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30 18:20: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五年级下册教材,仍然有这样的一个单元(第六单元),整组是以“走进信息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材料。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的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理念也应该突显“综合”特色。敢于综合,敢于整合,语文教学便会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呈现出别具活力的、生动精彩的面貌,会使语文能呈现出更鲜活的模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教学应实现: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存在及其价值,了解古今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自主策划学习活动并开展活动

  【教学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7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教学重点】

  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说学情分析

  要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自主。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是学生搞高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1、自主选择主题。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放手;只有放手,学生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展。我们放手信任学生,应从选择活动主题开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利。

  2、自主策划活动并制定计划。五年级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要“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活动进行讨论和分析,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我们在专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当然应该去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自主去策划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对于网络利弊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可以开展辩论比赛,可以开展演讲活动,也可以仿照电视开展访谈等活动。

  三、说教学方法

  (一)放手自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要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自主。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是学生搞高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1、自主选择主题。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放手;只有放手,学生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展。我们放手信任学生,应从选择活动主题开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利。这些材料并不等同于课文,我们教师不一定都要依序教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打破教材顺序,整合重组两个以上的材料,并确定某个主题来研讨进行相关自主探究活动。

  2、自主开展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综合性学习不一定都必须由教师来当主持人,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

  3、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虽然强调学生自主,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忽略。鼓励学生自主,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帮助,善于当好参谋,如个别学生不会选择主题时,我们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独立策划活动方案时,可能经验不足,有些因素考虑不到,制定的方案存在不尽完善,不够恰当,不够深入等问题,这时,我们教师可以进行指导,提出建议,让学生再修改,帮助学生拟订更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

  (二)放手探究,提升探究的水平

  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应该有别于中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本组教材围绕一个主题,安排整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编者期待着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探究的水平。

  本组教材涉及“信息”话题,我们教材呈现的阅读材料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还有更多的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提升探究水平呢?我们建议多开展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训练,并根据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进一步开展“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训练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等四篇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但是有个叫斐迪辟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千米……”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说课稿 篇2

  师:上课

  师:同学们可以把手放下来,放松下来没关系。我们大家见过面的,一会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对吗?(王林博士曾经在两年前给这个班的孩子上过《我有有情要出租》)

  生:对

  师:我们今天上的题目在这里,一起念一下。

  生:故事中的“狐狸”

  师:平时你们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或者知道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想一想,告诉我。

  生:狐狸吃葡萄。

  师:狐狸吃葡萄,可以简单讲述一下吗?

  生:狐狸想吃树上的萄葡,但是它摘不到,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师: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好,谢谢,还有吗?

  生:狐狸和乌鸦

  师:简单的给我们讲一下。

  生:狐狸骗乌鸦张开嘴巴,把他嘴里的肉骗过来吃了。

  师:好像还有一个小朋友提到有一成语是什么?

  生:狐假虎威

  师:这些故事中的狐狸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

  生:狡猾

  师:(板书)狡猾

  师:在你们手里面刚刚老师都发了作业纸,小组一起来合作一下,(师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这叫概念圈,划了好多线在上面,你们把你们刚才故事中的关于狐狸的印象写下来。先划一条线,写下关于狐狸的词语,小组一起写下来就可以。如果这个字不会写可以用拼音。

  师:除了狡猾,可以写其它的词语。好,这个应该比较简单。可以吗?

  师:好!最近在课外,老师安排大家读了一本书,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你们喜欢这本书吗?

  生:喜欢

  师:今天听课的老师没有读到这本书,不太清楚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们要不要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罗杰斯、高斯与比恩是你所遇到的最小气最卑鄙的人,狐狸先生每天都偷他们的东西,他们非常的恨狐狸先生,狐狸先生自有对付他们的妙计。

  师:什么样的妙计?他们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杀死狐狸一家?

  生:一开始用铁锨,后来用挖掘机。最后用一百零八个人的包围圈,把他们围起来。

  师:那他们抓到狐狸一家了吗?

  生:没有

  师:狐狸爸爸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逃脱了三个饲养场主的追捕,其实书也不是特别厚,但是作家写的非常的幽默,让人觉得好笑。最后狐狸爸爸怎样逃脱了追捕了?

