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1-07-05 16:39: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理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地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三、说学法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四、说教学程序

  1、说导入: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说新课教学: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我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五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如后图所示。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

地理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

  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重难点分析:

  ●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课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估计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① 问题探究教学法

  ② 多媒体教学法

  ③ 图文转化教学法

  ④ 案例教学法

  ⑤ 讨论归纳教学法

  学习方法:

  ① 小组合作学习法

  ② 图表学习法

  ③ 比较学习法

  ④ 案例学习法

  教学流程

  解读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

  板书并明确自然带概念观看景观图片,说出地理环境的差异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非洲为例,分析说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分析归纳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展示,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板书: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分析说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分析归纳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展示,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板书:读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学生填表总结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反馈提问:我国西北地区种草好还是种树好?利用资料说明理由。阅读P98页活动资料,回答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导入:我们学习了哪些地域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回忆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运用“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垂直方向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指导学生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思考以下问题:

  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3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选用)

  板书:

  展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比较自然带谱的数量多少和基带的差异。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从地形、海拔高度变化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

  小结:出示表格(见附表)学生填表总结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问: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阅读P99页材料,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提问:你还能举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吗?发言培养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出示课堂练习(见)。

地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指出其领土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 本特点,理解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提升了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领土组成和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 比较。

  难点:分析美国在工业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教训。

  五、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说学法: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的.引导者,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采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本课:出示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继续提问:同学们对美国知道多少呢?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二)新课讲授

  1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把自认为重点的知识划下来。然后让同学们学生回答美国国旗的名称、星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小结:美国领土由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2个海外构成。

  2学生自读教材内容,通过读统计图分析、讨论、总结的方式思考: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怎么样?可以从工农业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的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归纳自己的观点,教师补充:美国的经济概况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二是对外贸易。三个要点:一是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对外贸易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 最大的国家,三是世界上进口 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3通过教师讲解,了解美国的工业特点

  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美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指出美国的三大工业区。

  (三)小结和作业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美国的农业和工业情况,并对美国的地理位置进行了了解。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美国的相关资料,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地理说课稿 篇4

  一.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没有水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的存在,水资源是相当的重要。而当今世界,水资源的问题却十分严重,缺水、水污染和浪费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城市面临的问题,因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水资源,认识水问题,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②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难点:

  ①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②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法运用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图表展示直观教学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点: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

  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学法指导:

  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借助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以关于水的谜语导入本节课。

  (设计意图:由提问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忆与水有关的生活,引发学生课堂对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提问)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多媒体动画显示地球上水体的比例)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对水资源的紧缺有了深刻的认识。) (承转)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下面一段话,讨论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树立水资源危机意识。) (承转)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课件展示)资料1:图片“我国大部分城市供水不足”

  资料2: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状况。水资源总量大小居世界前几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中国。从人均水资源状况来看,中国人均水资源是巴西的1/16 ,俄罗斯的1/10,加拿大的1/50,美国的1/5,印度尼西亚的1/7。

  (提问)资料反映我国水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地理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引导)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除了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外,还有哪些?

  (课件显示)漫画就地取“材”

  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

  (播放视频)“水资源污染”

  (提问)结合漫画和录像,请你说出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情境中受到熏陶。)

  (教师承转)除此以外,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课件展示)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树立节约意识)

  (提问)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对此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答)

  (活动)请结合我们身边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也画一幅漫画。

  (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承转)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

  (投影展示)图片: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提问)你从图上读出了什么信息?我国的降水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它对河流的水量和汛期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降水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之间的联系。)

  (提问)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会造成什么影响?

  (引导)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投影:三峡水库风景图)让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简要介绍三峡的功能。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加深水利设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承转)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在空间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课件展示)水资源空间分布图

  (提问)从这幅图上,你能读出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状况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引导)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投影)“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介绍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情况。

  (设计意图:从工程的决策、投资、功能、意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承转)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展示)“节水标志”(问题)请同学们说说它的含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师总结)面对如此宝贵而又紧缺的水资源,我们只有像爱惜掌上明珠一样爱惜它,人类才可能继续生存发展。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以节水惜水为立意,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提醒大家珍惜水资源。

  (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本课小节。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面对如此宝贵而又紧缺的

  资源,我们只有做到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四)、作业: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

  第三节 水资源

  水是宝贵的资源

  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上:南多北少。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设计意图:板书是课文最精彩的概括,又能体现文章的灵魂。“水是宝贵的资源”用彩色表现出来,是想体现水的宝贵。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用红色表现出来,意在树立学生节约水资源和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地理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感受130000000

  a.多媒体展示《20xx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我们来发现: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公元0年----公元20xx年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归纳:慢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

  1949-1990变

  1990-20xx化变慢,原因:计划生育

  d.计划生育的国策

  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

  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三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a.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展示人口密度图归纳总:东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伸:探究

  1.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人口多

  2、人口增长快、原因国情→国策

  3、国策:计划生育

  二、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地理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第 章第 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 对 进行 等;

