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时间:2021-01-13 11:04: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1

  “一些人在青年时代是朋友,但有些人不会变老,他们在40年后跟其他人迎面相遇,就再也认不出那些人。另外,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触;他们往往是并排待着,但每个人都在一条不同的时间走廊里。”。

  莫迪亚诺在《地平线》中构建的时间走廊,让生活在同一个现在的人彼此隔离,却让同处一条走廊的人“交流”,丝毫不受时间流逝的影响。这种超越过去和现在的对立,而创造出的永恒的世界,或许就是作者本人一直追寻的吧。

  小说呈现出来的,是模糊而真实的画面,主人公博斯曼斯在寻找他一生中的“暗物质”,而故事场景却又那么真实。时间走廊让博斯曼斯从现时不确定的印记中回忆起40年前的一次偶遇。

  男女主人公在不断逃离中短暂相遇,“这种相遇没有未来,如同在夜里的一列火车上”。仿佛结局早已注定,一年的短暂相恋,女主人公最终远去,消逝在地平线上。

  忽然想起聂鲁达的诗:“爱是那么短,遗忘是那么长。”40年都已过去,仿佛所有的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时间的走廊里,这40年却显得微不足道,只要有这一年的幸福,就足够了。小说结尾处,博斯曼斯又踏上了柏林的道路,去寻找心中她的踪迹。

  最终两人是否重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怀疑时,至少还有一种希望,有一条逃逸线朝地平线逝去”。

  时间的走廊连通着未来和地平线。“未来”,这两个字对于处在永久的现时之中的博斯曼斯,是令人心碎而又神秘莫测的。20岁时,它是地平线在我们面前展现的种种许诺和希望,而在小说中,所有人都迷失了方向,失去未来,无法达到这地平线。

  但未来是令人向往的,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希望是追求地平线的唯一源泉。

  时间的逝去会带走不安与犹疑,给予未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过去幸福的回忆。

  40年后,地平线是那遥远而又幸福的过去,是失去的时间。正如博斯曼斯对地平线的怀念,总有一些事物深藏在我们心里,从未改变。这美妙的淡蓝色的逃逸线,在时间的走廊里勾勒出迷人的记忆,也给我们留下一生长久的怀念。

  无论我们在时间的走廊里置身何处,始终不变的,是心中的那条地平线。

  而我们一直在路上。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2

  香格里拉-心中的日月。

  全书读完,并不能理解为何本书会如此有名以及在当时会引起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仅从自然风景或者环境的角度而言,当时的西方肯定有比着更美好的存在。

  所以仅就个人感受而言,更倾向于理解为一种,现实世界被一战毁灭的支离破碎,尤其是对人的心理带来的无可挽回的虚无感之后,作者对世界、生命意义本质进行探究的哲理性著作。

  文中一开始就表明了一种状态、一个在我自身看来无比感慨的用词:幻灭。

  是啊,就是这种感受,幻灭。现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现实世界看起来一片繁华灿烂、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一切都要分出个是非黑白,马林森、巴纳德、柏林森追求的直接、热烈,就连康韦,若不是那场战争,也许也是一个耀眼的成功人士吧。但是,战争来临之时,这一切又如无根之萍一样易碎,更多的是给人心理带来的创伤难以弥补。康韦也许就是从那时在一片虚无中开始感受到这种幻灭的吧,愤怒、激情、疯狂、暴虐……一切热烈情感爆发之后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幻灭。

  正因如此,在一片幻灭中,作者才煞费苦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吧。

  它与世无争、适可而止、包容一切,在这个世界中,生死、欲望在时间无限延长的条件中都不在拥有具体的意义,尽管去追求本心,无需追求意义。

  也就如康韦和马林森,精神世界的差异注定了两人在香格里拉的行为差异和适应程度。正如张先生所言:适度、中庸、多元,作者意图用东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态度去解决现实世界的冲突,以此找到现实和幻灭之间的平衡。

  遥远的山谷、极高的海拔、高耸的雪山、神秘的蓝月、清冷安宁的庭院、智慧圆融的大喇嘛……一切不真实间又无比真实,不过就是马林森所言的炸弹飞过来时一样灰飞烟灭。

  所以,真实与幻灭、现实与精神,究竟哪个又值得去追寻,哪个又能抚慰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世界呢?