  生:狐狸爸爸挖洞,通往三个饲养场主的储藏食物的地方,还有比恩的苹果底窖。

  师:他最后挖洞,挖到了三个饲养场主的储藏食物的地方,因此他们一家都不愁吃不愁穿了,最后还开了一个宴会。

  师:这本书当中的主角是狐狸爸爸,书里面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想问一句,为什么你们觉得狐狸比较“了不起”?

  师:你们读过书了,刚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白纸,我们想用“作家椅”的方式,像一把椅子,在这个坐垫上我写的是“了不起”,椅子要坐,缺了腿以后怎么样?

  生:会掉下来。

  师:你们要从书当中找到的一些句子来说明狐狸爸爸了不起,你样可以用页码标出,我们还可以说狐狸爸爸怎么样?

  生:机智、勇敢、善良、聪明、关爱家人、有责任心、正义、冷静、有信心。

  师:好,很多的词语, 我们从书中找出描写这个词话的句子标出页码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你们不要只写了不起,你们可以写你们自己的。标出页码来。

  师:对,先把椅子画出来,然后从书当中找到可以说出你们的这个词语的页码,把他标出就可以了。

  师:快点的同学,你觉得有其它的形容词也可以找。

  师:好,可以了吗?现在请同学来展示一下。你连的是什么?可以说明段落情节。好,你说。

  生:狐狸很聪明,在第8页。

  师:大家一起翻到第8页

  生:读“……如果有人潜伏在……”

  师:好,还有没有其它的页码?

  生:18页,“他跳起来喊道,有办法了,快点,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还有39页,“我刚刚想到一点主意……”

  还有46页,“他们一起……他做的非常仔细,”

  还有59页,“我们一定不要做的太过份了……”

  师:谢谢,我觉得她找的非常的全,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时间再念了,这个时候我们填在这里词语是什么?

  板书(聪明)

  生:聪明

  师:刚刚我们填的是什么?

  生:狐狸

  师:那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吗?

  生:不是

  师:还有其它同学填的什么?

  生:我填的是勇敢,

  师:勇敢,把它的页码也告诉大家,然后读一下。

  生:“如果有人藏在前面的暗处,就会……”

  师:把其它的页码也告诉大家。还有没有跟他们两位都不一样的。

  生:还有80页。

  师:你说的是勇敢。

  生:用心

  师:用心,好,说一下

  生:64页,“狐狸先生回到……”

  师:是他聪明的一个表现。好“用心”。我们还填过一些什么样的词语?你说。

  生:关爱家人。

  师:关爱家人。好,我们读完这本书以后,形容词就非常多了,对不对?

  生:对

  师:比刚才的狡猾就多了很多,这是这本书当中呈现出来的狐狸,老师为什么请大家填这个“作家椅”呢?第一个,你们就填写的时候,等于你们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第二个,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把具体的事情、情节写到里面去,语言要像作家一样去思考。比如说你们的姥姥,你们的妈妈关爱家人,你总得有具体的事情,这是我们去读书的时候要用心的一点,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有不一样的填法。下课后我把作家椅收起来。读完这本书以后你可以把对狐狸的印象的词语添加到这个“概念圈”当中,黑板上没有你也可以自己填,总之,这本书看完之后,你们对狐狸的印象在观念上有没有改变?

  生:有,可怜。

  师:对可怜 ,看到狐狸被追杀的时候。也不光是狡猾。在这本书当中有很多词语都可以形容狐狸。

  师: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不是特别的明白,同学们可以告诉我,我读到其中有一章的时候,就是獾的疑问。獾的疑问当中这一章当中,狐狸偷了农场主的很多东西,獾的疑问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生:65页,“你一点也不为此感到担心吗?担心……所有这些都是偷窃行为”

  师:好,这是獾的.疑问,獾觉得狐狸这是偷盗,我想你们谈一下对狐狸的看法。你们觉得狐狸该不该偷场主的东西。说“该”的举手?说“不该”的?是不是有既该又不该的。好,我们分别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好,觉得应该偷东西的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为什么?

  生:因为那三个饲养场主是最卑鄙、最小气的人。

  师:因为这三个场主是最卑鄙、最小气的,还有没有认为应该偷的?

