宝、红豆宝宝、核桃宝宝),出示标记牌,依次认识核桃、米、黄豆标记牌。

  (2)请你摇一摇罐子,猜猜自己罐子里是核桃宝宝? (米、红豆)感知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声音。

  幼1:我觉得我的是核桃。

  幼2:我听出来我的是米。

  幼3:......

  (3)验证。

  幼儿打开罐子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及时调整幼儿位置,一样的坐到一起。

  (评析:这一环节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给前面的听的过程作了一个验证,既使幼儿体验到自己猜测正确的喜悦,又为一些判断错误的幼儿提供了一次改正的机会。)

  四、听一听玩一玩

  1.《红绿灯》游戏:

  幼儿了解游戏规则:看标记牌,分组轮流摇罐子,听声音。

  2.听音乐《小动物走》,跟着音乐节奏,师幼一起摇罐子演奏。

  五、延伸探究活动

  1.师摇一摇装有餐巾纸的罐子,幼儿听一听有没有声音。展开阅读全文

  师:罐子里有没有东西?

  幼:没有东西。

  2.教师打开罐子,拿出餐巾纸。

  师:这个罐子摇起来听不见声音,里面却藏着东西,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放到罐子里摇一摇听不见声音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9-18

小班的教案03-10

小班教案07-20

有关小班教案模板小班教案模板范文03-10

小班《小路》教案09-14

小班美术教案09-15

小狗小班教案09-17

《下雪了》小班教案12-11

《房子》小班教案12-11

《晚上》小班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