  在看如今,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又与百年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所以,香格里拉,只是心中的日月。

  附记:1、本以为是以洛克在中国的探险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一部自然之作,不过显然不是。书中四位人物的选择无所谓对错,感觉适合自己就好。

  2、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等等思潮是否是解决此种冲突的一种反思。

  3、稻城往西1100英里进入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脉,对着地图划划线其实挺好玩的,个人感觉进入了阿里地界。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3

  叔本华曾言:“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那么,是否存在那么一线的间隙停在那个恰好非痛苦又不无聊的界限上呢?

  战乱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往往包括苦难的产生,故事就是从康维等四人被塔坦从战乱中有计谋的绑架开始的。当马林森表示他想尽快回到文明世界中去时,那位迎接他们的张变反问道:“你肯定你已经远离文明世界了吗?”是的,表面上看似没有,他们有音乐,有藏书,有装饰豪华的浴室,有下午茶,这看似和外界没什么本质不同,似乎只是“大隐隐于市”的一种,而且这里有宗教,有金矿,所以布琳克罗和巴纳德最终被说服。

  康维呢?他是校长曾用“光荣的”来称赞的人,是“哪怕短短结识过,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三言两语不能说透的人,“他更乐于做一些不太正式但有趣的工作,即便薪水不高,也不是常人眼中的好差事”,“他是那种能适应艰苦条件的人,很少会去想要什么舒适的生活来做弥补”,但在这个好似世界尽头的地方,在张告诉他当地人信仰的中庸之后他便开始质疑曾经的自己。他没有为这里的物质世界所折服,打动他的是这里的精神世界,是那种看似不极端的宗教信仰。我们知道,康维在战争中除了身体受过伤,心灵也倍受折磨,他需要精神上的寄托来支撑那战后的疲惫与无助。张以中庸之名,中庸之实深深戳中了康维,似乎这就是那个界限,那个无聊与痛苦之间的度,他需要这种度,需要这种美好。

  张说“宝石是多面体的,许多宗教都可能含有自己适度的真理”,所以,在这所喇嘛寺内,同时存在基督教,佛教,还有当地藏民自己的信仰。他们信奉活着是苦难,但是以抗衡时间、维持生命来挑战这种苦难;他们也坚信此生所以待毙,却珍惜时间、发掘潜能来蔑视这种消极等待死亡的方式。在这种宗教穿插中,他们谋得中庸一说,持之以恒:适度节俭,适度老实,适度爱……但这偏执般的适度本身就是一种极度病态的信仰。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庸之道,实即庸人之道,专家学者所失,庸人每得之。执理论者必趋一端,而离实际;庸人则不然,凭直觉以断事之是非,事例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片断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而事例之是非已失其固有面目。为庸人纵观一切而下以评判,虽不中,已去实际不远。”但是这世界终结处的中庸是已经被扭曲的中庸,在离实际不远处便掉头改道,走向远处,或者说,它是处于极端状态下的中庸,它是拥有专家气质的庸人,它在极度的美好、近乎常人好几倍的生命中却要极度适度,这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似乎更可笑。

  就在这看似可笑中,康维慢慢被同化,他和马林森同时爱上了罗珍,但是罗珍却愿意跟着马林森一起离开这个被时间遗忘的地方。马林森一如既往的自我用实际行动去爱罗,而康维却用脱离本身的积极主动而选择用袖手旁观来爱罗,他从那中庸中获得的宁静、领悟丰富并满足了他的精神世界,他陶醉其中并选择以此来爱罗,最终却失去所爱,失去本应与他一起在中庸中共度一生的爱。