  生:我觉的应该偷,因为各家族有自家族的习惯。

  师:因为狐狸的习惯就是偷窃。对不对?还有没有觉得应该偷的?

  生:我觉得应该偷,因为他是迫不得已的,为了家人和朋友的幸福。

  师:应该偷,要不然他的家人会饿死。

  师:那么有没有觉得不该偷的,这样是不对的?

  生:我觉得不该偷,因为偷谁的都是偷。

  师:偷坏人的也是偷,还有没有其它想法的?

  生:我觉得该偷又不该偷,我觉得为了一家人该偷,第一次偷是对的,他连续偷是不对的。

  师:不能总偷。

  生:饿死虽小,失节虽大,因为狐狸开始偷也没问题,他总是偷,所以农场主追杀他。

  师:因为他偷惯了,所以农场主迫不得已追杀他。

  生:我反对刘晨浩的意见,有句话说的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偷一点也是偷呀。

  师:他都不是对的,他还用了背过的句子来说明,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的答案?他到底该不该偷呢?我没有答案。我有时候觉得他该偷,为了家人。但有时觉得也不该,哪怕偷的三个农场主是坏蛋。我不会给大家一个固定的答案,你们可以留在自己的心中,以后读书读多了的时候这样的答案会越来越清晰,我们读书的时候不一定会有一个答案,但是我们要讨论,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读完了这样一本书,大家已经了解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情节,我们讨论了一些问题,我们用“作家椅”的方式,证明你们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狐狸是儿童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形象,原来学过的一些作品如童话、小说,我还找到了一些关于狐狸的图画书,给大家来读一下, 8个小组分读,一会老师还会让大家填一下狐狸的“概念圈”。

  师:随便选,读之前老师先提一下要求:

  1、小组同学一起默读,要照顾读得慢的学。

  2、一边读,一边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形容狐狸,填写在概念圈里。

  3、小组发表,讲一讲故事的大致内容,并说出自己填写的内容。如果遇到不会的字,我们就跳过去,不用查字典,可以借助图画,只要说一下故事的大致意思,可以边读边填写。

  师:各组读完了以后,要想一想,一个是概念圈里填的什么样的词语,一会给底下的老师讲一下,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了方便底下的老师了解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给大家展示出来。

  (课件展示图画书内容)

  师:可以了吗?各组完成了吗?你们这个小组推选一个人,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讲了一个母鸡后面跟着一只狡猾的狐狸,狐狸想吃掉母鸡,狐狸跟过了池塘跟到了蜂巢,成千上万的蜜峰都来蛰狐狸,最后母鸡按时回家去吃饭。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

  生:《母鸡萝斯去散步》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填的词语是什么?

  生:可怜

  师:可怜的狐狸,他抓不到一只鸡。好,我先把这个词语写上,这个小组已经发表完毕,这个小组汇报一下。

  生:我们读的是《我们和小狐狸》。这本书讲的是光美和小狐狸的故事,小狐狸非常温柔,知道感激我们人类。

  师:你们填的词语是什么?

  生:欢快的,感激的。

  师:欢快的,感激的。还有哪一组要来发表。告诉大家你们读了哪本书?

  生:我们读的是《火焰》,从前火焰不是熊熊燃烧的火而是一只狐狸妈妈,斑点和红毛……不知什么时候森林里传来了奇怪的声音,火焰带着他的宝宝,可是他的宝宝斑点被猎人给抓住了,最后火焰救出了她的孩子。

  师:把那你填写的是什么?

  生:填写的是“勇敢和机智”

  师:勇敢和机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每一组同学的观点一一介绍给大家。这组,你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读的是《咕噜牛》,小老鼠去找吃的,这时候来了一只狐狸,狐狸问他要去哪里呀?……

  师:你觉得这个故事像什么样的故事呀?

  生:狐假虎威

  师:狐假虎威的故事,你填写的是什么?

  生:胆小怕事和贪吃。

  师:来看我们的“概念圈”里有很多的词语,各种书里当中不同的狐狸,我们现在对狐狸的印象深刻了,狡猾不光是狡猾,不光是聪明了。我们读的那本书里那是一个很有爱心的故事。你对狐狸的了解是不是更全面了?