  能力目标:通过 的学习,培养学生图表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观察、判断、合作、探究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地理学习的独特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七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原则。

  此外,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以及农村教育的特点,我将采用地理教具、地图册辅助教学,直观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的掌握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2)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现代地理教学论指出, 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 环节。

  (3)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地理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4)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5)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我将采用重点式的板书,重点式的板书将教材内容中最关键的知识加以概况、归纳、列成条文按一定的顺序板书,这种板书,条理清晰,重点一目了然。

地理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我将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一节教学的第二课时,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教材在地形、气候、陆地水之后安排土地资源,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是促进和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的物质基础,因此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较先前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具有认识上的间接性。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学生通过学习应理解为什么制定这一国策,其重要性如何,最终产生自觉意识,形成合适的心理态度与价值观。

  难点:探究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原因,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分布。

  二、说学法:

  (一)说学生:

  1、 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五年级时,地理由外聘代课教师教授,纪律较差,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现为我校六年级,年龄较外校同进度学生小两岁,社会阅历较浅。

  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较简单,以背为主。

  本学期已知道中国地形知识与有关气候知识。

  2、 该班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活跃,该年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在向抽象思维发展。 该班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常常搭便车。

  表现力强,好动不好静,知识面较宽,对地理学习有较浓厚兴趣。

  (二)说学法:

  1、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进而推测结果,并与实际比较,体会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教师通过新型小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详见教法设计第二点)

  2、 学会分析不同形式的资料。

  3、 小组合作展示,学会将地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态度运用于生活,从而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行动。

  4、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三、说教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知道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知识目标)

  2、体会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的特征,实践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

  3、能说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有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与建议。(知识目标)

  4、体会我国土地国策的现实意义,产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心,并有积极付诸行动的愿望。(情意目标)

  5、体验课堂合作学习方式,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情意目标)

  (二)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

  1、 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通过知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形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 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原先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性学力。

  3、 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才能的舞台。

  4、 遵循六年级学生认知基础与认知规律。

  (三)教法设计:归纳为以下四点

  1、 突出前后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形、气候是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按常规教学方法,该教学内容浅显,主要是让学生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上认图识记,学生思维量小,且无法体现本节教材的前后文关联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中,打破常规,舍易求难,即不让学生在书本、地图册上找现成答案,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归宿,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利用已有的气候、地形分布的知识,推测(探究)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运用相邻发展区的原则,既是对前知识的复习与综合,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方法,又完成新课教学目标,且印象更深。教师则对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加以适当提示、点拨、深入。点拨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特别须指出以下问题:耕地适合的地形;形成草地而未形成水田与旱地的原因;水田与旱地的大致分界;东部地区山脉、丘陵的土地利用类型;东西部、南北的土地生产力。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地形与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因素。

  2、 探索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学习效果。本课教学安排两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内容,在第一部分中,教师安排四人合作学习是基于该内容对六年级学生而言综合性强,有较大难度,合作学习有利于讨论,观点碰撞,引发思考,得出结论。教师给予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绘制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简图,且安排两人上台展示,而两人的分配为教师点名一位,小组推荐一位,并提出任何一名小组成员的表现都代表全小组,这种安排改变以前后进学生没有课堂表现的资格与可能(因为小组推荐代表往往上台的是优生),也有利于小组讨论时优生毫无保留地提出观点,帮助后进学生,后进学生则利于提高自身责任感,明白个人应对小组作出贡献,知道与他人在一起工作时不能搭便车,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每一个学习个体在达成自身学习目标的同时,成为其他个体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者。第二部分小组合作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后的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内化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小组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分享小组合作成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组织形式,也适合该年龄孩子身心特点。

  3、 利用小道具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课堂承转。看似与地理教学毫无关系的回形针在合理运用后起到以下作用:夹书是因为本课的探究是以对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未知为基础,若在找大量图表依据时(翻阅地图册),偶然所得,也将失去探究的价值;课前猜测回形针便于让学生轻松进入课堂角色,也为引出推测这一关键词埋下伏笔,在比照中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用回形针上台作投票便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引发课堂争论。

  4、 以形象的漫画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土地资源较宏观,本课内容又侧重农业用地,相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较先前的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认识上有间接性。为使课堂可接受性更强,并引发学生共鸣,本课设计以漫画评论作为探究土地利用问题的切入口,优势明显:漫画讽刺性强,富于思考,能将大尺度空间与时间的问题浓缩到方寸之间,较照片、录象更综合、直观,有趣味,信息量大。如父与子一则,简单的两幅画,将人为的森林破坏,最终引起沙漠化,使子孙更贫困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揭示,远比枯燥的文字表达得形象、深刻,对学生有震撼。对漫画的分析理解过程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进入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状态。

  5、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真正体现形式服务于内容,手段服务于理念。恰倒好处地使用电脑多媒体,能使课堂增色,效率提高。本课课件力求简洁,主体内容突出,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避免使用现代化媒体产生弱化学生思考的反作用,相反设疑引思,如土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以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土地利用问题,以漫画渲染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认识距离;人均耕地减少问题,以动画强化课堂情绪;全课以多种链接调用各种资源,回顾旧知。恰倒好处的多媒体运用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付诸实际。

  四、教学流程:

  (一) 复习旧课: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二) 引入新课:

  1、土地资源地区差异

  (1)提出研究问题:推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分布

  (2)给予提示:推测的依据应考虑哪些因素?