  他爱罗,但却止步不前,他觉得只要在心里留有一份记忆便好,这是爱的适度。既不会因罗与他在一起而满足,也不用担心失去后的痛苦,这不就是摆脱了人世间的苦难了么?不然,他小心翼翼的遵守中庸之道,纵观一切只下判断,他不像逻辑家那样剖析事物本质,不具备偏执的自我意识,这样听来,似乎与那修行千年万年的洞中仙人一般,抑或得道高人,无欲无求也无作为,所以后来为罗离开的'他只能没有意识的流浪,寻找那梦一般的精神王国--香格里拉。

  物质世界可以满足物质要求没有错,但是苦难却需要精神来支撑。有人将苦难转接到物质上并满足于此,但是有些人的苦难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当那份隐形的力量没有办法和现实里的躯体并存于物质世界时,这躯体只能像向日葵寻找太阳般追寻那力量。就像康维一般,在现实与精神世界中徘徊、挣扎,在两难处寻找那份适度,无奈只能游离其间,始终无法靠近那一线。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4

  地平线,再词典上的意思是: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接的线。消失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那所谓的题目,是不是指世界末日哩?嘴角勾勒出不屑的冷笑,也许自己从心底里还没有真正接纳这本书吧,可这种想法,却在自己对这本书的深入中慢慢的结束,另一种想法真悄然的盘上我的心头。

  可笑的是,末日换成了天堂——“香格里拉”。

  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也许,康威的离开是可惜的,如果是我恐怕会一直住下去,直到永远……

  “香格里拉”这只是作者心中的净土的代名词,一片虚化的土地,没有人可以辨别他的真伪,了解事情的真相,可是这些就够了,就像文中说的“她的氛围越是平静,她的神秘感就越激荡人心,而且整个的感觉是惬意而令人欣快的。”是啊,如果真正的,完完全全的了解他,这片土地也许就不会这么美好,这么神圣,就像残缺的美,往往是最美的,因为她永远带着我们无法揭下的面纱。

  现在可以说是个和平的年代,不过“它所蕴含的深刻而惊人的理念仍然可以抚慰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同样喜欢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的深藏不露的情感世界和细腻婉转的思想表达方式。”在这忙碌的生活中,人们能安安静静的停下来喝一杯咖啡或品一杯茶,而不想其他的事竟变成了一种奢侈,人来来往往的穿梭着,为了生计而奔走,根本不会停下来静一静,而所谓的“香格里拉”竟渐渐的尘封在心底,毕竟那是多么的遥远和不切实际阿。

  “没有人和人之间的斗心勾脚,没有名利与财富的互相攀比。”这大概就是“香格里拉”的含义吧!也许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荣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勾起了人们尘封在记忆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吧。我合上书页,嘴角竟不由自主的上扬……这就是“香格里拉”的魅力啊!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5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作家迷上了中国西南方的一片土地,在那儿待了很长时间,他因为某些原因回了趟远隔重洋的故国。过些时日,他怀念起中国那片土地,然而,重新抵达中国后,费尽精力,他却找不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一片土地,像谜一样消失了!从此,他对那儿念念不忘,并把思念汇聚成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

  在作者希尔顿的笔下,香格里拉的故事宛如真实存在一样,正是这个原因,书的封底才够格地印上这几个字——这本书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叙事视角的独特是本书成功的原因之一,但关键的原因是,世人几乎都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仍然安安静静地存在于我们难以到达的僻静之处,像原始的梦幻一样缠绕在被现代文明压迫者的心底。在这个未被现代文明糟蹋的天堂里,一切的一切都是谜。希尔顿说,这里还是一个希望:当风暴来临,每一朵文明之花都遭受蹂躏,人类的一切都被摧毁,史无前例的“大黑暗”带来之时,香格里拉将拯救一切文明。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个西方人被迫地意外进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这个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山谷,比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还要飘忽世外。在这里,“地平线会像帘幕一样升起,时间一直延伸而空间不断缩小”。时间足够静止,空间足够凝固,这里只有智慧在不断地扩展。修行的喇嘛,山谷里耕种的居民,他们过着的岁月是静谧得消弭了年龄的。四个外来者,外与内的冲突,闭塞山谷与外界的矛盾,在这里,一切交融都看不见地展开着,每个人似乎都是入世的,但当他们都消失时,却没有丝毫出世的迹象。