  生:全面了

  师:我小时候读到狐狸,就会想到狐狸那张三角形的脸,我在网上找到一首描写狐狸的小诗,叫《我喜欢你狐狸》,有哪位朗读比较好的同学来给我们大家读一下。

  生:“你是一只小狐狸,

  也许你吃了这块肉,

  会变得漂亮无比,

  尾巴像红红的火苗,

  风一样掠过绿草地,

  我喜欢你,狐狸 ,

  你的狡猾是机智,

  你的骗人是有趣,

  不管大人怎么说,

  我喜欢你。

  师: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有没有同感?

  生:有

  师:比如:你的狡猾是机智,你的骗人是有趣,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前,我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身边有没有开始不喜欢的动物和人,由于后来的一些了解,读过一些书呀,想法有所改变,又渐渐的喜欢他了。谁来说一下。

  生:我以前最不喜欢的动物是黄鼠狼,因为黄鼠狼吃鸡,因为我非常喜欢小鸡。我从电视上看到,黄鼠狼不仅吃鸡,还吃老鼠,我喜欢他了。

  师:还有没有其它同学说一下

  生:我以前不喜欢猫,因为它让我身上起了好多小疙瘩。现在小猫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所以我喜欢猫了。

  师:最后有一首诗,对老鼠的一些看法,你们可以自己读一读

  生:《致老鼠 》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是还是那……”

  师:在课后呢,我们可以把它改写成故事,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用诗歌来表现。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三袋麦子》的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在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上承《一只梅花鹿》,下承《竹石》。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2、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看动画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3、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标: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4、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引入,学生被这鲜活的画面所吸引,顿时思维活跃、精神振作,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欣赏后让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引入课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观看动画,理解感悟

  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乐于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特点,我把整堂课的教学以看动画片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先后播放土地爷爷分别到小猴、小猪、小牛家的情景,在学生欣赏动画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同时指导学生朗读。现就以土地爷爷拜访小猴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我先播放土地爷爷到小猴家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学生边看边想,让学生看后说说小猴家的麦囤里怎么会堆得满满的呀?同时指导学生读好小猴的话。接着让学生交流:看着小猴家丰收的情景,听着小猴自豪的话,你准备怎么来夸夸小猴呀?最后,老师扮演土地爷爷和学生一起表演这部分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学拜访小猪、小牛的思路与拜访小猴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问题有所不同。通过学生的看、想、说、读、演,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三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小朋友,看了动画片之后,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做法呀?为什么呢?在此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分享、互助,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跃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当学完本课后此时学生脑中一定会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我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因此,我再次播放这部动画片,让学生边看边跟着一起说说这个故事。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帖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袋麦子

  图(小猪)——吃光——憨厚

  图(小牛)——保存——节俭

  图(小猴)——播种——聪明能干

  以上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提高!谢谢!

说课稿 篇4

  我执教的《劳动需要知识》是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第2课。我所选择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习袁隆平、比尔盖茨等故事,懂得劳动需要知识,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科学知识并加以运用,知识带来技术革新,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劳动效率,创造社会财富。

  2、通过交流汇报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变,树立崇尚科学,用自己的劳动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因为本课的内容与四上、四下、五下的相关内容相联系,所以本课的着眼点应放在:劳动——知识——价值;而非“变化、腾飞”,体现教学的螺旋上升。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学习袁隆平的事迹,知道是知识创造了奇迹。

  三、了解比尔盖茨,感受知识给世界带来的巨变。

  四、小眼睛看劳动,拓展身边的劳动者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对未来的劳动者发出倡议,多积累知识,成为最棒的劳动者。

  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考虑到本堂课是为了让学生能挖掘出普通的劳动中蕴含着许多知识,甚至随着社会发展劳动精细化后,劳动者必须有更多专业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也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成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只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着眼点不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有多么发达、我们家乡、我们祖国的变化有多么巨大,而是放在对人物劳动分析、感受发明创造给人类带来的变化。这样就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准确地把握,更好地实施教学,体现品德教学的螺旋上升。

  第三本课的教学中对于课前学生调查进行了设计与指导,主要让学生了解身边劳动者的职业与其相关知识含量、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以及20世纪的相关发明等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学生有效的课前调查为课堂上的交流、探讨奠定了很大的基础,提供了教学的深度。