  (3)小组合作讨论:绘制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完成地形区推测,并说明理由(教师提供两个地形区,学生自由选择两到三地形区以说明

  (4)小组展示,他组学生质疑:引出地形、气候、人为活动为主的多因素制约土地利用分布。

  (5)深入探究:土地生产能力高低及影响因素

  (6)自我评价:了解现实地理问题的复杂性。

  2、土地资源问题:

  (1)提出问题:出示文字、漫画资料,哪个保护更重要:林地?耕地?草地?

  (2)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学生谈感受归纳、争论、总结,得出我国土地利用国策

  (3)学生自我总结:保护土地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可作为回家作业)

  五、其他:

  1、 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设计,教师无法知道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须根据学生反应调整课堂进程,在多媒体课件中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到进退自如。

  2、 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为归宿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本课成功的保障。

  学生课堂作业: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略)

  2、请根据小组的推测完成下表,至少完成四个地形区:

  地形区名称 我推测的主要

  土地利用类型 推 测 理 由

  东北平原

  横断山区

地理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美国》,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中的第九章第一节,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说教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第九章开门见山地说明西半球的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它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美国是移民国家,并明确它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图片、文字资料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构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美国的位置和种族构成情况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七年级学生的认识观和世界观还没形成,如何让他们正确对待种族歧视问题,形成正确的观念成为了本课难点。

  对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教材精选了极具代表性的四部分内容:移民国家,农业地区专业化,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资源消耗大国。第一课时主要安排移民国家内容的学习。日常生活中,这部分知识学生有所涉猎,但不深,面也不广。怎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呢?在教学中,采用课前小组合作准备,课堂上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活动的学习。

  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创造性地用教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演示与讲解更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展示的舞台,突破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运用多媒体课件 感知西半球国家

  让学生欣赏西半球的自然风光,初步了解西半球的经济和人们生活。课件停留在美国的画面上,引入新课: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进入地球的另一半天地--------西半球。今天一起走进世界超级大国--------美国。

  一、认识美国的位置

  多媒体出示问题:

  1、 查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找出它的组成范围。(教师点评后补充资料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 美国临近哪些海洋和国家,描述下他的位置。

  3、 按照大洲划分,美国属于哪个大洲?(补充拉丁美洲的划分方法)

  4、按照半球来看,又属于什么半球?

  学生自学,同桌交流,全班派代表上讲台指图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并适时点拨。在点评结束后,教师利用板书在黑板上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从哪些方面认识区域的位置。树干标有"位置",每个树杈标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洲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分角色体验,诉说移民国家的特色。

  1、多媒体展示"美国城市街头人们忙碌的身影",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种多,随后根据人种构成饼状图知道白种人居多。他们不是匆匆过客,大多是美国永久居民。边解说教师边播放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种向美国移动动画。深刻直观地体会到美国是移民国家。即:国内大多数人口为移民。而移民则是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到该国国籍的人。补充说明以免混淆概念。

  2、接下来让学生按照课前准备开展"说一说,你从哪里来?比一比,谁的贡献大"的活动。

  课前: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分别代表不同的人:印第安人、华人、白种人、黑人。每组有两位学生发言代表坐前面,课前组织本组收集资料等。后面的学生是智囊团协助代表收集资料。学生准备资料如唐人街的故事,华人创办的企业,李小龙截拳道功夫的传播,美国的土著人印第安人。华盛顿总统,飞人乔丹等图片、文字资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的空间。)

  课上: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装饰品把自己装扮成不同人的装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件边展示边解说。(角色的扮演体验了不同的人种为美国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基于上面比比贡献大的活动,此时学生融入了角色,感觉自己真的做出了很大贡献,自信,情绪高涨。教师趁势展示另外一组资料。如印第安人被赶到山区"保留地"内居住。黑人被无理要求让座位给白人。华人和狗不准进入。讲个笑话"在美国的黑人".设问:反映美国什么社会现象?你有何感想?(唤起学生对美国人权的正确认识。)

  基于以上情感,最后设计了一个虚拟的活动,主题为反对种族歧视的活动,知识陷阱抢答,抢答成功可以虚拟筹集资金。

  三、拓展延伸 感受不同制度的优劣

  课后收集我国政府对各民族政策资料,比较中美两国人权状况。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最新初一地理说课稿美国,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精选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相关文章:

1.关于地理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

2.地理教学总结模板汇总八篇

3.【精选】幼儿园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4.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5.【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6.精选说课稿汇总六篇

7.【推荐】生物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

8.【精品】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