  那一片地方,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找不到的地方,香格里拉,有人传言在中国的云南,有人说在西藏,甚至由此激起了两地的命名之争,但是,在哪里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它藏着的,是一个梦,原始而脆弱的美丽。它的扑朔迷离成就了许多神秘的故事,它的无可寻觅才使它不被现代同化,成为人们心中至圣至纯之地。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灵魂安宁的地方,香格里拉就是我最想要的宁静归宿。或许,它在人们传诵的云南,又或许,它在西藏,在那些被开发出来的地方,节假日里,无数游人蜂拥而至,把现代化的快捷付诸实际。人们摘下了那里神秘的面纱,却使纯净的天越来越少,雪线往上升高,淳朴的藏人们学会了经商。这样的经济腾飞,是以人们心中最后一片圣地的消失为代价的。还是为文明的子孙保留一点原始的美吧!

  《消失的地平线》在世上出现后,很多人开始了寻找香格里拉的旅途,都只能像武陵人一样无功而返。香格里拉就是那一道地平线吧,即使可以望见,也终是不可企及的。而且,也只有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才有可能一直保持圣洁,一直蒙上神秘的面纱。其实,人的心灵何尝不是这样?某些人遥不可即的情感,最能勾起我们的遐思,让我们很想靠近。

  我也寻觅了很久,在这喧闹的尘世,究竟什么才是我想要的。《消失的地平线》给我以梦的享受,也给我以梦的希望。原来,最想要的归属是一片宁静,神秘的喇嘛,几千年只是待在那一角宫殿,看着世界,透着神秘而诱人的智慧。归隐是现代最不可思议的事情,逃到哪里都会有人类的踪迹。不过,肉体的逃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逃脱。即使是藏在深山老林里,心中总念着有朝一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是家财万贯,那这虚伪的归隐岂非烦闷?心灵的宁静才是人应该追求的,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拥有更多的幸福。这不是浅浅的家庭幸福或友谊的温馨,而是人性蒙昧的极乐!

  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我们的一切只是浩瀚星空中的瞬息。像香格里拉一样,像梦一般无迹可寻,辉煌也好,岑寂也罢,生活其中的修行者不会在意,那些喇嘛,是其中的真正隐者。参透生死,便没有什么放不开的了。于是,找到香格里拉和没有找到又有什么分别,你的香格里拉已经在你心中了。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6

  《消失的地平线》这本由希尔顿著的书籍,一直是我必读书单中的一员,最近,在重庆开往西安的高铁上被我读完,前后共花了5天的时间。读这本书说了也许就是一种缘分,一是在中秋出差前的两天突然在晚上写作的时候,于微博上看到了有关这本书的话语,也就触动了我要读这本书,二是马上要出差了,出差的过程中,睡觉前、飞机上、高铁上都会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而这样的时间,我更愿意读一本书。于是,在出差的前二天就在京东上拍下了四本书,出差的前一天这本《消失的地平线》和《寻找时间的人》也就到了我的行囊中。

  可以说,到今天,这本书我已经读完有3天的时间,为什么迟迟没有总结一下,主要是脑子里一直回味着这样一本书,回味中,不得不说,这样的文字,正如那香格里拉一样让人着迷,让人思索,甚至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去写一些什么。