  当然没有完美的设计,必须在课堂中不断实践,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如何在课堂中更放手让学生来生成,课堂作业力度加大,希望得到更多的建议与意见,让自己对品德课的教学设计能力作进一步提高。

说课稿 篇5

  一、对教材的把握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把它安排在读本中,其目的是扩大知识视野,配合教材的学习,力补教材课时之限、数量之不足的缺点。其学习方法也应不用于教材,对教材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力度也比较大;对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有利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二、结合“新课标”对教法的把握

  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赏文艺作品,能感受想像、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教法上必须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为此我的教学目标为如下。

  1、知识与技能

  A、感受庄子散文的特点

  B、理解其寓意,用现代眼光开掘其新义

  2、过程与方法

  A、整体感知,训练古文阅读能力

  B、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知识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A、教师引导交流,利用学生的成功激发兴趣

  B、“技精湛——道精深”的关系

  C、学以致用,教是为了不教,用这一篇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其它课文

  三、教学设计过程

  1、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外,早读学生先自读)

  2、导入:现代著名的诗人郭沫若曾说过:“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这绝无仅有的一个便是庄子。”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秋水》一文,他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它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大胆夸张,想像奇特,最是有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再来交流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庖丁解牛》,以期进一步领悟这种特点。

  (引用郭沫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名家评论同时也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3、教师范读课文,正音、正字、断句。

  技/盖至此乎?(盖——运转hé:何不,何)

  技经肯綮/之未尝(技——枝zhī:枝脉,綮qìng)

  四、分工合作式研究,力求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组 (1——2)自然段

  二组 (庖丁释刀曰——而况大軱乎)

  三组 (良庖——新发于硎)

  四组 最后一段

  先讨论本节内容,解决字词疑难。后分别推荐一个同学口述译文(读——译)

  1、解牛场面:动作、声音

  劳动者:艺术表演 观看者:艺术享受

  2、解牛经验:找句子概括

  技精湛——道精深

  3、如果撇开庄子的本意,请你结合现实社会,谈谈其寓意(把它作为一篇独立的寓言去挖掘)

  A、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实践出真知

  C、小事可以悟出大道理

  D、一切劳动都是美的,劳动可以得到享受

  E、要避开矛盾

  F、学无止境

  G、要遵循规律

  H、自信不可缺少

  五、总结,引入下一篇的学习。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12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材分析、教法设计与学法引导、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设计思想与教学策略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简要汇报如下:

  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五册教材,因为学习本课对学生学习好整个幻灯片这一册内容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本课开始学生真正的接触到多媒体,经过前面两个课时的讲解,学生初步学会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方法,就是对基本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学生学好本课对学生学习全册内容有重要的意义。

  他们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PPT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本节课内容,教师再加以引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清晰、准确地学习应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很容易的。

  根据以上教材简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插入有用的图片。

  2、能够任意改变插入图片的大小。

  3、会给幻灯片加入背景。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制作的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他人的版权。

  3、培养学生对整个页面的布局及审美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会插入有用的图片。

  2、会给幻灯片加入合适背景。

  难点:

  能够任意改变插入图片的大小。

  二、教法设计与学法引导

  在新课改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应用、系统软件层出不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特别注重给予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天地,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抓住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再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的方式,针对学生制作情况的反馈,逐步揭示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操作为主线”的“三主和谐”的教学原则,我构建了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其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谈话导课,对学生进行引导。

  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文老师能够同学们上课,老师感到非常开心,至此老师做了几张幻灯片,请同学们欣赏。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考虑老师用到了哪些方式的素材?

  同学们很自然的就会说出: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还有图片。当同学们说到图片的时候,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顺势老师提出问题:有谁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呢?

  生:会的。请同学们进行演示,要求是边讲解边操作。(反复请学生操作)

  对图片的大小、位置进行讲解,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生:不会。老师来操作好不好?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看老师的操作方法。

  本环节我先让学生们欣赏幻灯片,欣赏的同时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当解决之后,提升问题的深度,谁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从而开发本班的小老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主导性”原则。还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学科“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乐趣,探索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创造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利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去想、去创,扩大了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积极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2、尝试发现,对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这时候同学们看明白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同学们想操作吗?