  书中介绍了什么?笼统地来说,书中的文字是一种回忆体,更为准确的说是第三者在第二者的书稿的基础上,而第二者在第一者回忆的基础上得到的这本书,细细算来,这本书文字的问世经过了信息传递的五重奏,即当事人经历--转述--第二者听---第二者记录---第三者看理解--第三者写出。书中讲述了4个人,在战乱撤离过程中又遭有目的的“劫机”,然后到达一个似乎时间停止的“香格里拉”(这里突然想到,最近自己读得两本书,还有些圆圆,都存在时间的永恒之地),在这里康维和其他三个人在等待中,尤其是康维领略到香格里拉的奇妙,迷恋,然后逃离。在这期间,我们读到了一种将青春永驻的秘密,看到了这个地域的神奇。可以说,在众多的书中,是唯一一本对于男女关系叙述最少的书籍。当然,经过信息的五重奏以及书籍最后马林逊的连续不容也没有底气质疑的提问,让我开始怀疑,书籍中的香格里拉是否真实的存在,香格里拉里面高僧的年龄以及描绘出的洁净之地是否值得可信?

  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美丽的香格里拉,也许因为和自己有过到过洁净之地--泸沽湖和玉龙雪山的缘故吧!泸沽湖,湛蓝的天空,清晰的空气,如画般的景色,飘扬的经幡,旋转的转经筒.....都让人整个心被水洗了一般;玉龙雪山,飘荡着的浮云,白白的雪,飘着的雪花,高处的山峰,脚下的峭壁.......让人心中一颤,有一种不由自主地从脚到大脑的精神升华。于是,就在要写文章之前,翻起来书中香格里拉的描写,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翻找到,而脑海中却又那么一幅文字说不出的画面。再细细翻找,才发现,书籍中并没有大篇幅对于香格里拉的描述,这些画面都是康维看到的画面断断续续的感想汇聚的画面,能找到的一个还算段落只是:“可是这里,在香格里拉,一切都处在深深的平静之中。没有月色的天空星星也使劲地闪烁着光芒,而卡拉卡尔的顶峰亦透出一抹淡蓝色的光彩”。

  这样的画面,我想对于我来说,既神秘又亲切吧。亲切是像极了冬日在老家,写完一篇文章,然后到院子里看到满天的繁星,衬托着冰冷的空气,望着远处的山峰的感觉;神秘,正像着何地“藏地密码”般给我留下未读完的神秘色彩,像《藏獒》带着无限的遐想。

  关于书的后续,我更希望,确实有这么一个神圣的地方存在,那是洁净的灵魂的寄托地;我更相信,确实存在时间的永恒,因为无求无欲,所以时间暂时得以停止;我更相信,康维在香格里拉的召唤下,又回到了那里;我更相信,送康维到医院的那个女性,就是那满族小姑娘(因为离开香格里拉,迅速恢复了正常的年龄);我更相信,满族小姑娘暂时的离开,正像张所说的那样,为了保证香格里拉的秘密,为了带康维回到永恒的香格里拉。

  消失了的地平线。为什么如此说,我想更是对于当今世界的警告,警告世人,如果不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最后的香格里拉也会变为汹涌澎湃的海水(正像在读的《寻找时间的人-永恒之地》中描述的世界一样),而目前的地平线将最终消失。

  (后记:突然发现,选的两本欲在出差半月间读完的书《消失的地平线》和《寻找时间的人2-永恒之地》,竟有如此的理解上的巧合,也许这就是一种机缘巧合,冥冥之中自由安排。)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7