  生:想。

  师:提出要求,按照老师提供的素材选择合适主题来进行制作。(课件出示要求)

  生:制作幻灯片。

  3、视觉对比,对学生渗透审美观的熏陶。

  师:操作。(将有背景的幻灯片进行演示,进行对比。)同学们请看这次的幻灯片和刚才看到的幻灯片有什么区别呀?

  生:加背景。

  师:有没有会给幻灯片加背景的同学,到教师机广播演示。

  生:操作。

  教学意图:通过视觉比较两个幻灯片的区别,学生很容易对第2个幻灯片加背景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构图审美进行了一定的熏陶。

  4、成果展示,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这一环节中,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之间对作品进行较全面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得到启发、帮助,感受成功的喜悦。

  5、畅谈收获,进行课程的合理延伸。

  今天我们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给幻灯片加背景。

  四、教学策略的实施

  1、激情引趣,体现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新课伊始,就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一首图文并茂的儿歌,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了插入图片的好处,学习插入图片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2、注重操作,突出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

  学生操作能力、自我领悟的能力较强,如果采用传统的由老师讲解制作方法来教学,不仅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渴望,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于是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节课让学生都在主动地探索、主动地研究新知、主动地学习。

  3、尝试发现,发挥信息技术课的“探索性”。

  要使学生真正具有自学能力,必须做到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我探索问题有机结合,“尝试发现、自主探究”这两个环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在教学中由学生讲解插入图片及改变其大小位置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交流中使自己探索的方法得以展示,充分提高了课堂效率。

说课稿 篇7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锥的体积》。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及应用和认识了圆锥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课时的内容。圆锥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空间观念,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圆锥体积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

  4、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若干套,沙、实验报告单;带有刻度的直尺,绳子等。

  二、说教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复习引入法。通过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猜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诱发学生对猜测进行验证的情景,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

  3、启发分析法。通过对三次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并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新颖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求知的学习状态中展示个性,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说学法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教法是学法的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指导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转化迁移的方法。通过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学会发现、扑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认知水平的形成和新知的内化。

  2、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三次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拓展学生的视野,防止知识混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在分组做实验中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树立团体意识,促进共同提高。

  四、说程序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问:

  1、我们学过了哪些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2、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3、你认为哪一种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与圆锥有关?为什么?

  4、猜测一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v圆柱=3v圆锥?猜测)

  (本环节通过创设圆锥体积与谁的体积关系更密切的情景,自然而然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5、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板书:验证)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改革的理念。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来发现圆锥的体积。

  1、出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次数

  选择一个圆柱和圆锥比较,我们发现

  实验结果: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师引导学生看懂实验单,按照实验记录单做实验,师巡视指导。

  3、让学生介绍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去掉?)

  4、问:做了3次实验,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5、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v圆锥=v圆柱=sh)

  6、在这个公式中,s、h分别代表什么?Sh得到什么?为什么要乘?

  7、求圆锥的体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师小结: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得出v圆锥=sh

  (这样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与同伴的交流、比较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迁移应用,分层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题,请看:

  1、尝试解答

  出示3组数据,让学生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底面直径4厘米,高5厘米

  底面周长25。12厘米,高4厘米

  解答完后,叫一名同学板书。

  问:为什么都选底面半径和高?

  小结:求圆锥的体积,先求出圆锥的底面积,再根据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

  2、例1:(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

  (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3、判断

  (1)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2)圆柱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

  (3)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

  4、填空

  (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半径和高都相等,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

  (这个环节的设计,第1、2两题主要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能运用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3、4两题是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圆锥体积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些习题的设计,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四)总结评价,激励发展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上了这些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还能使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说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等底等高v圆柱=3v圆锥猜测

  ↓

  验证

  v圆锥=v圆柱/3=sh/3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上仅仅是我对这节课的整体设想和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十分重视课堂资源的生成情况,不断进行课中反思,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必备】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2.【推荐】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3.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4.【必备】说课稿模板六篇

5.【必备】心情日记范文汇总8篇

6.【必备】拜年日记范文汇总10篇

7.【推荐】幼儿说课稿汇总6篇

8.【必备】元旦周记范文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