  在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问世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秘境之地”香格里拉(Shangri-la)中,“适度(moderation)”这个词,被喇嘛寺那位儒雅、睿智、博学、神秘的张先生反复提起。所谓适度,就我个人的理解,可能就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对你个人而言,最恰如其分的程度或者界限,这个“度”不多不少,不浓不淡,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则不及。比如,偏爱的食物不能贪多,要适度;中意的人和物不可过度痴迷,要适度,否则就可能“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其实,这样的理念和思维在中国人的认知范式里,并不陌生。从很小我们就曾被父辈耳提面命“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等等……仿佛所有的事情一旦跨过那个界限走向极端,就必然会有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这样的思想,与我们的先贤孔子所重视的“中庸之道”不无关系。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连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事上,也只求达到一种旷达豁然、尽力而为的状态。从崇尚极致的西方世界而来,原本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大使馆领事康韦,在世外桃源一样的香格里拉,也生出了““追求极限,永不止步”这个口号远没有“尽力而为,适可而止”合理,甚至有些迂腐”的观点。

  生活在高压下的现代人,焦虑感无处不在,业绩争第一,收入争第一,孩子成绩得第一,衣食住行争取事事处处都能出人头地,艳压群芳。古今对照,不能妄断孰优孰劣。因为,对于“中庸”,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多我们这一方振振有词的辩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宁做凤尾/鸡头,不做鸡头/凤尾”“追求卓越”“做到极致”等等……时代不同,人的认知理念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平和淡定,知足常乐的古人穿越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说不准就会被人嘲笑讥讽为不上进,没出息呢。

  其实,在极度的追和求背后,往往都是填不平的欲望在驱使,而欲望的源头则有众多的缘由。一个整体欲望高度膨胀的社会,焦灼、浮躁、不耐烦就会俯拾即是。而只有适度,中庸,不争不抢,知足常乐,一个大同世界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和正常运转。在书中所描绘的这个亦真亦幻的香格里拉,唯有遵从这样的适度信念,一切在现如今的世界来看,美好到不真实的生活场景,才能得以顺理成章的存在吧。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8

  最近,读了《消失的地平线》,就好像和作者一起进行了一场旅行,我们在建在天上的神奇国度中游览了一番。那就是神秘的香格里拉。

  故事主要讲诉了四个身份各异的西方人,由于各种原因,被一个东方人劫机,飞到了香格里拉。那里有净明如镜的天空、葱葱郁郁的山林、洁白优雅的雪山、宁静深邃的峡谷,和那安然和谐的淳朴民风。小说中的四人无一例外的被这远离尘嚣的“桃花源”所影响。他们疲惫的心理受到美景的洗礼,甚至不想再离开。也许,灵魂的净土,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大都市里,看惯了人声鼎沸的热闹集市,看惯了红灯酒绿的都市霓虹,那纯净美丽的风景线早已被我们所遗忘。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空气也越来越浑浊,我们也越来越像独立在自然之外的生命体。我们拥有比古人更多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之中,安静的做个美梦,都会觉得是如此的奢侈。在这个和平表相下的社会之中,我们面对着诸多挑战,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当看到为了争夺利益而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时,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感到恐惧、失望和无奈。我不惧怕挑战,我只是不愿意在钢筋水泥之中迷失自己。

  我的心灵像西藏虔诚的朝圣者一样天天在祈祷。我不希望香格里拉只是一梦想,不希望那美丽的地平线消失。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失去,一直在伤感。大学就像香格里拉一样,给了我们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不被外界所困扰而专心学术,但当我们离开大学走向社会之后,还能否像现在这样从容不迫,还能否守住心里那片净土。

  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去逃离城市,毕竟对现代人来说,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事情。作者文中描写的香格里拉也许只是他的想象,它不在云南,也不在西藏。

  它只是借代了一个风景如画,绝世脱俗,没有一切纷扰的地方而已。不管现实怎样,就在心里留下一片净土,去体味人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还缺少什么呢?

  这部小说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但全文没有一句空洞的大道理。当我面对那让人窒息的美景之时,心里只有震惊。

  是我们发现了世界,还是世界发现了我们?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相关文章:

1.汉字消失之后的作文

2.古韵的消失作文1800字

3.有关消失的初一作文

4.消失的三矶石散文

5.散文致我那消失的村庄

6.任凭它在我的脑海中、不曾消失的散文

7.家的读后感

8.繁星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